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旋转体的定位装置及旋转体的定位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610100001.9

文献号 : CN100593135C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村野顺一松本和悦

申请人 : 株式会社理光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藉简单的定位结构就能将像载置体单元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作正确定位,而且可望获得操作性提高、成本下降的图像形成装置。在对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作定位安装的定位保持部件32A上所形成的安装孔77的两个面上,使安装在支持感光体鼓的支持轴16上的轴承17靠其自重作用而保持,将具有楔形部53、由U字形弹簧71赋以势能的推压部件44A分别压入其各轴承17和引导面50之间,对各支持轴16进行定位。

权利要求 :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设有:

像载置体单元,包括像载置体及支持该像载置体的载置体支持部件;

定位单元,开闭自如,用于通过上述载置体支持部件,使得该像载置体单元相 对图像形成装置本体装卸,进行定位;

其中,使所述像载置体上的图像转印到片状记录介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单元包括:

保持部件,设有作为保持部的两个面,所述两个面形成在安装孔上,当相对上述 图像形成装置本体闭合时,通过上述像载置体单元的自重,使得上述载置体支持部 件保持在保持部;

推压手段,推压该保持部上的上述载置体支持部件,进行定位。

2.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设有:

像载置体单元,包括像载置体及支持该像载置体的载置体支持部件;

定位单元,开闭自如,用于通过上述载置体支持部件,使得该像载置体单元相 对图像形成装置本体装卸,进行定位;

其中,所述像载置体上的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体上之后,再将中间转印体上的 图像转印到片状记录介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单元包括:

保持部件,作为保持部的两个面,所述两个面形成在安装孔上,当相对上述图 像形成装置本体闭合时,通过上述像载置体单元的自重,使得上述载置体支持部件 保持在保持部;

推压手段,推压该保持部上的上述载置体支持部件,进行定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多个上述像载置体单元;

所述定位单元包括:

单一的保持部件,设有多个安装孔,每个安装孔形成有作为保持部的两个面, 当相对上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闭合时,通过上述像载置体单元的自重,使得上述载 置体支持部件保持在该保持部;

推压手段,推压该保持部上的上述各载置体支持部件,进行定位;

上述各像载置体上的图像依次叠合转印到载置在记录介质输送手段上的片状 记录介质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多个上述像载置体单元;

所述定位单元包括:

单一的保持部件,设有多个安装孔,每个安装孔形成有作为保持部的两个面, 当相对上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闭合时,通过上述像载置体单元的自重,使得上述载 置体支持部件保持在该保持部;

推压手段,推压该保持部上的上述各载置体支持部件,进行定位;

上述各像载置体上的图像依次叠合转印到中间转印体上后,再一并转印在片状 记录介质上。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推压手段设有:

多个推压部件,与上述各载置体支持部件对应设置,能在非推压位置和推压位 置之间移动,上述非推压位置是指与上述各保持部上的上述各载置体支持部件非接 触,上述推压位置是指推压该各保持部上的该各载置体支持部件,进行定位;

赋能手段,对该各推压部件朝着使其移动到上述推压位置的方向赋能;

单一的滑动部件,在可移动地支持该各推压部件的同时,在对应于上述非推压 位置的第1位置和对应于上述推压位置的第2位置之间可移动地受上述保持部件 所支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滑动部件具有:将上述各推压部件引导至上述非推压位置和上述推压位置 之间的引导部,和在占据第1位置时,将上述各推压部件限制保持在上述非推压位 置的制动部;

上述各推压部件具有压入到上述引导部和上述各保持部上的上述各载置体支 持部件之间、对上述各载置体支持部件进行推压的楔形部;

当上述滑动部件处于第1位置的时候,由上述各赋能手段赋能的上述各推压部 件,由上述滑动部件的上述制动部所限制,被禁止与上述各保持部上的上述各载置 体支持部件接触;当上述滑动部件从第1位置向第2位置移动的时候,由上述各赋 能手段赋能,且,由上述制动部限制的上述各推压部件与上述滑动部件一起移动; 上述滑动部件到达第1位置和第2位置之间的位置时,由上述各赋能手段赋能的上 述各推压部件,其楔形部被压入到上述引导部和上述各保持部上的上述各载置体支 持部件之间而停止,上述滑动部件进一步朝向第2位置移动,由此,设定了上述滑 动部件、上述各推压部件、上述各赋能手段和上述制动部的位置,解除上述各推压 部件受到的来自上述制动部的限制。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滑动部件具有第1卡止部;

上述各推压部件具有设置在和第1卡止部对应的位置、即上述非推压位置和上 述推压位置之间的移动范围内的移动用孔,和与第1卡止部相对向设置的第2卡止 部;

在第1卡止部和第2卡止部之间,安装有上述赋能手段。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赋能手段为构成大致U字形的弹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第1卡止部相对于上述滑动部件,第2卡止部相对于上述各推压部件,分别以 卡止上述弹簧用的卡止角度设置;

第1卡止部的上述卡止角度相对于上述滑动部件为45°以上。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U字形的弹簧的开口侧弯曲内侧的宽度,小于该U字形部的最大宽度。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第1卡止部和第2卡止部的上下方向的位置关系,为第2卡止部位于第1卡止 部的上方。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推压部件与上述引导部的接触,是以上述推压部件的两端部进行接触。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接触处于除点接触之外的大致线接触状态。

14.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推压部件和上述滑动部件之间的滑动面的某一方,具有3个或3个以上 的点接触用的凸起。

15.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滑动部件上,设有具有连接圆孔和长孔的形状的孔,在上述保持部件上, 当上述滑动部件占据第1位置时在与上述圆孔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安装孔,在上述图 像形成装置本体上,在与上述具有连接圆孔和长孔的形状的孔和安装孔吻合的位置 上设有定位轴,当上述滑动部件移动到第2位置的时候,上述具有连接圆孔和长孔 的形状的孔和安装孔和上述定位轴嵌合。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定位轴的顶端部具有倒角形状。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定位轴与上述滑动部件的上述具有连接圆孔和长孔的形状的孔嵌合一 侧的部分,具有倒角形状。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滑动部件的上述长孔部分的周围的一部分,具有凸部形状。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保持部件构成为,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能以支点为中心摆动,上述支 点的位置,位于上述定位轴与上述滑动部件的上述具有连接圆孔和长孔的形状的孔 嵌合一侧内面之外侧。

2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设有暂时固定手段,在上述保持部件相对于图像形成 装置本体闭合、上述定位轴被设置时,将上述保持部件暂时固定在其位置。

21.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保持部件和上述滑动部件具有使得在与上述定位轴的嵌合部近旁、沿该定 位轴方向不会发生松动的形状。

22.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设有嵌合感手段,当上述滑动部件从第1位置移动而 占据第2位置的时候,使之带有嵌合感。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滑动部件通过上述嵌合感手段占据第2位置的时候,其移动方向的松动在 2mm以下。

24.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具有夹持上述滑动部件、与上述保持部件对向设于其 外侧的盖板部件,和使上述滑动部件在第1位置和第2位置之间移动的移动手段;

上述移动手段包括:在所定方向可做往复运动地、设于盖板部件上的操作部件, 将由该操作部件在所定方向进行的往复运动变换成上述滑动部件的移动运动的往 复运动变换手段。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盖板部件和上述保持部件的固定位置,设置在保持于上述各保持部上的上 述各载置体支持部件的外侧。

2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保持部件的至少长边方向的一边和其两端的短边上,全周形成法兰。

27.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保持部件构成为,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能以支点为中心摆动,使从上 述保持部件的各保持部的部分至上述支点的形状一体地形成。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使从上述各保持部的部分至上述支点的形状,其全周形成法兰。

2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保持部件的上述各保持部近旁的长边方向,形成凹冲形状。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保持部件上,从上述各保持部的两端部分到外侧形成凹冲形状。

31.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保持部件的上述凹冲形状中,设置了与上述滑动部件卡合的部分。

32.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保持部件和上述滑动部件的卡合部分是上述滑动部件的两端部和中央部。

33.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保持部具有以相对于中心两侧大致相等的角度,形成大致互为正交的两个 面。

34.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保持部件,上述滑动部件以及上述推压部件中的至少一个部件,用板材一 体形成。

35.一种旋转体的定位装置,设有:

具有凸出部的旋转体;

开闭自如的定位单元,用于通过该凸出部使得该旋转体相对装置本体装卸,进 行定位;其特征在于:上述定位单元设有:

保持部件,设有作为保持部的两个面,所述两个面形成在安装孔上,当相对上述 装置本体闭合时,通过上述旋转体的自重,使得上述凸出部保持在所述保持部;

推压手段,推压该保持部上的上述凸出部,进行定位。

36.如权利要求5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上述载置体支持部件保持在上述保持部上的时候,在上述保持部件或上述滑 动部件上,配置将上述载置体支持部件推压在上述保持部的推压手段。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推压手段具有配置在上述保持部件一侧的线状弹性部件。

38.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载置体支持部件具有用于固定支持上述像载置体的转轴和可回转支持该 转轴的轴承;

上述推压手段具有板状弹性部件,其一端固定在上述转轴位置上方的上述滑动 部件上。

39.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载置体支持部件具有用于固定支持上述像载置体的转轴和可回转支持该 转轴的轴承;

上述推压手段具有板状弹性部件,其一端固定在上述转轴位置下方的上述滑动 部件上,且在上述转轴的中心位置下侧形成弯曲。

40.如权利要求38或3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滑动部件上,形成有避免与上述转轴干扰用的避让孔,上述弹性部件至 少具有遮盖上述避让孔大小的形状。

