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810135419.2

文献号 : CN10135915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窪田聪仲康孝荻野宏幸吉田宣和

申请人 : 佳能株式会社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本发明进一步提高与设置焦点检测区域的位置和大小有关的可操作性。本发明的摄像设备设置有:图像传感器,用于光电转换由光学镜头形成的被摄体图像;焦点检测单元,用于使用来自焦点检测区域的图像信号,来检测被摄体图像的聚焦状态,其中该焦点检测区域是作为图像传感器的画面内的一部分的区域;设置单元,用于从画面内的焦点检测区域的大小和位置不同的多个焦点检测模式中,设置一个焦点检测模式;以及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多个焦点检测模式中的每一个的焦点检测区域大小和位置。

权利要求 :

1.一种摄像设备,包括:

图像传感器,用于光电转换由光学镜头形成的被摄体图像;

焦点检测单元,用于使用来自焦点检测区域的图像信号,来检测所述被摄体图像的聚焦状态,其中所述焦点检测区域是作为所述图像传感器的画面内的一部分的区域;

设置单元,用于在所述画面内设置多个焦点检测区域的多点焦点检测模式下,通过将多个焦点检测区域作为一个组来一起变更多个焦点检测区域的大小和位置中的至少一个,来设置焦点检测区域,在所述画面内设置一个焦点检测区域的单点焦点检测模式下,通过变更一个焦点检测区域的大小和位置中的至少一个,来设置焦点检测区域;以及存储单元,用于分别对所述多点焦点检测模式的情况和所述单点焦点检测模式的情况,单独存储所述焦点检测区域的大小和位置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设置单元在设置模式中进行所述设置,

当通过所述设置单元设置了所述大小和所述位置中的至少一个,并且所述设置模式结束时,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所述焦点检测区域的大小和位置中的至少一个,以及所述设置单元在使所述摄像设备的电源从关闭变为打开以进入拍摄状态时、或者从拍摄图像的重放状态切换为拍摄状态时、或者在将所述光学镜头收纳在所述摄像设备的机体内之后切换为拍摄状态时,如果所述摄像设备判断为前次拍摄中的被摄体信息与本次拍摄中的被摄体信息之间没有变化、并且前次拍摄中的放置信息与本次拍摄中的放置信息之间没有变化,则在本次拍摄时,使用先前设置的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所述焦点检测区域的大小和位置中的至少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焦点检测区域的位置可以在所述画面内移动的范围,分别在存在多个焦点检测区域的情况和存在一个焦点检测区域的情况之间是不同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将在所述画面内设置多个焦点检测区域的多点焦点检测模式下的焦点检测区域的中心坐标可移动的范围、与在所述画面内设置一个焦点检测区域的单点焦点检测模式下的焦点检测区域的中心坐标可移动的范围设为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将在所述画面内设置多个焦点检测区域的多点焦点检测模式下的焦点检测区域的外框可移动的范围、与在所述画面内设置一个焦点检测区域的单点焦点检测模式下的焦点检测区域的外框可移动的范围设为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单元,用于显示由所述图像传感器获得的被摄体图像;以及指示器,用于表示所述焦点检测区域,其中,当在所述设置模式中的所述设置已结束时,所述显示单元将表示所述焦点检测区域的所述指示器的显示改变成外形被强调的指示器的显示。

6.一种用于控制摄像设备的方法,所述摄像设备设置有光电转换由光学镜头形成的被摄体图像的图像传感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焦点检测步骤,用于使用来自焦点检测区域的图像信号,来检测所述被摄体图像的聚焦状态,其中所述焦点检测区域是作为所述图像传感器的画面内的一部分的区域;

设置步骤,用于在所述画面内设置多个焦点检测区域的多点焦点检测模式下,通过将多个焦点检测区域作为一个组来一起变更多个焦点检测区域的大小和位置中的至少一个,来设置焦点检测区域,在所述画面内设置一个焦点检测区域的单点焦点检测模式下,通过变更一个焦点检测区域的大小和位置中的至少一个,来设置焦点检测区域;以及存储步骤,用于分别在所述多点焦点检测模式的情况和所述单点焦点检测模式的情况下,存储所述焦点检测区域的大小和位置中的至少一个,其中,在所述设置步骤中,在设置模式中进行所述设置,

在所述存储步骤中,当通过所述设置步骤设置了所述大小和所述位置中的至少一个,并且所述设置模式结束时,存储所述焦点检测区域的大小和位置中的至少一个,以及在所述设置步骤中,在使所述摄像设备的电源从关闭变为打开以进入拍摄状态时、或者从拍摄图像的重放状态切换为拍摄状态时、或者在将所述光学镜头收纳在所述摄像设备的机体内之后切换为拍摄状态时,如果所述摄像设备判断为前次拍摄中的被摄体信息与本次拍摄中的被摄体信息之间没有变化、并且前次拍摄中的放置信息与本次拍摄中的放置信息之间没有变化,则在本次拍摄时,使用先前设置的在所述存储步骤中存储的所述焦点检测区域的大小和位置中的至少一个。

说明书 :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摄像设备中的自动调焦技术。

背景技术

[0002] 数字静止照相机和数字视频照相机是采用CCD或CMOS传感器等能够进行光电转换的图像传感器的摄像设备的示例。在这些照相机中,没有独立传感器进行焦点检测,而通过使用用以拍摄静止图像或运动图像的图像传感器作为焦点检测传感器,来实现系统简化、成本降低和尺寸减小。
[0003] 在使用用于拍摄的图像传感器作为焦点检测传感器的结构的情况下,通常采用电视AF系统,在该系统中,根据从图像传感器读出的数据的频率成分搜索处于对焦的镜头位置。在该系统中,使用图像处理电路来提取来自从图像传感器读出的图像数据的频率成分,并且可以根据图像处理电路的规范按照期望来设置所提取的区域。
[0004] 当利用照相机拍摄静止图像或运动图像时,假定拍摄者将通过操作照相机进行摄像,从而使主被摄体处于画面的中心。通常,在AF操作中,设置频率成分提取区域以及焦点检测区域,从而在画面的中心附近进行焦点检测。然而,可以想象还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在该情况下,拍摄者的拍摄意图不局限于将主被摄体配置在画面的中心,而是拍摄者意图拍摄将主被摄体配置在画面的边缘的图像。为了满足这类需求,已经提出了具有以下模式的照相机:将焦点检测区域固定在画面的中心的焦点检测模式以及可以将焦点检测区域移动到期望位置的模式(参见日本特开平H7-283994号公报)。
[0005] 另外,已经提出了这样一种用户界面,在该用户界面中,在如日本特开平H7-283994号公报中那样设置有多个焦点检测模式的照相机中,可以简单地切换焦点检测模式,并选择焦点检测区域(参见日本特开2006-39203号公报)。传统上,已经存在设置有将焦点检测区域固定在中心附近的焦点检测模式和将焦点检测区域配置在期望位置的焦点检测模式的照相机。另一方面,为了满足更广范围的用户需求,期望一种设置有可以将焦点检测区域配置在期望位置的多个焦点检测模式的照相机。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已经假定关于存储由用户选择的焦点检测区域的位置信息和大小信息将出现问题。
[0006] 例如,假定在焦点检测模式A中,在将焦点检测区域的位置配置在画面的左边缘之后进行拍摄,从而使得焦点检测位置对于特定摄像条件变为最佳。接着,假定在焦点检测模式B中,希望在将焦点检测区域的位置配置在画面的右边缘之后进行拍摄,从而使得焦点检测位置对于另一摄像条件变为最佳。此时,在焦点检测模式B中还反映焦点检测模式A中指定的焦点检测区域的位置,因此没有生成用于区分摄像条件的最佳焦点检测区域信息,这对于用户来说是不利的。
[0007] 另外,当已经设置多个AF框时,如果在取景器画面上始终显示所有AF框,则显示变得混乱,从而还难以在取景器画面中确认被摄体。随着AF框数量的增加,看见被摄体变得更困难。然而,如果不显示AF框,则不能确认焦点调整区域的位置。

