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鲈鱼苗种的生产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810079949.X

文献号 : CN101411311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富惠光李荣友李志国高会平

申请人 : 河北农业大学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松江鲈鱼苗种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池塘及饵料准备,(2)F1代松江鲈鱼夏花苗种投放,(3)F1代松江鲈鱼与青鳉的混养,(4)F1代松江鲈成鱼和青鳉的收获,(5)F1代松江鲈成鱼的海水过渡和越冬期间饲养管理,(6)松江鲈F1代成鱼的催熟,(7)松江鲈F1代亲鱼的繁殖,(8)F2代松江鲈受精卵的孵化,(9)F2代松江鲈夏花鱼苗培养。本发明解决了松江鲈鱼F2代苗种问题,实现了松江鲈鱼商品化生产。

权利要求 :

1.一种松江鲈鱼苗种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池塘及饵料准备

早春3月,淡水或半咸水池塘经清塘除野后进水、发塘滋生浮游生物,投放青鳉800—

1200尾/亩,投喂商品饵料培养青鳉,池边栽种水草为青鳉提供产卵基质,水草面积占池塘总面积的10—15%;

(2)F1代松江鲈鱼夏花苗种投放

在池塘水温达到18℃—20℃,池塘出现枝角类或桡足类时,以800—1300尾/亩的投放量投入F1代松江鲈鱼夏花苗种;

(3)F1代松江鲈鱼与青鳉的混养

在F1代松江鲈与青鳉混合养殖的过程中,维持池塘水深在60—80厘米,池水的透明度在30—40厘米之间,在池水透明度增高时,适当增加投饵量或追肥;当池水透明度降低时,减少投饵量或停止投饵;无需排水和换水;

(4)F1代松江鲈成鱼和青鳉的收获

松江鲈F1代成鱼和青鳉的收获在十月上旬进行,先用小孔目拉网捕出青鳉和部分松江鲈后,排干池塘,在排水过程中收集静伏在池底的松江鲈;

(5)F1代松江鲈成鱼的海水过渡和越冬期间饲养管理F1代松江鲈鱼的海水过渡和越冬在室内水泥池或大棚中进行;

①海水过渡

向池中加入淡水和海水使池水的盐度为7‰,收获的松江鲈和青鳉分别放入不同的池中,松江鲈池的池水深度为0.5米,池底放置鱼巢每平方米0.8—1.2个,投放量每平方米5尾,青鳉池水深1.5米,投放量每立方米水体0.5公斤,之后每天加入海水使池水的盐度增加3‰,使松江鲈池和青鳉池的池水盐度在5—7天内达到25—32‰;

②越冬期饲养管理

a、F1代松江鲈成鱼养殖池

2

自海水过渡开始,从青鳉养殖池中捞取青鳉,投入松江鲈养殖池中,密度为50尾/M 并维持上述密度,在被松江鲈食用密度降低时,添加青鳉,每2到3天清除一次池底的粪便并换水,保持水温不低于0℃,越冬期间按自然光照周期,阳光强烈时适当遮光,夜晚避免光照刺激;

b、青鳉养殖池

青鳉进入室内养殖池后,每天按青鳉体重的5%投放人工饵料,根据摄食情况做适当调整,入冬后随着水温的降低,逐渐减少投饵量,每3—5天清除池底的残饵和粪便,并换水一次,换水量50%;

(6)松江鲈F1代成鱼的催熟

在北方进入1月下旬、南方进入12月下旬,开始对松江鲈成鱼进行催熟,方法是:使池水环流,每天上午排水到水的深度仅剩10cm,停留1—2小时后再加水到50—70cm水深,催熟期间继续维持饵料鱼青鳉的密度;

(7)松江鲈F1代亲鱼的繁殖

在北方进入3月初、南方进入2月中旬F1代松江鲈雄鱼争偶行为开始时,增加鱼巢一倍作为交配场所和产卵基质,此时仅维持繁殖期前青鳉密度的1/4,及时清除死亡个体,夜晚避免不必要的亮灯观察和干扰,每天早晨收集粘附在鱼巢内和池底的受精卵,即F2代松江鲈受精卵,及时放入孵化筐中流水孵化;

