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镜筒、摄像装置、透镜镜筒的检查方法及制造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780005083.1

文献号 : CN101384939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长冈英一林孝行阪本圭司林谦一伊藤大介安达右二

申请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摘要 :

本发明提供透镜镜筒、摄像装置、透镜镜筒的检查方法及制造方法。其中,具有弯曲光学系统的透镜镜筒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透镜镜筒(31)具有第四透镜(L4)、棱镜(L5)、第六透镜(L6)。第四透镜(L4)取入沿第一光轴(A1)入射的光束。棱镜(L5)具有使通过第四透镜(L4)后的光束向沿与第一光轴(A1)交叉的第二光轴的方向反射的反射面(L5a)。第六透镜(L6)取入通过棱镜(L5)反射后的光束。二组框(150)具有:开口部(155c)、收容配置于比开口部(155c)靠内部的棱镜(L5)的棱镜保持框(156)、配置于棱镜保持框(156)的周边且开设于开口部(155c)侧的多个粘接洼坑(156g)。粘接剂(156h)充填于粘接洼坑(156g)。

权利要求 :

1.一种透镜镜筒,其中,

包括:

第一透镜,其取入沿第一光轴入射的光束;

弯曲构件,其具有使通过所述第一透镜后的光束向沿与所述第一光轴交叉的第二光轴的方向反射的反射面;

第二透镜,其取入通过所述弯曲构件后的光束;

透镜框,其通过粘接剂固定所述弯曲构件,所述透镜框具有:至少一个开口部,其保持所述第一透镜及第二透镜的任一方;保持部,其配置于比所述开口部靠内部且收容所述弯曲构件;多个凹部,其配置于所述保持部的周边且开设于所述开口部侧,所述粘接剂充填于所述凹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镜筒,其中,所述弯曲构件还具有:通过所述第一透镜后的光束入射的入射面;射出由所述反射面反射后的光束的射出面,在将通过所述弯曲构件的重心且与所述入射面及射出面的任一方垂直的假想线及所述凹部投影到含有所述第一光轴及第二光轴的假想面的情况下,在所述假想面,所述假想线的投影像的一部分配置于所述凹部的投影像的范围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镜筒,其中,所述弯曲构件还具有:通过所述第一透镜后的光束入射的入射面;射出由所述反射面反射后的光束的射出面,在将所述弯曲构件的重心及所述凹部投影到含有所述第一光轴及第二光轴的假想面的情况下,在所述假想面,所述重心的投影像配置于所述凹部的投影像的范围内。

4.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透镜镜筒,其中,所述凹部在所述第一光轴方向的端面相对于所述第二光轴倾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镜镜筒,其中,在将所述反射面及所述凹部投影到含有所述第一光轴及第二光轴的假想面的情况下,所述凹部的所述端面的投影像和所述反射面的投影像配置成平行。

6.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透镜镜筒,其中,还具备:

第一透镜组,其在所述第一光轴方向上可相对移动地相对于所述弯曲构件配置,取入沿第一光轴入射的光束;

第一移动机构,其保持所述第一透镜组,使所述第一透镜组和所述弯曲机构在沿所述第一光轴的方向上相对移动;

驱动机构,其驱动所述第一移动机构;

第二透镜组,其取入由所述弯曲构件反射后的光束。

7.一种摄像装置,其中,

具备:

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镜镜筒;

接受从所述透镜镜筒射出的光束的摄像机构。

8.一种透镜镜筒的制造方法,所述透镜镜筒具有:第一透镜,其取入沿第一光轴入射的光束;弯曲构件,其使通过所述第一透镜后的光束向沿与所述第一光轴交叉的第二光轴的方向反射;第二透镜,其取入通过所述弯曲构件后的光束;透镜框,其固定所述弯曲构件,所述透镜框具有:开口部,其保持所述第一透镜及第二透镜的任一方;保持部,其配置于比所述开口部靠内部且收容所述弯曲构件;多个凹部,其配置于所述保持部的周边且开设于所述开口部侧,其中,所述透镜镜筒的制造方法包括:

将所述弯曲构件嵌入所述透镜框的安装工序;

将粘接剂充填到所述多个凹部的粘接工序;

使紫外线通过所述开口部照射到充填于所述多个凹部的粘接剂的固化工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透镜镜筒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弯曲构件还具有:通过所述第一透镜后的光束入射的入射面;射出由所述反射面反射后的光束的射出面,在将通过所述弯曲构件的重心且与所述入射面及射出面的任一方垂直的假想线及所述凹部投影到含有所述第一光轴及第二光轴的假想面的情况下,在所述假想面,将所述假想线的投影像的一部分配置于所述凹部的投影像的范围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透镜镜筒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弯曲构件还具有:通过所述第一透镜后的光束入射的入射面;射出由所述反射面反射后的光束的射出面,在将所述弯曲构件的重心及所述凹部投影到含有所述第一光轴及第二光轴的假想面的情况下,在所述假想面,将所述重心的投影像配置于所述凹部的投影像的范围内。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镜镜筒,其中,还具备:

第一透镜组,其在所述第一光轴方向上可相对移动地相对于所述弯曲构件配置,取入沿第一光轴入射的光束;

第一移动机构,其保持所述第一透镜组,使所述第一透镜组和所述弯曲机构在沿所述第一光轴的方向上相对移动;

驱动机构,其驱动所述第一移动机构;

第二透镜组,其取入由所述弯曲构件反射后的光束。

12.一种摄像装置,其中,

具备:

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透镜镜筒;

接受从所述透镜镜筒射出的光束的摄像机构。

13.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镜镜筒,其中,还具备:

第一透镜组,其在所述第一光轴方向上可相对移动地相对于所述弯曲构件配置,取入沿第一光轴入射的光束;

第一移动机构,其保持所述第一透镜组,使所述第一透镜组和所述弯曲机构在沿所述第一光轴的方向上相对移动;

驱动机构,其驱动所述第一移动机构;

第二透镜组,其取入由所述弯曲构件反射后的光束。

14.一种摄像装置,其中,

具备:

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透镜镜筒;

