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安装在机动车辆上的接线盒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810133670.5

文献号 : CN10135050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早川达也

申请人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摘要 :

一种接线盒,具有:包括上外壳和下外壳的外壳组件、包括汇流排和绝缘板的层压单元、以及容纳在该外壳组件中的第一和第二印刷电路板。该第一印刷电路板用作具有厚膜导线的电流较高的电路。该第二印刷电路板用作具有薄膜导线的电流中等或较低的电路,该薄膜导线的厚度比该第一印刷电路板上的厚膜导线的厚度小。板继电器安装在第一印刷电路板的两侧上的不同周边部分的一部分上,或者该第一印刷电路板的任意一侧的周边部分的一部分上。该板继电器设置在外壳组件中,与限定在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的前侧和上外壳的顶壁的内表面之间的第一发热元件容纳空间,和限定在第一印刷电路板的后侧和下外壳的底壁的内表面之间的第二发热元件容纳空间相对。

权利要求 :

1.一种待安装在机动车辆上的接线盒,包括:

包括上外壳和下外壳的外壳组件;

包括汇流排和绝缘板的层压单元;

容纳于所述外壳组件中的第一和第二印刷电路板,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构造为具有厚膜导线的较高电流电路,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构造为具有薄膜导线的中等或较低电流电路,该薄膜导线的厚度比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上的所述厚膜导线的厚度小;及板继电器,该板继电器安装在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的两侧上的不同周边部分的一部分上,或者安装在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的任意一侧的周边部分的一部分上,所述板继电器设置在所述外壳组件中,与第一发热元件容纳空间和第二发热元件容纳空间中的至少一个相对,所述第一发热元件容纳空间限定在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和所述上外壳的顶壁的内表面之间,所述第二发热元件容纳空间限定在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和所述下外壳的底壁的内表面之间,其中所述上外壳和所述下外壳的至少一个设置有用于待连接到所述汇流排的插入型继电器的继电器容纳区域,并且所述继电器容纳区域设置在这样的位置处,该位置与和所述板继电器的安装位置相对的位置分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待安装在机动车辆上的接线盒,

其中包括汇流排和绝缘板的所述层压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和所述上外壳之间,所述层压单元的一部分被切除,并且所述第一发热元件容纳空间限定在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和所述上外壳的顶壁的内表面之间;及其中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的下外壳侧,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具有比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小的面积,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不设置在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上的设置所述板继电器的位置处,并且所述第二发热元件容纳空间限定在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和所述下外壳的底壁的内表面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待安装在机动车辆上的接线盒,

其中具有所述厚膜导线的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是包括多个层压层的多层印刷电路板,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上的所述厚膜导线形成分支电路,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叠置在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上并与该第一印刷电路板分开,所述第一和第二印刷电路板上的所述导线通过导线插针而电互连,并且电气和电子部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的两侧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待安装在机动车辆上的接线盒,

其中具有所述厚膜导线的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是包括多个层压层的多层印刷电路板,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上的所述厚膜导线形成分支电路,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叠置在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上并与该第一印刷电路板分开,所述第一和第二印刷电路板上的所述导线通过导线插针而电互连,并且电气和电子部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的两侧上。

说明书 :

待安装在机动车辆上的接线盒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一种待安装在机动车辆上的接线盒,尤其涉及一种接线盒,该接线盒改进了尺寸较大且是发热元件的多个电流较高的继电器的连接位置,从而减小接线盒的尺寸并对发热采取措施。

