自重密封式合成塔内件装配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710049625.7

文献号 : CN100582006C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周裕松勾永梁黄瑞阳白云山张明星

申请人 : 四川美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重密封式合成塔内件装配方法。该方法按顺序将触媒框外壳、中部触媒框、中部换热器、上部触媒框、上部换热器吊装于合成塔外壳内,各触媒框分别置于其对应的连接环上,其特征在于:在装入每一触媒框之前,都将其下端面加工成与连接环上端面基本吻合的密封面,然后再将触媒框装入触媒框外壳内。经上述改进,合成塔中介质不会偏流,也不会泄漏短路,用于合成氨,产量可提高15%左右。

权利要求 :

1.一种自重密封式合成塔内件装配方法,按顺序将触媒框外壳、中部触 媒框、中部换热器、上部触媒框、上部换热器吊装于合成塔外壳内,各触媒 框分别置于其对应的连接环上,其特征在于,在装入每一触媒框之前,都将 其下端面加工成与连接环上端面基本吻合的密封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重密封式合成塔内件装配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将触媒框下端面加工成与连接环上端面吻合的密封面包括步骤:(1)将触媒框置于连接环上找正,使其与触媒框外壳同心;

(2)沿触媒框下端面周向划分出若干测量点,测量各测量点的间隙尺寸;

(3)根据测量数据加工触媒框下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重密封式合成塔内件装配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步骤(3)加工触媒框下端面包括步骤:①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加工量;

②用金属切削装置切削触媒框底部密封面;

③检验该加工面的形位、尺寸精度是否符合要求,若否,则继续加工, 直到符合要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重密封式合成塔内件装配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密封面垫有密封垫。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重密封式合成塔内件装配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密封垫是柔性垫。

说明书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重密封式合成塔内件装配方法,适用于采用自重密封式合 成塔内件生产合成氨或甲醇等生产装置。

技术背景

大型合成氨或甲醇生产装置的合成塔,体积庞大,如年产20万吨合成氨 的合成塔,高度超过7米,其内件由触媒框外壳、触媒框、换热器组合构成, 其中,触媒框被设计为上、中、下三段,下段触媒框与外壳是组合是式整体 结构。三段触媒框段间通过连接环连接,依靠触媒框自身重力叠压密封。该 结构虽可降低加工难度和便于装填触媒,但也带来新的问题,即对密封面的 形位、尺寸精度要求都很高,而对于这种大尺寸的工件而言,加工工艺和装 置都难于满足要求。由于连接环与触媒框外壳是分体结构,先分别加工,再 组装焊接,故形位精度、尺寸精度不很高。由于触媒框筒体是由钢板卷制、 铆焊而成,又因直径较大,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变形大,使该筒体下端部密封 面呈波浪形,且该面的平面度也很差,导致触媒框倾斜,引起介质偏流。尽 管倾斜角度很小,但由于合成塔高度超过7米,触媒框顶部偏心的绝对尺寸还 是很大,介质偏流严重,降低装置的生产效率。如果在安装时将触媒框找 正,与外壳同心,则底部的密封面又会出现间隙,引起介质泄漏短路,降低 催化效果。可见,偏流、泄漏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顾此则失彼,不可兼 得,用户只能择其一。

另外,因连接环的直径大,厚度薄,与触媒框外壳焊接时,容易变形, 密封面不平整,也会引起介质泄漏短路,降低催化效果。

目前,各用户仍按照常规程序装配该合成塔内件,没有采取技术措施解 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重密封式合成塔内件的装配方法,该方法 能够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自重密封式合成塔内件装配方法,按顺序将触媒框外壳、中部触媒 框、中部换热器、上部触媒框、上部换热器吊装于合成塔外壳内,各触媒框 分别置于其对应的连接环上,其特征在于:在装入每一触媒框之前,都将其 下端面加工成与连接环上端面基本吻合的密封面。
所述将触媒框下端面加工成与连接环上端面吻合的密封面包括步骤:
(1)将触媒框置于连接环上找正,使其与触媒框外壳同心;
(2)沿触媒框下端面周向划分出若干测量点,测量各测量点的间隙尺寸;
(3)根据测量数据加工触媒框下端面。
所述加工包括如下步骤:
①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加工量;
②用金属切削装置切削触媒框底部密封面;
③检验该加工面的形位、尺寸精度是否符合要求,若否,则继续加工, 直到符合要求。
所述密封面垫有密封垫。
所述密封垫是柔性垫。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将触媒框底部密封面加工成与连接环适配的 密封面,触媒框与触媒框外壳同心,介质不会偏流,生产效率高;密封面接 触良好,且在密封面垫了柔性密封垫,密封良好,介质不会泄漏短路,催化 效果好。用于合成氨,产量提高15%左右。

