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备单板倒换测试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410098596.X

文献号 : CN100584052C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张华

申请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备单板倒换测试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TCL脚本分别建立不同触发方式的测试平台;通过所述测试平台控制主备单板进行倒换;根据倒换的结果获得单板倒换的性能指标。利用本发明,可以自动完成对不同单板主备倒换性能的测试,准确度高。

权利要求 :

1、一种主备单板倒换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A、通过工具命令语言TCL脚本分别建立不同触发方式的测试平台;

B、通过所述测试平台控制主备单板进行倒换;

C、根据所述倒换的结果获得所述单板倒换的性能指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备单板倒换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 发方式包括:命令倒换方式、复位倒换方式、下电倒换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备单板倒换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 骤B包括:B1、设定倒换次数及倒换发起方式;

B2、根据所述倒换发起方式通过所述测试平台控制发起倒换;

B3、判断所述倒换是否成功,如果倒换成功,则执行B4;如果倒换未成 功,则执行B5;

B4、重复执行上述步骤B2至B3,直到完成设定的倒换次数;

B5、终止所述倒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备单板倒换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倒 换发起方式包括:定时发起倒换操作;

通过所述TCL脚本控制发起倒换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备单板倒换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 骤B3中,判断所述倒换是否成功,包括:B31、分别获取所述主备单板的状态;

B32、根据所述主备单板的状态判断所述倒换是否成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主备单板倒换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 骤B32包括:如果所述主备单板的状态与各自原始配置参数相匹配,则倒换成功;

如果所述主备单板的状态与各自原始配置参数不匹配,则倒换未成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主备单板倒换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 骤B4包括:B41、记录倒换所需时间,并统计完成的倒换次数;

B42、判断是否已完成所述设定的倒换次数,如果否,则等待下次倒换时 间满足时,执行步骤B2至B3。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主备单板倒换测试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步骤C包括:C1、分别获取不同触发方式下的倒换次数及每次倒换所需时间;

C2、根据所述倒换次数及倒换所需时间,获得所述单板倒换的性能指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主备单板倒换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 板倒换的性能指标包括:倒换时间、倒换成功率。

