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聚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810035859.0

文献号 : CN10131896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张卫东沈云亨苏娟柳润辉李慧梁徐希科

申请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二聚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二聚倍半萜化合物为从大头兔耳风中提取分离得到的二聚兔耳风萜B和二聚兔耳风萜C,并给出了其化学结构式;其分子分别为C30H36O7和C30H32O8。该类化合物可用于制备抗炎和抗肿瘤药物。

权利要求 :

1.一种二聚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为二聚兔耳风萜B和二聚兔耳风萜C,其特征在于化学结构式如下: 二聚兔耳风萜B 二聚兔耳风萜C 。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聚倍半萜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提取:将大头兔耳风干燥全草,粉碎,以80~95%乙醇回流提取1~3次,每次

1~2小时;合并提取液,提取液减压浓缩成流浸膏,加水稀释后先以石油醚萃取,再以乙酸乙酯萃取,得到乙酸乙酯部位; (2)分离:将上述乙酸乙酯部位应用硅胶柱层析,以体积比为20∶0~4∶1的氯仿/甲醇系统梯度洗脱,薄层层析检测,分别收集含二聚兔耳风萜B和二聚兔耳风萜C的流分,再经葡聚糖凝胶柱层析,以体积比为1∶1的氯仿/甲醇洗脱,最后经C18反相柱层析,以体积比为4∶6~6∶4的甲醇-水进行洗脱,薄层层析检测,得二聚兔耳风萜B和二聚兔耳风萜C。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二聚兔耳风萜B或二聚兔耳风萜C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二聚兔耳风萜B或二聚兔耳风萜C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说明书 :

