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识别询问器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710139794.X

文献号 : CN100590640C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志村高广

申请人 :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摘要 :

一种RFID询问器装置,其具有用于向RFID标签传输命令的传输部(2)和从RFTD标签接收RF信号的接收部(3),并且被配置成执行与RFID标签的反向散射无线电通信。RFID询问器装置包括:时间窗口设置部(412),其被配置成在接收到前同步码数据时设置时问窗口,其中的前同步码数据被添加到响应于命令而从RFID标签传输的响应数据的头部:以及存储前同步码识别数据的识别数据存储部(4131)。RFID询问器装置将在时间窗口内接收到的数据与存储在识别数据存储部中的前同步码识别数据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接收到的数据是否与从RFID标签传输的前同步码数据相同。

权利要求 :

1.一种RFID询问器装置,其具有读取器功能,并且包括: 传输部(2),其被配置成向RFID标签传输命令,所述传输部还将未经调制的连续无线电波传输到所述RFID标签以使所述RFID标签能够进行反向散射无线电通信;和 接收部(3),其被配置成利用所述反向散射无线电通信从所述RFID标签接收RF信号; 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识别数据存储部(4131),其被配置成存储被添加到响应于所述命令而从所述RFID标签传输的响应数据的头部的前同步码数据的规定的低位比特作为前同步码识别数据; 时间窗口设置部(412),其被配置成在接收所述前同步码数据的规定的低位比特时设置时间窗口,以便与所述前同步码识别数据相对应的模式存在于时间窗口内;和 判定装置(4133),其用于将在所述时间窗口内接收到的数据与存储在所述识别数据存储部中的前同步码识别数据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所述接收到的数据是否与从所述RFID标签传输的所述前同步码数据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RFID询问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所述时间 窗口为TW,前同步码识别数据的比特的数目为N,采样周期为0. 5T,从所 述RFID标签对于所述命令的响应时间Tl,的最小值为Tl, MIN而最大值为 TT MAX,则所述时间窗口 TW如下确定: TW=0. 5TxN+(Tl, MAX-Tl, MIN)。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RFID询问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时 间窗口在长度为以下两个时间的总和的时间开始:从所述传输部(2)已经传输所述命令后,直到所述前同步码数据从所述 RFID标签^皮4妄收为止所经过的时间;和通过将所述采样周期乘以前同步码数据比特的数目和前同步码识别数 据比特的数目之间的差值而获得的时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RFID询问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从在所述时间窗口内接收到的数据中检测到所述前同步码识别数据的反转模式时,所述判定装置(4133)确定所述接收到的数据为前同步码数据。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RFID询问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定装 置(4133)确定所述接收到的数据的存在于所述时间窗口中的数据是否与所述 前同步码识别数据相同,在确定为不相同时,再次确定是否相同,并且在预 定的规定次数确定为不相同时,终止从所述RFID标签读取数据。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RFID询问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 包括:锁相环装置(23),其被配置成将本地载波信号供应到所述传输部(2);移相器(37),其被配置成将从所述锁相环装置(23)供应的所述本地载 波信号的相位移动90。