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混合动力机动车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810153082.8

文献号 : CN101428555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周登荣朱仕亮

申请人 : 周登荣朱仕亮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混合动力机动车,包括方向盘、前桥架、后桥架、连接前桥架后桥架的大梁、车体、前桥架和后桥架通过传动轴连接的轮毂、能量回收装置、能量储存装置、动力驱动装置、控制装置、换档装置及辅助装置,其能量回收装置连接能量储存装置,能量储存装置连接动力驱动装置,控制装置分别控制能量回收装置和动力驱动装置以及辅助装置。当机动车在正常行驶时空气动力发动机提供动力,当机动车在制动、刹车、转弯、下坡等需要减速时,此时开动轮毂发电和叶轮发电,收集电能并再利用,此种方式回收的能源相当可观,这样使得本发明的能源得到很好的补充,综上所述本发明以空气动力为主动力,且多路能源回收和利用,且气源采集方便,能量转化效率高、尾气排放接近于零污染,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权利要求 :

1.一种空气混合动力机动车,包括方向盘、前桥架、后桥架、连接前桥架后桥架的大梁、车体、前桥架和后桥架通过传动轴连接的轮毂、能量回收装置、能量储存装置、动力驱动装置、控制装置、换档装置及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能量回收装置包括电能回收装置、压缩空气回收装置;其中电能回收装置包括叶轮发电机、轮毂发电装置以及太阳能发电装置,叶轮发电机安装在车体上,轮毂发电装置安装在轮毂内侧,太阳能发电装置安装在车体的顶部,叶轮发电机、轮毂发电装置以及太阳能发电装置分别连接充电分配器,充电分配器连接变频器;压缩空气回收装置包括重力采压装置,重力采压装置安装在轮毂内侧的悬挂装置上,悬挂装置上端连接车体,重力采压装置的上端与车体连接;所述能量回收装置连接能量储存装置,所述能量储存装置包括压缩空气储气罐、蓄电瓶,所述压缩空气储气罐包括主储气罐和辅储气罐,主储气罐和辅储气罐分别连接自动进气阀,自动进气阀连接恒压室;

主储气罐上安装有安全阀、压力表、出气阀、加气阀,辅储气罐安装有安全阀、出气阀,主储气罐和辅储气罐上的出气阀分别连接恒压室的自动进气阀;所述充电分配器通过变频器连接蓄电瓶,辅储气罐与重力采压装置连接;所述能量储存装置连接动力驱动装置,所述动力驱动装置包括空气动力发动机、电动机;空气动力发动机、电动机的输出端通过离合器、变速箱、传动轴连接轮毂,变速箱连接换挡装置,空气动力发动机通过排气管连接排气筒;所述动力驱动装置连接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启动主控器、气电切换器、气电启动控制器、自动控制器、制动器,所述启动主控器输入端分别连接恒压室、蓄电瓶,启动主控器的输出端连接气电启动控制器,气电启动控制器连接自动控制器,自动控制器连接气电切换器,所述制动器连接制动助力分油泵,制动助力分油泵通过油管连接断路复位器,断路复位器连接自动控制器,制动助力分油泵通过油管分别连接控制刹车碟片的刹车钳,断路复位器输出端分别连接空气压力分配室、电动机,空气压力分配室连接空气动力发动机,所述控制装置连接辅助装置,所述辅助装置包括照明装置、扬声器、空调、显示仪表,照明装置、显示仪表分别连接蓄电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混合动力机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发电机包括风扇式叶轮发电机和滚筒式叶轮发电机,所述的风扇式叶轮发电机分布在车头中网处,所述滚筒式叶轮发电机分布在车体的两侧以及车体的后侧,每个叶轮发电机的外侧均设有可折叠的挡风罩,挡风罩连接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连接控制器,控制器分别连接蓄电瓶、制动器下端设置的接触器和换挡装置的空挡位处设置的接触器,叶轮发电机包括整流罩、风扇叶轮,风扇叶轮连接发电机,叶轮发电机通过导线连接充电分配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混合动力机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在轮毂内侧的轮毂发电装置包括安装在机动车车体上的发电机外壳,发电机外壳内安装用永磁体制成的定子和转子,转子套装在传动轴上,转子的一端传动轴上安装有液压离合器,液压离合器连接助力分油泵,发电机通过导线连接充电分配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混合动力机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在轮毂内侧的悬挂装置上的重力采压装置包括位于机动车轮毂内侧悬挂支架上设有具有活塞作用的导向柱,导向柱的外圆周套装有缸套,导向柱外圆周壁上设有环形凹槽,凹槽内设有活塞环,缸套上端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和出气口上分别设有进气阀和出气阀,进气口与外界大气相通,出气口与辅储气罐相连,缸套通过紧固件与车体相连,缸套的外圆周壁上定位环,定位环的下端外圆周壁上套装有减震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混合动力机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恒压室内设有电加热器,电加热器连接电加热自动控制器,恒压室上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连接电加热自动控制器,电加热自动控制器连接蓄电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混合动力机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动力发动机包括气缸床、活塞、凸轮轴、曲轴,气缸床上设有数个气缸,每个气缸上均设有进气门和排气门,进气门连接进气管,排气门连接排气管,每个气缸的排气管通过排气总管连接排气室,排气室内至少设有一个叶轮发电机,叶轮发电机输出端通过充电分配器、变频器连接蓄电瓶,所述每个气缸的进气门处设有进气控制装置,进气控制装置上端设有控制进气门开、闭的凸轮轴,每个气缸的排气门处设排气控制装置,排气控制装置上端设有控制排气门开、闭的凸轮轴,所述凸轮轴通过支撑架安装气缸床上,凸轮轴的一端设有链轮,活塞通过连杆连接曲轴,对应凸轮轴上的链轮位置处的曲轴上设有链轮,该链轮通过链条连接凸轮轴上的链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混合动力机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曲轴一端设有速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连接安装在气缸床上的液压泵,液压泵连接恒压室的进气阀。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混合动力机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控制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导向柱,导向柱上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上端设有固定在导向柱上的弹簧压盖,导向柱的上端点与凸轮轴的凸轮相切,导向柱的下端连接气缸进气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混合动力机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控制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导向柱,导向柱上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上端设有固定在导向柱上的弹簧压盖,导向柱的上端与凸轮轴的凸轮相切,导向柱的下端连接气缸排气门。