二聚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植物大头兔耳风中分离得到的二个二聚倍半萜类化合物二聚兔耳风萜B(Ainsliaidimer B)、二聚兔耳风萜C(Ainsliaidimer C)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兔耳风属(Ainsliaea DC)植物是菊科(Compositae)帚菊木族(Mutisieae Cass)中的一属,全世界70余种,我国有44种4变种,约占总数的37.5%。兔耳风属植物药用种类较多。广泛用于治疗感冒咳喘、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泌尿系统疾病等症。我国的兔耳风植物资源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西南华南各省。《上海市药材标准》、《江西省中药材标准》、《云南省药品标准》、《卫生部药品标准》均有收载。
[0003] 对兔耳风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集中在杏香兔耳风和械叶兔耳风上。据报道兔耳风属植物主要含有倍半萜内酯、倍半萜苷、甾体、三萜类化合物,研究表明倍半萜内酯具有很好的抗肿瘤活性。且现代药理及临床应用表明该属植物有很好的抗炎作用。目前对大头兔耳风(Ainsliaea macrocephala)化学成分的研究为空白,基于上述情况,对大头兔耳风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就更为迫切。
[0004] 大头兔耳风产于云南西北部和四川西南部,生于山坡林缘、针叶林下或山脊灌丛中,海拔2600~3100米,为多年生草本。《中国植物志》对大头兔耳风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我们对采集自云南的大头兔耳风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以期明确其化学成分,为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积累资料;发现具有良好活性的天然产物,为后续深入的研究开发提供物质基础。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二聚倍半萜类天然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制备抗炎、抗肿瘤中药物中的应用。
[0006] 本发明是从大头兔耳风(生长于中国云南丽江)中提取分离得到的二个新的二聚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命名为二聚兔耳风萜B(Ainsliaidimer B)、二聚兔耳风萜C(AinsliaidimerC),其化学结构式如下:
[0007]
[0008] 上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0009] (1)提取:将大头兔耳风干燥全草,粉碎,以80~95%乙醇回流提取1~3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提取液减压浓缩成流浸膏,加水稀释后先以石油醚萃取,再以乙酸乙酯萃取,得到乙酸乙酯部位;
[0010] (2)分离:将上述乙酸乙酯部位应用硅胶柱层析,以体积比为20∶1~4∶1的氯仿/甲醇系统梯度洗脱,薄层层析检测,分别收集含二聚兔耳风萜B和二聚兔耳风萜C的流分,再经葡聚糖凝胶柱层析,以体积比为1∶1的氯仿/甲醇洗脱,最后经C18反相柱层析,以体积比为4∶6~6∶4的甲醇-水进行洗脱,薄层层析检测,得二聚兔耳风萜B和二聚兔耳风萜C。
[0011] 本发明的二聚倍半萜类化合物(Ainsliaidimer)B为无色棱晶,由电喷雾离子质- -谱信号m/z 507[M-H],高分辨质谱得该化合物精密质量数为507.2376[M-H],推算其分子式为C30H36O7;本发明的二聚倍半萜类化合物(Ainsliaidimer)C为无色棱晶,由电喷雾离子- -
质谱信号m/z 519[M-H],高分辨质谱得该化合物精密质量数为519.1989[M-H],推算其分
1 13
子式为C30H32O8;该化合物结构通过X-衍射进一步确定。H和 C核磁共振数据见表1和表
2。
[0012] 表1Ainsliaidimer B的1H和13C核磁共振数据
[0013]
[0014]
[0015] 表2 Ainsliaidimer C的1H和13C核磁共振数据
[0016]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0018] 实施例1:
[0019] 大头兔耳风(Ainsliaea macrocephala)全草5kg,以8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提取液减压浓缩成流浸膏,加水稀释后先以石油醚萃取,再以乙酸乙酯萃取,得到乙酸乙酯部位320g;将上述乙酸乙酯部位与300g硅胶混合拌样,应用硅胶柱层析,以体积比为20∶0~4∶1的氯仿-甲醇系统梯度洗脱,薄层层析检测,分别收集含二聚兔耳风萜B和二聚兔耳风萜C的流分,再经葡聚糖凝胶柱层析,以体积比为1∶1的氯仿-甲醇洗脱,最后经C18反相柱层析,以体积比为4∶6~6∶4的甲醇-水进行洗脱,薄层层析检测,得二聚兔耳风萜B(Ainsliaidimer B)纯品125mg,二聚兔耳风萜C (Ainsliaidimer C)纯品86mg。
[0020] 实施例2:Ainsliaidimer B和Ainsliaidimer C的细胞毒活性实验[0021] 1、实验材料
[0022] 1.1、受试样品
[0023] Ainsliaidimer B、Ainsliaidimer C用DMSO(Merck)溶解后,加入PBS(-)配成1000μg/ml的溶液或均匀的混悬液,然后用含DMSO的PBS(-)稀释。
[0024] 1.2、细胞株
[0025] A549(人肺癌细胞)
[0026] LOVO(人肠癌细胞)
[0027] 6T-CEM(人T细胞白血病细胞)