接受从所述透镜镜筒射出的光束的摄像机构。

说明书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透镜镜筒及摄像装置,尤其是具备弯曲光学系统的透镜镜筒、摄像装置、透镜镜筒的检查方法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数码相机得到普及,该数码相机利用CCD(Charge CoupledDevice)及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传感器等摄像元件,将光学像变换成电信号,从而使电信号数字化进行记录。
这样的数码相机中,为了提高携带性能,对主体的小型化有要求。因此,正在寻求认为对主体的小型化具有大贡献的具备透镜镜筒和摄像元件的摄像装置的小型化。在将这样的摄像装置小型化时,提出了在光路的途中将变焦透镜系统弯折且不改变光路长度地实现装置小型化的所谓的弯曲光学系统(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2197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10279号公报
这样的透镜镜筒中,棱镜通过粘接固定在透镜框上。通常,用于固定透镜的粘接剂为紫外线固化型。所以,需要对充填在棱镜侧和透镜框的间隙的粘接剂进行紫外线照射。
该情况下,由于在棱镜侧和透镜框的间隙薄薄地涂敷粘接剂,所以需要通过棱镜对粘接剂进行紫外线照射。其结果,需要从两个方向对棱镜的两侧面的粘接剂进行紫外线照射。尤其是,在专利文献2所述的透镜镜筒中,为了使粘接剂注入孔5414内的粘接剂进行固化,需要从多个方向对各粘接剂注入孔5414进行紫外线照射。其结果,增多紫外线照射粘接剂的工时,增加制造成本。
另外,现有的透镜镜筒中,光学性能因棱镜及周边的透镜的安装精度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变化。下面,参照图79对透镜的安装精度和光学性能的关系进行说明。
如图79(a)所示,现有的弯曲光学系统例如由第一透镜L94、棱镜L95、第二透镜L96构成。从第一光轴A91入射的光束通过第一透镜L94,通过棱镜L95的反射面L95a向沿第二光轴A92的方向弯曲,然后,从第二透镜L96在沿第二光轴A92的方向上射出。
但是,如图79(b)所示,当由于棱镜L95的安装精度下降而使反射面L95a相对于第一光轴A91的角度发生变化时,通过反射面L95a反射后的光束沿与第二光轴A92不同的第三光轴A93射出。因此,造成如下结果,即,从棱镜L95射出的光束不能以适宜的角度相对第二透镜L96入射,由这些透镜构成的弯曲光学系统的光学性能下降。另外,即使提高棱镜L95的安装精度,当第一透镜L94及第二透镜L96的安装精度下降时,仍然造成弯曲光学系统的光学性能下降。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1及2所述的透镜中,配置在棱镜前后的透镜固定在透镜框上。因此,当透镜框的加工精度或成形精度发生变化时,透镜相对于棱镜反射面的姿势因制品不同而变化,其结果是,如上所述,有可能导致透镜镜筒的光学性能降低。
另外,现有的透镜镜筒中,棱镜通过粘接固定在透镜框上。在粘接工序中,利用细长筒状构件即针充填粘接剂,但有时在充填粘接剂结束后,残留粘接剂从针前端以线状垂下。于是,例如有时残留粘接剂会粘附到周边的透镜的支承面。其结果是,透镜的安装精度下降,透镜镜筒的光学性能降低。
而且,目前的透镜镜筒中,棱镜通过粘接固定在透镜框上。在粘接工序中,利用细长筒状构件的针充填粘接剂,但是,当充填后的粘接剂发生流动而流入棱镜的光学面(入射面、反射面、射出面)时,由于摄像时通过棱镜的光线通过粘接剂,所以不能够进行正常的摄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课题在于,降低具备弯曲光学系统的透镜镜筒的制造成本。
本发明的第二课题在于,确保具有弯曲光学系统的透镜镜筒的高光学性能。
本发明的第三课题在于,防止具有弯曲光学系统的透镜镜筒因粘接剂引起的不良情况的发生,确保高光学性能。
本发明的第四课题在于,防止具有弯曲光学系统的透镜镜筒因粘接剂的流入等引起的不良情况的发生,确保高光学性能。
第一方面的发明提供一种透镜镜筒,具有:第一透镜、弯曲构件、第二透镜、透镜框。第一透镜取入沿第一光轴入射的光束。弯曲构件具有使通过所述第一透镜后的光束向沿与所述第一光轴交叉的第二光轴的方向反射的反射面。第二透镜取入通过所述弯曲构件后的光束。透镜框通过粘接剂固定所述弯曲构件。透镜框具有:至少一个开口部,其保持第一透镜及第二透镜的任一方;保持部,其配置于比开口部靠内部且收容弯曲构件;多个凹部,其配置于保持部的周边且开设于开口部侧。粘接剂充填于凹部。
该透镜镜筒中,凹部开设在开口部侧,因此能够将粘接剂从开口部向凹部充填,而且,使紫外线同时通过开口部对充填于多个凹部的粘接剂进行照射。因此,不需要如目前那样在弯曲构件的粘接工序中,改变透镜框的姿势,或分别对多个凹部进行紫外线照射。由此,能够减少该透镜镜筒的制造工序,能够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
在此,所谓沿第一光轴,例如为与第一光轴平行的意思。另外,所谓沿第二光轴,例如为与第二光轴平行的意思。所谓弯曲构件,例如为反射镜或棱镜等。
第二方面的发明在第一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透镜镜筒,弯曲构件还具有:通过第一透镜后的光束入射的入射面;射出由反射面反射后的光束的射出面。在将通过弯曲构件的重心且与入射面及射出面的任一方垂直的假想线及凹部投影到含有第一光轴及第二光轴的假想面的情况下,在假想面,假想线的投影像的一部分配置于凹部的投影像的范围内。
该情况下,由于假想线的投影像的一部分配置在凹部的投影像的范围内,所以能够高效支承弯曲构件的重心周边,能够将弯曲构件牢固地相对于透镜框固定。
第三方面的发明在第一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透镜镜筒,弯曲构件还具有:通过第一透镜后的光束入射的入射面;射出由反射面反射后的光束的射出面。在将弯曲构件的重心及凹部投影到含有第一光轴及第二光轴的假想面的情况下,在假想面,重心的投影像配置于凹部的投影像的范围内。
该情况下,由于重心的投影像配置于凹部的投影像的范围内,所以能够高效支承弯曲构件的重心周边,能够将弯曲构件牢固地相对于透镜框固定。
第四方面的发明在从第一方面到第三方面中的任一个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透镜镜筒,凹部在第一光轴方向的端面相对于第二光轴倾斜。
在此,能够增大凹部的端面和弯曲构件的反射面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够抑制充填于凹部的粘接剂流入反射面侧。
第五方面的发明在第四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透镜镜筒,在将反射面及凹部投影到含有第一光轴及第二光轴的假想面的情况下,凹部的端面的投影像和反射面的投影像在假想面上配置成大致平行。
第六方面的发明在从第一方面到第四方面中的任一个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透镜镜筒,还具备:第一透镜组、第一移动机构、驱动机构、第二透镜组。第一透镜组,其在第一光轴方向上可相对移动地相对于弯曲构件配置,取入沿第一光轴入射的光束。第一移动机构,其保持第一透镜组,使第一透镜组和弯曲机构在沿第一光轴的方向上相对移动。驱动机构,其驱动第一移动机构。第二透镜组,其取入由弯曲构件反射后的光束。
第七方面的发明的摄像装置,其具备第六方面的发明的透镜镜筒和接受从透镜镜筒射出的光束的摄像机构。
第八方面的发明的制造方法,为透镜镜筒的制造方法,该透镜镜筒具有:第一透镜、弯曲构件、第二透镜、透镜框。第一透镜,其取入沿第一光轴入射的光束。弯曲构件,其使通过第一透镜后的光束向沿与第一光轴交叉的第二光轴的方向反射。第二透镜,其取入通过弯曲构件后的光束。透镜框,其固定弯曲构件。透镜框具有:开口部,其可使弯曲构件通过;多个凹部,其开设于开口部侧。透镜镜筒的制造方法包括安装工序、粘接工序和固化工序。在安装工序中,将弯曲构件嵌入透镜框。在粘接工序中,将粘接剂充填到多个凹部。在固化工序中,使紫外线通过开口部照射到充填于多个凹部的粘接剂。
该制造方法中,凹部开设在开口部侧,因此在粘接工序中,在将粘接剂涂敷到多个凹部时,不需要改变透镜框的姿势。而且,在固化工序中,能够同时使紫外线通过开口部对充填于多个凹部的粘接剂进行照射。因此,不需要如目前那样在粘接工序或固化工序中改变透镜框的姿势,或在固化工序中分别对多个凹部进行紫外线照射。由此,该制造方法可减少制造工序,能够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
第九方面的发明在第八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制造方法,弯曲构件还具有:通过第一透镜后的光束入射的入射面;射出由反射面反射后的光束的射出面。在将通过弯曲构件的重心且与入射面及射出面的任一方垂直的假想线及凹部投影到含有第一光轴及第二光轴的假想面的情况下,在假想面,将假想线的投影像的一部分配置于凹部的投影像的范围内。
该制造方法中,假想线的投影像的一部分配置在凹部投影像的范围内,因此能够有效地支承弯曲构件的重心周边,即使在最小限的粘接范围内也能够确保弯曲构件的粘接强度。所以,能够使粘接剂的量为最小限。由此,该制造方法可缩短紫外线照射粘接剂的时间,能够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
第十方面的发明在第八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制造方法,弯曲构件还具有:通过第一透镜后的光束入射的入射面;射出由反射面反射后的光束的射出面。在将弯曲构件的重心及凹部投影到含有第一光轴及第二光轴的假想面的情况下,在假想面,将重心的投影像配置于凹部的投影像的范围内。
该制造方法中,将重心的投影像配置在凹部的投影像的范围内,因此能够有效地支承弯曲构件的重心周边,即使在最小限的粘接范围内也能够确保弯曲构件的粘接强度。所以,能够使粘接剂的量为最小限。由此,该制造方法可缩短紫外线照射粘接剂的时间,能够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
第十一方面的发明的透镜镜筒具有:第一透镜、弯曲构件、第二透镜。第一透镜,其取入沿第一光轴入射的光束。弯曲构件,其具有使通过第一透镜后的光束向沿与第一光轴交叉的第二光轴的方向反射的反射面。第二透镜,其取入由弯曲构件反射后的光束。第一及第二透镜中的至少一方以与弯曲构件抵接的状态固定。
该透镜镜筒中,第一及第二透镜中的至少一方在与弯曲构件抵接的状态下被固定。因此,例如能够防止弯曲构件和第一透镜的相对移动,即使弯曲构件向透镜框安装的安装精度稍微有所下降,也能够使第一透镜相对于反射面的姿势保持一定。由此,能够防止弯曲构件和第一透镜的相对位置偏离所导致的光学性能降低,可确保高光学性能。在弯曲构件和第二透镜被固定的情况下也一样。
在此,所谓沿第一光轴,例如为与第一光轴平行的意思。所谓沿第二光轴,例如为与第二光轴平行的意思。所谓弯曲构件例如为反射镜或棱镜等。
第十二方面的发明在第十一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透镜镜筒,弯曲构件及第一透镜中的至少一方具有平面形状的第一平面部。弯曲构件及第一透镜在第一平面部的至少一部分抵接。
由此,第一透镜相对于弯曲构件的姿势更稳定。
第十三方面的发明在第十二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透镜镜筒,弯曲构件具有入射面。入射面由来自第一透镜的光束通过的第一区域和配置在第一区域的外周侧且含有第一平面部的第二区域构成。
该情况下,第一透镜不与入射面的光学有效区域发生接触。所以,通过第一透镜后的光束不受入射面和第一透镜的接触部分的影响。
第十四方面的发明在从第十一到第十三中的任一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透镜镜筒,弯曲构件及第二透镜中的至少一方具有平面形状的第二平面部。弯曲构件及第二透镜在第二平面部的至少一部分抵接。
由此,第二透镜相对于弯曲构件的姿势更稳定
第十五方面的发明在第十四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透镜镜筒,弯曲构件具有射出面。射出面由通过反射面反射后的光束通过的第三区域和配置在第三区域的外周侧且含有第二平面部的第四区域构成。
该情况下,第二透镜不与射出面的光学有效区域接触。所以,由反射面反射后的光束不受射出面和第二透镜的接触部分的影响。
第十六方面的发明在第十三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透镜镜筒,第二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由遮光材料覆盖。
在此,能够防止通过第一透镜后的光束以外的不需要的光入射到弯曲构件,或在第二区域反射。由此,能够防止虚像等不良现象发生。
第十七方面的发明在第十五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透镜镜筒,第四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由遮光材料覆盖。
在此,能够防止由反射面反射后的光束以外的不需要的光从弯曲构件射出,或在第四区域反射。由此,能够防止虚像等不良现象发生。
第十八方面的发明的透镜镜筒具有:第一透镜、弯曲构件、第二透镜、遮光构件。第一透镜,其取入沿第一光轴入射的光束。弯曲构件,其具有使通过第一透镜后的光束向沿与第一光轴交叉的第二光轴的方向反射的反射面。第二透镜,其取入通过弯曲构件后的光束。环状的遮光构件,其配置在弯曲构件和第一及第二透镜中的至少一方之间,并与弯曲构件和第一及第二透镜中的至少一方抵接。弯曲构件、第一及第二透镜中的至少一方和遮光构件被固定。
在此,弯曲构件、第一及第二透镜中的至少一方和遮光构件在抵接的状态下被固定。因此,例如能够防止弯曲构件和第一透镜的相对移动。其结果是,即使弯曲构件向透镜框安装的安装精度稍微有所下降,也能够使第一透镜相对于反射面的姿势保持一定。第二透镜的情况也一样。
在此,所谓沿第一光轴,例如为与第一光轴平行的意思。所谓沿第二光轴,例如为与第二光轴平行的意思。
第十九方面的发明在第十八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透镜镜筒,遮光构件及第一透镜中的至少一方具有平面形状的第一平面部。遮光构件及第一透镜在第一平面部的至少一部分抵接。
由此,遮光构件相对于弯曲构件的姿势更稳定。
第二十方面的发明在第十九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透镜镜筒,弯曲构件具有入射面。入射面由来自第一透镜的光束通过的第一区域和配置在第一区域的外周侧且含有第一平面部的第二区域构成。
在此,能够利用遮光构件防止通过第一透镜后的光束以外的不需要的光入射到弯曲构件,或在第二区域反射。由此,能够防止虚像等不良现象发生。
第二十一方面的发明在第十八至第二十中的任一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透镜镜筒,遮光构件及第二透镜中的至少一方具有平面形状的第二平面部。遮光构件及第二透镜在第二平面部的至少一部分抵接。
由此,遮光构件相对于弯曲构件的姿势更稳定。
第二十二方面的发明在第二十一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透镜镜筒,弯曲构件具有射出面。射出面由通过反射面反射后的光束通过的第三区域和配置在第三区域的外周侧且含有第二平面部的第四区域构成。
在此,通过遮光构件能够防止由反射面反射后的光束以外的不需要的光从弯曲构件射出,或在第四区域反射。由此,能够防止虚像等不良现象发生。
第二十三方面的发明在第十一至第二十二中的任一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透镜镜筒,还具备在与第二透镜抵接的状态下固定且取入通过第二透镜后的光束的第三透镜。
该情况下,第二透镜及第三透镜被一体化。因此,在第二透镜固定于弯曲构件上的情况下,能够使第二透镜及第三透镜相对于弯曲构件的反射面的姿势保持一定。
第二十四方面的发明在第二十三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透镜镜筒,第二及第三透镜中的至少一方具有平面形状的第三平面部。第二及第三透镜在第三平面部的至少一部分抵接。
由此,第三透镜相对于第二透镜的姿势更稳定。
第二十五方面的发明在第二十四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透镜镜筒,第二透镜具有:来自弯曲构件的光束通过的第五区域;配置在第五区域的外周侧且含有第三平面部的第六区域。
第二十六方面的发明在第十一至第二十五中的任一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透镜镜筒,还具有:第一透镜组、第一移动机构、驱动机构、第二透镜组。第一透镜组,其在第一光轴方向上可相对移动地相对于弯曲构件配置,取入沿第一光轴入射的光束。第一移动机构,其保持第一透镜组,使第一透镜组和弯曲机构在沿第一光轴的方向上相对移动。驱动机构,其驱动第一移动机构。第二透镜组,其取入由弯曲构件反射后的光束。
第二十七方面的发明的摄像装置具有:第二十六方面的发明的透镜镜筒;接受从透镜镜筒射出的光束的摄像机构。
第二十八方面的发明的透镜镜筒,其具有:第一透镜、弯曲构件、第二透镜、透镜框。第一透镜,其取入沿第一光轴入射的光束。弯曲构件,其具有使通过第一透镜后的光束向沿与第一光轴交叉的第二光轴的方向反射的反射面。第二透镜,其取入通过弯曲构件后的光束。透镜框,其固定弯曲构件。第二透镜在与弯曲构件抵接的状态下通过粘接剂固定在透镜框上。
该透镜镜筒中,第二透镜通过粘接剂固定在透镜框上,因此,不需要如目前那样通过热铆接进行固定。其结果是,例如能够防止通过热铆接而在弯曲构件上作用大的负荷从而使第二透镜和弯曲构件发生相对移动。另外,即使弯曲构件因温度变化发生收缩或因振动引起微细移动,也能够防止弯曲构件和第二透镜的相对移动。由此,该透镜镜筒中,能够防止弯曲构件和第二透镜的相对位置偏离所导致的光学性能下降,能够确保高光学性能。
在此,所谓沿第一光轴,例如为与第一光轴平行的意思。另外,所谓沿第二光轴,例如为与第二光轴平行的意思。所谓弯曲构件,例如为反射镜或棱镜等。
第二十九方面的发明在第二十八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透镜镜筒,透镜框具有:多个第一支承部,其配置在第二透镜的外周侧且在与第二光轴垂直的方向上支承第二透镜;多个第一固定部,其配置在相邻的第一支承部之间且具有固定第二透镜的粘接剂。
该情况下,将支承第二透镜的部分和固定的部分分开,因此能够在支承第二透镜的同时,将其粘接固定在透镜框上,从而使第二透镜的固定容易。
第三十方面的发明在第二十九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透镜镜筒,第一固定部具有第一凹部,该第一凹部形成充填将第二透镜固定的粘接剂的空间。
在此,通过在第一凹部充填粘接剂,能够比较容易地通过第一固定部将第二透镜与透镜框粘接。
第三十一方面的发明在第二十八至第三十中的任一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透镜镜筒,还具备第三透镜,所述第三透镜在与第二透镜抵接的状态下通过粘接剂固定在透镜框上,取入通过第二透镜后的光束。
在此,能够防止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的相对移动,能够防止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的相对位置偏离所导致的光学性能降低。
第三十二方面的发明在第三十一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透镜镜筒,透镜框具有:多个第二支承部,其配置在第三透镜的外周侧且在与第二光轴垂直的方向上支承第三透镜;多个第二固定部,其配置在相邻的第二支承部之间且具有固定第三透镜的粘接剂。
该情况下,将支承第三透镜的部分和固定的部分分开,因此能够在支承第三透镜的同时,将其粘接固定在透镜框上,从而使第三透镜的固定容易。
第三十三方面的发明在第三十一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透镜镜筒,第二固定部具有第二凹部,该第二凹部形成充填将第三透镜固定的粘接剂的空间。
在此,通过在第二凹部充填粘接剂,能够容易地通过第二固定部将第三透镜与透镜框粘接。
第三十四方面的发明在第三十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透镜镜筒,第一透镜具有第一对置部,第二透镜具有在第一光轴方向上与第一对置部对置的第二对置部。第一凹部配置在第一及第二对置部间以外的区域。
该情况下,第一凹部配置在第一及第二对置部间以外的区域,因此能够缩短第一及第二对置部间的距离,可使第一透镜靠近第二透镜及弯曲构件配置。由此,能够缩短该透镜镜筒第一光轴方向上的尺寸。
另外,例如在将第一透镜靠近第二透镜及弯曲构件配置的情况下,当在第一及第二对置部间配置第一凹部时,需要减薄该第一凹部周边的固定部的厚度。所以,固定部的尺寸精度和强度降低。但是,该透镜镜筒中,第一凹部配置在第一及第二对置部间以外的区域,因此,不需要在壁厚薄的部分固定第二透镜,从而能够提高第二透镜的安装精度,同时能够防止第二透镜的固定强度的下降。
第三十五方面的发明在第三十三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透镜镜筒,第一透镜具有第一对置部,第三透镜具有在第一光轴方向上与第一对置部对置的第三对置部。第二凹部配置在第一及第三对置部间以外的区域。
该情况下,第二凹部配置在第一及第三对置部间以外的区域,因此能够缩短第一及第三对置部间的距离,可使第一透镜靠近第三透镜及弯曲构件配置。由此,能够缩短该透镜镜筒在第一光轴方向上的尺寸。
另外,例如在使第一透镜靠近第三透镜及弯曲构件配置的情况下,当在第一及第三对置部间配置第二凹部时,需要减薄该第二凹部周边的固定部的厚度。因此,固定部的尺寸精度和强度降低。但是,该透镜镜筒中,第二凹部配置在第一及第三对置部间以外的区域,因此,不需要在壁厚薄的部分固定第三透镜,从而能够提高第三透镜的安装精度,同时能够防止第三透镜的固定强度的下降。
第三十六方面的发明在第三十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透镜镜筒,第一凹部从第二透镜的外周部周边连通到弯曲构件。
该情况下,通过在第一凹部充填粘接剂,能够将第二透镜粘接在透镜框上,同时将第二透镜粘接在弯曲构件上。
第三十七方面的发明在第三十三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透镜镜筒,第二凹部从第三透镜的外周部周边连通到第二透镜。
该情况下,通过在第二凹部充填粘接剂,能够将第二及第三透镜同时粘接在透镜框上。由此,与分别粘接第二和第三透镜的情况相比,可减少制造工序,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第三十八方面的发明的一种透镜镜筒,其具有:第一透镜、弯曲构件、第二透镜、透镜框。第一透镜,其取入沿第一光轴入射的光束。弯曲构件,其具有使通过第一透镜后的光束向沿与第一光轴交叉的第二光轴的方向反射的反射面。第二透镜,其取入通过弯曲构件后的光束。透镜框,其固定弯曲构件。施力构件,其将第一及第二透镜中的至少一方向弯曲构件侧施力。
该透镜镜筒中,例如第一透镜通过施力构件对弯曲构件施力。由此,能够保持使第一透镜与弯曲构件抵接的状态。所以,可使第一透镜相对于反射面的姿势保持一定,能够确保高光学性能。第二透镜的情况也一样。
第三十九方面的发明在从第二十八至第三十八中的任一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透镜镜筒,其还具有:第一透镜组、第一移动机构、驱动机构、第二透镜组。第一透镜组,其在第一光轴方向上可相对移动地相对于弯曲构件配置,取入沿第一光轴入射的光束。第一移动机构,其保持第一透镜组,使第一透镜组和弯曲机构在沿第一光轴的方向上相对移动。驱动机构,其驱动第一移动机构。第二透镜组,其取入由弯曲构件反射后的光束。
第四十方面的发明提供一种摄像装置,其具有:第三十九方面的发明的透镜镜筒;接受从透镜镜筒射出的光束的摄像机构。
第四十一方面的发明的透镜镜筒具有:第一透镜、弯曲构件、第二透镜、透镜框。第一透镜,其取入沿第一光轴入射的光束。弯曲构件,其使通过第一透镜后的光束向沿与第一光轴交叉的第二光轴的方向反射。第二透镜,其取入通过弯曲构件后的光束。透镜框,其固定弯曲构件。弯曲构件具有:通过第一透镜后的光束入射的入射面;使从入射面入射的光束向沿第二光轴的方向反射的反射面;射出由反射面反射后的光束的射出面。透镜框具有与反射面抵接的至少三个第一抵接部和与入射面或射出面抵接的至少两个第二抵接部。第一及第二透镜中的至少一方固定于弯曲构件上。
该透镜镜筒中,通过第一及第二抵接部,能够防止弯曲构件相对于透镜框在与反射面平行的方向上进行旋转。其结果,例如在将第一透镜固定于弯曲构件的情况下,能够防止第一透镜的光轴相对于第一光轴发生倾斜。另外,在将第二透镜固定于弯曲构件的情况下,能够防止第二透镜的光轴相对于第二光轴发生倾斜。由此,能够确保该透镜的高光学性能。
在此,所谓沿第一光轴,例如为与第一光轴平行的意思。另外,所谓沿第二光轴,例如为与第二光轴平行的意思。所谓弯曲构件,例如为反射镜或棱镜等。
第四十二方面的发明在第三十四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透镜镜筒,弯曲构件具有与反射面平行的第一按压面。
该情况下,通过在粘接工序中按压第一按压面,能够提高弯曲构件在与反射面垂直方向上的安装精度,能够确保更高的光学性能。
第四十三方面的发明在第四十一或第四十二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透镜镜筒,弯曲构件具有与反射面垂直的第二按压面。
该情况下,通过在粘接工序中按压第二按压面,能够提高弯曲构件在与反射面平行方向上的安装精度,能够确保更高的光学性能。
第四十四方面的发明在从第四十一至第四十三中的任一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透镜镜筒,其还具有:第一透镜组、第一移动机构、驱动机构、第二透镜组。第一透镜组,其在第一光轴方向上可相对移动地相对于弯曲构件配置,取入沿第一光轴入射的光束。第一移动机构,其保持第一透镜组,使第一透镜组和弯曲机构在沿第一光轴的方向上相对移动。驱动机构,其驱动第一移动机构。第二透镜组,其取入由弯曲构件反射后的光束。
第四十五方面的发明的摄像装置,其具有:第四十四方面的发明的透镜镜筒;接受从透镜镜筒射出的光束的摄像机构。
第四十六方面的发明的制造方法为具有第一透镜、弯曲构件、第二透镜、透镜框的透镜镜筒的制造方法。第一透镜,其取入沿第一光轴入射的光束。弯曲构件,其使通过第一透镜后的光束向沿与第一光轴交叉的第二光轴的方向反射。第二透镜,其取入通过弯曲构件后的光束。透镜框,其固定弯曲构件。透镜镜筒的制造方法包括安装工序、按压工序、粘接工序、固化工序。在安装工序中,将弯曲构件嵌入透镜框。在按压工序中,相对于透镜框按压弯曲构件。在粘接工序在中,保持按压工序中的按压状态,同时在透镜框和弯曲构件之间充填粘接剂。在固化工序中,保持按压工序中的按压状态,同时使粘接剂固化。
该制造方法中,在按压工序中相对于透镜框按压弯曲构件,因此能够提高弯曲构件的安装精度。另外,在粘接工序及固化工序中也保持按压状态,因此,在充填粘接剂时或使粘接剂固化时,弯曲构件不移动,更能够提高安装精度。
第四十七方面的发明在第四十六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制造方法,弯曲构件具有:使通过第一透镜后的光束向沿第二光轴的方向反射的反射面;射出由反射面反射后的光束的射出面。透镜框具有:与反射面抵接的至少三个第一抵接部;与入射面或射出面抵接的至少两个第二抵接部。
在此,在按压工序中,弯曲构件被第一抵接部、第二抵接部压紧。由此,能够提高弯曲构件的安装精度。
第四十八方面的发明在第四十七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制造方法,弯曲构件具有与反射面平行的第一按压面。在按压工序中,按压第一按压面。
在此,在按压工序中,第一按压面被按压,因此,能够相对于弯曲构件施加与反射面垂直的方向的负荷。由此,能够在弯曲构件被压紧于第一抵接部上的状态下将弯曲构件粘接于透镜框上,能够进一步提高弯曲构件的安装精度。