发明内容

[0008] 考虑到上述问题做出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与设置焦点检测区域的位置和大小有关的可操作性。
[0009]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实现该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摄像设备,包括:图像传感器,用于光电转换由光学镜头形成的被摄体图像;焦点检测单元,用于使用来自焦点检测区域的图像信号,来检测所述被摄体图像的聚焦状态,其中所述焦点检测区域是作为所述图像传感器的画面内的一部分的区域;设置单元,用于在所述画面内设置多个焦点检测区域的多点焦点检测模式下,通过将多个焦点检测区域作为一个组来一起变更多个焦点检测区域的大小和位置中的至少一个,来设置焦点检测区域,在所述画面内设置一个焦点检测区域的单点焦点检测模式下,通过变更一个焦点检测区域的大小和位置中的至少一个,来设置焦点检测区域;以及存储单元,用于分别对所述多点焦点检测模式的情况和所述单点焦点检测模式的情况,单独存储所述焦点检测区域的大小和位置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设置单元在设置模式中进行所述设置,当通过所述设置单元设置了所述大小和所述位置中的至少一个,并且所述设置模式结束时,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所述焦点检测区域的大小和位置中的至少一个,以及所述设置单元在使所述摄像设备的电源从关闭变为打开以进入拍摄状态时、或者从拍摄图像的重放状态切换为拍摄状态时、或者在将所述光学镜头收纳在所述摄像设备的机体内之后切换为拍摄状态时,如果所述摄像设备判断为前次拍摄中的被摄体信息与本次拍摄中的被摄体信息之间没有变化、并且前次拍摄中的放置信息与本次拍摄中的放置信息之间没有变化,则在本次拍摄时,使用先前设置的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所述焦点检测区域的大小和位置中的至少一个。
[0010]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控制摄像设备的方法,所述摄像设备设置有光电转换由光学镜头形成的被摄体图像的图像传感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焦点检测步 骤,用于使用来自焦点检测区域的图像信号,来检测所述被摄体图像的聚焦状态,其中所述焦点检测区域是作为所述图像传感器的画面内的一部分的区域;设置步骤,用于在所述画面内设置多个焦点检测区域的多点焦点检测模式下,通过将多个焦点检测区域作为一个组来一起变更多个焦点检测区域的大小和位置中的至少一个,来设置焦点检测区域,在所述画面内设置一个焦点检测区域的单点焦点检测模式下,通过变更一个焦点检测区域的大小和位置中的至少一个,来设置焦点检测区域;以及存储步骤,用于分别在所述多点焦点检测模式的情况和所述单点焦点检测模式的情况下,存储所述焦点检测区域的大小和位置中的至少一个,其中,在所述设置步骤中,在设置模式中进行所述设置,在所述存储步骤中,当通过所述设置步骤设置了所述大小和所述位置中的至少一个,并且所述设置模式结束时,存储所述焦点检测区域的大小和位置中的至少一个,以及在所述设置步骤中,在使所述摄像设备的电源从关闭变为打开以进入拍摄状态时、或者从拍摄图像的重放状态切换为拍摄状态时、或者在将所述光学镜头收纳在所述摄像设备的机体内之后切换为拍摄状态时,如果所述摄像设备判断为前次拍摄中的被摄体信息与本次拍摄中的被摄体信息之间没有变化、并且前次拍摄中的放置信息与本次拍摄中的放置信息之间没有变化,则在本次拍摄时,使用先前设置的在所述存储步骤中存储的所述焦点检测区域的大小和位置中的至少一个。
[0011]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0012]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摄像设备的结构的框 图;
[0013] 图2示出第一实施例的摄像设备(数字照相机)的外观图;
[0014] 图3示出如何使用参数选择开关选择焦点检测区域;
[0015] 图4示出焦点检测区域可以移动的范围;
[0016] 图5示出焦点检测区域可以移动的范围;
[0017] 图6示出如何利用固定在三脚架上的照相机拍摄静止植物的图像;
[0018] 图7示出被摄体的亮度分布;
[0019] 图8示出照相机启动序列;
[0020] 图9A和9B是示出焦点检测设置返回处理的流程图;
[0021] 图10A和10B是示出焦点检测设置改变操作的流程图;
[0022] 图11是示出已按下释放按钮(SW1)之后的操作的流程图;
[0023] 图12A~12F示出从拍摄模式向除拍摄以外的状态转变的序列;
[0024] 图13是示出数字照相机的总体结构的框图;
[0025] 图14是用于示出改变AF框的位置和大小的过程的流程图;
[0026] 图15是示出图14中的AF框位置移动处理的流程图;
[0027] 图16是示出AF框大小改变处理的流程图;
[0028] 图17A示出在AF框设置模式中显示AF框的方法;
[0029] 图17B示出当在AF框设置模式中移动了AF框时的示例显示;
[0030] 图17C示出当在AF框设置模式中改变了AF框的大小时的示例显示;
[0031] 图18A示出当设置了AF框时显示AF框的方法;
[0032] 图18B示出当在移动AF框之后设置了AF框时显示AF框的方法;
[0033] 图18C示出当在移动AF框并改变AF框的大小之后设置了AF框时显示AF框的方法;
[0034] 图19示出AF框位置移动处理中的AF框移动边缘位置;
[0035] 图20是示出图14中的AF框位置移动处理的流程图;
[0036] 图21是示出图14中的AF框大小改变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0038] 第一实施例
[0039]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摄像设备(数字照相机)的结构的框图。 [0040] 在图1中,附图标记10表示镜头,镜头10采集外部光。在图1中,以一个透镜表示镜头10,但是摄像设备还可以设置有由多个透镜构成的镜头单元。另外,通过利用镜头驱动电路42沿着光轴前后移动镜头的位置,可以调整焦点(对焦状态),并且还可以调整视角(angle of view)。此外,可以采用这样一种结构:基于利用照相机抖动量检测电路44检测的照相机抖动量,可以通过利用照相机抖动校正电路40驱动镜头以在消除照相机抖动 的方向上改变光轴,来进行光学照相机抖动校正。照相机抖动量检测电路44包括陀螺仪传感器(gyro-sensor)。在图1中,通过驱动镜头来实现照相机抖动校正,但是还可以通过驱动图像传感器16(在本实施例中为CCD)以相同方式校正照相机抖动。还可以采用这样一种系统,在该系统中,包括镜头的镜筒单元在照相机机体内伸出和缩回,因此在不使用照相机时(在收纳镜头时)通过缩小机体体积提供便携性。
