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设备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610126884.0

文献号 : CN100595687C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古川公昭

申请人 : 株式会社东芝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中,启动感光鼓(21、22、23和24)的旋转,并通过转印辊驱动单元来设定全彩模式,用来利用曝光单元(11)进行曝光。当设定为全彩模式时,转印带(25)与所有感光鼓(21、22、23和24)相接触。然后,在纸张P通过辅转印辊(57)之后,通过转印辊驱动单元来设定全分离模式,并停止感光鼓(21、22、23和24)的旋转。当设定为全分离模式时,转印带(25)与所有的感光鼓(21、22、23和24)相分离。

权利要求 :

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感光鼓;

曝光单元,对所述感光鼓进行曝光,并在所述感光鼓表 面上形成潜像;

显影单元,对形成在所述感光鼓表面上的所述潜像进行 显影;

转印带,在与所述感光鼓表面接触或分离的同时,进行 移动;

主转印辊,设置在与所述感光鼓相对的位置上,移动至 所述转印带,以使所述转印带与所述感光鼓相接触,并将所述 感光鼓上的图像转印到所述转印带;

辅转印辊,将转印到所述转印带上的图像转印到纸张上;

转印辊驱动单元,具有:接触模式与全分离模式,在所 述接触模式,所述主转印辊中的所有辊或一些辊移动至所述转 印带,并使所述转印带与所述感光鼓中的所有感光鼓或一些感 光鼓相接触;在所述全分离模式,所有所述主转印辊移动至所 述转印带的相对侧,并使所述转印带与所有所述感光鼓相分 离;并且所述转印辊驱动单元选择性地设置所述接触模式和所 述全分离模式;以及控制器,启动所述感光鼓的旋转,并通过所述转印辊驱 动单元来设定所述接触模式,用于利用所述曝光单元进行曝 光,以及通过所述转印辊驱动单元来设定所述全分离模式,并 在所述纸张通过所述辅转印辊之后,停止所述感光鼓的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还包括清洁器,所述清 洁器具有清洁刮板,以便与所述感光鼓的表面接触并且随着所 述感光鼓的转动清除所述感光鼓的表面上的剩余显影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还包括用于在利用所述 辅转印辊转印之后清洁所述转印带的带清洁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启动 所述感光鼓和所述转印带的旋转,并通过所述转印辊驱动单元 来设定所述接触模式,用来利用所述曝光单元进行曝光,以及 通过所述转印辊驱动单元来设定所述全分离模式,且在所述纸 张通过所述辅转印辊之后,停止所述感光鼓的旋转,然后在利 用所述带清洁器完成所述转印带的清洁之后停止所述转印带 的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转印辊驱动 单元具有:弹簧,其向所述主转印辊提供朝向所述转印带的偏 离力;

电动机;

轴,传输所述电动机的动力;

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设置在所述轴上;

至少一个第一杠杆,其根据所述第一凸轮的旋转,进行前 后移动;

至少一个第二杠杆,其根据所述第二凸轮的旋转,进行前 后移动;

至少一个第一钩件,与所述主转印辊中的至少一个相接 合,并通过与所述第一杠杆向前运动的互锁,抵抗所述弹簧的 偏离力而将所述主转印辊移动到所述转印带的相对侧,再释放与所述主转印辊的接合,并通过与所述第一杠杆向后运动的互 锁,利用所述弹簧的偏离力而将所述主转印辊移动至所述转印 带;以及至少一个第二钩件,同不与所述第一钩件相接合的其他所 述主转印辊中的一个相接合,并通过与所述第二杠杆向前运动 的互锁,抵抗所述弹簧的偏离力将所述主转印辊移动到所述转 印带的相对侧,再释放与所述其他主转印辊的一个的接合,并 通过与所述第二杠杆向后运动的互锁,利用所述弹簧的偏离力 将所述主转印辊移动到所述转印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转印辊驱动 单元进一步具有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的转动位 置的位置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位置传感器 具有两个叶片部以及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述叶片部设 置在所述轴的周缘上,所述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用于对所 述叶片部的通过进行光学检测;以及通过根据所述第一和第二凸轮的转动位置对所述电动机 进行控制,所述控制器设定所述接触模式和全分离模式中的一 种模式,所述转动位置是通过对比所述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 器的输出信号水平中的变化而获得的。

8.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感光鼓;

曝光单元,对所述感光鼓进行曝光,并在所述感光鼓表 面上形成潜像;

显影单元,将形成在所述感光鼓表面上的所述潜像进行 显影;

转印带,在与所述感光鼓表面接触或分离的同时,进行 移动;

主转印辊,设置在与所述感光鼓相对的位置上,并移动 至所述转印带,以使所述转印带与所述感光鼓相接触,且将所 述感光鼓上的图像转印至所述转印带;

辅转印辊,将转印到所述转印带上的图像转印到纸张上;

