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连接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810130329.4

文献号 : CN10138828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小板桥博行

申请人 : 中部日本丸子株式会社

摘要 :

非接触连接器。非接触连接器(10)具有:位于绕旋转轴(4)旋转的旋转体(1)上的旋转侧光发射元件(13)和旋转侧光接收元件(14);位于固定体(2)上的固定侧光发射元件(23)和固定侧光接收元件(24);以及安装在所述固定体(2)上的第一部分椭球面反射镜(8)和安装在旋转体(1)上的第二部分椭球面反射镜(6),第一部分椭球面反射镜(8)和第二部分椭球面反射镜(6)各有一个焦点位于旋转轴(4)上。

权利要求 :

1.一种非接触连接器,该非接触连接器(10)包括:

位于绕旋转轴(4)旋转的旋转体(1)上的旋转侧光发射元件(13)和旋转侧光接收元件(14);位于固定体(2)上的固定侧光发射元件(23)和固定侧光接收元件(24);以及安装在所述固定体(2)上的第一部分椭球面反射镜(8)和安装在所述旋转体(1)上的第二部分椭球面反射镜(6),所述第一部分椭球面反射镜(8)和所述第二部分椭球面反射镜(6)各有一个焦点位于所述旋转轴(4)上,其中,

经由作为三维椭圆反射体(500)的一部分的所述第一部分椭球面反射镜(8)在所述旋转侧光发射元件(13)和所述固定侧光接收元件(24)之间、并且经由作为三维椭圆反射体(501)的一部分的所述第二部分椭球面反射镜(6)在所述固定侧光发射元件(23)和所述旋转侧光接收元件(14)之间构成光路,并且在非接触的状态下交换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连接器,所述非接触连接器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固定体(2)上的第三部分椭球面反射镜(9),其中,所述第一部分椭球面反射镜(8)的一个焦点和第三部分椭球面反射镜(9)的一个焦点均位于所述旋转轴(4)上,构成这样的光路:从安装于所述第一部分椭球面反射镜(8)的所述一个焦点处的所述旋转侧光发射元件(13)发出的光被所述第一部分椭球面反射镜(8)反射并到达安装于所述第一部分椭球面反射镜(8)的另一个焦点处的所述固定侧光接收元件(24),并且从安装于所述第三部分椭球面反射镜(9)的所述一个焦点处的旋转侧光发射元件(131)发出的光被所述第三部分椭球面反射镜(9)反射并到达安装于所述第三部分椭球反射镜(9)的另一个焦点处的固定侧光接收元件(241),并且以多个级的形式来构成多条从所述旋转侧到所述固定侧的光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连接器,所述非接触连接器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旋转体(1)上的第四部分椭球面反射镜(7),其中,所述第二部分椭球面反射镜(6)的一个焦点和第四部分椭球面反射镜(7)的一个焦点均位于所述旋转轴(4)上,构成这样的光路:其关于垂直于所述旋转轴(4)的平面与权利要求2中的从所述旋转侧到所述固定侧的多条光路对称,从安装于所述第二部分椭球面反射镜(6)的所述一个焦点处的所述固定侧光发射元件(23)发出的光被所述第二部分椭球面反射镜(6)反射并到达安装于所述第二部分椭球面反射镜(6)的另一个焦点处的所述旋转侧光接收元件(14),并且从安装于所述第四部分椭球面反射镜(7)的所述一个焦点处的固定侧光发射元件(231)发出的光被所述第四部分椭球面反射镜(7)反射并到达安装于所述第四部分椭球面反射镜(7)的另一个焦点处的旋转侧光接收元件(141),并且以多个级的形式来构成多条从所述固定侧到所述旋转侧的光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连接器,其中,

关于垂直于所述旋转轴(4)的平面对称地设置了包括权利要求2的从旋转侧到固定侧的多条光路的结构、和包括权利要求3的从固定侧到旋转侧的多条光路的结构,从而构成同时双向通信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连接器,该非接触连接器包括:

第一光路:其中从安装于第一部分椭球面反射镜(8)在所述旋转轴(4)上的焦点处的旋转侧光发射元件(13)发出的光被所述第一部分椭球面反射镜(8)反射并到达安装于所述第一部分椭球面反射镜(8)的另一个焦点处的固定侧光接收元件(24);

第二光路:其中从安装于所述第二部分椭球面反射镜(6)在所述旋转轴(4)上的焦点处的固定侧光发射元件(23)发出的光被所述第二部分椭球面反射镜(6)反射并到达安装于所述第二部分椭球面反射镜(6)的另一个焦点处的旋转侧光接收元件(14),以及所述第一光路和所述第二光路构成双向通信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连接器,该非接触连接器包括:

第一光路:其中从安装于所述第一部分椭球面反射镜(8)在所述旋转轴(4)上的焦点处的旋转侧光发射元件(13)发出的光被所述第一部分椭球面反射镜(8)反射并到达安装于所述第一部分椭球面反射镜(8)的另一个焦点处的固定侧光接收元件(24),第二光路:其中从安装在所述旋转轴(4)上的固定侧光发射元件(23)发出的光直接入射到相对地安装在所述旋转轴(4)上的旋转侧光接收元件(14),以及所述第一光路和所述第二光路构成双向通信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连接器,该非接触连接器包括:

第一光路:其中从安装于所述第一部分椭球面反射镜(8)在所述旋转轴(4)上的焦点处的旋转侧光发射元件(13)发出的光被所述第一部分椭球面反射镜(8)反射并到达安装于第一部分椭球面反射镜(8)的设置在所述旋转轴(4)上的另一个焦点处的固定侧光接收元件(24),第二光路:其中从安装于所述第二部分椭球面反射镜(6)在所述旋转轴(4)上的焦点处的固定侧光发射元件(23)发出的光被所述第二部分椭球面反射镜(6)反射并到达安装于第二部分椭球面反射镜(6)的设置在所述旋转轴(4)上的另一个焦点处的旋转侧光接收元件(14),以及所述第一光路和所述第二光路构成双向通信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连接器,所述非接触连接器还包括分别位于所述旋转体(1)和所述固定体(2)中的变压器铁芯以及变压器绕组,其中所述旋转体(1)和所述固定体(2)形成旋转变压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连接器,所述非接触连接器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固定体(2)上的第三部分椭球面反射镜(9)和安装在所述旋转体(1)上的第四部分椭球面反射镜(7),其中,安装在所述旋转体(1)上的所述第二部分椭球面反射镜(6)和第四部分椭球面反射镜(7)、以及安装在所述固定体(2)上的所述第一部分椭球面反射镜(8)和第三部分椭球面反射镜(9)分别由两个抛物面反射体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连接器,所述非接触连接器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固定体(2)上的第三部分椭球面反射镜(9)和安装在所述旋转体(1)上的第四部分椭球面反射镜(7),其中,安装在所述旋转体(1)上的所述第二部分椭球面反射镜(6)和第四部分椭球面反射镜(7)、以及安装在所述固定体(2)上的所述第一椭球面反射镜(8)和第三部分椭球面反射镜(9)中的任意一个由一个抛物面反射体或两个抛物面反射体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非接触连接器,