说明书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主备单板倒换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在通信系统中,通信设备必须能够保证长期不间断地可靠运行,因此对通 信设备有很高的可靠性工作要求。为了提高设备的可靠性,通常采用冗余设计 的方式,对设备中的重要单板进行1+1备份,以使系统中的单点故障不会影响 整个系统的正常工作。所谓1+1备份是指在系统结构上采用资源冗余的方法配 置两个功能相同的单板来完成一个功能的容错策略。正常工作时系统内只有其 中一个单板完成相应功能,称为主用,另一个单板称为备用。当主用单板故障 或设备维护需要时,进行主用和备用单板间的工作状态转换,即主备倒换。主 备倒换的实现技术主要有:中央控制式、主备相互监测与控制式、主备各自监 测与相互控制式等多种方式。
对于这种1+1备份的单板,主备倒换的可靠性及倒换性能等直接关系到 系统的可靠性指标。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对其性能进行测试验证。通常,对于 主备倒换的测试采用人工的方法来完成。测试人员对1+1备份的单板模拟主用 单板故障,比如采用复位、下电主用单板或向单板直接下发倒换命令,触发主 备单板的倒换,然后人工观察倒换是否成功,估算倒换时间等。
由于整个测试过程采用人工控制方式,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下缺点:
1.测试效率低。这种测试一般需要连续进行很多次,通过对多次的测试 结果分析来验证倒换的可靠性,由人工进行,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
2.对于倒换性能指标,人工测试很难统计。如倒换时间,一般时间要求 都是ms级,人工无法观察出来。对于倒换成功率等,多种原因触发的倒换如 命令倒换、复位倒换、下电倒换等,每一种需统计上百次的倒换测试结果,人 工很难统计出来;
3.通用性差。目前通信设备可靠性要求很高,系统中1+1备份的单板有 很多种,比如UMG(通用媒体网关)设备中,1+1备份的单板有十多种,人 工测试没有可继承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人工进行主备倒换测试效率低、效果 差且不具备通用性的问题,提供一种主备单板倒换测试方法,以实现对不同单 板主备倒换性能的自动测试,提高测试的准确度。
为此,本发明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主备单板倒换测试方法,包括:
A、通过工具命令语言TCL脚本分别建立不同触发方式的测试平台;
B、通过所述测试平台控制主备单板进行倒换;
C、根据所述倒换的结果获得所述单板倒换的性能指标。
所述触发方式包括:命令倒换方式、复位倒换方式、下电倒换方式。
所述步骤B包括:
B1、设定倒换次数及倒换发起方式;
B2、根据所述倒换发起方式通过所述测试平台控制发起倒换;
B3、判断所述倒换是否成功,如果倒换成功,则执行B4;如果倒换未成 功,则执行B5;
B4、重复执行上述步骤B2至B3,直到完成设定的倒换次数;
B5、终止所述倒换。
所述倒换发起方式包括:
定时发起倒换操作;
通过所述TCL脚本控制发起倒换操作。
所述步骤B3中,判断所述倒换是否成功,包括:
B31、分别获取所述主备单板的状态;
B32、根据所述主备单板的状态判断所述倒换是否成功。
所述步骤B32包括:
如果所述主备单板的状态与各自原始配置参数相匹配,则倒换成功;
如果所述主备单板的状态与各自原始配置参数不匹配,则倒换未成功。
所述步骤B4包括:
B41、记录倒换所需时间,并统计完成的倒换次数;
B42、判断是否已完成所述设定的倒换次数,如果否,则等待下次倒换时 间满足时,执行步骤B2至B3。
所述步骤C包括:
C1、分别获取不同触发方式下的倒换次数及每次倒换所需时间;
C2、根据所述倒换次数及倒换所需时间,获得所述单板倒换的性能指标。
所述单板倒换的性能指标包括:倒换时间、倒换成功率。
由以上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利用TCL脚本语言建立 不同触发方式下的测试所需平台,不需人工干预,即可自动完成倒换测试过程, 提高了测试效率;并且可由脚本直接得到倒换时间、倒换失败次数等指标,方 便了倒换性能的统计,提高了统计结果的准确性;倒换的TCL测试脚本,可 以用在各种单板的倒换测试上,达到了测试设计的重用,进一步提高了整个设 备不同单板倒换的测试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方法中通过测试平台控制主备单板进行倒换的流程图;
图3是通过TCL脚本实现查询单板的主备状态的流程图;
图4是通过TCL脚本实现查询单板的操作状态的流程图;
图5是通过TCL脚本实现倒换测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方法中通过命令完成倒换的流程图;
图7是利用本发明方法进行倒换测试时的组网图;
图8是图7所示通过测试仪器对设备进行监测时测试过程实现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在于分别建立不同触发方式的测试平台,实现对主备单板倒 换的自动化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信息获得单板倒换的性能指标,使对单板倒 换性能的测试不需人工干预即可自动完成。