转印辊驱动单元,具有:全接触模式,将所有所述主转 印辊移动到所述转印带,并使所述转印带与所述所有感光鼓相 接触;全分离模式,将所有所述主转印辊移动到所述转印带的 相对侧,并使所述转印带与所述所有感光鼓相分离;部分接触 模式,仅将所述主转印辊中的一些移动到所述转印带,并使所 述转印带与所述一些感光鼓相接触,而且所述转印辊驱动单元 选择性地设置所述全接触模式、全分离模式和部分接触模式; 以及控制器,启动所述感光鼓的旋转,并通过所述转印辊驱 动单元来设定所述全接触模式或部分接触模式,用来利用所述 曝光单元进行曝光,以及通过所述转印辊驱动单元来设定所述 全分离模式,并在所述纸张通过所述辅转印辊之后,停止所述 感光鼓的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进一步包括清洁器,所 述清洁器具有清洁刮板,以便与所述感光鼓的表面接触并且随 着所述感光鼓的转动而清除所述感光鼓的表面上剩余的显影 剂。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还包括用于在利用所述 辅转印辊转印之后清洁所述转印带的带清洁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启 动所述感光鼓和所述转印带的旋转,并通过所述转印辊驱动单 元来设定所述接触模式,用来利用所述曝光单元进行曝光,以 及通过所述转印辊驱动单元来设定所述全分离模式或部分接 触模式,且在所述纸张通过所述辅转印辊之后,停止所述感光 鼓的旋转,然后在利用所述带清洁器清洁完所述转印带之后, 停止所述转印带的运动。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转印辊驱动 单元具有:弹簧,所述弹簧向所述主转印辊提供朝向所述转印 带的偏离力;

电动机;

轴,传输所述电动机的动力;

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设置于所述轴;

至少一个第一杠杆,其根据所述第一凸轮的旋转,进行 前后移动;

至少一个第二杠杆,其根据所述第二凸轮的转动,进行 前后移动;

至少一个第一钩件,与所述主转印辊中的至少一个相接 合,并通过与所述第一杠杆向前运动的互锁,抵抗所述弹簧的 偏离力而将所述主转印辊移动到所述转印带的相对侧,再释放 与所述主转印辊的接合,并通过与所述第一杠杆向后运动的互 锁,利用所述弹簧的偏离力而将所述主转印辊移动至所述转印 带;以及至少一个第二钩件,同不与所述第一钩件相接合的其他 所述主转印辊中的一个相接合,并通过与所述第二杠杆向前运 动的互锁,抵抗所述弹簧的偏离力将所述主转印辊移动到所述 转印带的相对侧,再释放与所述其他主转印辊的一个的接合, 并通过与所述第二杠杆向后运动的互锁,利用所述弹簧的偏离 力将所述主转印辊移动到所述转印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转印辊驱 动单元进一步具有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的转动 位置的位置传感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位置传感 器具有两个叶片部以及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述叶片部 设置在所述轴的周缘上,所述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用于对 所述叶片部的通过进行光学检测;以及通过根据所述第一和第二凸轮的转动位置对所述电动机 进行控制,所述控制器设定所述全接触模式、全分离模式、和 所述部分接触模式中的一种模式,所述转动位置是通过对比所 述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水平中的变化而获得 的。

15.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感光鼓,用于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

曝光单元,对所述感光鼓进行曝光,并在所述感光鼓表 面上形成对应于所述颜色的潜像;

显影单元,利用对应于所述颜色的显影剂对形成在所述 感光鼓表面上的所述潜像进行显影;

转印带,在与所述感光鼓表面接触或分离的同时,进行 移动;

主转印辊,设置在与所述感光鼓相对的位置上,移动至 所述转印带,以使所述转印带与所述感光鼓相接触,并将所述 感光鼓上显影的图像转印到所述转印带;

辅转印辊,将转印到所述转印带上的图像转印到纸张上;

转印辊驱动单元,具有:全彩模式,将所有所述主转印 辊移动到所述转印带,并使所述转印带与所述所有感光鼓相接 触;全分离模式,将所有所述主转印辊移动到所述转印带的相 对侧,并使所述转印带与所述所有感光鼓相分离;单色模式, 仅将所述主转印辊中用于黑色的所述感光鼓相对应的主转印 辊移动到所述转印带,并使所述转印带仅与用于黑色的所述主 转印辊相接触,所述转印辊驱动单元选择性地设置所述全彩模 式、全分离模式、和单色模式;以及第一控制部,其启动用于黄色、品红色、青色的所述感 光鼓的旋转,并通过所述转印辊驱动单元来设定所述全彩模 式,用来利用所述曝光单元进行全彩曝光,以及通过所述转印 辊驱动单元来设定所述全分离模式,并在所述纸张通过所述辅 转印辊之后,停止所述感光鼓的旋转;以及第二控制部,其启动用于黑色的所述感光鼓的旋转,并 通过所述转印辊驱动单元来设定所述单色模式,用来利用所述 曝光单元进行单色曝光,以及通过所述转印辊驱动单元来设定 所述全分离模式,且在所述纸张通过所述辅转印辊之后,停止 所述感光鼓的旋转。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进一步包括清洁器, 所述清洁器具有清洁刮板,以便与所述感光鼓的表面接触并且 随着所述感光鼓的转动而清除所述感光鼓的表面上剩余的显 影剂。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还包括用于在利用所 述辅转印辊转印之后清洁所述转印带的带清洁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控制 部启动用于黄色、品红色和青色的所述感光鼓的旋转及所述转 印带的运动,并通过所述转印辊驱动单元来设定所述全彩模 式,用来利用所述曝光单元进行全彩曝光,以及通过所述转印 辊驱动单元来设定所述全分离模式,并在所述纸张通过所述辅 转印辊之后,停止所述感光鼓的旋转,然后在利用所述带清洁 器清洁完所述转印带之后,停止所述转印带的运动;以及所述第二控制部启动用于黑色的所述感光鼓的旋转和所 述转印带的运动,并通过所述转印辊驱动单元来设定所述单色 模式,用来利用所述曝光单元进行单色曝光,以及通过所述转 印辊驱动单元来设定所述全分离模式,且在所述纸张通过所述 辅转印辊之后,停止所述感光鼓的旋转,然后在利用所述带清 洁器清洁完所述转印带之后,停止所述转印带的运动。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转印辊驱 动单元具有:弹簧,其向所述主转印辊提供朝向所述转印带的 偏离力;