其中,安装于所述第一部分椭球面反射镜(8)的在所述旋转轴(4)上的焦点处的旋转侧光发射元件(13)、安装于所述第二部分椭球面反射镜(6)的在所述旋转轴(4)上的焦点处的固定侧光发射元件(23)、安装于所述第三部分椭球面反射镜(9)的在所述旋转轴(4)上的焦点处的旋转侧光发射元件(131)、安装于所述第四部分椭球面反射镜(7)的在所述旋转轴(4)上的焦点处的固定侧光发射元件(231)、安装于所述第一部分椭球面反射镜(8)的另一焦点处的固定侧光接收元件(24)、安装于所述第二部分椭球面反射镜(6)的另一个焦点处的旋转侧光接收元件(14)、安装于所述第三部分椭球面反射镜(9)的另一个焦点处的固定侧光接收元件(241)、安装于所述第四部分椭球面反射镜(7)的另一个焦点处的旋转侧光接收元件(141)包括光纤,并且在所述光纤之间形成光路。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连接器,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椭球面反射镜(8)的一个焦点和所述第二部分椭球面反射镜(6)的一个焦点均位于所述旋转轴(4)上,并且形成这样一条光路:从所述旋转侧光发射元件(13)发出的光通过所述第二部分椭球面反射镜(6)的所述一个焦点,由所述第二部分椭球面反射镜(6)反射并且到达所述固定侧光接收元件(24),以及形成这样一条光路:从所述固定侧光发射元件(23)发出的光通过所述第一部分椭球面反射镜(8)的所述一个焦点,由所述第一部分椭球面反射镜(8)反射并且到达所述旋转侧光接收元件(14)。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非接触连接器,

其中,所述旋转侧光发射元件(13)和所述第二部分椭球面反射镜(6)被布置在同一平面中,并且所述固定侧光发射元件(23)和所述第一部分椭球面反射镜(8)被布置在同一平面中。

说明书 :

非接触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非接触地执行数据交换的非接触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随着无线技术的进展,非接触地执行数据交换并具有连接器功能的非接触连接器已经开始出现。
[0003] 例如,通过使用非接触连接器将可旋转的照相机连接到信号处理单元,可在不与该信号处理单元接触的情况下发送由照相机拍摄的图像信号。
[0004] 作为现有技术的非接触连接器的技术,存在包括旋转体和固定体的非接触连接器,其中从固定体非接触地向旋转体的各部分供电例如参见日本特开2002-75760)。
[0005] 此外,还存在这样的非接触连接器,其中通过提供连接在旋转体上的齿轮上的反射镜,并且通过该反射镜在旋转体和固定体之间非接触地交换数据,可保证高速通信的连续性(例如参见日本特开2006-197553)。
[0006] 然而,在日本特开2002-75760中公开的发明中,必须进行光接收元件切换,并且当高速传输数据时,该切换会跟不上,使得存在不能保证高速通信的连续性的问题。
[0007] 另外,在日本特开2006-197553中公开的发明中,尽管可保证高速通信的连续性,但是必须利用齿轮以特定速度旋转反射镜,因此存在设计难度大并且与齿轮的使用相应地部件数量增加,因此成本提高。
[0008] 此外,存在对能够在旋转侧和固定侧之间双向地在多个通道上进行发送和接收的非接触连接器的需求。
[0009] 根据上面的问题而提出了本发明,其目的是提供能够多通道双向通信的非接触连接器。
[0010]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保证通信连续性的非接触连接器。
[0011]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易于设计并且低成本的非接触连接器。