第四十九方面的发明在第四十七或第四十八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制造方法,弯曲构件具有与反射面垂直的第二按压面。在按压工序中,按压第二按压面。
该制造方法在按压工序中第二按压面被按压,因此能够在与反射面平行的方向上相对于弯曲构件施加负荷。由此,能够在弯曲构件被压紧于第二抵接部上的状态下将弯曲构件粘接于透镜框上,能够进一步提高弯曲构件的安装精度。
第五十方面的发明的透镜镜筒具有:第一透镜、弯曲构件、第二透镜、透镜框。第一透镜,其取入沿第一光轴入射的光束。弯曲构件,其具有使通过第一透镜后的光束向沿与第一光轴交叉的第二光轴的方向反射的反射面。第二透镜,其取入通过弯曲构件后的光束。透镜框,其固定弯曲构件。透镜框具有多个凹部,多个凹部开设在与第一光轴方向的反射面相反侧。就凹部的容积而言,第一光轴方向的反射面侧的端部周边的凹部的容积比与第一光轴方向的反射面相反侧的端部周边的凹部的容积小。
由紫外线照射源发射出来的紫外线通过凹部开放端侧的粘接剂表面及弯曲构件侧面达到内部的粘接剂,因此,通常,位于里侧部分的粘接剂不容易固化,需要长时间照射紫外线,从而制造时间变长。但是,该透镜镜筒中,第一光轴方向的反射面侧的端部周边的凹部的容积比与第一光轴方向的反射面相反侧的端部周边的凹部的容积小。因此,在离开凹部开放端侧的粘接剂表面及弯曲构件侧面两者的位置不存在粘接剂,故能够缩短紫外线的照射时间,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
在此,所谓沿第一光轴,例如为与第一光轴平行的意思。另外,所谓沿第二光轴,例如为与第二光轴平行的意思。所谓弯曲构件,例如为反射镜或棱镜等。
第五十一方面的发明在第五十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透镜镜筒,与第一光轴方向垂直的凹部的截面积随着接近第一光轴方向的反射面侧而逐渐变小。
由此,在离开凹部开放端侧的粘接剂表面及弯曲构件侧面两者的位置不存在粘接剂,故能够缩短紫外线的照射时间,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另外,由于凹部为截面积逐渐变小的构成,所以通过紫外线照射引起的粘接剂的固化收缩,产生向下侧压紧弯曲构件的力。由此,能够防止弯曲构件浮起,从而可高精度地保持弯曲构件的定位精度。
第五十二方面的发明在第五十一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透镜镜筒,凹部具有与弯曲构件对置的倾斜面。
第五十三方面的发明在第五十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透镜镜筒,与第一光轴方向垂直的凹部的截面积随着接近第一光轴方向的反射面侧而逐级变小。
由此,在离开凹部开放端侧的粘接剂表面及弯曲构件侧面两者的位置不存在粘接剂,故能够缩短紫外线的照射时间,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通过紫外线照射引起的粘接剂的固化收缩,产生向下侧压紧弯曲构件的力。由此,能够防止弯曲构件的浮起,从而可高精度地保持弯曲构件的定位精度。
第五十四方面的发明在第五十三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透镜镜筒,凹部具有与弯曲构件对置的阶梯状的部分。
由此,与第五十二方面的发明的倾斜面相比,能够扩大凹部的表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弯曲构件的粘接强度。
第五十五方面的发明在从第五十至第五十四中的任一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透镜镜筒,还具备:第一透镜组、第一移动机构、驱动机构、第二透镜组。第一透镜组,其在第一光轴方向上可相对移动地相对于弯曲构件配置,取入沿第一光轴入射的光束。第一移动机构,其保持第一透镜组,使第一透镜组和弯曲机构在沿第一光轴的方向上相对移动。驱动机构,其驱动第一移动机构。第二透镜组,其取入由弯曲构件反射后的光束。
第五十六方面的发明具有:第五十五方面的发明的透镜镜筒;接受从透镜镜筒射出的光束的摄像机构。
第五十七方面的发明的一种制造方法,其为具有第一透镜、弯曲构件、第二透镜、透镜框的透镜镜筒的制造方法。第一透镜,其取入沿第一光轴入射的光束。弯曲构件,其使通过第一透镜后的光束向沿与第一光轴交叉的第二光轴的方向反射。第二透镜,其取入通过弯曲构件后的光束。透镜框,其固定弯曲构件。透镜框具有多个凹部,多个凹部开设于与第一光轴方向的反射面相反侧,且第一光轴方向的反射面侧的端部周边的凹部的容积比与第一光轴方向的反射面相反侧的端部周边的凹部的容积小。该透镜镜筒的制造方法包括安装工序、粘接工序、固化工序。在安装工序中,将弯曲构件嵌入透镜框。在粘接工序中,将粘接剂充填到多个凹部。在固化工序中,对充填到多个凹部的粘接剂从与第一光轴方向的反射面相反侧照射紫外线。
该制造方法在固化工序中紫外线从凹部容积大的一方向小的一方照射,因此,紫外线容易从紫外线照射源达到远的部分,故粘接剂容易通过紫外线照射而固化。由此,可缩短紫外线的照射时间,能够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
第五十八方面的发明在第五十七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制造方法,与第一光轴方向垂直的凹部的截面积随着接近第一光轴方向的反射面侧而逐渐变小。
由此,在离开凹部开放端侧的粘接剂表面及弯曲构件侧面两者的位置不存在粘接剂,故能够缩短紫外线的照射时间,可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另外,通过紫外线照射引起的粘接剂的固化收缩,产生向下侧压紧弯曲构件的力。由此,能够防止弯曲构件浮起,从而可高精度地保持弯曲构件的定位精度。
第五十九方面的发明在第五十八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制造方法,凹部具有与弯曲构件对置的倾斜面。
第六十方面的发明在第五十七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制造方法,与第一光轴方向垂直的凹部的截面积随着接近第一光轴方向的反射面侧而逐级变小。
由此,紫外线容易从紫外线照射源达到远的部分,故粘接剂容易通过紫外线照射而固化。
第六十一方面的发明在第五十八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制造方法,凹部具有与弯曲构件对置的阶梯状的部分。
第六十二方面的发明的透镜镜筒,其具有第一透镜、弯曲构件、第二透镜、透镜框。第一透镜,其取入沿第一光轴入射的光束。弯曲构件,其具有使通过第一透镜后的光束向沿与第一光轴交叉的第二光轴的方向反射的反射面。第二透镜,其取入通过弯曲构件后的光束。透镜框,其固定弯曲构件。透镜框具有:多个凹部,其开设在与第一光轴方向的反射面相反侧;支承面,其在第一光轴方向上与第一透镜抵接;非接触面,其形成于凹部的周边且配置在比支承面靠第一光轴方向的反射面侧。
该透镜镜筒在粘接工序中将粘接剂通过作为粘接剂供给机构的针向凹部充填。此时,即使残留粘接剂从针前端线状垂下,通过使针在非接触面上移动,也能够使残留粘接剂粘附到非接触面上,可防止残留粘接剂粘附到支承面上。由此,可防止第一透镜的安装精度的降低,能够确保其高光学性能。
在此,所谓沿第一光轴,例如为与第一光轴平行的意思。所谓沿第二光轴,例如为与第二光轴平行的意思。所谓弯曲构件例如为反射镜或棱镜等。
第六十三方面的发明在第六十二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透镜镜筒,支承面设置至少三个以上。
由此,第一透镜的姿势稳定。
第六十四方面的发明在第六十二或第六十三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透镜镜筒,支承面配置在第二透镜的外周侧以外的区域。
该情况下,例如即使在安装第一透镜时负荷作用在支承面上,第二透镜的安装部分也不发生变形。由此,不会降低第二透镜的安装精度,从而能够确保高光学性能。
第六十五方面的发明在第六十二或第六十三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透镜镜筒,第一透镜具有第一对置部。第二透镜具有在第一光轴方向上与第一对置部对置的第二对置部。支承面配置在第一及第二对置部间以外的区域。
该情况下,例如即使在安装第一透镜时负荷作用在支承面上,透镜组的安装部分也不发生变形。由此,不会降低含有第二透镜的透镜组的安装精度,从而能够确保高光学性能。
第六十六方面的发明在从第六十二至第六十五中的任一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透镜镜筒,透镜框还具有配置在凹部内且将凹部分成至少两个空间的中间部。
在此,能够利用中间部增大凹部的表面积。由此,可增大粘接面积,从而能够提高粘接强度。
第六十七方面的发明的一种透镜镜筒具有第一透镜、弯曲构件、第二透镜、透镜框。第一透镜,其取入沿第一光轴入射的光束。弯曲构件,其具有使通过第一透镜后的光束向沿与第一光轴交叉的第二光轴的方向反射的反射面。第二透镜,其取入通过弯曲构件后的光束。透镜框,其固定弯曲构件。透镜框具有:多个凹部,其开设于与第一光轴方向的反射面相反侧;中间部,其配置在凹部内且将凹部分成至少两个空间。
在此,能够利用中间部增大凹部的表面积。由此,可增大粘接面积,从而能够提高粘接强度。
第六十八方面的发明在第六十六或第六十七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透镜镜筒,中间部在第二光轴方向上分割凹部。
由此,当针在被分割的凹部之间移动时,能够通过中间部截断从针中线状垂下来的残留粘接剂。
第六十九方面的发明在从第六十六至第六十八中的任一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透镜镜筒,中间部在第一光轴方向上延伸,随着接近第一光轴方向,其厚度变薄。
该情况下,由于中间部前端的厚度变薄,所以能够通过中间部可靠地截断从针中线状垂下来的残留粘接剂。
第七十方面的发明在从第六十二至第六十九中的任一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透镜镜筒,其还具有:第一透镜组、第一移动机构、驱动机构、第二透镜组。第一透镜组,其在第一光轴方向上可相对移动地相对于弯曲构件配置,取入沿第一光轴入射的光束。第一移动机构,其保持第一透镜组,使第一透镜组和弯曲机构在沿第一光轴的方向上相对移动。驱动机构,其驱动第一移动机构。第二透镜组,其取入由弯曲构件反射后的光束。
第七十一方面的发明的摄像装置,其具有:第七十方面的发明的透镜镜筒;接受从透镜镜筒射出的光束的摄像机构。
第七十二方面的发明的制造方法为具有第一透镜、弯曲构件、第二透镜、透镜框的透镜镜筒的制造方法。第一透镜,其取入沿第一光轴入射的光束。弯曲构件,其具有使通过第一透镜后的光束向沿与第一光轴交叉的第二光轴的方向反射的反射面。第二透镜,其取入通过弯曲构件后的光束。透镜框,其固定弯曲构件。透镜框具有:多个凹部,其开设于与第一光轴方向的反射面相反侧;支承面,其在第一光轴方向上与第一透镜抵接;非接触面,其形成于凹部的周边且配置在比支承面靠第一光轴方向的反射面侧。该制造方法包括安装工序、粘接工序。在安装工序中,将弯曲构件嵌入透镜框。在粘接工序中,通过供给机构将粘接剂充填到多个凹部,在将粘接剂充填到凹部后,供给机构从凹部在非接触面上通过。
在此,能够使从供给机构线状垂下的残留粘接剂粘附到非接触面上,可防止残留粘接剂粘附到非接触面以外的部分。
第七十三方面的发明的制造方法为具有第一透镜、弯曲构件、第二透镜、透镜框的透镜镜筒的制造方法。第一透镜,其取入沿第一光轴入射的光束。弯曲构件,其具有使通过第一透镜后的光束向沿与第一光轴交叉的第二光轴的方向反射的反射面。第二透镜,其取入通过弯曲构件后的光束。透镜框,其固定弯曲构件。透镜框具有:多个凹部,其开设于与第一光轴方向的反射面相反侧;中间部,其配置在凹部内且将凹部分成至少两个空间。该制造方法含有安装工序、粘接工序。在安装工序中,将弯曲构件嵌入透镜框。在粘接工序中,通过供给机构将粘接剂充填到多个凹部,在将粘接剂充填到凹部后,供给机构在中间部上通过。
在此,通过中间部能够截断从供给机构线状垂下的残留粘接剂。
第七十四方面的发明的透镜镜筒具有第一透镜、弯曲构件、第二透镜、透镜框。第一透镜,其取入沿第一光轴入射的光束。弯曲构件,其具有使通过第一透镜后的光束向沿与第一光轴交叉的第二光轴的方向反射的反射面。第二透镜,其取入通过弯曲构件后的光束。透镜框,其固定弯曲构件。透镜框包括:反射防止部,其经由间隙与反射面对置;壁部,其配置于反射防止部的外周侧的至少一部分,比反射防止部向弯曲构件侧突出。在壁部和反射面之间形成有间隙。
该透镜镜筒中,透镜框具有壁部,因此,在通过粘接剂固定弯曲构件时,即使粘接剂流入透镜框和弯曲构件之间,由于粘接剂滞留在壁部的外侧的空间,所以粘接剂也不会流入反射面和反射防止部之间。由此,可防止粘接剂粘附在反射面上,能够防止不需要的反射光引起的虚像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另外,利用粘接剂的表面张力的效应,进入壁部和弯曲构件之间的粘接剂不会越过壁部向内侧扩散。其结果,能够可靠地防止粘接剂流入反射面和反射防止部之间。
第七十五方面的发明在第七十四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透镜镜筒,壁部在第一及第二光轴方向上延伸。
第七十六方面的发明在第七十四或七十五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透镜镜筒,透镜框在壁部的更外周侧还具有向与弯曲构件相反侧凹陷的槽部。
该透镜镜筒中,透镜框在壁部的更外周侧具有槽部,因此,即使在通过粘接剂固定弯曲构件时粘接剂流入透镜框和弯曲构件之间,由于粘接剂滞留在槽部,故粘接剂也不会流入反射面和反射防止面之间。由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粘接剂粘附在反射面上,从而在摄影时通过弯曲构件的光线不受粘接剂的影响,因此,能够进行正常摄影。另外,能够防止不需要的反射光引起的虚像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第七十七方面的发明在从第七十四至七十六中的任一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透镜镜筒,反射防止部由多个凹凸构成。
在此,通过反射防止部可减少不需要的反射光,能够防止虚像等导致的不良现象的发生。
第七十八方面的发明在从第七十四至七十七中的任一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透镜镜筒,反射防止部为形成为阶梯状的部分。
在此,通过反射防止部可减少不需要的反射光,能够防止虚像等导致的不良现象的发生。
第七十九方面的发明的透镜镜筒具有:弯曲构件,其具有使沿第一光轴入射的光束向沿与第一光轴交叉的第二光轴的方向反射的反射面;第一保持部,其包括支承弯曲构件的中间壁且收容弯曲构件;第二保持部,其夹着中间壁且与第一保持部对置而配置,可收容检查弯曲构件的安装精度的检查用弯曲构件。第一保持部具有形成于中间壁且与反射面抵接的至少三个第一抵接部。第二保持部具有形成于中间壁且与检查用弯曲构件的一面抵接的至少两个第二抵接部。第二抵接部形成为检查用弯曲构件的一面与反射面大致平行。
该透镜镜筒中,当检查时以与第二抵接部抵接的方式将检查用弯曲构件安装于第二保持部时,检查用弯曲构件的一面与弯曲构件的反射面大致平行。因此,检查用弯曲构件的反射面相对于弯曲构件的反射面的角度为一定,可通过激光计测器等测定以检查用弯曲构件为基准距弯曲构件的反射面的距离。由此,与目前相比,容易对弯曲构件的安装精度进行评价,从而能够实现质量的稳定化。
在此,所谓“检查用弯曲构件的一面与反射面大致平行”,是指除检查用弯曲构件的一面与反射面完全平行的情况外,也包括在考虑弯曲构件的反射面的安装精度或激光计测器等的测定误差等的基础上,评价安装精度没有问题的程度下大致平行的情况。
第八十方面的发明在第七十九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透镜镜筒,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配置在夹着中间壁而大致对置的位置。
第八十一方面的发明在第七十九或第八十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透镜镜筒,中间壁具有连通第一保持部和第二保持部的孔部或堵塞孔部的闭塞部。
该情况下,例如能够在透镜框上设基准面来计测弯曲构件相对于透镜框的位置或倾斜量。其结果是,与目前相比,容易对弯曲构件的安装精度进行评价,能够实现质量的稳定化。
第八十二方面的发明的透镜镜筒具有:弯曲构件,其具有使沿第一光轴入射的光束向沿与第一光轴交叉的第二光轴的方向反射的反射面;第一保持部,其包括支承弯曲构件的中间壁且收容弯曲构件;第二保持部,其夹着中间壁且与第一保持部对置而配置,可收容检查弯曲构件的安装精度的检查用弯曲构件。中间壁具有连通第一保持部和第二保持部的孔部或堵塞孔部的闭塞部。
该情况下,例如可在透镜框上设基准面来计测弯曲构件相对于透镜框的位置或倾斜量。其结果,与目前相比,容易对弯曲构件的安装精度进行评价,能够实现质量的稳定化。
第八十三方面的发明在第八十一或第八十二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透镜镜筒,孔部或闭塞部配置在与反射面的中央附近相对应的位置。
该情况下,由于能够在反射面的中央附近计测弯曲构件的位置或倾斜量,所以能够更正确地评价弯曲构件的安装精度。
第八十四方面的发明在从第七十九至第八十三中的任一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透镜镜筒,第二保持部具有至少三个第二抵接部。
第八十五方面的发明在从第七十九至第八十三中的任一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透镜镜筒,第二保持部具有沿反射面向一方向延伸的至少两个第二抵接部。
第八十六方面的发明在从第七十四至第八十五中的任一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透镜镜筒,其还具有:第一透镜组、第一移动机构、驱动机构、第二透镜组。第一透镜组,其在第一光轴方向上可相对移动地相对于弯曲构件配置,取入沿第一光轴入射的光束。第一移动机构,其保持第一透镜组,使第一透镜组和弯曲机构在沿第一光轴的方向上相对移动。驱动机构,其驱动第一移动机构。第二透镜组,其取入由弯曲构件反射后的光束。
第八十七方面的发明的摄像装置,其具有:第八十六方面的发明的透镜镜筒;接受从透镜镜筒射出的光束的摄像机构。
第八十八方面的发明的检查方法为具有弯曲构件和透镜框的透镜镜筒的检查方法。弯曲构件具有使沿第一光轴入射的光束向沿与第一光轴交叉的第二光轴的方向反射的反射面。透镜框具有第一保持部、第二保持部和孔部,第一保持部包括支承弯曲构件的中间壁且收容弯曲构件,第二保持部收容检查用弯曲构件,孔部形成于中间壁且连通第一保持部和第二保持部。该检查方法包括检查用弯曲构件安装工序和计测工序。在检查用弯曲构件安装工序中,将检查用弯曲构件安装在第二保持部。在计测工序中,利用可非接触地计测距离的计测机构,经由检查用弯曲构件的反射面使计测机构的计测用光束反射,计测与孔部对应的部分的弯曲构件的反射面和计测机构之间的距离。
该检查方法利用检查用弯曲构件及计测机构,因此能够在非接触状态下容易且正确地计测弯曲构件的安装精度。
第八十九方面的发明在第八十八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一种检查方法,第一保持部具有形成于中间壁且与弯曲构件的反射面抵接的至少三个第一抵接部。第二保持部具有形成于中间壁且与检查用弯曲构件的一面抵接以使检查用弯曲构件的一面和反射面大致平行的至少两个第二抵接部。检查用弯曲构件安装工序中,检查用弯曲构件以与第二保持部的第二抵接部抵接的方式安装于第二保持部。
在此,所谓“检查用弯曲构件的一面与反射面大致平行”,是指除检查用弯曲构件的一面与反射面完全平行的情况外,也包括在考虑弯曲构件的反射面的安装精度或激光计测器等的测定误差等的基础上,评价安装精度没有问题的程度下大致平行的情况。
第九十方面的发明在第八十八或第八十九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一种检查方法,孔部配置在与反射面的中央附近相对应的位置。
该情况下,能够在反射面的中央附近计测弯曲构件的位置或倾斜量,因此,更能够正确地评价弯曲构件的安装精度。
第九十一方面的发明在从第八十八至第九十中的任一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一种检查方法,第二保持部具有至少三个第二抵接部。
第九十二方面的发明在从第八十八至第九十一中的任一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一种检查方法,第二保持部具有沿反射面向一方向延伸的至少两个第二抵接部。
第九十三方面的发明的制造方法为具有第一透镜、弯曲构件、第二透镜、透镜框的透镜镜筒的制造方法。第一透镜,其取入沿第一光轴入射的光束。弯曲构件,其具有使通过第一透镜后的光束向沿与第一光轴交叉的第二光轴的方向反射的反射面。第二透镜,其取入通过弯曲构件后的光束。透镜框,其固定弯曲构件。透镜框具有贯通与反射面相反侧的孔部。该制造方法包括:将弯曲构件嵌入透镜框的安装工序;将粘接剂充填到弯曲构件和透镜框之间的粘接工序;利用从第八十八至第九十二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发明的检查方法计测弯曲构件的安装精度的检查工序。
该制造方法利用从第八十八至第九十二中的任一方面的发明的检查方法,因此能够容易地检查弯曲构件的安装精度,可减轻检查工序的劳动。另外,能够更正确地对弯曲构件的安装精度进行评价,能够确保透镜镜筒的高光学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数码相机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数码相机外观的立体图;
图3是概略表示主体部的透视像;
图4是表示摄像装置的组装立体图;
图5是表示光学系统构成的说明图(广角端);
图6是表示光学系统构成的说明图(广角端);
图7是表示光学系统构成的说明图(望远端);
图8是表示光学系统构成的说明图(望远端);
图9是摄像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一组框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基座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二组框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13是二组框单元的剖面图;
图14是被含有第一光轴A1及第二光轴A2的平面剖断后的二组框的立体图;
图15是二组框的立体图;
图16是二组框的立体图;
图17是二组框单元的剖面图;
图18是透镜的固定方法的说明图;
图19是棱镜的立体图;
图20是二组框的立体图;
图21是杆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22是杆单元的组装立体图;
图23是表示三组框和基座单元的组装状态的立体图;
图24是说明三组移动机构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25是说明三组移动机构的动作的说明图(广角端);
图26是说明三组移动机构的动作的说明图(广角端);
图27是说明三组移动机构的动作的说明图(正常位置);
图28是说明三组移动机构的动作的说明图(望远侧);
图29是说明三组移动机构的动作的说明图(望远端);
图30是三组框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31是四组框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32是主凸缘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33是说明透镜镜筒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34是说明二组框单元和三组框单元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图35是说明二组框单元和三组框单元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图36是说明二组框单元和三组框单元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图37是表示透镜的固定方法的第一变形例的图;
图38是从二组框的X轴方向正侧看的侧面图;
图39是表示透镜的固定方法的第二变形例的图;
图40是从二组框的X轴方向正侧看的侧面图;
图41是表示透镜的固定方法的第三变形例的图;
图42是作为第三变形例的二组框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43是表示透镜的固定方法的第四变形例的图;
图44是表示透镜的固定方法的第五变形例的图;
图45是透镜的固定方法的第五变形例的棱镜的立体图;
图46是表示透镜的固定方法的第六变形例的图;
图47是表示透镜的固定方法的第七变形例的图;
图48是作为第一变形例的棱镜的立体图;
图49是作为第二变形例的棱镜的立体图;
图50是具有作为第一变形例的粘接洼坑的二组框的立体图;
图51是作为第一变形例的粘接洼坑的说明图;
图52是具有作为第二变形例的粘接洼坑的二组框的立体图;
图53是作为第二变形例的粘接洼坑的说明图;
图54是具有作为第三变形例的粘接洼坑的二组框的立体图;
图55是作为第三变形例的粘接洼坑的说明图;
图56是具有作为第四变形例的粘接洼坑的二组框的立体图;
图57是作为第四变形例的粘接洼坑的说明图;
图58是作为其他变形例的粘接洼坑的说明图;
图59是制造工序的流程像;
图60是棱镜安装工序的说明图;
图61是按压工序的说明图;
图62是棱镜粘接工序的说明图;
图63是棱镜粘接工序的说明图;
图64是棱镜粘接工序的说明图;
图65是棱镜粘接工序的说明图;
图66是棱镜粘接工序的说明图;
图67是棱镜粘接工序的说明图;
图68是透镜安装工序的说明图;
图69是透镜安装工序的说明图;
图70是透镜安装工序的说明图;
图71是透镜安装工序的说明图;
图72是透镜安装工序的说明图;
图73是透镜安装工序的说明图;
图74是透镜安装工序的说明图;
图75是透镜安装工序的说明图;
图76是检查工序的说明图;
图77是检查工序的说明图;
图78是检查用棱镜插入部的其他的变形例;
图79是说明透镜的安装精度与光学性能的关系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数码相机
2摄像装置
11外装部
18图像显示部
31透镜镜筒
32CCD单元
41一组框体单元
42二组框单元
G1第一透镜组
G3第三透镜组
A1第一光轴
A2第二光轴
150二组框(透镜框)
155第四透镜保持框
155c开口部
156棱镜保持部(第一保持部)
156a倾斜部(中间壁)
156c反射防止部
156d第一抵接部
156e第二抵接部
156g粘接洼坑(凹部)
156i槽部
156j壁部
156k孔部
161第三抵接部
157第六透镜保持部
158第七透镜保持部
158a、658a支承部(第二支承部)
158b、658b固定部(第二固定部)
158c、658c凹部(第二凹部)
158d粘接剂
158e支承面
160检查用棱镜插入部(第二保持部)
757a第一支承部
757b第一固定部
757c第一凹部
758a第二支承部
758b第二固定部
758c第二凹部
761第三抵接部
859开口构件(施力构件)
L4第四透镜(第一透镜)
L5棱镜(弯曲构件)
L5e光学有效区域(第三区域)
L5d射出面(第二平面部)
L5f非光学有效区域(第四区域)
L5g入射面(第一平面部)
L6第六透镜(第二透镜)
L6e光学有效区域(第五区域)
L6f非光学有效区域(第六区域)
L7第七透镜(第三透镜)
L34a环状平面(第一平面部)
L35c入射面(第一平面部)
L35h光学有效区域(第一区域)
L35i非光学有效区域(第二区域)
L64e第一对置部
L66e第二对置部
L66g平面部(第二平面部)
L67e第三对置部