[0041] 利用光圈14调整穿过镜头的光量。系统控制电路60通过向光圈驱动电路26传输光圈控制信息来控制光圈14。利用串行通信或脉冲信号等进行从系统控制电路60向光圈驱动电路26的控制信息的传输,并且根据光圈驱动电路26的规范采用适当方法。光圈14可以是由多个叶片构成的虹膜光圈(iris aperture stop)或预先对板打出各种直径的孔的圆形光圈。系统控制电路60使用光圈14和光圈驱动电路26进行控制,从而当被摄体亮度高时缩小光圈以减少光量,并且当被摄体亮度低时,打开光圈以进入更多光。 [0042] 系统控制电路60通过向机械快门驱动电路28传输机械快门控制信息来控制机械快门12。通过机械快门12的打开/关闭时间确定拍摄静止图像时的曝光时间,并且系统控制电路60对该时间进行判断,然后指示机械快门驱动电路28。
[0043] 由图像传感器16接收已穿过镜头10、机械快门12和光圈14的光,并且对光进行光电转换。系统控制电路60通过向TG(Timing Generator,定时生成器)24传输图像传感器控制信号来控制图像传感器16。利用串行通信或并行总线通信等进行从系统控制电路60向TG 24的控制信息的传输,并且根据TG 24的规范采用适当的方法。TG 24基于从系统控制电路60接收到的控制信息驱动图像传感器16。图像传感器16周期性进行对传感 器曝光、并读出通过曝光所获得的数据的工作,并基于来自TG24的驱动信号进行该工作。在利用图像传感器16通过曝光所获得的信号中,仅可以读出指定的行或指定的区域的信号。
这可以通过利用从TG 24输出的读出控制脉冲改变读出的方式得以实现。系统控制电路60根据条件确定最佳读出方法,并指示TG24使用该方法。例如,根据条件使用不同的读出方法,从而在拍摄静止图像时,读出图像传感器16的所有数据,并在使用电子取景器或在拍摄运动图像时,通过间取(decimation)仅读出指定的行。这是因为在拍摄静止图像时,要求高分辨率,并且在拍摄运动图像时,要求高帧频,如30场每秒或60场每秒。 [0044] 另外,TG 24能够对图像传感器16的曝光时间进行控制。可以通过在期望的定时从TG 24向图像传感器16输出驱动信号来进行该控制,从而释放由传感器充电的电荷。 [0045] 已从图像传感器16读出的图像信号穿过CDS(CorrelatedDouble Sampler,相关双采样器)电路18。CDS电路18主要起到以下作用:使用相关双采样方法去除图像数据的噪声成分。其后,利用PGA(Programmable Gain Amplifier,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电路20来对图像信号的信号电平进行衰减/放大。系统控制电路60通过向PGA电路20传输放大电平来控制放大量。利用串行通信或并行总线通信等进行从系统控制电路60向PGA电路20的控制信息的传输,并且根据PGA电路20的规范采用适当方法。通常,通过利用光圈14适当设置对图像传感器16的曝光量,并且利用快门适当设置曝光时间,来实现图像传感器16的适当曝光。然而,通过利用PGA电路20对图像信号进行衰减/放大,可以实现虚拟地改变图像信号的曝光的作用。这可以在灵敏度概念下向用户提供功能,作为与光圈和快门速度两者相当的进行拍摄时的一个曝光条件。
[0046] 利用A/D(模拟/数字)转换器22将图像信号从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根据装置,数字信号的位宽度可以是10位、12位或14位等,并且将后面所述的图像处理电路50配置成可以与多种类型的位宽度兼容。在图1中,将CDS电路、PGA电路和A/D转换器电路分别表示为独立块,但是还可以采用将这些功能设置在一个IC包中的结构。 [0047] 将A/D转换器22数字化后的图像数据输入到图像处理电路50。由多个块构成图像处理电路50,并且图像处理电路50实现各种功能。
[0048] 图像传感器16通常通过滤色器提取每一像素的指定颜色成分。来自A/D转换器22的图像信号是与图像传感器16的像素和滤色器配置兼容的数据格式。因此,该格式不适用于自动曝光控制(auto exposure,AE),其中,在AE中,通过仅评价亮度成分进行曝光控制。图像处理电路50设置有以下功能:排除颜色信息,从图像信号仅提取亮度信息。 [0049] 此外,图像处理电路50设置有仅提取从图像传感器16读出的信号的频率成分的功能,因此在进行自动调焦(auto focus,AF)控制时可以使用图像处理电路50。提供下面的功能:设置是提取从图像传感器16读出的数据的一些区域的频率成分,还是分割该区域。当进行该AF处理时,可以适当驱动图像传感器16以进行焦点检测。在使用图像传感器的电视AF的情况下,需要与图像传感器的驱动速率(帧频)同步驱动调焦镜头,因此可以随着图像传感器的驱动速率的增加而更快速地驱动调焦镜头。因此,驱动图像传感器16从而仅在AF期间驱动速率快。相反,通过减慢帧频,并且从图像传感器读出更多像素数据,可以利用图像处理电路50对更多数据进行频率分析,因此更精确的焦点检测成为可能。优选地根据照相机的拍摄模式和被摄体 的亮度适当确定图像传感器的这种使用。 [0050] 此外,图像处理电路50设置有下面的功能:对已由A/D转换器22数字化的图像信号的放大/衰减和该图像的颜色效果等进行操作,因此图像处理电路50还起到控制所拍摄图像的图像质量的作用。
[0051] 在将已由A/D转换器22数字化后的图像数据输入到图像处理电路50的同时,临时将该图像数据存储在临时存储存储器30中。可以再次读出已临时存储在临时存储存储器中的图像数据,从而系统控制电路60可以参考该图像数据,并且可以将读出的图像数据输入到图像处理电路50。此外,可以将已利用图像处理电路50进行了图像处理的图像数据写回到临时存储存储器,或者可以将来自系统控制电路60的期望数据写入到该存储器中。 [0052] 当输出到由LCD等组成的图像显示设备108时,可以将已利用图像处理电路50进行了图像处理的图像数据装载进VRAM34,然后利用D/A转换器36将该图像数据转换成模拟信号,并且将其显示在图像显示设备108上。当实现电子取景器时,以更新方式将从图像传感器16读出的连续图像顺序地显示在图像显示设备108上。这里,可以采用不对VRAM 34中的图像的仅一个帧或多个帧进行更新的结构。为了不向图像显示设备108输出驱动光圈时的质量下降的图像而使用该方法。当将图像数据装载进VRAM 34中时,可以以与各种显示形式兼容的方式将图像数据装载进VRAM 34中,例如,装载图像数据以使得图像数据的一个单位在图像显示设备108中变得尽可能的大,或者使得在多个画面上显示多个图像。 [0053] 在图像显示设备108中,不仅可以显示图像,而且可以单独或随同图像一起显示期望的信息。可以显示照相机状态、用 户选择的或者照相机确定的快门速度和光圈值、灵敏度信息等的字符信息、以及利用图像处理电路50测量出的亮度分布等的图形。还可以按照期望选择信息的显示位置和显示颜色。通过显示这些不同的信息,可以实现用户界面。另外,在图像显示设备108中,可以显示存储到图像存储介质82的图像数据。在压缩了图像数据的情况下,通过压缩/解压缩块32解压缩该图像数据,并且将其装载进VRAM 34中。
通过D/A转换器36将该数据转换成模拟信号,然后输出该数据。
[0054] 附图标记70表示照相机操作单元,稍后将说明该照相机操作单元的细节。 [0055] 图2示出第一实施例的摄像设备(数字照相机)100的外观图。将镜头10配置在照相机的正面,因此可以在图像传感器16上形成被摄体图像。将闪光灯单元90配置在与镜头10相同的面上。当主被摄体暗时,可以通过使闪光灯单元90发光来获得足够的光量,因此即使在暗环境下也可以通过保持高快门速度来获得良好的图像。在图2中,将镜头10和闪光灯单元90配置在相同面上,但是这不是限制;为了避免闪光灯的光直接照射主被摄体,还可以配置闪光灯朝向照相机的上部。
