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对板连接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580046195.2

文献号 : CN100585953C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水村晶范

申请人 : 莫列斯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安装于印刷电路板上的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具有多个沟槽的非导电壳体及多个端子(41),每个沟槽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每个端壁具有凹槽。每个端子具有纵向轴线,保持基部(42),焊接部(44),弹性接触臂(43)及定位梢(45)。所述保持基部(42)具有相对的边缘,每个边缘适配在端壁中的各个凹槽内,该凹槽将每个端子固定在非导电壳体上。所述焊接部(44)从接近沟槽的第一端壁的保持基部(42)开始延伸,用于焊接在印刷电路板上。所述弹性接触臂(43)具有从保持基部(42)开始延伸的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接触臂的第一侧面位于接近沟槽的第二端壁处。所述接触臂(43)适于与配对连接器的端子(21)啮合。弹性接触臂和焊接部(44)在与端子的纵向轴线平行的方向上相互偏移。定位梢(45)由保持基部(42)接近弹性接触臂的第二侧面的一端冲压形成,使得如果弹性接触臂侧面受力使其移动离开沟槽的第一端壁,那么弹性接触臂的第二侧面将与定位梢的一边缘啮合。

权利要求 :

1.一种板对板连接器(10,30),其包括:

一体形成的壳体(11,31);以及

多个端子(21,41),其与该壳体(11,31)连接并形成多对端子排, 每个端子(21,41)具有表面安装型的焊接尾部(24,44)和与配对端子 (21,41)相接触的接触部(23,43),至少一个所述端子(21,41)进 一步具有防倾斜部(45),所述防倾斜部(45)形成在所述接触部(23, 43)的至少一侧,其中该焊接尾部(24,44)不突出于该壳体(11,31)的外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10,30),其特征在于,每个 端子(21,41)具有位于该焊接尾部(24,44)和接触部(23,43)之间, 并由焊料难以粘附的薄膜所形成的隔离部(25,4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10,30),其特征在于,所述 端子(21,41)基本以栅格样式排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10,30),其特征在于,至少 位于该一个端子(21,41)周围位置处的端子(21,41)电接地到电路板 (20,4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10,30),其特征在于,一信 号迹线连接到至少一个端子(21,41)。

6.一种可安装于印刷电路板上的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

具有多个沟槽的非导电壳体,每个沟槽由相对的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 限定,每个端壁具有凹槽;

多个端子(41),每个端子具有纵向轴线,保持基部(42),焊接尾 部(44),弹性接触臂(43)及定位梢(45);

所述保持基部(42)具有相对的边缘,每个边缘适于适配在端壁中的 各个凹槽内,该凹槽将每个端子固定在非导电壳体上;

所述焊接尾部(44)从所述保持基部(42)延伸,该焊接尾部(44) 接近沟槽的第一端壁,适于焊接到印刷电路板上;

所述弹性接触臂(43)具有从保持基部(42)开始延伸的相对的第一 侧面和第二侧面,接触臂的第一侧面接近位于沟槽的第二端壁处,所述接 触臂(43)适于与配对连接器的端子(21)啮合,使得弹性接触臂和焊接 尾部(44)在与端子的纵向轴线平行的方向上相互偏移;以及定位梢(45)由保持基部(42)接近弹性接触臂的第二侧面的一端冲 压形成,使得如果弹性接触臂侧面受力使其移动离开沟槽的第一端壁,那 么弹性接触臂的第二侧面将与定位梢的一边缘啮合;