(8)F2代松江鲈受精卵的孵化

水泥孵化池经消毒后放入经砂滤过的海水至0.4-0.6m深度,孵化池底部放置气石充气,并在池边缘处固定潜水泵产生环池水流,装有受精卵块的孵化筐经封口并固定在孵化池的底部,每天检查一次受精卵的发育情况,当受精卵发育到发眼期时,把盛有卵块的孵化筐放入用80目筛绢制成的网箱中,每个网箱放2—3个孵化筐,网箱放入另一孵化池,下缘离池底8—10cm,上缘露出水面10—15cm,网箱外的固定架上置1—2个水族箱用的塑料潜水泵,出水口接塑料管使池水流入网箱,当网箱内仔鱼孵化并上浮时,及时舀出仔鱼放入鱼苗培育池;

(9)F2代松江鲈夏花鱼苗培养

室内水泥池经消毒后放入处理过的海水到1-1.5m深度,池底安装气石充气使池水的溶氧不低于5mg/L,水中加入人工或自然培养的单胞藻使池水透明度降到50-80cm,调整水面的照明为800-1000lx;从孵化池取出的上浮松江鲈仔鱼以8000-20000尾/m3的密度投放到鱼苗培养池中;

①鱼苗的开口

松江鲈仔鱼出膜2-4天上浮游泳在鱼苗培养池内加轮虫开口,轮虫在室内用单胞藻或单胞藻加酵母进行强化,鱼苗培养池中的轮虫密度维持在4-6个/ml,同时在池水中加入人工培养的单胞藻,使池水的单胞藻密度约40000-60000/ml;

②调节照度纠正幼鱼的趋光性集聚

在池水中投放较高密度的单胞藻以降低池水的透明度,消除仔鱼的趋光性集聚;

③投喂

在投喂轮虫4-5天后,加投卤虫无节幼体,即同时投喂轮虫4-6个/ml与卤虫无节幼体

2-3个/ml 4-5天,然后停止投喂轮虫,只投喂卤虫无节幼体4-6个/ml,继而可以使用桡足类和枝角类;

④管理方法

经常观察鱼苗的行为,并观察鱼苗胃肠中是否有食物,检查饵料轮虫、卤虫无节幼体和单胞藻是否处于上述的密度,每天监测池水的溶氧和氨氮,溶氧不小于7mg/L,氨氮不大于0.3mg/L,在鱼苗孵化10天以后换水时把排水管放入网箱虹吸排出池水原容积的

20%-30%,再加入同量的处理好的海水,换水后调整轮虫或卤虫无节幼体的密度,并添加单胞藻到上述的密度;

从鱼苗入池后15天起,每5-7天用虹吸法清除池底的残饵和粪便;

⑤分池

3

当体长达到10mm的水花期松江鲈鱼苗时进行分池,使鱼苗密度为10000尾/m,当鱼苗3

长到体长13mm时,放养密度进一步降到5000尾/m,达到上述规格的松江鲈水花鱼苗开始2

进行变态营底栖生活,成为夏花鱼苗,这时的放养密度应不大于1500尾/m,当鱼苗长到体2

长为15mm时,密度应不大于400-600尾/m ;

⑥淡化、包装和运输

完成变态的松江鲈夏花鱼苗可以进行淡化,淡化期间仍维持上述生物饵料的密度,淡化时在池中加淡水使池水的盐度每天降低3‰—5‰,在2—6天内达到5‰—7‰,就可以进行包装,运输到淡水湖泊或河流放流增殖,或投放到淡水池塘进行养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松江鲈鱼苗种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混合养殖每亩追施尿素0.5公斤、磷酸氢二铵0.1公斤。

说明书 :