电动机;

轴,传输所述电动机的动力;

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设置在所述轴上;

至少一个第一杠杆,其根据所述第一凸轮的旋转,进行前 后移动;

至少一个第二杠杆,其根据所述第二凸轮的旋转,进行前 后移动;

至少一个第一钩件,与所述主转印辊中的与用于黑色的所 述感光鼓相对应的主转印辊相接合,并通过与所述第一杠杆向 前运动的互锁,抵抗所述弹簧的偏离力而将所述主转印辊移动 到所述转印带的相对侧,再释放与所述主转印辊的接合,并通 过与所述第一杠杆向后运动的互锁,利用所述弹簧的偏离力而 将所述主转印辊移动至所述转印带;以及至少一个第二钩件,与所述主转印辊中的用于黄色、品 红、和青色的主转印辊相接合,并通过与所述第二杠杆向前运 动的互锁,抵抗所述弹簧的偏离力将所述主转印辊移动到所述 转印带的相对侧,再释放与所述主转印辊的接合,并通过与所 述第二杠杆向后运动的互锁,利用所述弹簧的偏离力将所述主 转印辊移动到所述转印带。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转印辊驱 动单元进一步具有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的转动 位置的位置传感器。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位置传感 器具有两个叶片部以及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述叶片 部设置在所述轴的周缘上,所述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用 于对所述叶片部的通过进行光学检测;以及通过根据所述第一和第二凸轮的转动位置对所述电动 机进行控制,所述控制器设定全彩模式、全分离模式、和单 色模式中的一种模式,所述转动位置是通过对比所述第一传 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水平中的变化而获得的。

说明书 :

背景技术

一种具有颜色复制能力的图像形成设备,其设置有用于黄色、 品红色、青色和黑色的感光鼓。激光束作用到这些感光鼓表面上, 且静电潜像形成在感光鼓表面上。静电潜像利用黄色、品红色、青 色和黑色的显影剂进行显影,并变成可见图像。可见图像转印到与 感光鼓表面相接触并进行移动的转印带上。转印到转印带上的每种 颜色的可见图像,转印到纸张上。被转印的纸张传送至加热辊,加 热辊对纸张进行加热,以定影转印到纸张表面的可见图像。通过转 印辊,转印带挤压到感光鼓表面。

在这样的图像形成设备中,即使在可见图像转印到纸张之后, 转印带仍然连续移动,直到残留在转印带上的多余显影剂被清洁器 所去除。当转印带的移动在继续时,与转印带相接触的感光鼓的旋 转也在继续。

清洁刮板接触每个感光鼓的表面,并去除残留在感光鼓表面上 的多余显影剂。因此,如果感光鼓的旋转在继续,则感光鼓表面就 会产生不必要的磨损,从而降低感光鼓寿命。

此外,显影单元的显影辊接触每个感光鼓的表面。在显影辊与 感光鼓一同旋转的同时,显影辊向感光鼓供应显影剂。因此,当感 光鼓的旋转在继续时,显影辊进行不必要的旋转,导致显影剂不必 要的移动和搅拌,进而显影剂发生不必要的质量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可以防止感光鼓 表面不必要的磨损,并可以增加感光鼓寿命,防止显影剂不必要的 变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感光鼓;
曝光单元,其曝光感光鼓,并在感光鼓表面上形成潜像;
显影单元,其显影形成在感光鼓表面上的潜像;
转印带,其在与感光鼓表面接触或分离的同时,进行移动;
主转印辊,其设置在与感光鼓相对的位置,并移动到转印带, 以使转印带与感光鼓相接触,再将感光鼓上的图像转印到转印带;
辅转印辊,其将转印到转印带上的图像转印到纸张上;
转印辊驱动单元,具有:接触模式,移动所有或者一些主转印 辊至转印带,并使转印带与所有或者一些感光鼓相接触;全分离模 式,移动所有或者一些主转印辊到转印带相对侧,并使转印带与所 有或者一些感光鼓相分离,转印辊驱动单元可以选择性地设置接触 模式或全分离模式;以及
控制器,其启动感光鼓的旋转,通过转印辊驱动单元来设定接 触模式,用于利用曝光单元进行曝光,通过转印辊驱动单元来设定 全分离模式,并在纸张通过辅转印辊之后,停止感光鼓的旋转。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在随后的说明中给出,部分地可从该 说明中明显看出,或可从本发明的实施中看出。本发明的目的和其 它优点可从以下书面说明、权利要求以及附图特别给出的结构来理 解、获得。

