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机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710149157.0

文献号 : CN10116552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宫泽隆金子周平广岛刚

申请人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摘要 :

本发明提供照相机,该照相机包括:外装部件,其具有包含通过上述照相机的重心的法线的一个或多个面;以及透镜装置,其配置在上述外装部件的内部,并具有透镜框,该透镜框能够在与通过上述重心的上述法线的任一条都不平行的方向、且在光轴方向上移动。该照相机还具有形成为法线不通过上述重心的外装面,并具有能够与该外装面的法线平行地移动的上述透镜框。

权利要求 :

1.一种照相机,该照相机包括:

外装部件,其具有包含通过上述照相机的重心的法线的一个或多个面;以及透镜装置,其配置在上述外装部件的内部,并具有透镜框,该透镜框能够在与通过上述重心的上述法线的任一条都不平行的方向、且在光轴方向上移动,该照相机还具有形成为法线不通过上述重心的外装面,并具有能够与该外装面的法线平行地移动的上述透镜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外装部件由铜合金或聚碳酸酯树脂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外装部件包含曲面和平面的面要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外装部件包含外装面,该外装面以法线不通过上述重心的方式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上述透镜框由轴部件引导支承而移动,上述透镜框从该轴部件形成为悬臂梁状。

说明书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相机,特别是在外装部件的内部具有透镜镜筒单元的照相机,涉及具有降低冲击负荷并考虑了耐冲击性的透镜镜筒单元的配置和外装部件的结构的照相机。

背景技术

以往,在照相机等中期望小型化,以便于使用者能够轻松携带出行并在所希望的时候取出使用。
因此,在以往的照相机中,具备通过应用弯曲光学系统而实现了壳体的薄型化的透镜镜筒单元的照相机已经实用化。作为折射光学系统,例如具有以下结构等:使用反射镜等将从前面侧入射到光学部件的光束的光轴折弯,将该入射光束向配置在壳体内部的底面侧等的摄像元件的受光面引导。
这样,在以往的照相机中,通过采用上述那种弯曲光学系统作为摄影光学系统等各种研究,实现了壳体小型化和薄型化的照相机一般被实用化并得到了普及。
另一方面,在通过上述各种研究而实现了壳体小型化和薄型化的照相机等中,使用者能够在所希望的时候轻松地携带和使用。因此,例如在携带照相机的移动中和照相机的使用中,使用者误将该照相机掉落或与结构物发生碰撞等的可能性高。
这样,在照相机的移动时或使用时等,在对照相机的壳体施加无意的冲击等的外力的情况下,不仅对形成照相机的壳体的外装部件,而且对照相机的内部结构部件、例如透镜镜筒单元等也施加不必要的负荷。
在通常的照相机的壳体内部,多个光学透镜等的光轴保持一致。并且,配设有能够使一部分光学透镜在沿着光轴的方向上移动的透镜镜筒单元等具有可动部的结构部件。
在这种照相机中,当例如透镜镜筒单元的透镜保持框移动的方向、即与沿光学透镜的光轴的方向相同的方向的外力施加到照相机的壳体上时,有时可能会损伤透镜保持框和光学透镜。
例如,图11是将以往的照相机中的透镜镜筒单元的主要结构部件(透镜保持框组等)取出而从其背面侧观察的图。
图11所示的透镜镜筒单元121具有弯曲光学系统,该弯曲光学系统接收从前面侧入射的光束,通过固定设置在第1透镜保持框130上的反射镜130a将其光轴O1折弯,将该入射光束向沿光轴O2的方向即底面侧引导。
该透镜镜筒单元121的主要部分具有第1透镜保持框130、第2透镜保持框124、第3透镜保持框125、第4透镜保持框126、滑动轴122a以及滑动轴122b。