发明内容

[0012] 为了达到上面的目的,在本发明中,非接触连接器10具有位于绕旋转轴4旋转的旋转体1上的旋转侧光发射元件A 13和旋转侧光接收元件A 14;位于固定体2上的固定侧光发射元件A 23和固定侧光接收元件A24;以及安装在所述固定体2上的部分椭球面反射镜A 8和安装在所述旋转体1上的部分椭球面反射镜A 6,这两个部分椭球面反射镜各有一个焦点处于所述旋转轴4上,
[0013] 其中在所述旋转侧光发射元件13和所述固定侧光接收元件A 24之间经由作为三维椭圆反射体500的一部分的所述部分椭球面反射镜A 8,和在所述固定侧光发射元件A23和所述旋转侧光接收元件A 14之间经由作为三维椭圆反射体501的一部分的所述部分椭球面反射镜A 6构成光路,并且在非接触状态下交换数据。由此,与所述旋转侧光发射元件13随着所述旋转体1的旋转而所处的位置无关,由于绕所述旋转轴4旋转的所述三维椭圆反射体500的几何椭圆形状的聚光效应,从所述旋转侧光发射元件13发出的光总是指向特定的固定侧光接收元件24,因此可实现无中断的光路并且保证通信的连续性。
[0014] 此外,本发明的上述非接触连接器10的特征在于:
[0015] 所述部分椭球面反射镜A 8的焦点和部分椭球面反射镜B 9的焦点均位于所述旋转轴4上;构成这样的光路:从安装于所述部分椭球面反射镜A 8的焦点处的所述旋转侧光发射元件A 13发出的光由所述部分椭球面反射镜A 8反射并到达安装于所述部分椭球面反射镜A 8的另一个焦点处的所述固定侧光接收元件A 24,并且从安装于所述部分椭球面反射镜B 9的焦点处的所述旋转侧光发射元件B 131发出的光由所述部分椭球面反射镜B 9反射并到达安装于所述部分椭球面反射镜B 9的另一个焦点处的固定侧光接收元件B241;并且利用多个级来构成多条从所述旋转侧到所述固定侧的光路。
[0016] 通过所述两个反射体8、9的椭圆形状的椭圆主轴与所述旋转轴4不一致的安装方式,能够构成从所述旋转侧到所述固定侧的反射光路该光路利用了两个旋转侧光发射元件13、131和两个固定侧光接收元件24、241之间的椭圆的几何特征,并保证了这些椭圆形状之间的多信道通信的连续性。
[0017] 此外,本发明的上述非接触连接器10的特征在于:
[0018] 所述部分椭球面反射镜A 6的一个焦点和部分椭球面反射镜B 7的一个焦点都位于所述旋转轴4上;构成这样的光路:与权利要求2中的从所述旋转侧到所述固定侧的所述多条光路关于垂直于所述旋转轴4的平面对称,其中从安装于部分椭球面反射镜A 6的焦点处的固定侧光发射元件A 23发出的光由部分椭球面反射镜A 6反射、并到达安装于部分椭球面反射镜A 6的另一个焦点处的旋转侧光接收元件A 14,并且从安装于部分椭球面反射镜B 7的焦点处的固定侧光发射元件B 231发出的光由部分椭球面反射镜B 7反射、并到达安装于部分椭球面反射镜B 7的另一个焦点处的旋转侧光接收元件B 141;并且利用多个级来构成多条从所述固定侧到所述旋转侧的光路。
[0019] 由此,通过两个椭圆形反射体6、7的椭圆轴与旋转轴4不一致的安装方式,在所述两个固定侧光发射元件23、231和所述两个旋转侧光接收元件14、141之间的从所述固定侧到所述旋转侧的反射光路构成为与从所述旋转侧到所述固定侧的反射光路对称,可以在不接触椭球内侧的情况下执行多通道数据发送和接收。
[0020] 此外,本发明的上述非接触连接器10的特征在于:
[0021] 关于垂直于所述旋转轴4的平面对称地设置了具有从所述旋转侧到所述固定侧的所述多条光路的结构和具有从所述固定侧到所述旋转侧的多条光路的结构,以构成同时双向通信系统。
[0022] 由此,通过下面的光路构成方法,能够非接触地执行多通道同时双向数据交换,在该光路构成方法中,例如,使“从旋转侧到固定侧的光通信系统”的旋转系统成为“从固定侧到旋转侧的光通信系统”的固定系统,而另一方面使“从旋转侧到固定侧的光通信系统”的固定侧成为“从固定侧到旋转侧的光通信系统”的旋转系统。
[0023] 此外,本发明的上述非接触连接器10的特征在于:
[0024] 双向通信系统具有:
[0025] 这样一个光路,其中从安装于部分椭球面反射镜A 8在所述旋转轴4上的焦点处的所述旋转侧光发射元件A 13发出的光由所述部分椭球面反射镜A 8反射并到达安装于所述部分椭球面反射镜A 8的另一个焦点处的固定侧光接收元件A 24,以及[0026] 这样一个光路,其中从安装于部分椭球面反射镜A 6在所述旋转轴4上的焦点处的所述固定侧光发射元件A 23发出的光由所述部分椭球面反射镜A 6反射并到达安装于所述部分椭球面反射镜A 6的另一个焦点处的所述旋转侧光接收元件A 14。
[0027] 由此,通过下面的光路构成法,能够在一条通道上同时双向非接触地发送和接收数据,在该光路构成法中,“从旋转侧到固定侧的光通信系统”的发光元件和“从固定侧到旋转侧的光通信系统”的光发射元件都安装在旋转轴上,而两个光接收元件都与该旋转轴相距一段距离进行安装。
[0028] 此外,本发明的上述非接触连接器10的特征在于:
[0029] 双向通信系统具有:
[0030] 这样一个光路,其中从安装于部分椭球面反射镜A 8的在所述旋转轴4上的焦点处的所述旋转侧光发射元件A 13发出的光由所述部分椭球面反射镜A 8反射并到达安装于所述部分椭球面反射镜A 8的另一个焦点处的所述固定侧光接收元件A 24,以及[0031] 这样一个光路,其中从安装在所述旋转轴4上的固定侧光发射元件A 23发出的光直接入射到相对地安装在所述旋转轴4上的所述旋转侧光接收元件A 14。
[0032] 由此,通过下面的混合型光路构成法,能够在一条通道上同时双向非接触地发送和接收数据,在该混合型光路构成法中,尽管“从旋转侧到固定侧的光通信系统”的光发射元件和“从固定侧到旋转侧的光通信系统”的光发射元件都被安装在旋转轴上,但是在光接收元件中,“从旋转侧到固定侧的光通信系统”的光接收元件与所述旋转轴相距一段距离进行安装,而“从固定侧到旋转侧的光通信系统”的光接收元件安装在所述旋转轴上。
[0033] 此外,本发明的上述非接触连接器10的特征在于:
[0034] 双向通信系统具有:
[0035] 这样一个光路,其中从安装于部分椭球面反射镜A 8的位于所述旋转轴4上的焦点处的所述旋转侧光发射元件A 13发出的光由所述部分椭球面反射镜A 8反射并到达安装于部分椭球面反射镜A 8的位于所述旋转轴4上的另一个焦点处的所述固定侧光接收元件A 24,以及
[0036] 这样一个光路,其中从安装于所述部分椭球面反射镜A 6的位于旋转轴4上的焦点处的所述固定侧光发射元件A 23发出的光由所述部分椭球面反射镜A 6反射并到达安装于部分椭球面反射镜A 6的位于所述旋转轴4上的另一个焦点处的所述旋转侧光接收元件A 14。
[0037] 由此,通过下面的光路构成法,能够在一条通道上同时在两个方向上非接触地发送和接收数据,在该光路构成方法中,“从旋转侧到固定侧的光通信系统”的光发射元件和“从固定侧到旋转侧的光通信系统”的光发射元件都被安装在所述旋转轴上,而两个光接收元件也都安装在该旋转轴上。
[0038] 此外,本发明的上述非接触连接器10还具有分别位于所述旋转体1和所述固定体2中的变压器铁芯16、26及变压器绕组15、25,并且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体1和所述固定体2形成旋转变压器。由此,例如,可以非接触地从所述固定体1向所述旋转体2供电。
[0039] 此外,本发明的上述非接触连接器10的特征在于还具有盲配功能,其中所述旋转体1和所述固定体2可以相互配合,并且无论在所述旋转体1的旋转方向上旋转体1在什么旋转位置进行配合,都能在所述旋转侧光学元件13、14以及131、141与所述固定侧光学元件23、24以及231、241之间形成光路。由此,可提供在所述旋转体1和所述固定体2之间具有盲配功能的非接触连接器。
[0040] 此外,本发明的上述非接触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安装在所述旋转体1上的所述部分椭球面反射镜A 6和部分椭球面反射镜B 7,以及安装在所述固定体2上的所述部分椭球面反射镜A 8和部分椭球面反射镜B 9分别由两个抛物面反射体形成。由此,可提供通过利用两个抛物面形状的聚光镜而不是椭球作为二阶曲面镜形状而构成的非接触连接器。
[0041] 此外,本发明的上述非接触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安装在所述旋转体1上的所述部分椭球面反射镜A 6和部分椭球面反射镜B 7以及安装在所述固定体2上的所述椭球反射镜A 8和部分椭球面反射镜B 9中的任何一个由一个抛物面反射体或两个抛物面反射体形成。由此,可提供通过组合椭圆面和抛物面形状聚光镜作为二阶曲面镜形状而形成的非接触连接器。
[0042] 此外,本发明的上述非接触连接器10的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侧光学元件13、14和131、141,以及所述固定侧光学元件23、24以及231、241由光纤构成,并且在所述光纤之间形成光路。由此,例如,可以非接触地在多条通道上执行高速数据发送和接收。
[0043] 通过本发明,可提供能够进行多通道双向通信的非接触连接器。此外,通过发明,可提供能够保证通信连续性的非接触连接器。并且,通过本发明,可提供易于设计和低成本的非接触连接器。