附图说明

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本发明,这些 附图图解了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并可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说明本发 明的原理。附图中:
图1是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个结构的视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感光鼓的结构及周围部 件的视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与所有感光鼓分离的转印带 的视图;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与三个感光鼓分离并与一个 感光鼓接触的转印带的视图;
图5示出了从侧面所观察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转印辊驱动单 元及主转印辊的结构;
图6示出了从对角线下侧所观察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转印辊 驱动单元及主转印辊的结构;
图7示出了从对角线上侧所观察的图6中的转印辊驱动单元的 关键部件;
图8示出了从对角线下侧所观察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转印辊 驱动单元中的转印辊保持架的结构;
图9示出了当设定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全分离模式时的凸轮 位置;
图10示出了当设定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部分接触模式时的 凸轮位置;
图11示出了当设定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全接触模式时的凸 轮位置;
图12示出了从对角线上侧所观察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转印 辊驱动单元的传感器和周围部件;
图13是图12中的关键部件的放大视图;
图14示出了图13中的一部分;
图1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电路的方框图;
图16是用来解释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转印驱动单元 的控制的时序表;
图17是用来解释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对于全彩印刷的主 控制的时序表;
图18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对于单色印刷的主 控制的时序表。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参考附图将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解释。
如图1所示,用于放置稿件的透明原稿台2(玻璃板)设置在 主机体1的上部中。盖板3可开启地设置在原稿台2上。托架4设 置在原稿台2下方。曝光灯5设置在托架4上。托架4可以沿原稿 台2的下侧而前后移动。当托架4向前移动且曝光灯5点亮时,放 置在原稿台2上的稿件D被曝光。通过该曝光获得放置在原稿台上 的稿件D的反射光图像,并且通过反射镜6、7、8和放大转换透镜 部件9,反射光图像投射到电耦合装置10(CCD)上。CCD10输出 对应于稿件D的反射光图像的图像信号。
托架4、曝光灯5、反射镜6、7、8、放大转换装置9、和CCD10 构成用于光学读取放置在原稿台2上的稿件D的图像的扫描单元。
从CCD10输出的图像信号经过适当处理,并供应给曝光单元 11。曝光单元11分别发射用于黄色图像信号的激光束B1、用于品 红色图像信号的激光束B2、用于青色图像信号的激光束B3、和用 于黑色图像信号的激光束B4,至用于黄色的感光鼓21、用于品红 色的感光鼓22、用于青色的感光鼓23、和用于黑色的感光鼓24。
感光鼓21、22、23和24设置为,以固定间隔而基本上水平。 转印带25设置在感光鼓21、22、23和24上方。转印带25覆盖驱 动辊26、导向辊27、28、29、和从动辊30。转印带25接收来自驱 动辊26的动力,并逆时针方向运动。导向辊27上下可移动地设置, 并通过(第三)凸轮31的旋转而移动至转印带25,进而将转印带 25移动至感光鼓21、22、23和24。
主转印辊41、42、43和44上下可移动地设置在,感光鼓21、 22、23和24相对于转印带25的相对位置上。主转印辊41、42、 43和44(向下)移动到转印带25,使得转印带25与感光鼓21、 22、23和24相接触,并将在感光鼓21、22、23和24上的可见图 像转印到转印带25上。