第1透镜保持框130对朝向前面配设的第1透镜组(未图示)和反射镜130a等进行保持。第2透镜保持框124对可在图11所示的箭头M方向上沿滑动轴122a、122b移动的可动透镜组即第2透镜组124a进行保持。第3透镜保持框125对在图11所示的箭头M方向上移动的第3透镜组125a进行保持。第4透镜保持框126保持第4透镜组126a。滑动轴122a将第1~第4透镜保持框130、124、125、126的各自的一端侧保持成各透镜组的光轴一致,并且该滑动轴122a对第2、第3透镜保持框124、125的移动进行引导。滑动轴122b保持第3、第4透镜保持框125、126的另一端侧,并且对第3透镜保持框125的移动进行引导。
进而,该透镜镜筒单元121在配置于照相机的内部时,在通常情况下,其光轴O2配置成与铅直方向(图11中为箭头X方向)一致。
当将这样构成的上述透镜镜筒单元121配设在壳体内部的照相机例如沿铅直方向(X方向)落下的情况下,在图11的箭头F0所示的方向(与铅直方向X相同的方向)上,例如在第2透镜保持框124上产生冲击力。
可以考虑到,在该落下时产生的冲击力施加到透镜镜筒单元121的各结构部件时,会损伤各透镜保持框和各透镜组等。其中,特别是可动透镜即第2透镜组124a的第2透镜保持框124成为仅由滑动轴122a保持成移动自如的悬臂状态。因此,在落下的同时,图11的箭头R方向(该图中为逆时针方向)的弯矩作用在该第2透镜保持框124上。
因此,以往关于尽可能地缓和、抑制或吸收在落下时和冲击时等,对照相机的内部结构部件、特别是对透镜镜筒单元施加的冲击力的技术,提出了各种方案。
例如日本特开2005-292514号公报所公开的照相机,在透镜镜筒单元的透镜保持框的滑动轴上贯通配置螺旋弹簧等的施力部件。根据该结构,缓和了在该透镜保持框的滑动方向即沿光学透镜的光轴的方向的外力引起的冲击,并且增大了透镜保持框所接触的接触面积,由此缓和了向接触部分的应力集中。
并且,例如上述日本特开平5-333254号公报所公开的照相机构成为,在透镜镜筒单元的透镜框上设置与光轴、引导轴以及驱动轴垂直的方向上具有弹性的部件,将驱动轴按压并旋合在该弹性部件上。
但是,在上述日本特开2005-292514号公报和日本特开平5-333254号公报等所公开的手段中,为了缓和因施加外力而产生的冲击力,需要追加施力部件等某些结构物,或者需要改变形状等的措施。因此,具有在考虑节省照相机内部的空间的情况下是不利手段的问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通过研究透镜镜筒单元在照相机壳体内部的配置,以使得在落下时和冲击时等无意的外力施加在照相机壳体上时,能够降低透镜镜筒单元的透镜保持框的在移动方向(光轴方向)的负荷,从而提供一种不妨碍照相机本身的小型化就能够确保耐冲击性的照相机。
本发明的照相机具有外装部件和透镜镜筒单元,该透镜镜筒单元收纳在上述外装部件中,具有在直线上移动的可动透镜,上述外装部件的形状和上述透镜镜筒单元的配置关系为,在上述照相机沿与上述直线相同的方向落下最初与平面接触的情况下,照相机以其重心的正下方以外的一部分与上述平面接触。
可以如下表现本发明的照相机的结构的一例。一种照相机,该照相机包括:外装部件,其具有包含通过上述照相机的重心的法线的一个或多个面;以及透镜装置,其配置在上述外装部件的内部,并具有透镜框,该透镜框可以在与通过上述重心的上述法线的任一条都不平行的方向、且在光轴方向上移动,该照相机还具有形成为法线不通过上述重心的外装面,并具有能够与该外装面的法线平行地移动的上述透镜框。
可以如下表现本发明的照相机的结构的另一例。一种照相机,该照相机包括:外装部件,该外装部件包含具有通过重心的法线的第1外装面和形成为所有法线都不通过上述重心的第2外装面;以及透镜镜筒单元,其具有保持透镜并使其移动的透镜框,该透镜镜筒单元以该透镜框的移动方向与通过上述重心的法线不平行的方式配置在上述外装部件的内部。
可以如下表现本发明的照相机的结构的另一例。一种照相机,该照相机包括:外装部件,该外装部件包含具有通过重心的法线的面;突状部,其在上述外装部件中的具有通过上述重心的法线的面上朝向外方形成,并且形成在偏离通过上述重心的法线的延长线的位置上;以及透镜镜筒单元,其具有在与通过上述重心的法线平行的方向上移动的透镜。