[0056] 将图像显示设备108配置在照相机的背面。如上所述,不仅可以在图像显示设备108上显示图像,而且还可以显示字符信息和图形等,因此图像显示设备108是用作用户界面的重要构件。近来,电子取景器(EVF)在数字照相机中已成为主流,并且通过参考输出到图像显示设备108的连续图像来拍摄被摄体,因此被用作取景器。此时,还可以在实时图像(live image)上叠加显示AE(自动曝光控制)或AF(自动调焦)中的测光区域信息和焦点检测区域信息。也可以采用还设置传统光学取景器106的结构。电子取景器具有如下优点:容易实现广视角;根据图像显 示设备108的大小,被摄体大并且容易查看;以及在所拍摄的图像和取景器图像之间不存在视角差异(视差(parallax))。另一方面,为了操作图像传感器16和图像显示设备108,需要电源,因此存在电池耗尽的危险。因此,当期望拍摄大量图像同时避免电池耗尽时,还可以是这样一种使用模式:关闭电子取景器功能,并且使用光学取景器106。
[0057] 拍摄模式切换开关110能够在静止图像拍摄模式、运动图像拍摄模式和重放模式等的照相机运行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在图2中,将拍摄模式切换开关110表示为能够在多个模式之间进行切换的构件,但是还可以提供许多对于要拍摄的特定场景最佳的静止图像模式,如风景拍摄模式或人物拍摄模式。
[0058] 利用参数选择开关151、153、155、157和159,用户可以选择焦点检测区域和测光模式等进行拍摄时的拍摄条件、重放所拍摄的图像时的页滚动、以及整体照相机操作设置等。此外,可以选择打开/关闭前述电子取景器。另外,随同显示图像,还可以将图像显示设备108配置成触摸面板,因此允许其用作输入设备。
[0059] 将释放按钮104配置在照相机顶部。释放按钮104是一个操作构件,并且能够实现两步按压操作,包括浅按下该按钮的情况(SW1操作)和深按下该按钮的情况(SW2操作)。当利用照相机进行自动曝光控制或自动调焦控制时,通过浅按下释放按钮104,进行自动曝光控制和调焦控制,作为进行拍摄的准备,并且通过深按下释放按钮104,进行静止图像拍摄操作。
[0060] 运行自动曝光控制从而在利用拍摄模式切换开关110选择的拍摄模式中获得适当的曝光。拍摄模式包括作为针对特定被摄体的专用模式的肖像模式、风景模式和夜景模式、以及作为通用模式的自动模式。还包括例如快门速度优先模式和光圈优 先模式;这些是用户预先指定进行拍摄时的快门速度和光圈值的模式。利用这些模式,可以自动适当设置利用PGA电路20设置的拍摄灵敏度,或者用户可以预先指定灵敏度。当用户预先指定灵敏度时,因为随着拍摄灵敏度的增加图像信号的信噪比将降低,因此假定期望给予图像质量优先的用户将选择低的灵敏度。另外,AF控制可以切换操作从而在每一拍摄模式下都可以进行适当调焦。例如,在风景模式中,假定远离主被摄体,因此可以仅在主被摄体的区域中检测焦点。
[0061] 图3示出如何使用参数选择开关151、155和159选择焦点检测区域。 [0062] 3a和3b示出9点焦点检测模式的焦点检测区域设置,并且分别示出焦点检测区域的大小不同的情况。同样,3c和3d示出单点焦点检测模式的焦点检测区域设置。 [0063] 通过按下焦点检测模式切换按钮155,可以在9点焦点检测模式3a和3b与1点焦点检测模式3c和3d之间进行切换。在图3中,示出在两种模式,即9点模式和1点模式之间进行切换,但是还可以采用这样一种结构,在该结构中,提供有第三和第四焦点检测模式,并且可以在这些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0064] 通过按下焦点检测区域大小改变按钮159,可以在大的焦点检测区域大小3a与小的焦点检测区域大小3b或3c和3d之间进行切换。在图3中,可以选择两种尺寸,即大或小,但是还可以采用可以指定各种大小的结构。
[0065] 焦点检测区域位置改变按钮151U、151D、151L和151R对应于上、下、左和右,并且通过按下各个按钮,可以在视角内向期望位置移动焦点检测区域701、703、705和707。在图3中,采用可以指定四个方向,即,上、下、左和右的操作构件,但是还可以提供能够表示对角线方向或各种其它角度的操作构 件,因此进一步提高可操作性。对于各焦点检测模式,将以该方式使用参数选择开关151、155和159指定的焦点检测区域的大小和位置存储在内部存储存储器46中。注意,在图3中,采用这样一种结构,在该结构中,在9点焦点检测模式下的大的焦点检测区域大小3a的情况下,可以移动该位置,并且在9点焦点检测模式下的小的焦点检测区域大小3b的情况下,不可以移动该位置。另一方面,在1点焦点检测模式中,在大的焦点检测区域大小3c和小的焦点检测区域大小3d两者的情况下,都可以移动该位置,而不管焦点检测区域大小如何。
[0066] 图4和5示出焦点检测区域可以移动的范围。
[0067] 图4示出这样一种情况:在多种不同焦点检测模式中,各个焦点检测区域的中心坐标的可移动范围是有限的。对于9点焦点检测模式下的9点焦点检测区域701的中心坐标711和1点焦点检测模式下的1点焦点检测区域705的中心坐标713两者,可移动区域是相同的。因此,9点焦点检测区域701可移动的范围是由线731围绕的区域,1点焦点检测区域705可移动的范围是由虚线733围绕的区域。
[0068] 图5示出这样一种情况:在多种不同焦点检测模式中,可移动范围受到各个焦点检测区域的外框的限制。当对于9点焦点检测区域701的外框和1点焦点检测区域705的外框两者可移动区域相同时,这两个外框的可移动范围变成由线731围绕的区域。 [0069] 如图4和图5中那样,可以通过中心坐标或者通过外框来调准焦点检测区域可移动的范围。
[0070] 图6示出如何利用固定到三脚架的照相机拍摄静止植物的图像。
[0071] 在图6中,根据拍摄者的意图,进行取景从而故意使花偏 离画面的中心。如上所述,在尽管主被摄体未处于画面中心然而期望聚焦在主被摄体上的状况下,有效使用将焦点检测区域移动到主被摄体附近的功能。图6示出这样一种状态:选择了9点焦点检测模式,缩小了焦点检测区域的大小,并且将焦点检测区域的位置移动到了画面的左侧。 [0072] 通过采用这样一种规范来使照相机在平常使用中易于使用:如上所述,当在设置了适合于特定类型的拍摄条件的焦点检测区域设置并进行了拍摄之后关闭照相机,然后下一次打开照相机的电源时,对前一焦点检测区域设置进行复位。因此,可以采用这样一种规范,在该规范中,在下一次打开照相机电源时,将焦点检测区域设置到中心位置。然而,当设置了焦点检测区域和被摄体,并在关闭照相机电源然后打开照相机电源之后期望利用相同条件继续进行拍摄时,该规范是不合适的。因此,可以允许照相机判断是否将照相机置于三脚架等上,并判断被摄体是否已改变,并且可以根据条件判断是否返回焦点检测区域设置。根据来自用于照相机抖动校正的照相机抖动检测电路44的输出是否小于预定值,来判断是否将照相机安装在三脚架等上(放置信息)。另外,通过基于从图像传感器16读出的图像数据测量图像的亮度分布和色温,来判断被摄体是否已改变(被摄体信息)。将进行拍摄时的上述放置信息和被摄体信息存储在存储存储器46中,并且存储存储器46用作放置信息存储单元和被摄体信息存储单元。
[0073] 在如图6的照相机设置的情况下,如图7所示,将整个画面划分成多个块,测量各块的分布,并且将测量出的分布存储为拍摄花的场景的被摄体的条件。在下一次启动照相机时,同样测量各块的分布,并且通过与已存储的前一分布进行比较,来判断被摄体和位置是否相同。
[0074] 当认为固定了照相机,并且被摄体和位置相同时,使用先前设置的相同的焦点检测区域设置是上策。