背景技术

[0002] 与将安装在机动车辆上的电气和电子部件的迅速增多相联系,可能要求将安装在机动车辆上的接线盒容纳安装电气和电子部件的多个印刷电路板,以及电流较高的继电器连同包括汇流排和绝缘板的常规普通层压单元。尤其是,考虑到热辐射,为发热部件的该电流较高的继电器插入并连接到继电器容纳区域上,该继电器容纳区域设置在上外壳或下外壳的外部上。由于具有较大高度的插入型继电器从外壳组件的外部突出,所以存在接线盒趋向于尺寸增大的问题。由于该插入型继电器相对较重,还有接线盒变重的问题。 [0003]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由于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的板继电器与插入型继电器相比高度更小重量更轻,所以已经试图把将连接到设置在外壳组件的外部上的继电器容纳区域上的所有或一部分插入型继电器更换为将安装在容纳于外壳组件中的印刷电路板上的板继电器。
[0004] 例如,如本申请的图6中所示,日本专利No.3888368中公开的接线盒具有包括上外壳1、中间外壳2和下外壳3的外壳组件。包括汇流排和绝缘板的层压单元4容纳在上外壳1和中间外壳2之间的空间的上部中,而第一印刷电路板5容纳在该空间的下部中。多功能交换单元6设置在中间外壳2和下外壳3之间的空间中,并且继电器单元7设置在该空间中交换单元6的下方。该多功能交换单元6设置有第二 印刷电路板8,而继电器单元7设置有用于板继电器9a的第三专用印刷电路板9。该第一、第二和第三印刷电路板5、8和9通过设置在该多功能交换单元6中的交换连接器彼此连接。
[0005] 在如上构造的接线盒中,通过在外壳组件中设置用于板继电器的第三专用印刷电路板9,减少了将插入到外壳组件外部上的继电器容纳区域中的插入型继电器的数量。然而,需要提供用于板继电器的第三专用印刷电路板9,这将增加印刷电路板的数量。而且,如图8中所示,用于第三印刷电路板9的容纳部分从外壳组件突出,这会导致接线盒的尺寸增大。
[0006] 由于用于板继电器的第三专用印刷电路板上的电路互连到第一和/或第二印刷电路板上的导线电路上,所以连接端子必须焊接到第一和/或第二印刷电路板上,并且用于这些连接端子的连接器必须安装在板上。这会增加部件数量和组装步骤,并且连接端子和连接器占用了第一、第二和第三印刷电路板的周边部分。
[0007] 另外,为了将彼此叠置的第一、第二和第三板上的导线互连,将以垂直方向安装在板上的每个连接器和每个连接端子的长度(高度)将变大。由于将用于继电器的专用印刷电路板容纳在外壳组件中,所以存在无法抑制接线盒的尺寸增大的问题。 [0008] 如果板继电器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印刷电路板上,不设置用于该继电器的专用电路板,则第一和第二印刷电路板必须增大尺寸,并且连接到板继电器上的用于电流较高的电路的导线和用于电流较低或中等的电路的导线必须设置在单个印刷电路板上。由于单个印刷电路板上的导线厚度必须一致,所以电流较高的电路将需要更大面积的导线,这会妨碍电路板的尺寸小减小。
[0009] 而且,如果具有大发热量的电流较高的继电器作为板继电器容纳 于外壳组件中,则由于如汇流排、印刷电路板或类似部件的内部电路容纳在外壳组件中,并且由于在热量上相对弱的电气和电子部件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因而存在内部电路会容易受到板继电器发出的热量影响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10]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接线盒,该接线盒能够在不增大该印刷电路板的尺寸的情况下将继电器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能够显著减少部件数量,能够减小厚度和重量,并能够降低成本。
[0011]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一种待安装在机动车辆上的接线盒,包括:包括上外壳和下外壳的外壳组件;包括汇流排和绝缘板的层压单元;容纳于所述外壳组件中的第一和第二印刷电路板,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构造为具有厚膜导线的较高电流电路,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构造为具有薄膜导线的中等或较低电流电路,该薄膜导线的厚度比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上的所述厚膜导线的厚度小;及板继电器,该板继电器安装在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的两侧上的不同周边部分的一部分上,或者安装在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的任意一侧的周边部分的一部分上,所述板继电器设置在所述外壳组件中,与第一发热元件容纳空间和第二发热元件容纳空间中的至少一个相对,所述第一发热元件容纳空间限定在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和所述上外壳的顶壁的内表面之间,所述第二发热元件容纳空间限定在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和所述下外壳的底壁的内表面之间,其中所述上外壳和所述下外壳的至少一个设置有用于待连接到所述汇流排的插入型继电器的继电器容纳区域,并且所述继电器容纳区域设置在这样的位置处,该位置与和所述板继电器的安装位置相对的位置分开。 [0012] 如上所述,本申请的接线盒去除了日本专利No.3888368中公开的现有技术的接线盒中所需要的用于继电器的第三专用印刷电路板,并包括第一和第二印刷电路板。因此,不需要任何用于将第一、第二和 第三印刷电路板上的导线互连的端子构件和安装连接器,从而减少了部件和组装步骤的数量。而且,可能减小部件所占用的印刷电路板的周边部分的空间,并防止外壳组件由于容纳第三印刷电路板而增大尺寸。
[0013] 另外,安装板继电器的第一印刷电路板上的导线可以具有超过35微米(μm)的厚度。这将能够提供将连接到板继电器上的电流较高的电路,而不增大导线的宽度。如上所述,由于可以减少设置在印刷电路板的周边部分上的安装连接器,所以不需要像常规接线盒的情况中那样,增大第一印刷电路板的面积。
[0014] 同样,在板继电器安装在第一印刷电路板的两侧上的情况下,由于多个板继电器同心地设置在第一印刷电路板的不同周边部分的一部分上,所以可能防止第一印刷电路板部分受热。由于板继电器朝向限定在第一印刷电路板、上外壳和下外壳之间的第一和第二发热元件容纳空间设置,所以可能防止板继电器发出的热量影响其它内部电路,并可能有效地将板继电器容纳在外壳组件中,不在外壳组件上形成向外延伸的突起,从而限制了接线盒尺寸的增大。
[0015] 同样,由于在本发明中,板继电器安装在第一印刷电路板上,所以可能减少容纳在外壳组件上的继电器容纳区域中且具有大尺寸和大重量的插入型继电器的数量,从而实现尺寸和重量减小。
[0016] 而且,由于该插入型继电器设置在上外壳的顶壁和/或下外壳的底壁上,且不直接设置在安装在第一印刷电路板上的板继电器上方或下方,并且由于插入型继电器容纳区域设置在远离板继电器的位置处,所以可能分散发热区域,从而防止局部受热。 [0017] 优选地,包括汇流排和绝缘板的层压单元可以设置在第一印刷电路板和上外壳之间。该层压单元的一部分被切除。该第一发热元件容纳空间限定在第一印刷电路板和上外壳的顶壁的内表面之间。该第二 印刷电路板设置在第一印刷电路板的下外壳侧上。该第二印刷电路板具有比第一印刷电路板小的面积。该第二印刷电路板可以不设置在第一印刷电路板上设置板继电器的位置处。该第二发热元件容纳空间限定在第一印刷电路板和下外壳的底壁的内表面之间。
[0018] 如上所述,由于板继电器安装在第一印刷电路板的两侧上不同周边部分的一部分上,所以与第一印刷电路板相对的第二印刷电路板变为小的区域。通过切除包括汇流排和绝缘板的层压单元的周边部分的一部分,可能有效地形成第一和第二发热元件容纳空间。于是,通过有效地利用外壳组件中的空间,可能限制整个外壳组件尺寸增大,并防止板继电器发出的热量影响第二印刷电路板和层压单元。
[0019] 优选地,具有厚膜导线的第一印刷电路板可以是层压多个层的多层印刷电路板。第一印刷电路板上的厚膜导线可以形成分支电路。该第二印刷电路板可以叠置在第一印刷电路板上并与该第一印刷电路板分开。第一和第二印刷电路板上的导线可以通过导线插针互连。电气和电子部件可以安装在第二印刷电路板的两侧上。
[0020] 由于第一印刷电路板上的厚膜导线可以具有大于35微米(μm)的普通导线的厚度,所以可能提供能够安装板继电器的电流较高的电路。由于设置有厚膜导线的板是层压多个层(例如,四层)的多层印刷电路板,所以可能限制第一印刷电路板尺寸增大。 [0021] 由于板继电器只安装在第一印刷电路板的两侧上的不同周边部分的一部分上,所以其它导线可以设置为高密度分支电路。
[0022] 同样,由于第二印刷电路板设置在安装板继电器的第一印刷电路板上并与第一印刷电路板分开,并且具有相对弱的热性能的电气和电子部件安装在第二印刷电路板上,所以可能降低由于板继电器发热而产生的热影响。该第二印刷电路板可以形成层压多个层的多层印刷电路板,并且电气和电子部件可以安装在该第二印刷电路板的两侧上。 [0023] 于是,除了使接线盒尺寸变小之外,由于板继电器和具有大发热量的插入型继电器彼此分开,还可能消除过热区域。
[0024]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申请的将安装在机动车辆上的接线盒中,由于板继电器设置在设置有厚膜导线的第一印刷电路板的两侧上的不同周边部分上,或者设置在第一印刷电路板的任意一侧的周边部分上,并且由于这些板继电器设置成与限定在印刷电路板和外壳组件的内表面之间的发热元件容纳空间相对,所以可能将期望的电流较高的继电器安装在第一印刷电路板上,而不对其它电路部件产生热影响且增大外壳组件的尺寸。 [0025] 由于第一印刷电路板上的导线具有大的厚度,所以可能将板继电器安装在第一印刷电路板上而不增大导线面积,从而不需要增大第一印刷电路板的尺寸。 [0026] 另外,由于本申请不需要日本专利No.3888368中公开的现有技术所需要的第三专用印刷电路板,并且只有第一和第二印刷电路板构成印刷电路板单元,所以可能减少用于将印刷电路板上的导线互连的端子构件和安装连接器,从而显著减少了部件的成本和组装步骤。