根据本发明,研究透镜镜筒单元在照相机壳体内部的配置,以使在落下时和冲击时等无意的外力施加在照相机壳体上时,能够降低透镜镜筒单元的透镜保持框的在移动方向(光轴方向)上的负荷。由此,提供一种不妨碍照相机本身的小型化就能够确保该透镜镜筒单元的耐冲击性的照相机。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说明、所附权利要求及附图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的这些和其它特征、方面以及优点,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照相机的后视图。
图2是取出设置在图1的照相机内部的透镜镜筒单元来表示其背面侧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取出图2的透镜镜筒单元的透镜框单元来表示其背面侧的外观立体图。
图4是取出图1的照相机的透镜镜筒单元的主要结构部件(透镜保持框组等)进行表示的后视图。
图5是按时间经过表示图1的照相机在落到平面状的地面等时,以该照相机的底面与落下面大致平行的姿态着地的情况下的动作的概念图。
图6是按时间经过表示图1的照相机在落到平面状的地面等时,以该照相机的透镜镜筒单元的光轴与落下面大致正交的姿态着地的情况下的动作的概念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照相机的后视图。
图8是按时间经过表示图7的照相机在落到平面状的地面等时,以该照相机的透镜镜筒单元的光轴与落下面大致正交的姿态着地时的动作的概念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照相机的后视图。
图10是按时间经过表示图9的照相机在落到平面状的地面等时,以该照相机的透镜镜筒单元的光轴与落下面大致正交的姿态着地时的动作的概念图。
图11是取出以往的照相机中的透镜镜筒单元的主要结构部件(透镜保持框组等)进行表示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是从背面侧观察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照相机的图。在该图1中,通过局部剖开表示,示出设置在该照相机内部的透镜镜筒单元12的配置状态。图2是取出设置在图1的照相机内部的透镜镜筒单元12来表示其背面侧的外观立体图。图3是取出图2的透镜镜筒单元12中的透镜框单元来表示其背面侧的外观立体图,所述透镜框单元由多个透镜及其透镜保持框和保持各透镜保持框的滑动轴构成。图4是取出图1的照相机中的透镜镜筒单元的主要结构部件(透镜保持框组等)而从其背面侧观察的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1具有:形成由大致长方体的箱型形状构成的壳体的外装部件11;以及配置在上述外装部件11内部的预定位置的透镜镜筒单元12。外装部件能够应用例如作为铜合金的黄铜、铝合金、锌压铸件、聚碳酸酯树脂等的合成树脂等各种材料。
在外装部件11的背面侧设置有进行各种操作的多个操作部件13以及显示装置15的显示部。在外装部件11的上表面侧配设有快门按钮14等。在外装部件11的一侧面配设有手带配件16。
外装部件11由具有底面11a、左侧面11c、上表面11e、右侧面11g、背面以及前面的大致六面体形成。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以从背面侧观察照相机1的情况(图1所示的状态)为基准来规定其左右。因此,将图1中左侧所示的侧面称为左侧面11c,将该图中右侧所示的侧面称为右侧面11g。
而且,对于形成外装部件11的各面的关系,底面11a和左侧面11c经由角部11b连续设置,左侧面11c和上表面11e经由角部11d连续设置,上表面11e和右侧面11g经由角部11f连续设置,右侧面11g和底面11a经由角部11h连续设置。
在该外装部件11的内部,在预定位置以预定方式配置有透镜镜筒单元12。另外,在后面详细叙述透镜镜筒单元12相对于外装部件11的配置状态。
设该照相机1的重心位于图1中符号G所示的位置。在该情况下,外装部件11形成为具有如下的面,即,所述面具有通过该重心G的法线。
即,具体而言,例如在图1中,外装部件11的底面11a的法线N1通过重心G。左侧面11c的法线N2通过重心G。角部11d的法线N3通过重心G。连接外装部件11的上表面11e的一端和快门按钮14的上表面的面A的法线N4通过重心G。从右侧面11g突出设置的手带配件16的外缘侧的面16a的法线N5通过重心G。角部11h的法线N6通过重心G。