图2示出了感光鼓21及周围部件的结构。即,清洁器32、放 电灯33、充电单元34、和显影单元35依次设置在感光鼓21周围。 清洁器32具有与感光鼓21的表面相接触的清洁刮板32a,并利用 清洁刮板32a将残留在感光鼓21表面上的显影剂刮除。放电灯32 去除残留在感光鼓21表面上的电荷。充电单元34,通过向感光鼓 21施加高电压,对感光鼓21表面进行静电充电。从显影单元11所 发射的激光束B 1施加到充电的感光鼓21表面上。通过施加该激光 束,感光鼓21的表面上形成有静电潜像。显影单元35包括用于黄 色的显影剂(墨粉),并具有接触感光鼓21表面的显影辊35a,通 过转动显影辊35a以使之同感光鼓21一同转动,向感光鼓21供应 显影剂。这使得感光鼓21表面上静电潜像可见。
其他感光鼓22、23、24和周围部件的结构都是相同的,将省 略其解释。
供纸盒50设置在曝光单元11的下方。这些供纸盒50中盛有 不同尺寸的大量纸张P。纸张P从这些供纸盒50中的任一个中一张 接一张地取出。每个供纸盒50设置有拾纸辊51,用于拾取纸张。 所拾取的纸张P,通过分离辊50,与供纸盒50分离,并供应至纸 张输送路径53。
纸张输送路径53延伸到其所经过的从动辊30的上方的排纸口 54。排纸口54面向在主机体1圆周上所延伸的排纸托盘55。
在纸张输送路径53的开始端,供纸辊56靠近纸张分离辊52 而设置。此外,辅转印辊57设置于,基本在纸张输送路径53中间 的并与从动辊30相对于转印带25而相对的位置上。配准辊58设 置在相对于从动辊30和辅转印辊57的外侧。在调整至转印带25 旋转运动的预定时刻,配准辊58将纸张P输送到转印带25和辅转 印辊57之间。辅转印辊57将从配准辊58供应来的纸张P保持为, 与从动辊30上的转印带25具有一定间隔,并将转印到转印带25 上的可见图像转印到纸张P上。
在纸张输送路径53上的辅转印辊57的下游位置上,设置有用 于加热和定影的加热辊59和与加热辊59接触的挤压辊60。排纸辊 61设置在纸张输送路径53的终止端。
用于将纸张P前后换面的纸张输送路径62,设置在从纸张输送 路径53的终止端到配准辊58上游侧的部分上。纸张输送路径62 设置有供纸辊63、64和65。当纸张P到达纸张输送路径53的终止 端并经过纸张输送路径62返回纸张输送路径53时,转印带25上 的可见图像也会转印到纸张P的背面。
清洁器36设置在,驱动辊26的相对于转印带25的相对位置。 清洁器36具有与转印带25接触的清洁刮板36a,并利用清洁刮板 36a将残留在转印带上的显影剂刮除。钩件71、72、73和74设置 在主转印辊41、42、43和44的附近。如图3和图4所示,通过在 转动的同时啮合并抬升主转印辊41、42、43和44的轴,钩件71、 72、73、和74将主转印辊41、42、43和44移动至转印带25(向 上地)。图3示出的状态是,所有钩件71、72、73和74转动并将 主转印辊41、42、43和44移动到转印带25的相对一侧(向上), 以及转印带25与所有的感光鼓21、22、23和24分离(称为全分 离模式)。图4示出的状态是,只有钩件71、72和73转动并将主 转印辊41、42和43移动到转印带25(向上)的相对一侧,主转印 辊44停留在转印带25处,并且转印带25仅与用于黑色的感光鼓 24相接触(称为单色模式或部分接触模式)。图1示出的状态是, 所有的主转印辊41、42、43和44移动至转印带25(向下),以及 转印带25与所有感光鼓21、22、23和24相接触(称为全彩模式 或者全接触模式)。
设置图5和图6所示的转印辊驱动单元,以驱动钩件71、72、 73和74。图5示出了从侧面观察的转印辊驱动单元及主转印辊41、 42、43和44的结构。图6示出了从对角线下侧所观察的转印辊驱 动单元及主转印辊41、42、43和44的结构。以下将解释转印辊驱 动单元。
电动机81设置在支架80上。通过减速齿轮82、83,电动机 81的动力传递至齿轮84。轴85设置在齿轮84上,并平行于主转 印辊41、42、43和44而设置,且在主转印辊41、42、43和44的 轴向方向上具有与其基本相同的长度。
凸轮(第一凸轮)86设置在轴85的一端和另一端。凸轮(第 二凸轮)87设置在轴85的一端和另一端的凸轮86的内部。
根据凸轮86的转动而前后移动的杠杆(第一杠杆)91设置在 从轴85的一端上的凸轮86到主转印辊43与44之间的基本是中间 的位置的部分上。容纳凸轮86的凸轮壳体91a设置在杠杆91的一 端。用于与钩件74上端的连接轴74a可旋转配合的凹槽91b,形成 在杠杆91一侧上。用于对弹簧94进行固定的钩子91c,设置在杠 杆91的上表面上。弹簧94给杠杆91一个朝向导向辊27的偏离力。
当电动机81受到驱动并且轴85进行旋转时,凸轮86与之共 同旋转,同时朝向轴85而挤压凸轮壳体91a的内周边。杠杆91, 抵抗弹簧94的偏离力,朝向轴85移动。当杠杆91朝向轴85而移 动时,安装在凹槽91b中的连接轴74a也朝向轴85移动。当连接 轴74a移动至轴85时,钩件74围绕枢轴74b而旋转,并且钩件74 的下端啮合并抬升主转印辊44的轴44a。因此,主转印辊44移动 到转印带25的相对侧(向上)。
轴芯44b穿过主转印辊44的轴44a的中心。轴芯44b插入到 辊保持件96中。弹簧(第一弹簧)97垂直地设置在辊保持件96的 上表面上。弹簧97为辊保持件96提供朝向转印带25(向下)的偏 离力。钩件74抵抗弹簧97的偏离力而抬升主转印辊44的轴44a。
辊保持件96和弹簧97容纳在图8所示的辊保持架100中。辊 保持件96具有开口96a,以便可以穿过轴芯44b,还具有用于在两 侧滑上和滑落的凸缘96b。这些凸缘96b突出至辊保持件96的侧面, 并且与辊保持架100内部的滑动导向件101、102相接触。
当凸轮86进一步旋转且不挤压凸轮壳体91a的内周边时,杠 杆91通过弹簧94向着导向辊27拉动。当杠杆91被向着导向辊27 拉动时,安装在凹槽91b中的连接轴74a也向着导向辊27移动。 当连接轴74a向着导向辊27移动时,钩件74围绕枢轴74b转动, 并且返回起始位置,同时释放了钩件74的下端和主转印辊44的轴 44a之间的啮合。然后,主转印辊44通过弹簧97的偏离力移动到 转印带25(向下)。
