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白膏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710136540.2

文献号 : CN101336881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杨毅革

申请人 : 杨毅革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八白膏,用于美容护肤。本发明由白芷、白术、白芨、白茯苓、白蔹、白薇、白附子、鸡子白和天花粉、天门冬、珍珠组成,采用由外而内的面部给药方式调理人体脏腑、脉络和气血,继而将机体健康由内至外反映于面部,达到美容护肤的功效。

权利要求 :

1.一种八白膏,其特征在于其由白芷、白术、白芨、白茯苓、白蔹、白薇、白附子、鸡子白和天花粉、天门冬、珍珠组成,其各成分配方的重量比例为15∶10∶10∶10∶10∶10∶10∶

10∶10∶10∶12。

说明书 :

八白膏

[0001] 所属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一种八白膏,用于美容护肤。
[0003] 技术背景
[0004]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现代面部美容护肤机理有的是采用各种滋养、漂白皮肤和保水的物质直接作用面部皮肤达至美容效果;有的是采用杀菌、消炎的化学药物直接作用病灶治疗面疾;有的是运用中医理论,以调理人体脏腑阴阳、疏通经络和血脉治本,以杀菌、消炎和滋养皮肤治标的手段达至美容效果。
[0005] 前两种机理虽能美容和治疗于一时,但毕竟是治标,效果难以持久;后者标本兼治,才是美容护肤正道。中医美容祛病验方自古有之,“神仙玉女粉”、“太真红玉膏”、“永和公主药澡豆”、“太平公主美容方”、“七白膏”、“景芝玉颜方”等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0006] 然而,中药美容验方并非一成不变、走到了尽头,也是在不断发展、改进和完善的,即便是七白膏,后人也大有改进者。本发明也是在古方七白膏基础上进行的改进,经大量的临床实践总结而来的。
[0007] 经检索中药美容方面的专利申请和市面上的各种中药美容护肤产品及论著等,未发现配方组合与本发明雷同者。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提供一种八白膏,用于人体面部祛病、美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是:八白膏由白芷、白术、白芨、白茯苓、白蔹、白薇、白附子、鸡子白和天花粉、天门冬、珍珠组成。因方中含八种名称带“白”字的成分,且成药为粘稠流体状,故称“八白膏”。
[0009] 方中君臣佐使为:
[0010] 以白芷为君,因其为阳明之主药,而阳明之脉能荣于面,芳香通窍,化淤血,补新血,使气血生化有源,得以滋养后天。
[0011] 白术甘补脾,温和中,在血补血,在气补气,然脾为营卫生化之源,大补中宫之土,可助白芷补脾益气,所以为臣。
[0012] 白芨能逐淤生新,合白茯苓,天花粉,天门冬则起到补肺益皮毛之功效。配伍方中,有防治肌肤因失养导致的面色晦暗、色素、黑斑,故能润肌肤,使面色红润白嫩。另有,白蔹清热消肿、散结气;白薇可凉血退热,为清热之良药,用以疏经;珍珠镇心定惊、解毒敛疮、益阴清热解毒则新血自生,涂面,让人皮肤光泽颜色好。七者辅佐君臣,共为其佐药。
[0013] 白附子大热纯阳,阳明经药;鸡子白甘、凉、微寒,润肺利咽,清热解毒。二者因能调和君臣佐诸药,引众药势上行,达到强固药力之功,是为使药。
[0014] 制备时,先将经过炮制的药材(鸡子白除外)粉碎至50目并充分均匀混合,然后用鸡子白调制。使用时,将调制好的混合物粘稠流体均匀涂抹在人体面部、颈部皮肤形成面膜,40分钟后以清水洗去面膜即可。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白芷(15克)、白术(10克)、白芨(10克)、白茯苓(10克)、白蔹(10克)、白薇(10克)、白附子(10克)、鸡子白(10克)和天花粉(10克)、天门冬(10克)珍珠(12克)。
[0016] 理论分析
[0017] 1、关于面相与脏腑的关系。
[0018] 脉要精微论曰:“夫精明于五色者,气之华也。”“五色显于面,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面皆居之。”“言气而血在其中矣。”意即面部呈现病态的根本原因并非皮肤本身,而是体内脏腑阴阳失调、经络和气血不畅所致。
[0019] 中医诊断病情讲究望、闻、问、切,而望居首位,其原因就是人体面部甚至足底、手掌、耳部等部位均有脏腑的反射区。面部的病态其实是体内脏腑或经脉病态的外在表现,或者说面部是人体脏腑或经脉的窗口,面部的美丑反映了脏腑或经脉的健康与否。反之,脏腑或经脉健康与否决定了面部的美丑。因此,从面部给药,药性也并非仅仅作用于肌肤,而且还通过皮肤的吸收调理人体脏腑、经脉,使体内阴阳平衡、经脉通畅,进而反馈为颜面康健,达到美容效果。
[0020] 2、关于中药的双向调节
[0021] 至于一副验方能否用于多种面疾,甚至是病理相反的面疾,中医的双向调节理论是最好的诠释。
[0022] 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体现在中药的成分、剂量、炮制、配伍及人体机体状态等5个方面。
[0023] 易经云:“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中医学也认为,阴阳平衡为常,阴阳失调为变,阴阳和中之谓医,协调阴阳也就成为制方的基本原则。在方剂配伍上,有两种性质相对、功用不同的药物组合即双向配伍原则,如寒与热、升与降、收与散、动与静、补与泻等。二者相反相成、对立统一,起到补偏救弊、调整阴阳的作用。
[0024] 药物的作用以人体的机能状态为基础,人体的机能状态不同,药物的作用也不同。中药所含的拮抗性成分是产生双向调节作用的物质基础,而机体的机能状态则是中药产生双向调节的另一个重要条件,当作用相反的两种成分同时作用于机体时,机体的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当时的人体机能状态。
[0025] 世间万物总是趋向平衡的,人体也是如此,有维持平衡的内在机制。如果验方中寒与热、升与降、收与散、动与静、补与泻之药俱全,则人体会根据自身状况有选择地吸收实现平衡所需的成分,而排斥破坏平衡、甚至加剧失衡的成分;反之,如果验方中诸药的寒与热、升与降、收与散、动与静、补与泻有失偏颇,则难以起到双向调节作用。
[0026] 本方寒与热、升与降、收与散、动与静、补与泻之药俱全,因此能够在人体双向调节机能作用下适应各种类型的面疾。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了这一点。
[0027] 临床有效率介绍
[0028] 本发明自1996至2006年的成方十年间,在黑龙江省大庆市中医院进行临床实验,患者人数约2100例,无一例反馈产生毒副作用,总有效率达到100%,其中效果显著的约达90%。
[0029] 典型病例介绍
[0030] 病例一:
[0031] 王绣吉:女,年龄52,工作单位:医院药剂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