附图说明

图1是自重密封式合成塔内件的结构简图。
图2是触媒框与触媒框外壳的连接环间密封结合面的节点详图(即图1中 I部分放大图)。
图中代号含义:1-上部触媒框外壳;2-密封垫;3-连接环;4-保温 层;5-多孔板;6-中部触媒框外壳;7-中部触媒框;8-波纹分布器;9- 触媒;10-换热器;11-合成塔外壳;12、13-热电偶套管;14-内多孔 管;15-内集气管;16-换热器筒体;17-合成塔中心管。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说明装配方法之前,有必要先介绍合成塔的结构,以便容易理解本发 明。
参见图1、图2:合成塔外壳11内共有上、中、下三段触媒框,图中示出 是中段,它由触媒框外壳6、触媒框7组成,触媒框外壳6的内壁有保温层4, 底部有连接环3,触媒框7置于连接环3上,二者间的配合面须密封良好,否则 会发生窜气。
触媒框7内有波纹分布器8,上部有多孔板5,中心布置有换热器10,换热 器10的筒体16上布置有内多孔管14和内集气管15,其余空间填充触媒9。另 外,合成塔中心管17、热电偶套管12、13也竖直贯穿触媒框7。
本装配方法的要点是:按顺序将自重密封式合成塔内件装配于合成塔外 壳内;在装入每一触媒框之前,都将其下端面加工成与连接环上端面基本吻 合的密封面。
详细装配步骤是:
1.将触媒框外壳6(触媒框外壳已与下部触媒框装配、组焊成一个整 体)吊装于合成塔外壳11内,方位按管口方位图,检测触媒框外壳6与合成塔 外壳11间的环向间隙,将其调整均匀。
2.装配中部触媒框7:
(1).检查、测量中部触媒框筒体下端面(密封面)的平整度、圆周上各 点的不平度并作记录。
(2).将中部触媒框7装入触媒框外壳6内,方位与管口方位图一致。对中 部触媒框7在触媒框外壳6内的相对位置作精确调整(采用对触媒框筒体下端 部垫斜垫来控制其上端部水平等办法),使触媒框与触媒框外壳同轴、与外 壳间的环向间隙均匀一致。
(3).测量中部触媒筐筒体下端面与连接环3间的密封面圆周上各点间隙并 作好记录。理论上应各点一致,密封处上下面既平行又没有间隙或差异极 小。由于触媒框筒体是由钢板卷制、铆焊而成,又因直径较大,不可避免地 存在着变形大,使该筒体下端部密封面呈波浪形的不规则圆形,且该面的平 面度也很差、不平;同样对触媒框外壳的连接环3的密封面而言,也存在着不 规则的焊接变形(该连接环3为加工后与图示两端的钢板卷制圆筒焊接),该 密封面的平面度同样也难达到密封要求;因此试装后会发现密封面圆周上各 点间隙很不一致。
(4).吊出中部触媒筐7,根据(3)测量结果针对性的对下端面重新精加工。 因其为铆焊件、变形大且不规则,无法精确找正,而其直径又大、筒体又薄 (一般厚度为18mm以下),加工变形同样也大,精加工后密封面基本吻合。
(5).将重新加工后的中部触媒筐7,在塔外先测量下端面圆周各点处的不 平度,并作好记录;然后将其吊入塔内,重复前述(2)、(3)、(4)步骤,直至合 格为止。
(6).根据步骤(4)或(5)的检测情况和所作的图示记录,用增加局部自调柔 性密封垫的方法对该密封结合面进行处理,消除不均匀的缝隙。处理时,根 据缝隙的大小、长度,分别用相应厚度的局部自调柔性密封垫2对密封结合面 进行密封处理;处理完成后对密封面圆周各点再次测量间隙并作好记录。(7) 吊出中部触媒筐。在图2的连接处放上要求的密封垫片(缠绕垫片),再将中部 触媒筐7吊入塔内,按前述(2)安装好中部触媒筐。
3.装配中部换热器10。
4.装配上部触媒框。上部触媒框的装配方法和要求同中部触媒框。
5.装配上部换热器。
6.装配热电偶套管(12、13)、合成塔大盖和热电偶。方位按工艺管口 方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