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及大客车用子午线轮胎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710194836.X

文献号 : CN10118616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千允畅

申请人 : 韩国轮胎株式会社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如下的卡车及大客车用子午线轮胎,即:通过在以胎体(4)的卷边部(6)为中心的上下30cm范围内,波浪形地形成胎体帘线(5),使波浪形部吸收施加于该胎体帘线(5)的张力,从而可防止帘线的强度下降,且由钢丝形成胎体帘线。

权利要求 :

1.一种卡车及大客车用子午线轮胎,由胎面(1)和胎侧(2)以及胎圈部(3,31)构成,且在上述胎圈部(3)与胎圈部(31)之间设置胎体(4),由金属丝构成该胎体(4)的胎体帘线(5),金属丝所构成的胎体帘线(5)的一部分形成为波浪形部,该卡车及大客车用子午线轮胎的特征在于,上述胎体帘线(5)的波浪形部设定在以胎体卷边部(6)为中心的上下全长20~30mm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车及大客车用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将形成于上述胎体帘线(5)的波浪形部的波浪振幅方向与胎体面水平地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车及大客车用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将形成于上述胎体帘线(5)的波浪形部的波浪振幅方向与胎体面垂直地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卡车及大客车用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上述波浪形部的波浪振幅为胎体帘线直径的2~3倍。

说明书 :

卡车及大客车用子午线轮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卡车及大客车用子午线(Radial)轮胎,特别是涉及用钢丝形成胎体帘线的卡车及大客车用子午线轮胎。

背景技术

[0002] 若向轮胎施加空气压力,则胎体(carcass)将支撑该空气压力,起到该作用的胎体中支撑该空气压力的主要部分为埋入于胎体的帘线。从而,最终是由胎体帘线支撑空气压力所导致的压力。
[0003] 在充气轮胎中,在行驶中所施加的空气压力一直在变化,另外,还有时暂时施加过渡的压力的情况。由纤维构成胎体帘线(Code)的轮胎,其可伸缩的帘线虽然可吸收这样的压力变化,但是由钢丝(Steel)形或帘线的轮胎就无法吸收施加于钢丝帘线的张力,因此,存在随着施加于钢丝帘线的张力发生变化,或随着张力暂时过渡施加,而使钢丝帘线的强度下降的问题。
[0004] 为此,以往在日本专利JP1999-042909号中,提出了通过波浪形地形成胎体帘线的一部分,来吸收施加于胎体帘线的变化的张力的轮胎。但是,如此波浪形地形成胎体帘线的一部分的以往轮胎存在重大缺点,即当在胎面部的带束层的底部形成该波浪形部后,一旦胎体在带束层的底部进行伸缩运动,则使胎体层与带束层的分离现象加速。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提供如下的卡车及大客车用子午线轮胎,即虽然是如以往技术那样波浪形地形成胎体帘线的一部分的轮胎,但是通过将该波浪形的设置位置,设定在以伸缩所致的层间分离发生的可能性最小的部位即胎体卷边部(turn up edge)为中心的上下30cm范围内,而使波浪形的胎体帘线吸收变化的张力,并减少帘线的强度下降,减少发生构成轮胎的层间分离现象的轮胎。

附图说明

[0006] 图1是本发明的轮胎中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0007] 图2是胎体帘线的局部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0009] 本发明的卡车及大客车用子午线轮胎由胎面1(Tread)和胎侧2(Sidewall)以及胎圈部3(bead)构成,在该胎圈部3与另一胎圈部31之间设置胎体4,用金属线构成该胎体4的帘线5,且金属丝所构成的胎体帘线5的一部分成为波浪形部,其特征在于,上述胎体帘线5的波浪形部被设定在以胎体卷边部6为中心的上下20~30mm范圈内。
[0010] 通常,在轮胎中,空气压力所致的伸缩变化最小的部分为胎圈部3。为此,优选将上述胎体帘线5的波浪形部设置在该胎圈部3的周围,且即使在胎圈部3的周围中,为了这种波浪形部不会引起胎体卷边部6的分离现象,而将波浪形部的中心设置在该卷边部6是有效的。
[0011] 此外,本发明提供波浪形的胎体帘线5的振幅方向与胎体4面呈水平的轮胎,或与胎体4面呈垂直的轮胎。
[0012]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以如线圈那样缠绕的方式形成胎体帘线5的波浪形部的轮胎。
[0013] 上述胎体帘线5的波浪形部的波形振幅,优选形成为胎体钢丝直径的2~3倍。但是,如果以胎体帘线5直径的4~8倍来形成振幅的话,虽然撞击吸收效果优良,但是引起层间分离现象的危险较大。
[0014] 如上述的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即通过波浪形地形成埋入于胎体4的胎体帘线5的一部分,使波浪形的胎体帘线5吸收变化的张力,减少胎体帘线5的强度下降,使这样的波浪形部7形成在空气压力所致变形最小的部位即胎圈部3的周围,且将其设置部设置在以胎体卷边部6为中心的上下30cm以下的范围,由此,减少构成轮胎的层间分离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