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多圈同心火焰炉冠的煤气灶用高功率双燃烧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680014368.7

文献号 : CN101166934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皮耶罗·阿尔曼尼

申请人 : 注射金属协会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煤气灶的具有多圈同心火焰的双燃烧器,特点是高功率和高度小,所述双燃烧器包括五个文氏管混合腔,即一个具有垂直轴线的用于供给中央燃烧器的中央腔(5a)和四个均匀间隔的腔(6a),该四个均匀间隔的腔具有倾斜轴线,用于供给外围环形燃烧器。

权利要求 :

1.用于煤气灶的双燃烧器,该燃烧器具有多圈同心火焰炉冠,其包括圆形盆状主体(1)和具有所述多圈同心火焰炉冠的头部(T),该圆形盆状主体(1)容纳有喷嘴固定横挡(2)和分离且不连通的煤气上进气导管(3)和下进气导管(4),上述上进气导管和下进气导管分别向中央喷嘴(5)和外围喷嘴组供给煤气;

该燃烧器特征在于,所述外围喷嘴组通过至少三个均匀间隔的外围喷嘴(6)形成,这些外围喷嘴(6)向具有倾斜轴线的外围文氏管混合腔(6a)供给煤气,同时所述中央喷嘴(5)向具有垂直轴线的中央文氏管混合腔(5a)供给煤气;所述头部(T)设置有一系列的下径向分区(15),该一系列下径向分区用于相对于所述圆形盆状主体(1)对所述头部进行自定中心的确定,从而保证有效地导入从炉灶面(P)的上方抽入的主要空气(A);

在所述外围文氏管混合腔(6a)的下游,V形的分流器分区(10)设置在下盘(7)上,所述V形的分流器分区是用于促进来自所述外围文氏管混合腔(6a)的空气-煤气混合气流的分支,所述空气-煤气混合气流在用于向外围同心火焰炉冠(FE)供给气流的通道(11)的内部传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进气导管(3)和下进气导管(4)在不同的高度到达所述圆形盆状主体的中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进气导管(3)正好结束于所述圆形盆状主体(1)的中央,同时所述下进气导管(4)从所述中央上方通过。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垂直通道(3a)从所述上进气导管(3)向上分支,在所述垂直通道(3a)上安装有中央喷嘴(5),同时至少三个均匀间隔的上升和分支的通道(4a)从所述下进气导管(4)分支,在所述至少三个通道(4a)上安装有相应的外围喷嘴(6)。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T)由下盘(7)和上盘(8)形成,它们能够很好地匹配,其中下盘(7)具有去顶圆锥形轮廓并具有阶梯状外围边缘(7a),该阶梯状外围边缘(7a)支撑并定心具有阶梯状外周领部(8a)的上盘(8),所述上盘(8)还在下盘(7)上的中心凸缘(9)上被支撑和定心。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盘(7)和上盘(8)分别具有下半导管(7b)和上半导管(8b),该下半导管(7b)和上半导管(8b)形成了外围文氏管混合腔(6a),同时所述中央文氏管混合腔(5a)完全容纳在所述上盘(8)中。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T)包括环形盖(13)和圆形盖(14),所述环形盖(13)和圆形盖(14)分别封闭所述通道(11)和所述中央文氏管混合腔(5a);所述上盘(8)具有三个齿形炉冠(12)。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径向分区(15)设置在所述下盘(7)上。

9.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圆形盆状主体(1)上的中央位置处钻一个具有垂直轴线的孔,所述孔起始于下煤气进气导管(4)并且结束于与所述中央喷嘴(5)连接并与其同轴的垂直通道(3a)中,在所述具有垂直轴线的孔面前,所述上进气导管(3)被阻塞。

说明书 :