附图说明

[0027] 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电接线盒的示意性分解剖视图;
[0028] 图2是根据本申请的电接线盒的分解透视图;
[0029] 图3A是上外壳的剖视图,包括汇流排和绝缘板的层压单元连接到该上外壳上,图3B是板单元的剖视图,以及图3C是下外壳的剖视图;
[0030] 图4是第一印刷电路板的主体部分的放大透视图;
[0031] 图5A是该板单元的透视图,示出该板单元的底侧,以及图5B是固定连接端子的端子支承基座的透视图,示出该端子支承基座的底侧;
[0032] 图6A是隔板的透视图,图6B是该隔板的主体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以及图6C是沿着图6A中所示的隔板的纵向侧的该隔板的剖视图;
[0033] 图7是下外壳的底侧视图;
[0034] 图8是常规接线盒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现在参照图1至7,将在下面详细描述根据本申请的将安装在机动车辆上的接线盒的实施例。
[0036] 如图1至3中所示,该接线盒可以包括具有上外壳10和下外壳11的外壳组件。汇流排层压单元18和印刷电路板单元15容纳在该外壳组件中,从而它们从上外壳10设置到下外壳11,汇流排16和绝缘板17交替层压在该汇流排层压单元中,该印刷电路板单元包括第一印刷电路板13、隔板12和第二印刷电路板14。
[0037] 尺寸较短的固定杆10x可以与上外壳10的顶壁10a的内表面整体形成,并可以从该内表面向下延伸。该尺寸较短的固定杆10x可以穿透汇流排层压单元18、第一印刷电路板13和隔板12,以通过第一螺钉N1将它们固定在上外壳10上。尺寸较长的固定杆10y可以穿透汇流排层压单元18、第一印刷电路板13、隔板12、第二印刷电路板14和下外壳11,以通过第二螺钉N2将它们固定在下外壳11上。于是,组装了该接线盒。 [0038] 该汇流排层压单元18可以安装在第一印刷电路板13上的顶表面(前侧)上。该汇流排层压单元18可以设置有切除空间18a。第一印刷电路板14的顶表面和上外壳10的顶壁10a的内表面之间的该切除空间18a可以限定第一发热元件容纳区域C1。 [0039] 该第二印刷电路板14可以通过隔板12设置在第一印刷电路板13下方。该第二印刷电路板14的面积可以小于第一印刷电路板13的面积。该第二印刷电路板14可以不设置在第一印刷电路板13的一侧上。 第二发热元件容纳区域C2限定在第一印刷电路板13的底表面(后侧)和下外壳11的底壁11a的内表面之间。
[0040] 该第一印刷电路板13可以是包括四层的多层印刷电路板。每个层可以设置有用于电流较高的电路的厚膜导线图案,以形成分支电路。
[0041] 如图4中所示,厚膜导线13a的厚度(t)可以大于大约35微米(μm)。通过增大该厚度(t),在不增大导线图案的宽度(w)的情况下,就可获得电流较高的电路。 [0042] 多个板继电器20可以在与第一发热元件容纳区域C1相对的位置处,沿着第一印刷电路板13的顶表面的一侧上的角部向上设置,以电连接到厚膜导线13a上。 [0043] 同样,多个板继电器21可以在与第二发热元件容纳区域C2相对的位置处,在第一印刷电路板13的底表面上向下设置,以电连接到厚膜导线13b上。