附图说明

[0044] 图1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非接触连接器的结构示例;
[0045] 图2A示出了镜面部分为椭球的一个开放曲面的情况下的非接触连接器的基本结构示例;
[0046] 图2B示出了镜面部分为椭球的一个开放曲面的情况下的非接触连接器的基本结构示例;
[0047] 图2C示出了镜面部分为椭球的一个开放曲面的情况下的非接触连接器的基本结构示例;
[0048] 图2D示出了镜面部分为椭球的一个开放曲面的情况下的非接触连接器的基本结构示例;
[0049] 图2E示出了镜面部分为椭球的一个开放曲面的情况下的非接触连接器的基本结构示例;
[0050] 图3A示出了镜面部分为椭球的环形封闭曲面的情况下的非接触连接器的结构示例;
[0051] 图3B示出了镜面部分为椭球的环形封闭曲面的情况下的非接触连接器的结构示例;
[0052] 图4示出了非接触连接器的结构示例;
[0053] 图5A解释使用部分椭球面反射镜的DL系统构成法;
[0054] 图5B解释使用部分椭球面反射镜的DL系统构成法;
[0055] 图6解释使用部分椭球面反射镜的UL系统构成法;
[0056] 图7A解释一种多通道双向通信系统构成方法;
[0057] 图7B解释一种多通道双向通信系统构成方法;
[0058] 图7C解释一种多通道双向通信系统构成方法;
[0059] 图8A解释一种多通道双向通信系统构成方法;
[0060] 图8B解释一种多通道双向通信系统构成方法;
[0061] 图8C解释一种多通道双向通信系统构成方法;
[0062] 图9A解释一种多通道双向通信系统构成方法;
[0063] 图9B解释一种多通道双向通信系统构成方法;
[0064] 图9C解释一种多通道双向通信系统构成方法;
[0065] 图9D解释一种多通道双向通信系统构成方法;
[0066] 图10A解释一种多通道双向通信系统构成方法;
[0067] 图10B解释一种多通道双向通信系统构成方法;
[0068] 图10C解释一种多通道双向通信系统构成方法;
[0069] 图11A示出一条双向通道的结构;
[0070] 图11B示出一条双向通道的结构;
[0071] 图11C示出一条双向通道的结构;
[0072] 图12示出旋转变压器的结构示例;
[0073] 图13A示出椭圆形反射体和抛物面反射体的结构示例;
[0074] 图13B示出椭圆形反射体和抛物面反射体的结构示例;
[0075] 图13C示出椭圆形反射体和抛物面反射体的结构示例;
[0076] 图14示出电路单元的结构示例;
[0077] 图15示出插有通道标识符号的数据的示例;
[0078] 图16示出使用部分椭球面镜的光路构成的示例;
[0079] 图17示出使用部分椭球面镜的光路构成的示例;及
[0080] 图18示出使用部分椭球面镜的光路构成的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0081] 下面参考附图解释实现本发明的最佳模式。
[0082] 图1到图4是示出应用本发明的非接触连接器10的基本构成和结构的示例。图1示出非接触连接器10的基本结构;图2A到图2E示出当镜面部分是椭球的一个曲面时的基本结构。
[0083] 此外,图3A和图3B示出当镜面部分是椭球的环形封闭曲面时的结构。
[0084] 图1是包括旋转轴4的非接触连接器的截面图。
[0085] 最大的构成元件是旋转体1和固定体2;旋转体1构成为能够绕着旋转轴4旋转。固定体2被设置成固定的部分并与旋转体1相对。
[0086] 旋转体1包括旋转侧部件600、旋转侧电路单元11、旋转侧变压器绕组15以及旋转侧变压器铁芯16。固定体2包括固定侧部件601、固定侧电路单元21、固定侧变压器绕组25以及固定侧变压器铁芯26。
[0087] 本发明关注于旋转侧部件600和固定侧部件601的结构和功能,因此下面基于图2A到2E给出详细解释。
[0088] 首先,说明如下所述椭圆的一般光学特性,其在说明旋转侧部件600和固定侧部件601的详细结构和功能时用作为前提。
[0089] “从椭球一个焦点发出的光由该椭球的内表面反射并且总会入射到另一焦点。”[0090] 图2A示出从旋转侧到固定侧的通信系统;作为椭球形状(三维椭圆曲面)镜面的三维椭圆反射体500容纳有旋转侧光发射元件13和固定侧光接收元件24,并且包括位于三维椭球500的封闭曲面的一部分上的固定侧部分椭球面反射镜8。
[0091] 而且,三维椭圆反射体500的功能是使得光从旋转侧光发射元件A13以特定光发射角发出,所述光发射元件A 13安装在三维椭球500的位于旋转轴4上的一个焦点3处,并且在使得由固定侧部分椭球面反射镜8反射之后,使得光会聚在安装于三维椭球500的另一焦点处的固定侧光接收元件A 24上。
[0092] 接下来,图2B示出旋转侧光发射元件13、固定侧光接收元件24和其它元件的布置结构。
[0093] 旋转侧光发射元件A 13安装在旋转体1的旋转轴4的轴末端处,并且固定侧部分椭球面反射镜A 8和固定侧光接收元件A 24安装在固定体2上。
[0094] 接下来,图2C示出从固定侧到旋转侧的通信系统;作为具有椭球(三维椭圆曲面,椭球)形状的镜面的三维椭圆反射体501容纳固定侧光发射元件23和旋转侧光接收元件14,并且包括位于三维椭球501的封闭曲面的一部分上的旋转侧部分椭球面反射镜A 6。
[0095] 而且,三维椭圆反射体501的功能是使得光从固定侧光发射元件23以特定光发射角发出(所述固定侧光发射元件23安装在三维椭球501的位于旋转轴4上的一个焦点处),并且在使得由旋转侧部分椭球面反射镜6反射之后,使得光会聚在安装于三维椭球501的另一焦点处的旋转侧光接收元件A 14上。
[0096] 接下来,图2D示出固定侧光发射元件A 23、旋转侧光接收元件A 14和其它元件的布置结构。
[0097] 固定侧光发射元件23安装在固定体2的旋转轴4的轴末端处,并且旋转侧部分椭球面反射镜A 6和旋转侧光接收元件A 14安装在旋转体1上。
[0098] 这里应当注意,元件不构成为使得来自旋转侧光发射元件13的光发射信号由旋转侧光接收元件14接收,或者使得来自固定侧光发射元件23的光发射信号由固定侧光接收元件24接收。
[0099] 本发明的要旨在于使用这样的结构,其中来自旋转侧光发射元件13的光发射信号由固定侧光接收元件24接收,并且来自固定侧光发射元件23的光发射信号由旋转侧光接收元件14接收。
