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减震模拟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710092778.X

文献号 : CN101398344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董向阳

申请人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一种摩托车减震模拟装置,包括上、下安装衬套和连接管,所述上安装衬套位于上支撑座上端的过孔中,并与过孔的孔壁间隙配合,上支撑座的下端伸入连接管内,两者螺纹配合;所述下安装衬套位于下支撑座下端的过孔中,并与过孔的孔壁间隙配合,下支撑座的上端伸入连接管内,由套装其上的螺母锁紧,该螺母由连接管内的台阶面限位;在所述连接管的底部嵌设有轴承,该轴承的内圈套装在下支撑座上。本发明只需安装一次即可,并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检测结果既直观又精确,它能大大降低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有效提高检测效率。同时,本发明能适用于多种不同的车型,不仅通用性好、便于管理,而且减少了原材料的浪费。

权利要求 :

1.一种摩托车减震模拟装置,包括上、下安装衬套(1、2)和连接管(3),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安装衬套(1)位于上支撑座(4)上端的过孔中,并与过孔的孔壁间隙配合,上支撑座(4)的下端伸入连接管(3)内,两者螺纹配合;所述下安装衬套(2)位于下支撑座(5)下端的过孔中,并与过孔的孔壁间隙配合,下支撑座(5)的上端伸入连接管(3)内,由套装在下支撑座(5)上的螺母(6)锁紧,该螺母(6)由连接管(3)内的台阶面限位;在所述连接管(3)的底部嵌设有轴承(7),该轴承(7)的内圈套装在下支撑座(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减震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座(4)为杆状结构,在上支撑座(4)的上端开设过孔,上支撑座(4)的下端为螺纹段,该螺纹段的直径大于杆身的直径,并且在杆身的外表面沿轴线方向均匀分布有刻度线,刻度线的旁边标有刻度值,所述刻度值的大小从上往下依次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减震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管(3)上、下部管身的外表面各开设有四个平底凹槽(8),该凹槽(8)在圆周上均匀分布。

说明书 :

一种摩托车减震模拟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托车车辆造型、结构设计中所使用的检测工具,尤其涉及一种摩托车减震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摩托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和专业分工的日益精细,摩托车减震器作为衡量摩托车乘骑舒适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摩托车整车开发中,设计人员在搭建整车平台以及设计减震器初期,必然需要用到减震模拟器,以检测整车造型以及乘骑舒适性等性能指标。目前通用的减震模拟器如图4、图5所示,由上、下安装衬套1、2和连接管3构成,上、下安装衬套1、2平行布置,并分别焊接于连接管3的上、下两端,且安装衬套的轴心线与连接管3的轴心线相垂直。
[0003] 为模拟减震器的不同工作状态,针对每款车型必须至少制作三根长度不等的减震模拟器,一根用来模拟减震器的最大长度,以确定整车座高、外观等参数;一根用来模拟减震器的最小长度, 以确定整车是否存在干涉、触底等现象,以及确认减震器行程等参数;其余的用来模拟施加一定预压力后的减震器,用来判定乘骑舒适性等指标。在进行模拟检测时,由于需要根据不同的减震状态来选择相应长度的减震模拟器,这样必须反复地拆装减震模拟器,不仅操作烦琐、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大、检测效率低下;而且检测结果不直观,不能精确反映减震器的相关性能。同时,这种结构的减震模拟器不具有通用性,针对不同的车型必须另外制作,既造成了原材料的浪费,又给零部件的管理增加了负担。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互换性较好的摩托车减震模拟装置。
[000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摩托车减震模拟装置,包括上、下安装衬套和连接管,其关键在于:所述上安装衬套位于上支撑座上端的过孔中,并与过孔的孔壁间隙配合,上支撑座的下端伸入连接管内,两者螺纹配合;所述下安装衬套位于下支撑座下端的过孔中,并与过孔的孔壁间隙配合,下支撑座的上端伸入连接管内,由套装其上的螺母锁紧,该螺母由连接管内的台阶面限位;在所述连接管的底部嵌设有轴承,该轴承的内圈套装在下支撑座上。
[0006]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上、下安装衬套与对应的上、下支撑座之间采取可拆卸连接,这样可预先制造内孔为Φ8.5mm、Φ10.5mm、Φ12.5mm等多个型号的安装衬套以供备选,根据不同车型的不同安装螺栓进行选装,可提高尺寸精度性以及通用性。上安装衬套与车架上的安装螺栓连接,下安装衬套与前叉或后叉上的安装螺栓连接,即可将本发明作为前减震器或后减震器,进行模拟检测。由于在轴承的作用下,连接管能相对于下支撑座灵活转动,即上、下安装衬套之间的距离是可调整的,这样用一个减震模拟器便能模拟减震器在不同长度时的工作状态,从而克服了背景技术必须反复拆装、操作烦琐等不足,大大降低了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并有效提高了检测效率。同时,本发明能适用于多种不同的车型,不仅通用性好、便于管理,而且减少了原材料的浪费。
[0007] 上述上支撑座为杆状结构,在上支撑座的上端开设过孔,上支撑座的下端为螺纹段,该螺纹段的直径大于杆身的直径,并且在杆身的外表面沿轴线方向均匀分布有刻度线,刻度线的旁边标有刻度值,所述刻度值的大小从上往下依次增大。上支撑座只在下端设置外螺纹,既能保证与连接管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又能方便连接管与上支撑座之间实现相对转动。刻度值位于最上方的数值最小,以对应减震模拟器的最小长度;刻度值位于最下方的数值最大,以对应减震模拟器的最大长度,这样通过旋转连接管即可调整减震模拟器达到理想的状态,以确定整车座高以及减震器的行程,是否存在干涉、触底现象,最大及最小长度等参数,检测结果非常直观,可以精确地反映减震器的相关性能。
[0008] 在上述连接管上、下部管身的外表面各开设有四个平底凹槽,该凹槽在圆周上均匀分布。同一圆周上的四个平底凹槽形成调节口,使开口扳手等工具能在调节口上咬合稳固,以便于实现对连接管的转动。
[0009] 有益效果:本发明只需安装一次即可,并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检测结果既直观又精确,它能大大降低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有效提高检测效率。同时,本发明能适用于多种不同的车型,不仅通用性好、便于管理,而且减少了原材料的浪费。