本技术领域人员知道,TCL(Tool Command Language,工具命令语言) 是一种解释执行的脚本语言。它提供了通用的编程能力:支持变量、过程和控 制结构;同时TCL还拥有一个功能强大的固有的核心命令集。TCL具有良好的 可扩展性,可以很好地适应产品测试的需要。因此,通过TCL脚本实现本发明 的核心思想,使本发明方法的设计可以用在各种不同单板的倒换测试上。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 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1是本发明方法的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通过TCL脚本分别建立不同触发方式的测试平台。
在有主备单板的通信设备中,大多都设有多种倒换触发方式,比如:
命令倒换,通过设备的维护终端或配置终端发送一个命令,触发某个单板 的主备倒换;
复位倒换,通过设备的复位键触发某个单板的主备倒换;
下电倒换,使设备的主用板断电,导致主用板工作异常,设备检测到该主 用板工作异常后,通知备用板自动升为主用板,或者是备用板和主用板互相监 测,备用板发现主用板工作异常后自动升为主用板。
其中,命令倒换属于主动倒换,复位倒换和下电倒换属于被动倒换。
本发明针对上述不同的倒换触发方式,分别建立对应的测试平台。当然还 可以有其他的触发方式,建立过程及实现都类似。
步骤102:通过测试平台控制主备单板进行倒换。
步骤103:分别获取不同触发方式下的倒换次数及每次倒换所需时间。
步骤104:根据获取的不同触发方式下的倒换次数及倒换所需时间,获得 单板倒换的性能指标。所述单板倒换的性能指标包括:倒换时间、倒换成功率。
上述通过测试平台控制主备单板进行倒换的流程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 骤:
步骤201:设定倒换次数及倒换发起方式。倒换发起方式可以是定时发起 倒换操作,也可以通过TCL脚本控制发起倒换操作。
步骤202:根据倒换发起方式通过测试平台控制发起倒换。
步骤203:分别获取主备单板的状态,主要是指单板工作是否正常。
步骤204:根据主备单板的状态判断倒换是否成功。
如果所述主备单板的状态与各自原始配置参数相匹配,则说明倒换成功; 如果所述主备单板的状态与各自原始配置参数不匹配,则说明倒换失败。
如果倒换成功,则进到步骤205:记录倒换所需时间,并统计完成的倒换 次数。
然后,进到步骤206:判断是否已完成倒换次数。
如果还未完成,则进到步骤207:等待下次倒换时间满足。根据倒换发起 方式的不同,可以设定不同的等待时间。该时间满足后,返回步骤202,进行 下一次倒换测试,直到完成设定的倒换次数。
如果已完成,则进到步骤209:根据记录的信息得到倒换性能指标。
如果倒换未成功,则进到步骤208:终止倒换,上报故障信息。
然后,进到步骤209:根据记录的信息得到倒换性能指标。
为了使本发明方法的设计可以用在各种不同单板的倒换测试上,本发明利 用TCL测试脚本实现测试过程。
为此,首先需要分别建立查询单板的主备状态的函数QueryState和查询单 板的操作状态的函数QueryBoard,其输入输出参数如下:
#FN    框号
#SN    槽位号(比如,输入需要判断主备单板的对偶槽位中低的一个)
#BP    前后插
#输出参数:主用槽位号
#FN    框号
#SN    槽位号
#BP    前后插
#输出参数:单板是否正常,0表示正常;1表示故障
查询单板的主备状态的实现流程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下发命令到被测设备的指定端口,并在TCL脚本中捕获该命 令的返回值,该返回值可以包含多种信息,比如,对应单板的状态信息、操作 信息等。通常设备都支持MML(人机语言)接口,并提供实时命令。
步骤302:使用TCL的正则匹配,根据返回值获取单板的主备状态,可 能是主用或者备用两种。
步骤303:如果单板状态为主用,则直接返回当前的槽位号,否则,返回 对偶的槽位号。
例如,被测设备共有8对对偶槽位,分别为:0-1,2-3,4-5,6-7, 8-9,10-11,12-13,14-15。
通过被测设备的MML接口下发命令包括槽位号为3的查询命令,则MML 接口返回有关槽位号为3的单板的信息,然后,由TCL脚本根据这些信息判 断该单板是否为主用状态,如果是,则返回槽位号3,否则,返回槽位号2。
这样,根据该函数QueryState即可查询到各单板的主备状态。
查询单板的操作状态的实现流程如图4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下发命令到被测设备的指定端口,并在TCL脚本中捕获该命 令的返回值,该返回值可以包含多种信息,比如,对应单板的状态信息、操作 信息等。通常设备都支持MML(人机语言)接口,并提供实时命令。
步骤402:使用TCL的正则匹配,根据返回值获取单板的操作状态,可 能是正常或者故障。
步骤403:如果单板状态为正常,则返回0,否则返回1。
这样,根据该函数QueryBoard即可查询到各单板的操作状态。
将倒换测试脚本封装成一个通用的倒换测试函数SwpBoardTest,输入参 数包括如下部分:
#BoardName  单板名字,倒换测试单板的虚拟板名;
#SwpMode    倒换模式:0表示命令倒换,1表示复位倒换,2表示下电 倒换,默认值为命令倒换;
#SwpNumber  倒换测试次数,默认为100;
#SwpDelay   连续进行两次倒换间隔延时,为ms级,小于60000ms为自 动控制,即脚本自动判断备用单板正常后即可进行下一轮倒换,默认为1;
#SwpTTime   连续倒换延时,为满足倒换成功后单板启动正常时软件备 份数据的要求而设置,根据各单板的情况而调整,默认为1秒。
该测试脚本的实现流程如图5所示:
步骤501:单板名字转换,根据倒换测试单板的虚拟板名得到实际的物理 配置信息:单板框号,槽位号,前后插,板组号。这些信息在后面的操作中会 使用。
步骤502:设置记录已循环测试次数的变量i=0。
步骤503:调用QueryState函数获取测试单板的必要信息,对于1+1备 份的单板,获取当前哪块板主用,操作状态如何。
步骤504:根据获取的信息判断主板状态是否正常。包括:当前是否有单 板主用、主用板状态是否正常。