[0100] 即,旋转侧光发射元件13和旋转侧光接收元件14的“旋转侧”意味着“安装在旋转侧”,并且固定侧光发射元件23和固定侧光接收元件24的“固定侧”意味着“安装在固定侧”。
[0101] 例如,根据旋转侧光发射元件13的名称中包括的“旋转侧”,可容易地推断出“从旋转侧发射光=安装在旋转侧”的功能。这是因为光发射元件的工作是发光,并且对于该工作仅有一个方向。
[0102] 另一方面,在旋转侧光接收元件14的“旋转侧”的情况下,因为光接收元件接收光,从两个方向接收的情形是可能的。
[0103] 即,来自旋转侧安装的光发射元件A 13的光发射信号可由以下元件接收:
[0104] *“安装在旋转侧,并且接收来自固定侧的信号”的光接收元件14,或[0105] *“安装在固定侧,并且接收来自旋转侧的信号”的光接收元件14。
[0106] 然而,在前者的情况下,光发射元件和光接收元件都在旋转侧,这与从旋转侧到固定侧的信息传输的所要求功能是矛盾的,所以不能采用该名称。
[0107] 因而,后者的情况与本发明的要旨是一致的。
[0108] 然而,为了阐明“安装在固定侧”的功能,使用名称“固定侧光接收元件24。
[0109] 根据以上预备说明,参考图2E解释旋转侧部件600和固定侧部件601的结构和功能。
[0110] 首先,由图2E可以清楚看到,旋转侧部件600安装在旋转体1的旋转轴4的末端位置处,并且固定侧部件601以相对的状态安装在固定体2的旋转轴4的末端位置处。
[0111] 而且,旋转侧部件600包括安装在旋转体1上的旋转侧光发射元件13、旋转侧部分椭球面反射镜6和旋转侧光接收元件14。
[0112] 如上所述,旋转侧光发射元件13是字面上具有从旋转侧发出光的功能的部件,但是旋转侧部分椭球面反射镜6和旋转侧光接收元件14是具有“被安装在旋转侧”和“接收来自固定侧的信号”的功能的部件。
[0113] 此外,固定侧部件601包括安装在固定体2上的固定侧光发射元件23、固定侧部分椭球面反射镜8和固定侧光接收元件24。
[0114] 在这种情况下,结构也与旋转侧部件600的结构相似,并且省略说明。
[0115] 接下来,图3A示出镜面部分为椭球的环形封闭曲面的情况下的结构示例。在图3A中,上面的椭圆图对应于图2C,下面的椭圆图对应于图2A。
[0116] 显然,类似于镜面部分是单个开放曲面的情况,可使用这种环形镜来构成光路。
[0117] 选择部分椭球面镜的形状以成为简单开放曲面或是椭圆环形要受到相对于光发射元件的旋转轴4的安装角度和其他因素的限制,因此可采取在需求规格中限制光发射元件安装角度等的措施。
[0118] 以上阐明,作为椭圆的一般光学特性,“从椭球的一个焦点发出的光由该椭球的内表面反射并且总会入射到另一焦点上。”
[0119] 然而,如上所述,并且从如图2A到2E示出的镜面部分是单个开放曲面的情况以及如图3A和3B示出的镜面部分是环形封闭曲面的情况可以清楚看到,如果光从光发射元件以特定光发射角发出,椭球的反射部分不必是椭球的整个内表面,而可以仅是椭球表面的一部分(如在部分椭球面镜中)。
[0120] 总之,可以说本技术使得能够使用部分椭球面镜构成光路。这种技术的发明是重要的,因为它对于实现多通道通信功能很关键。
[0121] 最后,图3B详细给出图3A的矩形部分。
[0122] 因此,图3A的三维椭球500的矩形部分表示固定侧部分椭球面反射镜8,并且三维椭球501的矩形部分表示旋转侧部分椭球面反射镜6,而且具体地表示在图3B中粗线指示的椭圆环形反射镜。
[0123] 图4示出当镜面部分是椭球环形封闭曲面时非接触连接器10的结构示例。图4中所示的示例仅用于下行链路系统,但是可类似地构成上行链路系统。
[0124] 返回图1,说明另一结构。在旋转体1中提供旋转侧电路单元11,旋转侧电路单元11对从旋转侧上的各种装置输入的信号执行数据处理。例如,当所述各种装置是用于拍摄图像的照相机时,来自照相机的图像信号等输入到旋转侧电路单元11,并且输出使得旋转侧光发射元件13发光的电信号。
[0125] 此外,为了执行从固定体2到旋转体1的通信,旋转侧光接收元件14接收来自固定侧光发射元件23的数据,并且将该数据输出到旋转侧电路单元11。
[0126] 接下来,固定侧电路单元21将从固定体2中设置的并且安装有该非接触连接器10的机械设备输入的数据输出到固定侧光发射元件23。
[0127] 为了执行从旋转体1到固定体2的通信,将由固定侧光接收元件24接收的数据输入到固定侧电路单元21,执行处理,并且将数据输出到安装有非接触连接器10的固定体2的设备。
[0128] 旋转侧变压器绕组15安装在旋转体1的与固定体2相对的位置处;通过电磁感应作用从固定体2供电,并且通过这些旋转侧变压器绕组15,可向旋转体1的各个部分供电。
[0129] 旋转侧变压器铁芯16形成为具有U形截面,以围绕旋转侧变压器绕组15。旋转侧变压器铁芯16在凹进部分中容纳有旋转侧变压器绕组15,在固定体2这一侧上由固定侧变压器绕组25和固定侧变压器铁芯26形成了旋转变压器。
[0130] 固定侧变压器绕组25位于固定体2上,与旋转侧变压器绕组15相对。从安装有连接到固定体2的非接触连接器10的设备向固定侧变压器绕组25供电。
[0131] 固定侧变压器铁芯26形成为具有U形截面以围绕固定侧变压器绕组25。固定侧变压器绕组25收容在固定侧变压器铁芯26中的凹进部分内,在旋转体1这一侧由旋转侧变压器铁芯16和旋转侧变压器绕组15形成了旋转变压器。
[0132] 此外,非接触连接器10包括轴承,以使旋转体1顺畅旋转并帮助对旋转体1和固定体2的定位。轴承位于旋转体1和固定体2之间的间隙中。该轴承包括滚动元件、内环和外环;但是因为负载质量较小,也可使用非磁性轴承。
[0133] 当旋转体1的顺畅旋转、定位等不是必需时,可省略轴承。
[0134] 在上文中,已经描述了从旋转侧到固定侧(下行链路系统,以下称为DL系统)的一条通道(以下简称为Ch)的通信系统,和从固定侧到旋转侧(上行链路系统,以下称为UL系统)的一通道的通信系统。
[0135] 这里,一通道意味着从一个光发射元件到一个光接收元件的通信系统。下面,从多个光发射元件到多个光接收元件的通信系统称为多通道系统。
[0136] 下面,描述多通道DL系统和多通道UL系统;首先,说明多通道DL系统。
[0137] 通过在旋转轴4上相对地将光发射元件安置在旋转体1并将光接收元件安置在固定体2上,可容易地构成一通道DL系统。
