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件及采用该固定件的外墙施工结构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810098200.X

文献号 : CN10128533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肥海聪芝

申请人 : 日吉华株式会社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固定件及采用该固定件的外墙施工结构,该固定件为重量较轻、成本较低的制品,同时相对作用于固定的外墙板的背面上的荷载,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可将外墙板的固定状态保持在长期地稳定的状态。该固定件由一块钢板形成,其包括:基板部,该基板部形成主体侧的固定部;外墙板内面支承部,该外墙板内面支承部在基板部的左右两侧,在基板部的前方的位置,沿上下方向延伸;上下外墙板的扣合部,该扣合部在左右的外墙板内面支承部之间,沿左右方向延伸,其前端位于上述外墙板内面支承部的前方,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左右的外墙板内面支承部之间,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外墙板内面支承部分别形成于上述扣合部的上方和下方。

权利要求 :

1.一种固定件,该固定件由一块钢板形成,其包括:

基板部,该基板部形成主体侧的固定部;外墙板内面支承部,该外墙板内面支承部在基板部的左右两侧,在基板部的前方的位置,沿上下方向延伸;上下外墙板的扣合部,该扣合部在左右的外墙板内面支承部之间,沿左右方向延伸,其前端位于上述外墙板内面支承部的前方,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左右的外墙板内面支承部之间,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外墙板内面支承部分别形成于上述扣合部的上方和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件,其特征在于上述各外墙板内面支承部通过钢板的深冲加工而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件,其特征在于上述扣合部包括水平部,该水平部从在该扣合部的上方沿左右方向形成的上述外墙板内面支承部的底端,沿水平方向延伸;及与水平部连续的至少1个顶侧外墙板扣合用的立起部;以及至少1个底侧外墙板扣合用的下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件,其特征在于上述下延部的左右两侧的底端附近朝向固定件的内面侧弯曲,该弯曲部可在固定时,与外墙板压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件,其特征在于上述外墙板内面支承部包括凸缘部,该凸缘部从外侧缘部,朝向外侧进一步伸出,该凸缘部位于与上述基板部相同的平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基板部的顶侧缘,在上述左右的外墙板内面支承部的附近,设置有切入部。

7.一种外墙施工结构,该外墙施工结构采用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件,将外墙板固定在结构主体的前面,形成建筑物的外墙部,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定件的基板部固定于结构主体的前面;

上述固定件的外墙板内面支承部与上下设置的外墙板的内面接触;

在上述固定件的扣合部与形成于设在底侧的外墙板的顶端部上的下榫舌部的扣合部,以及形成于设在顶侧的外墙板的底端部的上榫舌部的扣合部扣合的状态,多层地固定多个外墙板。

说明书 :