[0075] 图8示出照相机启动序列。
[0076] 检测到按下电源打开/关闭按钮102,并且开始启动照相机。当启动时,照相机根据拍摄模式切换开关110的状态,判断是以拍摄模式还是以重放模式启动。
[0077] 图8示出在以拍摄模式启动时的流程。启动各种装置,以便建立在拍摄模式中可以进行拍摄操作的状态(步骤S101)。在镜头10可以伸出或缩回的镜筒的情况下,开始伸出镜筒的处理,并且启动图像传感器16、图像处理电路50、以及拍摄所需的其它各种装置。在启动处理中,进行焦点检测设置返回处理(步骤S200)。
[0078] 在图9A和9B所示的焦点检测设置返回处理中(步骤S200),首先从存储存储器46读出在前一操作实例中使用的焦点检测模式(步骤S201)。接着,测量当前照相机抖动量(步骤S203),从存储存储器46读出前一操作期间的照相机抖动量(步骤S205),并且将上述抖动量进行比较(步骤S207)。当将照相机固定到三脚架等时,认为照相机的当前抖动量和前一抖动量两者将不会大于规定值,并且根据这种照相机抖动量信息,判断是否固定了照相机。
[0079] 当在此判断为存在照相机抖动时,判断为没有将照相机固定到三脚架等,因此处理进入步骤S211,并且执行不进行焦点检测设置返回处理的序列。判断在步骤S201中读出的焦点检测模式是多点焦点检测模式还是单点焦点检测模式(步骤S211),并且根据各个模式进行焦点检测区域分割设置(步骤S213、S217)。接着,设置焦点检测区域的位置和大小,但是,因为已判断为没有固定照相机,因此将焦点检测框位置设置到取景器 画面的中心,这是通用的默认位置(步骤S215、S219)。在图9A和9B中,示出当没有固定照相机时初始化焦点检测区域设置的流程,但是还可以采用焦点检测区域的大小和位置都沿用先前设置的规范、或者采用沿用大小或位置设置的规范。
[0080] 当已在步骤S207判断为不存在照相机抖动时,测量当前被摄体条件(步骤S221),从存储存储器46读出前一操作期间的被摄体条件(步骤S223),并且将两者进行比较(步骤S225)。这里所进行的比较是如图7所示的画面中的被摄体亮度分布与光源颜色的比较,并且利用这些比较,判断从前一操作到当前操作是否存在被摄体条件的改变。当判断为被摄体或位置不相同时,处理进入步骤S211,并且执行不沿用前一焦点检测区域设置的处理序列。
[0081] 当根据在步骤S201所读出的焦点检测模式判断为被摄体和位置相同时(步骤S231),返回针对各个模式所存储的焦点检测区域设置。在根据焦点检测模式进行焦点检测区域分割设置(步骤S233、S239)之后,从存储存储器46读出针对各焦点检测模式所存储的焦点检测区域位置和大小信息(步骤S235和S241)。使用所读出的信息,设置焦点检测区域位置和大小(步骤S237和S243),并且完成返回焦点检测框设置的处理。 [0082] 其后,驱动图像传感器16和图像显示设备108,因此转变到监视被摄体图像的实时取景状态(步骤S103)。用户通过参考实时取景变得能够对用户希望拍摄的被摄体进行取景,并且由于显示所设置的叠加在实时取景上的焦点检测区域,因而可以知道将在哪一区域中进行AF。
[0083] 当用户由于他们的拍摄意图而希望改变焦点检测模式,或者希望改变焦点检测区域的位置或大小时,用户通过在该拍摄待机状态下操作操作构件151、155或159进行该改变(步骤 S300)。
[0084] 这里,参考图10A和10B中的流程图说明在步骤S300中进行的改变焦点检测设置的操作。
[0085] 首先,当判断为存在焦点检测模式改变指令时(步骤S301),接着进行改变成哪一焦点检测模式的判断(步骤S331),并且根据各个焦点检测模式进行焦点检测区域分割设置(步骤S333和S339)。接着,读出针对各焦点检测模式存储在存储存储器46中的焦点检测区域位置和大小信息(步骤S335和S341),并且对这些信息进行设置(步骤S337和S343)。在完成设置之后,将切换之后的当前焦点检测模式信息存储在存储存储器46中(步骤S345)。
[0086] 当在步骤S301判断为存在焦点检测框位置移动指令时,接着进行设置哪一焦点检测模式的判断(步骤S311),并且根据操作构件的操作来改变焦点检测区域位置设置(步骤S313和S317)。如图3和图4所示,在限制的范围中,可以将焦点检测区域移动到画面内期望的位置。在完成移动后,存储移动目的地处的焦点检测区域位置(步骤S315和S319)。 [0087] 当在步骤S301判断为存在焦点检测框大小改变指令时,接着进行设置哪一焦点检测模式的判断(步骤S321),并且根据操作构件的操作来改变焦点检测区域大小设置(步骤S323和S327)。通过切换图3中的3a和3b、或者切换3c和3d来操作焦点检测区域大小改变。在大小改变之后,存储改变后的大小信息(步骤S325和S329)。
[0088] 这样,用户可以在待机状态下按照期望改变焦点检测区域设置,并且将该设置信息存储在照相机中。
[0089] 检查是否已按下释放按钮(SW1)104,这是从待机状态开始拍摄准备的指令(步骤S105)。如果没有按下SW1,则可以接收 焦点检测区域设置改变等,但是在检测到SW1且已开始拍摄准备之后,不能接收焦点检测区域设置改变等。原因是当在SW1按下之后进行AF操作时,需要已选择的焦点检测区域信息。在以该方式检测到按下SW1之后,执行SW1序列(步骤S400)。
[0090] 这里,将参考图11中的流程图说明已在步骤S400中按下释放按钮(SW1)之后进行的操作。
[0091] 在按下SW1之后,首先,进行利用适当亮度进行拍摄的AE处理(步骤S401)。在AE过程中,将画面分成若干块,在各块中测量被摄体的亮度,并且根据被摄体的条件适当评价各块的亮度(步骤S403)。例如,在如图7所示的亮度分布的情况下,可以重点测量认为物体存在的区域的光。接着,测量光源的颜色,并且收集信息从而可以获知被摄体的条件(步骤S405)。将在步骤S401和步骤S405中收集的被摄体条件存储在存储存储器46中(步骤S407)。在图8所示的启动序列中参考这里所存储的被摄体条件信息。这里,采用这样一种规范:当按下SW1时,存储被摄体信息,但是还可以采用这样一种规范:在按下SW1之前,持续收集被摄体信息。然而,由于担心用于收集该信息的处理会增大功耗,并且假设在按下SW1之后,可靠地完成了照相机和被摄体的设置,因而在图11中,采用这样一种规范:在按下SW1之后,收集并存储被摄体信息。
[0092] 在AE处理之后,进行AF处理(步骤S409)。在AF处理中,使用在图9A的启动期间返回或初始化的焦点检测设置信息或使用在图10A和10B中改变的焦点检测设置信息,来进行焦点检测,因此将焦点控制到适当的焦点位置。接着,测量照相机抖动量(步骤S411),并且将照相机抖动量信息存储在存储存储器46中(步骤S413)。在图9A和9B所示的启动序列中参考这里所存储的被摄体照相机抖动量信息。
[0093] 在完成SW1处理之后,检查SW1是否关闭(off)(步骤S107)或者是否没有中断地按下SW2(步骤S109)。当已关闭SW1时,假定不希望进行拍摄,并且临时返回到拍摄待机状态。当已按下SW2时,执行拍摄(步骤S111)。在进行拍摄时,由于按下SW1因而已经进行了AE和AF处理,因此已进行了最佳曝光设置和焦点控制。
[0094] 图12A~12F示出从拍摄模式向除拍摄以外的状态转变的序列。拍摄以外表示关闭电源或重放模式。在图12A~12F中,示出各种模式的序列,并且这表示将清除焦点检测区域设置信息的多种模式。
[0095] 图12A示出没有清除任何焦点检测区域设置信息的序列。在该情况下,保持存储所有焦点检测区域设置信息,因此可以在下一次启动照相机时返回这些设置。 [0096] 图12B示出清除除焦点检测模式以外的焦点检测区域信息的序列。在该情况下,仅可以返回焦点检测模式,并且不返回用户先前设置的位置和大小。