;第一混频器(31),其被配置成将从所述RFID标签接收到的信号与从所 述锁相环装置(23)供应的所述本地载波信号混合,从而生成与所述本地载波 信号同相的I信号;和第二混频器(32),其被配置成将从所述RFID标签接收到的信号与相位 由所述移相器(23)移动了 90°的本地载波信号混合,从而生成Q信号,所述Q信号是与所述本地载波信号正交的成分。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RFID询问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所述 时间窗口设置部(412)、所述识别数据存储部(4131)和所述判定装置(4133) 来处理所述I信号,并且设置有另外的时间窗口设置部(42"、另外的识别数 据存储部和另外的判定装置来处理所述Q信号。

说明书 :

射频识别询问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使用无线电波的吸收和反射来执行与RFID (射频识别) 标签的反向散射无线电通信的RFID询问器装置。

背景技术

任何RFID标签以预定比特率传输由同步部分、响应数据部分和错误检测 部分组成的信号。同步部分包含前同步码数据。美国专利第6, 501,807号公 开了 一种RFID询问器装置,其将装置中预设的前同步码数据与装置已经接收 到的信号的前同步码数据进行比较,并且在信号的前同步码数据与预设的前 同步码数据相同的情况下确定接收到的信号是来自RFID标签的信号。
在常规RFID询问器装置中,将预设的前同步码数据与任何接收到的信号 的前同步码数据进行比较。装置已经接收到的信号不可避免地包含噪声。噪 声的一部分可能会与预设的前同步码数据相同。在这种情况下,接收到的信 号将被误认为是来自RFID标签的信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能够防止由于噪声而引起的错误的前同步码数 据的检测的RFID询问器装置,从而提高识别RFID标签的精确度。
本发明提供一种RFID询问器装置,其具有读取器功能,并且包括: 传输部,其被配置成向RFID标签传输命令,所述传输部还将未经调制 的连续无线电波传输到所述RFID标签以使所述RFID标签能够进行反向散射 无线电通信;和
接收部,其被配置成利用所述反向散射无线电通信从所述RFID标签接 收RF信号;
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识别数据存储部,其被配置成存储被添加到响应于所述命令而从所述 RFID标签传输的响应数据的头部的前同步码数据的规定的低位比特作为前同
4步码识别数据;
时间窗口设置部,其被配置成在接收所述前同步码数据的规定的低位比 特时设置时间窗口,以便与所述前同步码识别数据相对应的模式存在于时间
窗口内;和
判定装置,其用于将在所述时间窗口内接收到的数据与存储在所述识别 数据存储部中的前同步码识别数据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所述接收到的数据是 否与从所述RFID标签传输的所述前同步码数据相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 一种具有读取器功能并通过使用无线电 波的吸收和反射来执行与RFID标签的反向散射无线电通信的RFID询问器装 置。该RF1D询问器装置包括:配置成向RFID标签传输命令的传输部;配置 成从RFID标签接收RF信号的接收部;配置成在接收到前同步码数据时设置 时间窗口的时间窗口设置部,其中的前同步码数据被添加到响应于命令而从 RFID标签传输的响应数据的头部:以及存储前同步码识别数据的识别数据存 储部。RF工D询问器装置将在时间窗口内接收到的数据与存储在识别数据存储 部中的前同步码识别数据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接收到的数据是否与从RFID标 签传输的前同步码数据相同。
本发明另外的目的和优点将在下面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 根据说明书将变得明显,或者可以通过实践本发明来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 优点可通过下文中特別指出的手^R和组合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包括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 例,与上面给出的总体说明和下面给出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一起,用于解释 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显示出4艮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RFID询问器装置的配置的框