松江鲈鱼苗种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商品鱼苗种的生产方法,特别是松江鲈鱼苗种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松江鲈(Trachidermis fasciatus)被称为“江南第一名鱼”,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与我国传统历史文化松江鲈文化紧密相联系,并且入《本草纲目》具有药用价值。松江鲈是降海生殖鱼类,原广泛分布于北起丹东南至厦门的沿海地区,因水利设施的建设和水域环境污染等原因进入濒危状态。目前,我国的松江鲈仅残存于渤海湾,现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本申请人完成了松江鲈人工繁育并生产出可用于淡水池塘养殖的松江鲈夏花苗种(中国专利申请,发明名称:松江鲈鱼夏花苗种生产方法,专利申请号:200610048263.5,申请日:2006年9月12日)。松江鲈鱼进入商品生产,按国家规定必须在F2代以后进行,为此,解决松江鲈鱼F2代苗种问题,成为实现松江鲈鱼商品化的关键。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松江鲈鱼苗种,即松江鲈鱼F1代亲鱼和F2代苗种生产方法,实现了松江鲈鱼的商品化生产。
[0004] 本发明的构思是这样的:使用按中国专利申请“松江鲈鱼夏花苗种生产方法”,专利申请号:200610048263.5,生产出的F1代松江鲈夏花苗种进行F1代松江鲈成鱼的养殖和亲鱼的培育、催熟,并人工繁殖松江鲈F2代受精卵,进而生产出可用于商品鱼生产的F2代松江鲈夏花苗种。
[0005] 具体地,本发明所说的松江鲈鱼苗种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 (1)池塘及饵料准备
[0007] 早春3月,淡水或半咸水池塘经清塘除野后进水、发塘滋生浮游生物,投放青鳉800—1200尾/亩,投喂商品饵料培养青鳉,池边栽种水草为青鳉提供产卵基质,水草面积占池塘总面积的10—15%;
[0008] (2)F1代松江鲈鱼夏花苗种投放
[0009] 在池塘水温达到18℃—20℃,池塘出现枝角类或桡足类时,以800—1300尾/亩的投放量投入F1代松江鲈鱼夏花苗种;
[0010] (3)F1代松江鲈鱼与青鳉的混养
[0011] 在F1代松江鲈与青鳉混合养殖的过程中,维持池塘水深在60—80厘米,池水的透明度在30—40厘米之间,在池水透明度增高时,适当增加投饵量或追肥;当池水透明度降低时,减少投饵量或停止投饵;无需排水和换水;
[0012] (4)F1代松江鲈成鱼和青鳉的收获
[0013] 松江鲈F1代成鱼和青鳉的收获在十月上旬进行,先用小孔目拉网捕出青鳉和部分松江鲈后,排干池塘,在排水过程中收集静伏在池底的松江鲈;
[0014] (5)F1代松江鲈成鱼的海水过渡和越冬期间饲养管理
[0015] F1代松江鲈鱼的海水过渡和越冬在室内水泥池或大棚中进行;
[0016] ①海水过渡
[0017] 向池中加入淡水和海水使池水的盐度为7‰,收获的松江鲈和青鳉分别放入不同的池中,松江鲈池的池水深度为0.5米,池底放置鱼巢每平方米0.8—1.2个,投放量每平方米5尾,青鳉池水深1.5米,投放量每立方米水体0.5公斤,之后每天加入海水使池水的盐度增加3-5‰,使松江鲈池和青鳉池的池水盐度在5—7天内达到25—32‰;
[0018] ②越冬期饲养管理
[0019] a、F1代松江鲈成鱼养殖池
[0020] 自海水过渡开始,从青鳉养殖池中捞取青鳉,投入松江鲈养殖池中,密度为50尾/2
M 并维持上述密度,在被松江鲈食用密度降低时,添加青鳉,每2到3天清除一次池底的粪便并换水,保持水温不低于0℃,越冬期间按自然光照周期,阳光强烈时适当遮光,夜晚避免光照刺激;
[0021] b、青鳉养殖池
[0022] 青鳉进入室内养殖池后,每天按青鳉体重的5%投放人工饵料,根据摄食情况做适当调整,入冬后随着水温的降低,逐渐减少投饵量,每3—5天清除池底的残饵和粪便,并换水一次,换水量50%;