如果当前没有单板主用或者主用板状态不正常,则进到步骤505:返回主 用板故障信息。
否则,进到步骤506:获取当前的时间。同时可以在脚本中将当前的时间 打印到测试窗口记录下来。
比如,在TCL脚本中使用如下的命令获取当前的时间timeshow
set curtime[clock seconds]
set timeshow[clock format $curtime-format″%Y-%m-%d%H:%M:%S″]
然后,进到步骤507:输入倒换模式参数进行相应的倒换操作。
前面提到,倒换模式SwpMode:0表示命令倒换,1表示复位倒换,2表 示下电倒换,默认值为命令倒换。输入相应的参数值即可启动对应的倒换操作。
倒换完成后,进到步骤508:判断倒换是否成功,统计倒换成功率,显示 当前倒换次数。不同模式的倒换触发及判断的具体过程将在后面详细说明。
然后,进到步骤509:将记录已循环测试次数的变量i加1,也就是说要 累计倒换测试次数。
进到步骤510:判断i是否等于100,也就是说判断是否完成了预定的测 试次数。
如果已经完成了预定的测试次数,则进到步骤511:返回成功信息。
否则,进到步骤512:判断连续进行两次倒换间隔延时时间SwpDelay是 否大于60000。
如果SwpDelay大于60000,则进到步骤513:延时SwpDelay时间后进行 下一次倒换测试,直到完成预定的测试次数。
否则,进到步骤514:持续调用QueryBoard函数获取当前备用板的工作 状态,直到查询到备用板操作状态为正常,则延时SwpTTime后开始下一次倒 换测试,直到完成预定的测试次数。
在TCL脚本中触发倒换,可以定时发起倒换操作,也可以让脚本自动控 制,即脚本判断当前主备板的状态均正常,则发起倒换操作,倒换后等主备板 都重新正常后,接着自动发起下一轮倒换操作。
在实际测试中,可以使用被测设备提供的单板倒换、复位、下电等命令 实现倒换操作,其中倒换命令控制的倒换属于主动倒换,复位、下电主用板会 导致主用板异常,则备用板自动会升为主用板,属于被动倒换。对于被测设备 的主用和备用单板的状态,也可以通过产品控制维护台提供的单板查询命令实 现。使用这种方法简单快捷,通常,设备都在产品维护控制台中提供了这些基 本的查询和操作命令。对于倒换时间的计算,使用TCL自带的命令Time实现, 在发起倒换时开启一个定时器,等查询到一次倒换成功结束时根据定时器即可 得到倒换所需的时间,同时脚本中统计输出倒换次数和每一次倒换的时间、结 果等,对于测试中的所有输出,使用TCL标准的打印命令puts即可全部输出, 使测试结果一目了然。
参照图6,图6是本发明方法中利用命令完成倒换的流程图,包括以下步 骤:
步骤601:利用TCL的Time命令开启一个定时器,开始计时。
步骤602:下发命令到被测设备的指定端口,并在TCL脚本中捕获该命 令的返回值。该返回值可以包含多种信息,比如,对应单板的状态信息、操作 信息等。通常设备都支持MML(人机语言)接口,并提供实时命令。
步骤603:对返回值利用TCL中的字符串匹配命令匹配执行成功的标志。
如果匹配不成功,说明倒换失败,这时,进到步骤604:利用TCL的puts 命令向测试窗口发送倒换失败信息,并返回值“0”,表明失败的倒换方式为命 令倒换。
如果匹配成功,说明倒换成功,这时,进到步骤605:使用QueryState获 取当前单板的主备状态。
进到步骤606:查询倒换前备用板是否变为主用状态。
如果倒换前备用板查询为主用,则进到步骤607:停止定时器计时,并获 取计时时间,即单板的倒换时间。
步骤608:将获取的单板倒换时间通过puts命令发送到测试窗口。
如果倒换前备用板查询为备用,则返回步骤605:继续使用QueryState获 取当前单板的主备状态。
这样,就完成了一次完整的命令倒换过程。
复位倒换方式的实现过程和上述命令倒换过程相同,只是当倒换失败后, 在向测试窗口发送倒换失败信息时,返回值“1”,表明失败的倒换方式为复位 倒换。
下电倒换方式的实现过程和上述命令倒换过程也类似,只是当倒换失败 后,在向测试窗口发送倒换失败信息时,返回值“1”,表明失败的倒换方式为 下电倒换;而且,在每次倒换完成后,需要下发命令到被测设备的指定端口, 给下电的单板重新上电,以准备下一次的下电倒换测试。
在对产品进行主备倒换测试时,业务层面的监控可以通过测试仪器监控, 目前常用测试仪器如网络测试仪等,都支持TCL控制,提供相应的TCL软件 包和说明文档,因此可以将仪器控制和倒换测试结合起来,实现在倒换测试时 对业务的监控。
测试组网图如图7所示:计算机通过TCL实现对网络测试仪的监控。
通常,测试过程可以全部通过TCL脚本实现,实现测试的完全自动化。测 试流程如图8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801:计算机下发配置命令到被测设备,将被测设备配置为需要测试 的状态。
步骤802:计算机下发配置命令到网络测试仪,将测试仪配置为需要的测 试配置状态。
步骤803:计算机下发配置命令到被测设备,启动测试过程并控制设备进 行倒换操作。
步骤804:计算机下发配置命令到网络测试仪,读取倒换单板时引起的业 务中断时间,以及其他的业务状态信息。
TCL良好的可扩展性使得它能很好地适应产品测试的需要,测试任务常常 会由于设计和需求的改变而迅速改变,往往让测试人员疲于应付。本发明利用 TCL的可扩展性,通过简单的修改测试脚本,即可方便地实现测试不同测试平 台的移植,使本发明具有很强的扩展性,稍加变化即可将本发明应用于不同设 备的测试,进而提高设备开发效率,节省人力成本。
虽然通过实施例描绘了本发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本发明有许多 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希望所附的权利要求包括这些变形和变化 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