[0138] 然而,在二通道DL系统中,不可能形成一开始就在旋转轴4上设置了旋转体1上的两个光发射元件和固定体2上的两个光接收元件的结构。
[0139] 原因是一个通道的光路被另一个通道的光接收元件阻挡;更一般地,可能是这样:在两个或多个通道的DL系统中,无法容易地通过在旋转轴上重叠地安装光接收元件而构成光路。
[0140] 对于该困难存在的两个原因为“在旋转轴上”和“重叠地安装光接收元件”。
[0141] 因此,可能的解决方法包括“在旋转轴外”和“分散安装光接收元件”。
[0142] 这里,旋转轴和光接收元件的光接收轴一致的光接收元件安装方式称为同轴安装法,而二者不一致的方法称为非同轴安装法。
[0143] 然后,可通过如下表述来重新描述以上二通道DL系统的结构:
[0144] *使用同轴安装法来构成二通道DL系统是不实际的。
[0145] 因此,在下面,描述通过非同轴安装法实现的解决方案。
[0146] 图5A和图5B示出基于非同轴安装的二通道DL系统。
[0147] 首先,图5A是椭圆D1用于一个通道而椭圆D2用于另一通道的DL系统。
[0148] 示出了这样的状态:其中根据安装部件的数量将各个旋转侧光发射元件13,131在旋转轴4上平行错开,并且非同轴地安装固定侧光接收元件24,241;然而,解释所构成的光路的这个图很复杂,因此在图5B中,放大示出旋转侧光发射元件13,131的间隔。
[0149] 图5B示出了各个旋转侧光发射元件13,131在焦点位置处的安装,并且具体地示出了旋转侧光发射元件131如何具有光发射角使得椭圆内的光路不被将旋转侧光发射元件13安装到旋转体1上的部件所遮挡。
[0150] 类似地,固定侧部分椭球面反射镜8,9定位并安装在固定侧,使得没有重叠。
[0151] 在图5A和图5B中示出的状态中,在旋转轴上添加光发射元件,并且添加对应的部分椭球面反射镜;如果通过非同轴安装方式在其焦点处安装光接收元件,则可构成具有三个通道或更多通道的DL系统。
[0152] 即,通过采用三维部分椭球面反射镜、旋转轴上的光发射元件重叠安装、以及光接收元件的非同轴安装,可实现多通道DL系统。
[0153] 接下来,考虑二通道UL系统(从固定侧到旋转侧的通信)。
[0154] 在该情况下,也类似于DL系统,难以在旋转轴上重叠地安装光接收元件。
[0155] 图5A和图6示出二通道UL系统(从固定侧到旋转侧的通信)。
[0156] 图6是通过该构成法得到的UL系统。
[0157] 可见,图6是图5A的DL系统结构关于垂直于旋转轴4的平面相对称的结果。
[0158] 下面描述该构成方法。
[0159] 显然,如果得到了DL系统,这可原封不动地当作UL系统。
[0160] 即,图5A和图5B中的旋转侧光发射元件13可看作是固定侧安装的光发射元件。这里,固定侧部分椭球面反射镜8应当看成是在旋转侧。
[0161] 即,将UL系统构成法当作为等同于“将DL系统旋转侧当作UL系统固定侧,而将DL系统固定侧当作UL系统旋转侧”就够了。
[0162] 结果,关于垂直于旋转轴4的平面对称地类似于DL系统而构造UL系统就行了。
[0163] 这里,关于图6进行附加的说明。
[0164] 图6中的固定侧光发射元件23,231固定在固定侧,因此光发射方向应当是限于一个方向的描画。
[0165] 然而,为了表示可以通过图5A的反转来进行构造的这个事实,并且为了表示必须要有旋转侧部分椭球面反射镜6,7的区域,在图6中光发射方向没有修改为单向。
[0166] 根据以上所述,显然也可构造多通道UL系统。
[0167] 下面,从上述部件的相对运动的观点给出说明。
[0168] 从旋转侧起始的通信系统(DL系统)是用于旋转侧旋转而固定侧固定的状态的通信系统,但是从相对运动的观点看,该通信系统状态如同从固定侧看到的一样。
[0169] 如果该DL系统看成是在“固定侧旋转而旋转侧固定的状态”中,则该系统就成为从旋转侧起始的通信系统。
[0170] 如到此时已经基于图5A和5B所说明的,按照构造DL系统时的构造方法,给定“旋转侧旋转而固定侧固定的状态”,构造通信光路。这是“从固定侧所看到的在旋转侧构造通信系统的通信系统”。(这称为DL系统。)
[0171] 相反地,如果创建“从旋转侧所看到的在固定侧构造通信系统的通信系统”,这将是UL系统。
[0172] 即,“从旋转侧看到的通信系统”是在“固定侧旋转而旋转侧固定的状态”中的通信系统。(这称为UL系统。)
[0173] 总之,当从相反的观点来考虑DL系统并且安装在固定侧时,就得到了UL系统。
[0174] 接下来,考虑在多个通道上实现同时双向通信功能的方法。
[0175] 已经构造了多通道DL系统和多通道UL系统的单向通信系统,因此剩下的问题是组合DL系统和UL系统的方法。
[0176] 基于图7A到图10C描述在多个通道上实现同时双向通信功能的方法。
[0177] 图7A到图7C示出构造一通道双向通信系统的方法。
[0178] 首先图7A示出UL系统并且图7B示出DL系统,而图7C示出组合两者的双向状态。
[0179] 如果已构造DL系统,UL系统具有与DL系统对称的结构,因此组合这两者使得各自的部分椭球面反射镜6,8不重合就行了;因为UL系统和DL系统关于旋转侧和固定侧的旋转轴4上的中心点对称,所以可构造双向结构。
[0180] 使用图8A到图8C说明该系统的细节。
[0181] 图8A到图8C示意性地示出图7A的UL系统和图7B的DL系统。
[0182] 为了构造双向系统,UL系统固定侧光发射元件23应当安装在固定侧,且旋转侧部分椭球面反射镜6和旋转侧光接收元件14应当安装在旋转侧,而DL系统旋转侧光发射元件13应当安装在旋转侧,且固定侧部分椭球面反射镜8和固定侧光接收元件24应当安装在固定侧。
[0183] 为了阐明这点,在图8A到图8C中,用阴影元件表示要安装到旋转侧的部件,而要安装到固定侧的部件区别为没有阴影的元件。
[0184] 显然,阴影元件和无阴影元件共存于UL系统和DL系统中。
[0185] 为了构造双向系统,从这些共存的阴影元件和无阴影元件开始,UL系统的阴影元件和DL系统的阴影元件必须成为一体,并且DL系统的无阴影元件和UL系统的无阴影元件必须成为一体。
[0186] 然后,在该示意图的情况下,可看到通过对元件进行组合,使得UL系统的箭头部分成为旋转侧的最末端,并且DL系统的箭头部分成为固定侧的最末端,因此可以实现分离。