[0023] (6)松江鲈F1代成鱼的催熟
[0024] 在北方进入1月下旬、南方进入12月下旬,开始对松江鲈成鱼进行催熟,方法是:使池水环流,每天上午排水到水的深度仅剩10cm,停留1—2小时后再加水到50—70cm水深,催熟期间继续维持饵料鱼青鳉的密度;
[0025] (7)松江鲈F1代亲鱼的繁殖
[0026] 在北方进入3月初、南方进入2月中旬F1代松江鲈雄鱼争偶行为开始时,增加鱼巢一倍作为交配场所和产卵基质,此时仅维持繁殖期前青鳉密度的1/4,及时清除死亡个体,夜晚避免不必要的亮灯观察和干扰,每天早晨收集粘附在鱼巢内和池底的受精卵,即F2代松江鲈受精卵,及时放入孵化筐中流水孵化;
[0027] (8)F2代松江鲈受精卵的孵化
[0028] 水泥孵化池经消毒后放入经砂滤过的海水至0.4-0.6m深度,孵化池底部放置气石充气,并在池边缘处固定潜水泵产生环池水流,装有受精卵块的孵化筐经封口并固定在孵化池的底部,每天检查一次受精卵的发育情况,当受精卵发育到发眼期时,把盛有卵块的孵化筐放入用80目筛绢制成的网箱中,每个网箱放2—3个孵化筐,网箱放入另一孵化池,下缘离池底8—10cm,上缘露出水面10—15cm,网箱外的固定架上置1—2个水族箱用的塑料潜水泵,出水口接塑料管使池水流入网箱,当网箱内仔鱼孵化并上浮时,及时舀出仔鱼放入鱼苗培育池;
[0029] (9)F2代松江鲈夏花鱼苗培养
[0030] 室内水泥池经消毒后放入处理过的海水到1—1.5m深度,池底安装气石充气使池水的溶氧不低于5mg/L,水中加入人工或自然培养的单胞藻使池水透明度降到50-80cm,调3
整水面的照明为800—1000 lx;从孵化池取出的上浮松江鲈仔鱼以8000-20000尾/m 的密度投放到鱼苗培养池中;
[0031] ①鱼苗的开口
[0032] 松江鲈仔鱼出膜2-4天上浮游泳在鱼苗培养池内加轮虫开口,轮虫在室内用单胞藻或单胞藻加酵母进行强化,鱼苗培养池中的轮虫密度维持在4-6个/ml,同时在池水中加入人工培养的单胞藻,使池水的单胞密度约40000—60000/ml;
[0033] ②调节照度纠正幼鱼的趋光性集聚
[0034] 在池水中投放较高密度的单胞藻以降低池水的透明度,消除仔鱼的趋光性集聚;
[0035] ③投喂
[0036] 在投喂轮虫4—5天后,加投卤虫无节幼体,即同时投喂轮虫(4—6个)/ml与卤虫无节幼体(2-3个)/ml 4—5天,然后停止投喂轮虫,只投喂卤虫无节幼体(4-6个)/ml,继而可以使用桡足类和枝角类;
[0037] ④管理方法
[0038] 经常观察鱼苗的行为,并观察鱼苗胃肠中是否有食物,检查饵料轮虫、卤虫无节幼体和单胞藻是否处于上述的密度,每天监测池水的溶氧和氨氮,溶氧不小于7mg/L,氨氮不大于0.3mg/L,在鱼苗孵化10天以后换水时把排水管放入网箱虹吸排出池水原容积的20—30%,再加入同量的处理好的海水,换水后调整轮虫或卤虫无节幼体的密度,并添加单胞藻到上述的密度;
[0039] 从鱼苗入池后15天起,每5-7天用虹吸法清除池底的残饵和粪便;
[0040] ⑤分池
[0041] 当体长达到10mm的水花期松江鲈鱼苗时进行分池,使鱼苗密度为10000尾/m3,当3
鱼苗长到体长13mm时,放养密度进一步降到5000尾/m,达到上述规格的松江鲈水花鱼苗
2
开始进行变态营底栖生活,成为夏花鱼苗,这时的放养密度应不大于1500尾/m,当鱼苗长
2
到体长为15mm时,密度应不大于400-600尾/m ;
[0042] ⑥淡化、包装和运输
[0043] 完成变态的松江鲈夏花鱼苗可以进行淡化,淡化期间仍维持上述生物饵料的密度,淡化时在池中加淡水使池水的盐度每天降低3‰—5‰,在2—6天内达到5‰—7‰,就可以进行包装,运输到淡水湖泊或河流放流增殖,或投放到淡水池塘进行养殖。
[0044] 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0045] 本发明使用室外池塘与青鳉混养的方法,创造了全程对松江鲈F1代使用活体饵料、充分利用饲料和池塘的能量、无排放无污染无药物的高效率安全环保养殖模式。以池塘养殖收获的青鳉供应越冬期F1代松江鲈,解决了冬季鲜活饵料成本过高的问题,实现了鱼苗的健康培养。