图;
图2是显示出第一实施例中设置的I信号前同步码^r测部和解码部的
框图;
图3A是显示出如果在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识别数据为l2比特数据, 则前同步码凝:据可具有的才莫式的示意图;
图3B是显示出应用于第一实施例中的图3A中所示的前同步码数据的 12比特识别凝:据的示意图;
5图3C是显示出如果前同步码数据净皮设置在第 一实施例中的时间窗口 内,则该前同步码数据可具有的模式的示意图;
图3D是显示出在第一实施例中被接收到的并且包含噪声的数据可具 有的模式的示意图;
图3E是显示出如果在第一实施例中没有设置时间窗口 ,则接收到的数 据可具有的才莫式的示意图;
图4A是显示出如果在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识别数据为18比特数据, 则前同步码数据可具有的模式的示意图;
图4B是显示出应用于第一实施例中的图4A中所示的前同步码数据的 18比特识别凄t据的示意图;
图4C是显示出如果18比特前同步码数据#:设置在第一实施例中的时 间窗口内,则该18比特前同步码数据可具有的模式的示意图;
图5是显示出关于已经预设的时间窗口 TW,在RFID标签和根据第一 实施例的RFID询问器装置之间进行的数据通信的图;并且
图6是解释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设置的控制部中执行的前同步码检 测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图1是显示出包括正交解调器的RFID询问器装置的配置的框图。RFID 询问器装置包括控制部l、传输部2、接收部3、接收凄t据处理部4、外部接 口部5、环行器6、低通滤波器(LPF)7和天线8。 RFID询问器装置经由外部 接口部5从外部主设备接收数据并向外部主设备传输数据。
传输部2由编码部21、调幅器22、锁相环装置(PLL)23、带通滤波器 24和功率放大器25组成。
传输部2从控制部1接收传输信号。在传输部2中,该信号被输入到 编码部21。编码部21对从控制部1输出的传输信号进行编码。
编码部21将传输信号编码成例如曼彻斯特码或FM0码。曼彻斯特码通 过编码系统获取,其中如果数据为0则数据在比特的中央上升,如果数据为 1则数据在比特的中央下降。换言之,如果数据为0,则代码从Q变为1,并 且当数据为1时,代码从l变为0。 FMO码通过编码系统获取,其中代石马在每
6个比特的边沿处^^良转,并且如果凄t据为0,甚至在比特的中央也净皮反转。
PLL 23供应本地载波信号至调幅器22。调幅器22利用从编码部21 供应的传输信号来调制本地载波信号的幅度。带通滤波器24从幅度已经经过 调幅器"调制的传输信号中过滤掉不必要的频率成分。功率放大器25对已 经经过带通滤波器24的传输信号k行放大。
传输部2被连接到环行器纟。在功率放大器25中被放大的信号从环行 器6经由低通滤波器7供应到天线8。天线8以无线电波的形式辐射信号。
接收部3被连接到环行器'6。接收部3由第一和第二混频器31和32、 两个低通滤波器33和34、两个二进制编码电路35和36、 90°移相器37和 上述PLL 23组成。
接收部3通过所谓的直接转换系统处理接收信号,在直接转换系统中, 载波成分直接从接收信号中被去除。
天线8已从RFID标签接收到的任何RF信号,从天线8经由低通滤波 器7被供应到环行器6。 RF信号然后从环行器6被供应到接收部3。在接收 部3中,来自环行器6的信号被供应到第一混频器31和第二混频器32。
第一混频器31从PLL 23接收本地载波信号。第二混频器32接收从 PLL 23供应的并且相位由90°移相器37移动90。的信号。
第一混频器3 1混合接收信号和本地载波信号,从而生成具有与本地 载波信号同相匹配的成分的同相信号(I信号)。第二混频器32混合接收信号 和通过将本地载波信号的相位移动90°而获得的信号,从而生成具有与本地
载波信号正交的成分的正交相位信号(Q信号)。
低通滤波器33从第一混频器31接收I信号,从I信号中滤掉不必要 的高频成分,并输出编码后的数据。低通滤波器34从第二混频器32接收Q 信号,从Q信号中滤掉不必要的高频成分,并输出编码后的数据。二进制编 码电路35将来自低通滤波器33的I信号转换成二进制信号。二进制编码电 路36将来自低通滤波器34的Q信号转换成二进制信号。