说明书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绘图仪等或具备上述多种功能的复 合机等的图像形成装置、旋转体的定位装置以及旋转体的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电子照相方式的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绘图仪等以及具备上述多 种功能的复合机等而构成的上述形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历来为众所周知。
在这种形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尤其是在具有多个像载置体的多色图像形 成装置中,将例如设有由鼓状感光体(以下称之为“感光体鼓”)组成的像 载置体等、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可装卸自如而构成的多个像载置体单元(处 理卡盒)、在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时作正确的定位,已成为防止以色偏移为 首的图像位置偏移的重要的课题。对此,目前已有各式各样的提案,并已实用 化(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至6)。
【专利文献1】特开平4-229889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4-177443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平10-7260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2004-233902号公报
【专利文献5】特开2001-242671号公报
【专利文献6】特开2001-222207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各技术中,存在着因定位部件的装卸等的操作方法复杂、困 难等,其操作性差以及成本高等诸多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解决上述先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来的,本发明的目的 在于,提供一种可解决上述问题、通过简单的定位结构,使像载置体单元能相 对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作正确定位的同时,又可提高其操作性,实现成本降低 的图像形成装置。此外,本发明也以提供能解决同样问题的旋转体的定位装置 以及旋转体的定位方法为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并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每一项发明,分别采 取了具有以下特征的手段和发明特定事项(以下称为“构成”)。
本发明第1方面记载的发明系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设有:
像载置体单元,包括像载置体及支持该像载置体的载置体支持部件;
定位单元,开闭自如,用于通过上述载置体支持部件,使得该像载置体单元 相对图像形成装置本体装卸,进行定位;
其中,使所述像载置体上的图像转印到片状记录介质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单元包括:
保持部件,设有具有开口的保持部,当相对上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闭合时, 通过上述像载置体单元的自重,使得上述载置体支持部件保持在保持部;
推压手段,推压该保持部上的上述载置体支持部件,进行定位。
本发明第2方面记载的发明系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设有:
像载置体单元,包括像载置体及支持该像载置体的载置体支持部件;
定位单元,开闭自如,用于通过上述载置体支持部件,使得该像载置体单元 相对图像形成装置本体装卸,进行定位;
其中,所述像载置体上的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体上之后,再转印到片状记录 介质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单元包括:
保持部件,设有具有开口的保持部,当相对上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闭合时, 通过上述像载置体单元的自重,使得上述载置体支持部件保持在保持部;
推压手段,推压该保持部上的上述载置体支持部件,进行定位。
本发明第3方面记载的发明,是在本发明第1方面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 其特征在于:
设有多个上述像载置体单元;
所述定位单元包括:
单一的保持部件,设有具有多个开口的保持部,当相对上述图像形成装置本 体闭合时,通过上述像载置体单元的自重,使得上述载置体支持部件保持在该 保持部;
推压手段,推压该保持部上的上述各载置体支持部件,进行定位;
上述各像载置体上的图像依次叠合转印到载置在记录介质输送手段上的片 状记录介质上。
本发明第4方面记载的发明,是在本发明第2方面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 其特征在于:
设有多个上述像载置体单元;
所述定位单元包括:
单一的保持部件,设有具有多个开口的保持部,当相对上述图像形成装置本 体闭合时,通过上述像载置体单元的自重,使得上述载置体支持部件保持在该 保持部;
推压手段,推压该保持部上的上述各载置体支持部件,进行定位;
上述各像载置体上的图像依次叠合转印到中间转印体上后,再一并转印在 片状记录介质上。
本发明第5方面记载的发明,是在本发明第3或第4方面记载的图像形成 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推压手段设有:
多个推压部件,与上述各载置体支持部件对应设置,能在非推压位置和推压 位置之间移动,上述非推压位置是指与上述各保持部上的上述各载置体支持部 件非接触,上述推压位置是指推压该各保持部上的该各载置体支持部件,进行定 位;
赋能手段,对该各推压部件朝着使其移动到上述推压位置的方向赋能;
单一的滑动部件,在可移动地支持该各推压部件的同时,在对应于上述非推 压位置的第1位置和对应于上述推压位置的第2位置之间可移动地受上述保持 部件所支持。
本发明第6方面记载的发明,是在本发明第5方面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 其特征在于:
上述滑动部件具有:将上述各推压部件引导至上述非推压位置和上述推压 位置之间的引导部,和在占据第1位置时,将上述各推压部件限制保持在上述 非推压位置的制动部;
上述各推压部件具有压入到上述引导部和上述各保持部上的上述各载置体 支持部件之间、对上述各载置体支持部件进行推压的楔形部;
当上述滑动部件处于第1位置的时候,由上述各赋能手段赋能的上述各推 压部件,由上述滑动部件的上述制动部所限制,被禁止与上述各保持部上的上 述各载置体支持部件接触;当上述滑动部件从第1位置向第2位置移动的时候, 由上述各赋能手段赋能,且,由上述制动部限制的上述各推压部件与上述滑动 部件一起移动;上述滑动部件到达第1位置和第2位置之间的位置时,由上述 各赋能手段赋能的上述各推压部件,其楔形部被压入到上述引导部和上述各保 持部上的上述各载置体支持部件之间而停止,上述滑动部件进一步朝向第2位 置移动,由此,设定了上述滑动部件、上述各推压部件、上述各赋能手段和上 述制动部的位置,解除上述各推压部件受到的来自上述制动部的限制。
本发明第7方面记载的发明,是在第5或6方面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 其特征在于:上述滑动部件具有第1卡止部;上述各推压部件具有设置在和第1 卡止部对应的位置、即上述非推压位置和上述推压位置之间的移动范围内的移 动用孔,和与第1卡止部相对向设置的第2卡止部,在第1卡止部和第2卡止 部之间,安装有上述赋能手段。
本发明第8方面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第7方面记载的图像形成装 置中,上述赋能手段为构成大致U字形的弹簧。
本发明第9方面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第6方面记载的图像形成装 置中,第1卡止部相对于上述滑动部件,第2卡止部相对于上述各推压部件, 分别以卡止上述弹簧用的卡止角度设置,第1卡止部的上述卡止角度相对于上 述滑动部件为45°以上。
本发明第10方面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第8或9方面记载的图像 形成装置中,上述弹簧的该U字形部的开口侧弯曲内侧的宽度,小于该U字形 部的最大宽度。
本发明第11方面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第7-10任一方 面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第1卡止部和第2卡止部的上下方向的位置关系, 为第2卡止部位于第1卡止部的上方。
本发明第12方面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第6-11任一方 面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上述推压部件与上述引导部的接触,是以上述推压 部件的两端部进行接触。
本发明第13方面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第12方面的图像 形成装置中,上述接触状态是除点接触之外的大致线接触状态。
本发明第14方面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第5-13任一方 面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上述推压部件和上述滑动部件之间的滑动面的任 何一方,具有3个以上的点接触用的凸起
本发明第15方面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第5-14任一方面记载 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上述滑动部件上,设有能连接圆孔和长孔形状的孔;在 上述保持部件上,当上述滑动部件占据第1位置时在与上述圆孔对应的位置上 设有孔;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上,在与上述两孔吻合的位置上设有定位轴; 当上述滑动部件移动到第2位置的时候,上述两孔和上述定位轴嵌合。
本发明第16方面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第15方面图像形成装置 中,上述定位轴的顶端部具有倒角形状。
本发明第17方面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第15或16方面的图像 形成装置中,在上述定位轴与上述滑动部件的上述孔嵌合一侧的部分,具有倒 角形状。
本发明第18方面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第15-17任一方面所 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上述滑动部件的上述长孔部分的周围的一部分,具有 凸部形状。