其中该焊接尾部(44)不突出于非导电壳体的外部。

说明书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对板连接器。

背景技术

传统地,板对板连接器用于将两个相互平行的电路板电连接在一起 (例如,见公开(kokai)号为H10-125420的日本专利申请)。这种板对 板连接器包括两个连接部,其分别连接到两个电路板相互面对的表面,并 突出于该表面。两连接部相互配对连接,以在两个电路板之间形成电连接。 在这种情况下,每个连接部具有多个端子,端子的尾部通过焊接与相应电 路板表面上形成的布线迹线(wiring trace)连接。当连接部配对在一起时, 一个连接部的端子与另一个连接部的相应端子相接触,由此将两个电路板 相互电连接。
然而,上述传统的板对板连接器在充分减小其尺寸和在电路板上的安 装面积方面遭遇困境。近年来,随着电子设备小型化和致密化的进步,大 量电子组件安装在一个电路板上,使得安装连接器的面积受到限制。此外, 电路板上形成的布线迹线的数目和密度也增加了,所以,当两个电路板连 接在一起时,一个电路板上的大量布线迹线必须与另一个电路板上的大量 布线迹线相连接。因此,需要一个具有大量端子,减小尺寸的及减小安装 面积的连接器。然而,传统的板对板连接器不能充分地满足这些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传统板对板连接器的上述问题,并提供一种 板对板连接器,其包括设置在一体成形的单一壳体上的多对端子排,每个 端子具有表面安装型的焊接尾部,使得该焊接尾部没有突出于壳体外部, 该板对板连接器具有大量端子,减小的尺寸及减小的安装面积,其容易加 工和安装在电路板上,并具有高可靠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板对板连接器包括一体成形的壳 体,连接在壳体上并形成多对端子排的多个端子,每个端子具有表面安装 型的焊接尾部,其中该焊接尾部没有突出于壳体的外部。
优选地,每个端子具有与配对端子接触的接触部,和在焊接尾部和接 触部之间形成的隔离部,该隔离部由焊料难以粘附的薄膜形成。
优选地,至少部分端子具有形成在接触部至少一侧上的防倾斜部,以 位于该接触部附近。
优选地,端子一般以栅格样式排列,至少位于该栅格样式中最远位置 的端子电接地到电路板。
优选地,端子一般以栅格样式排列,一信号迹线与至少一个端子连接, 位于该一个端子周围位置处的端子电接地到电路板。
根据本发明的板对板连接器包括一体成形的壳体,与壳体连接并形成 多对端子排的多个端子,每个端子具有表面安装型的焊接尾部,其中该焊 接尾部没有突出于壳体外部。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板对板连接器可以具有 大量端子,减小的尺寸及减小的安装面积,容易加工和安装在电路板上, 并提高了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2是放大的透视图,示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主要部分;
图3是放大的平面图,示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主要部分;
图4是根据该实施例的第一端子的透视图;
图5是从三侧观察到的根据该实施例的第一端子的视图;
图6是根据该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横向剖视图;
图7是放大的横向剖视图,示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主要 部分及图6中A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8是根据该实施例的第二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9是放大的透视图,示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第二连接器的主要部分;