并且,如果照相机前面和背面为平面,则各自具有通过重心的法线,但这些法线与后述的透镜镜筒单元12的光轴O2不平行。
另外,连接外装部件11的上表面11e的一端和快门按钮14的上表面的面A是在将本照相机1载置成上表面侧与某平面接触时,与该平面接触的假想面。此时,作为实际与该平面接触的照相机1的部位,为上表面11e的一端(角部11d附近)和快门按钮14的上表面这两个部位。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外装部件11包含具有通过照相机1的重心G的法线的面。
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透镜镜筒单元12具有弯曲光学系统,该弯曲光学系统接收从前面侧入射的光束,利用固定设置在第1透镜保持框30上的反射镜30a来折弯其光轴O1,将该入射光束向沿光轴O2的方向即底面侧引导。
作为该透镜镜筒单元12的主要部件,具有:透镜框单元21(参照图3);快门框35;固定设置在该快门框35上的快门驱动电动机34;对焦电动机32;以及变焦电动机33。快门框35固定设置在透镜框单元21的第2透镜保持框24和第3透镜保持框25之间。
上述透镜框单元21具有多个透镜及其透镜保持框和保持各透镜保持框的滑动轴。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透镜框单元21具有第1透镜保持框30、第2透镜保持框24、第3透镜保持框25、第4透镜保持框26、滑动轴22a以及滑动轴22b等。
上述第1透镜保持框30保持朝向前面配设的第1透镜组(未图示)和反射镜30a等。上述第2透镜保持框24以滑动轴22a为支点成为悬臂梁状,并保持能够在图2所示的箭头M方向上沿滑动轴22a移动的可动透镜组即第2透镜组24a。上述第3透镜保持框25以滑动轴22a为支点成为悬臂梁状,并保持在图2所示的箭头M方向上移动的第3透镜组25a。上述第4透镜保持框26保持第4透镜组26a。上述滑动轴22a以使得各透镜组的光轴一致的方式保持第1~第4透镜保持框30、24、25、26的各自的一端侧,并且对第2、第3透镜保持框24、25的移动进行导向。上述滑动轴22b保持第3、第4透镜保持框25、26的另一端侧,并且对第3透镜保持框25和第4透镜保持框26的移动进行引导。
并且,这样构成的透镜镜筒单元12以图1所示那样的配置状态固定设置在照相机1的内部。
即,在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1中,透镜镜筒单元12以如下方式配置在照相机1的内部,即,透镜镜筒单元12的可动透镜(第2透镜组24a、第3透镜组25a)的移动方向(沿光轴O2的方向)成为与通过本照相机1的重心的外装部件11的各面中的任一条法线(Nx)都不平行的方向。
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1例如如图5(A)所示,在以外装部件11的底面11a为下侧沿铅直方向(箭头X1方向)落下的情况下,在第2透镜保持框24上产生图4的箭头F所示的力量,与地面等碰撞。在该碰撞时,该箭头F所示的落下冲击力量分解为向该图所示的箭头F1和箭头F2这两个方向的力量。与此同时,图4所示的箭头R1方向(该图中为逆时针方向)的弯矩作用在第2透镜保持框24上。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1中,施加在透镜镜筒单元12的第2透镜保持框24上的冲击力量F1比向铅直方向(X方向)的冲击力量F小(F>F1)。
即,在照相机1落下时,在其落下方向(图4中为沿箭头X的方向)与可动透镜的移动方向(光轴O2)一致时,施加在透镜镜筒单元12(的可动透镜)上的冲击力成为最大力量F。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定透镜镜筒单元12的配置以使得光轴O2与照相机1的落下方向(X方向)不平行,从而降低施加在该透镜镜筒单元12上的冲击力。
这里,以下利用图5、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1落下时的动作的一例。
图5是按时间经过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在落到平面状的地面等时,以该照相机的底面与落下面大致平行的姿态着地时的动作的概念图。