具体实施方式

<1:关于概要>
参照图1~图48,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数码相机在光学系统方面采用弯曲光学系统,并且被摄物体侧的透镜镜筒可抽出多级地形成。由此,能够同时实现高倍率的变焦透镜系统和装置的小型化。该数码相机的主要特征在于两组框的构成,有关这些构成的特征,在(4.3.2:二组框单元的构成)及(6:其他)的变形例中进行说明。
<2:关于数码相机>
使用图1~图3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
[2.1:数码相机的结构]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1的外观的立体图。
数码相机1具有摄像装置2和主体部3。摄像装置2具有弯曲光学系统,该弯曲光学系统使沿第一光轴A1入射的光束向沿与第一光轴A1正交的第二光轴A2的方向反射而将其导入摄像元件。主体部3收纳摄像装置2并进行摄像装置2的控制等。
首先,在详细说明摄像装置2的结构之前,说明主体部3的结构。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如下地定义数码相机1的六面。
以数码相机1拍摄时朝向被拍摄体的面为前面,以其相反侧的面为背面。在以被拍摄体的铅直方向上下与用数码相机1拍摄的长方形的像(一般纵横尺寸比(长边与短边的比)为3∶2、4∶3、16∶9等)的短边方向上下一致的方式进行拍摄时,以朝向铅直方向上侧的面为上面,以其相反侧的面为底面。进而,在以被拍摄体的铅直方向上下与用数码相机1拍摄的长方形的像的短边方向上下一致的方式进行拍摄时,从被拍摄体看左侧的面为左侧面,其相反侧的面为右侧面。另外,以上的定义不用来限定数码相机1的使用姿态。
根据以上的定义,图1是表示前面、上面及左侧面的立体图。
另外,不仅数码相机1的六面,配置在数码相机1中的各结构部件的六面也同样地定义。即,配置在数码相机1中的状态的各结构部件的六面也使用所述定义。
此外,如图1所示,定义具有与第一光轴A1平行的Y轴和与第二光轴A2平行的X轴的三维正交坐标系(右手系)。根据该定义,沿第一光轴A1从背面侧朝向前面侧的方向为Y轴正方向,沿第二光轴A2从右侧面侧朝向左侧面侧的方向为X轴正方向,沿与第一光轴A1和第二光轴A2正交的正交轴而从底面侧朝向上面侧的方向为Z轴正方向。
以下,在各个附图中以该XYZ坐标系为基准而进行说明。即,各个附图中的X轴正方向、Y轴正方向、Z轴正方向分别表示相同的方向。
[2.2:主体部的结构]
使用图1、图2、图3(a)~(c)说明主体部3的结构。
图2是表示数码相机1的背面、上面及右侧面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3(a)~(c)是概要地表示主体部3的结构的透视图。图3(a)是表示配置在Y轴方向正侧(前面侧)的部件的结构的透视图,图3(b)是表示配置在Z轴方向负侧(底面侧)的部件的结构的立体图,图3(c)是表示配置在Y轴方向负侧(背面侧)的部件的透视图。
如图1~图3所示,主体部3包括:构成收纳摄像装置2的盒体的外装部11及把手部12、配置在外装部11的表面的闪光灯15、快门按钮16、操作转盘17及图像显示部18、配置在由外装部11及把手部12构成的盒体的内部的主电容器20、副基板21、电池22、主基板23及存储卡24等。
如图1所示,外装部11是第二光轴A2方向长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壳体,在X轴方向正侧,用于使摄像者在摄像时把持的把手部12配置为从外装部11向Y轴方向突出。由此,外装部11及把手部12形成为大致L字形的中空的盒体。后述的摄像装置2的固定框52(参照图9)的筒状部125(参照图10)的一部分从外装部11向Y轴方向正侧突出。此外,在外装部11的前面配置有闪光灯15。闪光灯15在被拍摄体较暗时等根据需要而闪光,照射被拍摄体而进行曝光的辅助。此外,在外装部11的上表面的把手部12侧配置快门按钮16及操作转盘17。快门按钮16在进行拍摄动作时向Z轴方向负侧被按下。操作转盘17进行摄像动作的设定等各种设定。
进而,如图2所示,在外装部11的背面上设置图像显示部18而作为使拍摄者等视觉辨认用摄像装置2拍摄的图像的视觉辨认机构。图像显示部18例如具有纵横尺寸比(长边与短边的比)为3∶2、4∶3、16∶9等的长方形的外形,其长边方向设定为与沿第二光轴A2的方向(X轴方向)大致平行。
另外,图1或图2是仅表示配置在外装部11的表面上的主要部件的图,也可设置进行了说明的部件之外的部件。
接着,使用图3说明主体部3的内部结构。
如图3(a)所示,在主体部3的内部的Y轴方向正侧,第二光轴A2方向(X轴方向正侧)长的摄像装置2以其长度方向沿外装部11的长度方向的方式配置。摄像装置2使保持朝向被拍摄体的第一透镜组G1的一组框单元41为X轴方向负侧而配置在主体部3上。由此,确保从第一透镜组G1到把手部12的X轴方向距离。
进而,在摄像装置2的Z轴方向正侧配置闪光灯15、主电容器20、副基板21。主电容器20通过来自后述的电池22的充电而向闪光灯15提供闪光能量。副基板21根据需要而对来自后述的电池22的电力进行变压、或进行闪光灯15的控制。此外,在把手部12的内部的Y轴方向正侧,作为使数码相机1动作的电源而配置电池22。
进而,如图3(b)及(c)所示,在摄像装置2的Y轴方向负侧配置主基板23。主基板23上安装有处理来自摄像装置2的图像信号的图像处理电路和用于控制摄像装置2的控制电路等。此外,在电池22的Y轴方向负侧配置存储卡24。存储卡24存储来自摄像装置2的图像信号。
另外,如图3(a)及(b)所示,摄像装置2形成为其Z轴方向宽度(Wz)比Y轴方向宽度(Wy)大。
<3:关于摄像装置>
[3.1:关于摄像装置的结构]
使用图4说明搭载在数码相机1中的摄像装置2的结构。
图4是摄像装置2的组装立体图。图4(a)是表示摄像装置2的前面、上面及左侧面的立体图。图4(b)是表示摄像装置2的前面、上面及右侧面的立体图。
摄像装置2包括:具有光学系统35的透镜镜筒31、具有驱动透镜镜筒31的变焦马达36的马达单元32、具有作为接受通过了透镜镜筒31的光束的摄像机构的CCD37的CCD单元33。
透镜镜筒31,在结构上的特征在于具有多级伸缩式的透镜框,该透镜框能够在第一光轴A1方向上多级地送出且收缩,在光学上的特征在于具有构成弯曲光学系统的光学系统35。光学系统35具有实现超过光学3倍变焦的高倍率变焦(例如6倍~12倍左右的光学变焦)的5组12片光学元件(透镜及棱镜)。通过这样的结构,透镜镜筒31将沿第一光轴A1入射的光束取入,并使沿第一光轴A1入射的光束向沿与第一光轴A1交叉的第二光轴A2的方向反射,进而,将向沿第二光轴A2的方向反射的光束导入CCD37。
马达单元32主要包括:例如DC马达等变焦马达36、将变焦马达36电连接在主基板23(参照图3)上的柔性印刷配线板(FPC)(未图示)、用于测量变焦马达36的马达转速而测量透镜镜筒31距透镜原点的位置从而设置的光敏元件(未图示)。变焦马达36驱动透镜镜筒31,并使光学系统35在广角端和望远端之间移动。由此,透镜镜筒31所具有的光学系统35作为使CCD37的光束的成像倍率变化的变焦透镜系统而动作。光敏元件如下地动作。光敏元件是从马达机箱(齿轮箱)的外侧进入而设置的一对透过型光敏元件。光敏元件形成为外形コ字形,在对置的两端具有一对发光元件及受光元件。与变焦马达36连结的齿轮通过发光元件与受光元件之间,通过测量每单位时间内齿轮遮蔽该发光元件与受光元件之间的次数,即可非接触地测量变焦马达的转速。
CCD单元33主要包括:接受通过了透镜镜筒31的光束并将其变换为电信号的CCD37、用于将CCD37固定在透镜镜筒31上的CCD钣金38、将CCD37电连接在主基板23(参照图3)上的FPC(未图示)。
[3.2:关于光学系统]
(3.2.1:关于光学系统的结构)
在说明摄像装置2的详细结构之前,使用图5~图8说明具有透镜镜筒31所具有的光学系统35的结构。
图5~图8表示透镜镜筒31所具有的光学系统35的结构。图5~图6表示光学系统35位于广角端时的光学系统35的配置。图7~图8表示光学系统35位于望远端时的光学系统35的配置。图5和图7表示从与图4相同的视点看的光学系统35的配置。图6和图8是图5和图7所示的光学系统35的含有光轴的平面的剖视图。
如图5~图8所示,光学系统35从被拍摄体侧顺次地包括第一透镜组G1、第二透镜组G2、曝光调整部件St(参照图6或者图8)、第三透镜组G3、第四透镜组G4、第五透镜组G5及IR过滤器F1(参照图6或者图8),从第一透镜组G1入射的光束通过各透镜组G1~G5及IR过滤器F1而导入CCD37。此外,各透镜组G1~G5通过改变各个透镜组之间的间隔而构成变焦透镜系统。
第一透镜组G1是整体具有正放大率的透镜组,具有在第光轴A1上从被拍摄体侧顺次配置的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
第一透镜L1是凸面朝向被拍摄体侧的凹弯月透镜。第二透镜L2是凸面朝向被拍摄体侧的平凸透镜。第三透镜L3是凸面朝向被拍摄体侧的凸弯月透镜。
第二透镜组G2是整体具有负放大率的透镜组,具有配置在第一光轴A1上的第四透镜L4、使沿第一光轴A1入射的光束向沿与第一光轴A1大致正交的第二光轴A2的方向反射的棱镜L5、配置在第二光轴A2上的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
第四透镜L4是凸面朝向被拍摄体侧的凹弯月透镜。棱镜L5具有将沿第一光轴A1入射的光束向沿与第一光轴A1大致正交的第二光轴A2的方向反射的反射面L5a(参照图6或者图8)。另外,在此,棱镜L5特别地使用内部反射棱镜,但也可采用能起到相同功能的表面反射棱镜、内部反射镜、表面反射镜的任意一种。第六透镜L6是两凹透镜。第七透镜L7是两凸透镜。
曝光调整部件St(参照图6或图8)配置在第二光轴A2上,是用于调整沿第一光轴A2入射到CCD37中的光的量的光圈或快门等部件。
第三透镜组G3是作为整体具有正的放大率的透镜组,具有第八透镜L8、第九透镜L9和第十透镜L10。
第八透镜L8是凸面朝向棱镜15侧的平凸透镜。第九透镜L9是两凸透镜。第十透镜是两凹透镜。
第四透镜组G4是焦点调节用的透镜组,具有配置在第二光轴A2上的第十一透镜L11。第十一透镜L11是凸面朝向棱镜L5侧的凸弯月透镜。
第五透镜组G5具有配置在第二光轴A2上的第十二透镜L12。第十二透镜L12是两凸透镜。
IR过滤器F1(参照图6或者图8)是将入射到CCD37中的红外区域的不可见光滤去的过滤器。另外,光学系统35也可在IR过滤器F1的第二光轴A2方向(X轴方向正侧)上配置光学低通滤波器。光学低通滤波器是用于去除入射到CCD37中的光束的空间频率高的成分而消除伪色的过滤器。
另外,构成各透镜组G1~G5的透镜的结构不限定于所述情况,只要具有相同的光学效果则也能采用其他的透镜结构。
(3.2.2:关于光学系统的动作)
参照图6和图8说明光学系统35的动作。
如上所述,图6表示光学系统35位于广角端时的各透镜组G1~G5的配置,图8表示光学系统35位于望远端时的各透镜组G1~G5的配置。
第一透镜组G1能够在第一光轴A1方向上移动,在光学系统35位于广角端时,位于可动范围中相对于第二透镜组G2的最接近位置(参照图6),在光学系统35位于望远端时,位于可动范围中相对于第二透镜组G2的最远离位置(参照图8)。
第二透镜组G2如图6和图8所示,在光学系统35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焦时,相对于CCD37相对静止。
第三透镜组G3能够与曝光调整部件St一起在第二光轴A2方向上移动,在光学系统35位于广角端时,位于可动范围中相对于第二透镜组G2的最远离位置(参照图6),在光学系统35位于望远端时,位于可动范围中相对于第二透镜组G2的最接近位置(参照图8)。
第四透镜组G4能够在第二光轴A2方向上移动。第四透镜组G4进行焦点调节动作并补正随着第一透镜组G1及第三透镜组G3的移动所产生的成像倍率的变化而产生的焦点调节状态的偏离。
第五透镜组G5及IR过滤器F1如图6和图8所示,在光学系统35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焦时,相对于CCD37相对静止。
各透镜组G1~G5分别如上所述地动作。特别地,第一透镜组G1和第三透镜组G3分别连动移动,改变CCD37的成像倍率。
另外,在透镜镜筒31中,使多级伸缩式透镜框的收缩时的各透镜组G1~G5的配置与光学系统35位于广角端时的各透镜组G1~G5的配置一致。
<4:关于透镜镜筒>
[4.1:关于透镜镜筒的结构]
使用图9说明摄像装置2的结构,主要说明透镜镜筒31的结构。
图9是从与图4(a)相同的视点看摄像装置2的分解立体图。
透镜镜筒31包括:保持第一透镜组G1的一组框单元41、固定有保持第二透镜组G2的二组框单元42的基座单元43、保持曝光调整部件St及第三透镜组G3的三组框单元44、保持第四透镜组G4的四组框单元45、保持第五透镜组G5的主凸缘单元46。
一组框单元41主要包括:配置在第一光轴A1上的第一透镜组G1、保持第一透镜组G1的一组框50、支承一组框50并使其能够在第一光轴A1方向(Y轴方向)上移动的驱动框51、支承驱动框51并使其能够在第一光轴A1方向(Y轴方向)上移动的固定框52、可沿Y轴方向旋转地配置在固定框52与基座单元43之间并向驱动框51传递马达单元32的驱动力的驱动齿轮53。
固定框52固定在保持第二透镜组G2的二组框单元42上。在该固定时,进行Z轴方向及X轴方向的定位以使第一透镜组G1的光轴和第二透镜组G2的第四透镜L4的光轴一致。
基座单元43主要包括:构成透镜镜筒31的盒体的基座55、与基座55一起构成盒体并覆盖基座55的前面侧的罩体56、固定在基座55上的二组框单元42、使收纳在由基座55及罩体56构成的盒体的内部的三组框单元44沿第二光轴A2方向(X轴方向)移动的三组移动机构57、检测三组框单元44的X轴方向位置的光敏传感器58。
在基座单元43的X轴方向负侧安装有旋转驱动驱动齿轮53的马达单元32。马达单元32的驱动力经由驱动齿轮53而传递到三组移动机构57。在基座单元43的X轴方向正侧固定有覆盖基座单元43的X轴方向正侧的主凸缘单元46。
三组框单元44包括:具有设置在第二光轴A2上并进行快门动作及光圈动作的曝光调整部件St的快门单元60、第三透镜组G3、保持第三透镜组G3并使其能够在Y轴方向及Z轴方向上移动的图像振摆补正机构61、支承快门单元60和图像振摆补正机构61的三组框62。
三组框62固定在基座单元43的三组移动机构57上,在X轴方向上被驱动。在该固定时,进行Y轴方向及Z轴方向的定位,以使第三透镜组G3位于可动范围的可动中心时的光轴与第二透镜组G2的第六透镜L6及第七透镜L7的光轴一致。进而,三组框62可滑动地与从后述的主凸缘单元46向X轴方向负侧延伸的三组引导杆70、71嵌合。由此,三组框单元44仅能够在X轴方向A2即第二光轴方向上移动。
四组框单元45主要包括第四透镜组G4、保持第四透镜组G4的四组框66、固定在四组框66上的传感器磁铁67及线圈68。
四组框66能够滑动地与从后述的主凸缘单元46向X轴方向负侧延伸的四组引导杆72、73嵌合。由此,四组框66在Y轴方向及Z轴方向上被定位以使第四透镜组G4的光轴和第二透镜组G2的第六透镜L6及第七透镜L7的光轴一致,并且仅能在X轴方向即第二光轴A2方向上移动。
主凸缘单元46主要包括:第五透镜组G5、保持第五透镜组G5的主凸缘75、固定在主凸缘75上并向X轴方向负侧延伸的三组引导杆70、71及四组引导杆72、73、经由缓冲橡胶80而从X轴方向正侧安装的IR过滤器F1、利用与线圈68的协同作用而使四组框单元45产生驱动的磁性部件76、检测传感器磁铁67的磁性并传感检测四组框单元45的X方向位置的MR传感器77。
主凸缘75固定在基座55的X轴方向正侧。在该固定时,在Y轴方向及Z轴方向上进行定位以使第五透镜组G5的光轴和第二透镜组G2的第六透镜L6及第七透镜L7的光轴一致。进而,在主凸缘单元46的X轴方向正侧固定CCD单元33。
以下,详细说明构成透镜镜筒31的各部分。
[4.2:关于一组框单元]
(4.2.1:关于一组框单元的结构)
使用图10说明一组框单元41的详细结构。
图10是一组框单元41的分解立体图。一组框单元41是通过多级伸缩式的盒体支承第一透镜组G1的单元。
如图10所示,一组框单元41包括第一透镜组G1、保持第一组透镜组的一组框50、安装在一组框50上的一组DR(设计环)54、支承一组框50并确保其可移动的驱动框51、支承驱动框51并确保其可移动的固定框52、将来自马达单元32(参照图9)的驱动传递到驱动框51的驱动齿轮53。
第一透镜组G1利用粘接或者热铆接而固定在一组框50的内周面101上。进而,在一组框50的内周面101上,在第一透镜组G1的Y轴方向正侧安装一组DR54。由此,防止不需要的光入射到第一透镜组G1中。此外,通过安装一组DR54,能够覆盖第一透镜组G1相对于一组框50的痕迹(粘接痕迹),确保外观品质。
一组框50具有筒状部102、凸缘部103、凸轮销104a~104c、延长部105a、105b、卡合部106a、106b。
筒状部102具有安装第一透镜组G1的环状的内周面101。凸缘部103在筒状部102的Y轴方向负侧的缘部上形成,具有比筒状部102直径大的外周面。凸轮销104a~104c在凸缘部103的外周面的周方向多个位置(例如三个位置:例如从Y轴方向正侧看3点、7点、11点的位置)上,分别在周方向上隔开规定角度(例如120度)而设置,向第一光轴A1的放射方向突起。延长部105a、105b是以凸缘部103的Y轴方向负侧的缘部的周方向两位置(例如从Y轴方向正侧看1点的位置和5点的位置)为中心以规定的周方向宽度(例如30度)而形成的、向Y轴方向负侧延伸的弧状部件。卡合部106a、106b在延长部105a、105b的各自的顶端形成为向第一光轴A1的放射方向延伸,在该放射方向顶端且X轴方向正侧的端部上,形成比其他部分周方向宽度窄的顶端部107a、107b。
驱动框51具有筒状部110、凸轮销111a~111c、内齿轮112。
凸轮销111a~111c在筒状部110的外侧面115的周方向多个位置(例如3个位置:例如从Y轴方向正侧看1点、5点、9点的位置)上分别在周方向上隔开规定角度(例如120度)而设置,向第一光轴A1的放射方向突起。内齿轮112在筒状部110的Y轴方向负侧的缘部的周方向一部分(例如从Y轴方向正侧看从1点的位置到5点的位置)上,使齿顶比外侧面115向第一光轴A1的放射方向突出,与筒状部110一体地形成。连结凸轮销111a~111c的顶端的假想圆的半径形成为比连结内齿轮112的齿顶的假想圆的半径大。
筒状部110及内齿轮112的环状的内侧面116具有比一组框50的凸缘部103的半径大的半径,并且具有比连结一组框50的凸轮销104a~104c的顶端的假想圆的半径小的半径。因此,一组框50通过使凸轮销104a~104c与形成在内侧面116上的凸轮槽118a~118c进行凸轮卡合,能够配置在驱动框51的内侧。
此外,在筒状部110的Y轴方向正侧的缘部上,形成向第一光轴A1的放射方向内侧延伸的环状的凸缘部122。凸缘部122的内侧面的半径形成为与一组框50的筒状部102的外周面的半径大致相同的大小。由此,能够防止不需要的光从一组框50和驱动框51的第一光轴A1的放射方向间隙进入透镜镜筒31的内部。
凸轮槽118a~118c在内侧面116的周方向上隔开规定角度(例如120度)而形成。各自的凸轮槽118a~118c具有在内侧面116的Y轴方向负侧的端部三个位置(例如3点、7点、11点的位置)开口且用于将凸轮销104a~104c导入凸轮槽118a~118c的导入端。此外,各个凸轮槽118a~118c具有从各个导入端向Y轴方向正侧延伸的导入槽119a~119c、与导入槽119a~119c连续而从Y轴方向正侧看朝向顺时针方向及Y轴方向正侧延伸的倾斜槽120a~120c。另外,在内侧面116的内齿轮112侧形成导入端的凸轮槽118a的导入槽119a,与其他的导入槽119b及119c相比,Y轴方向的长度长出内齿轮112的Y轴方向宽度的大小。
固定框52具有筒状部125、延长部126a、126b。筒状部125和延长部126a、126b的内侧面127上形成凸轮槽128a~128c和直进槽129a、129b。
在筒状部125的外侧面130的周方向规定位置(例如,从Y轴方向正侧看2点的位置)上,形成向第一光轴A1的放射方向突起的突起部140和从突起部140的Y轴方向负侧延伸并在第一光轴A1的放射方向上贯通筒状部125的贯通槽141。突起部140轴支承驱动齿轮53的驱动轴的Y轴方向正侧的端部。另外,驱动齿轮53的驱动轴的Y轴方向负侧的端部被后述的固定部145c轴支承。由此,驱动齿轮53的两端轴支承在固定框52上,以与固定框52的加工精度相同程度的精度沿Y轴方向配置。贯通槽141上沿Y轴方向配置驱动齿轮53。驱动齿轮53的齿顶进入筒状部125的内侧,与配置在固定框52内侧的驱动框51的内齿轮112啮合。
此外,在筒状部125的Y轴方向正侧的缘部上,形成向第一光轴A1的放射方向内侧延伸的环状的凸缘部142。凸缘部142的内侧面的半径形成为与驱动框51的筒状部110的外侧面115的半径大致相同的大小。由此,能够防止不需要的光从驱动框51和固定框52的第一光轴A1的放射方向间隙进入透镜镜筒31的内部。
在筒状部125的Y轴方向负侧的缘部上,在周方向的一部分上形成向第一光轴A1的放射方向外侧延伸的凸缘145。在凸缘145上形成固定部145a、145b。固定部145a定位在后述的二组框单元42的固定部164c上,并且被螺钉等固定。固定部145b被定位在与马达单元32一体形成的腕部上,并被螺钉等固定。
延长部126a、126b是在筒状部125的Y轴方向负侧的缘部的周方向两位置上以规定的周方向宽度形成的朝向Y轴方向负侧延伸的弧状部件。更详细而言,延长部126a、126b从Y轴方向正侧看在12点的位置和6点的位置具有各自的X轴方向正侧的端部,在周方向上具有规定的宽度而形成。在此,规定的宽度是在延长部126a、126b的内侧面127上足够分别形成后述的凸轮槽128a、128b的导入槽131a、131b和直进槽129a、129b的宽度。
在延长部126a的Y轴方向负侧的端部上,形成向第一光轴A1的放射方向外侧延伸的固定部145c。固定部145c轴支承驱动齿轮53的驱动轴的Y轴方向负侧的端部,收纳在后述的基座55的驱动轴收纳部175中。延长部126a和延长部126b的周方向中间部上形成有与延长部126a邻接并向第一光轴A1的放射方向外侧延伸的固定部145d。固定部145d相对于马达单元32的前面被定位,并被螺钉等固定。进而,形成与延长部126b的周方向邻接而向第一光轴A1的放射方向外侧延伸的固定部145e。固定部145e相对于后述的二组框单元42的固定部165被定位,并且被螺钉等固定。
筒状部125及延长部126a、126b的环状的内侧面127具有比连结驱动框51的内齿轮112的顶端的假想圆的半径大的半径,并且具有比连结驱动框51的凸轮销111a~111c的顶端的假想圆的半径小的半径。因此,驱动框51通过使凸轮销111a~111c与形成在内侧面127上的凸轮槽128a~128c进行凸轮卡合而能够配置在驱动框51的内侧。