技术领域

本工业发明的专利申请涉及一种煤气灶用双燃烧器,该双燃烧器具有多圈同心火焰炉冠,特点是高功率和高度小。

背景技术

术语“双燃烧器”指的是燃烧器包括两个不同的设有相应旋阀的煤气进气管,所述煤气进气管分别供给两个或多个同心火焰炉冠,其能够选择性地打开或者关闭,能够通过源自所述分开的进气管对的两个通道自主地供给。
虽然设有多圈同心火焰炉冠,但是传统的燃烧器的特点是其只有一个具有相应旋阀的煤气进气管,该进气管供给全部的用于向燃烧器头部提供空气-煤气混合物的通道。
这就意味着传统的燃烧器的同心火焰炉冠总是同时打开或关闭,但是,在使用双燃烧器的情况下,用户可以决定打开全部或部燃烧焰炉冠。
由于上述原因,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煤气灶用双燃烧器,该双燃烧器具有已知类型的多圈同心火焰炉冠,其特点在于空前的功率。
必须要注意的是,具有已知类型的多圈同心火焰炉冠的双燃烧器的模型的特点在于,它们使用了具有垂直轴线的用于中央燃烧器的文氏效应混合腔,技术上称为“文氏管”,同时,环形的外围燃烧器的混合腔包括两个具有垂直轴线的文氏管或者一个具有水平轴线的文氏管。
因为中央燃烧器的位置原因其功率有限,所以外围燃烧器具有最高功率,其归功于外围燃烧器的文氏管腔。
众所周知,文氏管腔支持的功率依赖于其收缩部分或槽的直径,其轮流影响文氏管分支部分,这意味着槽部分和文氏分支部分的长度被增加以提高功率。
如上所述,在传统的具有多圈同心火焰炉冠的双燃烧器的模型中,在外围燃烧器上不可能得到高功率。这是因为有限的燃烧器的高度阻止了具有外围燃烧器的垂直轴线的文氏管腔的长度延伸。
由于上述原因,已知类型的具有多圈同心火焰炉冠的双燃烧器通常在其功率末端操作。这种情况对应着高燃烧值,该值接近欧洲规范CEN30.1设立的最大限制并且超出了中国规范设立的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燃烧器设计用于克服传统燃烧器的这种典型的功能限制。本发明的燃烧器设置有一个中央燃烧器,其通常与具有垂直轴线的文氏管腔并且和完全创新的外围燃烧器连接,所述完全创新的外围燃烧器与两个以上的,最好是四个具有倾斜轴线和径向方向的文氏管腔连接,根据燃烧器的尺寸,每个文氏管腔都具有一个单元功率。
例如,在具有两个文氏管腔的燃烧器中,为了得到4kW,每个单独的文氏管腔必须被载荷2kW;在具有四个文氏管腔的燃烧器的情况下,减少每个文氏管腔的载荷至1.25kW,减去62.5%,可得到最大功率为5kW,结果是减小了外围燃烧器传输最大功率时产生的燃烧值。
本发明的燃烧器通常包括一个盆状主体,其底壁通常设有两个不同的用于煤气进气的具有水平轴线的不连通的导管,其每个导管被设计成可以选择性地供给上述通道。
两个煤气进气导管以稍微不同的高度到达主体的中央,以这种方式,如果必要,它们可以通过具有垂直轴线的孔连通,所述孔从上导管开始,结束于下导管。
垂直通道从上进气导管向上分支,其上安装有第一煤气喷嘴,该喷嘴设计用于将煤气导入到混合腔中,所述混合腔供给中央火焰炉冠。根据本发明,两个以上的上升和分支通道从下进气管分支,在所述通道上安装有相应的喷嘴,该喷嘴设计用于将煤气导入到供给外围火焰炉冠的混合腔中。
具有文氏效应的成形的腔体被容纳在每个煤气喷嘴的下游,该成形的腔体促进煤气与从炉灶面的上部抽入的主要空气的混合。
这就意味着,本发明的燃烧器设置有最小四个混合文氏管腔,一个在第一喷嘴上方的具有垂直轴线的中央腔体和最小三个均匀间隔开的具有倾斜轴线的腔体,其分别由不同的喷嘴供给。
这些腔体位于燃烧器头部内侧,就是说位于包含在燃烧器的全部模型中的圆形“盘”中,其特点是设置有一同心系列的多个齿形炉冠,在该齿形炉冠上,放置有燃烧器盖,用于封闭所述齿形炉冠的洞,众所周知,火焰从每个所述的洞中冒出。
更准确地,所述头部由下盘和上盘形成,这样的形状使得它们能够很好地匹配,以便形成具有倾斜轴线的混合腔体,同时,具有垂直轴线的混合腔体整个位于所述上盘的中央,其中该上盘是具有一同心系列的多个齿形炉冠的盘体。
所述下盘设置有一系列下径向分区,该下径向分区决定自定中心和从喷嘴固定器主体上分离。该分离必不可少以保证从炉灶面上抽取的主要空气的有效导入。