本发明第19方面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第15-18任一方面所 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上述保持部件的构成为,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可 以支点为中心而摆动,上述支点的位置,位于上述定位轴与上述滑动部件的上 述孔嵌合一侧内面之外侧。
本发明第20方面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第15-19任一方面所 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具有:在上述保持部件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而闭 合、上述定位轴被设定时,将上述保持部件暂时固定在其位置的暂时固定手段。
本发明第21方面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第15-20任一方面所 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上述保持部件和上述滑动部件具有在与上述定位轴的 嵌合部近旁、该定位轴方向没有松动的形状。
本发明第22方面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第5-21任一方面记载 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具有在上述滑动部件从第1位置移动而占据第2位置的时 候,使之带有嵌合感的嵌合感手段。
本发明第23方面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第22方面记载的图像形 成装置中,上述滑动部件通过上述嵌合感手段占据第2位置的时候,其移动方 向的松动在2mm以下。
本发明第24方面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第5-23任一方面记载 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具有夹持上述滑动部件、与上述保持部件对向设于其外侧 的盖板部件,和使上述滑动部件在第1位置和第2位置之间移动的移动手段,
上述移动手段包括:在所定方向可做往复运动地、设于盖板部件上的操作 部件,将由该操作部件在所定方向进行的往复运动变换成上述滑动部件的移动 运动的往复运动变换手段。
本发明第25方面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第5-24任一方面记载 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上述盖板部件和上述保持部件的固定位置,设置在保持于 上述各保持部上的上述各载置体支持部件的外侧。
本发明第26方面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第5-25任一方面记载 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上述保持部件的至少长边方向的一边和其两端的短边上, 全周形成法兰(凸缘)。
本发明第27方面记载的发明,是在第19-26任一方面记载的图像形 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保持部件构成为,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能以 支点为中心摆动,使从上述保持部件的各保持部的部分至上述支点的形状一体 地形成。
本发明第28方面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第27方面记载的图像形 成装置中,使从上述各保持部的部分至上述支点的形状,其全周形成法兰(凸 缘)。
本发明第29方面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第5-29任一方 面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上述保持部件的上述各保持部近旁的长边方向, 形成凹冲(凹陷,颈缩)形状。
本发明第30方面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第29方面记载的图像形 成装置中,在上述保持部件上,从上述各保持部的两端部分到外侧形成凹冲形 状。
本发明第31方面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第29方面记载的图像形 成装置中,在上述保持部件的上述凹冲形状中,设置了与上述滑动部件卡合的 部分。
本发明第32方面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第5-31任一方面记载 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上述保持部件和上述滑动部件的卡合部分是上述滑动部 件的两端部和中央部。
本发明第33方面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第1-32任一方面记载 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上述保持部具有以大致垂直线为中心、其两侧大致相等的 角度,形成大致互为正交的两个面。
本发明第34方面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第4-33任一方面记载 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上述保持部件,上述滑动部件以及上述推压部件中的至少 一个部件,用板材一体形成。
本发明第35方面记载的发明系一种旋转体的定位装置,设有:
具有凸出部的旋转体;
开闭自如的定位单元,用于通过该凸出部使得该旋转体相对装置本体装卸, 进行定位;其特征在于:
上述定位单元设有:
保持部件,设有具有开口的保持部,当相对上述装置本体闭合时,通过上述 旋转体的自重,使得上述凸出部保持在所述保持部;
推压手段,推压该保持部上的上述凸出部,进行定位。
本发明第35方面记载的发明系一种旋转体的定位方法,使用:
具有凸出部的旋转体;
开闭自如的定位单元,用于通过该凸出部使得该旋转体相对装置本体装卸, 进行定位;其特征在于:
上述定位单元设有具有开口的保持部的保持部件,以及推压该保持部上的 上述凸出部进行定位的推压手段,当相对上述装置本体闭合时,通过上述旋转体 的自重,使得上述凸出部保持在所述保持部后,通过上述推压手段,推压该保持 部上的上述凸出部进行定位。
本发明第37方面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第1-33任一方面记载 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当上述载置体支持部件保持在上述保持部上的时候,在上 述保持部件或上述滑动部件上,配置将上述载置体支持部件推压在上述保持部 的推压手段。
本发明第38方面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第37方面记载的图像形 成装置中,上述推压手段具有配置在上述保持部件一侧的线状弹性部件。
本发明第39方面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第37方面记载的图像形 成装置中,上述载置体支持部件具有上述像载置体的转轴和可回转支持该转轴 的轴承;上述推压手段具有其一端固定在上述转轴位置上方的上述滑动部件上 的板状弹性部件。
本发明第40方面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第37方面的图像形成装 置中,上述载置体支持部件具有上述像载置体的转轴和可回转支持该转轴的轴 承,上述推压手段具有其一端固定在上述转轴位置下方的上述滑动部件上、且 在上述转轴的中心位置下侧形成弯曲的板状弹性部件。
本发明第41方面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第39或40方面记载的 图像形成装置中,在上述滑动部件上,形成有避免与上述转轴干扰用的避让孔, 上述弹性部件至少具有遮盖上述避让孔大小的形状。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按照本发明,提供这样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当定位单元相对于图像形成装 置本体为闭合的时候,在开口的保持部上,籍像载置体单元的自重保持载置体 支持部件之后,因为保持部上的载置体支持部件被推压手段推压而定位,所以 可通过简单的定位结构就可将像载置体单元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作正确的 定位,同时,可提高其操作性、获得成本的降低。
按照本发明,提供这样一种旋转体的定位装置,当定位单元相对于装置本 体为闭合的时候,在开口的保持部上,籍回转体的自重保持凸出部之后,因为 保持部上的凸出部被推压手段推压而定位,所以可通过简单的定位结构就可将 旋转体相对于装置本体作正确的定位,同时,可提高其操作性、获得成本的降 低。
按照本发明,提供这样一种旋转体的定位方法,当定位单元相对于装置本 体为闭合的时候,籍回转体的自重保持凸出部在保持部上之后,因为保持部上 的凸出部被推压手段推压而定位,所以可通过简单的定位结构就可将旋转体相 对于装置本体作正确的定位,同时,可提高其操作性、获得成本的降低。
图面的简单说明
【图1】为应用本发明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截面图。
【图2】是表示比较例中的感光体鼓和其支持构成的截面图,系省略了部分 要素表示的图。
【图3】是概略表示比较例中的图像形成装置本体的框架、处理卡盒以及定 位保持部件的斜视图。
【图4】是表示比较例中处于闭合位置的定位保持部件和占据第1位置滑动 部件的主视图。
【图5】是表示比较例中处于闭合位置的定位保持部件和占据第2位置滑动 部件的主视图。
【图6】是表示比较例中的滑动部件、定位保持部件和处理卡盒的分解斜视 图。
【图7】是表示比较例中自图像形成装置本体内侧观察定位保持部件和滑动 部件时的斜视图。
【图8】是第1实施形态中的定位单元的定位保持部件安装孔周边的主视图。
【图9】是表示第1实施形态中的定位保持部件和推压部件安装状态的分解 斜视图。
【图10】是表示第1实施形态中的定位保持部件、推压部件和弹簧安装状态 的分解斜视图。
【图11】是说明滑动部件的切口弯曲形状的弯曲角度和跟弹簧安装关系之主 要部分的平面截面图。
【图12】是说明弹簧具体形状的图。
【图13】是表示第1实施形态中的定位保持部件、推压部件和弹簧的安装状 态之主要部分的斜视图。
【图14】是构成第1实施形态的定位单元的定位保持部件、滑动部件和盖板 部件周围的分解斜视图。
【图15】是说明第1实施形态的定位保持部件和滑动部件安装关系等的分解 斜视图。
【图16】是表示控制杆动作的图。
【图17】是说明定位保持部件和滑动部件安装关系的截面图。
【图18】是表示定位保持部件和滑动部件的定位关系主要部分的主视图。
【图19】是表示由定位保持部件和滑动部件的定位轴所确定的定位状态主要 部分的主视图。
【图20】是表示将定位轴嵌合到定位保持部件和滑动部件的各孔内状态之主 要部分的扩大截面图。
【图21】是表示将滑动部件的长孔周围做成凹冲形状之状态主要部分的放大 截面图。
【图22】是表示将定位轴嵌合在图21的滑动部件和定位保持部件各孔内状 态主要部分的放大截面图。
【图23】是表示定位保持部件和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侧的位置关系的侧面图。