凸轮槽128a~128c在内侧面127的周方向上隔着规定角度(例如,120度)而形成。各个凸轮槽128a~128c具有在内侧面127的Y轴方向负侧的端部三个位置(例如1点、5点、9点的位置)开口且用于将凸轮销111a~111c导入凸轮槽128a~128c的导入端。此外,各个凸轮槽128a~128c具有从各个导入端向Y轴方向正侧延伸的导入槽131a~131c和与导入槽131a~131c连续而从Y轴方向正侧看朝向逆时针方向及Y轴方向正侧延伸的倾斜槽132a~132c。另外,在延长部126a、126b的Y方向负侧的端部上分别形成导入端的凸轮槽128a、128b的导入槽131a、131b与其他的导入槽131c相比,Y轴方向长度长出延长部126a、126b的Y轴方向长度。
直进槽129a、129b与一组框50的顶端部107a、107b卡合,引导一组框50在第一光轴A1方向上的移动,并且使一组框50不能相对于固定框52相对转动。
(4.2.2:关于一组框单元的动作)
说明具有所述结构的一组框单元41的动作。
首先,在光学系统35位于广角端时(参照图5或图6),一组框50在凸轮销104a~104c的各自与驱动框51的导入槽119a~119c的Y轴方向正侧的端部进行凸轮卡合的状态下配置在驱动框51的内侧。进而,驱动框51在凸轮销111a~111c的各自与固定框52的导入槽131a~131c的Y轴方向正侧的端部进行凸轮卡合的状态下配置在固定框52的内侧。此外,一组框50的顶端部107a、107b凸轮卡合在固定框52的直进槽129a、129b的Y轴方向负侧的端部附近。
此时,一组框50的筒状部102、驱动框51的筒状部110、固定框52的筒状部125的各自的Y轴方向正侧的端部使其Y轴方向位置大致一致,一组框单元41的各结构的配置状态与摄像装置2没使用时的一组框单元41的配置状态(收缩状态)为相同的状态。
接着,若驱动齿轮53利用马达单元32(参照图9)而从Y轴方向正侧看向顺时针方向被旋转驱动,则经由与驱动齿轮53啮合的内齿轮112,向驱动框51传递从Y轴方向正侧看向逆时针方向的驱动。在驱动框51与固定框52之间形成圆筒凸轮机构。因此,若驱动框51被旋转驱动,则驱动框51相对于固定框52绕第一光轴A1旋转,并且在沿第一光轴A1的方向上(Y轴方向正侧)移动。此外,在驱动框51与一组框50之间形成圆筒凸轮机构。进而,一组框50利用一组框50与固定框52的卡合而限制相对于固定框52绕第一光轴A1的相对旋转。因此,若驱动框51被旋转驱动,则一组框50相对于驱动框51在第一光轴A1方向(Y轴方向正侧)相对移动。
最后,在光学系统35位于望远端时,一组框50在凸轮销104a~104c的各自与驱动框51的倾斜槽120a~120c的Y轴方向正侧的端部进行凸轮卡合的状态下将筒状部102的大部分送出到比驱动框51的筒状部110更靠Y轴方向正侧。进而,驱动框51在凸轮销111a~111c的各自与固定框52的倾斜槽132a~132c的Y轴方向正侧的端部进行凸轮卡合的状态下将筒状部110的大部分送出到比固定框52的筒状部125更靠Y轴方向正侧。即,在光学系统35位于望远端时,与位于广角端时相比,第一透镜组G1在Y轴方向正侧上移动构成在一组框50和驱动框51之间的圆筒凸轮机构的上升量和构成在驱动框51与固定框52之间的圆筒凸轮机构的上升量的合计量。另外,该状态下,一组框50的顶端部107a、107b位于直进槽129a、129b的Y轴方向正侧的端部附近。即,第一透镜组G1与光学系统35位于广角端时相比,在第一光轴A1方向上移动大致直进槽129a、129b的Y轴方向长度量。
此外,在所述一组框单元41从广角端向望远端移动时,一组框单元41的各部件不会进入固定框52的筒状部125的Y轴方向负侧且延长部126a、126b的X轴方向正侧,可确保空间。由此,后述的三组框单元44能够进入该空间。
[4.3:关于基座单元]
(4.3.1:关于基座单元的结构)
使用图11说明基座单元43的机构。
图11是基座单元43的分解立体图。基座单元43保持第二透镜组G2,第二透镜组G2使沿第一光轴A1入射的光束向沿与第一光轴A1正交的第二光轴A2的方向反射。此外,基座单元43具有用于使与第一透镜组G1一起构成变焦透镜系统的第三透镜组G3(参照图5~图8)在第二光轴A2方向上移动的机构。
图11中,在使用图9说明了的基座单元43的结构中,示出了二组框单元42、从Y轴方向负侧支承二组框单元42并使其固定的基座55、配置在二组框单元42和基座55的Y轴方向中间并安装在基座55上的三组移动机构57。
以下,说明二组框单元42、基座55、三组移动机构57的各自的详细结构。
(4.3.2:关于二组框单元的结构)
参照图11~图15说明二组框单元42的结构。
图12是二组框单元42的分解立体图。图13是含有第一光轴A1及第二光轴A2的平面的二组框单元42的剖视图。图14是被含有第一光轴A1及第二光轴A2的平面剖断后的二组框150的立体图。图15是二组框150的立体图。
如图12所示,二组框42具有第二透镜组G2、保持第二透镜组G2的二组框150、支承二组框150且安装于基座55的支承部151。
由于已经参照图5~图8详细说明了第二透镜组G2,所以在此省略了其说明。
二组框150主要有保持第四透镜L4的透镜保持框155、保持棱镜L5的棱镜保持框156(保持部)、保持第六透镜L6的透镜保持框157、保持第七透镜L7的透镜保持框158构成。
第四透镜保持框155为在Y轴方向延伸的筒状的部分,在内周侧具有内周面155a。第四透镜保持框155具有与第四透镜L4的外径大致一致的内径,在内周侧嵌合有第四透镜L4。第四透镜L4例如通过热铆接等固定在第四透镜保持框155上。另外,在内周面155a的Y轴方向负侧的端部的内周侧,形成有与Y轴正交且朝向Y轴方向正侧支承第四透镜L4的支承面155b(特别参照图13、图14、图15)。第四透镜L4以Y轴方向负侧的面与该支承面155b抵接的方式配置,在Y轴方向(第一光轴A1方向)上定位。有关支承面155b在后面详述。
棱镜保持框156为在内部收容棱镜L5,且在第一光轴A1方向及第二光轴A2方向上开口的框体,在第四透镜保持框155的Y轴方向负侧一体形成。棱镜保持框156具有开在第二光轴A2方向上的开口部155c。另外,在棱镜保持框156的内部形成有:倾斜部156a,其与棱镜L5的反射面L5a(参照图13)对置配置,朝向X轴方向正侧下倾45度(参照图13、图14);一对侧壁部156f,其从倾斜部156a的Z轴方向两端与Z轴正交而延伸,分别与棱镜L5的上面L5b和底面L5c对置配置(参照图14)。在棱镜保持框156的内部,在由倾斜部156a及一对侧壁部156f形成的空间内收容有棱镜L5,并通过粘接固定。有关棱镜L5的固定方法,在后面详述。
第六透镜保持框157在棱镜保持框156的X轴方向正侧,与棱镜保持框156一体形成(参照图13、图14)。第六透镜保持框157具有与第六透镜L6的外径大致一致的内径,且具有在X轴方向延伸的环状的内周面157a。第六透镜L6嵌合于第六透镜保持框157中。棱镜L5的射出面L5d位于内周面157a的X轴方向负侧(参照图13),第六透镜L6以X轴方向负侧的面与射出面L5d抵接的方式配置,在X轴方向(第二光轴A2方向)上定位。有关第六透镜L6的固定方法,在后面详述。
第七透镜保持框158在第六透镜保持框157的X轴方向正侧,与第六透镜保持框157一体形成。第七透镜保持框158具有作为在半径方向上支承第七透镜L7的第二支承部的三个支承部158a、和作为配置在相邻的支承部158a彼此之间且粘接固定第七透镜L7的第二固定部的三个固定部158b。支承部158a具有支承面158e,该支承面158e构成设第七透镜L7为内接圆的假想正三角柱的各自的侧面的一部分,与第七透镜L7抵接。固定部158b由在与第七透镜L7的半径方向间形成的、作为第二凹部的凹部158c、和充填到凹部158c并固化的粘接剂158d构成。
另外,第六透镜L6的X轴方向正侧的面位于第七透镜L7的X轴方向负侧(参照图13),第七透镜L7以X轴方向负侧的面与第六透镜L6的X轴方向正侧的面抵接的方式配置,在X轴方向(第二光轴A2方向)上定位。有关第七透镜L7的固定方法,在后面详述。
在第七透镜保持框158的X轴方向正侧的端面,在中心部具有开口的板状构件即开口构件159通过螺钉等被固定。开口构件159为用于截断沿第二光轴A2从二组框单元42射出的光中的朝向不需要的方向的不需要的光的构件。开口构件159大致在中心部具有圆形的开口,以该开口的中心和第二光轴A2一致的方式安装于第七透镜保持框158上(参照图13)。
支承部151主要由以下构件形成:第一构件163,其从二组框150的X轴方向中间位置朝向Z轴方向正侧形成且具有朝向X轴方向正侧的面;第二构件164,其在第一构件163的前端部向X轴方向正侧延伸;第三构件165,其形成于二组框150的Z轴方向负侧且具有朝向X轴方向正侧的面;固定部168a、168b,其形成于X轴方向负侧的端部。
第一构件163在朝向X轴方向正侧的面上,具有用于嵌合固定四组引导杆73(参照图9)的孔部163a。
第二构件164在与朝向X轴方向正侧的面的孔部163a大致相同的Y轴方向位置,具有用于嵌合固定三组引导杆71(参照图9)的孔部164a。另外,第二构件164在Z轴方向正侧的端部,形成用于将二组框单元42固定于基座55上的固定部164b,并且形成用于将一组框单元41固定于二组框单元42上的固定部164c。固定部164b相对于形成于基座55上的固定部171a定位,并通过螺钉等固定。固定部164c相对于形成于一组框单元41的固定框52上的固定部145a定位,并通过螺钉等固定。
如上所述,第一构件163从二组框150的X轴方向中间位置向Z轴方向正侧形成,第二构件在第一构件163的前端部,朝向X轴方向正侧形成。因此,在二组框150的Z轴方向正侧的面和第二构件的Z轴方向负侧的面之间的、比二组框150的X轴方向正侧的端面靠X轴方向负侧,确保有凹部空间166。在该凹部空间166中,可进入向后述的快门单元60的X轴方向负侧突出的光圈用促动器202。关于此,后面参照图34~图36叙述。
第三构件165从二组框150的Y轴方向负侧的端部附近朝向Z轴方向负侧形成,在朝向X轴方向正侧的面上,从Z轴方向正侧依次具有用于嵌合固定四组引导杆72的孔部165a(参照图11)、用于嵌合固定三组引导杆70的孔部165b。另外,第三构件165在Z轴方向负侧的端部形成用于在基座55上固定二组框单元42的固定部165c,并且,形成用于在二组框单元42上固定一组框单元41的固定部165d。固定部165c相对于形成于基座55上的固定部171b定位,通过螺钉等被固定。固定部165d相对于形成于一组框单元41的固定框52上的固定部145e定位,通过螺钉等被固定。
如上所述,第三构件165从二组框150的Y轴方向负侧的端部附近朝向Z轴方向负侧形成。因此,在第三构件165的Y轴方向正侧,确保有与二组框150的Z轴方向负侧相邻的凹部空间167。在该凹部空间167中,可进入向后述的快门单元60的X轴方向负侧突出的快门用促动器203。关于此,后面参照图34~图36叙述。
固定部168a相对于在电动机单元32的背面侧设置的固定部被定位固定。
固定部168b相对于在基座55形成的固定部171c进行定位,并通过螺钉等被固定,并且,固定着固定框52的固定部145c。
在此,参照图16~图17,对棱镜L5、第六棱镜L6、第七棱镜L7及第四棱镜L4的固定方法详细地进行说明。图16为从X轴方向正侧及Y轴方向正侧看的二组框150的立体图。图17(a)为含有第一光轴A1且与第二光轴A2垂直的平面的二组框单元42的剖面图。图17(b)为与图13的剖面图在Z轴方向的位置不同的二组框单元42的剖面图。
(4.3.2.1:关于棱镜L5的固定方法)
参照图16~图17,对棱镜L5的固定方法进行说明。棱镜L5通过粘接固定在棱镜保持框156上。具体如图16~图17所示,棱镜保持框156具有:四个第一抵接部156d、两个第二抵接部156e、作为凹部的两个粘接洼坑156g.
第一抵接部156d为用于在与倾斜部156a垂直的方向上定位棱镜L5的部分,从倾斜部156a向棱镜L5侧突出(参照图17(b))。第一抵接部156d配置在与棱镜L5的反射面L5a的四角附近相对应的位置,并与反射面L5a抵接。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抵接部156d设有四个位置,但只要设置三个以上即可。
第二抵接部156e为用于在X轴方向上定位棱镜L5的部分,从后述的第六透镜保持框157向X轴方向负侧突出(参照图17(b))。第二抵接部156e配置在棱镜L5的射出面L5d的Y轴方向负侧的二角附近,并与射出面L5d抵接。利用第一抵接部156d及第二抵接部156e,能够防止棱镜L5相对于二组框150在与反射面L5a平行的方向旋转。
粘接洼坑156g为充填粘接剂的空间,形成于侧壁部156f。粘接洼坑156g开设于Y轴方向正侧(开口部155c侧),与棱镜L5的上面L5b及底面L5c对置的面形成为阶梯状。因此,粘接洼坑156g形成为垂直于Y轴的截面积随着向Y轴方向负侧接近而逐级变小。即,就粘接洼坑156g的容积而言,与Y轴方向正侧(与反射面L5a相反侧)的端部周边相比,负侧(反射面L5a侧)的端部周边小。粘接剂156h充填于粘接洼坑156g,棱镜L5通过粘接剂156h固定于棱镜保持框156。
(4.3.2.2:关于第四透镜L4的定位方法)
参照图13~图17,对第四透镜的固定方法进行说明。如图16所示,第四透镜保持框155具有三个支承面155b。具体地说,支承面155b配置在侧壁部156f的Y轴方向正侧、粘接洼坑156g的X轴方向正侧,而且配置在第四透镜保持框155的内周侧、X轴方向负侧(参照图16)。在第四透镜保持框155内周侧的X轴方向正侧,配置有形成于第六透镜保持框157的外周侧的面157b。面157b配置于比支承面155b靠Y轴方向负侧,不与第四透镜L4接触(参照图13)。
由图16明确可知,支承面155b不在第六透镜L6的外周侧配置,而在第六透镜L6的外周侧以外的区域配置。在第四透镜L4及第六透镜L6安装在二组框150上的情况下,在离开第四透镜L4和第六透镜L6的Y轴方向间的位置配置有支承面155b。
另外,第四透镜保持框155还具有两个非接触面156m。具体如图16及图17(a)所示,非接触面156m配置于粘接洼坑156g的周边,配置于比支承面155b靠Y轴方向负侧。因此,在非接触面156m和第四透镜L4之间确保有间隙。另外,非接触面156m只要与粘接洼坑156g的周边相邻配置即可。非接触面156m配置于比棱镜L5的入射面L5g靠Y轴方向负侧。所以,在非接触面156m和入射面L5g之间确保有间隙。
(4.3.2.3:关于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的固定方法)
参照图13、图18及图19,对第六透镜L6及第七透镜L7的固定方法进行说明。图18(a)为第六透镜L6及第七透镜L7的含有X轴和Y轴的平面的剖面图,图18(b)为从X轴方向看的图,图18(c)为图18(b)的A-A剖面图。图19为棱镜L5的立体图。
如图13及18所示,第六透镜L6抵接棱镜L5。具体如图18(b)所示,第六透镜L6的X轴方向负侧的面与作为具有平面形状的第二平面部的射出面L5d四角附近抵接。另外,如图18(a)、(c)所示,第七透镜L7的X轴方向负侧的面与第六透镜L6的X轴方向正侧的面抵接。
这样,通过使第六透镜L6抵接于棱镜L5的射出面L5d,从而使第六透镜L6相对于棱镜L5的姿势稳定。另外,通过使第七透镜L7抵接于第六透镜L6,从而使第七透镜L7相对于第六透镜L6的姿势稳定。因此,能够确保作为透镜镜筒31的高光学性能。
另外,如图19所示,射出面L5d由作为第三区域的光学有效区域L5e和作为第四区域的非光学有效区域L5f构成。光学有效区域L5e含有由反射面L5a反射后的光束通过的区域。因此,可以说光学有效区域L5e为直接影响光学性能的区域。另一方面,非光学有效区域L5f为配置在光学有效区域L5e的外周侧且使由反射面L5a反射后的光束不通过的区域。所以可以说非光学有效区域L5f为不直接影响光学性能的区域。但是,在非光学有效区域L5f不需要的光有可能反射而间接影响光学性能,因此,在非光学有效区域L5f涂敷有例如墨等黑色的遮光材料(参照图19)。第六透镜L6抵接于非光学有效区域L5f(参照图18)。另外,上述的第二抵接部156e(参照图16、图17)抵接于非光学有效区域L5f。
如图18所示,第六透镜L6具有作为第五区域的光学有效区域L6e和作为第六区域的非光学有效区域L6f,第七透镜L7抵接于第六透镜L6的非光学有效区域L6f。因此,与上述一样,抵接部不会影响光学性能。
(4.3.2.4:关于粘接洼坑156g与棱镜L5的位置关系)
参照图17,对粘接洼坑156g与棱镜L5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图17(b)中,G表示粘接洼坑156g的重心。在此,假设通过重心G且垂直于入射面L5g的假想线GL1、含有第一光轴A1及第二光轴A2的假想面(未图示)。图17(b)所示的图是从垂直于第一光轴A1及第二光轴A2的方向(Z轴方向)看的剖面图。所以,认为在此所说的假想面配置在图17(b)的纸面上,向假想面投影的投影像可参照图17(b)所示的图。
在将假想线GL1和粘接洼坑156g投影到假想面的情况下,如图17(b)所示,在假想面,假想线GL1的投影像的一部分配置在粘接洼坑156g的投影像的范围内,在粘接洼坑156g的投影像的X轴方向的中心附近。另外,优选假想线GL1的投影像配置在粘接洼坑156g的投影像的中心附近,但只要其一部分配置在粘接洼坑156g的投影像的范围内即可。
(4.3.2.5:关于槽部156i及壁部156j)
如图14及图17所示,棱镜保持框156还具有两个槽部156i和两个壁部156j。槽部156i配置在反射防止部156c的外周侧,比反射防止部156c向与反射面L5a相反侧凹陷。壁部156j配置于槽部156i和反射防止部156c之间,比反射防止部156c向棱镜L5侧突出。槽部156i及壁部156j在与Z轴垂直的方向上、在第一抵接部156d彼此之间延伸。另外,所述第一抵接部156d比壁部156j更向棱镜L5侧突出。即,如图17(a)所示,壁部156j不与反射面L5a接触,在壁部156j和反射面L5a之间形成有间隙。反射防止部156c,如图17(b)及图14所示,由多个凹凸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为阶梯状。
(4.3.2.6:关于检查用棱镜插入部160)
棱镜L5的安装精度对光学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将该透镜镜筒31做成能够容易测定棱镜L5的安装精度的构成。参照图13、图16及图20对此进行说明。图20是从X轴方向负侧看二组框150的立体图。
如图13、图16及图20所示,棱镜保持框156具有孔部156k和作为第二保持部的检查用棱镜插入部160。孔部156k为形成于与棱镜L5的反射面L5a的中央附近对应的位置的四角形孔,贯通与反射面L5a相反侧(参照图13和图16)。如后面所述,在检查工序中,通过孔部156k计测棱镜L5的安装精度。另外,为了防止不需要的光入射或防止灰尘等的侵入,孔部156k在检查结束后也可以通过粘接剂等固定堵塞分体的板或树脂制的构件(闭塞部)。此时,板或树脂制构件与棱镜L5对置的面的表面,优选形成有用于防止不需要的光的反射的凹凸。
如图20所示,检查用棱镜插入部160为用于插入检查用棱镜(后述)的空间,由倾斜部156a、一对侧壁部160a、底板162围住。检查用棱镜插入部160形成于倾斜部156a的X轴方向负侧。在倾斜部156a的X轴方向负侧的面上配置有四个第三抵接部161。第三抵接部161从倾斜部156a向X轴方向负侧突出,配置于倾斜部156a的四角周边。第三抵接部161和第一抵接部156d的构成为,夹着倾斜部156a配置于表里的位置(对置的位置),各自的抵接面形成彼此平行的平面。有关利用检查用棱镜插入部160的检查方法,在后面叙述。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理想的是孔部156k配置在与反射面L5a的中央附近对应的位置,但其它的位置也可以。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抵接部161设置有四个部位,但只要设三个部位以上即可。
(4.3.3:关于基座的结构)
使用图11说明基座55的结构。
基座55主要包括构成透镜镜筒31的背面的背面170和从背面170向Y轴方向正侧延伸的侧面171。
在背面170上,形成用于轴支承后述的三组移动机构57的内齿轮180的中心孔180a的轴承部172、用于引导后述的三组移动机构57的杆单元182在X轴方向的并行移动的引导销173a、173b、限制杆单元182在X轴方向的移动的限制部174、收纳驱动齿轮53的驱动轴收纳部175。
轴承部172是向Y轴方向正侧突起的圆筒状的凸部,能够插入内齿轮180的旋转中心上设置的中心孔180a中,可支承内齿轮180并确保其旋转。
引导销173a、173b是在X轴方向及Z轴方向上分别具有规定间隔而形成的向Y轴方向正侧突起的部件,分别插入沿杆单元182的长度方向形成的引导槽183a、183b内,并引导感单元182在X轴方向的移动。
限制部174是在X轴方向上延伸的有底的长槽,在其X轴方向两端上,形成从限制部174的槽底向Y轴方向正侧立起的端部174a、174b。
驱动轴收纳部175收纳一组框单元41的驱动齿轮53及轴支承驱动齿轮53的固定部145c。
在侧面171上形成用于将二组框单元42固定在基座55上的固定部171a~171c。固定部171a、171b、171c分别相对于二组框单元42的固定部164b、165c、168b被定位,并被螺钉等固定。
(4.3.4:关于三组移动机构的结构)
使用图11说明三组移动机构57的结构。三组移动机构57接受来自马达单元32(参照图9)的驱动而被驱动,用于使三组框单元44在沿第二光轴A2的方向上移动。
三组移动机构57主要包括:用于将从马达单元32经由驱动齿轮53传递的旋转驱动转换到沿第二光轴A2的方向的驱动的内齿轮180、能够与三组框单元44一体地在沿第二光轴A2的方向上并行运动的杆单元182、与内齿轮180和杆单元182功能性连结的内齿轮销181。
内齿轮180是齿在外周形成为圆弧状以与驱动齿轮53啮合的板状部件,在规定的旋转角度范围内旋转运动。内齿轮180在旋转中心具有中心孔180a,通过使基座55的轴承部172与中心孔180a嵌合而安装在基座55上。
内齿轮销181是具有规定的Y轴方向长度的圆柱状部件,Y轴方向负侧的端部利用铆接等固定在内齿轮180上。
杆单元182通过与内齿轮销181卡合而与内齿轮180功能性连结,与内齿轮180一起构成滑块曲柄机构。