轴85的另一端上的凸轮86也设置有相同结构的杠杆91、弹簧 94、钩件74、辊保持件96、弹簧97、和辊保持架100。因此,省 略其说明。
根据凸轮87的转动而前后移动的杠杆(第二杠杆)92,设置 在从轴85一端上的凸轮87到导向辊27附近的部分上。容纳凸轮 87的凸轮壳体92a设置在杠杆92的一端。在杠杆92的一侧上,三 个凹槽92以一定间距形成为,可旋转地容纳钩件71、72、73的上 端的连接轴71a、72a、73a。在杠杆92的上表面上,设置钩子92c 以固定弹簧95。在杠杆92的另一端,设置轴壳体92b以可旋转地 容纳凸轮31上端的连接轴31a。弹簧95向杠杆92提供朝向导向辊 27的偏离力。在主转印辊42和主转印辊43之间位置所对应的部分 上,杠杆92分成两部分,且分开的两部分通过连接件93柔性连接。
当电动机81受到驱动且轴85进行旋转时,通过将凸轮壳体92a 的内周缘挤压至轴85,使得凸轮87旋转。杠杆92抵抗弹簧95的 偏离力而向着轴85移动。当杠杆92向着轴85移动时,安装在凹 槽92b中的连接轴71a、72a、73a也向着轴85移动。当安装在凹 槽92b中连接轴71a、72a、73a向着轴85移动时,钩件71、72、 73围绕枢轴71b、72b、73b旋转,且钩件71、72、73的下端啮合 并抬升主转印辊41、42、43的轴41a、42a、43a。因此,主转印辊 41、42、43移动至转印带25的相对侧(向上)。
轴芯41b、42b、43b穿过主转印辊41、42、43的轴41a、42a、 43a。轴芯41b、42b、43b插入到辊保持件96中。弹簧97垂直地 设置在辊保持件96的上表面上。弹簧97为辊保持件96提供朝向 转印带25(向下)的偏离力。钩件71、72、73,抵抗弹簧97的偏 离力,而抬升主转印辊41、42、43的轴41a、42a、43a。辊保持件 96和弹簧97容纳在图8所示的辊保持架100中。
当杠杆92向着轴85拉动时,容纳在轴壳体92d中的连接轴31a 也向着轴85移动。当连接轴31a向着85移动时,凸轮31围绕枢 轴插入孔31b旋转。凸轮31与辊保持件98的上部分相接触,并且 当不旋转时,向下挤压辊保持件98,而在旋转时,释放向下的挤压。 在辊保持件98中可旋转地插入有导向辊27的轴27a。因此,当凸 轮31旋转时,辊保持件98受到弹簧(第二弹簧)99的偏离力作用, 围绕枢轴98a而旋转,并移动到转印带25的相对侧(向上)。当辊 保持件98移动时,导向辊27移动到转印带25的相对侧(向上)。
当凸轮87进一步旋转且不挤压凸轮壳体92a的内周缘时,杠 杆92通过弹簧95向着导向辊27拉动。当杠杆92向着导向辊27 拉动时,安装在凹槽92b中的连接轴71a、72a、73a也向着导向辊 27移动。当连接轴71a、72a、73a向着导向辊27移动时,钩件71、 72、73围绕枢轴71b、72b、73b转动,并返回起始位置,且释放 钩件71、72、73的下端与主转印辊41、42、43的轴41a、42a、43a 之间的啮合。然后,主转印辊41、42、43,通过弹簧97的偏离力, 而移动到转印带25(向下)。
当杠杆92向着导向辊27拉动时,容纳在连接轴壳体92d中的 连接轴31a也向着导向辊27移动。当连接轴31a向着导向辊27移 动时,凸轮31围绕枢轴插入孔31b旋转,并返回到起始位置。当 感光鼓21返回到起始位置时,辊保持件98的上部分抵抗弹簧99 的偏离力而向下挤压。因此,辊保持件98围绕枢轴98a旋转,并 移动到转印带25(向下)。当辊保持件98移动时,导向辊27移动 到转印带25。
轴85另一端上的凸轮87也设置有相同结构的杠杆92、连接件 93、弹簧95、钩件71、72和73、辊保持件96、弹簧97、以及辊 保持架100。因此,省略其说明。
图9、10和11示出了凸轮86和87的转动状态。
当凸轮86和87旋转至图9所示的位置时,杠杆91和92利用 弹簧94和95的偏离力而向着导向辊27移动。这时,如图1所示, 设定全彩模式(或者全接触模式),所有主转印辊41、42、43、44 及导向辊27移动到转印带25,并且转印带25与所有的感光鼓21、 22、23和24相接触。也就是说,可以印刷黄色、品红色、青色和 黑色所有的颜色。
当凸轮86和87进一步旋转到图10所示的位置时,杠杆91和 92,抵抗弹簧94和95的偏离力,向着轴85移动。在这种情况下, 如图3所示,设定全分离模式,主转印辊41、42、43、44和导向 辊27移动到转印带25的相对侧,并且转印带25与所有的感光鼓 21、22、23和24分离。在全分离的模式下,转印带25可以不与感 光鼓21、22、23和24接触而旋转地移动。因此,可以利用清洁器 36清洁转印带25,同时又不会影响感光鼓21、22、23和24的寿 命。
当凸轮86和87进一步旋转到图11所示的位置时,杠杆91通 过弹簧94的偏离力向着导向辊27移动。杠杆92保持在向着轴85 移动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如图4所示,设定单色模式(或者部 分接触模式),主转印辊41、42、43移动到转印带25的相对侧(向 上),主转印辊44停留在转印带25上,并且转印带25仅与用于黑 色的感光鼓24相接触。也就是说,可以进行仅使用感光鼓24的黑 色的单色印刷。
有必要对于凸轮86和87的位置进行检测,以便可以设定全彩 模式、全分离模式和单色模式。因此,如图12、13和14所示,设 置位置传感器110,用于检测凸轮86和87的旋转位置。