固定件及采用该固定件的外墙施工结构

[0001] 本发明是2004年4月8日申请的发明名称为“固定件及采用该固定件的外墙施工结构”的第200410030775.X号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将比如窑业类的外墙板固定在建筑物主体上时所采用的固定件,以及采用该固定件的外墙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0003] 作为建筑物的外墙施工,按照采用固定件将如图13所示的在至少顶端缘与底端缘具有榫舌部44,42的外墙板40固定于主体侧的方式进行施工。作为固定件的一个实例,在日本第2001-27031号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公报文献中,描述了如图14所示的固定件150。该固定件150通过对一块钢板进行弯曲加工而形成,其由在固定时形成上下的外墙板内面支承部的基板部151(151a和151b),及连续地将基板部151的中间部分弯曲而形成的上下外墙板的扣合部152,及基板顶端部的平坦部153,及基板底端部的弯曲部154构成。当将固定件150固定于主体侧时,平坦部153和弯曲部154的前端构成主体侧的固定部。该扣合部512由通过水平部和立起部155形成的顶侧外墙板用扣合部156,以及通过水平部157和立起部158形成的底侧外墙板用扣合部159,以及与将立起部155和下延部158连接的前面板部152a构成。
[0004] 顶侧外墙板按照底端缘的榫舌部42与顶侧外墙板用扣合部156扣合,并且内面与基板部151a接触的方式固定,底侧外墙板按照其顶端缘的榫舌部44与底侧外墙板用扣合部159扣合,并且内面与基板部151b接触的方式固定。由于扣合部152由2层重叠的水平部154,157,及和其连接的、在基板部151的整个横向宽度范围延伸的前面板部152a构成,故稳定性较高。特别是,当较大风压作用于内面时,由于可通过横向宽度较大的前面板部152a的整体承受荷载,故没有固定状态不稳定的情况。另外,在该固定件150中,在基板部
151a中,形成到达主体侧的凹孔151c,使固定件150朝向主体的安装状态稳定。此外,在基板部151b处,设置有切起片151d,使底侧外墙板的固定状态稳定。由于在将外墙板固定的状态,在外墙板内面和结构主体之间,形成具有平坦部153的面与基板部151的面的间隔量的空间,故确保通气。该施工方法不像过去那样,使用主体边缘,故作业性也提高,可大幅度地削减施工成本。
[0005] 作为建筑物的外墙施工的还一实例,在日本第2002-129729号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公报文献中,描述了下述的方案,即,采用图16所示的类型的固定件70,将图15所示的那样的至少在顶端缘和底端缘具有榫舌部61,62的外墙板60像图17所示的那样,直接固定于结构主体(柱,小柱)1上。
[0006] 固定件70通过对一块钢板进行弯曲加工而形成,其包括基板部71,该基板部71形成结构主体侧的固定部;侧板部72,该侧板部72位于基板部71的左右侧端部;上下方向的外墙板内面支承部73,该外墙板内面支承部73按照使侧板部72的前端基本与基板部71平行而弯曲的方式形成;上下外墙板的扣合部74,该上下外墙板的扣合部74沿左右方向形成于左右的外墙板内面支承部73之间,其前端位于上述外墙板内面支承部73的前方。该扣合部74由顶侧外墙板用扣合部74a、底侧外墙板用扣合部74b,与前面板部79构成,该顶侧外墙板用扣合部74a通过顶侧水平部75和立起部76形成,该底侧外墙板用扣合部74b通过底侧水平部77和下延部78构成,该前面板部79将立起部76和下延部78连接。
[0007] 像图17所示的那样,顶侧外墙板60a按照下述方式,通过顶侧外墙板用扣合部74a扣合而固定,该方式为:在其底端缘的榫舌部62的切入部63,嵌入固定件70的立起部76和前面板部79的顶端,并且使内面与外墙板内面支承部73接触,底侧外墙板60b按照下述方式,通过底侧外墙板用扣合部74b扣合而固定,该方式为:其顶端缘的榫舌部61的斜面部64碰到下延部78,并且其内面与外墙板内面支承部73接触。
[0008] 在图16所示的固定件70中,扣合部74由二层重叠的水平部75,77、与它们连续的、沿基板部71的整个横向宽度范围延伸的前面板部79构成,稳定性高。由此,当像图17所示的那样,固定外墙板时,没有因顶侧外墙板60a的荷载,使扣合部74朝向下方弯曲的情况,另外,即使在较大风压作用于已固定的上下的外墙板60a,60b的内面的情况下,朝向前方的荷载可由横向宽度较大的立起部76、下延部78和前面板部79的整体承受,故没有固定状态不稳定的情况。
[0009] 在上述图14和图16所示的固定件150,70中,扣合部152,74的水平部154,157,75,77重叠为2层,但是作为另一实例,人们还知道有通过一块板,构成扣合部的类型。比如,在日本第302889/1997号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公报文献中,像图18所示的那样,给出通过对一块钢板进行弯曲加工而形成的固定件80。该固定件80包括基板部81,该基板部81形成主体侧的固定部;上下方向的外墙板内面支承部82,82,该外墙板内面支承部82,82按照朝向基板部的前方突出的方式形成于基板部81的左右侧端部;上下外墙板的扣合部83,该扣合部83沿左右方向形成于左右的外墙板内面支承部82,82之间,其前端位于上述外墙板内面支承部82,82的前方。上述上下外墙板的扣合部83由水平部84、上方前面板部85,85,以及下方前面板部86构成,该水平部84通过将基板部81的下方区域弯曲而形成,该上方前面板部85,85通过将水平部84的前端的两侧部朝向上方弯曲而形成,该下方前面板部86在上述两者之间朝向下方弯曲而形成。扣合部83由一块板形成,减轻重量,降低成本。在采用该固定件80,固定图13所示的外墙板40的场合,顶侧外墙板按照底端缘的榫舌部42与上方前面板部85,85扣合,并且内面与外墙板内面支承部82,82接触的方式固定,底侧外墙板按照其顶端缘的榫舌部44与下方前面板部86扣合,并且内面同样地与外墙板内面支承部82,82接触的方式固定。由于在固定该外墙板的状态,在外墙板内面与结构主体之间,形成支承部82的高度的空间,故确保通气。
[0010] 作为通过一块板构成扣合部的另一实例,在日本第197498/1988号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公报文献中,像图19所示的那样,给出有对一块钢板进行弯曲加工而形成的固定件90。该固定件90包括形成主体侧的固定部的基板部91、侧板部92、外墙板内面支承部93,并且具有前端位于外墙板内面支承部93的前方的外墙板上下端的扣合部94。固定件90相对主体侧的固定,采用已固定的固定件90的外墙板的固定可按照与图17所示的类型基本相同的方式进行。
[0011] 在图19所示的固定件90中,扣合部94包括水平部95,该水平部95通过将基板部91的下方区域朝向前方水平地弯曲而形成;上方前面板部96,96,该上方前面板部96,96通过将水平部95的前端的两侧部朝向上方折回而形成;下方前面板部97,该下方前面板部97在上述两者之间朝向下方弯曲而形成;扣合部94的整体由一块板形成,由此,固定件90的整体重量减小,成本降低。另外,由于在固定固定件的状态,在外墙板内面与基板部91之间,形成侧板部92的高度的空间,故还可确保通气,也可避免在已固定的外墙板的内面结露的情况。