【图24】是为使定位保持部件和滑动部件在定位轴近旁不发生松动而构成的 部位之主要部分斜视图。
【图25】是表示为在滑动部件移动时能得到喀哒声感而构成的例子主要部分 之扩大斜视图。
【图26】是图25主要部分的平面图。
【图27】是说明变形例1的滑动部件和推压部件的安装关系之主要部分的分 解斜视图。
【图28】是说明变形例1的滑动部件、推压部件和弹簧安装关系之主要部分 的分解斜视图。
【图29】是说明变形例1的滑动部件、推压部件和弹簧安装状态之主要部分 的斜视图。
【图30】是说明变形例2的滑动部件和推压部件安装关系之主要部分的主视 图。
【图31】是图30的SA-SA截面图。
【图32】是表示处于第1实施形态中的闭合位置的定位保持部件和占据第1 位置滑动部件的主视图。
【图33】是表示处于第1实施形态中的闭合位置的定位保持部件和占据第2 位置滑动部件的主视图。
【图34】是说明变形例3的图,是说明配置了推压手段的定位保持部件和滑 动部件的安装关系之主要部分的分解斜视图。
【图35】是说明变形例4的图,是说明配置了金属丝的定位保持部件和滑动 部件的安装关系之主要部分的分解斜视图。
【图36】是表示变形例4的定位单元设定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内的状态主要 部分的截面图。
【图37】是说明变形例5的图,是配置了板簧的滑动部件之主要部分的斜视 图。
【图38】是表示变形例5的定位单元设定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内的状态主要 部分的截面图。
【图39】是说明变形例6的图,是配置了板簧的滑动部件之主要部分的斜视 图。
【图40】是表示变形例6的定位单元设定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内的状态主要 部分的截面图。
【符号的说明】
1Y,1C,1M,1BK  处理卡盒(像载置体单元)
6Y,6C,6M,6BK  感光体鼓(像载置体)
7  图像形成装置本体
15  载置体支持部件
16 支持轴(转轴)
17  轴承
32A  定位保持部件(保持部件)
37,77  安装孔
41A  滑动部件
41a  切口弯曲形状(第1卡止部)
41A,41B,41C  推压部件
44a  切口弯曲形状(第2卡止部)
45,46,78,79  面(保持部)
49  制动块
50  引导面(引导部)
52  弹簧
53  楔形部
70,70A,70B,70C,70D  定位单元
71  U字形弹簧
74  定位轴
87  避让孔
88  推压手段
89  金属丝(推压手段、弹性部件)
90  盖板部件
92  移动手段
94  控制杆(操作部件)
97  板簧(推压手段、弹性部件)
98  板簧(推压手段、弹性部件)
98a  弯曲
θ2  卡止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形态及包含实施例的实施形态。 在下述的比较例、实施形态和变形例等中,有关具有同一功能的部件和构件等 构成要素,只要可判别,就附以同一符号一次说明,之后的说明就尽可能省略。 为了使图面和说明简洁,即使是应在图面表示的构成要素,如在图中没有必要 特别说明的,则不再加以说明而适当省略。
图1表示适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之一例。首先,参照图1说明图像形 成装置的整体构成及其动作。
该图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是形成彩色图像的串列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结构。 这种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7内的第1至第4处理卡盒1Y、 1C、1M、1BK和与这些处理卡盒对向配置的作为中间转印体的中间转印带2。中 间转印带2是一种无接头环形带,卷挂在具有驱动辊和从动辊的多个辊筒3、4、 5上。各处理卡盒1Y至1BK,具有作为像载置体的鼓状感光体(以下称为“感 光体鼓”)6Y、6C、6M、6BK,各感光体鼓上分别形成不同颜色的调色剂像, 各调色剂像被顺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上。
各处理卡盒1Y至1BK的构成,使其可沿各感光体鼓6Y至6BK的转轴(图 中未示)的长度方向,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7装卸自如,所述长度方向可大 致看作后述定位单元的开闭方向。
第1至第4的处理卡盒1至1BK的构成,以及将形成于各感光体鼓6Y至6BK 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上的构成,其差异仅仅在于各调色剂像的颜 色不同,实质上完全相同。因此,仅代表性地说明第1处理卡盒1Y的构成和将 其感光体鼓6Y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上的构成,其他的说明从略。 另外,在图2以下的各图中,对于同一的构成部分,仅将表示颜色的英文字付 记于处理卡盒、感光体鼓及处理卡盒盒体,以求图面的简明化,对其他构成部 分的说明均予省略。
第1处理卡盒1Y包括:在感光体鼓6Y的周围配置了具有充电辊8Y等的充 电装置11Y、具有显影辊12Y等的显像装置9Y和具有清洁刮刀13Y等的清洁装 置10Y。这些装置11Y、9Y、10Y的各机盒,都是由作为共通单元盒体的处理卡 盒盒体14Y构成。
图2是表示处理卡盒1Y的感光体鼓6Y和支持该感光体鼓6Y的载置体支持 部件15的局部截面图。在此图中,除处理卡盒1Y之外的其他构成要素的图示 从略。在此表示的载置体支持部件15,也如图3所示,具有作为转轴的支持轴 16和由安装在此支持轴16上的例如滚珠轴承所构成的轴承17,感光体鼓6Y通 过固定在其两端部的法兰18,19,固定支持在支持轴16上。另外,支持轴16 通过图中未示出的轴承,旋转自如地组装在处理卡盒14Y上。
图像形成动作一经开始,感光体鼓6Y就沿图1中的顺时针方向被旋转驱动, 中间转印带2则按箭头方向旋转驱动。此时,充电装置11Y的充电辊8Y接触感 光体鼓6Y的表面并旋转。受充电辊8Y的作用,感光体鼓6Y以所定极性带电。 在充电后的感光体鼓6Y上,经从与处理卡盒1Y的不一体的图1所示的曝光装 置20射出的经调制的激光L照射,在感光体鼓6Y上形成静电潜像。
显像装置9Y的显影辊12Y,沿图1中的逆时针方向被旋转驱动。在此显影 辊12Y上载置有干式现像剂而被输送,该现像剂中的黄色调色剂因静电作用而 移行附着到形成于感光体鼓6Y上的静电潜像上,该静电潜像作为黄色调色剂像 被可视像化。另外,配置了夹持中间转印带2、在与处理卡盒1Y对向侧作为一 次转印手段的一次转印辊21Y,由于该一次转印辊21Y的作用,而使形成于感光 体鼓6Y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上。附着在调色剂像转印后的感光体 鼓6Y上的转印残留调色剂,通过清洁装置10Y的清洁刮刀从感光体鼓6Y表面 刮除。
与上述内容完全同样,在如图1所示的第2至第4的处理卡盒1C、1M、1BK 的各感光体鼓6C、6M、6BK上,分别形成青色调色剂像、品红色调色剂像以及 黑色调色剂像,这些调色剂像顺次重叠、转印到转印有黄色调色剂像的中间转 印带2上。
另一方面,如图1所示,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7内的下部,配置了收纳作 为片状记录介质之一例的转印纸P的供纸盒22,最上位的转印纸P通过供纸辊 23的旋转,朝箭头B的方向送出。被送出的转印纸P供给到中间转印带2和与 其对向配置的作为二次转印手段的二次转印辊24之间,这时通过二次转印辊24 的作用,中间转印带2上的调色剂像被转印到转印纸P上。转印有调色剂像的 记录介质进一步被输送到上方,通过定影单元25。此时,通过热和压力的作用, 记录介质上的调色剂像被定影。通过定影单元25的记录介质,排出到位于图像 形成装置本体7的上部排纸部26上。又,附着在调色剂像转印后的中间转印带 2上的转印残留调色剂,通过中间转印带2用的清洁单元27除去。
其次,说明将处理卡盒1Y至1BK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7时的定位构成 以及动作。如后所述,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系针对图2至图7所示的定位结构(以 下称“比较例”)所作的改良,现就其细节做一详细说明。
图2中的符号F,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前侧,符号R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里 侧,即后侧。处理卡盒1Y和其他的处理卡盒1C、1M、1BK,如后所述,沿着前 后方向,换言之,即支持轴16的长度方向,相对图像形成装置本体7装卸自如, 安装在该图像形成装置本体7中。构成图像形成装置7的框架33,具有配置在 其前侧的前侧板28和如图3所示的、配置在其后侧的后侧板29以及固定侧板 28、29用的底板30(图3)。
形成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7一侧的前侧板28上的开口31,通常如图2及图 4等所示,通过各载置体支持部件15,将各处理卡盒1Y至1BK,由用于装卸定 位、可开闭自如的定位单元65所覆盖。定位单元65,如图2及图4至7所示, 主要由单一的定位保持部件32以及后述的推压手段构成。所述定位保持部件32 设有作为保持部的两个面45、46,其形成在安装孔37上,当相对于前侧板28的 开口31闭合的时候,各载置体支持部件15被所述开口的安装孔37保持。所述 推压手段推压被保持在面45、46上的各载置体支持部件15,进行定位。
在框架33和定位保持部件32的周围,设有外盖板和被其支持的前盖板(都 未图示)。
如图2及图3所示,定位保持部件32通过一对折页插销34,可按箭头C、 D所示方向,在所定角度范围内转动地,即可摆动、开闭自如地枢轴连接在前侧 板28上,通常占据如图2所示的闭合位置。定位保持部件32占据闭合位置的 时候,在定位保持部件32上形成的定位孔35a嵌合于前侧板28上凸设的定位 销36a上的同时,在定位保持部件32形成的其他定位孔35b,嵌合于凸设在前 侧板28上的定位销36b,定位保持部件32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的框架33 而定位。此时的定位保持部件32的位置,是相对于框架33定位的所定的安装 位置。因此,定位保持部件32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7的框架33,定位于所 定的安装位置上,安装成开闭自如。
如图3所示,在定位保持部件32上,对应于各载置体支持部件15形成安 装孔。当定位保持部件32处于如图2所示的闭合位置,即所定的安装位置的时 候,在其各安装孔37内,嵌入、保持有各载置体支持部件15的前端侧部分, 在此例中即各轴承17。如后所述,各载置体支持部件15的前端侧部分,相对于 定位保持部件32而定位。这样,在定位保持部件32上,在该定位保持部件32 安装于安装位置的状态下,形成嵌入、保持各载置体支持部件15的安装孔37。
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在支持处理卡盒1Y的感光体鼓6Y的支持轴16的 里侧端部,固定有载置体齿轮38。在后侧板29上旋转自如地支持着可与载置体 齿轮38装卸的杯状齿轮39的轴40,在该图的状态下,载置体齿轮38卡止于杯 状齿轮39上。据此,支持轴16里侧的端部对于后侧板29,在支持轴16的长度 方向被定位。在处理卡盒14Y的前端侧和里侧,凸设有未图示的止回用的销钉, 这些销钉嵌合于形成于定位保持部件32和后侧板29上的孔(未图示)中,籍 此,可阻止处理卡盒1Y绕支持轴16旋转。