[0097] 图12C示出仅清除多点焦点检测和单点焦点检测的焦点检测区域大小的序列。图12D示出仅清除多点焦点检测和单点焦点检测的焦点检测区域位置的序列。图12E示出清除多点焦点检测的大小和位置的序列。图12F示出清除单点焦点检测的大小和位置的序列。
[0098] 在诸如这些等的各种模式中,可以根据产品规范采用任一序列。
[0099] 利用上述实施例,当设置可以改变焦点检测区域的位置和大小的多个焦点检测模式时,可以适当地存储和返回已针对各个焦点检测模式设置的焦点检测位置和大小,因此实现可操作性的提高。
[0100] 通过使得可以为多个焦点检测模式中每一个指定焦点检测区域位置和焦点检测区域大小,并且可以存储各焦点检测模式的焦点检测区域信息,在各焦点检测模式中利用对于被摄体适当的设置进行拍摄变得容易,因而提高了可操作性。
[0101] 另外,通过根据关闭电源、转变到重放模式、或收纳光学镜头等的照相机状态的改变、或照相机的放置状态的改变、或被摄体的改变,适当使用已存储的焦点检测区域信息,可以使用考虑到拍摄者的拍摄意图的设置。
[0102] 第二实施例
[0103] 图13是示出作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摄像设备的示例的数字照相机的整体结构的框图。
[0104] 附图标记111表示用于聚焦在图像传感器16上的调焦镜头,将在后面对其进行说明,附图标记113是检测调焦镜头111的初始位置的光斩波器(photointerrupter)。附图标记109表示驱动调焦镜头111的调焦镜头驱动电动机,并且附图标记109a表示向调焦镜头驱动电动机109输入驱动信号以移动调焦镜头111的调焦镜头驱动电路。
[0105] 附图标记105表示光圈和快门等的光量控制构件(下面的“光圈/快门”),并且附图标记115表示驱动光圈/快门105的光圈/快门驱动电动机。附图标记117表示向光圈/快门驱动电动机115输入驱动信号以移动光圈/快门105的光圈/快门驱动电路。 [0106] 附图标记112表示改变拍摄镜头的焦距的变焦镜头,并且附图标记114表示检测变焦镜头112的初始位置的光斩波器。附图标记118表示驱动变焦镜头112的变焦镜头驱动电动机,并且附图标记119表示向变焦镜头驱动电动机118输入驱动信号以移动变焦镜头112的变焦镜头驱动电路。
[0107] 附图标记16表示将从被摄体反射的光转换成电信号的图 像传感器,并且附图标记22表示将从图像传感器16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A/D转换器。附图标记24表示生成运行图像传感器16和A/D转换器22所需的定时信号的定时信号生成电路(TG)。 [0108] 附图标记50表示对已从A/D转换器22输入的图像数据进行预定处理的图像处理电路,并且附图标记116表示临时存储已利用图像处理电路50处理后的图像数据的缓冲存储器。附图标记80表示用于连接到作为存储卡或硬盘等的记录介质的记录介质82的接口。
[0109] 附图标记60表示作为用于对系统进行整体控制的系统控制电路(以下称之为“CPU”)的微控制器。
[0110] 附图标记120表示向CPU 60输入指示开始和停止变焦操作的信号的变焦开关(SW)。附图标记121表示用于指示AF和AE等的拍摄准备的开关(在图1中示为“SW1”),并且附图标记122表示用于在拍摄准备指示开关121的操作之后指示主曝光和记录操作等的拍摄处理的拍摄处理指示开关(图1中示为“SW2”)。附图标记123表示用于打开系统的电源的主开关(SW),并且附图标记124表示设置照相机的工作模式的模式开关(SW)。 [0111] 附图标记125表示存储由CPU 60执行的程序的程序存储器,并且附图标记126表示用于在CPU 60根据存储在程序存储器125中的程序进行处理时临时存储所需的各种数据的工作存储器。附图标记127表示显示照相机的工作状态和各种警告的操作显示单元,并且附图标记128表示作为显示图像和AF框等的显示设备的电子取景器(EVF),由CPU 60来控制显示内容。即,CPU 60起到显示控制部件的作用。附图标记129表示进行各种设置的设置开关(SW)。附图标记130表示例如用于选择显示在操作显示单元127或EVF 128上的菜单项、并指示移动表示焦点 调整区域的焦点检测框(AF框)的位置的十字开关,并且附图标记131表示从通过摄像获得的图像信号(图像)进行面部检测的面部检测单元。附图标记132表示作为用于改变成AF框设置模式(第一模式)的模式切换部件的AF框设置开关(SW),其中在AF框设置模式中,改变AF框的位置和大小。每当按下AF框设置开关132时,交替进行向AF框设置模式(第一模式)转变和从AF框设置模式释放(第二模式)。附图标记133表示用于改变AF框的大小的AF框大小改变开关(SW)。在第二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呈现9(3×3)个AF框,并且设置它们彼此相邻。
[0112] 在该实施例中,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数字照相机中,当拍摄者按下SW 1时,CPU 60基于存储在程序存储器125中的程序,对AF处理操作进行控制。即,CPU 60用作焦点调整部件。下面是AF处理操作的简单说明。
[0113] 首先,将调焦镜头111移动到扫描开始位置。例如,扫描开始位置是可以聚焦的区域的无限边缘。
[0114] 接着,通过A/D转换器22将已从图像传感器16读出的模拟视频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使图像处理电路50提取对各AF框输出的亮度信号的高频成分,并且将其存储在工作存储器126中作为焦点评价值。
[0115] 接着,获取调焦镜头111的当前位置,并将其存储在工作存储器126中。当使用步进电动机作为调焦镜头驱动电动机109时,调焦镜头111可以位于远离由光斩波器113检测到的初始位置相对驱动脉冲数量的位置。另外,可以使用旋转编码器等测量绝对位置。 [0116] 其后,判断调焦镜头111的当前位置是否与扫描结束位置相同,如果相同,则计算所获取的焦点评价值中的最大焦点评价值。如果不相同,则在扫描结束的方向上将调焦镜头111移动预 定量,从图像传感器16再次读出模拟视频信号,并且如上所述获取焦点评价值。
[0117] 对于所有AF框(在该实施例中为9个框)进行如上所述的AF处理操作,并且从获得最大值的AF框内获得最佳聚焦位置。例如,选择聚焦在最前面的被摄体上的AF框,并且将其用作聚焦位置。通过选择该AF框,可以避免所谓的“中心失焦”,在“中心失焦”中,在两人彼此远离站立的场景下,将焦点调整到背景(在两人之间,或在中心),从而使得这两人失焦。另外,通过选择具有最大最大值的AF框或选择中间值等,可以基于各种条件适当改变用于获得聚焦位置的AF框的选择。
[0118] 这样,基于CPU 60已预先设置的程序,对聚焦控制实际基于多个AF框中的哪一个AF框的被摄体进行自动判断。
[0119] 接着参考图14中的流程图说明用于改变AF框状态(该实施例中的位置和大小)的过程。