发明内容

[0012] 图14所示的固定件150按照水平部154,157为2重结构的方式,对钢板进行弯曲加工。另外,图16所示的固定件70也按照水平部75,77为2重结构的方式对钢板进行弯曲加工。由此,这些固定件150,170稍重,并且使用钢板量也较大,成本较高。
[0013] 另一方面,在图18所示的固定件80中,由于扣合部83由一块钢板构成,故重量减小,成本降低。但是,顶侧外墙板的底端部通过作为基板部81的1/3的横向宽度的左右2个部位的上方前面板部85,85扣合,在外墙板的内面上,作用较大风压,使外墙板扭转,在这样的场合,具有荷载集中于左右任何一个的上方前面板部85,该部分的上方前面板部85发生变形的危险。由于该变形,固定状态不稳定。另外,由于扣合部83按照作为从主体侧的固定部的基板部81伸出的方式形成,故如果与像图14所示的固定件150那样,扣合部152按照从支承部151伸出的方式形成的场合相比较,则在固定件80中,由于扣合部83的长度增加,故特别是在固定具有重量的大型的外墙板的场合,扣合部83的强度稍具有问题。另外,由于按照仅仅在左右的支承部82,82,支承外墙板的内面的方式构成,故特别是在左右邻接的2个外墙板的邻接部分通过1个固定件80固定这样的场合,仅仅在左右的任何一个支承部82,支承各外墙板的内面,故固定状态的稳定性稍有问题。
[0014] 图19所示的形式的固定件90也具有下述的情况,即,由于扣合部94的水平部95由一块板构成,故强度稍有不足,因已固定的顶侧外墙板的重量,在向下倾斜的状态发生变形。另外,由于顶侧外墙板的底端的榫舌部扣合于作为基板部91的1/3的横向宽度的左右2个部位的上方前面板部96,96,故在较大的风压作用于外墙板的内面上,外墙板发生扭转这样的场合,具有负载集中于左右的任何一个上方前面板部96上,该部分的上方前面板部
96发生变形的危险。另外,由于底侧外墙板的顶端的榫舌部扣合于作为基板部91的1/3的横向宽度的中间1个部位的下方前面板部97,故由于相同原因,具有该部分产生变形的危险。由于这样的变形,固定状态不稳定。
[0015] 本发明是针对上述那样的情况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第1目的在于针对通过对一块钢板进行弯曲加工而形成的固定件,提供进一步改进的固定件,该固定件可以较少的钢板量进行制造,重量减小,成本降低,即使在已固定的外墙板上作用风压造成的较大的背压的情况下,仍阻止外墙板的上下端的扣合部发生变形的情况,由此,可长期地保持稳定性较高的固定状态。另外,本发明的第2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件,其在扣合部的水平部不变形的情况下,可确实地承受外墙板的荷载,稳定性较高。另外,本发明的还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墙板施工结构,该外墙板采用上述固定件,稳定性较高。
[0016] 本发明的固定件以下述的方案作为基本方案,其中,该固定件由一块钢板形成,其包括基板部,该基板部形成主体侧的固定部;外墙板内面支承部,该外墙板内面支承部在基板部的左右两侧,在基板部的前方的位置,沿上下方向延伸;上下外墙板的扣合部,该扣合部在左右的外墙板内面支承部之间,沿左右方向延伸,其前端位于上述外墙板内面支承部的前方。
[0017]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种形式中,上述扣合部包括顶侧外墙板用扣合部和底侧外墙板用扣合部,顶侧外墙板用扣合部由与上述基板部的底端连续的水平部,及与水平部连续的立起部,以及与立起部连续的前面板部构成;底侧外墙板用扣合部由按照在上述水平部和立起部的中间附近设置切断线而将其弯曲的方式形成的、水平部和与该水平部连续的下延部构成。
[0018] 在上述固定件中,由于与直接承受作用于已固定的顶侧外墙板的背面上的荷载的上述水平部连续的左右2个部位的立起部与具有相当于基板部的整个横向宽度的横向宽度的前面板部连接,故荷载按照分散到前面板部整体中的方式承受。由此,即使在由于背压,外墙板产生扭转,背压的负载集中于任何一个立起部上的情况下该负载仍以分散的方式承受,这样,可有效地阻止该立起部发生变形的情况。另外,由于即使在背压作用于底侧外墙板上,作用于其顶缘部的荷载通过具有相当于基板部的整个横向宽度的横向宽度的前面板部的下方部分而分散地承受,故也没有前面板部容易发生变形的情况。另外,由于下延部通过将切断线置于构成立起部的钢板的中间附近而弯曲的方式构成,故可完全由一块钢板构成,可照原样保持减轻重量,降低成本的优点。
[0019] 在本发明的固定件的还一形式中,上述外墙板内面支承部由从基板部的左右侧端部延伸的侧板部,及与按照与基板部基本平行的方式将侧板部的前端弯曲而形成的接触板部形成,上述接触板中,在上述水平部的下方伸出的部分在内侧弯曲,通过其顶端缘,可限制上述水平部朝向下方而发生位移的情况。