图10是放大的平面图,示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第二连接器的主要部 分;
图11是根据该实施例的第二端子的透视图;
图12是从三侧观察到的根据该实施例的第二端子的视图;
图13是根据该实施例的第二连接器的横向剖视图;
图14是放大的横向剖视图,示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第二连接器的主 要部分及图13中B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15是剖视图,示出了该实施例的第一和第二连接器配对前的状态; 及
图16是剖视图,示出了该实施例的第一和第二连接器配对后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实施例。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透视图,图2是放大的 透视图,示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主要部分,图3是放大的平 面图,示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主要部分。
在这些图中,附图标记10表示第一连接器,其为根据本实施例的一 对板对板连接器中的一个,并且其为表面安装型连接器以安装在后面描述 的第一电路板20上。该第一连接器10插入第二连接器30中,该第二连 接器30为配对连接器,下面将会描述。该第二连接器30为连接到将在下 文描述的第二电路板40上的表面安装型连接器。根据本实施例的板对板 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10和第二连接器30并与一对电路板电连接,即电 路板20和40。尽管电路板20和40为印刷电路板,但是电路板20和40 可以是任意类型。
在本实施例中,描述方向的一些术语,例如上,下,左,右,前和后, 用于说明板对板连接器的各部分结构及运作;然而,这些术语表示板对板 连接器如图中所示方位使用状态下的各个方向,必须理解当板对板连接器 方位改变时,这些术语表示相应的不同方向。
第一连接器10包括由绝缘材料,例如合成树脂,一体成形的第一壳 体11。如图1至图3中所示,该第一壳体11具有常规的矩形厚板的形状, 并在第一壳体11的上表面形成常规的矩形凹部12。第一连接器10具有约 15mm(长)×约7mm(宽)×约1.3mm(厚)的尺寸;但是,该尺寸可 以自由更改。在凹部12内,多个脊部13与第一壳体11一体成形。该脊 部13从凹部12的底面向上突起,并沿第一壳体11的纵向延伸。这样, 在每个脊部13的任一侧形成沿第一壳体11纵向延伸的细长的凹槽部15。 在例举的实施例中,脊部13的数目为3个,然而,该数目为任意的,只 要不少于2个。虽然每个脊部13的宽度为约0.8mm,该宽度可以自由更 改。
用于收容第一端子21的第一端子收容槽14形成于每个脊部13的每 个相对侧壁上。例如,在每个脊部13的每个侧壁上形成10个间距(pitch) 约为1mm的第一端子收容槽14。所以,分别收容在第一端子收容槽14内 的10个第一端子21,以约1mm的间距设置在每个脊部13的每一个侧壁 上。第一端子21以交错的方式布置,以使一侧壁上的第一端子21与另一 侧壁上的端子21以一半的间距在位置上移位。即,每个脊部13一侧壁上 的每个第一端子21,相对于第一壳体11的纵向,中心地位于另一侧壁上 的第一端子21之间。
如图3所示,当从上面观察第一连接器10时,包含一对端子排的第 一端子21以这样的方式排列,使得设于相应脊部13第一侧壁上的一个第 一端子21和设于该脊部13第二侧壁上的两个相应的第一端子21以等腰 三角形的形式形成第一组,其中,一个第一端子21位于两等边之间的顶 点处,两个相应的第一端子21位于剩下的顶点上,以及,使得设于相应 脊部13第二侧壁上的一个第一端子21和设于脊部13第一侧壁上的两个 相应的第一端子21以等腰三角形的形式形成第二组,该第二组方向与第 一组的方向相反。第一组和第二组沿脊部13的纵向交替设置。差动信号 线的接地导体与每一组的一个第一端子21连接,该一个第一端子21位于 等腰三角形两等边之间的顶点处,差动信号线的一对信号导体与每一组剩 余的第一端子21连接,借此可以避免串扰的发生。