轴40由未图示的电动机旋转驱动,其旋转通过齿轮39、38传递到支持轴 16上,籍此,感光体鼓6Y如前所述的得到旋转驱动。此时,因为支持轴6的前 端侧部分通过轴承17被保持在定位保持部件32的安装孔37内,所以支持轴16 可以无障碍地旋转。
其他处理卡盒1C、1M、1BK的各支持轴16里侧的端部,也与上述的内容完 全同样,定位于后侧板29上,且其各支持轴16和感光体鼓6C、61M、6BK与上 述的内容完全同样地被旋转驱动。
在停止电动机工作的状态下,在打开未图示的前门的同时,使定位保持部 件32转动至如图3所示的打开位置,则开口31开放。在此状态下,如将处理 卡盒1Y拉向箭头E所示的前端方向,则处理卡盒1Y在构成未图示的装卸手段 的导轨的引导下,被拉出至前端方向。反之,如果将各处理卡盒1Y推往箭头G 所示的里侧方向,则该处理卡盒1Y在上述导轨的引导下,将被压入里侧方向。 如图2所示,载置体齿轮38卡止于伞状齿轮39,支持轴16的里侧端相对于框 架33而定位,其次,将定位保持部件32摆动到如图2所示的闭合位置,使其 相对于前侧板28定位。在此状态下,如后所述,可将支持轴16的前端侧部分 对框架33定位。接着,通过闭合上述前门,可开始图像形成动作。其他的处理 卡盒1Y、1M、1BK也完全同样,可对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7装卸。
其次,就将各载置体支持部件15的前端侧部分对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7的 框架33进行定位的具体构成作一说明。
如前所述,图4是表示将各处理卡盒1Y至1BK压入图像形成装置本体里侧, 使定位保持部件32转动至闭合位置,将形成于定位保持部件32上的定位孔35a, 35b嵌合到凸设于前侧板28上的定位销36a、36b,将定位保持部件32定位于 所定的安装位置时的外观图,该图系从图2箭头IV方向所视的视图。从该图和 图2及图6可知,在定位保持部件32上配置了滑动部件41。
在滑动部件41上形成有多个水平方向很长的长孔。在各长孔42内,可相 对滑动地插入带台阶螺钉43,该各带台阶螺钉43螺接在定位保持部件32上。 籍此,滑动部件41可以在如图4所示的第1位置和如图5所示的第2位置之间 作水平移动地支持在定位保持部件32上。
如果使定位保持部件32从图3所示的打开位置摆动到如图4所示的闭合位 置,则各轴承17嵌入到形成于定位保持部件32上的各安装孔37内。此时,如 从图4所明白,各安装孔37的尺寸,设定成大于各个支持轴16和嵌合其上的 各轴承17的横截面积,各轴承17以大的游隙嵌入到各安装孔37内。由此,可 轻松地将各轴承17嵌入到各安装孔37内。如图4所示,在各安装孔37内,设 有作为保持轴承17保持部的铅垂面45和水平面46的两个面,以及另一个弯曲 面47,铅垂面45和水平面46相互大致成正交状态。
另一方面,如图2、图4、图5及图6所示,对应于各轴承17分别设立各 推压部件44。也如图7所示,各推压部件44具有前端形成尖细状楔形的楔形部 53。另外,在各推压部件44上形成大致水平延伸的长孔48,在各长孔48中, 分别可相对滑动地嵌合有由螺接于滑动部件41的带台阶螺钉组成的制动块49。 籍此,各推压部件44可相对于滑动部件41以所定的行程在水平方向移动。
另外,滑动部件41上部的法兰部的下侧面,具有在各推压部件44在水平 方向移动的时候引导该推压部件44的引导面50的作用。这样,在滑动部件41 上形成各推压部件用的引导面50。
如图4所示,凸设于各推压部件44和滑动部件41上的各卡销51上,分别 卡止着作赋能手段用的拉伸弹簧52的各端部。籍此,各推压部件44被赋于向 着图4中的右方的势能。但是当滑动部件41占据如图4所示的第1位置时,上 述各长孔48的一侧端部61抵接各制动块49,使各推压部件44停止在如图4所 示的位置。此时,各推压部件44并不接触各载置体支持部件15的各轴承17。
这样,各推压部件44,在由弹簧52赋以势能的状态下,可移动地支持于滑 动部件41。滑动部件41处于第1位置的时候,由弹簧赋以势能的推压部件44 受到设于滑动部件41上的制动块49的限制,被禁止与载置体支持部件15接触。 因此,当操作者手动操作,将定位保持部件32从如图2所示的打开位置摆动到 如图4所示的闭合位置的时候,各轴承17可不干扰各推压部件44,而嵌入各安 装孔37内。
其次,如果操作者将如图4所示的滑动部件41,通过手动操作使其滑动到 右方,占据如图5所示的第2位置时,则各推压部件44的楔形部53被压入到 引导面50和各载置体支持部件15的各轴承17之间,将各轴承17推压在各安 装孔37的两个面45、46上。以下进一步详细说明此时的作用。
如果将滑动部件41从如图4所示的第1位置向如图5所示的第2位置开始 移动,则由各弹簧52赋以势能,而且,由各制动块49限制的各推压部件44与 滑动部件41一道,开始朝图4中的右方移动。接着,若滑动部件41到达第1 位置和第2位置之间所定的位置时,由各弹簧52赋以势能的各推压部件44的 楔形部53就压入到引导面50和各载置体支持部件15的各轴承17之间,压接 在各轴承17的外周面而停止。据此,各推压部件44强有力地将各轴承17推压 在各安装孔37的两个面45、46上。
各推压部件44停止(运动)之后,如果抵抗各弹簧52的势能(弹簧)力, 使滑动部件41朝第2位置移动,则形成于各推压部件44上的长孔48的各端部 61离开各制动块49,各推压部件44所受的来自各制动块49的限制解除。
如上所述,通过由各弹簧52赋以势能的各推压部件44的楔形部53形成的 推压力,使各轴承17压接在各安装孔37的两个面45、46上,因此,各载置体 支持部件15和为其所支持的各感光体鼓6Y至6BK的前端侧部分,可相对于定 位保持部件32作正确的定位。此时,由于该定位保持部件32相对于框架33作 正确定位,因此,最终各感光体鼓6Y至6BK可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7的框 架33作正确定位。操作者将定位保持部件32相对于框架33安装于所定位置, 只要移动滑动部件41,就可以将各感光体鼓6Y至6BK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 7定位。而且,由于设定形成于定位保持部件32上的安装孔37的尺寸远大于载 置体支持部件15的前端侧端部的横截面面积,所以可将各载置体支持部件15 轻松地嵌入各安装孔37内。
当然,定位保持部件32相对于框架33的的尺寸精度,及定位保持部件32 的各安装孔37的两个面45、46的间距和各部的尺寸精度,不用说,都设定在 可使各感光体鼓6Y至6BK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7作定位的所定的精度范围 (公差)之内。
如上所述,推压手段主要由以下部件所构成:对应于各载置体支持部件15 设置、在与各保持部上的各载置体支持部件15为非接触的非推压位置和推压、 定位各保持部(两个面45、46)上的各载置体支持部件15的推压位置之间的、 可移动的多个推压部件44;作为赋能手段、对于各推压部件44赋以移向推压位 置方向的势能的拉伸弹簧52;在可移动地支持各推压部件44的同时,在对应于 非推压位置的第1位置和对应于推压位置的第2位置之间可移动地支持于定位 保持部件32的单一滑动部件41;在使滑动部件41在第1位置和第2位置之间 移动的移动手段(未图示)。
在此,以与例如记载于特开2001-222207号公报(专利文献6)上的像载 置体单元的定位方式对比的形式,整理其存在的问题。在上述公报的第[0067] 段,记载着如下技术事项:“…(中略),处理卡盒10的感光体鼓12的轴12a, 由驱动单元90的联接器95、开闭盖单元500的CRG轴承200的轴承部201、动 作板110的孔111和各辅助部件115、116定位,正确定位、保持于彩色图像形 成装置中。…”。因此,按上述公报记载的技术存在着以下问题:只要进行横方 向定位的CRG轴承200的轴承部201的定位部分的尺寸精度被确保,和各感光 体鼓12的轴120a嵌合时的摩擦阻力会变大,即使各辅助部件115、116抵接各 感光体鼓12的轴120a的时机一点点错开,进行纵向的定位也不能指望达到如 上述本发明申请中的以往例那样的轻松操作。另外,也还有因定位、配合部的 滑动摩擦带来的磨损等问题。
如上所述,如图1至图7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可将松配合、即嵌入 于各安装孔37的载置体支持部件15对于各安装孔37的两个面45、46进行推 压的推压部件44,该推压部件44,具有压入到引导面50和载置体支持部件15 之间、用于推压载置体支持部件15的楔形部53。而且当滑动部件41位于第1 位置的时候,靠弹簧52赋以势能的推压部件44,受到设于滑动部件41上的制 动块49的限制,使其与载置体支持部件15的接触被禁止。当滑动部件从第1 位置向第2位置移动的时候,弹簧被赋以势能,且受制动块49限制的推压部件 44与滑动部件41一起移动。该滑动部件41到达第1位置与第2位置之间的位 置时,由弹簧52赋以势能的推压部件44,其楔形部53被压入到引导面50和载 置体支持部件15之间而停止。由于滑动部件进一步向第2位置的移动,滑动部 件41、推压部件44、弹簧52和制动块49的位置被设定,使推压部件44解除 受制于制动块49的限制。
当让滑动部件41占据如图5所示的第2位置的时候,因为各推压部件44 的楔形部53压入到引导面50和各轴承17的外周面之间,受其摩擦力和弹簧52 赋势能力的作用,各载置体支持部件15被保持在正规的位置上,可以继续正确 定位各感光体鼓6Y至6BK。另外,如果通过手动操作滑动部件41,再次返回如 图4所示的第1位置,则因为各推压部件44离开各轴承17的外周面,所以可 使定位保持部件32无障碍地摆动至如图3所示的打开位置。
另外,因为由各载置体支持部件15推压的各安装孔37的两个面45、46互 相大致成正交的面,故可以稳定的状态保持各载置体支持部件15,对其进行正 确的定位。
另外,如图7所示,如设各推压部件44的楔形部53所成的角度为θ,则 若该角度θ过大,要将其楔形部53压入引导面50和轴承17之间需要很大的力, 操作性能低下。反之,若此角度θ太小,则推压部件44的动作行程徒然增大, 操作性能依然低下。基于此观点,此角度θ优选设定在5°至45°之间,最好 是在15°至20°之间。
又,如图2及图7所示,倘若形成于定位保持部件32上的安装孔37的两 个面45、46,是由压力成形时采取切起加工成形的舌片55、56来作成的话,则 由于该舌片55、56的基部做成圆形57,当将定位保持部件32转动到如图2所 示的闭合位置时,圆形57的部分与轴承17变成滑动连接,故可防止该轴承17 被划伤等不良情况。
同样,与载置体支持部件15接触的推压部件44的面,如果用压力成形时 采取切起加工成形的舌片58来作成的话,则如图2所示,因为在其舌片58的 基部形成圆形60,所以当推压部件44与载置体支持部件15的轴承17抵接的时 候,可防止伤害该轴承的不良情况。
以上说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多个感光体鼓6Y至6BK,用于推压支持该各 感光体鼓的载置体支持部件15的多个推压部件44,分别可移动地支持于共通的 滑动部件41。因此,仅仅移动单一的滑动部件41,就可使所有的推压部件44 动作,通过各推压部件44将各载置体支持部件15推压到个安装孔37的两个面 45、46上。
另外,在如图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构成为;在各载置体支持部件15 的支持轴16上固定支持着感光体鼓6Y至6BK,旋转驱动各载置体支持部件15 的支持轴16,再使感光体鼓6Y至6BK旋转。由此,构成在各载置体支持部件 15的支持轴16的前侧部分安装轴承,使各轴承17松配合于各安装孔37内。与 此相反,正确构成为将各感光体鼓旋转自如地支持在各支持轴的同时,不旋转 该支持轴,而仅旋转驱动感光体鼓的情况下,可将支持轴直接嵌合在安装孔内。 为此,在此情况下的载置体支持部件也可以不设置松嵌合于安装孔37内的轴承 17。