[0020] 在上述形式的固定件中,构成扣合部的水平部由一块钢板形成,但是,位于其下方的外墙板内面支承部的部分按照在内侧弯曲的方式形成,其顶端按照最靠近上述水平部的内面侧,或以最大程度碰撞该内面侧的方式定位。由此,即使在因已固定的顶侧外墙板的重量,来自上方的荷载作用于扣合部,水平部朝向下方发生位移的情况下,该位移在水平部与朝向外墙板内面支承部的内侧的弯曲部的顶端碰撞的时刻受到抑制,其结果是,水平部难于发生变形。另外,如果考虑外墙板的稳定的固定,则最好位于扣合部的上方的外墙板内面支承部的部分在外侧弯曲,但是,即使在于内侧弯曲的情况下,仍可实现所需的目的。
[0021] 最好,扣合部的前面板部的两侧底端附近呈朝向内侧(里侧)弯曲的形状,该弯曲部在固定外墙板时,压靠于底侧外墙板上。在该形式中,由于可按照朝向外墙板内面支承部按压的姿势,保持底侧外墙板,故固定状态稳定,并且由于作用于外墙板上的背压的荷载可由下延部,以及左右的弯曲部分散地承受,故可有效地阻止底侧外墙板用扣合部的下延部发生变形的情况。由此,固定强度增加。另外,由于弯曲部的前端呈插入到底侧外墙板外面中这样的形状,故还可确保楔效果的固定稳定性。
[0022] 特别是最好在基板部、外墙板内面支承部和扣合部的水平部中的任何部分或全部,形成有增强用肋。通过设置这样的增强肋,使基板部、侧板部的强度增加,另外,由于可增加扣合部对弯曲变形的抵抗力,故固定状态更加稳定。
[0023] 在本发明的固定件的还一形式中,在上述左右的外墙板内面支承部之间,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外墙板内面支承部分别形成于上述扣合部的上方和下方。
[0024] 在上述形式的固定件中,由于不但具有形成于基板部的左右侧端部的上下方向的外墙板内面支承部,而且还具有左右方向的外墙板内面支承部,故可以更加确实地支承外墙板内面。特别是在2块外墙板在左右邻接的部分,即使在两块外墙板的底端通过1个固定件固定这样的情况下,相应的外墙板仍可支承于左右任何一个的上下方向的外墙板内面支承部,及左右方向的外墙板内面支承部的2个部位,故可在稳定的状态,固定外墙板。最好,如果各外墙板内面支承部通过钢板的深冲加工而形成,则容易制造固定件。
[0025] 在优选的形式中,上述扣合部包括水平部,该水平部从在该扣合部的上方沿左右方向形成的上述外墙板内面支承部的底端,沿水平方向延伸;与水平部连续的至少1个顶侧外墙板扣合用的立起部;至少1个底侧外墙板扣合用的下延部。在本形式的固定件中,由于扣合部按照从支承部伸出的方式形成,故与扣合部从基板部伸出的场合相比较,扣合部的长度变短,由此,虽然扣合部由一块钢板形成,仍可发挥充分的强度。另外,可通过简单的弯曲加工形成扣合部,可确实将外墙板的上下端扣合。
[0026] 最好,上述下延部的左右两侧的底端附近朝向固定件的内面侧弯曲,该弯曲部可在固定时,与外墙板压接。在本形式中,由于可以朝向支承部按压的姿势保持外墙板,故固定状态稳定。另外,由于弯曲部的前端呈嵌入外墙板外面这样的形状,故还可确保楔效果的固定稳定性。
[0027] 最好,上述外墙板内面支承部包括凸缘部,该凸缘部从外侧缘部,朝向外侧进一步伸出,该凸缘部位于与上述基板部相同的平面上。在该形式中,由于凸缘部不但与基板部,而且与主体侧接触,故固定件朝向主体侧的固定更加稳定。
[0028] 最好,在上述基板部的顶侧缘,在上述左右的外墙板内面支承部的附近,设置有切入部。在本形式中,即使在较大的风压(负压)作用于已固定的外墙板上的情况下,基板部的上述切入部附近暂时地变形,吸收风压(负压),由此,可减轻荷载作用于与扣合部扣合的外墙板的榫舌部的情况。由此,可长期地保持稳定性较高的固定状态。
[0029]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外墙施工结构,在该外墙施工结构中,采用上述的固定件,将外墙板固定在结构主体的前面,形成建筑物的外墙部,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定件的基板部固定于结构主体的前面,上述固定件的外墙板内面支承部与上下设置的外墙板的内面接触,在上述固定件的扣合部与形成于设在底侧的外墙板的顶端部上的下榫舌部的扣合部,以及形成于设在顶侧的外墙板的底端部的上榫舌部的扣合部扣合的状态,多层地固定多个外墙板。
[0030] 在上述外墙施工结构中,由于固定件重量轻,故施工容易,另外,在已固定的外墙板的内面,形成通气用的空间,可避免产生结露等的不利情况。另外,由于固定件的上下外墙板的扣合部对于来自上方的荷载,以及背压,均具有较高的抵抗性,没有容易变形的情况,故可长期地保持稳定的固定状态。
[0031]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固定件为重量较轻,成本较低的制品,同时对于作用于已固定的外墙板的背面上的负载,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由此,在本发明的外墙施工结构中,可将外墙板的固定状态保持在长期地稳定的状态。另外,施工也容易,并且在已固定的外墙板的内面,形成通气用的空间,故几乎不产生结露等的不利情况。