第一端子收容槽14和第一端子21的间距和数目可以自由地改变。因 为第一端子收容槽14和第一端子21的数目相当大,所以图1至图3中仅 示出了设置在每个脊部13相对的纵向端部附近的第一端子收容槽14和第 一端子21。
图1至图3仅示出了第一端子21上作为接触部23的部分,接触部23 在后面将会描述。图1至图3仅示出了第一端子收容槽14上收容接触部 23的部分。然而,实际上,每个第一端子收容槽14这样形成,使得其从 相应的脊部13的上表面穿透脊部13直到第一壳体11的下表面,并在脊 部13的内部扩大为足以收容整个第一端子21的尺寸。
下面,将描述第一端子21的结构。
图4是根据该实施例的第一端子的透视图;图5是从三侧观察到的根 据该实施例的第一端子的视图。特别地,图4A是从右上侧观察的前透视 图;图4B是从左上侧观察的后透视图;图4C是从左上侧观察的前透视图; 图4D是从右上侧观察的后透视图;图5A是主视图;图5B是侧视图;图 5C是俯视图。
如图4至图5所示,每个第一端子21具有本体部22,接触部23及焊 接尾部24,并且第一端子21通过对导电金属板冲压和成型(弯曲)而一 体成形。接触部23由从本体部22的上端延伸的一细长的板形部形成,该 板形部在弯曲部23a处弯曲大约180°,所以接触部23与本体部22基本 平行。接触部23的顶端侧部成形为一平坦接触部23b,该平坦接触部23b 的前表面(图5B中的左侧表面)与第二连接器30的第二端子41(后面 将会描述)的接触部43相接触。接触部23,弯曲部23a,平坦接触部23b 以及本体部22形成一个基本上呈倒转的U形侧面轮廓,如图5B中所示。 所以,当第一连接器10与第二连接器30配对,并且平坦接触部23b的前 表面通过第二端子41的接触部43向本体部22推进时,平坦接触部23b 挤压抵靠第二端子41的接触部43,该第二端子41为配对端子。因此,与 第二端子41的接触部43的接触能够可靠的保持。
焊接尾部24由从本体部22的下端延伸的细长的板形部形成,该板形 部在弯曲部24a处弯曲大约90°,这样焊接尾部24与本体部22基本垂直。 焊接尾部24,弯曲部24a及本体部22形成基本上呈L形的侧面轮廓,如 图5B中所示。将焊接尾部24焊接到布线焊垫(land)上,在该状态下, 焊接尾部24的下表面面对布线焊垫的上表面。
第一端子21这样形成,使得本体部22具有大约0.8mm的宽度和大约 1mm的高度,这是从本体部22的下端到弯曲部23a的上表面测量的。然 而,第一端子21的尺寸可以自由地改变。
一横向延伸的用作隔离部的带状焊料隔离部25形成于本体部22的前 表面(图5B中的左手表面)和后表面(图5B中的右手表面)上。该隔离 部25由例如通过电镀形成的镍(Ni)薄膜而形成。然而,可以使用任意 类型的薄膜,只要焊料难以粘附在形成的薄膜上。进一步,对形成焊料隔 离部25的方法不施加限制。焊料隔离部25阻止所谓的“焊料上升现象”: 当将焊接尾部24焊接在电路板20的布线焊垫上时,焊料沿着本体部22 的表面上升并粘附在平坦接触部23b上。
进一步,在第一端子21中,焊接尾部24从本体部22的下端延伸, 同时接触部23从本体部22的上端延伸并弯曲大约180°。因此,焊接尾 部24与平坦接触部23b之间的距离较长,使得焊料较小可能沿本体部22 的表面延伸并到达平坦接触部23b。而且,如图5A所示,焊接尾部24从 本体部22的前侧看来从本体部22的右端附近开始延伸,同时接触部23 从本体部22的前侧看来从本体部22的左端附近开始延伸。所以,不仅在 竖直方向,而且在横向方向上,焊接尾部24与第一端子21的平坦接触部 23b之间的距离较长,使得焊料较小可能沿本体部22的表面延伸并到达平 坦接触部23b。因而,由于第一端子形状,第一端子21能够阻止焊料上升 现象。
特别地,为了改进焊料在焊接尾部24上的粘附性,优选在焊接尾部 24上通过电镀形成金(Au)薄膜。进一步,为了减少电接触电阻,金(Au) 薄膜优选至少形成在平坦接触部23b的前表面上。
接下来,将会描述将第一端子21安装在第一壳体11状态下的第一端 子21。