接收数据处理部4具有同步时钟发生部411、时间窗口设置部412、前 同步码检测部413、解码部414和响应数据错误检测部415,这些全部都专用 于I信号。接收数据处理部4还具有同步时钟发生部"1、时间窗口设置部 422、前同步码4企测部423、解码部424和响应数据错误4全测部"5,这些全 部都专用于Q信号。
7由二进制编码电路35生成的I信号从接收部3被供应到同步时钟发生 部411、前同步码检测部413、解码部414和响应数据错误检测部415。由二 进制编码电路36生成的Q信号从接收部3被供应到同步时钟发生部421、前 同步码检测部423、解码部424和响应数据错误检测部425。
专用于I信号的同步时钟发生部411始终生成与来自二进制编码电路 35的二进制信号同步的时钟信号。时钟信号被供应到控制部1、前同步码检 测部413、解码部414和响应数据^睹误;险测部415。专用于Q信号的同步时钟 发生部421始终生成与来自二进制编码电路36的二进制信号同步的时钟信 号。该时钟信号一皮供应到控制部1、前同步码才企测部423、解码部424和响应 数据错误检测部425。
专用于I信号的时间窗口设置部412在前同步码检测部413获取I信 号的前同步码数据时设置时间窗口 。专用于Q信号的时间窗口设置部4 2 2在 前同步码检测部423获取Q信号的前同步码数据时设置时间窗口 。
专用于I信号的前同步码检测部413将存在于I信号的头部处的前同 步码数据,与在时间窗口设置部412所设置的时间窗口内预设的前同步码识 別数据进行比较,从而检测包括在I信号中的前同步码数据。专用于Q信号 的前同步码检测部4 2 3将存在于Q信号的头部处的前同步码数据,与在时间 窗口设置部422所设置的时间窗口内预设的前同步码识别凄t据进行比较,从 而检测包括在Q信号中的前同步码数据。在4企测到包括在I信号中的前同步 码数据时,前同步码检测部413输出检测信号至控制部1。在检测到包括在Q 信号中的前同步码数据时,前同步码;险测部"3输出4全测信号至控制部1。
图2是显示出检测和解码前同步码数据的接收系统的框图。图2中所 示的接收系统被配置成接收I信号。用于接收Q信号的接收系统具有与图2 中所示的接收系统相同的配置。
同步时钟发生部411具有数字PLL电路4111。同步时钟发生部411生 成与l信号同步的时钟信号,其中的I信号是从二进制编码电路35输入的二 进制信号。
RFID标签具有响应数据和附在响应数据头部的前同步码数据。前同步 码数据具有这样的模式:其每O. 5T就发生改变,其中的O. ST是与RFID标 签的传输速率相对应的周期T的一半。因此,数字PLL电路4111生成周期为 0. 5T(即,与RFID标签的传输速率相对应的周期T的一半)的时钟信号。同步时钟发生部411供应由数字PLL电路4111生成的时钟信号至前同 步码^企测部413和解码部414。
前同步码;险测部413由识别数据存储部4131、移位寄存器4132、和比 较器4133组成,所有这些都专用于前同步码数据。数据存储部4131存储用 于设置前同步码的前同步码识别数据。比较器4133被设置为判定装置。与从 数字PLL电路4111供应的时钟信号同步,移位寄存器4132获取I信号,即, 从二进制编码电路35输入的二进制信号。比较器4133把在时间窗口设置部 412所设置的时间窗口内在移位寄存器4132中获取的比特数据,与上述前同 步码识别数据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前同步码数据是否存在。
解码部414由二分频电路4141、 二输入异或电路4142、 D型触发器 4143、移位寄存器4144、计数器4145和数据寄存器4146组成。异或电路4142 具有反相输出端。
二分频电路4141接收从数字PLL电路4111供应的并且具有0. 5T的 周期的时钟信号。然后电路4141将该时钟信号的频率二等分,从而生成具有 周期T的时钟信号。异或电路4142以两个比特为单位,提取在移位寄存器 4132中移位的比特数据,因此生成输入到其中的信号的异逻辑和 (exclusive logic sum) 。 D型触发器4143供应异或电路4142的输出至D输 入端。触发器4143还供应来自二分频电路4141的时钟信号至CLK端。利用 该电路配置,如果比特为[O, O]或[l, l],则D型触发器4143把存储在移位 寄存器4132中的每两个比特解码成T,并且如果比特为[l, O]或[O, 1], 则把存储在移位寄存器4132中的每两个比特解码成"0"。
解码后的数据从D型触发器4143被供应到移位寄存器"44。计数器 4145计算构成解码后的数据的数位。数据寄存器4"6在每次预定长度的数 据被输入到移位寄存器4144时获取该数据。由此获得的数据被输出到控制部 1。