附图说明

为了更加清楚地描述本发明的双燃烧器,下面参考附图进行继续说明,附图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是进行限定,附图对具有多个火焰炉冠的双燃烧器进行了描述,所述多个火焰炉冠设置有具有倾斜轴线的四个文氏管腔,其用于供给外围火焰炉冠。
图1为通过煤气进气导管的轴线的沿直径的垂直平面所截的本发明燃烧器的截面图,所述煤气进气导管设计用于供给外围火焰炉冠。
图2为通过其它煤气进气导管的轴线的沿直径的垂直平面所截得本发明燃烧器的截面图,所述其它煤气进气导管位于高于第一导管高度。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燃烧器主体的俯视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没有盖的燃烧器的头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上述附图,本发明的双燃烧器包括一个圆形盆状主体1,该主体容纳有凸起的中央横挡2,其上具有用于多个煤气喷嘴的壳体。
主体1通常容纳两个不同的且不连通的煤气进气导管3和4,它们中的每个导管可以选择性和分别地供给与中央火焰炉冠连接的喷嘴和与外围火焰炉冠连接的喷嘴组。
两个煤气进气导管3和4在稍微不同的高度到达主体1的中央;更准确地,上进气导管3正好结束于主体1的中央,同时下进气导管4从中央上方通过,如图1所示。
垂直通道3a从上进气导管3向上分支,其上安装有设计用于将煤气导入到文氏管混合腔中的第一喷嘴5,该文氏管混合腔供给中央火焰炉冠FC;同时,四个上升和分支的通道4a从下进气导管4分支,在所述通道4a上安装有设计用于将煤气导入到供给外围火焰炉冠FE的混合腔中的相应喷嘴6。
具有垂直轴线的文氏管混合腔5a位于喷嘴5的下游,同时四个具有优选地从40度到60度的倾斜轴线的文氏管混合腔6a位于四个喷嘴6的下游。
另外,本发明的燃烧器包括由下盘7和上盘8形成的头部T,这种形状使得它们很好地匹配。
更准确地,下盘7具有去顶圆锥形轮廓,并且具有阶梯状的外围边缘7a,该外围边缘支撑并定心具有阶梯状的外周领部8a的上盘8。
上盘8还在下盘7的中央凸缘9中被支撑和定心。
两个盘7和8分别具有半导管7b和8b,该半导管形成文氏管混合腔6a;在所述腔体下游,V形变流器分区10安装在下盘7上,其促进来自腔体6a的空气-煤气混合气流的分支,在用于供给外围同心火焰炉冠FE的通道11内传送空气-煤气混合气,如图4所示,图中清楚地示出了上盘8上方的三个齿形炉冠12。
环形通道11由四个相同的连续和相通的通道部分形成,每个部分被一对分流器分区10限定边界。
通道11被环形盖13封闭,在其内侧和外侧的边缘上,形成有上述外围同心火焰炉冠FE。
文氏管混合腔5完全容纳在上盘8中,其结束于被齿形炉冠12横向封闭的圆形间隔中,该齿形炉冠具有更小的直径,并且被圆形盖14盖过,在其外围边缘上形成有中央同心火焰炉冠FC。
特别参考图1,下盘7设置有一系列下径向分区15,该分区决定自定中心和从喷嘴固定器主体1上分离,由此保证了从炉灶面P上抽入的主要空气A有效地导入。
为了将本发明的双燃烧器转换成传统的具有三圈同心火焰炉冠的燃烧器,在主体1的中央位置上钻一个具有垂直轴线的孔,该孔起始于下煤气进气导管4,结束于连接有喷嘴5的同轴垂直通道3a中。
这样,只有下导管4需要被连接到煤气供给网中,以便同时供给全部喷嘴,中央喷嘴5和横向喷嘴6,经验证在这种情况下,上煤气进气导管3需要被封闭以阻止从下导管4被导入的煤气退出燃烧器主体并向上流向上导管3。
为了避免使用其他附加到燃烧器主体1上的组件,例如导管3的封闭盖,导管3的长度需要适当地缩短。
由于可以通过压模过程得到主体1,通过简单地向后移动模具中使用的作为上导管3的“核”的销来容易地和低成本地缩短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