[0120] 首先,在步骤S1401,将表示AF框设置模式的状态的变量STATUS(即,是否处于AF框设置模式)设置成“确定”。“确定”表示不处于AF框设置模式,即,不改变AF框的位置和大小时的模式(第二模式)。将该STATUS存储在工作存储器126中。接着,在步骤S1402,将AF框大小设置成“小”作为初始状态,并且将AF框位置设置成画面的中心,并且将它们存储在工作存储器126中。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AF框大小设置成三级“大”、“中”和“小”,但当然也可以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按照期望设置这三级以外的AF框大小。 [0121] 在步骤S1403中,判断是否已按下AF框设置开关132,如果按下了该开关,则处理进入步骤S1404,如果没有按下该开关,则处理进入步骤S1409。
[0122] 在步骤S1404中,检查存储在工作存储器126中的变量 STATUS的状态;如果为“确定”(即,不是AF框设置模式),则处理进入步骤S1405,如果不是“确定”,则处理进入步骤S1407。在步骤S1405中,将STATUS改变成“设置”,并将其存储在工作存储器126中。“设置”表示AF框设置模式(第一模式),并且当STATUS为“设置”时,可以改变AF框位置和大小。接着,在步骤S1406,将所有多个AF框叠加于通过拍摄获得的图像上而显示在EVF 128上。在初始状态(大小为“小”,位置处于中心)下,进行如图17A所示的显示。这里,示出总共9个AF框,其中垂直三个AF框和水平三个AF框。
[0123] 另一方面,如果STATUS不是“确定”,则在步骤S1407中,将STATUS改变成“确定”,并且将其存储在工作存储器126中。另外,如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存储AF框位置和大小信息。接着,在步骤S1408中,改变显示在EVF 128上的AF框的显示以显示指示器,从而获知多个AF框的总体位置和大小。例如,当进行如图17A中所示的显示时,如图17B所示,将显示改变成作为指示器的简化显示,从而使用垂直三个AF框和水平三个AF框总共9个AF框作为一组,获知该组的总体位置和大小,并将该显示叠加在所获得的图像上。 [0124] 在步骤S1409中,检查存储在工作存储器126中的STATUS的状态;如果为“设置”,则处理进入步骤S1410,以转变到改变AF框位置和大小的处理,如果不是“设置”,则结束当前处理。
[0125] 在步骤S1410中,检查十字开关130的操作状态;如果操作了该十字开关130,则处理进入步骤S1411,如果没有操作,则处理进入步骤S1412。在步骤S1411中,根据稍后参考图15所述的过程移动AF框位置,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1412。
[0126] 在步骤S1412中,检查AF框大小改变开关133的操作状态;如果操作了该AF框大小改变开关133,则处理进入步骤S1413, 如果没有操作,则处理进入步骤S1403。在步骤S1413中,根据稍后参考图16所述的过程改变AF框大小,然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1403。 [0127] 这样,在STATUS为“设置”的状态下,显示整个AF框,并且可以改变AF框位置和大小,在STATUS为“确定”的状态下,进行显示从而在不影响观察被摄体的情况下获知AF框大小和位置。
[0128] 接着参考图15中的流程图说明在图14的步骤S1411中进行的AF框位置移动处理。根据存储在程序存储器125中的程序,由CPU 60响应于十字开关130的操作进行该处理。因此,CPU 60和十字开关130用作改变该位置时的改变部件。
[0129] 首先,在步骤S1501中,检查存储在工作存储器126中的AF框大小。如果为“大”,则处理进入步骤S1502,如果为“中”,则处理进入步骤S1503,如果为“小”,则处理进入步骤S1504。在步骤S1502中,将AF框的上/下/左/右移动边缘位置(EVF 128的画面中的AF框的移动边界位置)设置成AF框大小为“大”时的上/下/左/右移动边缘位置,并且将其存储在工作存储器126中。在步骤S1503中,将AF框的上/下/左/右移动边缘位置设置成AF框大小为“中”时的上/下/左/右移动边缘位置,并且将其存储在工作存储器126中。在步骤S1504中,将AF框的上/下/左/右移动边缘位置设置成AF框大小为“小”时的上/下/左/右移动边缘位置,并且将其存储在工作存储器126中。这些移动边缘位置对AF框的各大小是固定的,因此预先将它们与AF框的大小相关联地保持在程序存储器125或CPU 60的内部存储器(未示出)等中,并且通过读出来对它们进行设置。
[0130] 在图15的步骤S1502~S1504中以下面的方式设置AF框移动边缘位置。 [0131] 首先,当AF框大小为“大”时,使用画面的上/下/左/右边缘作为移动边缘位置(图19中的19a)。当AF框大小为“中”时,在9个AF框的中心位置与AF框大小为“大”时的这9个AF框的中心位置相同的位置处,设置移动边缘位置。即,AF框大小为“中”时的9个AF框的左侧的移动边缘位置是图19的19b中由(1)表示的虚线的位置。同样,当AF框大小为“小”时,在9个AF框的中心位置与AF框大小为“大”时的这9个AF框的中心位置相同的位置处,设置移动边缘位置。即,当AF框大小为“小”时的这9个AF框的左侧的移动边缘位置是图19的19c中由(2)表示的虚线的位置。图19示出左和下方向上的移动边缘位置,但是也以相同方式规定右和上方向上的移动边缘位置。
[0132] 这样,通过以中心位置作为基准规定移动边缘位置并且没有根据AF框大小,当在画面的边缘改变AF框大小时,可以容易地拍摄被摄体。即,即使当在拍摄处于这9个AF框的中心的被摄体时改变AF框大小时,这9个AF框的中心位置也不改变,因此可以避免被摄体移出AF框或者接近AF框的边缘。
[0133] 在步骤S1505中,检查十字开关130的操作状态;即,判断已按下上/下/左/右哪一按钮,并且在步骤S1506中,开始在步骤S1505中判断出的方向上移动AF框。例如,如果按下十字开关130的右按钮,则在右方向上移动AF框。在步骤S1507中,检查在步骤S1506开始移动的这9个AF框中的任意一个的角位置是否已到达在步骤S1502~S1504的任意一个中设置的移动边缘位置;如果到达了,则处理进入步骤S1509,如果没有到达,则处理进入步骤S1508。在步骤S1508中,检查是否继续按下十字开关130,并且如果正在继续,则继续移动AF框,处理返回到步骤S1507,并且对于到达移动边缘位置进行检查。另一方面,如果十字开关130关闭,则处理进入步骤S1509,并且停止 AF框的移动。 [0134] 图17B示出通过上述十字开关130的操作将图17A所示的AF框向右上移动的示例。在该状态下,当按下AF框设置开关132时,处理从图14的步骤S1403进入步骤S1404,将STATUS改变成“确定”,并且在步骤S1408中,显示改变成如图18B所示的显示。 [0135] 接着参考图16中的流程图说明在图14的步骤S1413中进行的AF框大小改变处理。根据存储在程序存储器125中的程序,由CPU 60响应于AF框大小改变开关133的操作进行该处理。因此,CPU 60和AF框大小改变开关133用作改变大小时的改变部件。 [0136] 首先,在步骤S1601中,检查存储在工作存储器126中的当前AF框的大小;如果为“大”,则处理进入步骤S1605,将AF框大小从“大”改变成“中”,在改变之后,将AF框大小存储在工作存储器126中。如果不是“大”,则处理进入步骤S1602,并且判断存储在工作存储器126中的当前AF框的大小是否为“中”。如果为“中”,则处理进入步骤S1603,将AF框的大小从“中”改变成“小”,并且在改变之后,将AF框大小存储在工作存储器126中。另外,在步骤S1602,如果判断为当前AF框的大小不是“中”,则处理进入步骤S1604,将AF框大小从“小”改变成“大”,并且在改变之后,将AF框大小存储在工作存储器126中。 [0137] 这样,每当按下AF框大小改变开关133时,将AF框大小从大改变成中再改变成小再改变成大。
