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骨癌及骨质疾病的“红针”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810032038.1

文献号 : CN10133686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胡元成谭惠玉胡志胡君

申请人 : 胡元成

摘要 :

一种将钢质或不锈钢钎截段、酸洗除锈、磨针尖、加热针尖和针扎穴位的治疗骨癌及骨质疾病的“红针”,克服了现有中、西医对该类疾病治疗效果不理想的缺陷,对骨癌患者选用Φ2.5mm、长200mm-250mm、针尖长20mm-30mm的不锈钢“红针”,针尖加热至450℃-500℃,在0.5s内针扎;对骨质疾病患者选用Φ1.5mm、长200mm-220mm、针尖长15mm-20mm的钢质“红针”,针尖加热至250℃-300℃,在0.5s内针扎。治疗效果好,继承和发扬了我国“红针术”瑰宝,为众多骨癌及骨质疾病患者带来了福音,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推广应用价值极大。

权利要求 :

1.一种治疗骨质疾病的“红针”,其特征是:

①“红针”的加工过程:

先将φ1mm-φ2.5mm的钢钎截成长度为200mm-250mm的小段,酸洗除锈晾干;再将其一端磨削成长度为15mm-30mm的针尖状;

②“红针”的加热工程:

将加工后的“红针”进行煅烧,致使“红针”针尖部位的温度达250℃-550℃;

③“红针”的针扎过程:

在已确定的病灶穴位,将已烧好的“红针”在0.4s-0.6s时间内进行针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骨质疾病的“红针”,其特征是:对于骨癌骨质疾病患者,选用φ2.5mm、长200mm-250mm、针尖长20mm-30mm的不锈钢钎“红针”,将针尖部位加热至450℃-500℃,在0.5s时间内对已确定的病灶穴位进行针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骨质疾病的“红针”,其特征是:对于非骨癌骨质疾病患者,选用φ1.5mm、长200mm-220mm、针尖长15mm-20mm的普通钢钎“红针”,将针尖部位加热至250℃-300℃,在0.5s时间内对已确定的病灶穴位进行针扎。

说明书 :

一种治疗骨癌及骨质疾病的“红针”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医针灸的一种治疗骨癌及骨质疾病的“红针”。

背景技术

[0002] 众所周知,骨癌、骨质增生、骨质坏死、肌肉萎缩以及椎间盘突出等疑难疾病折磨着成千上万患者,更活生生地夺走了无数的宝贵生命。目前,国内外在中、西医领域内有各种治疗上述疾病的方法和设施,但治疗率很不理想。据我国历史医书记载,2000多年前扁鹊医师曾用“红针”(即烧红的针)给人治病而被誉称为医神。自今关于“红针”治病的报导或实例几乎难觅。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红针术”几近失传的现实,经过申请人数十年潜心钻研、精心诊治和医术积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骨癌及骨质疾病的“红针”。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①“红针”的材质分为普通钢质和不锈钢两种;②“红针”的直径为φ1mm-φ2.5mm,长为200mm-250mm,针尖长为15mm-30mm;③“红针”的加热温度为250℃-550℃;④“红针”的针扎时间为0.4s-0.6s。
[0005] 本发明的优点是:①根据骨癌和骨质疾病的不同病灶,合理选用不同材质、不同直径、不同长度、不同针尖长以及不同加热温度和不同针扎时间,能准确诊断且治疗效果很好。②继承和发扬了我国“红针术”瑰宝,为中医界治疗骨癌及骨质疾病领域的理论和实践注入了崭新活力,突破了以往视骨癌及骨质疾病为“不治之症”或“疑难杂症”的观念。③为众多骨癌及骨质疾病患者带来了福音,减轻了患者痛苦和经济开支,也挽救了不少患者的宝贵生命,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推广应用价值极大。

具体实施方式

[0006] 现对本发明的技术内容进行详细描述。
[0007] 1.“红针”的加工过程:
[0008] 先将φ1mm-φ2.5mm的钢钎或不锈钢钎截成长度为100mm-200mm的小段,酸洗除锈晾干;再将其一端磨削成长度为15mm-30mm的针尖状。
[0009] 2.“红针”的加热工程:
[0010] 将加工后的“红针”进行煅烧,致使“红针”针尖部位的温度达250℃-550℃。
[0011] 3.“红针”的针扎过程:
[0012] 在已确定的病灶穴位,将已烧好的“红针”在0.4s-0.6s时间内进行针扎。
[0013] 实施例一:对于骨癌患者,选用φ2.5mm、长200mm-250mm、针尖长20mm-30mm的不锈钢“红针”,将针尖部位加热至450℃-500℃,在0.5s时间内对已确定的病灶穴位进行针扎。
[0014] 实施例二:对于骨质疾病患者,选用φ1.5mm、长200mm-220mm、针尖长15mm-2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