[0187] 因此,图8C中示出箭头部分在相对面处(称为C面)组合的状态。显然,从旋转侧光发射元件13到C面的距离和从固定侧光发射元件23到C面的距离都是a,并且UL系统和DL系统相对于组合面对称。(因为光接收元件和箭头线的位置关系没有变化,光接收元件的对称性是显然的。)
[0188] 下面,论述组合UL系统和DL系统的该方法的有效性。
[0189] 图9A到图9D是元件排列的图示,其进一步简化图8A和图8B的UL系统和DL系统。
[0190] 首先,图9A示出了从构成UL系统的固定侧光发射元件23、旋转侧部分椭球面反射镜6上的任意点和旋转侧光接收元件14投影到旋转轴4上的点,分别设为U1、U2和U3。
[0191] 这里,使用投影点的原因是,因为光接收元件是非同轴安装的,其不存在于旋转轴4上,而为了论述对称性,可以以简化的形式作为投影点进行考察。
[0192] 在图9B中,D1、D2和D3分别表示从构成DL系统的旋转侧光发射元件13、固定侧部分椭球面反射镜8上的任意点和固定侧光接收元件24投影到旋转轴4上的点。
[0193] 如上所述,UL系统和DL系统具有垂直对称的关系。
[0194] 在图9C中,设o为UL系统中的旋转轴4外的任意点,并且将关于o点对称的线段确定为DL系统,那么当构成双向系统时任意点o是返回点。当将点o作为UL系统和DL系统的旋转轴4上的返回点并且将两者重叠时,得到图9C中右侧的图。
[0195] 已经明显的是,图8C中的C面等同于点o;图9D示出图8到图8C的状态的示例。
[0196] 显然,关于点o(返回点)存在对称性。
[0197] 由上文可知,在对于非接触连接器10的结构有意义的范围内,可任意地选择点o的位置。
[0198] 因此,总是可以构成双向系统。
[0199] 将上面总结为描述了一种构成本发明的多通道双向通信系统的方法。(当然,该方法也可应用于单通道系统。)
[0200] *使用非同轴安装法来构成一个方向的多通道DL(或UL)通信系统。
[0201] *构成与DL(或UL)系统具有垂直对称性的UL(或DL)系统。
[0202] *使得DL系统和UL系统在旋转轴4上的选择点o处返回。
[0203] 按照该过程,可构成双向系统,因此构成多通道双向通信系统变得极其容易。
[0204] 最后,在图10A和图10B中示出了二通道同时双向通信系统的结构示例。
[0205] 基于上面的过程构成双向系统。
[0206] 接下来,描述上面的构成方法的应用示例,例如一通道双向通信系统。
[0207] *图11A:使用该非同轴构成法的DL系统和UL系统的结构示例(与图7A到图7C相同);
[0208] *图11B:针对DL系统使用非同轴安装法而针对UL系统使用同轴安装法的混合结构的示例;
[0209] *图11C:对于DL系统和UL系统离轴角都是0°的非同轴结构的示例;离轴角是0°的这种特殊状态可描述为同轴构成法,但是光发射元件在旋转轴4上。该示例的最重要特征是,除了图8C中关于C面(旋转体1和固定体2相对的平面)的对称性,还存在关于旋转轴4的对称性。即,在基于图11C的具体设计中,可利用该后者的特征。
[0210] 首先,当使用上述过程构成具体的光路时,获得类似于图16的结果。在图16中,安装在旋转侧的光发射元件13、光接收元件14、和旋转侧部分椭球面反射镜6布置在外侧示出的旋转体1上,并且安装在固定侧的光发射元件23、光接收元件24、和固定侧部分椭球面反射镜8布置在内侧示出的固定体2上。显然,穿过固定体2的支持部件和旋转体1的支持部件的孔在旋转侧部分椭球面反射镜6和固定侧部分椭球面反射镜8的中心部开放。对于图16中示出的该双向一通道系统,如果上述“相对于旋转轴4对称”的特征应用于图
16的结构,则得到图17。在图17中,原本应当安装在旋转侧的旋转侧部分椭球面反射镜6被安装在了固定侧,并且原本应当安装在固定侧的固定侧部分椭球面反射镜8被安装在了旋转侧。这样,简化的光路结构相对于旋转轴4也可是对称的。此外,在该情况下,部分椭球面镜(而不是图16中的椭圆形环)就够了,因此可以进一步得以简化。
[0211] 接下来,图12用于说明非接触地从固定体2向旋转体1供电。
[0212] 如上所述,在旋转体1的旋转侧变压器铁芯16的主体部分周围缠绕有旋转侧变压器绕组15,并且在固定体2的固定侧变压器铁芯26的主体部分周围缠绕有固定侧变压器绕组25。在该状态下,通过从安装有非接触连接器10的设备向固定侧变压器绕组25通入电源电流,首先在固定侧变压器铁芯26周围产生磁场。接下来,因为固定侧变压器铁芯16定位于与产生了磁场的固定侧变压器铁芯26相对,从而形成磁路,并且在主体部分周围缠绕的旋转侧变压器绕组15中出现电流(所谓的电磁感应法则)。由此,向旋转体1供电,并且例如驱动旋转侧电路单元11且可点亮旋转侧光发射元件13。
[0213] 在上面,针对将椭圆形用作为二次曲面反射体形状的情况描述了光路构成方法。
[0214] 这里,描述例如图13A到图13C中示出的、作为单个抛物面形状,或两个抛物面形状的组合的反射体形状。
[0215] 显然,在旋转轴4上安装光发射元件的方式是相同的,但在分别利用了椭球形状和抛物面形状的几何特性的位置处安装光接收元件。
[0216] 这意味着光路结构的自由度更大,并且可根据应用场合选择椭球或抛物面形状。
[0217] 接下来,说明非接触连接器10的盲配(b1ind mating)功能。通常,盲配功能是无需目视而使待配对的连接器的公端和母端进行配对且使得连接器成为配对连接器的功能。
[0218] 在该非接触连接器10的情况下,如果对结构进行改进使得旋转体1可插入到固定体2内以进行配对,那么旋转体1相当于上述公端(或母端),并且固定体2相当于上述母端(或公端)。
[0219] 即,当不目视确认而将旋转体1插入到固定体2中与其配对时,旋转体1的转角位置是不确定的,但能保证任意一个光发射元件与任意一个光接收元件相耦合。
[0220] 因此,在耦合后,在识别了各个通道后,可以实现盲配连接器的作用。
[0221] 下面描述识别方法。
[0222] 即,在该非接触连接器10中,不管在旋转方向上旋转体1配对的位置如何,总可以在旋转侧光发射元件13和固定侧光接收元件24之间以及在固定侧光发射元件23和旋转侧光接收元件14之间形成光路,因此非接触连接器10可用作为盲配连接器。
[0223] 下面,通过使用图14说明旋转侧电路单元11和固定侧电路单元21的功能,来描述上面的通道识别方法。该示例是发送和接收四通道的数据(通道1到通道4)的情况;在旋转侧光学元件133至136中的每一个与对应的固定侧光学元件233至236之间,发送和接收一个通道的数据。