[0044] 于是,该板继电器20和21可以安装在设置有厚膜导线13a、13b的第一印刷电路板13的两侧上,并且该板继电器20、21可以彼此分开并分别与第一和第二发热元件容纳区域C1和C2相对。
[0045] 而且,端子构件23可以焊接到第一印刷电路板13上的厚膜导线13a上,以向上突出。该端子构件23可以在第一印刷电路板13的顶壁10a中的保险丝容纳区域10d、连接器容纳区域10e和插入型继电器容纳区域10f中突出。
[0046] 端子构件24可以在板继电器21以内的位置处向下焊接到第一印刷电路板13的底表面上,并突出到下外壳11的底壁11b中的连接器容纳区域11b中。
[0047] 第二印刷电路板14可以通过由树脂材料制成的隔板12在下外壳侧设置在第一印刷电路板13上。第二印刷电路板14上的每个导线的厚度可以小于第一印刷电路板13上的导线厚度。用于电流中等或较低的电路的导线图案可以设置在第二印刷电路板14上。 [0048] 第一和第二印刷电路板13和14上的导线可以通过焊接到导线上的针状连接端子26互连。该连接端子26可以固定在端子支承基座25中的导孔中。该端子支承基座25可以安装在未安装板继电器20和21的一侧上的周边部分上。如图5B中所示,每个连接端子
26可以在中间部分上设置有弯曲部分26a,以防止应力施加到相对末端上的焊接部分上。 [0049] 电气和电子部件(未示出)可以安装在第二印刷电路板14的两侧上。 [0050] 该隔板12可以设置在第一印刷电路板13和第二印刷电路板14之间,并可以是由绝缘树脂材料制成且具有图6中所示构造的产品。该隔板12可以包括基本为矩形的基座部分12a和在垂直方向上从该基座部分12a的外周边缘突出的外周框架12d。该基座部分
12a可以基本上在整个顶表面上设置有基本上为格栅状的肋12c,用于加强并防止变形。如图3B中所示,第一印刷电路板13可以设置在该肋12c的顶表面上。该基座部分12a可以不在底表面上设置肋12c。第二印刷电路板14可以设置在外周框架12d的底表面上。 [0051] 于是,该加强肋12c可以设置在基座部分12a的顶表面上,以加强整个隔板并防止该隔板产生任何收缩孔或翘曲。该肋12c可以形成在隔板12的相对侧上。 [0052] 两个圆柱形的尺寸较长的固定杆10y可以基本上在对角线方向上 的顶壁中央的相对侧处从上外壳10的顶壁上的内表面延伸。四个尺寸较短的固定杆10x可以在该顶壁的四个角部延伸。每个尺寸较长的固定杆10y的长度可以设置成到达下外壳11的底壁11a,而每个尺寸较短的固定杆10x的长度设置成到达隔板12的基座部分12a。该尺寸较短的固定杆10x可以在隔板12的下表面侧覆盖有第二印刷电路板14。该尺寸较长和尺寸较短的固定杆10y和10x可以形成圆柱外形,且在它们的下端开口处设置有螺纹孔10y1和10x1。 [0053] 如图6A中所示,该隔板12的基座部分12a可以在对应于四个尺寸较短的固定杆
10x的突出位置的四个位置处设置有固定孔12e。如图6B中所示,每个固定孔12e都可以在内表面上设置有环状凸缘部分12f。该凸缘部分12f的顶表面可以承受尺寸较短的固定杆10x的下端表面,而凸缘部分12f的底表面可以承受向上插入到固定孔12e中的第一螺钉N1的头部N1a。同样,在对应于两个尺寸较长的固定杆10y的突出位置的位置处,隔板
12可以设置有两个通孔12g。
[0054] 另外,啮合制转杆12h(图6C)可以从隔板12的外周框架12d的向下突出部分上的下端表面延伸。该第二印刷电路板14可以接触外周框架12d的下端表面。啮合制转杆12h锁定第二印刷电路板14的外周边缘。