[0028] HL-60(人白血病细胞)
[0029] HepG-2(人肝癌细胞)
[0030] 1.3、培养液
[0031] RPMI1640+15%NBS+双抗
[0032] 1.4、其他材料
[0033] 全自动酶标仪:型号:WellscanMK-2,生产厂商:Labsystems进口96孔培养板等。
[0034] 2、试验方法
[0035] MTT法:96孔板每孔加入浓度为4~6×104个/ml的细胞悬液100μl,置37℃,5%CO2培养箱内。24h后,加入样品液,10μl/孔,设双复孔,37℃,5%CO2作用72h。每孔加入5mg/ml的MTT溶液20μl,作用4h后加入溶解液,100μl/孔,置培养箱内,溶解后用MK-2全自动酶标仪测570nm OD值。
[0036] 3、试验结果
[0037] 结果见表3,结果显示,Ainsliaidimer B和Ainsliaidimer C对人肺癌细胞,人肠癌细胞,人T细胞白血病细胞,人白血病细胞和人肝癌细胞均有较好的抑制活性,Ainsliaidimer B、C有很好的抗肿瘤作用,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0038] 实施例3:Ainsliaidimer B和Ainsliaidimer C对小鼠S180肉瘤(实体型)的疗效实验
[0039] 1、实验材料
[0040] 1.1受试样品
[0041] Ainsliaidimer B、Ainsliaidimer C分别用少量吐温-80助溶后用0.5%CMC配成溶液。
[0042] 1.2动物
[0043] 品系:昆明种小鼠
[0044] 来源:第二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0045] 合格证号:沪动合证字107号
[0046] 体重:18-20g
[0047] 性别:雌性。
[0048] 1.3移植性肿瘤
[0049] 小鼠S180肉瘤,由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传代维持。
[0050] 2、实验方法
[0051] 取生长良好的小鼠S180肉瘤腹水,用生理盐水以1∶4稀释,每只小鼠腋皮下接种0.2ml,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环磷酰胺组(CTX组,20mg/kg,ip×7)、给药(5mg/kg)组,接种后次日起给药,给药体积为0.5ml/20g体重,连续灌胃7天。接种后10日脱颈处死动物,称动物体重后解剖取瘤块,称瘤重。结果判定根据以下公式:
[0052]
[0053] 3、实验结果
[0054] Ainsliaidimer B、Ainsliaidimer C有显著的抑瘤作用。实验结果见表4。
[0055] 表3Ainsliaidimer B和Ainsliaidimer C对人体肿瘤细胞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0056]
[0057] 表4Ainsliaidimer B和Ainsliaidimer C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0058]
[0059] 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0060] 实施例4:Ainsliaidimer B、Ainsliaidimer C抗炎实验小鼠耳肿胀模型[0061] 1实验动物
[0062] Swiss种小鼠,雄性,体重20-24g。
[0063] 2.实验模型和测试方法
[0064] 取小鼠80只,随机分成8组,按表5所示的剂量灌胃给药3d,于末次给药后1h,用0.05ml的二甲苯将小鼠左耳致炎,用直径为7mm的打孔器将双耳重叠打孔,将打下的圆片在扭力天平(灵敏度为万分之一)上称量,用鼠耳两圆片的重量差表示其肿胀度。
[0065] 3统计分析:
[0066] 全部实验结果均以均数±标准误表示。用student t-检验比较各组数据与空白组的显著性差异,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0067] 4试验结果:
[0068] 表5.Ainsliaidimer B、Ainsliaidimer C对小鼠耳肿胀试验的影响[0069]* **
[0070] 与空白组比较,P<0.05,P<0.01
[0071] 结果表明,阳性对照药氢化可的松、Ainsliaidimer B、Ainsliaidimer C对小鼠耳肿胀模型引起的炎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0072] 实施例5:Ainsliaidimer B、Ainsliaidimer C抗炎实验大鼠角叉菜胶足肿胀模型[0073] 1实验动物
[0074] SD大鼠,雌雄兼用,体重180-220g。
[0075] 2.实验模型和测试方法
[0076] 取大鼠80只,随机分成8组,按表6所示的剂量灌胃给药4d,于末次给药前测量致炎前容积;末次给药后30min,于大鼠右后肢足跎皮下注射1%角叉菜胶0.1ml致炎。分别于致炎后2、4、6h测量右踝关节以下容积。
[0077] 3统计分析:
[0078] 全部实验结果均以均数±标准误表示。用student t-检验比较各组数据与空白组的显著性差异,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0079] 4试验结果:
[0080] 表6.Ainsliaidimer B、Ainsliaidimer C对大鼠角义菜胶足肿胀试验的影响[0081]
[0082] 与空白组比较,*P<0.05,**P<0.01
[0083] 结果表明,阳性对照药地塞米松、Ainsliaidimer B、Ainsliaidimer C对大鼠角叉菜胶足肿胀模型所引起的炎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0084] 实施例6:Ainsliaidimer B、Ainsliaidimer C抗炎实验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