[0224] 旋转侧电路单元11包括处理每个通道中的数据的接口(I/F)电路111至114,以及驱动电路115至118。来自安装有该非接触连接器10的设备的数据被输入到I/F电路111至114并且转换为可在电路单元11内处理的数据。该数据然后被驱动电路115至118转换为光学元件驱动数据,并且基于该驱动数据,使得分别从旋转侧部件133至136发出光。
[0225] 固定侧电路单元21包括接收电路2111至2114和切换电路2120,以及I/F电路2121至2124。由指定的固定侧光学元件233至236接收的数据在接收电路2111至2114被转换为可在电路单元21内处理的数据,并且被输出到切换电路2120。在切换电路2120中,对各个通道中接收的数据进行切换,以从指定的输出级输出。由此,使得第一通道中的数据从I/F电路2122输出,使得第二通道中的数据从I/F 2123输出,并且类似地,可使得数据从用户期望的输出级输出。也可以把来自外部设备的切换控制信号输入到切换电路2120,以切换到期望的输出级(所谓的多路复用功能)。
[0226] 此外,如在图15中所示,在安装有非接触连接器10的设备一侧执行处理以向每个通道的数据添加标识符号;这些标识符号可由切换电路2120识别,以执行切换。例如,当区分出“00”时,数据可作为“1”通道数据输出到I/F 2124,并且对于其它符号也是类似的。
[0227] 可通过安装有与固定体2连接的非接触连接器10的设备的数据处理电路(未示出)来执行这种通道标识符号的添加,或其可由旋转侧电路11的驱动电路115至118来执行。而且,也可以不对所有通道的所有数据添加通道标识符号,而是对多个通道中的一个添加符号,以执行通道区分(专用线路方法)。
[0228] 这样,通过对数据添加标识符号,当固定体2接收到多通道数据时,可识别数据的通道并且把数据输出到指定的输出级,非接触连接器10可具有自动通道识别功能,并且可构成盲配连接器。
[0229] 此外,该功能还意味着在非接触连接器10中可实现自动通道切换功能。
[0230] 在图14示出的例子中,当旋转侧光学元件133至136是光发射元件并且固定侧光学元件233至236是光接收元件时,示出电路单元11和21的结构。另外,旋转侧光学元件133至136可以是光接收元件,并且固定侧光学元件233至236可以是光发射元件。在该情况下,旋转侧电路单元11包括接收电路2111至2114、切换电路2120、以及I/F电路2121至2124,而固定侧电路单元21包括I/F电路111至114和驱动电路115至118。
[0231] 在上文中,描述这样一个例子:通过旋转侧光学元件13和固定侧光学元件23,并且通过各种反射体而形成光路;然而,可用光纤代替旋转侧光学元件13和固定侧光学元件23,并且可由固定侧光纤和旋转侧光纤形成不中断的光路。
[0232] 图16和图17是示出使用部分椭球面反射镜6,8的光路结构示例的图。
[0233] 如图16中所示,旋转体1包括旋转侧光发射元件13、旋转侧光接收元件14和第二部分椭球面反射镜6,并且固定体2包括固定侧光发射元件23、固定侧光接收元件24和第一部分椭球面反射镜8。从第一部分椭球面反射镜8到第二部分椭球面反射镜6的各个部分设置在旋转轴4上。而且,固定体2经由第一部分椭球面反射镜8中的中心孔固定在适当位置,并且使得旋转体1经由第二部分椭球面反射镜6中的中心孔而可旋转。
[0234] 从旋转侧光发射元件13发出的光被固定体2的第一部分椭球面反射镜8反射并且入射在固定侧光接收元件24上,并且从固定侧光发射元件23发出的光被旋转体1的第二部分椭球面反射镜6反射并且入射在旋转侧光接收元件14上。在两个方向上形成不中断的光路。各个部分可以设置成使得图16中示出的旋转体1是固定体2并且固定体2是旋转体1;然而,如图16中所示通过将固定体2放置在内部,得到了简化椭球面镜6,8中的通孔结构的有利结果。
[0235] 图17示出了部分椭球面镜6,8的位置是椭球的肩部位置的情况的结构示例,类似于现有技术的LED。固定侧光接收元件24靠近于旋转体1一侧。在该情况下也是,从旋转侧光发射元件13发出的光被第一部分椭球面反射镜8反射并且入射在固定侧光接收元件24上,并且从固定侧光发射元件23发出的光被第二部分椭球面反射镜6反射并且入射在旋转侧光接收元件14上。在旋转体1和固定体2之间在两个方向上形成不中断的光路。
[0236] 图18示出使用部分椭球面镜6,8的另一结构示例。从旋转侧光发射元件13发出的光通过焦点B并且由旋转体1的第二部分椭球面镜6反射,并且在焦点B’处入射在固定侧光接收元件24上。这时,来自旋转侧光发射元件13的光会聚在焦点B处。形成类似于从焦点B发光时的光路。而且,第二部分椭球面镜6被设置成将光会聚在固定侧光接收元件24处。因此,因为固定侧光接收元件24接收会聚的光,相比于接收发散光的情况,可以可靠地接收光,并且光量是稳定的。此外,旋转侧光发射元件13和第二部分椭球面镜6固定在旋转体1的同一平面中。因此,在椭球表面上的入射角度是稳定的,并且光的反射量和光路也是稳定的。可不必考虑在旋转运动期间的波动等而进行设计。
[0237] 另一方面,从固定侧光发射元件23发出的光通过焦点A,由固定体2的第一部分椭球面镜8反射,并且在另一焦点A’处入射在旋转侧光接收元件14上。类似地在该情况下也是,来自固定侧光发射元件23的光会聚在焦点A处,使得形成类似于从焦点A发光的情况下的光路。此外,第一部分椭球面镜8被设置成将光会聚在旋转侧光接收元件14上,使得可以可靠地接收光,并且光量是稳定的。此外,固定侧光发射元件23和第一部分椭球面镜8位于固定体2的同一平面中,使得在椭球表面上的入射角度是稳定的,并且光的反射量和光路是稳定的。
[0238] 在上述示例中,如果旋转体1和固定体2反过来,也可以完全同样地实施。
[0239]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240] 本申请基于并且要求2007年9月10日提交的在先日本专利申请2007-234033、2007年12月20日提交的在先日本专利申请2007-328139以及2008年3月4日提交的在先日本专利申请2008-53416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