[0055] 如图2和3B中所示,将设置在隔板12的顶表面上的第一印刷电路板13可以设置有通孔13e和13d,该通孔允许尺寸较短的固定杆10x和尺寸较长的固定杆10y穿透。另一方面,将设置在隔板12的底表面上的第二印刷电路板14设置有通孔14e,该通孔允许尺寸较长的固定杆10y穿透。
[0056] 上外壳10可以在顶壁10a上设置保险丝容纳区域10d、连接器容纳区域10e和插入型继电器容纳区域10f。插入型继电器50可以插入到该插入型继电器容纳区域10f中。该插入型继电器容纳区域10f可以 设置在上外壳10中远离与安装在第一印刷电路板13上的板继电器20相对的位置的中央侧位置。
[0057] 该上外壳10可以在周壁10g的外部上设置将被锁定在下外壳11上的锁定部分10h。
[0058] 该下外壳11可以基本上在底壁11a的整个顶表面上设置用于加强的格栅状肋11c,并在底壁11a的外周部分上设置向上延伸的尺寸较长的肋11k。尺寸较长的肋11k的上端表面接触第二印刷电路板14的底表面,以实现定位和保持功能。在与尺寸较长的固定杆10y的突出位置相对的位置处,凹口11d可以设置在下外壳11的底壁11a中。每个凹口
11d可以在底壁上设置固定孔11e,以使第二螺钉N2通过。尺寸较长的固定杆10y的下表面可以被放置在凹口11d的上表面上。每个凹口11d的下表面可以作为与将从下侧插入到固定孔11e中的第二螺钉N2的头部N2a的接合表面。
[0059] 如图2和图3C中所示,下外壳11的周壁11i可以具有到达接线盒的顶表面的高度,从而下外壳11可以形成深盒状的外形。当下外壳11的周壁11i安装在上外壳10的周壁10g的外部上时,周壁10g的外部上的锁定部分10h可以与设置在周壁11i上的锁定部分11j啮合。
[0060] 接下来,下面将描述组装该接线盒的过程。
[0061] 首先,上外壳10可以转动到上下颠倒的位置,从而尺寸较短的固定杆10x和尺寸较长的固定杆10y向上突出。包括汇流排17和绝缘板16的汇流排层压单元18可以插入到上外壳10中。尺寸较长的固定杆10y和尺寸较短的固定杆10x可以从上侧插入到汇流排层压单元18中的通孔中。汇流排层压单元18可以容纳在上外壳10中。 [0062] 其次,第一印刷电路板13可以从上侧插入到上外壳10中。从汇 流排层压单元18突出的尺寸较短的和尺寸较长的固定杆10x和10y可以从上侧插入到第一印刷电路板13中的通孔13e和13d中。该第一印刷电路板13可以设置在汇流排层压单元18的最下层(组装步骤中的最上层)上的绝缘板17上。由端子支承基座25支承的每个连接端子26的末端都可以预先焊接到第一印刷电路板13上的导线上。该连接端子26可以从端子支承基座25突出。
[0063] 然后,隔板12可以从上侧插入到上外壳10中。尺寸较长的固定杆10y可以插入到隔板12中的通孔12g中。尺寸较短的固定杆10x可以插入到隔板12中的固定孔12e中。尺寸较短的固定杆10x的下端表面可以接触固定孔12e中的凸缘12f。在此情况下,第一螺钉N1插入到固定孔12e中,并拧入到尺寸较短的固定杆10x中的螺纹孔10x1中。 [0064] 于是,汇流排层压单元18可以容纳在上外壳10中,以从该外壳10突出,并且第一印刷电路板13和隔板12可以叠置且固定到该汇流排层压单元18上。