使用图14说明杆单元182的结构。图14是杆单元182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14所示,杆单元182主要包括杆183、固定在杆183上的压接弹簧186、用于将压接弹簧186固定在杆183上的弹簧销187、限制压接弹簧186的压接动作的压接弹簧限制销185。利用压接弹簧186、弹簧销187、压接弹簧限制销185,构成弹性地连结内齿轮180与杆单元182的弹性连结机构。
杆183是在X轴方向较长的板状部件。在杆183上,形成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两个引导槽183a、183b、形成在引导槽183b的X轴方向正侧的贯通孔183c、和形成在引导槽183a、183b的X轴方向负侧的卡合孔183d。
引导槽183a、183b中,如图11说明的那样,分别插通形成在基座55上的引导销173a、173b。引导槽183a和引导槽183b在Z轴方向上离开与引导销173a与引导销173b的Z轴方向距离相同的距离。由此,杆183的运动被限制为仅在X轴方向上的并行运动。
在贯通孔183c中,后述的三组框单元44的突起部65从Y轴方向正侧被插入。突起部65被插入,直到其顶端向杆183的Y轴方向负侧突出。
内齿轮销181从Y轴方向负侧插入卡合孔183d中。卡合孔183d包括:沿Z轴方向延伸并具有比内齿轮销181的直径大的X轴方向宽度的第一卡合孔183c;与第一卡合孔183c的Z轴方向正侧连续地形成的与第一卡合孔183e相比X轴方向宽度大的第二卡合孔183f。
压接弹簧186是由线圈186a和从线圈186a延伸的两个腕部186b、186c构成的扭转螺旋弹簧等。压接弹簧186形成为,在卷入线圈186a而弹性变形时,各个腕部186b、186c能够在相互对向的方向上支承载荷。
弹簧销187是插通到压接弹簧186的线圈186a中,且一端与形成在杆183上的孔嵌合固定的部件,将压接弹簧186固定在杆183上。弹簧销187配设在第一卡合孔183e的Z轴方向负侧。
压接弹簧限制销185是用于将压接弹簧186维持在规定的弹性变形状态的部件,配置在腕部186b与腕部186c之间,从各个腕部186b、186c向朝向另一方的腕部186c、186b的方向承受压接力。压接弹簧限制销185配置在第一卡合孔183e的Z轴方向负侧。此外,压接弹簧限制销185的与压接弹簧186的抵接面的X轴方向宽度比第一卡合孔183e的X轴方向宽度宽。
使用图22说明三组移动机构57的组装状态。图22是主要表示杆单元182的组装状态的立体图。
如图22所示,在杆单元182上,压接弹簧186被弹簧销187固定在杆183上。压接弹簧186在弹性变形的状态下夹着压接弹簧限制销185固定在各个腕部186b、186c之间。在该安装状态下,位于X轴方向正侧的腕部186b与压接弹簧限制销185的X轴方向正侧的面抵接,对压接弹簧限制销185作用朝向X轴负侧的方向的压接力。另一方面,位于X轴方向负侧的腕部186c与压接弹簧限制销185的X轴方向负侧的面抵接,对压接弹簧限制销185作用朝向X轴正侧的方向的压接力。
杆单元182的卡合孔183d上,在压接弹簧186的腕部186b与腕部186c的X轴方向中间,固定在内齿轮180(参照图11)上的内齿轮销181从Y轴方向负侧被插入。由此,若内齿轮180被旋转驱动而内齿轮销181的X轴方向位置发生变化,则杆183使卡合孔183d的孔缘在内齿轮销181的外周滑动,并在X轴方向被驱动。
基座55(参照图11)上形成的引导销173a、173b分别从Y轴方向负侧被插通在杆183的在X轴方向延伸的引导槽183a、183b中。由此,受到了驱动的杆183在X轴方向上并行运动。
杆183的贯通孔183c配置为与形成在基座55上的限制部174的Y轴方向正侧对置。在贯通孔183c上,后述的三组框单元44的突起部65从Y轴方向正侧被插入。突起部65的顶端向杆183的Y轴方向负侧突出,进而进入限制部174。
图23表示三组框单元44的突起部65、杆183和限制部174的卡合状态。如图所示,形成在三组框单元44的三组框62上的向Y轴方向负侧突起的突起部65插入到形成在杆183上的贯通孔183上,进而,其顶端进入基座55的限制部174中。
由此,杆183在X轴方向正侧,能够移动到突起部65与端部174a抵接的位置,在X轴方向负侧,能够移动到突起部65与端部174b抵接的位置(参照图11或者图22)。
(4.3.5:关于基座单元的动作)
使用图24~图29说明基座单元43的动作,特别是三组移动机构57的动作。
使用图24说明三组移动机构57的动作中弹性连结内齿轮180(参照图11)和杆183的弹性连结机构的动作。图24表示内齿轮销181插入卡合孔183d中的状态。
卡合孔183d的第一卡合孔183e的X轴方向宽度W1比内齿轮销181的直径d大。进而,压接弹簧限制销185的与压接弹簧186的抵接面的X轴方向宽度W2比第一卡合孔183e的X轴方向宽度W1大。因此,在内齿轮销181插入第一卡合孔183e中的状态下,压接弹簧186的腕部186b、186c与压接弹簧限制销185的X轴方向两端的抵接面抵接。由此,在内齿轮销181位于第一卡合孔183e时,压接弹簧186的压接力不作用在内齿轮销181上。
另一方面,若内齿轮销181沿卡合孔183d的缘部向比第一卡合孔183e在X轴方向宽度宽的第二卡合孔183f移动,则内齿轮销181与第二卡合孔183f的缘部抵接,并且与压接弹簧186的腕部186b或者腕部186c抵接。由此,在内齿轮销181位于第二卡合孔183f时,压接弹簧186的压接力作用在内齿轮销181上。
更具体地说,在内齿轮销181位于第二卡合孔183f的X轴方向正侧时,X轴方向正侧的腕部186b在内齿轮销181的作用下向X轴方向正侧弹性变形,腕部186b从压接弹簧限制销185的X轴方向正侧的抵接面离开。因此,压接弹簧186的压接力从X轴方向负侧的腕部186c作用在压接弹簧限制销185的X轴方向负侧的抵接面上。其结果,杆183经由压接弹簧限制销185而承受朝向X轴方向正侧的按压力。
另一方面,在内齿轮销181位于第二卡合孔183f的X轴方向负侧时,X轴方向负侧的腕部186c在内齿轮销181的作用下向X轴方向负侧弹性变形,腕部186c从压接弹簧限制销185的X轴方向负侧的抵接面离开。因此,压接弹簧186的压接力从X轴方向正侧的腕部186b作用在压接弹簧限制销185的X轴方向正侧的抵接面上。其结果,杆183经由压接弹簧限制销185而承受朝向X轴方向负侧的按压力。
使用图25~图29说明由所述弹性连结机构连结的内齿轮180和杆183的动作。
图25表示光学系统35位于广角端时的内齿轮180的旋转角度和与其对应的弹性连结机构的动作及杆183的动作。图26~图28表示光学系统35从广角端向望远端移动时的内齿轮180的旋转角度和与其对应的弹性连结机构的动作及杆183的动作。特别地,图27表示光学系统35位于广角端与望远端的中间位置即正常位置时的内齿轮180的旋转角度和与其对应的弹性连结机构的动作及杆183的动作。图29表示光学系统位于望远端时的内齿轮180的旋转角度和与其对应的弹性连结机构的动作及杆183的动作。
图25中,内齿轮180从Y轴方向正侧看位于顺时针方向的端部。此时,固定在内齿轮180上的内齿轮销181位于在X轴方向的可动范围中正侧的端部,并且与杆183的第二卡合孔183f的X轴方向正侧卡合。如图24说明的那样,在内齿轮销181位于第二卡合孔183f的X轴方向正侧时,压接弹簧186将杆183向X轴方向正侧按压。另一方面,插入杆183中并与基座55的限制部174卡合的三组框单元44的突起部65与限制部174的X轴方向正侧的端部174a抵接,限制向X轴方向正侧的移动。由此,在光学系统35位于广角端时,杆183向X轴方向正侧的移动被限制,并且向X轴方向正侧被按压而被可靠地固定。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光学系统35位于广角端的状态与摄像装置2为不使用时的光学系统35的配置状态(收缩状态)为相同状态。因此,在不使用摄像装置2时,能够可靠地固定杆183。
在图26~图28中,内齿轮180从Y轴方向正侧看从顺时针方向的端部向逆时针方向被旋转驱动。图26表示内齿轮180从Y轴方向正侧看位于顺时针方向的端部附近的情况。图27表示内齿轮180位于可动范围的中间位置的情况。图28表示内齿轮180从Y轴方向正侧看位于逆时针方向的端部附近的情况。
此时,固定在内齿轮180上的内齿轮销181与杆183的第一卡合孔183e卡合,同时向X轴方向负侧移动。如图24所说明的那样,在内齿轮销181位于第一卡合孔183e时,压接弹簧186的压接力不作用在内齿轮销181上。此时,内齿轮180使内齿轮销181与杆183的第一卡合孔183e卡合,同时向逆时针方向旋转运动,由此使杆183向X轴方向负侧驱动。杆183使引导槽183a、183b与形成在基座55上的引导销173a、173b卡合,同时被驱动,所以朝向X轴方向负侧并行运动。在杆183上嵌合三组框单元44的突起部65。因此,三组框单元44随着杆183的移动向X轴方向负侧移动。
图29中,内齿轮180从Y轴方向正侧看位于逆时针方向的端部。此时,固定在内齿轮180上的内齿轮销181位于X轴方向可动范围中负侧的端部上,并且与杆183的第二卡合孔183f的X轴方向负侧卡合。如图24说明的那样,在内齿轮销181位于第二卡合孔183f的X轴方向负侧时,压接弹簧186向X轴方向负侧按压杆183。另一方面,插入杆183中并与基座55的限制部174卡合的三组框单元44的突起部65与限制部174的X轴方向负侧的端部174b抵接,向X轴方向负侧的移动受到限制。由此,光学系统35位于望远位置时,杆183被限制向X轴方向负侧的移动,并且被向X轴方向负侧按压而被可靠地固定。
[4.4:关于三组框单元]
使用图30说明三组框单元44的详细结构。
图30是三组框单元44的分解立体图。三组框单元44主要包括:具有设置在第二光轴A2上并进行快门动作及光圈动作的曝光调整部件St的快门单元60、第三透镜组G3、保持第三透镜组G3并确保其能够在Y轴方向及Z轴方向移动的图像振摆补正机构61、支承快门单元60与图像振摆补正机构61的三组框62。
第三透镜组G3的详细结构由于已使用图5~图8进行了说明,所以在此省略。
快门单元60主要包括:具有设置在第二光轴A2上并用于控制CCD37(参照图9)的曝光量及曝光时间的光圈或快门即曝光调整部件St的主体部201、在主体部201的Z轴方向正侧朝向X轴方向负侧突出地具备的光圈用促动器202、在主体部201的Z轴方向负侧朝向X轴方向负侧突出而具备的快门用促动器203。光圈用促动器202和快门用促动器203夹着第二光轴A2在Z轴方向上隔开设置。快门单元60夹着后述的图像振摆补正机构61固定在三组框62上。
图像振摆补正机构61主要包括:保持第三透镜组G3并能够相对于三组框62在Z轴方向(升降方向)及Y轴方向(摆动方向)移动的升降移动框205;安装在升降移动框205的X轴方向正侧的电气基板206;从电气基板206的X轴方向正侧安装到升降移动框205上的帽207;保持升降移动框205并确保其能够在Z轴方向上移动,并且能够相对于三组框62在Y轴方向上移动的摆动移动框208。
升降移动框205在中心部形成有保持第三透镜组G3的筒部205c,在Y轴方向正侧具有轴承205a,在Y轴方向负侧具有止转件205b。在轴承205a中插入与Z轴方向平行的升降轴205c。升降轴205c的两端被后述的摆动移动框208的固定部208a支承。止转件205b能够在Z轴方向上移动地与后述的摆动移动框208的卡合部208b卡合。由此,升降移动框205能够相对于摆动移动框208而在沿升降轴205c的方向上滑动。
在电气基板206上,设置在Z轴方向驱动第三透镜组G3的线圈206a、在Y轴方向驱动第三透镜组G3的线圈206b、检测第三透镜组G3的Z轴方向位置的霍尔元件206c、检测第三透镜组G3的Y轴方向位置的霍尔元件206d。另外,线圈206a、206b例如作为层叠线圈而与电气基板206一体地构成。FPC206e安装在电气基板206上,并在线圈206a、206b、霍尔元件206c、206d与主基板23(参照图3)之间进行信号的传递。
帽207安装在第三透镜组G3的X轴方向正侧,抑制反射光斑或双重图像等的发生。帽207安装为夹着电气基板206而覆盖升降移动框205的筒部205c。
摆动移动框208是中心部具有插入保持第三透镜组G3的筒部205c及帽207的开口的部件,在Y轴方向正侧形成有支承升降轴205c的两端的固定部208a,在Y轴方向负侧形成有与升降移动框205的止转件205b卡合的卡合部208b。由此,摆动移动框208支承升降移动框205并确保其在Z轴方向上可滑动。此外,在摆动移动框208的X轴方向正侧的面上,在Z轴方向正侧形成有轴承208c,在Z轴方向负侧形成有止转件208d。在轴承208c中插入与Y轴方向平行的摆动轴208e。摆动轴208e的两端被后述的三组框62的固定部62a支承。止转件208d能够在Y轴方向上移动地与后述的三组框62的卡合部62b卡合。由此,摆动移动框208相对于三组框62能够在沿摆动轴208e的方向上滑动。
三组框62是相对于摆动移动框208配置在X轴方向正侧的部件,在X轴方向负侧的面上,在Z轴方向正侧形成有支承摆动轴208e的两端的固定部62a,在Z轴方向负侧形成有与摆动移动框208的止转件208d卡合的卡合部62b。由此,三组框62支承摆动移动框208并确保其能够在Y轴方向上移动。
在三组框62的Z轴方向负侧的嵌合部62g上压入固定轭部62d。轭部62d是正交于Y轴的截面为コ字形的部件,在内侧固定在Z轴方向上被两极磁化的磁铁62c。轭部62d以电气基板206的线圈206a与磁铁62c在X轴方向上对置的方式被固定。由此,构成升降方向的电磁促动器。此外,在三组框62的Y轴方向负侧的嵌合部62h上压入固定轭部62f。轭部62f是正交于Z轴的截面为コ字形的部件,在内侧固定在Y轴方向上被三极磁化的磁铁62e。轭部62f以电气基板206的线圈206b与磁铁62e在X轴方向上对置的方式被固定。由此,构成摆动方向的电磁促动器。
利用以上的结构,若电流流向电气基板206的线圈206a,则利用磁铁62c与轭部62d,产生沿升降方向(Z轴方向)的电磁力。同样地,若电流流向电气基板206的线圈206b中,则利用磁铁62e与轭部62f,产生沿摆动方向(Y轴方向)的电磁力。
如上所述,在图像振摆补正机构61中,能够在与第二光轴A2正交的两个方向(Y轴方向及Z轴方向)上驱动第三透镜组G3并进行图像振摆补正。
在三组框62的Y轴方向负侧上,形成向Y轴方向负侧突起的突起部65。突起部65与杆183(参照图14)的贯通孔183c卡合。由此,三组框62从杆单元182在X轴方向受到驱动。
此外,在三组框62上,在Y轴方向正侧且Z轴方向正侧的角部、Y轴方向负侧且Z轴方向负侧的角部分别形成轴承部62i、轴承部62j。在轴承部62i中,插入从主凸缘单元46(参照图9)沿X轴方向延伸的三组引导杆71。在轴承部62j中,插入从主凸缘单元46(参照图9)沿X轴方向延伸的三组引导杆70。由此,三组框62沿三组引导杆70、71而能够在X轴方向上移动。
进而,在三组框62上,如上所述,固定图像振摆补正机构61,并且进而从其X轴方向负侧安装快门单元60。
由上所述,三组框单元44一体承受从杆单元182在X轴方向的驱动,并且被三组引导杆70、71沿X轴方向引导,在沿X轴方向即第二光轴A2的方向上移动。
[4.5:关于四组框单元]
使用图31详细说明四组框单元45的详细结构。
图31是四组框单元45的分解立体图。四组框单元45保持第四透镜组G4,并沿第二光轴A2移动而进行焦点调节动作,并且补正随着第一透镜组G1及第三透镜组G3的移动所产生的成像倍率的变化而产生的焦点调节状态的偏离。
四组框单元45主要包括第四透镜组G4、保持第四透镜组G4的四组框66、固定在四组框66上的传感器磁铁67及线圈68。
第四透镜组G4的详细结构已使用图5~图8进行了说明,所以在此省略。
四组框66具有保持第四透镜组G4的开口66a。第四透镜组G4利用粘接或者铆接而被固定在该开口66a上。
四组框66上,在Y轴方向正侧且Z轴方向正侧的角部、Y轴方向负侧且Z轴方向负侧的角部分别形成轴承部66b、轴承部66c。轴承部66b是在X轴方向较长的筒状的轴承,插入从主凸缘单元46(参照图9)沿X轴方向延伸的四组引导杆73。在轴承部66c中插入从主凸缘单元46(参照图9)沿X轴方向延伸的四组引导杆72。由此,四组框66沿四组引导杆73、72而能够在X轴方向上移动。
在四组框66上,在筒状轴承部66b上以沿长度方向的方式固定有传感器磁铁67。传感器磁铁67在X轴方向上被多极磁化。传感器磁铁67与主凸缘单元46的MR传感器77(参照图9)在Y轴方向上对置配置。由此,若传感器磁铁67与四组框66一起在X轴方向上移动,则MR传感器77检测其周边的磁场的变化。由此,检测四组框单元45的位置。
此外,在四组框66的X轴方向正侧上粘接固定线圈68。在线圈68上连接FPC68a。FPC68a电连接线圈68和主基板23(参照图3)。
线圈68被固定在后述的主凸缘单元46上的垂直于Z轴的截面为コ字形的主轭部76a的一部分贯通。主轭部76a的其他部分上固定有磁铁76b。此外,主轭部76a的X轴方向负侧的开放端在贯通了线圈68的状态下被侧轭部76c封闭。利用以上的由主轭部76a、磁铁76b及侧轭部76c构成的磁性部件76和线圈68,构成音圈型的线性马达。由此,若电流在线圈68中流动,则在线圈68中产生X轴方向的驱动力,线圈68及固定线圈68的四组框单元45在X轴方向上被驱动。
由上所述,四组框单元45在音圈型的线性马达的作用下受到在X轴方向的驱动,并且被四组引导杆73、72在X轴方向上引导,在沿X轴方向即第二光轴A2的方向上移动。
另外,在此,表示了使用线性马达而驱动四组框单元45的情况,但四组框单元45也可被其他的马达例如步进马达等驱动。
[4.6:关于主凸缘单元]
使用图32说明主凸缘单元46的详细结构。
图32是主凸缘单元46的分解立体图。主凸缘单元46是与基座单元43一起构成透镜镜筒31的盒体的部件,在基座55的X轴方向上被螺钉等固定。
主凸缘单元46上,固定与四组框单元45的线圈68一起构成磁路的磁性部件76。具体而言,将构成磁性部件76的主轭部76a的压入用突起76d压入固定在主凸缘单元46的嵌合部(未图示)上,由此固定磁性部件76。在主轭部76a的Y轴方向负侧的内侧面上,利用粘接等固定磁铁76b。进而,主轭部76a贯通四组框单元45的线圈68,在线圈68被贯通的状态下,在主轭部76a的X轴方向负侧的开放端上固定侧轭部76c。
在主凸缘单元46的Y轴方向正侧的面上,形成用于安装MR传感器77(参照图9)的嵌合部75f。嵌合部75f的一部分具有与主凸缘单元46的内侧贯通的贯通部75g。MR传感器77固定在该嵌合部75f上,并且经由贯通部75g而与位于主凸缘单元46的内侧的四组框单元45的传感器磁铁67(参照图24)在Y轴方向上对置。在MR传感器77上连接未图示的FPC,经由FPC而与主基板23(参照图3)电连接。
主凸缘单元46的Y轴方向正侧且Z轴方向正侧的角部上,形成与Z轴方向邻接的筒状的引导杆支承部75b、75c。位于Z轴方向正侧的引导杆支承部75b支承三组引导杆71的X轴方向正侧的端部。位于Z轴方向负侧的引导杆支承部75c支承四组引导杆73的X轴方向正侧的端部。此外,在主凸缘单元46的Y轴方向负侧且Z轴方向负侧的角部上,形成与Z轴方向邻接的筒状的引导杆支承部75d、75e。位于Z轴方向正侧的引导杆支承部75d支承四组引导杆72的X轴方向正侧的端部。位于Z轴方向负侧的引导杆支承部75e支承三组引导杆70的X轴方向正侧的端部。此外,各个引导杆70~73的X轴方向负侧的端部固定在二组框单元42上。
[4.7:透镜镜筒的动作]
使用图33说明透镜镜筒31的各部的动作。图33是透镜镜筒31的含有第一光轴A1及第二光轴A2的平面的剖视图。图33中,为了说明的方便,也表示了没有位于含有第一光轴A1及第二光轴A2的平面的部件。此外,为了说明的方便,主要表示了说明所需要的结构。图33(a)表示光学系统35位于广角侧的情况,图33(b)表示光学系统35位于广角端与望远端的中间位置即正常位置的情况,图33(c)表示光学系统35位于望远端的情况。
以下,说明光学系统35从广角侧向望远侧变焦时的各部的动作。
首先,若马达单元32动作,则驱动齿轮53被驱动。驱动齿轮53与一组框单元41的驱动框51和基座单元43的内齿轮180啮合,驱动齿轮53的旋转驱动使驱动框51和内齿轮180旋转。
若驱动框51被旋转驱动,则所述那样地构成的一组框单元41动作,保持在其上的第一透镜组G1向Y轴方向正侧移动。
若内齿轮180被旋转驱动,则该驱动被变换为向杆单元182的X轴方向负侧的并行运动。在杆单元182上卡合三组框单元44的突起部65。因此,三组框单元44与杆单元182一起向X轴方向负侧并行运动。
如图33(a)所示,在光学系统35位于广角侧时,三组框单元44配置为其一部分与一组框单元41的X轴方向正侧的一部分在Y轴方向上对置。具体而言,三组框单元44的一部分配置为与固定框52的X轴方向正侧的一部分在Y轴方向上对置。
此外,如图33(b)所示,若光学系统35向望远侧移动,则一组框50及驱动框51向Y轴方向正侧移动,并且三组框单元44从X轴方向正侧进入通过该移动而产生的空间中。
进而,如图33(c)所示,在光学系统35位于望远端时,三组框单元44移动到在X轴方向的可动范围中最接近二组框单元42的位置。
在此,使用图34~图36说明二组框单元42与三组框单元44的位置关系。图34是表示光学系统35位于广角端时的二组框单元42与三组框单元44的快门单元60的位置关系的立体图。图35是表示光学系统位于望远端时的二组框单元42和三组框单元44的快门单元60的位置关系的立体图。图36是从Y轴方向正侧看光学系统位于望远端时的二组框单元42与三组框单元44的快门单元60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
如图34所示,在二组框单元42上,朝向X轴方向正侧即三组框单元44侧而形成凹部空间166和凹部空间167。该凹部空间166和凹部空间167相对于从三组框单元44向X轴方向负侧突出地设置的光圈用促动器202和快门用促动器203而分别形成在X轴方向上对置的位置。因此,如图35所示,若光学系统35向望远侧移动,且快门单元60移动到最接近二组框单元42侧的位置,则光圈用促动器202与凹部空间166嵌合,快门用促动器203与凹部空间167嵌合。
此外,如图36所示,光圈用促动器202和快门用促动器203夹着第二光轴A2而在Z轴方向上离开设置,其间隔比二组框150的Z轴方向宽度大。因此,若快门单元60移动到最接近二组框单元42侧的位置,则二组框150与光圈用促动器202与快门用促动器203的Z轴方向中间部嵌合。
由于所述那样地构成二组框单元42与三组框单元44,所以能够增大第三透镜组G3的X轴方向的可动范围。即,能够在X轴方向上紧凑地形成透镜镜筒31,并能够使第三透镜组G3与CCD37的X轴方向最大距离变大。
利用以上说明的一组框单元41与三组框单元44的协同动作,光学系统35改变向CCD37的成像倍率(参照图33)。四组框单元45补正随着该成像倍率的变化而产生的焦点调节状态的偏离。利用由四组框单元45的线圈68和主凸缘单元46的磁性部件76构成的音圈型的线性马达,使四组框单元45在X轴方向上驱动,由此进行补正(参照图31)。