首先,在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1朝向平面状的地面(以下称为落下面)100落下的情况下,考虑以该照相机1的底面11a和落下面100大致平行的姿态沿图5(A)的箭头X1方向落下的情况。该情况下,照相机1的透镜镜筒单元12的光轴O2与落下方向X1不平行,并且与底面11a的通过重心的法线N1(参照图1)也不平行。
在维持该姿态的状态下,如图5(B)所示,当照相机1的底面11a接触落下面100时,此时施加在透镜镜筒单元12的第2透镜保持框24上的冲击力如上面使用图4描述的那样,成为图4的符号F1所示的力量。
照相机1与落下面100接触而发生碰撞后,如图5(C)所示,向箭头X2方向回弹。这里,回弹方向(箭头X2方向)是沿着落下方向X1的方向,是落下方向X1的相反方向。
这样,在照相机1以图5所示的姿态落下的情况下,当因落下而产生的冲击力(参照图4)施加在透镜镜筒单元12的第2透镜保持框24上时,光轴O2方向的冲击力的力量成为比F小的分力即力量F1(参照图4)。因此,如果在光轴O2方向上看,则与以往方式的照相机(参照图11)中落下方向X和光轴O2一致时相比,施加在本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单元12上的冲击力降低。
接着,图6是按时间经过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在落到平面状的地面等时,以该照相机的透镜镜筒单元的光轴O2与落下面大致正交的姿态着地时的动作的概念图。
图6所示的例子是照相机1朝向落下面100落下的情况,是以该照相机1的底面11a与落下面100不平行的姿态沿图6(A)的箭头X1方向落下的情况。
该情况下,成为照相机1的透镜镜筒单元12的光轴O2例如与落下方向X1大致平行、底面11a和落下面100不平行的姿态。
在维持该姿态的状态下,如图6(B)所示,首先照相机1的角部11h最先与落下面100接触。
接着,照相机1以作为该着地点的角部11h为旋转中心,向图6(B)所示的箭头X3方向(在该图中为逆时针方向)旋转,姿态向底面11a与落下面100接触的方向变化。即,在照相机1因落下而与落下面100碰撞时产生的冲击力变换为向箭头X3方向的旋转力。
然后,在照相机1的角部11b与落下面100接触时,如图6(C)所示,该照相机1的向箭头X3方向的旋转力使照相机1以角部11b为旋转中心向箭头X4方向(在该图中为逆时针方向)旋转。由此,照相机1的姿态变化为该图(C)所示那样的状态。
进而,照相机1在受到箭头X4方向的旋转力的同时,受到向图6(D)所示的箭头X2方向的回弹力。
这样,在照相机1以图6所示的姿态落下的情况下,因落下而产生的冲击力在与落下面100碰撞时,变换为使照相机1旋转的旋转力并衰减。由此,施加在透镜镜筒单元12上的冲击力也降低。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将透镜镜筒单元12以如下方式配置在照相机1的内部,即,透镜镜筒单元12的可动透镜(第2透镜组24a、第3透镜组25a)的移动方向(光轴O2)成为与通过照相机1的重心的外装部件11的各面中的任一条法线(Nx)都不平行的方向。即,将照相机在落下之前所具有的势能在落下后转换为旋转能,使能量逐渐消耗,由此能够降低由照相机1落下时和碰撞时等产生的冲击力引起的对透镜镜筒单元12的负荷。
并且,透镜镜筒单元12的可动透镜的移动方向相对于外装部件11的底面11a、左侧面11c、上表面11e、右侧面11g中的任一个都倾斜。因此,如图5所示,即使照相机以这些面为水平的方式落下,上述移动方向的冲击力也会被分解而缓和。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由于不需要追加结构部件,所以不会妨碍照相机1本身的小型化,仅通过研究透镜镜筒单元12在外装部件11内部的配置,就能够确保透镜镜筒单元12的耐冲击性。
接着,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
图7是从背面侧观察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照相机的图。在该图7中,与图1同样,通过局部剖开表示,示出设置在该照相机内部的透镜镜筒单元的配置状态。图8是按时间经过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在落到平面状的地面等时,以该照相机的透镜镜筒单元的光轴与落下面大致正交的姿态着地时的动作的概念图。