[0065] 然后,该第二印刷电路板14可以从上侧插入到上外壳10中。从第一印刷电路板13突出的连接端子26可以插入到第二印刷电路板14中的端子孔中。该尺寸较长的固定杆
10y可以插入到第二印刷电路板14中的通孔14e中。该第二印刷电路板14可以放置在隔板12的外周框架12d的远端上。从该外周框架12d突出的啮合制转杆12h可以锁定第二印刷电路板14。在此情况下,连接端子26的另一端可以焊接到第二印刷电路板14上的导线上。
[0066] 最后,下外壳11可以从上侧安装在上外壳10上。该上外壳10的周壁10g可以安装在下外壳11的周壁11i的内表面上。尺寸较长的固定杆10y的下端表面可以在下外壳11中固定孔11e周围接触凹口11d的上表面。在此情况下,第二螺钉N2可以从上侧被插入到下外壳11中的固定孔11e中,并被拧入到尺寸较长的固定杆10y中的螺纹孔10y1 中。
上外壳10的周壁10g可以安装在下外壳11的周壁11i的内表面上,并且锁定部分10h可以与锁定凹槽11j彼此联接。
[0067] 在如上构造的接线盒中,由于第一印刷电路板13具有厚度(t)大和宽度(w)窄的厚膜导线,所以可能将板继电器20和21安装在第一印刷电路板13上,而不增大该第一印刷电路板13的尺寸。
[0068] 同样,由于板继电器20和21同心地安装在第一印刷电路板的两个表面(前侧和后侧)上的不同周边部分上,所以可能增大用于在第一印刷电路板13上设置分支电路的面积,从而形成高密度的分支电路。
[0069] 另外,安装在第一印刷电路板13的顶表面上的板继电器20可以设置在限定在上外壳10和第一印刷电路板13之间的第一发热元件容纳空间C1中。安装在第一印刷电路板13的底表面上的板继电器21可以设置在限定在第一印刷电路板13和下外壳11之间的第二发热元件容纳区域C2中。该结构能够有效地利用外壳组件的内部,并能够将板继电器20和21容纳在该外壳组件中,而不增大外壳组件的尺寸。因此,可以减少将设置在上外壳
10中的插入型继电器容纳区域10f的数量,并且可以减少将设置在上外壳10的外部上并从上外壳10的外部突出的插入型继电器的数量。
[0070] 另外,由于板继电器20和21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发热元件容纳空间C1和C2中,所以板继电器20和21发出的热量不影响汇流排16和第二印刷电路板14。插入型继电器50插入并连接到上外壳10中的插入型继电器连接区域10f中。由于该区域10f不设置在板继电器20和21正上方位置处,而是设置在从板继电器20和21偏移的位置处,所以可能防止接线盒部分受热。
[0071] 而且,由于安装具有大发热量的板继电器的第一印刷电路板13通过隔板12与第二印刷电路板14分开,所以可能将电气和电子部件安 装在第二印刷电路板14的两侧上。因此,尽管第二印刷电路板14的尺寸小于第一印刷电路板13的尺寸,但是也可能在第二印刷电路板上设置必需的分支电路和期望的部件。
[0072] 于是,由于本申请能够减少来自板继电器20和21的热影响,所以与日本专利No.3888368相反,本申请不需要提供用于安装板继电器的专用的第三印刷电路板,也不需要将第三印刷电路板容纳在凸出的下外壳中,从而使接线盒尺寸减小。 [0073] 尽管在本实施例中,板继电器20和21安装在第一印刷电路板13的两侧上,但是它们也可以只安装在第一电路板13的任意一侧的周边部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