附图说明

[0032]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固定件的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
[0033] 图2为图1所示的固定件的展开图;
[0034] 图3为表示采用图1所示的固定件,将外墙板固定于建筑物主体上的状态的剖视图;
[0035] 图4为表示本发明的固定件的另一实施例的透视图;
[0036] 图5为图4所示的固定件的展开图;
[0037] 图6为表示采用图4所示的固定件,将外墙板固定于建筑物主体上的状态的剖视图;
[0038] 图7为表示外墙板的一个实例的透视图;
[0039] 图8为表示本发明的固定件的还一实施例的透视图;
[0040] 图9为表示本发明的固定件的又一实施例的透视图;
[0041] 图10为表示构成图9所示的固定件的材料的钢板的俯视图;
[0042] 图11为表示采用图9所示的固定件,将外墙板固定于建筑物主体上的状态的透视图;
[0043] 图12为沿图11中的XII-XII线的剖视图;
[0044] 图13为表示外墙板的一个实例的透视图;
[0045] 图14为表示过去的固定件的一个实例的透视图;
[0046] 图15为表示外墙板的还一实例的透视图;
[0047] 图16为表示过去的固定件的又一实例的透视图;
[0048] 图17为采用图16所示的固定件,将外墙板固定于建筑物主体上的状态的剖视图;
[0049] 图18为表示过去的固定件的又一实例的透视图;
[0050] 图19为表示过去的固定件的还一实例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1]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固定件和采用它的外墙施工结构的实施例进行描述。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固定件的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图2表示其展开图。另外,图3为表示采用图1所示的固定件的外墙施工结构的外形剖视图。该固定件10A采用比如不锈钢钢板或合金电镀钢板等的一块钢板,经冲压和弯曲加工而形成。
[0052] 固定件10A包括形成主体侧的固定部的平板状的基板部11;外墙板内面支承部12,12,该外墙板内面支承部12,12在基板部11的左右侧端部,在距基板部11数mm,朝向前方突出的状态,沿上下方向延伸;上下外墙板用的扣合部21,该扣合部21在上述左右的外墙板内面支承部12,12之间沿左右方向延伸,其前端位于该外墙板内面支承部12,12的更前方。
[0053] 上述左右的外墙板内面支承部12,12呈相同的形状,其由上下方向的侧板部13和接触板部14构成,该上下方向的侧板部13通过将基板部11的左右方向的两端基本按90°弯曲而形成,该接触板部14通过将该侧板部13的前端朝向水平方向外方,按照90°左右弯曲而形成。像后述的那样,该接触板部14构成固定外墙板时,支承其内面的面。
[0054] 上下外墙板的扣合部21利用基板部11的上下方向的基本中间处的底侧的区域,沿水平方向形成于左右的外墙板内面支承部12,12之间,该扣合部21包括水平部23,该水平部23按照使基板部11朝向前方弯曲90°的方式形成的,沿左右方向延伸;立起部24,该立起部24按照从该水平部23的前端,朝向斜上方弯曲的方式形成;前面板部25,该前面板部25按照从该立起部24的顶端,朝向下方,与基板部11基本平行而弯曲的方式形成。通过该水平部23、立起部24和前面板部25,构成顶侧外墙板用扣合部22。
[0055] 立起部24的倾斜角度对应于要固定的外墙板的底缘榫舌部的形状而设置。一般,在较薄的外墙板的场合,为较陡的立起角度,在较厚的外墙板的场合,形成较缓的立起角度。水平部23的前端位于距外墙板内面支承部12的接触板部14数mm的前方。另外,前面板部25的左右两侧的底端附近构成内侧(里侧)的弯曲部25a,弯曲部25a的前端位于距上述水平部23的前端位置稍前方的位置。
[0056] 水平部23和立起部24,以及在本实例中,前面板部25的顶端部的宽度方向的中间部形成连续的缺口部30,相当于该缺口部30的基板部11的区域构成第2水平部27,该第2水平部27在上述水平部23的稍下方位置,朝向前方弯曲90°,另外,第2水平部27的前端朝向斜下方弯曲,构成下延部28。通过该第2水平部27和下延部28,构成底侧外墙板用扣合部26。第2水平部27的前端位置和水平部23的前端位置位于基本相同的假定垂直平面内。另外,缺口部30也可不形成于上述水平部23,而仅仅形成于立起部24和前面板部25的顶端部的宽度方向的中间部,虽然这一点在图中未示出。在此场合,底侧外墙板用扣合部26的上述第2水平部27为与上述水平部23共用的部分,相当于缺口部30的基板部分朝向下方弯曲,形成下延部28。