前同步码模式、前同步码识别数据和时间窗口之间的关系将参考图3A 至3E进行说明。
图3A显示出前同步码数据D1可具有的模式。前同步码数据D1为20 比特数据,"10101010110100100011"。
设置成存储前同步码识别数据的数据存储部4131存储前同步码数据 Dl的低12位比特,即"110100100011"。这些12个比特或识别数据P1,将
9在图3B中显示为黑点,如果它们^皮应用于图3A中所示的前同步码翁:据。
图3B中所示的虚线指示时间窗口设置部412为前同步码数据Dl设置 的时间窗口TW1。如图3B所示,与识别数据P1相对应的模式存在于时间窗 口 TW1内。
前同步码数据Dl的较高位比特在由二进制编码电路35接收到的信号 上升时是不稳定的。这就是为什么前同步码数据D1的较低位比特被用作识别 数据Pl的原因。
与从来自RFID标签的信号中提取的I信号相对应的二进制信号,被输 入到前同步码检测部413的移位寄存器4132。移位寄存器4132接收二进制 信号,同时逐比特地对信号进行移位。在移位寄存器4132接收到头20个比 特时,比较器4133在时间窗口设置部412所设置的时间窗口 TW1内,将移位 寄存器4132中的数据与识别数据P1进行比较。更准确地,比较器4133将移 位寄存器4132中的低12位比特与识别数据Pl进行比较。如果这些比特与构 成比较器4133的比特相同,则确定接收到的信号是前同步码数据D1。然后 跟随在前同步码数据D1后的数据,作为来自RFID标签的响应数据被接收。
图3C显示出如果前同步码数据在时间窗口 TW1内^皮接收,则该同步码 数据可具有的^f莫式。作为图3C中指示的白点,与识别数据P1相同的数据存 在于时间窗口 TW1内。因此,来自RFID标签的前同步码数据在这种情况下被 正确地纟全测。
图3D显示出被接收到的并且包含噪声的前同步码数据的模式。在这种 情况下,存在于时间窗口 TW1内的模式不同于与识别数据P1相对应的模式。 因此确定前同步码数据错误。
图3E显示出在没有设置时间窗口 TW1时,接收到的信号可具有的模式。 该信号包含噪声。图3E中所示的白点与识别数据P1 —致。由于时间窗口 TW1 没有被设置,所以这些白点不被^r测为前同步码数据。因此,跟随在白点后 的信号也不被检测为来自RFID标签的响应数据。
上面已经解释了 I信号的前同步码数据如何^皮4全测。Q信号的前同步 码数据以相同的方式被4企测。
接收到的信号可取决于其相位而被反转。因此期望如果移位寄存器 4132中的低12位比特与识别数据Pl的反转模式(inverted pattem)相同, 或者P1, ="001011011100",则确定移位寄存器4132中韵低12位比特是前
10同步码数据。
如上所述,低U位比特被用作识别数据。然而,识别数据可由任何其 它比特构成。
图4A至4C显示出前同步码数据的低18位比特被用作识别数据的情 况。即,具有图4A中所示的模式的前同步码数据D1的低18位比特,即
"ioioioiioiooioooir,被用作识别数据P2。
该识别数据P2的模式将在图4B中显示为黑点,如果这些黑点被应用 于图4A中所示的前同步码数据D1。在这种情况下,由时间窗口设置部412 为前同步码凄t据Dl设置的时间窗口 TW2,比由图4B中的虛线指示的时间窗 口TW1宽。即,取决于用于确定前同步码是否与前同步码识别数据相同的比 特数目,时间窗口的宽度发生变化。
图4C显示出如果前同步码数据在时间窗口 TW2内^皮接收到,则该前同 步码数据可具有的模式。在这种情况下,与识别数据P2卜 "101010110100100011")相同的数据存在于由白点指示的时间窗口 TW2内。 因此,可检测来自RFID标签的正确的前同步码数据。
构成识别数据的比特的数目因此被增加,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将包含噪 声的信号错误地检测为前同步码数据的可能性。这可更可靠地防止前同步码 数据的错误检测。
将解释在时间窗口设置部412和422中设置时间窗口 TW的方法。更准 确地,此处将解释如何为I信号设置时间窗口。应注意,对Q信号以相同的 方式设置时间窗口。
图5示出了关于已经被预设的时间窗口 TW,在RFID标签和RFID询问 器装置之间进行的数据通信。
本实施例利用反向散射方案作为无线电通信方案。反向散射方案使用 从RFID询问器装置的传输部2传输的无线电波的吸收和反射,以使RFID询 问器装置可实现与RFID标签的无信电通信。
当RFID询问器装置向RFID标签传输询问命令时,RFID标签响应该命 令。在时间段A中,RFID标签正确地响应该命令,从而发送正确的响应至RFID 询问器装置。在时间段B中,多个RF1D标签同时响应,从而导致响应的冲突。