[0138] 图17C示出在图17B所示的状态下将大小为“小”的AF框改变成“中”的情况的示例。在该状态下,当按下AF框设置开关132时,处理从图14的步骤S1403进入步骤S1404,将STATUS改变成“确定”,并且在步骤S1408中,显示改变成如图18C所示的显 示。 [0139] 根据上述本实施例,当改变AF框的位置和大小(AF框设置模式)时,显示所有AF框,因此可以在视觉上确认所有AF框的位置和大小。因此,拍摄者可以容易地将AF框设置到期望的位置和大小。另外,在确定位置和大小之后(当没有处于AF框设置模式时),使用多个AF框作为一个组,并且作为指示器进行显示,从而获知该组的整体位置和大小。因此,在确认进行拍摄时的AF框的适当位置和大小的同时,可以在不影响被摄体的可视性的情况下对图像进行取景。
[0140] 在上述说明中,说明了存在9个AF框的情况,但是,当然,即使AF框的数量改变,也获得相同的效果。此外,在一个AF框的情况下也能获得相同效果。
[0141] 另外,可以采用用户可以改变AF框的类型和数量的结构。
[0142] 第三实施例
[0143]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
[0144] 在上述第二实施例中,当移动AF框时,使用中心位置作为基准来规定端部位置,并且没有根据AF框大小,还可以采用这样一种结构:可以不管AF框大小而移动到画面的边缘。接着说明采用这种结构的情况。
[0145] 在第三实施例中,摄像设备的结构和用于改变AF框的位置和大小的基本过程与参考图13和14所述的相同,因此这里省略对其的说明。
[0146] 图20是示出本实施例中的在图14的步骤S1411中进行的AF框位置移动处理的流程图,并且代替第二实施例中参考图15所述的处理来进行该AF框位置移动处理。 [0147] 首先,在步骤S2001中,将AF框的移动边缘位置设置成取景器画面的边缘,并且将其存储在工作存储器126中。在步骤 S2002中,检查十字开关130的操作状态;即,判断已按下上/下/左/右哪个按钮,并且在步骤S2003中,开始在步骤S2002判断出的方向上移动AF框。例如,如果按下十字开关130的右按钮,则在右方向上移动AF框。在步骤S2004中,检查在步骤S2003开始移动的9个AF框中的任何一个的角位置是否已到达在步骤S2001中设置的移动边缘位置;如果到达了,则处理进入步骤S2006,如果仍未到达,则处理进入步骤S2005。在步骤S2005中,检查是否正继续按下十字开关130,并且如果正在继续,则继续移动AF框,处理返回到步骤S2004,并且对于到达移动边缘位置进行检查。另一方面,如果十字开关130关闭,则处理进入步骤S2006,并且停止移动AF框。 [0148] 通过以上述方式进行控制,可以将AF框移动到取景器画面的边缘,而不管AF框大小如何。
[0149] 图21是示出该第三实施例中的在图14的步骤S1413中进行的AF框大小改变处理的流程图,并且代替第二实施例中参考图16所述的处理,进行该AF框大小改变处理。 [0150] 首先,在步骤S2101中,检查存储在工作存储器126中的当前AF框的大小;如果为“大”,则处理进入步骤S2105,将AF框大小从“大”改变成“中”,并且在改变之后,将AF框大小存储在工作存储器126中。如果不是“大”,则处理进入步骤S2102,并且判断存储在工作存储器126中的当前AF框的大小是否为“中”。如果为“中”,则处理进入步骤S2103,将AF框的大小从“中”改变成“小”,并且在改变之后,将AF框大小存储在工作存储器126中。另外,在步骤S2102中,如果判断为当前AF框的大小不是“中”,则处理进入步骤S2104,将AF框大小从“小”改变成“大”,并且在改变之后,将AF框大小存储在工作存储器126中,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2106。
[0151] 在步骤S2106中,当将AF框大小从“小”改变成“大”时,检查AF框的边缘位置是否超出取景器画面边缘,即,伸出取景器画面;如果伸出了取景器画面,则处理进入步骤S2107,如果没有伸出,则结束该处理。在步骤S2107中,向内部移动AF框,直到AF框不伸出取景器画面为止。
[0152] 利用该结构,不管AF框大小如何,当已将AF框移动到取景器画面的边缘时,当已将AF框大小从“小”改变成“大”时,AF框的边缘位置没有伸出取景器画面,并且处于取景器画面内。因此,不管已选择哪个AF框大小,都可以使AF框与位于取景器画面的边缘处的被摄体相匹配,因此增加了取景的自由度,从而提高了照相机可操作性。
[0153] 在上述示例中,说明了这样一种情况,在该情况下,当在改变AF框大小之后AF框从取景器画面伸出时,将AF框移动到AF框没有伸出的位置,但是这不是对于本发明的限制。例如,可以采用这样一种结构,在该结构中,当AF框从取景器画面伸出时,不改变大小,或者当可以按照期望设置焦点调整区域的大小时,可以将大小改变到不从取景器画面伸出的最大尺寸。此外,当包括多个AF框时,可以减少AF框的数量,从而至少不使用从取景器画面伸出的AF框。
[0154] 其它实施例
[0155] 另外,还可以通过下面种类的方法实现各实施例的目的。即,在系统或设备中设置记录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的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或记录介质)。该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或CPU或MPU)读出并执行存储在该存储介质上的程序代码。在该情况下,已从该存储介质读出的程序代码本身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因此存储该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构成本发明。另外,除通过计算机执行读出的程序代码所实现的上述实施例的功能 以外,本发明还包含以下种类的情况。具体地,基于程序代码的指令,运行在计算机上的操作系统(OS)等进行一些或全部实际处理,并且通过该处理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 [0156] 此外,本发明还包含以下种类的情况。具体地,将从存储介质读出的程序代码写到设置在插入计算机中的功能扩展板或与计算机连接的功能扩展单元中的存储器中。其后,基于该程序代码的指令,设置在该功能扩展板或功能扩展单元中的CPU等进行一些或全部实际处理,并且通过该处理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
[0157] 当将本发明应用于上述存储介质时,将与前述过程相对应的程序代码存储在该存储介质上。
[0158] 尽管已经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类修改、等同结构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