[0057] 在基板部11上,开设有固定用的螺钉孔31。另外,在螺钉孔31的上方,形成截面呈三角形的鼓起部32,在其倾斜面33中,开设有钉孔34。在基板部11和侧板部13的角部,设置有适当数量的,用于增强的肋35,此外,还在基板部11和水平部23和第2水平部27的角部,形成适当数量的用于增强的肋36。
[0058] 图3表示采用上述固定件10A,固定图13所示的外墙板40的状态。该固定件10A在本实例中,利用形成于基板部11中的钉孔34,直接地固定于建筑物主体1上,或像图示那样,通过主体边缘2,通过钉3而固定于建筑物主体上。此时,在位于下方的底侧外墙板40A的顶缘部的榫舌部44上,固定件10A的底侧外墙板用扣合部26以外嵌合的方式定位,在该状态,利用钉孔34而固定。钉孔34形成于鼓起部32的倾斜面33中,在敲打钉子时,朝向下方,将固定件10A的整体下压,由此,固定状态稳定。另外,由于通过形成于前面板部
25的左右两侧的弯曲部25a,25a,将外墙板40A朝向内侧压靠,故外墙板内面处于与外墙板内面支承部12的接触板部14紧密贴合的状态。根据情况,还发挥楔作用,固定状态更加稳定。
[0059] 在同样地,沿水平方向按照规定间距将规定个数的固定件10A固定后,顶侧外墙板40B以必要数量按照其底缘部的榫舌部42与固定件10A的上述顶侧外墙板用扣合部22的部分内嵌合的方式,沿横向设置。以所设置的顶侧外墙板40B为底侧外墙板,另外,按照与前述相同的方式,将固定件10A安装于顶缘部的榫舌部44上后,进行敲打而固定。接着,以必要的层数,反复进行相同步骤,由此,完成本发明的外墙施工结构。
[0060] 在上述外墙施工结构中,由于在固定的外墙板40的内面与建筑物主体1(或主体边缘2)之间,通过形成于固定件10A的左右的侧缘的外墙板内面支承部12,形成其高度的空间S,外墙板内面的通气良好,不产生结露等的不利情况。另外,即使在由于某种情况,在固定的顶侧外墙板40B的内面,产生较大的背压的情况下,由于上述左右2个部位的立起部24,24与具有相当于基板部11的全部横向宽度的横向宽度的前面板部25连接,故以分散方式承受该情况造成的荷载,荷载集中地作用于比如,任何一个立起部24上,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外墙板扣合部21,特别是,顶侧外墙板用扣合部22不产生变形。另外,即使在较大的背压作用于底侧外墙板40A的情况下,该荷载通过底侧外墙板用扣合部26的下延部28和前面板部25的左右的弯曲部25a,25a而分散地承受,由此,还可避免底侧外墙板用扣合部26产生变形的情况,固定强度大大提高。由此,在本发明的外墙施工结构中,由于固定件的重量较轻,故不仅施工不容易,而且可将固定的状态保持在长期稳定的状态。
[0061] 图4为表示本发明的固定件的还一实施例的透视图,图5表示其展开图。另外,图6为表示采用它的外墙施工结构的外形的剖视图。固定件10B采用比如不锈钢板或合金电镀钢板等的一块钢板,通过冲压与弯曲加工而形成。
[0062] 固定件10B包括平板状的基板部11,该基板部11形成主体侧的固定部;上下方向的外墙板内面支承部12,12,该外墙板内面支承部12,12按照对基板部11的左右方向的两端进行弯曲加工的方式形成;外墙板上下端的扣合部21,该扣合部21按照对基板部11的底侧的区域进行弯曲加工的方式形成。外墙板内面支承部12,12由上下方向的侧板部13,13,及上下方向的接触板部14,14构成,该侧板部13,13按照对该基板部11的左右方向的两端进行基本90°弯曲的方式形成,该接触板部14,14按照与基板部11基本平行的方式弯曲地形成。该扣合部21朝向左右而形成于左右的侧板部13,13之间,其前端(前面板部
25)位于距上述外墙板内面支承部12的接触板部14数mm的前方位置。
[0063] 像图示所示的那样,扣合部21由下述的部分形成,该下述的部分包括水平部23,该水平部23按照将基板11的底端部朝向前方弯曲90°的方式形成;立起部24,该立起部24从该水平部23的前端,朝向斜上方弯曲的方式形成;前面板部25,该前面板部25按照从该立起部24的顶端,朝向下方,与基板部11基本平行地弯曲的方式形成。前面板部25的底端伸出到水平部23的下方。水平部23的前端位于距外墙板内面支承部12的接触板部
14的稍前方的位置,另外,前面板部25的左右两侧的底端附近构成内侧(内侧)的弯曲部
25a。
[0064] 左右的外墙板内面支承部12的接触板部14,14为相同形状,像下述那样形成。即,在该接触板部14的、基板部11和水平部23的弯曲部的延长上的部位,形成缺口18(参照图5),在加工时,在将侧板部13立起的状态,该接触板部14的缺口18的上方的部分14a朝向外侧,按照与基板部11平行的方式弯曲,缺口18的下方的部分14b朝向内侧,仍按照与基板部11平行的方式弯曲。另外,部分14a也可朝向内侧弯曲。