RFID标签对询问命令的响应时间Tl'是已知的,并且响应时间T1, 的波动也是已知的。响应时间T1'如下给出:Tl, MIN〈T1, 〈T1' MAX …(1)在例如现在实际上是全球标准的EPC Global, Classl, Generation 2 的情况下,如果传输速率为40kbps,则响应时间T1,的最小值T1, MIN为 238jusec,并且响应时间T1,的最大值TT MAX为262 p sec。前同步码^企测部413具有对于传输系统的延迟时间TD1和对于接收系 统的延迟时间TD2, 二者由于数字信号的处理而产生。延迟时间TD1和延迟 时间FDZ是已知的,因为它们是设计值。因此,在前同步码检测部413结束 询问命令的传输后,为了接收来自RFID标签的前同步码数据而需要的时间 Tl如下症合出:T1=TD1+T1, MIN+TD2 …(2)时间窗口 TW如下确定:TW=0. 5TxN+(Tl, MAX-Tl, MIN) ...(3)其中N为构成在应用时间窗口 TW时使用的前同步码识别数据的比特的 数目,并且O. 5T为釆样周期。即,基于为RFID标签预设的响应时间的最小值T1, MIN和最大值Tl, MAX的时间,已经被加到时间窗口 TW中。更具体地,等于响应时间的最大和 最小值T1, MAX和T1' MIN之间的差的时间,被加到时间窗口TW中。因此,时间窗口TW1如下给出,如果图3A中所示的前同步码数据Dl 的低12位比特(即N-12)被用作识别数据PI,则:TW1=0. 5Txl2+(Tl, MAX-Tl, MIN)在图4A中所示的前同步码数据D2的低18位比特(即,N-18)被用作识 别数据P2的情况下的时间窗口 TW2如下给出: TW1=0. 5Txl8+(Tl, MAX-T1, MIN)时间窗口 TW不需要绝对符合等式(3)。其可比等式(3)中定义的大。然 而,如果其过大,则将噪声检测为前同步码数据的可能性会增加。因此多于 必要的扩展是不期望的。在RFID询问器装置已经传输了询问命令后,经过时间T1和时间tl 的总和时,开启时间窗口TW。时间T1是装置为了从RFID标签接收前同步码 数据而需要的时间。时间tl通过将采样周期0. 5T乘以前同步码数据比特的 数目和前同步码识别数据比特的数目(N)之间的差而被获得。如果前同步码数 据包含20比特,则时间tl为:12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3RFID询问器装置冲全测到前同步码数据的时间是时间(Tl+tl)和时间窗 口TW的总和。即,装置在其已经传输了询问命令后经过(Tl+tl+TW)时,检测 到前同步码数据。在时间段A中,RFID询问器装置在传输了询问命令后经过(Tl+tl+TW) 时,检测到来自RFID标签的前同步码数据,然后输出前同步码检测信号至控 制部l。在时间段B中,来自多个RFID标签的信号相互沖突,从而生成噪声, 并且在时间窗口 TW中确定前同步码数据是错误的。在如上所述配置的RFID询问器装置中,控制部1输入询问命令至传输 部2。传输部2经由环行器6和低通滤波器7供应询问命令至天线8。天线8 传输询问命令。在控制部1输入询问命令的时间和天线8传输询问命令的时 间之间存在时间延迟TD1 。如果在此时万一有任何RFID标签响应了 RFID询问器装置,则其接收 来自RFID询问器装置的询问命令。在经过时间T1,后,RFID标签传输响应 数据至RFID询问器装置。当RFID询问器装置在天线8处从RFID标签接收到响应数据时,接收 部3经由低通滤波器7和环行器6接收响应数据。在冲妄收部3中,响应数据 被输入到第一和第二混频器31和32。第一混频器31输出I信号。I信号经由低通滤波器33被供应到二进 制编码电路35。 二进制编码电路35将I信号转换成二进制I信号。二进制I 信号被输入到同步时钟发生部411、前同步码;险测部413、解码部414和响应 数据错误检测部415,所有这些都专用于I信号。第二混频器32输出Q信号。Q信号经由低通滤波器34被供应到二进 制编码电路36。 二进制编码电路36将Q信号转换成二进制Q信号。二进制Q 信号被输入到同步时钟发生部421、前同步码检测部423、解码部424和响应 数据错误检测部425,所有这些都专用于Q信号。专用于I信号的前同步码检测部413检测添加到响应数据的头部的前 同步码数据,其中的响应数据是在由专用于I信号的时间窗口设置部412设 置的时间窗口 TW内被接收的。然后,前同步码检测部413将由此检测到的前 同步码数据与已经存储的前同步码识别数椐进行比较。专用于Q信号的前同步码检测部423检测添加到响应数据的头部的前13同步码数据,其中的响应数据是在由专用于Q信号的时间窗口设置部42 2设 置的时间窗口 TW内被接收的。然后,前同步码检测部4 2 3将由此检测到的前 同步码数据与已经存储的前同步码识别数据进行比较。