在本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支持轴16是一体组装于感光体鼓6Y至6BK上 的,但也可以使各支持轴以旋转自如、或不能旋转的方式组装在图像形成装置 本体的框架侧,使感光体鼓可相对于支持轴在其轴线方向可装卸地组装。该图 像形成装置也可无妨碍地采用上述各个结构。另外,在此情况下,当支持轴旋 转自如地被支持在框架上时,由其支持轴和安装于其前端侧部分的轴承构成载 置体支持部件,在支持轴不能旋转的组装于框架上时,其支持轴也可以直接嵌 合在定位保持部件的安装孔内。
如图1至图7所示的各构成,也可无障碍地适用于只设置一个感光体鼓的 图像形成装置中。
说明虽有先后,但因为定位保持部件32、滑动部件41以及各推压部件44 等都是用作为板材的金属板,使上述各部一体形成的,所以非常便宜,而且在 可确保得到所定的强度和耐磨性、耐久性这一优点上,也是很奏效的。
第1实施形态
图8至图16表示第1实施形态。第1实施形态与作为如图1至图7所示的 比较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相比较,主要不同点在于,使用如图8等所示的定位单 元70替代定位单元65。
定位单元70与定位单元65相比较,其主要不同点在于:使用如图8等所 示的作为保持部件的定位保持部件32A替代定位保持部件32;使用如图15所示 的构成推压手段的滑动部件41A替代滑动部件41;使用如图9至图11所示的构 成推压手段的推压部件44A替代推压部件44;除去由带台阶螺钉组成的制动块 49;使用如图10至图13所示的构成推压手段的弹簧71替代拉伸弹簧52;夹持 滑动部件41A,在与定位保持部件32A的对向的外侧,新设盖板部件90;以及 具有使滑动部件41A在第1位置和第2位置之间移动的如图14所示的移动手段 92。除了上述不同点之外,其余跟定位单元65相同。
如图8及图14所示,定位单元70的主要由单一的定位保持部件32A以及 后述的推压手段构成。所述定位保持部件32A设有作为保持部的两个面78、79, 其形成在安装孔77上,当相对于前侧板28的开口31闭合的时候,各载置体支 持部件15被所述开口的安装孔37保持。所述推压手段推压被保持在面78、79 上的各载置体支持部件15,进行定位。
定位保持部件32A、滑动部件41A及各推压部件44A,如同比较例,用作为 板材的金属板,与后述的各部形成一体,因此,可以非常便宜、且在可确保形成 所定强度和耐磨性、耐久性等点上,相当具有优点和效果。
定位保持部件32A与定位保持部件32比较,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形成安装 孔77替代安装孔37,及虽在定位保持部件32中省略了说明,但定位保持部件 32A的强度提高。
如图8所示,在开口安装孔77上一体形成舌片80、81,所述舌片80、81 分别设有两个面78、79,作为保持部,通过各处理卡盒1Y至1BK的自重保持载置 体支持部件15。具有两个面的78、79的舌片80、81,大致以垂直线为中心, 其两侧以大致相等的角度(45°),相互大致成正交而形成的。它起着如同用于 圆棒状轴定中心时所用的V块的两个面同样的功能。
另一方面,在以如图6及7所示具有两个铅垂面45及水平面46的安装孔 37对载置体支持部件15保持、定位时,有这样的情况:一种是靠各处理卡盒 1Y至1BK的自重往载置体支持部件15的两个面45、46上的载置、保持状态不 确实;另一种是,即使是靠推压部件44的推压作用,载置体支持部件15也不 特别接触铅垂面45,而挂靠在水平面46上,无法保持在正规位置上。在本实施 形态中,对这一点也进行了改进。
与如图7所示的比较例同样,两个面78、79如果是由压力成形时的切起加 工成形的舌片80、81形成的话,则因为在该舌片80、81的基部形成圆形,所 以将定位保持部件32A旋转到如图2所示的闭合位置的时候,圆形部分与轴承 17滑动接触,可防止伤害轴承17的不良情况。
此外,如果并不特别期望这一优点,也可不形成舌片80、81,而在相当于 板厚的安装孔77的切断面进行保持。舌片80、81的图示,仅仅为了使图面简 洁明而示,在其他图中则省略。另外,安装孔77的形状,仅正确地表示在图8 中,其他图中则简略表示为大致的扇形。
当然,相对于框架33的定位保持部件32A的尺寸精度和定位保持部件32A 的各安装孔77的两个面78、79的间距和各部的尺寸精度,不用说都设定在为 使各感光体鼓6Y至6BK对图像形成装置本体定位所定的精度范围(公差)之内。
如图14所示,盖板部件90由例如树脂一体化形成,在其左右两端部凸出 形成连接螺钉用的凸起部(boss)90a。另一方面,在定位保持部件32A的两端 部,形成螺钉91的插孔,盖板部件90和定位保持部件32A用螺钉91螺接固定。 盖板部件90和定位保持部件32A由螺钉91螺接的固定位置,设在具有保持部 的4个安装孔77的外侧。籍此,可确保定位保持部件32A的强度,尤其是对螺 钉的扭曲强度的提高很有效。
定位保持部件32A,如图14所示,至少将其长边方向的一边和其两端的短 边做成凹冲形状32a而成形,全周形成法兰。籍此,定位保持部件32A的强度 能更加充分地确保。
另外,将从定位保持部件32A的载置体支持部件保持部分32b,到往定位保 持部件32A的摆动支点(参照图8所示的折页插销)嵌合的形状32c以一体结 构形成。然后,将上述形状32c部分和载置体支持部件保持部分32b,用凹冲形 状32d成形的法兰连接。籍此,从定位保持部件32A的摆动支点到载置体支持 部件保持部分32b,可以确保更大的强度。
如图15所示,在定位保持部件32A中,因为还在载置体支持部件保持部分 32b的长边方向形成凹冲形状32e,所以可以更加确保定位保持部件32A的强 度。
而且,因凹冲形状32e形成于靠近位于载体支持保持部件32b的左右安 装孔77的左右最二端部的保持部的更外侧,所以可以更加确保定位保持部件 32A的强度。
如图17A、B所示,定位保持部件32A的凹冲形状32e部分,设有与滑动 部件41A的滑动卡合部分。据此,带台阶螺钉43的头端或螺钉的尾端不会凸出 定位保持部件32A的表面,所以可以防止使用者被螺钉43头端或螺钉的尾端 挂伤。
另外,在如图15所示的例中,因为定位保持部件32A和滑动部件41A的 滑动卡合部分设在滑动部件41A的两端部和中央部,比起两端部的卡合采用了 多点的卡合,所以,可更加充分地确保定位保持部件32A的强度。
如上所述,与如图6等所示的滑动部件41相比较,滑动部件41A主要的不 同点在于插设了构成移动手段92的销93,以及在如图15所示的例中,在中央 部增设了滑动用的滑动卡合部分。
本实施形态的推压手段,如图8至图13所示,主要有以下部分构成:对应 于各载置体支持部件15设置、在各两个面78、79上的各载置体支持部件15 为非接触的非推压位置,和推压、定位各两个面78、79上的各载置体支持部 件15的推压位置之间可移动的多个推压部件44A;作为赋以各推压部件44A以 向推压位置的方向的移动势能的赋能手段的成U字状的弹簧71;在可移动地支 持各推压部件44A的同时,在对应于非推压位置的第1位置和对应于推压位置 的第2位置之间可移动地支持于定位保持部件32A的单一滑动部件41A。
滑动部件41A具有将各推压部件44A引导至非推压位置和推压位置之间、 作为引导部的上述引导面50,和占据第1位置时,将各推压部件44A限制保持 在非推压位置的、作为制动部的多个切口弯曲形状41a。该切口弯曲形状41a也 兼具作为形成于各安装孔77近旁的第1卡止部的功能。
各推压部件44A具有压入引导面50和各两个面78、79上的各载置体支持 部件15之间、用于推压各载置体支持部件15的楔形部53。仅如图13所示,与 作为如图7所示的比较例的推压部件44同样,与载置体支持部件15的轴承17 接触的推压部件44A的接触面,如果用加压成形时的切起加工成形的舌片58来 做成,则因在该舌片基部形成圆形,当推压部件44A与载置体支持部件15的轴 承17抵接的时候,可以防止轴承受伤的不良情况发生。
在图9、图10、图13等中,滑动部件41A的腹板内面用双点划线表示的扇 状乃至圆形系为了使图面简洁,以在假想的存在状态投影表示安装孔77以及载 置体支持部件15的轴承17。
具有与上述比较例同样的圆锥形状的楔形部53的推压部件44A,形成有: 在作为与滑动部件41A的切口弯曲形状41a相对应的位置的非推压位置,和推 压位置之间的移动范围内形成的移动用长孔44b,和与切口弯曲形状41a对向、 与其方向相反形成的切口弯曲形状44a。而且,滑动部件41A和推压部件44A如 图9箭头H所示嵌合。上述滑动部件41A和推压部件44A,如图10所示,设定 成各自的切口弯曲形状41a和44a相对向。
在切口弯曲形状41a和44a互相之间,挂装着U字型的既是赋能手段又是 弹性部件的弹簧71的两端部71a和71b,受该弹簧71的弹性力的作用,推压部 件44A与滑动部件41A保持相对向,在推压部件44A和滑动部件41A之间,施 加有张力(tension)。
滑动部件41A的切口弯曲形状41a的、作为用于卡止弹簧71用的卡止角度 的弯曲角度θ2,如图11所示,相对于滑动部件41A的滑接移动面设定成45° 角以上。弯曲角度92如在45°以下,则弹簧71的钩挂形状71b容易被夹于滑 动部件41A的切口弯曲形状41a与推压部件44A之间,使推压部件44A的动作 变差,所以不理想。
参照图12,说明弹簧71的详细情况。弹簧71是大致成U字型的形状,其 两端设置有可和滑动部件41A和推压部件44A的各切口弯曲形状41a和44a钩 挂的弯曲形状71a和71b。
弹簧71的U字部开口侧两端间的宽度,即弯曲形状71a,71b的弯曲内侧 之间的宽度W1,小于U字部的最大宽度W2。当然,为便于勾挂,上述弯曲形状 做成钩状。设定W1<W2,由此籍弹簧71的张力,可使弹簧71不至向如图13的 箭头所示上方移动。
在本实施形态例中,因为使用4根弹簧,所以考虑它们合计的荷重和操作 力之间的关系,不用说是以避免共振等的方式,设定弹簧71的荷重和弹簧常数。
按照本实施形态,通过在滑动部件41A的切口弯曲形状41a和推压部件44A 的切口弯曲形状44a之间,挂装大致成U字型弹簧71的两端部71a,71b,可以 使推压部件44A保持与滑动部件41A相对向,可以去除作为如图7所示的比较 例的带台阶螺钉的制动块49。另外,通过采用比如图7所示的比较例的拉伸弹 簧52更便宜的弹簧71,还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
按照本实施形态,如果将弯曲角度θ2设定在45°以上,弹簧71的钩挂形 状71b不至于夹于滑动部件41A的切口弯曲形状41a和推压部件44a之间,推 压部件44A的动作可以平滑地进行。
另外,按照本实施形态,如果将弹簧71的U字部开口侧弯曲内侧的宽度W1 作成小于U字部的最大宽度W2(W1<W2),则因弹簧71的张力的作用,可使弹 簧71不至向如图13箭头所示的上方移动。
如图14及图16所示,移动手段92是能起着使滑动部件41A在第1位置和 第2位置之间移动功能的手段。它由以下部分构成:作为可在所定方向即两图 中的箭头K方向作往复摆动运动、设置在盖板部件90上的操作部件的控制杆94; 将控制杆94所作在箭头K方向的往复摆动运动变换成滑动部件41A的移动运动、 即变换成大致水平直线运动的往复运动变换手段。
该往复运动变换手段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插设在滑动部件41A上的 销93;与盖板部件90大致成水平方向形成的供销93插通的长孔90b;插通在 盖板部件90上所形成的孔90c,用螺钉95连接固定的控制杆基端部94a;在销 93嵌入的控制杆94的基部形成的导槽94b。
通过引导、限制,使销93沿导槽94b移动,同时,使销9以控制杆基端部 94a的螺钉95为中心,沿着长孔90b内的大致水平方向移动,使控制杆94所 作的沿箭头K方向的往复摆动运动变换成滑动部件41A的大致水平直线运动。
参照图18至图22,详述提高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一侧的定位单元70的定位 精度的机理。在本实施形态中,是就图3所示的比较例的定位销36a、36b和定 位孔35a、35b嵌合的定位方式进行改良而成。
如图18所示,在定位保持部件32A上,设置有在以粗箭头表示的横向(大 致水平方向)滑动的滑动部件41A,在该滑动部件41A上,形成有连接圆孔和长 孔形状的孔72。另外,在定位保持部件32A上,形成有当滑动部件41A占据第 1位置的时候,对应于孔72的圆孔位置的孔73。