具体实施方式

[0046]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
[0047] (1)池塘及饵料生物准备
[0048] 淡水池塘和盐度不超过5‰的半咸水池塘,在早春3月20日清塘除野后进水使池塘的平均深度为60厘米,进水口装置用孔径为20目的筛绢制成的网袋防止其它野鱼进入池塘。使用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复合肥料)施肥发塘促进浮游生物生长。具体除野和发塘的方法见鲤鱼等常规养殖鱼类的养殖规范。
[0049] 在水温达到15℃以上、浮游生物生长后,维持池塘水的透明度在25—35厘米之间,NH3浓度不越过0.3mg/L。此时放入越冬的青鳉(Oryzias latipes,用作松江鲈的活体饵料,采自沼泽中的芦苇或香蒲密集处,现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已养殖提供)1000尾/亩。此低密度的青鳉不需投饵。如池水透明度过高,浮游生物过少,每天按体重的2%投喂商品饲料,根据饲料的剩余情况调整饲料的投放量。在池塘周边栽种菹草或狐尾藻,面积是池塘总面积的10%,如果池塘淤泥较厚,可增加到15%。保证水草在6月上旬以前成活并生长。在已经有水草或芦苇生长的池塘,不必栽种水草,维持水草或芦苇面积占池塘总面积在上述范围内。在养殖过程中如果水草的面积扩大,需部分拔除维持上述面积。栽种水草的目的是为青鳉提供产卵基质。
[0050] (2)F1代松江鲈鱼夏花苗种投放
[0051] 在池塘水温达到18℃,池塘出现枝角类或桡足类时,以1000尾/亩的投放量投入按专利“松江鲈鱼夏花苗种生产方法”培育出的F1代松江鲈鱼夏花苗种,即着底期稚鱼。
[0052] (3)F1代松江鲈鱼与青鳉的立体化混养
[0053] F1代松江鲈鱼夏花苗种投放后,形成松江鲈鱼与青鳉的混养。在松江鲈鱼夏花苗种投放后的一个月内,每天上午10时和下午16时投放商品鱼饵料,日投饵量开始时可按投放入池塘的青鳉的体重的5%。在青鳉繁殖后无法估计青鳉的生物量时,则使用食台监测法确定投饵量。青鳉的繁殖情况可以通过采集水草样本观察附着的鱼卵的数量和观察池塘边缘处出现的仔鱼数量确定。F1代松江鲈稚鱼开始时依靠池塘中的浮游动物(桡足类和枝角类)为食,然后逐渐生长则相继以青鳉仔鱼、幼鱼、稚鱼和成鱼为食。青鳉成鱼的体长是2.5-3.5cm,在适合的温度和充足的饵料供应条件下,每20-40天左右可形成一个世代。各世代和各生长阶段的青鳉可以满足持续生长的松江鲈鱼的摄食口径,使得不同大小的松江鲈都能得到充分的饵料供应。同时,松江鲈的捕食抑制青鳉的过度繁殖,形成捕食者和猎物的动态平稳。青鳉栖息在水的中上层,也因索饵和游泳活动进入水的底层;而松江鲈栖息在池塘底部,索饵时上浮。松江鲈和青鳉的混养可以充分利用池塘水体,实现立体养殖。在青鳉与松江鲈混养的池塘中形成由多个食物链组成的食物网,即:饵料被青鳉食用,青鳉被松江鲈食用,残饵和粪便分解后被浮游植物和水草利用,浮游植物和有机残渣被浮游动物利用;浮游动物、残饵粪便分解发酵形成的有机碎屑和着生藻类被青鳉食用;青鳉也食用部分浮游植物和半腐败的水草。由此可以充分利用池塘的能量,形成池塘内能量的有效流动,不会出现单品种池塘养殖因轮虫茂盛和枝角类茂盛的缺氧现象。在夏季池塘底层水温超过