图6是根据该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横向剖视图;图7是放大的横向 剖视图,示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主要部分及图6中A部分的 放大视图。
如图6和图7中所示,每个第一端子收容槽14这样形成,使得其从 相应脊部13的上表面穿透脊部13直到第一壳体11的下表面。在第一端 子21收容在第一端子收容槽14内的状态下,焊接尾部24从凹部12的下 壁即从第一壳体11的下表面向下(图6中向下)突出。特别地,第一端 子21的上端,即弯曲部23a的上端没有突出于脊部13的上表面。
相对第一壳体11的纵向和横向,即相对平行于第一壳体11下表面或 电路板20表面的方向,焊接尾部24没有突出于第一壳体11的外部。所 以,即使在通过将焊接尾部24焊接在电路板20的相应布线焊垫上,而将 第一连接器10表面安装在电路板20上时,焊接尾部24不会突出到第一 壳体11的外部,借此可以减少安装面积。
又如图1至图3中所示,每个第一端子收容槽14上对应接触部23的 部位向脊部13的上表面和相应的侧壁表面是敞开的。同时,第一端子收 容槽14上对应本体部22的部位呈细缝的形式并在脊部13内延伸。第一 端子21从第一壳体11的下侧插入并适配在第一端子收容槽14内,从而 将第一端子21收容在第一端子收容槽14内。同时,将本体部22的前表 面和后表面在第一端子收容槽14的细缝部的相对壁表面之间夹住,借此 将第一端子21固定。进一步,至少在本体部22的一侧边缘(图5A中所 示左侧边缘)形成凸起。因为该凸起与第一端子收容槽14相应的壁表面 咬合,所以第一端子21可以避免脱离第一端子收容槽14。
下面,将会描述第二连接器30。
图8是根据该实施例的第二连接器的透视图;图9是放大透视图,示 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第二连接器的主要部分;以及图10是放大平面图, 示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第二连接器的主要部分。
第二连接器30包括由绝缘材料例如合成树脂一体成形的第二壳体31。 如图8至图10中所示,第二壳体31具有一常规矩形厚板的形状,及一常 规矩形上表面。该第二连接器30具有大约14mm(长)×约6mm(宽) ×约1.1mm(厚)的尺寸;但是,该尺寸可以自由改变。多个沟部32形 成在上表面上。该沟部32沿第二壳体31的纵向延伸。因此,在每个沟部 32的相对两侧的每一侧上形成沿第二壳体31的纵向延伸的细长的脊部 33。在例举的实施例中,沟部32的数目是3个;但是,该数目是任意的, 只要不少于2个。尽管每个沟部32具有约0.8mm的宽度,但是该宽度可 以自由地改变。
用于收容第二端子41的第二端子收容槽34形成在每个沟部32的相 对两侧的每一侧壁上。例如,在每个沟部32的每一侧壁上形成10个间距 大约为1mm的第二端子收容槽34。所以,收容在第二端子收容槽34内的 10个第二端子41以大约1mm的间距设置在每个沟部32的每一侧壁上。 第二端子41以交错的方式布置,以使一侧壁上的第二端子41与另一侧壁 上的第二端子41以一半的间距在位置上移位。即,相对于第二壳体31的 纵向,每个沟部32的一侧壁上的每个第二端子41中心地位于另一侧壁上 的第二端子41之间。
如图10所示,当从上面观察第二连接器30时,包含一对端子排的第 二端子41以这样的方式排列,使得设于相应沟部32第一侧壁上的一个第 二端子41和设于沟部32第二侧壁上的两个相应的第二端子41以等腰三 角形的形式形成第一组,其中,一个第二端子41位于两等边之间的顶点 处,两个相应的第二端子41位于剩下的顶点上,以及,使得设于相应沟 部32第二侧壁上的一个第二端子41和设于沟部32第一侧壁上的两个相 应的第二端子41以等腰三角形的形式形成第二组,该第二组的方向与第 一组的方向相反。第一组和第二组沿沟部32的纵向交替设置。将差动信 号线的接地导体与每一组的位于等腰三角形两等边之间顶点处的一个第 二端子41连接,将差动信号线的一对信号导体与每一组剩余的第二端子 41连接,借此可以避免串扰的发生。