如图19所示,在图像形成装置的本体一侧,在与上述各孔72、73对应 的位置上设置定位轴74。通过使定位保持部件32A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侧摆动 和开闭,定位轴74进入孔73和孔72内。此时滑动部件41A占据第1位置。
通过使滑动部件41A沿着以粗箭头表示的横向滑动,移动到第2位置,定 位轴74和孔73、72嵌合,定位保持部件32A固定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侧。籍 此,可以将定位保持部件32A固定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侧。
通过在定位轴74的前端形成如图19所示的斜面(圆锥面)的倒角形状74a, 定位轴74可以很容易进入定位保持部件32A和滑动部件41A的各孔73,72内。
另外,如图20的截面图所示,通过在定位轴74的细颈部分之跟前部分, 换言之,通过在定位轴74与滑动部件41A的孔72嵌合一侧的部分,形成倒角 形状74b,可以使滑动部件41A容易作滑动嵌合。
图21显示使滑动部件41A的动作更平滑的构成。在滑动部件41A的孔72 的长孔形状部的周围,形成作为凸部的深冲形状75。其断面示于图22。藉此, 滑动部件41A的动作可进一步变得平滑。
图23表示定位保持部件32A和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侧之间的位置关系。定位 保持部件32A,可以作为摆动支点的折页插销34为中心摆动和开闭。该支点设 置在定位保持部件32A与定位轴74相连接一面的更外侧的位置。也就是说,可 以明白,在图23中,N比M更处于外侧。籍此,可防止定位保持部件32A倒向 图中左侧的前端侧。
如图24所示,在滑动部件41A上,在定位轴近旁的定位轴方向,形成有与 定位保持部件32A的腹板内面接触的高度一致的凸形状82。籍此,当滑动部件 41A移动到第2位置的情况下,可以消除由定位轴74方向的松动所造成的摇晃。
即,定位保持部件32A和滑动部件41A的形状,只要在定位轴74的嵌合部 近旁,不会发生该定位轴方向的松动即可。
其次,说明提高滑动部件41A移动操作所伴随的操作感的例子。如图25所 示,在定位保持部件32A上设有弹性部件84,在滑动部件41A上,在与弹性部 件84对向的位置上,形成爪形状83。例如,由板簧组成的弹性部件84以及滑 动部件41A的爪形状83,当滑动部件41A从第1位置移动至占据第2位置的时 候,构成带有嵌合感的嵌合感手段。
当滑动部件41A从第1位置移动到第2位置的时候,滑动部件41A的爪形 状83超越弹性部件84。由此,得到喀哒声(クリツク)感,操作感提高。
如图26所示,当滑动部件41A通过上述嵌合感手段占据第2位置的时候, 弹性部件84和爪形状83的间隙变为2mm以下。籍此,可以消除滑动部件41A 水平方向的松动。
其次,并用图32和图33,主要说明第1实施形态的定位单元70的动作, 虽有部分重复,但对细部构成也做适当补充说明。
如图3说明,则图32是表示将定位保持部件32A定位在所定安装位置时样 子的图。具体来说,将各处理卡盒1Y至1BK挤入图像形成装置本体的内侧,将 定位保持部件32A转动到闭合位置,使在该定位保持部件32A上形成的定位孔 35a、35b嵌合在凸设于前侧板28(参照图2及图3)上的定位销35a、35b上, 从而,将定位保持部件32A定位在所定安装位置上。如同比较例,如图2说明, 图32则是该图箭头IV方向的视图。从图32及图33等可知,在定位保持部件32A 中配置了滑动部件41A。
在滑动部件41A上,在水平方向上形成多个长孔42,在该各长孔42中插入 可相对滑动的带台阶螺钉43,该各带台阶螺钉43螺接在定位保持部件32A上。 籍此,滑动部件41A,可以在如图32所示的第1位置和如图33所示的第2位置 之间作水平方向移动地支持于定位保持部件32A上。
若将定位保持部件32A从上述打开位置摆动到如图32所示的闭合位置,则 各轴承17嵌入到形成于定位保持部件32A上的各安装孔77内。此时,由图32 可知,各安装孔77的尺寸,设定得小于各支持轴16和配合其内的各轴承17的 横截面积,各轴承17可以较大的游隙嵌入各安装孔77内。因此,可以轻松地 将各轴承17嵌入各安装孔77内。
另一方面,对应于各轴承17分别设置了各推压部件44A。各推压部件44A 在相对于滑动部件41A与引导面50滑接、被引导的同时,还受嵌入长孔44b内 的切口弯曲形状41a引导,可以在水平方向移动所定的行程。
如前所述,在各推压部件44A的切口弯曲形状44a和滑动部件41A的切口 弯曲形状41a上,分别卡止着U字型弹簧71的各端部。籍此,各推压部件44A 被附以向着图32中右方的势能,但当滑动部件41A占据如图32所示的第1位 置的时候,如图10所示,由于弹簧71的赋势能力,滑动部件41A的切口弯曲 形状41a的冲压基部抵接在推压部件44A长孔44b的图中的右端部,起到制动 块的作用,籍此,各推压部件44A停止在如图32所示的位置。此时,各推压部 件44A不接触各载置体支持部件15的各轴承17。
这样,各推压部件44A在由弹簧71赋以势能的状态下,可移动支持于滑动 部件41A,当滑动部件41A处于第1位置的时候,经弹簧赋以势能后的推压部件 44A,受到设在滑动部件41A切口弯曲形状41a的限制,禁止接触载置体支持部 件15。因此,操作者通过手动操作,将定位保持部件32A从上述打开位置摆动 到如图32所示的闭合位置的时候,各轴承17可不干扰各推压部件44A,而嵌入 各安装孔77内。
其次,操作者抵抗四个弹簧71的势能和各推压部件44A对于滑动部件41A 的滑动滑接部的摩擦抵抗力等的合力,通过如图14及图16所示的对控制杆90 的旋转操作,将如图32所示的滑动部件41A滑动到右方,占据如图33所示的 第2位置,则各推压部件44A的楔形部53被压入到引导面50和各载置体支持 部件15的各轴承17之间,将各轴承17推压到各安装孔77的两个面78、79上。
以下更详细地说明此时的作用。
若将滑动部件41A从如图32所示的第1位置向着如图33所示的第2位置 开始移动,则由各弹簧71赋以势能,而且由嵌入到长孔44b的切口弯曲形状41a 限制的各推压部件44A,与滑动部件41A一道,开始移向图32中的右方。接下 来,如滑动部件41A到达第1位置和第2位置之间的所定位置,则由各弹簧71 赋以势能的各推压部件44A的楔形部53,被压入到引导面50和各载置体支持部 件15的各轴承17之间,压接各轴承17的外周面而停止。籍此,各推压部件44A 对各轴承17作相对各安装孔77的两个面78、79的强力推压。
各推压部件44A停止之后,如果抵抗各弹簧71的势能,使滑动部件41A朝 第1位置移动,则在各推压部件44A上形成的长孔44b的各端部,离开各切口 弯曲形状41a,解除各切口弯曲形状41a对各推压部件44A的限制。
如上所示,因为在由各弹簧71赋以势能的各推压部件44A的楔形部53形 成推压力的在用下,各轴承17压接在各安装孔77的两个面78、79上,所以各 载置体支持部件15和支持这些部件的各感光体鼓6Y至6BK的前端侧部分,可 对于定位保持部件32A作正确的定位。此时,如图2和图3说明,则因为该定 位保持部件32A可相对于框架33被正确定位,所以最终各感光体鼓6Y至6BK, 可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7的框架33被正确定位。操作者只要将定位保持部 件32A安装在相对于框架33所定的位置内,操作控制杆90,移动滑动部件41A, 就可以将各感光体鼓6Y至6BK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7定位。而且,因为在 定位保持部件32A形成的安装孔77的尺寸可设定得更大于载置体支持部件15 的前侧端部的横截面积,所以各载置体支持部件15可以轻松地嵌入到各安装孔 77内。
当然,相对于框架33的定位保持部件32A的尺寸精度和定位保持部件32A 的各安装孔22的两个面78、79的间隔及各部的尺寸精度,不用说都要设定在 为使各感光体鼓6Y至6BK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7定位所定的精度范围(公 差)内。
如上所述,推压部件手段主要构成如下:可在对应于各载置体支持部件15 设置、在与各保持部(两个面78、79)上的各载置体支持部件15为非接触的非 推压位置和对各保持部(两个面78、79)上的各载置体支持部件15进行推压、 定位的推压位置之间移动的多个推压部件44A;作为赋能手段的弹簧71,对各推 压部件44A朝着使其移动到推压位置方向赋以势能;可移动支持各推压部件44A 的同时,在对应于非推压位置的第1位置和对应于推压位置的第2位置之间可 移动地支持于定位保持部件32A的单一的滑动部件41A;使滑动部件41A移动于 第1位置和第2位置之间的移动手段92。
按照第1实施形态,根据上述的各构成,可获得优于比较例的操作性,成 本更低廉的效果。而且,即使在第1实施形态,各构成要素的位置等也设定成 能进行以下动作。也就是说,滑动部件41A处于第1位置的时候,由各U字型 弹簧71赋以势能的各推压部件44A受到作为滑动部件41A的制动部的各切口弯 曲形状41a的限制,被禁止与各两个面78、79上的各载置体支持部件15接触。 当滑动部件41A从第1位置向第2位置移动的时候,由各U字型弹簧71赋以势 能,且由各切口弯曲形状41a限制的各推压部件44A与滑动部件41A一起移动。 当滑动部件41A到达第1位置和第2位置之间位置的时候,由各U字型弹簧71 赋以势能的各推压部件44A,其楔形部53压入引导面50和各两个面78、79上 的各载置体支持部件15之间而停止。通过使滑动部件41A进一步向第2位置移 动,对滑动部件41A、各推压部件44A、各U字型弹簧71以及各切口弯曲形状 41a的位置进行设定,以使各推压部件44A从各切口弯曲形状41a的限制下解除 出来。
按照本实施形态,与上述的比较例同样,当让滑动部件41A占据如图33所 示的第2位置的时候,因为各推压部件44A的楔形部53压入到引导面50和各 轴承17的外周面之间,受其摩擦力和弹簧71所赋势能的作用,使各载置体支 持部件15保持在正规的位置上,可以使各感光体鼓6Y至6BK继续得以正确定 位。另外,如果通过手动操作滑动部件41A,再次返回如图32所示的第1位置 的话,则由于各推压部件44A从各轴承的外周面脱离,因此可无障碍地将定位 保持部件32A摆动到如图3所示的打开位置。
按照本实施形态,除了本实施形态的前述特征性构成之外,关于其所具有 的如同上述比较例构成的部分,不用说具有如同上述比较例的优点,也可发挥 同样的效果。
变形例1
图27至图29表示第1实施形态的变形例1。该变形例1与第1实施形态相 比较,主要的不同点在于,它具有能提高带楔形部53的推压部件的保持和滑动 性能的构成。即,除了使用推压部件44B取代构成推压手段的推压部件44 A之外,其他与第1实施形态相同。
如同第1实施形态,相对于图27至图29中未予图示的定位保持部件32A, 设置横向滑动的滑动部件41A。在此滑动部件41A上形成有作为第1卡止部的切 口弯曲形状41a。在具有圆锥形楔形部53的推压部件44B上,形成有与滑动部 件41A的切口弯曲形状41a方向相反的、作为第2卡止部的切口弯曲形状44a 和长孔44b。而且,滑动部件41A和推压部件44B,如图27的箭头所示嵌合。 滑动部件41A和推压部件44B,如图28所示,分别设定成各自的切口弯曲形状 41a和41b互为对向。
在切口弯曲形状41a和41b相互之间,挂装着U字形的弹簧71的两端部71a、 71b。通过该弹簧71的弹性力,推压部件44B相对保持于滑动部件41A,推压部 件44B和滑动部件41A之间施加有张力。
滑动部件41A的切口弯曲形状41a和推压部件44B的切口弯曲形状44a上 下方向的位置关系为:推压部件44B的切口弯曲形状44a相对于楔面,位于滑 动部件41A的切口弯曲形状41a的上方。
在图29中,显示出了滑动部件41A、推压部件44B和弹簧71的组合状态。 这里,推压部件44B的切口弯曲形状44a相对于楔面,位于滑动部件41A的切 口弯曲形状41a的上方,由此,可以使该图的箭头方向的力起作用,使推压部 件44B与滑动部件41A的引导面50接触,使推压部件44B在纵向保持稳定的姿 势。
变形例2