31℃时,松江鲈停止摄食,青鳉也食欲降低停止繁殖,此时应停止投饵或仅少量投饵。此高水温在北方仅有数天,但在南方可以持续一个多月之久。当水温降低后,可以恢复正常的投饵量。晚秋在水温降低到17℃以下时,青鳉停止繁殖,同时降低摄食量。此时要根据食台的监测情况逐渐减少投饵量。在整个F1代松江鲈与青鳉混合立体养殖的过程中,要维持池塘水深在60—80cm,池水的透明度在30—40cm之间。在池水透明度增高时,适当增加投饵量或追肥(每亩尿素0.5公斤、磷酸氢二铵0.1公斤);反之,当池水透明度降低时,减少投饵量或停止投饵。在整个池塘养殖过程中,因蒸发造成的水位降低时,补水到原来的水位,不需排水和换水。
[0054] (4)F1代松江鲈成鱼和青鳉的收获
[0055] 由于在自然条件下松江鲈从九月末到十月中旬进行降海洄游,池塘养殖的松江鲈F1代成鱼和青鳉的收获在十月上旬进行。先用小孔目拉网捕出青鳉和部分松江鲈后,排干池塘。在排水过程中收集静伏在池底的松江鲈,注意收集池塘底部凹坑里藏匿的松江鲈。收获的松江鲈可以用干法运输,即把松江鲈放在浸湿的稻糠中运输,青鳉用常规的带水运输。松江鲈和青鳉的混养方法在收获时每亩可获得F1代松江鲈成鱼480余尾,平均体重35克,高于自然种群的平均体重30%,成活率达到60%。获得青鳉每亩约50—70公斤,收获的青鳉完全可以满足越冬期松江鲈的饵料需求。
[0056] (5)F1代松江鲈成鱼的海水过渡和越冬
[0057] F1代松江鲈鱼的海水过渡和越冬在室内水泥池或大棚中进行。越冬期间不仅要维持松江鲈存活,而且要使其继续发育达到性成熟。
[0058] ①海水过渡
[0059] 向池中加入淡水和海水使池水的盐度为7‰,收获的松江鲈和青鳉分别放入不同的池中。松江鲈池的池水深度为0.5米,池底放置鱼巢(有缺口的陶花盆或海水贝类养殖用的有缺口浮球)每平方米一个,投放量每平方米5尾。青鳉池水深1.5米,投放量每立方米水体0.5公斤。之后每天加入海水使池水的盐度增加3‰,使松江鲈池和青鳉池的池水盐度在6天内达到全海水(盐度30‰)。
[0060] ②越冬期饲养管理
[0061] A、F1代松江鲈成鱼养殖池
[0062] 松江鲈进入室内池后,在自然光照和水温下,白天多隐匿在鱼巢中,傍晚时出来觅2
食。从海水过渡开始,从青鳉养殖池中捞取青鳉,投入松江鲈养殖池中,密度为50尾/M。在被松江鲈食用密度降低时,添加青鳉,维持上述密度。每2到3天清除一次池底的粪便并换水。进入冬季水温降低后,只要水温不低于0℃,不必加温。低水温对于松江鲈性腺的发育成熟是必要条件。松江鲈不同于其它鱼类,在低水温条件下仍然摄食。越冬期间按自然光照周期,阳光强烈时适当遮光即可,夜晚尽量避免光照刺激。
[0063] B、青鳉养殖池
[0064] 青鳉进入室内养殖池后,每天按体重的5%投放人工饵料,根据摄食情况做适当调整。入冬后随着水温的降低,逐渐减少投饵量。每3—5天清除池底的残饵和粪便,并换水一次,换水量50%。在养殖池中捕捞青鳉并移入松江鲈养殖池作饵料鱼时,尽量减少对青鳉的刺激和可能的网伤。
[0065] 青鳉在海水中不能繁殖。如需要繁殖,则要降低池水盐度到10‰以下或全淡水,设置人工光源形成14小时光照10小时黑暗,在池内放入产卵基质,提高水温到18—28℃。
[0066] (6)松江鲈F1代成鱼的催熟
[0067] 在北方进入1月下旬、南方进入12月下旬,开始对松江鲈成鱼进行催熟,即促进性腺发育。从此时起在养殖池的边缘处安排潜水泵使池水环流,潜水泵的功率根据养殖池的大小和形状决定,以形成的环流不冲走静息的松江鲈为宜。每天上午排水(同时吸污清除残饵和粪便)到水的深度仅剩10cm,停留一小时后再加水到50cm水深。催熟期间继续维持上述饵料鱼青鳉的密度。以上述方法催熟,人工养殖的F1代松江鲈成鱼从2月上旬开始雌鱼的卵巢加速发育,腹部逐渐膨大,雄鱼开始挤压腹部时可以挤出精液。此时F1代松江鲈成鱼进入性成熟,即成为F1代松江鲈亲鱼。