附图说明

[0010]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0012]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0013] 图4为背景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5为图4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6]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由上安装衬套1、下安装衬套2、连接管3、上支撑座4、下支撑座5、螺母6和轴承7等部件构成,其中连接管3为直通管结构,连接管3的中心孔为上大下小的台阶孔,孔内的台阶面位于连接管3的下端靠近端口处,并且在连接管3中心孔大直径段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
[0017] 在下支撑座5的下端开设有过孔,该过孔中安装下安装衬套2,下安装衬套2与过孔的孔壁间隙配合,并且下安装衬套2的轴心线垂直于连接管3的轴心线。下支撑座5的上端从下往上伸入连接管3内,并依次套装垫圈9和螺母6,螺母6起锁紧作用,与垫圈9紧贴,垫圈9由连接管3内的台阶面限位。在连接管3的底面开设凹槽,凹槽中嵌设轴承7,轴承7的外圈与凹槽的槽壁紧配合,轴承7的内圈套装在下支撑座5上。在轴承7的作用下,连接管3能相对于下支撑座5转动。
[0018] 从图1、图2和图3中可知,在连接管3上、下部管身的外表面各开设有四个平底凹槽8,该凹槽8在圆周上均匀分布。同一圆周上的四个平底凹槽形成调节口,使开口扳手等工具能在调节口上咬合稳固,以便于实现对连接管3的转动。所述上支撑座4为杆状结构,在上支撑座4的上端开设过孔,该过孔中安装上安装衬套1,上安装衬套1与过孔的孔壁间隙配合,上安装衬套1的轴心线垂直于连接管3的轴心线;所述上支撑座4的下端从上往下伸入连接管3内,上支撑座4的下端为螺纹段,该螺纹段的直径大于杆身的直径,上支撑座4通过螺纹段与连接管3螺纹配合。
[0019] 从图1中进一步可知,在上支撑座4杆身的外表面沿轴线方向均匀分布有刻度线,刻度线的旁边标有刻度值,所述刻度值的大小从上往下依次增大。刻度值位于最上方的数值最小,以对应减震模拟器的最小长度;刻度值位于最下方的数值最大,以对应减震模拟器的最大长度。由于连接管3能相对于下支撑座5灵活转动,即上、下安装衬套1、2之间的距离是可调整的,这样用一个减震模拟器便能模拟减震器在不同长度时的工作状态,以确定整车座高以及减震器的行程,是否存在干涉、触底现象,最大及最小长度等参数,检测结果非常直观,可以精确地反映减震器的相关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