图30和图31表示变形例1的变形例2。该变形例2与变形例1相比较,主 要的不同点在于使用推压部件44C替代了推压部件44B,其他如同变形例1。
推压部件44C的滑动部件41A与引导面60的接触部,以推压部件44C的上 面两端部进行接触。由此,因推压部件44C和滑动部件41A的接触面积变小, 可以减小推压部件44C横向移动时的摩擦。
另外,如图30所示,推压部件44C的上面两端部的形状不是圆弧状,而是 成直线状44c的大致线接触。因此,例如图29所示,滑动部件41A作横向滑动, 推压部件44C推压感光体鼓的轴承17的时候,即使产生箭头U方向的力,由于 推压部件44C的接触部为直线形状,推压部件44C不会吃进到滑动部件41A的 引导面50中去,所以推压部件44C的动作变得平滑。
另外,如图30及图31所示,在推压部件44上形成有3点以上的圆弧状凸 起44d。籍此,因为凸起44d与滑动部件41A的腹板面41c成点接触,所以,可 实现推压部件44C相对于滑动部件41A的更平滑的动作。
根据上述的第1实施形态、变形例1及2等,其一个特征在于,它改善了 在图1至7所示比较例中的、对于各载置体支持部件15安装孔37的定位、保 持状态。但是,在第1实施形态、变形例1及2等中,虽然是极少,但也有过 如下所述的不良情况。即,在轴承17不完全接触定位保持部件32A的各面78、 79的状态下,如果滑动部件41A进到第2位置,则支持轴(转轴16)的位置就 会处于不正规的状态而被固定下来。
在此,就完全解除了上述不良情况的以下变形例3至6作一说明。
变形例3
图34表示第1实施形态的变形例3。该变形例3与图8至图26、图32及 图33所示的第1实施形态相比较,其主要的不同点在于:在定位保持部件32A 一侧配置推压手段88,当处理卡盒1Y至1BK中的各载置体支持部件15的轴承 17保持在各安装孔77的各面78、79的时候,该推压手段88可将各轴承17推 压到直接与各面78、79密接的下方(大致是垂直下方)。其他如同第1实施形 态。
这里,当各载置体支持部件15的轴承17保持在各安装孔77的各面78、79 上的时候,换言之,所谓将它表现成上位概念的“载置体支持部件被保持在保 持部件的开口保持部上的时候”这一说法,意指,使滑动部件41A占据第2位 置的操作之前的、滑动部件41A占据第1位置时的初始设定之时(以下相同)。
推压手段88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对应于四个安装孔77设置四个、可抵 接于各轴承17的推压部件85,作为在将该推压部件85与轴承17压接、赋以垂 直朝下的势能的弹性部件(赋能手段)的压缩弹簧86。
在与推压部件85的轴承17抵接的面上,在处理卡盒1Y至1BK的各轴承17 设定、保持在各安装孔77的各面78、79上的时候,希望形成不会碰挂轴承17、 导致损伤轴承功能的倾斜面和圆形(R倒角等)。较好的是,推压部件85由具有 适当强度和耐磨耗性的材料,例如聚甲醛树脂(POM)等树脂或金属形成。压缩 弹簧86的一端卡止并固定在推压部件85的上端,另一端卡止并固定在定位保 持部件32A的上部法兰壁下面。在定位保持部件32A的上部,在卡止压缩弹簧 86一端的同时,在推压部件85的上部一体地形成限制其体部弯曲的凸部(未予 图示)。
滑动部件41A上以双点划线表示的符号87,表示为了避免与处理卡盒1Y至 1BK的各支持轴16的干扰而形成的避让孔。该避让孔87在后述变形例5及6中 为必要的结构,但在此以双点划线表示从例如载置体支持部件15的轴承17凸 出的支持轴16的凸出长度,无须短到不干扰滑动部件41A的程度。
在图34中,符号70A表示由配设了各推压手段88的定位保持部件32A和 滑动部件41A构成的定位单元。当定位单元70A摆动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7侧 的前侧板28(因图34中被省略,请参照图2)进行设定的时候,首先,由各压 缩弹簧86赋以势能的推压部件85抵接于处理卡盒1Y至1BK中的各轴承17,由 于是靠其弹性力压下各轴承17,所以各轴承17均等地被推压在各安装孔77的 各面78、79上。
由此,根据变形例3,由于通过配设在定位保持部件32A侧的各推压手段8 8,处理卡盒1Y至1BK中的各轴承17可被确实且均等地推压在各安装孔77的 各面78、79上,因此可确保各支持轴16的位置精度。
变形例4
图35和图36表示变形例3的另一变形例4。该变形例4与如图34所示的 变形例3比较,其主要的不同点在于:当处理卡盒1Y至1BK中的各载置体支持 部件15的轴承17保持在各安装孔77的各面78、79上的时候,在定位保持部 件32A侧配设了线状的弹性部件的金属丝89,作为将各轴承17推压在与各面 78、79直接密接的下方(大致垂直的下方)的推压手段。其他与变形例3同样。
金属丝89配设在定位保持部件32A一侧的各安装孔77的偏上部。在定位 保持部件32A的两端部和各安装孔77之间,形成5处用于支持并固定金属丝89 用的切口弯曲形状96。作为金属丝89,常用例如钢琴丝、不锈钢丝或弹簧钢丝 等金属制的弹性材料,但是,如果是能满足弹性复原性和所希望的耐久性的丝 条乃至索条体的话,则也可以是用树脂制造的材料。在这个变形例4中,切口 弯曲形状96的配置地点,可以与4个处理卡盒1Y至1BK(如图2所示的4个感 光体鼓6Y至6BK)对应设置在5处,可以对应于处理卡盒(感光体鼓)的个数 设定,也可以对应于切口弯曲形状96的个数设定。另外,虽未图示,但在定位 保持部件32A上一体形成有卡止固定用的凸起等物,以不使金属丝89落下。
在图35和图36中,符号70B表示由如前所述配设了金属丝89的定位保持 部件32A和滑动部件41A构成的定位单元。如图36所示,当定位单元70B摆动 并设定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7一侧的前侧板28(因图36中省略,请参照图2) 上的时候,首先金属丝89与处理卡盒1Y至1BK的各轴承17抵接,因为受弹性 力的作用,各轴承17被压下,所以各轴承17均等地推压在各安装孔77的各面 78、79上。
因此,根据变形例4,在配设于定位保持部件32A一侧的金属丝89的弹性 力的作用下,处理卡盒1Y至1BK的各轴承17被确实且均等地推压在各安装孔 77的各面78、79上,所以可确保各支持轴16的位置精度。
配设在定位保持部件32A侧的推压手段,不限于上述的推压手段88,除去 各推压手段88,如图34表示,各载置体支持部件15的轴承17被保持在各安装 孔77的各面78、79上的时候,用侧视为U字形的板簧状的弹性部件做推压部 件,将它的基端部固定在定位保持部件32A的上部法兰壁的下面,也可以依靠 其弹性力,使自由端部侧将各轴承17直接推压到与各面78、79密接的垂直下 方。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自然能想到采用其他各式各样的推压手段。 总之,作为本发明涉及的推压手段,只要是在载置体支持部件保持在保持部的 时候,不会成为其保持动作的障碍(也包括操作力),而且,可将载置体支持部 件确实、均等地推压在保持部的、较简单的手段即可。
变形例5
图37和图38表示第1实施形态的变形例5。该变形例5与如图8至图26、 图32和图33所示的第1实施形态比较,其主要不同点在于:在滑动部件41A 侧配设了板状的弹性部件,即板簧97,作为在处理卡盒1Y至1BK中的各载置体 支持部件15的轴承17保持在各安装孔77的各面78、79之上的时候,间接地 将各轴承17推压到与各面78、79密接的下方(大致垂直下方)的推压手段。 其他与第1实施形态同样。
板簧97呈平板状,且是矩形,在位于支持轴16位置上方的滑动部件41A, 其一端部,通过例如铆接、双头螺栓或者焊接等方法固定,另一端部即自由端 部,配置成压接在支持轴16的上部。在滑动部件41A上,形成避免与各支持轴 16的干扰而使其贯通用的4个避让孔87。避让孔87大小的形成,以滑动部件 41A在第1位置和第2位置之间往复滑动时,不干扰各支持轴为原则。板簧97 以具有遮盖避让孔87大小的形状而形成。
在图38中,符号70C表示由配设了板簧97的滑动部件41A和定位保持部 件32A等构成的定位单元。如图38所示,当定位单元70C摆动、设定在图像形 成装置本体7一侧的前侧板28(图38中省略,请参照图2)上的时候,首先, 处理卡盒1Y至1BK的载置体支持部件15贯通定位保持部件32A的各安装孔77, 然后,各支持轴16贯通滑动部件41的各避让孔87,接触各板簧97,受其弹性 力(赋势能)的作用,各轴承17同各支持轴16一道被压下,均等推压在各安 装孔77的各面78、79上。
因此,按照变形例5,在作为推压手段的板簧97的弹性力的作用下,因为 处理卡盒1Y至1BK的各轴承17确实且均等地被推压在各安装孔77的各面78、 79上,所以可确保各支持轴15的位置精度。另外,板簧97(的尺寸)大于滑 动部件41A的避让孔87,且安装成堵塞避让孔87的形态。由此,当定位单元 70D开放的时候,即使用户因疏忽,不慎将手指等插入定位保持部件32A的各安 装孔77内,也不会接触到板簧97的端面,所以可将弄伤指头这样的事故防患 于未然。
变形例6
图39和图40表示变形例5的另一变形例6。该变形例6跟图37至图38所 示的变形例5比较,其主要不同点在于:在滑动部件41A侧配设了板状弹性部 件,即板簧98,作为变更对于滑动部件41A的安装位置和形状的推压手段,以 替代板簧97。其他则如同变形例5。
板簧98之一端,即基端部,以如同变形例5的方式,固定在各支持轴16 位置下方的滑动部件41A上,而且,在各支持轴16中心位置的下侧形成弯曲形 状98a。在板簧98之另一端部,即自由端部,配置成压接在支持轴16的上部。 如同变形例5,板簧98做成能遮盖滑动部件41A的各避让孔87大小之形状。
在图40中,符号70D表示由配设了板簧98的滑动部件41A和定位保持部 件32A等构成的定位单元。如图40所示,当定位单元70D摆动、设定在图像形 成装置本体7侧的前侧板28(图40中省略,请参照图2)上的时候,首先,处 理卡盒1Y至1BK的载置体支持部件15贯通定位保持部件32A的各安装孔77。 然后,各支持轴16贯通滑动部件41的各避让孔87,接触板簧98,在其弹性力 (赋势能)的作用下,各轴承17与各支持轴16一起被压下,被均等推压在各 安装孔77的各面78、79上。
因此,按照变形例6,在作为推压手段的板簧98的弹性力作用下,因为处 理卡盒1Y至1BK的各轴承17被确实且均等地推压在各安装孔77的各面78、79 上,所以可确保各支持轴16的位置精度。另外,由于板簧98大于滑动部件41A 的避让孔87,且被安装成堵塞避让孔87的形态,所以当定位单元70D开放的时 候,即使用户因疏忽,不慎将手指等插入定位保持部件32A的各安装孔77内, 也不会接触到板簧98的端面,所以可将弄伤指头这样的事故防患于未然。
在上述实施形态等中,举例说明了将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体之后,再一并 转印到片状记录介质的串列型图像形成装置,但在使用作为记录介质输送手段 的环形皮带输送片状记录介质,顺次转印叠合的直接转印方式的串列型彩色图 像形成装置中,同样也可适用本发明。作为其一例,可以列举特开平11-95565 号公报中的图1所示的内容。
如上所述,本发明不限于包括多色(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等的图像形成装 置,而是可利用乃至适用于一切产业领域中的旋转体的定位装置,旋转体的定 位方法,即分拣容易、可装卸的旋转体单元的定位装置和定位方法等。
在旋转体中,所谓“凸出部”,除了包含旋转体的转轴之外,还意味着包括 安装在转轴上的轴承和支持轴等更广泛的概念。
如上所述,就特定的实施形态等说明了本发明,但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范 围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形态等例示的内容,可以适当将它们组合构成。本领域 的技术人员都明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为适应其不同的必要性及用途等,可 构成种种实施形态和变形例或实施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