[0068] (7)松江鲈F1代亲鱼的繁殖
[0069] 在北方进入3月初、南方进入2月中旬时,F1代松江鲈亲鱼开始进入繁殖期。进入繁殖期的F1代松江鲈从傍晚开始成群绕池游动,数天后雄鱼开始争偶搏斗行为。在雄鱼争偶行为开始时增加鱼巢一倍作为交配场所和产卵基质。进入繁殖期的F1代松江鲈亲鱼仅有少数个体仍然摄食,此时仅维持繁殖期前青鳉密度的1/4即可。进入繁殖期的F1代松江鲈亲鱼,由于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引发的应激和雄鱼的争偶侵略行为,雌雄两性的死亡率都有所增加,此时要及时清除死亡个体。松江鲈亲鱼的交配和产卵多在夜晚进行,要避免不必要的亮灯观察和干扰。每天早晨收集粘附在鱼巢内和池底的受精卵(F2代松江鲈受精卵),及时放入具1.5×1.0cm的方形孔的塑料或铁丝制的文件筐中流水孵化。松江鲈亲鱼在产卵后死亡,繁殖期结束后仅有未产卵的雌鱼和部分雄鱼存活。要及时清除死亡的亲鱼,防止水质变坏,并根据水质情况,增加换水的次数。存活的F1代松江鲈亲鱼,可以进入池塘继续养殖。但是不可以与松江鲈苗种同池养殖。
[0070] (8)F2代松江鲈受精卵的孵化
[0071] 水泥孵化池经消毒后放入经砂滤过的海水至0.5m深度,孵化池底部放置气石2
(1—1.5个/m)充气,并在池边缘处固定一至二个100w塑料潜水泵产生环池水流。装有受精卵决的具1.0×1.0cm—1.5×1.5cm孔目的孵化筐经封口并固定在孵化池底的边缘处,每天检查一次受精卵的发育情况,及时清除死卵。在随气温升高海水逐渐自然升温的情况下(5—12℃)25—30天孵化。当受精卵发育到发眼期时,把盛有卵块的孵化筐放入用80目筛绢制成的网箱中,每个网箱放2—3个孵化筐,网箱下缘离池底8—10cm,上缘露出水面
10—15cm,网箱外的固定架上安置1—2个水族箱用的8—20w塑料潜水泵,出水口接塑料
3
管使池水流入网箱,当网箱内仔鱼孵化并上浮时,及时舀出仔鱼,以8000-20000尾/m 的密度放入鱼苗培育池;
[0072] (9)F2代松江鲈夏花鱼苗培养
[0073] A、鱼苗培养池设置
[0074] 15—40m2水泥池经洗刷、消毒并冲洗干净后,池底安装气石1个/m2,加入经砂滤的海水至1.5m深度。气泵充气维持溶氧不低于7mg/L。培养池上方安装碘钨灯使水面照度为800—10001x。
[0075] B、鱼苗的投放
[0076] 孵化池中已出膜上浮的松江鲈仔鱼投放到鱼苗培养池,投放密度8000-20000尾/3
m。鱼苗培养池的水深要根据上述的仔鱼参考密度进行调整。
[0077] C、鱼苗的开口
[0078] 松江鲈仔鱼出膜约2-4天陆续开始上浮游泳。在此时的自然海水水温条件下(7℃—10℃)松江鲈仔鱼的卵黄囊吸收较慢,只要在上浮游泳的3天内在鱼苗培养池内加轮虫开口即可。轮虫在室内用单胞藻或单胞藻加酵母进行培养,直到多数轮虫携带卵时使用。携带夏卵的轮虫进入鱼苗培养池后,夏卵孵化成小体型轮虫,成为仔鱼的最佳开口饵料。鱼苗培养池中的轮虫密度要维持在4-6个/ml,同时在池水中加入人工培养的小新月菱形藻,使池水的小新月菱形藻浓度约50000/ml。培育小新月菱形藻的营养盐中要使用硝态氮避免使用铵态氮,防止过多的铵态氮进入鱼池。在鱼苗培养池中加入小新月菱形藻有以下的作用:①对轮虫进行营养强化,使轮虫及时得到饵料体内含有足够的营养成分,特别是含有仔鱼发育必需的不饱合脂肪酸。②此时鱼苗培养池的水温(7℃—10℃)正在小新月菱形藻的正常生长范围,可通过其有机光合成作用及时去除幼鱼和饵料生物(轮虫、卤虫幼体)的有害代谢废物,改善池水的水质。③降低池水透明度,纠正仔鱼的趋光性。