[0065] 接触板部14的缺口18的上方的部分14a与下方的部分14b均处于基板部11平行的状态,在像后述的那样,将外墙板固定的状态,可实现双方均支承该外墙板的内面侧的功能。另外,下方的部分14b朝向内侧弯曲,由此,其顶端缘位于水平部23的内面正下方,可限制水平部23朝向下方发生位移的情况。
[0066] 在图示的实例中,在基板部11上,设置固定用的螺钉孔31。另外,在该螺钉孔31的上方,按照跨过基板部11和侧板部13的范围方式,朝向水平方向形成增强用肋11b,同样在基板部11和水平部23的角部,形成适当数量的增强用肋11c。此外,还在侧板部13上,沿纵向,形成增强用肋13a。此外,基板部11包括下垂板部11a,该下垂板部11a的局部进入到构成扣合部21的水平部23的区域,增加基板部11的有效面积,更加确实地实现朝向主体的安装时的稳定。另外,增强用肋11b,11c、下垂板部11a也可省略。
[0067] 图6表示采用上述固定件10B,固定图7所示的外墙板50的状态。另外,该外墙板50中的,顶缘的榫舌部51、特别是顶缘下榫舌部51a的形状呈方形,在此方面,与过去的这种外墙板(比如图13、图15所示的外墙板40,60)的形状不同。底缘的榫舌部52、缺口部
53的形状与过去的场合相同。
[0068] 像图6所示的那样,该固定件10B在本实例的场合,采用形成于基板部11中的螺钉孔31,通过小螺钉3固定于建筑物主体1上。此时,呈位于下方的底侧外墙板50b的顶缘部的上述截面方形的顶缘下榫舌部51a按照嵌合于下述的空间内的方式定位,该空间由固定件10B的外墙板内面支承部12的接触板部14的下方的部分14b,及水平板23的内面,及前板部分25的内面形成,在该状态,利用螺钉孔31,实现固定。在本实例的场合,前板部分25的左右两侧形成弯曲部25a,外墙板50b压靠于内侧(接触板部14的下方的部分14b侧)。根据情况,还实现楔作用,固定状态更加稳定。
[0069] 在同样地将所需数量的固定件10B沿水平方向以规定间距固定后,顶侧外墙板50a按照固定件10B的立起部16和前面板部17的顶端进入该底缘部的榫舌部52的缺口部
53的方式,以必要数量横向设置。已设置的顶侧外墙板50a构成底侧外墙板,另外,在顶缘部的榫舌部51上,与上述相同,安装固定件10B,然后,将其以敲打方式固定。接着,按照必要的层数,反复进行相同的步骤,由此,完成本发明的外墙施工结构。
[0070] 在上述外墙施工结构中,即使通过已固定的顶侧外墙板的重合,扣合部21的水平部23朝向下方发生位移的情况下,在接近水平部23的内面而定位的外墙板内面支承部12的接触板部14的内侧弯曲的上述下方的部分14b的顶端仍碰到水平部23的内面,由此,确实阻止其变形。
[0071] 此外,在上述固定件10B中,如上所述,由接触板部14的下方的部分14b,及水平部23的内面,以及前面板部25的内面形成的空间的截面形状呈方形,于是,所固定的底侧外墙板50b的顶缘下榫舌部51a的截面形状可呈方形,由此,与图15所示的,在顶缘下榫舌部61,具有斜面部64的形状的外墙板60相比较,可增加顶缘下榫舌部51a的厚度,即使在产生较大的背压的情况下,仍可具有相对前面板部25的足够的抵抗力。
[0072] 图8表示本发明的固定件的还一实施例。在该固定件10C中,构成扣合部21的立起部16的一部分形成伴随朝向前下方弯曲的下延部28,此方面与上述的固定件10B不同。另外,在图8中,实现与图4所示的固定件10B中的各部件相同功能的部件采用同一标号,具体的描述省略。在图8所示的实例中,与下延部28连续的水平部27也与立起部24的水平部23分离,并且,定位于立起部24的水平部23的稍下方。
[0073] 在固定外墙板时,下延部28和水平部27与外墙板的顶缘的榫舌部扣合,使固定状态稳定。如果具有倾斜的下延部28,则此形式的固定件10C像图15所示的那样,适合用于将具有倾斜面64的形态的外墙板60固定于顶端缘的榫舌部61。通过形成该下延部28,扣合部21的立起部24在2个部位分开,但是,已分开的2个部位的立起部,与具有相当于基板部的整个横向宽度的横向宽度的前面板部25连接,由此,与图4所示的固定件10B相同,有效地抑制立起部24的变形。另外,水平部21的朝向下方的位移通过在接触板部14的内侧弯曲的下方的部分14b抑制的方面与图4的固定件10B相同。
[0074] 图9为表示本发明的固定件的还一实施例的透视图,图11为采用它的外墙施工结构的透视图。
[0075] 在附图所示的固定件10D的左右侧端部,作为在固定时与外墙板内面接触的上下方向的外墙板内面支承部,设置有左侧支承部12L和右侧支承部12R。另外,在由左侧和右侧支承部12L,12R夹持的中间区域,从上方到下方,设置有基板部11,该基板部11形成主体侧的固定部;中间支承部12C,该中间支承部12C构成在固定时,与外墙板内面接触的左右方向的外墙板内面支承部;扣合部21,该扣合部21在固定时与外墙板的上下端扣合;底侧支承部12U,该底侧支承部12U构成在固定时与外墙板内面接触的左右方向的外墙板内面支承部。