本第2实施方式的照相机1A(参照图7)的结构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照相机1(参照图1)的结构大致相同。而且,外装部件11A的形状稍微不同,并且透镜镜筒单元12在外装部件11A内部的配置方式不同。因此,对于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大致相同的结构,省略其详细说明,以下仅说明不同的部件。
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1A的外装部件11A由具有底面、左侧面11c、上表面、右侧面11g、背面以及前面的大致六面体形成,这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外装部件11A的底面侧和上表面侧的形状稍微不同。
即,外装部件11A的底面由基准底面11a和倾斜面11aa形成,该基准底面11a靠近右侧面11g,由与左右两个侧面11c、11g大致正交的面构成,该倾斜面11aa是从该基准底面11a连续形成的面,形成为相对于该基准底面11a具有预定的角度。如图7所示,该倾斜面11aa形成为从照相机1的背面侧观察时具有从基准底面11a向左上的倾斜,经由角部11b与左侧面11c连续设置。
并且,外装部件11A的上表面由基准上表面11e和倾斜面11ee形成,该基准上表面11e靠近右侧面11g,由与左右两侧面11c、11g大致正交的面构成,该倾斜面11ee是从该基准上表面11e连续形成的面,形成为相对于该基准上表面11e具有预定的角度。如图7所示,该倾斜面11ee形成为从照相机1的背面侧观察时具有从基准上表面11e向左下的倾斜,经由角部11d与左侧面11c连续设置。
另外,基准底面11a和基准上表面11e形成为大致平行,倾斜面11aa和倾斜面11ee形成为在照相机1的上下方向上大致对称的形状。由此,本照相机1A的外装部件11A从背面侧观察时的形状形成为所谓的楔形。另外,由于在基准上表面11e上配设有快门按钮14等的朝向外方的突起物,所以在作为照相机1A观察时,外装部件11A的基准上表面11e的附近部位没有形成为平面状。
这里,本照相机1A的重心位于图7中符号G所示的位置。在该情况下,外装部件11A形成为具有:具有通过该重心G的法线的面即第1外装面;和形成为所有法线都不通过重心G的第2外装面(基准底面11a)。
即,具体而言,例如在图7中,外装部件11A的底面侧的倾斜面11aa的法线NA1通过重心G。角部11b的法线NA2通过重心G。左侧面11c的法线NA3通过重心G。连接外装部件11A的上表面侧的倾斜面11ee的一端和快门按钮14的上表面的面A的法线NA4通过重心G。角部11f的法线NA5通过重心G。从右侧面11g突出设置的手带配件16的外缘侧的面16a的法线NA6通过重心G。这样,将具有通过重心G的法线的上述各外装面称为第1外装面。另一方面,上述第1外装面以外的外装面即成为第2外装面的基准底面11a的所有法线形成为不通过重心G。即,在基准底面11a的范围内,不能引出通过重心G的法线。当从重心G向基准底面11a引垂线时,垂线与在基准底面11a的范围外延长基准底面11a的假想平面B相交。
在这样形成的外装部件11A的内部,在预定位置以预定方式配置有透镜镜筒单元12。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透镜镜筒单元12本身的结构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完全相同,赋予相同标号。
即,透镜镜筒单元12配置成,在外装部件11A的内部,可动透镜(第2透镜组24a、第3透镜组25a。参照图2、图3等)的移动方向即沿光轴O2的方向与外装部件11A的通过重心G的任一条法线都不平行。
并且,透镜镜筒单元12配置成,其光轴O2与相对于基准底面11a大致正交的方向(即第2外装面的法线)大致平行。换言之,基准底面11a和光轴O2的关系被设定成,光轴O2与在图7中延长基准底面11a表示的假想面B大致正交。