[0079] D、调节照度纠正幼鱼的趋光性集聚
[0080] 松江鲈幼鱼在上浮游泳后的5—7天内呈现强烈的趋光性,此时幼鱼向明亮处集聚,争夺光照强的局部区域。如不及时调整光照强度使之均匀,幼鱼易耗尽体力而死亡。在池水中投放较高密度的小新月菱形藻可以降低池水的透明度,有效地消除仔鱼的趋光性集聚。如不在池水中添加小新月菱形藻,则要采取遮光措施使池水表面的照度在501x以下,这样可使幼鱼不再进行光照争夺,恢复正常的均匀分布和正常摄食行为。幼鱼的趋光性持续5-7天消失,届时可取消遮光措施。
[0081] E、投喂
[0082] 在投喂轮虫4—5天后,加投卤虫无节幼体,即同时投喂轮虫(4—6个/ml)与卤虫无节幼体(2-3个/ml)4—5天。然后停止投喂轮虫,只投喂卤虫无节幼体(4-6个/ml)。此期间仍投放小新月菱形藻维持上述的密度和并维持上述的光照。在鱼苗培养池中投放小新月菱形藻对一龄或二龄卤虫幼体进行营养强化是一项重要的使鱼苗正常生长和发育的措施。
[0083] 至此鱼苗已具有一定的主动觅食能力,但仍维持浮游生活状态。在渤海湾的自然水温下,从孵化开始经约20天,幼鱼体长达到10-12mm。
[0084] F、管理
[0085] 经常观察鱼苗的行为,并观察鱼苗胃肠中是否有食物。检查饵料(轮虫、卤虫无节幼体)和小新月菱形藻是否处于上述的密度。正常情况鱼苗在池中各深度上呈随机分布,如多数鱼苗上浮到水面时要注意是否缺氧。每天监测池水的溶氧和氨氮,溶氧要不小于7mg/L,氨氮要不大于0.3mg/L。如溶氧下降或氨氮上升时需及时换水。在仔鱼入池的10天以内不能换水,以免鱼苗受到伤害。在10天以后换水时把排水管放入网箱虹吸排出池水原容积的20—30%,再加入同量的处理好的海水。换水后调整轮虫或卤虫无节幼体的密度,并添加小新月菱形藻到上述的密度。
[0086] 从鱼苗入池后15天起,每5-7天用虹吸法清除池底的残饵和粪便。
[0087] G、分池
[0088] 体长达到10mm的水花期松江鲈鱼苗在静水鱼池中已经具备初步的主动游泳和主3
动觅食的能力,逐渐开始集群游动。此时要进行分池,使鱼苗密度为10000尾/m。当鱼苗
3
长到体长13mm时,密度要进一步降到5000尾/m。达到上述规格的松江鲈水花在正常情况下开始进行变态。水花后期进入变态的松江鲈鱼苗的体长增长很慢,体宽增长迅速,并逐渐变成腹背侧扁体型。进入水花后期时,要注意观察鱼苗是否正常进行变态。当鱼苗变态营
2
底栖生活时,即发育到夏花阶段时,要使放养密度不大于1500尾/m。适当降低密度可使鱼苗生长快些,但降低鱼池的利用率。此时密度要按鱼池的底面积而不是按水体的体积计算。
2
当鱼苗长到体长为15mm时,密度要不大于500尾/m。
[0089] H、淡化及饵料转换
[0090] 当鱼苗发育到变态并营底栖生活时,进行鱼苗的淡化。淡化在六天内进行完毕,每天降低盐度5‰,到盐度为5—7‰为止。当盐度降低到10‰或以下时,卤虫无节幼体的存活时间显著缩短,易造成鱼苗摄食不足并污染水质。可以使用:①淡水桡足类从淡水池塘或水坑捞取桡足类,经自来水冲洗干净后投入培养池。淡水桡足类在海水中的存活时间是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