第二端子收容槽34和第二端子41的间距和数目可以自由地改变。因 为第二端子收容槽34和第二端子41的数目相当大,所以图8至图10中 仅示出了位于每个沟部32相对的纵向端部附近的第二端子收容槽34和第 二端子41。
图8至图10仅示出了第二端子41上分别作为接触部43的部分和下 面将会描述的防倾斜部或定位梢45。图8至图10仅分别示出了每个第二 端子收容槽34上收容接触部43和防倾斜部45的部分。然而,实际上, 每个第二端子收容槽34这样形成,使得其从相应的脊部33的上表面穿透 脊部33直到第二壳体31的下表面,并且该第二端子收容槽34具有足以 收容整个第二端子41的尺寸。
下面,将描述第二端子41的结构。
图11是根据该实施例的第二端子的透视图;图12是从三侧观察到的 根据该实施例的第二端子的视图。特别地,图11A是从右上侧观察到的前 透视图;图11B是从左上侧观察到的后透视图;图11C是从左上侧观察到 的前透视图;图11D是从右上侧观察到的后透视图;图12A是主视图; 图12B是侧视图;以及图12C是俯视图。
如图11和图12所示,每个第二端子41具有本体部42,接触部43、 焊接尾部44以及防倾斜部或定位梢45,该第二端子41通过对导电金属板 冲压和成型(弯曲)而一体成形。接触部43由从本体部42的下端延伸的 细长的板形部形成,该板形部在弯曲部43a处弯曲大约180°,使得接触 部43与本体部42基本平行。接触部43的顶端侧部以基本类似S形弯曲, 以形成表面凸起的接触部43b,该表面凸起的接触部43b与作为配对端子 的第一端子21的接触部23的前表面相接触。接触部43,弯曲部43a,以 及本体部42形成一个基本上呈U形的侧面轮廓,如图12B中所示。进一 步,表面凸起的接触部43b具有基本上呈S形的侧面轮廓。即,接触部43 的下部具有U形侧面轮廓,接触部43的上部具有S形侧面轮廓。接触部 43具有弹簧的特性,该特性主要是通过弯曲部43a和表面凸起的接触部 43b的弹性变形来实现的。
因此,当第二连接器30与第一连接器10配对,并且表面凸起的接触 部43b的前表面(图12B中是左侧表面)通过第一连接器10的第一端子 21的接触部23向本体部42推进时,表面凸起的接触部43b通过接触部 43的弹簧特性产生反作用,以使表面凸起的接触部43b挤压抵靠第一端子 21的接触部23,该第一端子21为配对端子。因此,与第一端子21的接 触部23的接触能够可靠的保持。
焊接尾部44由从本体部42的下端延伸的细长的板形部形成,该板形 部在弯曲部44a处弯曲大约90°,使得焊接尾部44与本体部或保持基部 42基本垂直。焊接尾部44,弯曲部44a及本体部42形成基本上呈L形的 侧面轮廓,如图12B中所示。将焊接尾部44的下表面焊接到电路板40表 面上的布线焊垫上,借此将第二连接器30安装在电路板40上。
第二端子41这样成形,使得本体部42具有大约0.8mm的宽度和大约 1mm的高度,这是从本体部42的上端到弯曲部43a的下表面来测量的。 然而,第二端子41的尺寸可以自由改变。
一横向延伸的用作隔离部的带状焊料隔离部46形成在本体部42的前 表面(图12B中的左手表面)和后表面(图12B中的右手表面)上。焊料 隔离部46为通过电镀形成的镍(Ni)薄膜。然而,可以使用任意类型的 薄膜,只要焊料难以粘附在形成的薄膜上。进一步,对形成焊料隔离部46 的方法不施加限制。该焊料隔离部46阻止所谓的“焊料上升现象”:当 焊接尾部44焊接在电路板40的布线焊垫上时,焊料沿着本体部42的表 面上升并粘附在表面凸起的接触部43b上。
进一步,在第二端子41中,如图12A所示,焊接尾部44从本体部 42的前侧看来从本体部42的右端附近开始延伸,同时接触部43从本体部 42的前侧看来从本体部42的左端附近开始延伸。因此,焊接尾部44与表 面凸起的接触部43b之间的距离较长,使得焊料较小可能沿本体部42的 表面延伸并到达表面凸起的接触部43b。而且,如图12B所示,表面凸起 的接触部43b与本体部42的前表面是分离的。所以,不仅在横向上,而 且在前后方向上(图12B中的横向),焊接尾部44与表面凸起的接触部 43b之间的距离较长,使得焊料较小可能沿本体部42的表面延伸并到达表 面凸起的接触部43b。因此,由于第二端子的形状,第二端子41能够阻止 焊料上升现象。
特别地,为了改进焊料在焊接尾部44上的粘附性,优选在焊接尾部 44上通过电镀形成金薄膜。进一步,为了减少电接触电阻,金薄膜优选至 少形成在表面凸起的接触部43b的前表面。