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1A例如如图8(A)所示,在以外装部件11A的底面侧为下侧、其基准底面11a与落下面100大致平行的姿态,沿铅直方向(图8(A)的箭头X1方向)落下的情况下,首先如图8(B)所示,基准底面11a与落下面100接触。
接着,照相机1A以作为该着地点的基准底面11a为旋转中心,向图8(B)所示的箭头X3方向(在该图中为逆时针方向)旋转,姿态向底面侧的倾斜面11aa与落下面100接触的方向变化。
然后,当照相机1A的角部11b与落下面100接触时,如图8(C)所示,该照相机1A的向箭头X3方向的旋转力使照相机1A以角部11b为旋转中心向该图(C)所示的箭头X4方向(在该图中为逆时针方向)旋转。由此,照相机1A的姿态变化为图8(C)所示的状态。
而且,照相机1A在受到箭头X4方向的旋转力的同时,受到向图8(D)所示的箭头X2方向的回弹力。
这样,在照相机1A以图8所示的姿态落下的情况下,在与落下面100碰撞时,因落下而产生的冲击力转换为使照相机1A旋转的旋转力并衰减。由此,施加在透镜镜筒单元12上的冲击力也降低。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包含具有通过重心G的法线的第1外装面以及形成为所有法线都不通过重心G的第2外装面,来形成外装部件11A。进而,在照相机1A的内部以如下方式配置透镜镜筒单元12,即,透镜镜筒单元12的可动透镜的移动方向(光轴O2)与通过照相机1的重心G的任一条法线(NAx)都不平行。通过以上来降低由照相机1A落下时和碰撞时等产生的冲击力引起的对透镜镜筒单元12的负荷。因此,由于不需要追加结构部件,所以不妨碍照相机1A本身的小型化,仅通过研究透镜镜筒单元12在外装部件11A内部的配置,就能够确保透镜镜筒单元12的耐冲击性。
接着,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
图9是从背面侧观察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照相机的图。在该图9中,与图1同样,通过局部剖开表示,示出设置在该照相机内部的透镜镜筒单元的配置状态。图10是按时间经过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在落到平面状的地面等时,以该照相机的透镜镜筒单元的光轴与落下面大致正交的姿态着地时的动作的概念图。
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1B(参照图9)的结构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照相机1(参照图1)的结构大致相同。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不同之处仅在于:在外装部件11B中的预定的外装面上的预定位置具有朝向外方形成的突状部17,以及透镜镜筒单元12在外装部件11B内部的配置方式。因此,对于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大致相同的结构,省略其详细说明,以下仅说明不同的部件。
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1B的外装部件11B由具有底面11a、左侧面11c、上表面11e、右侧面11g、背面以及前面的大致六面体形成,这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完全相同。除此之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外装部件11B的底面11a的面上,在角部11b附近,设有朝向外方形成的突状部17。该突状部17可以是外装部件11B的一部分形成为突状,也可以是利用粘接等方法将与外装部件11B分体的突状部件一体地配设在外装部件11B的预定位置上。
这里,本照相机1B的重心位于图9中符号G所示的位置。在该情况下,外装部件11B形成为具有如下的面,即,该面具有通过该重心G的法线。
即,具体而言,例如在图9中,外装部件11B的底面11a的法线NB1通过重心G。突状部17的外缘部的切线的法线NB2通过重心G。角部11b的法线NB3通过重心G。左侧面11c的法线NB4通过重心G。连接外装部件11B的上表面11e的一端和快门按钮14的上表面的面A的法线NB5通过重心G。角部11f的法线NB6通过重心G。从右侧面11g突出设置的手带配件16的外缘侧的面16a的法线NB7通过重心G。