位置传感器110具有两个叶片部111和112,其设置成相对于 轴85的圆周基本成对角,还具有第一传感器113和第二传感器114, 用来对于是否有叶片部111和112通过,进行光学检测。第一传感 器113和第二传感器114设置在相对于轴85的彼此相对的位置上。
第一传感器113具有激励器113a和113b,其相对于叶片部111 和112的通过路线而彼此相向,并对于是否有叶片部111和112通 过而进行光学检测。第二传感器114具有激励器114a和114b,其 相对于叶片部111和112的通过路线而彼此相向,并对于是否有叶 片部111和112通过进行光学检测。
图15示出了主机体1的控制电路。
主控制器200与控制面板控制器201、扫描控制器202、和印 刷控制器210相连接。主控制器200综合控制控制面板控制器201、 扫描控制器202和印刷控制器210。
扫描单元203连接至扫描控制器202。扫描单元203由托架4、 曝光灯5、反射镜6、7和8、放大转换透镜部件9、及CCD 10组 成。扫描单元光学地读取放置在原稿台2上的稿件D的图像。
印刷控制器210与控制程序存储只读存储器(ROM)211、数 据存储随机存储器(RAM)212、印刷机213、纸张输送单元214、 和处理单元215相连接。印刷机213由曝光单元11组成。纸张输 送单元214由纸张P输送机构和驱动电路组成。处理单元215由感 光鼓21、22、23和24、转印带25、驱动辊26、转印辊驱动单元、 用于驱动感光鼓的感光鼓电动机216、和用于驱动转印带的转印带 电动机217组成。
印刷控制器210具有下列作为主要功能的方法(1)-(3)。
(1)控制方法,根据凸轮86和87的转动位置,通过控制 电动机81,选择性地设定全彩模式、全分离模式、和 单色模式,凸轮86和87的转动位置是通过比较第一 传感器113和第二传感器114的输出信号水平上的变化 而获得的。
(2)控制方法,启动感光鼓21、22、23和24及转印带25 的旋转,通过转印辊驱动单元来设定全彩模式,用来 利用曝光单元进行全彩曝光,再设定全分离模式,在纸 张P通过辅转印辊57之后,停止感光鼓21、22、23 和24,然后,在利用转印带清洁器36清洁完转印带 25之后,停止转印带25。
(3)控制方法,其启动感光鼓24和转印带25的旋转,通 过转印辊驱动单元来设定单色模式,用来利用曝光单 元进行单色曝光,再通过转印辊驱动单元来设定全分 离模式,在纸张P通过辅转印辊57之后,停止感光鼓 24,然后,在利用转印带清洁器36清洁完转印带25 之后,停止转印带25。
图16是示出了由印刷控制器210控制的转印辊驱动单元的控 制时序表。
也就是说,通过对比第一传感器113和第二传感器114输出信 号水平的变化,可以推断出凸轮86和87的转动位置或全彩模式的 设置时刻T1、全分离模式的设置时刻T2、及单色模式的设置时刻 T3。
因此,可以通过对于电动机81依照全彩模式设置时刻T1而进 行操作和停止,来设定全彩模式。可以通过对于电动机81依照全 分离模式设置时刻T2而进行操作和停止,来设定全分离模式。可 以通过对于电动机81依照单色模式设置时刻T3而进行操作和停 止,来设定单色模式。
以下,参考附图17的时序表,对于由印刷控制器210控制的 对于全彩印刷的主控制进行说明。
首先,感光鼓电动机216受到驱动,感光鼓21、22、23和24 进行旋转。进而,转印带电动机217受到驱动,转印带25移动。 电动机81向前驱动,设定转印辊驱动单元的全彩模式。曝光单元 11依次曝光用于黄色的感光鼓21、用于品红色的感光鼓22、用于 青色的感光鼓23、和用于黑色的感光鼓24。
通过上述全彩曝光,静电潜像形成在感光鼓21、22、23和24 的表面上。通过用于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的显影剂对于这些 静电潜像进行显影,并得到可见图像。可见图像从感光鼓21、22、 23、和24上转印至转印带25。
在调节至转印带25运动的预设时刻,配准辊58开动。通过配 准辊58的操作,纸张P输送到转印带25和辅转印辊57之间。转 印到转印带25上的每种颜色的可见图像转印到纸张P上。在可见 图像转印完之后,纸张P输送至加热辊59,如图1中虚线所示。加 热辊59加热纸张P,以对转印到纸张P表面上的可见图像进行定影。 在可见图像定影之后,纸张从排纸口54排出到排纸托盘(ejected paper tray)55。
计时与配准辊58的操作同步开始。当计时到达预设时间T1时, 电动机81向前驱动,设定转印辊驱动单元的全分离模式。也就是 说,转印带25与所有的感光鼓21、22、23和24分开。当计时到 达预设时间T1时,感光鼓电动机216的操作停止。因此,感光鼓 21、22、23和24的旋转停止。在纸张P完全通过辅转印辊57的时 刻,计时到达预设时间T1。
清洁刮板32a与感光鼓21、22、23和24的表面相接触。因此, 如果感光鼓21、22、23和24的转动在不必要地持续,那么感光鼓 21、22、23和24的表面就会被不必要的磨损,且感光鼓21、22、 23和24的寿命降低。显影辊35a与感光鼓21、22、23和24的表 面相接触。因此,如果感光鼓21、22、23和24的转动在不必要地 持续,那么显影辊35a就会不必要地旋转,从而导致显影单元35 中的显影剂出现不被希望的移动和搅拌,并且显影剂被不必要地降 低质量。
因为,在如上所述的从转印带25到纸张P的次转印完成的时 刻,感光鼓21、22、23和24的旋转停止,也就是说,感光鼓21、 22、23和24的转动不再不必要地持续,所以可以避免感光鼓21、 22、23和24的表面的不必要的磨损,提高感光鼓21、22、23和 24的寿命,并防止显影单元35中的显影剂的不必要的质量降低。