另外,如图33所示,在二组框单元42的X轴方向负侧,利用形成在一组框单元41的Y轴方向负侧的空间195而配置马达单元32。由此,不用配置构成光学系统35的部件,能够有效地利用对光学系统35没有影响的空间而配置构成摄像装置2的部件,能够提高空间利用效率。
<5:效果>
有关本发明的透镜镜筒31的效果,汇总如下。
[5.1]
如图13所示,该透镜镜筒31中,棱镜L5、第六透镜L6及第七透镜L7在抵接的状态下构成一体的透镜组,故即使棱镜L5相对于二组框150的安装精度稍微有些下降,第六透镜L6及第七透镜L7也会随棱镜L5的动作而动。其结果,第六透镜L6及第七透镜L7相对于反射面L5a的姿势能够保持一定。由此,可防止棱镜L5、第六透镜L6及第七透镜L7的相对位置偏离所导致的光学性能降低,能够确保作为透镜镜筒31整体的高光学性能。
通常,棱镜L5与二组框150相比,表面的尺寸精度较高。所以,通过使第六透镜L6抵接于棱镜且以棱镜L5的表面为基准对第六透镜L6进行定位,从而能够抑制第六透镜L6相对于反射面L5a的姿势发生偏差,更能够确保作为透镜镜筒31整体的高光学性能。
另外,利用第一抵接部156d及第二抵接部156e,提高与棱镜L5的反射面L5a垂直的方向及与射出面L5d垂直的方向的定位精度,提高棱镜L5的安装精度。因此,反射面L5a相对于第一光轴的角度稳定,第二光轴A2的角度稳定。另外,由于棱镜L5不相对于二组框150在与反射面L5a水平的方向上旋转,因此还能够防止固定于棱镜L5的第六透镜L6及第七透镜L7相对于第二光轴A2倾斜。由此,能够确保作为透镜镜筒31整体的高光学性能。
而且,由于第六透镜L6抵接于棱镜L5的射出面L5d,所以棱镜L5和第六透镜L6之间的空气间隔变小。由此,能够缩短光学系统的全长,可实现透镜镜筒31的小型化。
[5.2]
如图43所示,该透镜镜筒31中,由于第六透镜L6抵接于射出面L5d的非光学有效区域L5,所以由反射面L5a反射后的光束不会受到射出面L5d和第六透镜L6的接触部分的影响。由此,能够防止第六透镜L6的接触部分导致的光学性能的降低。
另外,如图18及图19所示,在射出面L5d的非光学有效区域L5涂敷有遮光材料,因此能够防止由反射面L5a反射后的光束以外的不需要的光由棱镜L5射出,或在非光学有效区域L5f反射。由此,可防止发生虚像等现象。尤其是,不容易发生因在棱镜L5的表面和第六透镜L6之间反复反射而引起的光干扰或虚像等现象。
[5.3]
如图16所示,该透镜镜筒31中,由于粘接洼坑156g开设在开口部155c,所以从开口部155插入棱镜L5,从开口部155向粘接洼坑156g充填粘接剂156h,而且能够同时从开口部155c侧向粘接剂156h进行紫外线照射。因此,不需要如目前所示,在棱镜L5的粘接工序中改变二组框150的姿势,或从不同角度向各粘接洼坑156g进行紫外线照射。由此,能够减少该透镜镜筒的制造工序,可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
另外,粘接洼坑156g在Y轴方向负侧的容积比正侧的容积小。所以,距紫外线照射源远的部分的粘接剂156h的量变少,与目前相比,容易通过紫外线照射使粘接剂156h固化。由此,能够缩短紫外线照射的时间,可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
另外,当将粘接洼坑156g做成图17(a)所示的形状时,在粘接剂固化收缩时,产生将棱镜L5向Y轴方向的反射面L5a侧施力的力。由此,可防止因粘接剂的收缩而引起的粘接洼坑156g的浮起,能够提高棱镜L5的安装精度。另外,由于粘接洼坑156g具有阶梯状的部分,所以可增大粘接洼坑156g的表面积,能够增大粘接面积。即,能够提高粘接强度。
[5.4]
如图16所示,该透镜镜筒31中,二组框150具有三个支承面155b,因此能够可靠地支承第四透镜L4。另外,由于分散第四透镜L4的支承部分,故与通过一个大的面支承相比,对二组框150的模具进行修正比较容易。另外,由于不在第六透镜L6的外周侧配置支承面155b,所以例如即使在安装第四透镜L4时负荷作用于支承面155b,第六透镜L6的安装部分也不会发生变形,由此,不会降低第六透镜L6的安装精度。
在粘接工序中,残留粘接剂有时从用于充填粘接剂的针前端线状垂下。但是,由于非接触面156m形成于粘接洼坑156g的周边,所以能够通过使针在非接触面156m上移动而使残留粘接剂粘附在非接触面156m上,因此,能够防止残留粘接剂粘附在支承第四透镜L4的支承面155b上。由此,能够防止第四透镜L4的安装精度的降低,可确保高光学性能。另外,非接触面156m配置于比棱镜L5的入射面L5g靠Y轴方向负侧。因此,即使在充填了比粘接洼坑156g的容积多的粘接剂的情况下,从粘接洼坑156g溢出来的粘接剂也只在非接触面156m上扩展,不会流入入射面L5g的光学有效区域。
[5.5]
该透镜镜筒31中,粘接洼坑156g和棱镜L5的重心G的位置关系如图17(b)所示地构成,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支承棱镜L5的重心G周边,能够相对于二组框150牢固地固定棱镜L5。因此,在最小限的粘接范围内也能够确保棱镜L5的粘接强度,故可最小限地设粘接剂的量。由此,能够缩短紫外线对粘接剂照射的照射时间,可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
另外,由于能够最小限地设粘接洼坑156g的范围,所以不需要使粘接洼坑156g较深地形成。由此,可增大与棱镜L5的反射面L5a之间的距离,能够抑制粘接剂通过棱镜L5和二组框150之间的间隙从粘接洼坑156g流入反射面L5a。
[5.6]
如图17(a)所示,由于该透镜镜筒31具有槽部156i,所以即使粘接剂156h流入棱镜保持框156和棱镜L5之间,因粘接剂156h滞留在槽部156i,所以粘接剂156h也不会流入反射面L5a和反射防止部156c之间。由此,能够防止在反射面L5a上粘附粘接剂156h,可防止发生不需要的反射光引起的虚像等现象。
由于具有壁部156j,所以能够增大形成于槽部156i和棱镜L5之间的空间,能够可靠防止粘接剂156h流入反射面L5a和反射防止部156c之间。另外,利用表面张力的效应,粘接剂156h不会越过壁部156j而流入反射防止部156c侧。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发生不需要的反射光引起的虚像等不良现象。另外,即使只是槽部156i及壁部156j的任一方也能够得到这些效果。
另外,由于反射防止部156c由多个凹凸构成,所以能够减少不需要的反射光,能够防止发生虚像等现象。
<6:其它>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发明的宗旨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各样的变更。以下,对其它的变形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使用相同符号进行说明。
[6.1:透镜固定方法的变形例]
下面,对上述的第四透镜L4、棱镜L5、第六透镜L6及第七透镜L7的固定方法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6.1.1:第一变形例)
参照图37及图38,对作为第一变形例的二组框单元642进行说明。图37是作为第一变形实施方式的二组框单元642的剖面图。图38是从X轴方向正侧看的二组框650的侧面图。如图37所示,该二组框单元642中,与第七透镜保持框158的支承部158a及固定部158b对应部分的形状多少有点不同,并且第六透镜L66与第七透镜L67一起通过粘接相对于二组框650固定。具体如图37及图38所示,二组框650主要由棱镜保持框656、第六透镜保持框657和第七透镜保持框658构成。
第六透镜保持框657在棱镜保持框656的X轴方向正侧与棱镜保持框656一体形成。第六透镜保持框657具有与第六透镜L66的外径大致一致的内径,具有在X轴方向上延伸的环状的内周面657a。第六透镜L66以在X轴方向上抵接于棱镜L65的射出面L65d的状态嵌合于第六透镜保持框657中。
第七透镜保持框658在第六透镜保持框657的X轴方向正侧与第六透镜保持框657一体形成。第七透镜保持框658具有:三个支承部658a,其作为在半径方向上支承第七透镜L67的第二支承部;三个固定部658b,其作为配置在相邻的支承部658a彼此之间且粘接固定第七透镜L7的第二固定部。支承部658a及固定部658b与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第七透镜保持框658的支承部158a及固定部158b相对应。本变形实施方式中的支承部658a具有第一内周面658e,该第一内周面658e构成具有与第七透镜L67的外径大致一致的内径的假想圆柱的一部分。第七透镜L67以在X轴方向上抵接于第六透镜L66的状态嵌合于三个支承部658a的内侧。
固定部658b由作为形成于相邻的支承部658a彼此之间的第二凹部的凹部658c和充填于凹部658a的粘接剂658d构成。凹部658c具有与第七透镜L7对置的第二内周面658f,第二内周面658f构成具有比第一内周面658e大的内径的假想圆柱的一部分。另外,在第二内周面658f的X轴方向负侧形成有锥形面658g,形成为半径随着接近X轴方向负侧而减小,且延伸到第六透镜L66的X轴方向正侧的外周部。即,第七透镜L67及第六透镜L66通过三个固定部658b相对于第七透镜保持框658及含有其的二组框650粘接固定。
另外,各固定部658b在圆周方向均等地配置,例如从X轴方向正侧看,大致配置于两点、六点、十点的位置(参照图38)。即,固定部658b不在开口部653的Y轴方向正侧(十二点的位置)配置。
如上所述,本变形例中的二组框单元642不需要如目前在固定透镜时进行热铆接,故能够防止因热铆接在二组框650或棱镜L65上作用大的负荷而造成第六透镜L66和棱镜L65的相对移动。另外,由于第六透镜L66抵接于棱镜L65,所以即使温度变化引起棱镜L65收缩或振动引起细微移动,也能够防止棱镜L65和第六透镜L66的相对移动。由此,能够防止棱镜L65和第六透镜L66的相对位置偏离所导致的光学性能下降,可确保高光学性能。
另外,通过固定部658b能够同时将第六透镜L66及第七透镜L67相对二组框650粘接。因此,与分别粘接第六透镜L66及第七透镜L67的情况相比,可减少制造工序,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另外,由于第六透镜L66嵌合于第六透镜保持框657中,所以第六透镜L66在Y轴方向及Z轴方向上容易正确定位。而且,第六透镜L6在作为设于该X轴负侧的第二平面部L66g抵接于作为第二平面部的棱镜L65的射出面L65d,因此在X轴方向上容易正确定位。而且,由于是在高精度制造的平面间定位的构成,因此可使第六透镜L66相对于棱镜L65不倾斜而进行定位,能够确保高光学性能。
另外,第七透镜L67为如下构成,即通过第七透镜保持框658在Y轴方向及Z轴方向进行定位,同时,使该X轴负侧的球面抵接于位于第六透镜L66的X轴正侧的平面及球面的界面的圆弧,因此更容易确保高光学性能。原因是,即使第七透镜L67沿上述圆弧旋转,第七透镜L67的X轴负侧的球面的球心位置也不发生变化。另外,该构成不限于将第六透镜L66及第七透镜L67的曲面形状做成球面,即使为非球面形状,对于各自的抵接位置周边的局部的曲面来说,如果做成同样的构成,也能够得到完全相同的效果。另外,本发明中,由于为使第七透镜L67的两球面的曲率半径在X轴负侧方变小的构成,所以上述X轴负侧球面的球心位置的稳定性与X轴正侧球面的球心位置相比,对光学性能的影响度较高,故采用上述构成,更可以进行稳定的制造。
这样,利用固定部658b粘接固定第七透镜L67而实现使第七透镜L67的X轴负侧球面的球心位置一定的特征也为本发明的效果之一。如目前所示,在通过热铆接等固定第七透镜L67时,在第七透镜L67的外周部的圆周方向施加不均匀的负荷,第七透镜L67从上述圆弧凸出,频繁发生批量的制造偏差。在这种状况下,第七透镜L67的X轴负侧的球心位置在Y轴或Z轴方向(在YZ平面内)移动,故光学性能恶化。但是,本发明的构成(或后述的组装方法)中,由于粘接固定有第七透镜L67,所以不用在第七透镜L67的外周部施加负荷,就能够使第七透镜L67的X轴方向负侧的球面稳定地抵接于位于其与第六透镜L66的X轴正侧的平面及球面的界面的圆弧。另外,在粘接第七透镜L67时,只要一边以0.2~1.0(kgf)左右的负荷从X轴方向正侧向X轴方向负侧按压第七透镜L67的中心部,一边涂敷粘接剂,且不解除按压力进行紫外线照射,从而使粘接剂固化即可。
而且,在本发明中,由于使第六透镜L66和第七透镜L67同时一体粘接,所以更能够使两者的抵接状态稳定。即,由于在固定部658b的内周侧配置有第六透镜L66的一部分及第七透镜L67,所以通过在凹部658c充填粘接剂,而且进行紫外线照射,能够同时在第六透镜保持框657及第七透镜保持框658上粘接固定第六透镜L66及第七透镜L67。此时,如上所述,通过向X轴方向负侧按压第七透镜L67的中心部,也能够向棱镜L65的射出面L65d按压第六透镜L66,因此能够使第六透镜L66不相对棱镜L65倾斜而固定。由此,能够极其正确地定位并固定棱镜L65、第六透镜L66及第七透镜L67的相对位置关系或倾斜。
另外,如图37所示,第四透镜L64、第六透镜L66及第七透镜L67具有在Y轴方向上对置的第一对置部L64e、第二对置部L66e及第三对置部L67e。第一对置部L64e为第四透镜L64的外周侧、Y轴方向负侧及X轴方向正侧周边的部分;第二对置部L66e为第六透镜L66的外周侧、Y轴方向正侧的部分。从图37及图38明确可知,固定部658b配置于第一对置部L64e和第二对置部L66e及第三对置部L67e之间以外的区域。
该情况下,可缩短第一对置部L64e和第二对置部L66e及第三对置部L67e之间的距离,能够使第四透镜L64靠近第六透镜L66及棱镜L65配置。由此,可缩短透镜镜筒的Y轴方向上的尺寸。
另外,在使第四透镜L64靠近第六透镜L66及棱镜L65配置的情况下,例如,当在第一对置部L64e和第二对置部L66e及第三对置部L67e之间配置固定部658b时,该部分的二组框650的壁厚极其薄,通过注射成形等一体制造二组框单元时,成型困难。与其他的部分相比,在壁厚薄的部分,注射成形时树脂难于蔓延,注射成形冷却后的成型精度下降。另外,最坏的情况是,树脂不足造成短路,在第一对置部L64e及第二对置部L66e间空出穴孔。其结果是,开口部653的圆筒部的形状精度(正圆度、圆筒度)恶化等,最坏的情况是,凹部向开口部653的内侧突出而不能够装配。另外,在热铆接或粘接固定第四透镜L64时,当存在壁厚薄的部分时,二组框650的强度也下降,在进行热铆接或粘接固定时,二组框650相对于施加负荷而发生变形,从而造成第四透镜L64的定位精度下降。
但是,在该透镜镜筒中,固定部658b配置于第一对置部L64e及第二对置部L66e间以外的区域,因此不需要在壁厚薄的部位固定第四透镜L64或第六透镜L66,故能够提高第六透镜L66的安装精度,同时可防止第六透镜L66的固定强度的下降。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具有相同构成的部分,能够得到与上述同样的效果。
(6.1.2:第二变形例)
参照图39~图40,对作为第二变形例的二组框单元742进行说明。图39为作为第二变形例的二组框单元742在倾斜45°方向上切口的立体图。图39表示棱镜L75、第六透镜L76、第七透镜L77没有被切口的状态。图40是从作为第二变形例的二组框750的X轴方向正侧看的侧面图。
如图39所示,该二组框单元742的二组框750与上述的第一变形例一样,具有第六透镜保持框757和第七透镜保持框758。第七透镜保持框758具有与支承部658a对应的第二支承部758a和与固定部658b对应的第二固定部758b。本变形例与上述的第一变形例不同,第二支承部758a及第二固定部758b各配置有四个。从X轴方向正侧看,第二固定部758b大致配置于两点、五点、八点、十一点的位置。即,第二固定部758b配置于与棱镜L75的射出面L75d的四角周边对应的位置。
另外,与第一变形例不同,该二组框750中,第六透镜保持部757还具有四个第一支承部757a和四个第一固定部757b。第一支承部757a及第一固定部757b配置于与第二支承部758a及第二固定部758b对应的位置。在将第六透镜L76及第七透镜L77嵌入的状态下,第一固定部757b的第一凹部757c和第二固定部758b的第二凹部758c在X轴方向上连通。换言之,在上述的第一变形例中,充填粘接剂的固定部658b的凹部658c只有达到第六透镜L66的深度,与此相对,本变形例中,具有达到棱镜L75的深度。
该情况下,当在第二凹部758c充填粘接剂时,粘接剂也充填到第一凹部757c,其结果是,在第六透镜L76及第七透镜L77粘接固定于第六透镜保持框757及第七透镜保持框758的基础上,第六透镜L76和棱镜L75通过粘接被固定。因此,能够防止第六透镜L76脱离棱镜L75,防止棱镜L75相对X轴方向负侧移动。另外,使第一凹部757c及第二凹部758c在X轴方向上连通,因此通过在第二凹部758c充填粘接剂,能够容易对棱镜L75、第六透镜L76及第七透镜L77进行粘接固定。另外,与第一变形例一样,第六透镜L76在抵接于棱镜L75的状态下被固定,因此两者不会进行相对移动,能够防止光学性能的降低,可确保高光学性能。
在该情况下,如图40所示,为了使充填到第二凹部758c中的粘接剂准确到达棱镜L75的射出面L75d,第二固定部758b配置于与棱镜L75的四角周边对应的部分。通过这样将第二固定部758b配置于四角周边还具有如下效果:能够同时防止充填于固定部752中的粘接剂到达棱镜L75的入射面L75c或反射面L75a而造成的光学性能恶化的不良情况。
(6.1.3:第三变形例)
参照图41及图42,对作为第三变形例的二组框单元842进行说明。图41是作为第三变形例的二组框单元842的剖面图。图42是作为第三变形例的二组框单元842的分解立体图。如图41及图42所示,该二组框单元842中,第六透镜L86及第七透镜L87不是通过粘接固定,而是通过具有弹性力的施力构件施力。具体地说,二组框单元842的二组框850具有第六透镜保持框857和第七透镜保持框858,但与第一及第二变形例不同,没有与固定部对应的部分。第六透镜保持框857及第七透镜保持框858均具有大致完全圆形的内周面857a、858a。第六透镜L86及第七透镜L87嵌合在第六透镜保持框857的内周面857a及第七透镜保持框858的内周面858a,可在X轴方向上移动。棱镜L85通过粘接固定于二组框850上,第六透镜L86的X轴方向负侧的面抵接于射出面L85d。第七透镜L87的X轴方向负侧的面抵接于第六透镜L86。
作为施力构件的开口构件859通过螺钉固定于二组框850的X轴方向正侧。开口构件859为在大致中心部具有开口859a的板状构件,开口859a的中心和第二光轴A2一致地安装于第七透镜保持框868。通过螺钉固定二组框850的开口构件859的部分位于比第七透镜L87靠X轴方向负侧。因此,开口构件859的内周缘(开口859a的外周缘)在X轴方向与第七透镜L87抵接,开口构件859在弹性变形的状态下固定于X轴方向正侧。即,通过开口构件859的弹性力,向X轴方向负侧对第七透镜L87进行施力。由此,第六透镜L86及第七透镜L87在抵接于棱镜L85的状态下被压紧。
该情况下,即使棱镜L85相对于二组框850进行动作,第六透镜L86及第七透镜L87也能够随棱镜L85的动作而动。第六透镜L86及第七透镜L87相对于棱镜L85的反射面L85a的姿势保持一定,能够确保高光学性能。另外,由于不使用粘接剂,所以可省略充填粘接剂的工序及照射紫外线的工序,可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而且,由于开口构件859为板状的构件,所以几乎不会从二组框单元842向X轴方向正侧突出。因此,能够使二组框单元842和三组框单元44接近,能够防止变焦倍率的下降,同时得到上述的效果。
另外,开口构件859没必要为不同于二组框850的构件,例如,也可以是第七透镜保持框158为不同于二组框850的构件,开口构件859与第七透镜保持框858一体化,在二组框850上安装被一体化后的开口构件859及第七透镜保持框858的构成。
另外,在使第四透镜L84抵接于棱镜L85时,开口构件859固定于第四透镜保持框155上。该情况下,也能够得到上述的效果。另外,也可以是第四透镜保持框155和开口构件859一体化的构成。
(6.1.4:第四变形例)
参照图13、图43,对作为第四变形例的二组框单元进行说明。图43(a)是棱镜L25、第六透镜L26及第七透镜L27的在含有X轴及Y轴的平面的剖面图,图43(b)是从X轴方向看的图,图43(c)是图43(b)的A-A剖面图。
上述的变形例中,在二组框上固定有第六透镜及第七透镜,但本变形例不在二组框上固定这些透镜,而是直接固定于棱镜上。具体如图43(b)所示,第六透镜L26的X轴方向负侧的面与射出面L25d的四角附近抵接,在第六透镜L26的外周侧的倒角部分和棱镜L25的射出面L25d之间的四个部位充填有粘接剂L26a。这样,第六透镜L26在抵接于棱镜L25射出面L25d的状态下,直接固定于棱镜L25上。换言之,第六透镜L26嵌合于第六透镜保持框,不在第六透镜保持框上固定。
如上所述,第六透镜L26不通过二组框而是直接固定于棱镜L25上,其结果是,棱镜L25及第六透镜L26构成一体的透镜组。
另外,第七透镜L27通过粘接固定于第六透镜L26上。具体如图43(a)、(c)所示,第七透镜L27的X轴方向负侧的面与第六透镜L26的X轴方向正侧的面抵接。在第六透镜L26的外周侧的倒角部分和第七透镜L27之间充填有粘接剂L26b,第七透镜L27在抵接于第六透镜L26的状态下相对于第六透镜L26直接固定。换言之,第七透镜L27嵌合于第七透镜保持框中,但不与第七透镜保持框固定。
如上所述,第七透镜L27不通过二组框而是直接固定于第六透镜L26上,其结果是,棱镜L25、第六透镜L26及第七透镜L27构成一体的透镜组。
这样,第六透镜L26及第七透镜L27不在二组框上固定,而是直接固定于棱镜L25上,因此,即使棱镜L25相对于二组框的安装精度稍微有点下降,第六透镜L26及第七透镜L27也能够随棱镜L25的动作而动。其结果是,第六透镜L26及第七透镜L27相对于反射面L25a的姿势能够保持一定。由此,能够防止棱镜L25、第六透镜L26及第七透镜L27的相对位置偏离所导致的光学性能下降,可确保作为透镜镜筒整体的高光学性能。
另外,通常,棱镜L25与二组框相比,其表面的尺寸精度较高。因此,通过使第六透镜L26抵接于棱镜L25,以棱镜L25的表面为基准对第六透镜L26的位置进行定位,由此能够抑制第六透镜L26相对于反射面L25a的姿势发生偏差,可进一步确保作为透镜镜筒31的高光学性能。
而且,与上述的实施方式一样,第六透镜L26粘接固定于非光学有效区域L25f,该非光学有效区域L25f配置在棱镜L25的射出面L25d的光学有效区域L25e的外周侧。因此,粘接部分不会影响光学性能。