上述防倾斜部45从本体部42的上端附近开始延伸,使得该防倾斜部 45向前(图12B中的向左)突出到接触部43的侧边缘(图12A中的右手 边缘)附近的一点。如图12B中所示,相对前后方向,防倾斜部45的顶 端位于与接触部43的顶端基本相同的位置。由于该结构,当接触部43在 图12A中受到向右方向的力时,接触部43与防倾斜部45接触,并由防倾 斜部45支撑。因此,接触部43在图12A中没有向右倾斜。如图9和图 10所示,在第二端子41收容在第二端子收容槽34内的状态下,第二端子 收容槽34的一侧壁位于接触部43上与防倾斜部45相对的一侧边缘(图 12A中的左手边缘)附近。因此,当接触部43在图12A中受到向左方向 的力时,接触部43与第二端子收容槽34的侧壁接触,并由第二端子收容 槽34的侧壁支撑。因此,在图12A中接触部43没有向左倾斜。在本实施 例中,第二端子41的弯曲部43a和表面凸起的接触部43b可弹性变形, 而第一端子21的弯曲部23a不能弹性变形。但是,这种关系是可以颠倒 的。进一步,第一端子21和第二端子41可以这样构成,使得第一端子21 的弯曲部23a和第二端子41的弯曲部43a可弹性变形,以在第一端子21 的接触部23与第二端子41的接触部43之间建立电接触。
下面,将会描述安装在第二壳体31状态下的第二端子41。
图13是根据该实施例的第二连接器的横向剖视图;以及图14是放大 的横向剖视图,示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第二连接器的主要部分及图13中B 部分的放大视图;
如图13和图14中所示,每个第二端子收容槽34这样形成,使得其 从相应的脊部33的上表面穿透脊部33直到第二壳体31的下表面。在第 二端子41收容在第二端子收容槽34内的状态下,焊接尾部44从沟部32 的下壁即第二壳体31的下表面向下(图13中向下)突出。特别地,第二 端子41的上端没有突出于脊部33的上表面。
相对第二壳体31的纵向和横向,即相对与第二壳体31的下表面或电 路板40的表面平行的方向,焊接尾部44没有突出于第二壳体31的外部。 因此,即使在通过将焊接尾部44焊接在电路板40的相应的布线焊垫上, 而将第二连接器30表面安装在电路板40上时,焊接尾部44不会突出到 第二壳体31的外部,借此可以减少安装面积。
又如图8至图10中所示,每个第二端子收容槽34上对应接触部43 的部位向脊部33的上表面和沟部32的相应侧壁的表面是敞开的。同时, 在该部位处,每个第二端子收容槽34具有与图12A中接触部43的左手边 缘和焊接尾部44的右手边缘之间的距离相对应的宽度(相对第二端子41 的横向)。进一步,在本体部42的相对横向边缘处,第二端子收容槽34 的相应部位呈细缝的形式并在脊部33内延伸。第二端子41从第二壳体31 的上侧插入并适配在第二端子收容槽34内,使得第二端子41收容在第二 端子收容槽34内。同时,在本体部42的相对横向边缘处,本体部42的 前表面和后表面在第二端子收容槽34的细缝部的相对壁表面之间夹住, 借此将第二端子41固定。进一步,至少在本体部42的一侧边缘形成凸起 (图12A中所示左侧边缘)。因为该凸起与第二端子收容槽34的相应壁 的表面咬合,第二端子41可以避免脱离第二端子收容槽34。
下面,将描述第一连接器10与第二连接器30的配对动作。
图15是剖视图,示出了本实施例的第一和第二连接器配对前的状态; 以及图16是剖视图,示出了本实施例的第一和第二连接器配对后的状态。
如图15和图16中所示,已经通过将第一端子21的焊接尾部24焊接 在电路板20的相应布线焊垫上,而将第一连接器10表面安装在电路板20 上。同样地,已经通过将第二端子41的焊接尾部44焊接在电路板40的 相应布线焊垫上,而将第二连接器30表面安装在电路板40上。
如图15中所示,电路板20放置在电路板40上,以使第一连接器10 的上表面(图15中下表面)面对第二连接器30的上表面。在这种状态下, 第一连接器10的上表面和第二连接器30的上表面相互平行,电路板20 和电路板40相互平行。