如果设定全分离模式,并且在从感光鼓21、22、23和24到转 印带25的主转印完成的时刻,感光鼓21、22、23和24的旋转停 止,那么转印带25受到振动,从转印带25到纸张P的次转印失败。
然而,如上所述,设定全分离模式,并且在如上所述的从转印 带25到纸张P的次转印完成的时刻,感光鼓21、22、23和24的 旋转停止。因此,下一步转印不会失败。
主转印辊41、42、43和44由柔软部件构成。因此,如果主转 印辊41、42、43和44持续挤压在转印带25上,那么主转印辊41、 42、43和44变形,从感光鼓21、22、23和24到转印带25的主转 印失败。
然而,如上所述,在从转印带25到纸张P的次转印完成的时 刻,设定全分离模式,也就是说,主转印辊41、42、43和44不持 续挤压在转印带25上,可以防止主转印辊41、42、43和44的变 形。因此主转印不会失败。
不管次转印是否完成,通过转印带电动机217驱动的转印带25 的旋转在持续。因此,在次转印之后,残留在转印带25上的多余 显影剂被转印带清洁器36刮除。这时,由于转印带25与所有的感 光鼓21、22、23和24相分离,转印带25可以,在对感光鼓21、 22、23和24的寿命没有影响的情况下,被清洁器36清洁。
此后,当计时到达T2(>T1)时,转印带电动机217停止, 并且转印带25的运动也停止。在转印带清洁器36对转印带25的 清洁完成的时刻,计时到达预设的时间T2。
现在,参考图18的时序表,对由印刷控制器210控制的对单 色模式的主控制进行说明。
首先,感光鼓电动机216受到驱动,并且感光鼓电动机216的 动力仅传递给感光鼓24。该动力启动感光鼓24旋转。(感光鼓21、 22、23不旋转)。转印带电动机217受到驱动,转印带25开始移动。 电动机81向前驱动,设定转印辊驱动单元的单色模式。曝光单元 11对用于黑色的感光鼓24进行曝光。
通过对黑色进行曝光,静电潜像形成在感光鼓24的表面上。 这些静电潜像通过用于黑色的显影剂显影,并得到可见图像。可见 图像从感光鼓24上转印到转印带25。
配准辊58,以调节为转印带25运动的预设定时来进行操作。 通过配准辊58的操作,纸张P输送到转印带25和转印辊57之间。 在转印带25上的可见图像转印到纸张P上,带有可见图像的纸张P 输送到加热辊59,如图1中虚线所示。加热辊59加热纸张P,以 使转印到纸张P表面上的可见图像定影。在可见图像定影之后,纸 张从排纸口54排出到排纸托盘55。
计时与配准辊58的操作同步开始。当计时到达预设时间T1时, 电动机81向前驱动,设定转印辊驱动单元的全分离模式。也就是 说,转印带25与所有的感光鼓21、22、23和24分开。当计时到 达预设时间T1时,感光鼓电动机216的操作停止。因此感光鼓21、 22、23和24的旋转停止。在纸张P完全通过辅转印辊57的时刻, 计时到达预设时间T1。
清洁刮板32a与感光鼓24的表面接触。因此,如果感光鼓24 的转动在不必要地持续,那么感光鼓24的表面就会被不必要地磨 损,并且感光鼓24的寿命降低。显影辊35a与感光鼓24的表面相 接触。因此,如果感光鼓24的转动在不必要地持续,那么显影辊 35a就会不必要地旋转,导致在显影单元35中显影剂不必要的移动 和搅拌,并且显影剂被不必要地降低质量。
因为,在如上所述的从转印带25到纸张P的次转印完成的时 刻,感光鼓24的旋转停止,也就是说,感光鼓24的转动不再不必 要地持续,所以可以防止感光鼓24的表面的不必要的磨损,提高 感光鼓24的寿命,并可以防止在显影单元35中的显影剂的不必要 的质量降低。
如果设定全分离模式,在从感光鼓24到转印带25的主转印完 成的时刻,感光鼓24的旋转停止,那么转印带25受到振动,从转 印带25到纸张P的次转印失败。
然而,如上所述,设定全分离模式,在如上所述的从转印带25 到纸张P的次转印完成的时刻,感光鼓24的旋转停止。因此,下 一步次转印不会失败。
主转印辊44由柔软部件构成。因此,如果主转印辊44持续挤 压转印带25,那么主转印辊44变形,并且从感光鼓24到转印带 25的主转印失败。
然而,如上所述,在从转印带25到纸张P的次转印完成的时 刻,设定全分离模式,也就是说,主转印辊44不持续挤压转印带 25,这可以防止主转印辊44变形。因此主转印不会失败。
不管次转印是否完成,通过转印带电动机217驱动的转印带25 的旋转在持续。因此,在次转印之后残留在转印带25上的多余显 影剂被转印带清洁器36刮除。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转印带25与所 有的感光鼓21、22、23和24相分离,转印带25可以在对感光鼓 21、22、23和24的寿命没有影响的情况下被清洁器36清洁。
此后,当计时到达T2(>T1)时,转印带电动机217停止, 并且转印带25的运动停止。在利用转印带清洁器36对转印带25 的清洁完成的时刻,计时达到预设时间T2。
尽管本发明已经参照附图和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显然,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 下,可以对本发明作出各种更改和变化。因此,本发明的各种更改、 变化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的内容涵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