(6.1.5:第五变形例)
参照图44及图45,对作为第五变形例的二组框单元342进行说明。图44是作为第五变形例的二组框单元342的剖面图。图45是棱镜L35的立体图。
如图44所示,该二组框单元342中,不仅第六透镜L36及第七透镜L37,而且第四透镜L34也通过粘接固定于作为棱镜L35的第一平面部的入射面L35g。具体地说,第四透镜L34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第四透镜L4相比,外径小,在Y轴方向负侧具有作为第一平面部的环状平面L34a。环状平面L34a的内周侧与棱镜L35的入射面L35g抵接。第四透镜L34在抵接于棱镜L35的状态下通过粘接剂被固定。
如图45所示,棱镜L35的入射面L35g由作为第一区域的光学有效区域L35h和作为第二区域的非光学有效区域L35i构成。光学有效区域L35h含有来自第四透镜L34的光束通过的区域。因此,可以说光学有效区域L35h为直接影响光学性能的区域。另一方面,非光学有效区域L35i配置在光学有效区域L35h的外周侧,为来自第四透镜L34的光束不通过的区域。因此,可以说非光学有效区域L35i为不直接影响光学性能的区域。但是,在非光学有效区域L35i,有可能不需要的光反射而间接影响光学性能,因此在非光学有效区域L35i涂敷有墨等的黑色的遮光材料。而且,与上述的实施方式一样,第四透镜L34抵接于非光学有效区域L35i。
该情况下,第四透镜L34、棱镜L35、第六透镜L36及、第七透镜L37构成一体的透镜组。由此,能够确保作为透镜镜筒31的高光学性能。另外,第四透镜L34抵接于棱镜L35的非光学有效区域L35i,因此,第四透镜L34不与入射面L35g的光学有效区域L35h接触。其结果是,通过第四透镜L34后的光束不受入射面L35g和第四透镜L34的接触部分的影响。由此,能够防止第四透镜L34的接触部分引起的光学性能的下降,可确保高光学性能。而且,在入射面L35g的非光学有效区域L35i涂敷有遮光材料,因此能够防止通过第四透镜L34后的光束以外的不需要的光入射到棱镜L35,或在非光学有效区域L35i反射。由此,能够防止发生虚像等现象。尤其是,不容易产生在棱镜L35的表面和第四透镜L34之间因反复反射而引起的光干涉或虚像等。
(6.1.6:第六变形例)
参照图46,对作为第六变形例的二组框单元442进行说明。图46是作为第六变形例的二组框单元442的剖面图。如图46所示,该二组框单元442中,第四透镜L44通过粘接固定于棱镜L45的入射面L45c上,但第六透镜L46及第七透镜L47不直接通过粘接固定于棱镜L45上,而是固定于二组框450上。即使在该情况下,也能够防止第四透镜L44和第五透镜L45的相对移动,可确保高光学性能。
(6.1.7:第七变形例)
参照图47,对作为第七变形例的二组框单元542进行说明。图47是作为第七变形例的二组框单元542的剖面图。如图47所示,该二组框单元542在棱镜L55和第六透镜L56之间夹有遮光板L56b(遮光部分),遮光板L56b及第六透镜L56通过粘接固定于棱镜L55的射出面L55d上。遮光板L56b为环状构件,具有孔,该孔具有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学有效区域L5e的外径相同程度的内径。第七透镜L7与上述实施方式一样,通过粘接固定于第六透镜L6上。该情况下,遮光板L56b进行与充填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非光学有效区域L5f的遮光材料相同的动作。而且,准备厚度不同的遮光板L56b,相对于第六透镜L56的厚度的加工精度的偏差,选择最合适厚度的遮光板L56b进行组装,由此能够抑制因第六透镜L56的加工精度的偏差引起的焦点距离的变动,可确保良好的光学性能。另外,由于棱镜L55、遮光板L56b及第六透镜L56构成一体的透镜组,所以能够确保作为透镜镜筒整体的高光学性能。另外,本实施方式中,遮光板L56b配置于棱镜L55和第六透镜L56之间,但也可以配置在棱镜L55和第四透镜L54之间。该情况下,遮光板L56b做成环状的构件,该环状的构件具有孔,该孔具有与上述第五变形例中说明的光学有效区域L35h的外径相同大小的内径。准备厚度不同的遮光板L56b,与第四透镜L54的加工精度的偏差相对应,选择厚度不同的遮光板L56b进行组装,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因第四透镜L54的加工精度的偏差而引起的焦点距离的变动。
[6.2:棱镜L5的变形例]
(6.2.1:第一变形例)
参照图48,对作为第一变形例的棱镜L35进行说明。图48是棱镜L35的立体图。如图48所示,该棱镜L35具有两个第一按压面L35m。射出面L35d具有光学有效区域35e和非光学有效区域L35f。第一按压面L35m是与反射面L35a平行的面,形成于反射面L35a的相反侧的角。例如,棱镜L35的角通过切削加工等除去。该被除去的部分配置于入射面L35g及射出面L35d的非光学有效区域L35f、L35i,因此不影响棱镜L35的光学性能。
在粘接工序中,通过按压第一按压面L35m,能够在与反射面L35a垂直的方向上对棱镜L35施加负荷。其结果是,能够在将反射面L35a按压于第一抵接部156d的状态下,在二组框150上固定棱镜L35。由此,可提高棱镜L35的安装精度,可进一步确保高光学性能。
(6.2.2:第二变形例)
参照图49,对作为第二变形例的棱镜L45进行说明。如图49所示,该棱镜L45在具有两个第一按压面L45m的基础上,还具有两个第二按压面L45n。第一按压面L45m与上述的第一按压面L35m相同构成。第二按压面L45n为垂直于反射面L45a的面,形成于射出面L45d的相反侧的角。当设入射面L45g、射出面L45d及反射面L45a的光学有效区域为L45e、L45h、L45j,设非光学有效区域为L45f、L45i、L45k时,如图49所示,除去角的部分配置于入射面L45g、射出面L45d及反射面L45a的非光学有效区域L45f、L45i、L45k,因此不影响棱镜L45的光学性能。
该情况下,在粘接工序中,在按压第一按压面L45m的基础上,还能够按压第二按压面L45n。其结果是,能够在与反射面L45a平行的方向上相对棱镜L45施加负荷,能够在使射出面L45d按压于第二抵接部156e(参照图16和图17(b))的状态下,相对二组框150固定棱镜L45。由此,可提高棱镜L45的安装精度,能够进一步确保高光学性能。
另外,即使只是第二按压面L45n,也能够提高棱镜L45的安装精度。
[6.3:粘接洼坑的变形例]
(6.3.1:第一变形例)
参照图50及图51,对作为第一变形例的粘接洼坑356g进行说明。图50是具有作为第一变形例的粘接洼坑356g的二组框150的立体图。图51(a)是与图17(a)对应的剖面图。图51(b)是与图17(b)对应的剖面图。
如图50及图51(a)所示,该粘接洼坑356g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粘接洼坑156g相比,比较深地形成。具体地说,假设含有第一光轴A1及第二光轴A2的假想面。图51(b)所示的图是从与第一光轴A1及第二光轴A2垂直的方向(Z方向)看的图。因此,认为在此所说的假想面配置于图51(b)上,向假想面投影的投影像参照图51(b)所示的图。
该情况下,当将棱镜L5的重心G及粘接洼坑356g投影到假想面时,在假想面,重心G的投影像配置在粘接洼坑356g的投影像的范围内。而且,以重心G的投影像位于粘接洼坑356g的投影像的左右(X轴方向)的中央的方式配置粘接洼坑356g。由此,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比,能够更有效地支承棱镜L5的重心G周边,能够更牢固地相对二组框150固定棱镜L5。
另外,如他50及图51(b)所示,作为第一变形例的粘接洼坑356g的与棱镜L35对置的部分形成为阶梯状,但如后述的第二变形例那样,也可以为倾斜面。
(6.3.2:第二变形例)
参照图52及图53,对作为第二变形例的粘接洼坑456g进行说明。图52是具有作为第二变形例的粘接洼坑456g的二组框150的立体图。图53(a)是与图17(a)对应的剖面图。图53(b)是与图17(b)对应的剖面图。
该粘接洼坑456g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粘接洼坑156g不同。具体如图52及图53所示,粘接洼坑456g与棱镜L5对置的面成为向Y轴方向倾斜的平面。粘接洼坑456g垂直于Y轴方向的截面积随着向Y轴方向负侧接近而逐渐变小。由此,距紫外线的照射源较远的部分的粘接剂156h容易固化,从而能够缩短照射紫外线的时间,可降低制造成本。
另外,当粘接剂156h固化收缩时,在粘接部分产生向Y轴方向负侧对棱镜L5进行施力的力。由此,能够防止粘接剂156h的收缩所引起的棱镜L5的安装精度的降低。
另外,该粘接洼坑456g与棱镜L5对置的面整面为平面,但也可以具有如上述实施方式的阶梯状的部分。该情况下,可增大粘接面积,能够提高粘接强度。
(6.3.3:第三变形例)
参照图54及图55,对作为第三变形例的粘接洼坑556g进行说明。图54是具有作为第三变形例的粘接洼坑556g的二组框150的立体图。图55(a)是与图17(a)对应的剖面图。图55(b)是与图17(b)对应的剖面图。
该粘接洼坑556g被分割成多个空间。具体如图54及图55(a)、(b)所示,粘接洼坑556g在内部具有隔开壁556q(中间部),由隔开壁556q分割成第一粘接洼坑556p和第二粘接洼坑556r。
隔开壁556q为在Y轴方向及Z轴方向延伸的板状的部分,随着向Y轴方向正侧接近而逐渐变薄。隔开壁556q的Y轴方向的前端具有锐利的形状,配置于比支承第四透镜L4的支承面155b靠Y轴方向负侧,以不与第四透镜L4接触。在第一粘接洼坑556p及第二粘接洼坑556r中充填有粘接剂156h。
该情况下,在充填粘接剂156h时,即使残留粘接剂从针前端线状垂下,也能够通过隔开壁556q截断残留粘接剂。例如,首先在第一粘接洼坑556p中充填粘接剂156h,接着在第二粘接洼坑556r中充填有粘接剂156h,其后,再次使针从第二粘接洼坑556r向第一粘接洼坑556p移动,由此,能够截断残留粘接剂,可防止残留粘接剂粘附在第一粘接洼坑556p及第二粘接洼坑556r的范围之外。由于隔开壁556q的前端具有锐利的形状,所以能够更可靠地截断残留粘接剂。另外,通过配置隔开壁556q,可增大粘接洼坑556g的粘接面积,能够提高粘接强度。
图54及图55(a)所示的第一粘接洼坑556p及第二粘接洼坑556r具有倾斜面,也可以与上述实施方式一样,具有阶梯状的部分。另外,也可以在一个粘接洼坑556g中配置多个隔开壁556q。另外,也可以只在一方的粘接洼坑中充填粘接剂,另一方的粘接洼坑仅用于截断残留粘接剂。
(6.3.4:第四变形例)
参照图56及图57,对作为第四变形例的粘接洼坑656g进行说明。图56是具有作为第四变形例的粘接洼坑656g的二组框150的立体图。图57(a)是与图17(a)对应的剖面图。图57(b)是与图17(b)对应的剖面图。
该粘接洼坑656g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粘接洼坑156g不同。具体如图57所示,在假定含有第一光轴A1及第二光轴A2的假想面的情况下,粘接洼坑656g的Y轴方向负侧的端面656s相对于X轴方向正侧倾斜,端面656s的投影像和棱镜L5的反射面L5a的投影像平行配置。
该情况下,由于能够增大粘接洼坑656g的端面656s和棱镜L5的反射面L5a的距离,所以能够抑制粘接剂流入反射面L5a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端面656s的投影像和反射面L5a的投影像平行配置,但不一定必须平行配置,只要端面656s的至少一部分相对X轴向X轴方向正侧倾斜即可。
(6.3.5:其他的变形例)
另外,其他的变形例由图58(a)~(e)表示。即使为这些粘接洼坑701~705,也能够得到与上述相同的效果。
[6.4:关于透镜镜筒的制造方法]
该透镜镜筒31,其制造方法也具有特征。以下,参照图59,对透镜镜筒31的制造方法,尤其是二组框单元42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另外,有关二组框单元42以外的单元的制造方法的详细情况,由于与目前相比没有什么变化的地方,所以省略说明。图59是表示透镜镜筒31的制造工序流程的图。
如图59所示,透镜镜筒31的制造工序主要由二组框制造工序S 1、第四透镜制造工序S2、棱镜制造工序S3、第六透镜制造工序S4、第七透镜制造工序S5、棱镜安装工序S6、棱镜粘接工序S8、按压工序S7、第一固化工序S9、透镜安装工序S10、第二固化工序S11、检查工序S12组成。
各制造工序S2~S5中,制造二组框150、第四透镜L4、棱镜L5、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有关各制造工序S2~S5的详细情况,由于与目前相比没有什么变化的地方,所以省略说明。
在棱镜安装工序S6中,在二组框150上安装棱镜L5。具体地说,在二组框150的棱镜保持框156中,从开口部155c插入棱镜L5,将棱镜L5嵌入棱镜保持框156中(参照图60)。
在按压工序S7中,相对二组框150按压棱镜L5。具体地说,将棱镜L5的入射面L5g的非光学有效区域向Y轴方向负侧按压,从而使反射面L5a按压棱镜保持框156的第一抵接部156d、使射出面L5d按压第二抵接部156e(参照图61)。由此,提高棱镜L5相对二组框150的安装精度。
另外,如上述的棱镜L5的变形例所示,也可以在棱镜L5上设置第一按压面L35m及第二按压面L35n,按压第一按压面L35m及第二按压面L35n(参照图49)。
在棱镜粘接工序S8中,在二组框150和棱镜L5之间充填粘接剂156h。具体地说,在保持着按压工序S7的按压力的状态下,粘接剂充填用的针900向Y轴方向负侧下降,从开口部155c插入二组框150的内部(图62)。此时,针900的前端插入粘接洼坑156g的X轴方向正侧(相邻的支承面155b侧)(图63)。而且,粘接剂156h从针900的前端排出,在该状态下,针900向X轴方向负侧移动(图63、图64)。当针900到达粘接洼坑156g的X轴方向负侧(相邻的非接触面156m侧)时,粘接剂156h停止排出,针900向Y轴方向正侧上升。
此时,残留粘接剂从针900的前端线状垂下。因此,例如当使针9000一直向另一方的粘接洼坑156g或其他的二组框单元42方移动时,残留粘接剂有可能粘附到二组框150或棱镜L5等上。尤其是,当粘接剂粘附到支承第四透镜L4的支承面155h及内周面155a时,第四透镜L4的安装精度下降。
于是,本制造方法中,使针900在针900的前端位于比非接触面156m更向Y轴方向正侧的时点停止上升,使针900从X轴方向负侧移动到非接触面156m的中央附近,并使之在中央附近的上空停止(图65、图66)。其结果是,从针900的前端线状垂下的残留剂粘附在非接触面156m上,能够防止残留粘接剂粘附到其他的部分。该非接触面156m配置于比支承面155b靠Y轴方向负侧,因此,即使残留粘附剂粘附到非接触面156m,也不会降低第四透镜L4的安装精度。
其后,使针900向Y轴方正侧上升,并使之移动到另一方的粘接洼坑156g,重复上述的工序(图66、图67)。这样,向粘接洼坑156g充填粘附剂156h。
另外,在第一固化工序S9中,在保持着按压工序S7中的按压力的状态下,紫外线通过开口部155c对充填于粘接洼坑156g中的粘附剂156h进行照射,使粘接剂固化。在此,由于粘接洼坑156g开设于开口部155c,因此,紫外线通过开口部155c能够同时对充填于多个粘接洼坑156g中的粘附剂156h进行照射。所以,不需要如目前在固化工序中改变二组框的姿势,或分别从其他的方向对多个粘接部分进行紫外线照射。由此,能够减少制造工序,可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
另外,棱镜L5的重心G和粘接洼坑156g的位置关系在如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能够使粘接剂的量为最小限。由此,能够缩短紫外线向照射粘接剂的照射时间,可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
在透镜安装工序S10中,将第四透镜L4、第六透镜L6及第七透镜L7安装于二组框150上。在透镜安装工序S10中,首先将第四透镜L4嵌入将第四透镜保持框155(图68),通过热铆接进行固定(图69)。其后,将第六透镜L6嵌入第六透镜保持框157,使之抵接棱镜L5的射出面L5d(图70、图71),将第七透镜L7嵌入第七透镜保持框158,使之抵接第六透镜L6(图72、图73)。而且,在第七透镜L7向第六透镜L6侧及棱镜L5侧按压的状态下,在第七透镜保持框158的各凹部158c充填粘接剂158d(图72、图73、图74)。在保持着向第七透镜L7按压的按压力的状态下,对粘接剂158d照射紫外线,使粘接剂158d固化。其结果是,第七透镜L7通过第七透镜保持框158粘接固定于二组框150上(图74)。在粘接剂158d固化后,解除按压第七透镜L7的按压力,将开口构件159安装于二组框150上(图74、图75)。
如上所述,通过不粘接固定第六透镜L6,而将第七透镜L7粘接固定于二组框150上,从而起到防止第七透镜L7脱离第六透镜L6的作用,同时对第六透镜L6在轴方向上进行定位。
另外,通过固定部158b粘接固定第七透镜L7,由此能够省略粘接第六透镜L6的工序,可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
而且,在按压着第七透镜L7的状态下使粘接剂固化,因此能够提高第六透镜L6及第七透镜L7的安装精度。
另外,作为上述的(6.1:透镜的固定方法的变形例)的第一变形例的二组框单元642,在上述透镜安装工序S10中,将粘接剂从X轴方向正侧向凹部158c充填时,能够同时对第六透镜L6及第七透镜L7进行粘接剂涂敷。由此,能够缩短制造工序,可降低制造成本。
在第二固化工序S12中,对透镜安装工序S10中已涂敷的粘接剂进行紫外线照射,使粘接剂固定。通过以上的制造工序制造二组框单元42。
在检查工序S12中,检查棱镜L5的安装精度。参照图76及图77,对检查工序S12进行详细说明。图76及图77是含有检查工序S12中的第一光轴A1及第二光轴A2的二组框单元42的剖面图。
检查工序S12由检查用棱镜安装工序S13、测定工序S14、评价工序S 15组成(参照图59)。在检查用棱镜安装工序S13中,如图51所示,将上述的检查用棱镜插入部160插入固定于棱镜固定夹具191上的检查用棱镜L185,安装二组框单元42。具体地说,检查用棱镜L185是通过反射面L185a反射光束的内部反射棱镜,在使反射面L185a朝向Y轴方向正侧的状态下通过棱镜固定夹具191进行固定。而且,在检查用棱镜插入部160插入检查用棱镜L185。此时,检查用棱镜L185与四个第三抵接部161抵接,由此二组框150被定位。当检查用棱镜L185的反射面L185a和射出面L185d形成的角度为角度α时,在本实施方式中,角度α设定成45度。
此时,当将检查用棱镜L185固定,使检查用棱镜L185的射出面L185d成大致水平时,通过二组框单元42的自重,四个第三抵接部161可靠地与检查用棱镜L185的射出面L185d抵接。其结果是,棱镜L5的反射面L5a相对于检查用棱镜L185的射出面L185d大致成平行。通过这样的构成,即使不从外部施加负荷,也能够使四个第三抵接部161与检查用棱镜L185的射出面L185d可靠抵接,因此不会发生二组框变形等的不良现象,能够简单实施安全且正确的测定工序。
另外,如图78所示,作为第三抵接部161的变形例,也可考虑沿倾斜部156a向Y轴方向及X轴方向延伸的第三抵接部761。该情况下,能够得到与上述同样的效果。
在测定工序S14中,通过激光计测器190等计测棱镜L5的安装精度(参照图59)。具体如图77所示,由激光计测器190水平反射出的计测用激光L通过检查用棱镜L185的第一面L185b,由反射面L185a反射。被反射后的激光L通过第二面L185c及孔部156k,被棱镜L5的反射面L5a反射。而且,通过检查用棱镜L185,由激光计测器190接受激光L,能够计测从激光计测器190的计测基准点K到棱镜L5的反射面L5a的距离。
而且,移动激光计测器190的位置,对棱镜L5的反射面L5a上的多点计测距离。如图77所示,固定有检查用棱镜L185,以使检查用棱镜L185的射出面L185d大致成水平面,因此只要使激光计测器190上下方向移动即可。因此,即使使激光计测器190移动,在相同的条件下也能够进行距离的计测。
另外,除激光计测器190之外,也可以利用反射式望远镜计测反射面L5a的安装精度。
在评价工序S15中,基于测定工序S14中计测出的多个距离数据,对棱镜L5的安装精度进行评价(参照图59)。例如,如果各距离数据的振幅最大值包括在基准值以内,则判断该二组框没问题,如果超出基准值,则判断为棱镜L5的安装精度不良,对棱镜L5的位置等进行调整。
通过以上所述的检查工序S12,能够比较容易地检查棱镜L5的安装精度,可以减轻检查工序的劳力。另外,更能够正确地对棱镜L5的安装精度进行评价,可确保透镜镜筒31的高光学性能。
另外,激光计测器190能够非接触计测距离,且只要能够利用光学系统,其他的计测器也可以。
(6.5)
上述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图3说明的数码相机1及主体部3的外观及构成部限于已经说明的。
例如,构成数码相机1的构件及其配置不限定于上述已经说明的。
(6.6)
光学系统35的构成不限于已经说明了的构成。例如,各透镜组G1~G5也可以通过其他的透镜组装来实现。另外,被摄物体侧的透镜不需要是多级。
(6.7)
一组框单元41的构成不限于已经说明的构成。例如,分别形成于一组框50、驱动框51、固定框52的凸轮销或凸轮槽,只要起到同样的作用,通过其他的构成也可以实现。
(6.8)
粘接洼坑156g的构成不限于已经说明的构成。例如,粘接洼坑156g也可以朝向X轴方向正侧开。该情况下,从X轴方向正侧进行紫外线照射。另外,形成为阶梯状的部分也可以由其他的凹凸构成。
(6.9)
上述制造工序的顺序不限于已经说明的构成。例如,检查工序S12也可以在第一固化工序S9后进行。另外,在按压工序S7中,也可以在第一固化工序S9中间继续进行。即,也可以一边按压棱镜,一边进行紫外线照射。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透镜镜筒、摄像装置、透镜镜筒的检查方法及制造方法应用于谋求高光学性能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