另外,连接外装部件11B的底面11a的一端和突状部17的外表面的面C(图9中用双点划线表示),是将本照相机1B载置成底面侧与预定的平面接触时,与该平面接触的假想面。此时,作为实际与该平面接触的照相机1B的部位,为底面11a的一端(角部11h附近)和突状部17的下表面这两个部位。
本实施方式的外装部件11B形成为包含具有通过照相机1B的重心G的法线NB1的面即底面11a。与此同时,在外装部件11B中的具有通过重心G的法线NB1的底面11a上朝向外方、并且在偏离通过重心G的法线NB1的延长线的位置即角部11b附近,形成有突状部17。这里,突状部17的配置优选从通过重心G的法线NB1的延长线上偏离的距离尽可能远(长)的位置。
在这样形成的外装部件11B的内部,在预定位置以预定方式配置有透镜镜筒单元12。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透镜镜筒单元12本身的结构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完全相同,赋予相同标号。
即,透镜镜筒单元12构成为具有在与外装部件11B的通过重心G的法线NB1平行的方向上移动的可动透镜(第2透镜组24a、第3透镜组25a。参照图2、图3等)。
换言之,例如透镜镜筒单元12配置成,其光轴O2与相对于底面11a大致正交的方向、即底面11a的法线NB1大致平行。
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1B例如如图10(A)所示,在以外装部件11B的底面侧为下侧、其底面11a与落下面100大致平行的姿态,沿铅直方向(图10(A)的箭头X1方向)落下的情况下,首先如图10(B)所示,突状部17的下表面与落下面100接触。
接着,照相机1B以该突状部17为旋转中心,向图10(B)所示的箭头X5方向(在该图中为顺时针方向)旋转,产生姿态变化。然后如图10(C)所示,角部11h与落下面100接触。
在照相机1B的角部11h与落下面100接触时,如图10(C)所示,该照相机1B的向箭头X5方向的旋转力成为使照相机1B以角部11h为旋转中心向该图(C)所示的箭头X6方向(在该图中为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回弹力。由此,照相机1B的姿态变化为图10(C)所示的状态。
而且,照相机1B在受到箭头X6方向的旋转力的同时,受到向图10(D)所示的箭头X2方向的回弹力。
这样,在照相机1B以图10所示的姿态落下的情况下,在与落下面100碰撞时,因落下而产生的冲击力转换为使照相机1B旋转的旋转力并衰减。由此,施加在透镜镜筒单元12上的冲击力也降低。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在具有通过重心G的法线的外装部件11B中,在具有通过重心G的法线的底面11a的面上,在偏离通过该重心G的法线的延长线的位置上,设有朝向外方突出设置的突状部17。进而,在照相机1B的内部以如下方式配置透镜镜筒单元12,即,透镜镜筒单元12的光轴O2、即可动透镜的移动方向与通过重心G的法线NB1平行。由此,降低由照相机1B落下时和碰撞时等产生的冲击力引起的对透镜镜筒单元12的负荷。因此,由于不需要追加结构部件,所以不妨碍照相机1B本身的小型化,仅通过研究透镜镜筒单元12在外装部件11B内部的配置,就能够确保透镜镜筒单元12的耐冲击性。
虽然已经示出并说明了被认为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毫无疑问应理解到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容易地在形式或细节上进行各种修改和变更。因此意味着本发明不限于说明和例示的精确形式,而是构成为涵盖可能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的所有修改。
本申请基于2006年10月19日在日本提交的在先专利申请2006-285441号公报并要求其优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