时间窗口 TW在RFID询问器装置结束传输询问命令至RFID标签时开 始,并且在此后经过时间段(Tl+tl)时结束。如果前同步码识别数据由前同步 码数据的低12位比特组成,则添加到接收到的响应^t据的前同步码数据的低 12位比特将落在时间窗口 TW内。将存在于时间窗口 TW中的数据与前同步码识別数据进行比较。如果从 RFID标签接收到的响应数据是正确的数据,则在时间窗口 Tw内的数据将与 前同步码识别数据相同。在这种情况下,RFID询问器装置确定已经从RFID 标签接收到响应数据。然而,如果从RFID标签接收到的响应数据包含噪声并且因此是不正确 的数据,则时间窗口 TW内的数据会以很高的概率不与前同步码识別数据相 同。在这种情况下,RFID询问器装置不做出如下确定:已经从RFID标签接 收到响应数据。因此可在本实施例中防止由于噪声而引起的前同步码数据的错误检 测。这可提高识别RFID标签的准确度。 (第二实施例)将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其中,在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接收数据 处理部4以软件的形式被包含,并且执行程序来确定是否存在前同步码数据。 除了接收数据处理部4被包含在控制部1中,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因此,并未附上第二实施例的框图,并且将不对第二实施例的配置进行说明。控制部l执行程序,从而检测前同步码,如图6的流程图中所示。首 先,控制部1在步骤S1中设置计数器的计数值n为"1"。然后,计时器在步 骤S2中开始测量时间T。在步骤S3中,控制部1确定是否T《(Tl+tl+TW)。如果T《(Tl+tl+TW),则在步骤S4中控制部1将接收到的数据存储到 存卡者器中。在步骤S5中,控制部1确定存储器中的数据是否与预设的前同步 码识别数据相同。如果数据不与预设的前同步码识别数据相同,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3。 此后,步骤S3至S5被重复。控制部1可在步骤S5中确定存储器中的数据是否与预设的前同步码识。换言之,发现接 收到的数据包含来自RFID标签的前同步码数据。控制部1然后执行获取跟随 在前同步码数据后的响应数据的处理。此处将不对该处理进行解释。即使发现存储器中的数据与前同步码识别数据相同,控制部1也会确 定还没有检测到前同步码数据,除非T》(Tl+tl)。即,控制部l确定数据在 时间窗口 TW外部,并且不将该数据识别为前同步码邀:据。处理然后返回到步 骤S3。如果由计时器测量的时间T增加到超过(Tl+t l+TW)而同时没有前同步 码数据被检测到,则控制部l确定还没有检测到前同步码数据。在这种情况 下,控制部1在步骤S7中确定计数器的计数值n是否达到了预定值N。除非 n=N,否则控制部1在步骤S8中将计数器的计数值n增加1。然后,在步骤 S9中,控制电路l重置计时器中的时间T。处理然后返回到步骤S2。步骤S2 至S5和步骤S6被重复。即使计数器的计数值n达到了值N,也可能没有检测到前同步码数据。 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部1确定不存在前同步码数据要^r测,并且终止4全测前 同步码的处理。为了也通过使用软件来检测前同步码数据,设置时问窗口TW,并确定 存储器中的数据是否与时问窗口 TW内的前同步码识别数据相同。因此,如果 接收信号不是来自RFID标签的正确的响应数据,而是包含噪声的数据,则会 以很高的概率没有检测到前同步码数据。因此能够防止由于噪声而引起的前 同步码的错误检测。这可提高识别RFID标签的精确度。为了检测前同步码数据,存储器中的数据是否与时间窗口 TW内的前同 步码识别数据相同,并不仅仅只进行一次确定,而是进行若干次确定。因此, 即使由于来自RFID标签的响应数据包含暂时的噪声而没有检测到前同步码, 也能够最终纟企测到前同步码。这样,RFID询问器装置能够可靠地接收从RFID 标签传输的响应数据。 实施例中,传输部2和接收数据处理部4是;波此独立工作的组 件。然而,可将接收数据处理部4包含到传输部2中,以便可以提供更大的 传输部。15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将会很容易发现本发明另外的优点和改型。因 此,本发明在其最宽的方面中不限于本文所示出和描述的具体细节和代表性 实施例。因此,可以做出各种改型而不会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物定 义的一般性发明概念的精神或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