[0076] 固定件10D通过对比如不锈钢板、合金电镀钢板等的一块钢板进行冲压,以及深冲、弯曲加工的方式形成。图10表示构成固定件10D的材料的钢板。该钢板100的厚度为10mm,通过像这样,使用稍厚的钢板,设置于固定件10D上的增强肋的数量便可较少。另外,由于给出钢板100的各部分与完成后的固定件10D的哪个部分相对应,故图9中的固定件
10D的各部分的标号同样在图10中,也通过带括号的方式表示。
[0077] 下面对固定件10D的制造方法的一个实例进行描述。首先,对预先形成有固定用螺钉孔31、钉孔34、切入部37、缺口部N的钢板100(参照图10)进行冲压。缺口部N按照呈在平面看基本呈U形的方式,设置于钢板100的下方区域100B,由该缺口部N围绕的部分形成伸出部102,该伸出部102在加工后,构成固定件10D的扣合部21。在伸出部102的前端,包括3个突出部102a,102b,102c,该3个突出部102a,102b,102c在加工后,形成扣合部21的立起部24或下延部28。
[0078] 接着,沿图10中的双点划线,对钢板100进行深冲加工,由此,使钢板100局部地隆起,形成位于钢板100的左右两侧的左侧支承部12L和右侧支承部12R,以及位于钢板100的下方区域100B的中间支承部12C和底侧支承部12U。其结果是,在钢板100的上方区域100A的中间部分101上,处于在内面侧凹入数mm的状态的基板部11在上述左侧、右侧和底侧的各支承部12L,12R,12U的外侧缘部,形成凸缘部15。另外,在上述深冲加工时,还形成设置有钉孔34的鼓起部32、增强用的肋35。
[0079] 然后,预先形成于钢板100的下方区域100B的上述伸出部102沿其顶边(图10的虚线L1)而呈直角在表面侧弯曲,此外,伸出部102的前端的左右的突出部102a,102c沿图10中的虚线L2a,L2c,朝向斜上方弯曲,形成立起部24,24,另外,伸出部102的前端的中间的突出部102b沿图10中的虚线L2b朝向斜下方弯曲,形成下延部28。像这样,扣合部21呈沿所固定的外墙板的上下端的榫舌部的形状。另外,扣合部21的下延部28的前端左右两端部沿图10中的虚线L3,L3,在内面侧弯曲,由此,形成弯曲部28a,28a。
[0080] 通过上面描述的弯曲加工,构成固定件10D,但是,本发明的固定件不限于本实施例,比如,也可省略凸缘部15、缺口部37。
[0081] 下面对采用上述固定件10D的外墙施工结构进行描述。图11表示采用固定件10D,固定图13所示的那样的外墙板40的状态。图12为沿图11的XII-XII线的剖视图。该固定件10D在本实例的场合,采用形成于基板部11中的钉孔34,通过防水纸P和主体边缘2,借助钉子3而固定于结构主体1上。此时,在位于下方的底侧外墙板40A的顶端缘的榫舌部44上,固定件10D的扣合部21以外嵌合的方式定位,在此状态,利用钉孔34实现固定。钉孔34形成于鼓起部32的上斜面33上,在敲钉子时,朝向下方,将固定件10D的整体下压,由此,固定状态稳定。另外,由于通过形成于下延部28的左右两侧的弯曲部28a,28a,将外墙板40A压靠于结构主体1侧,故外墙板内面处于与支承部12L,12R紧贴的状态,通过楔作用,防止外墙板的左右移动,由此,固定状态进一步稳定。此外,在底侧外墙板40A的顶端缘的榫舌部44的根部附近,为了防止流水,预先浇注有填密材料4。
[0082] 在同样地,沿水平方向按照规定间距,将规定个数的固定件10D固定后,位于上方的顶侧外墙板40B按照其底端缘的榫舌部42与固定件10D的扣合部22的部分内嵌合的方式,按照必要数量沿横向设置。像这样设置的顶侧外墙板40B构成底侧外墙板,另外,与上述相同,在上述顶端缘的榫舌部44上,安装固定件10D,然后,以敲打的方式将其固定。接着,通过按照必要层数,反复进行相同步骤,由此,本发明的外墙施工结构完成。
[0083] 在上述外墙施工结构中,通过固定件10D的扣合部11和各支承部12L,12R,12C,12U,外墙板40稳定地支承。另外,由于在外墙板40的内面与主体边缘2之间,通过固定件
10D的各支承部12L,12R,12C,12U,形成其高度的空间S,故外墙板内面的通气良好,不产生结露等的不利情况。此外,在本发明的外墙板施工结构中,尽管固定件的重量较轻,该固定件强度仍优良,可保持使固定状态长期稳定的状态。此外,在像上述实施例的固定件10D那样,于基板部11中,设置缺口部37的场合,即使在较大风压(负压)作用于外墙板上的情况下,基板部11的缺口部37附近变形,由此,可减缓作用于与扣合部21扣合的外墙板40的榫舌部上的荷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