随后,第一连接器10或第二连接器30移动到配对连接器并配对在一 起,如图16中所示。因为第一连接器10的第一壳体11的外壁在其内部 边缘是锥形的,即使当第一连接器10与第二连接器30未对准时,第一连 接器10也能够平稳地与第二连接器30配对。在第一连接器10与第二连 接器30配对的状态下,第一连接器10的脊部13收容在第二连接器30相 应的沟部32内,并且每个第一端子21的平坦接触部23b与相应的第二端 子41的表面凸起的接触部43b接触,借此在每个第一端子21和相应的第 二端子41之间形成电连接。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10和第二连接器30作为一对 板对板连接器,包括分别一体成形的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31;以及分 别与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31连接的第一端子21和第二端子41,使得 在每个壳体上形成多对(例如3对)端子排。因此,尽管第一连接器10 和第二连接器30尺寸较小,但是它们可以支撑大量(例如60个)第一端 子21和第二端子41。而且,通过将第一连接器10和第二连接器30配对 在一起,在安装有第一连接器10的电路板20上形成的大量信号迹线和安 装有第二连接器30的电路板40上形成的大量信号迹线之间可以容易地建 立可靠连接。因为第一端子21的排和第二端子41的排分别设置以形成对, 即使在上述信号迹线中包括差动信号迹线的情况下,信号迹线仍能够与相 应的端子连接,从而不会产生串扰。
第一端子21和第二端子41分别具有表面安装型的焊接尾部24和44, 该焊接尾部24和44没有突出于第一壳体11的外部和第二壳体31的外部。 也就是说,在第一连接器10安装在电路板20的情形下,焊接尾部24位 于第一连接器10和电路板20之间,并且不具有向外突出于第一连接器10 外部周围的部分。同样地,在第二连接器30安装在电路板40的情形下, 焊接尾部44位于第二连接器30和电路板40之间,并且不具有从第二连 接器30的外部周围向外突出的部分。因此,电路板20和40上分别需要 安装第一连接器10和第二连接器30的面积,即它们的安装面积能够减少, 借此增加了电路板20和40的致密化。
第一端子21和第二端子41分别具有由焊料难以粘附的薄膜所形成的 焊料隔离部25和46。因此,可能防止所谓的焊料上升现象,该现象当焊 接尾部24和44焊接在电路板20和40的布线焊垫上时将另外发生。而且, 因为第一端子21和第二端子41分别这样成形,使得在焊接尾部和接触部 之间提供较大距离,焊料上升现象可以更可靠的避免。此外,每个第二端 子41具有防倾斜部45。因此,即使第二端子收容槽34的开口较宽,因为 接触部43由防倾斜部45支撑,接触部43也不会横向倾斜。由于该结构, 即使当每个第二端子41的接触部43与相应的第一端子21的接触部23相 接触,并且由于第一连接器10与第二连接器30的配对而受到横向力时, 接触部43不会在横向上倾斜。因此,每个第一端子21的接触部23与相 应的第二端子41的接触部43必定接触,借此在每个第一端子21和相应 的第二端子41之间建立电连续性。
因为第一端子21和第二端子41以栅格样式排列,向第一端子21和第二 端子41配置金属导体的自由度,即引线(pin)分配的自由度很高。因此, 分配给信号导体的第一端子21和第二端子41的排列,以及分配给接地导体 的第一端子21和第二端子41的排列可以自由地确定。例如,当接地导体与 至少位于栅格样式中最远位置处的端子21或41连接,以将端子21或41接地 到电路板20或40,可以达到类似于通过电磁屏蔽达到的效果。进一步,当 接地导体与位于连接到信号导体的一个或多个端子21或41周围位置处的 端子21或41连接时,借此与接地导体连接的端子与电路板20或40接地,可 以达到类似于与同轴电缆连接的同轴连接器的功能。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 述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精神的许多修改和变化是可能的,它们并不脱离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