说明书 :

空气混合动力机动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混合动力机动车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气混合动力机动车。 背景技术
[0002] 机动车发明和出现,给人们物质文化生活带来巨变,推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繁荣,它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现有机动车一般采用汽油或柴油(统称燃油)为燃料,以燃油燃烧释放的能量作为动力来驱动机动车前进。燃油燃烧后的大量排放物造成大气的严重污染,已成为全人类所面临和解决的问题。同时,燃油资源是有限的和不可再生的,在不远的将来,燃油就会耗尽。多少年来人们进行了不断的有益探索,当前世界各国竞相研发电动机动车,电动机动车的发明为解决这一问题带来了一线曙光,但是其蓄电池的蓄电量不够大、充电时间过长、一次充电后行驶量程有限等问题限制了电动机动车在现阶段中的广泛使用,同时充电过程也是消耗其他能源,另外电动车电瓶制造和回收存在一定的环境污染,制约了电动机动车的发展。以生物技术分解海水获得氢气,以氢气作为燃料驱动机动车,污染较小,虽资源充足,但这一技术成本较大,况且仍有许多技术难题未能克服,不易推广。 [0003] 应时而生的环保型的空气动力机动车系利用压缩空气作为能量载体,驱动车辆,它有两个突出优点:第一,尾气排放接近于零污染,因为空气经过压缩、膨胀作功,排放的过程没有污染物出现。第二,采集方便,成本低,且能量转化效率高。压缩空气在作功过程中,没有“相变”变化,因而没有相变能量损失。空气动力机动车的心脏就是气源和热源,根据能量平衡原理,气体在压缩时是放热过程。反之,气体在膨胀时是吸热过程。因此,要空气动力机动车开发成功,就必须解决热源和气源两个问题。目前公开一种空气动力汽车,专利申请号99111828.6和一种空气动力汽车00131220.0均未涉及到膨胀作功时吸热降温的问题,上述两种空气动力汽车,能源单一,另外造成能源的浪费。专利申请号02111984.8和02111983.X用气动一燃油/燃气混合动力解决膨胀吸热问题,无形中增加技术复杂性,自重增加、体积增大、空间减少、能耗增加等,显示不出气动机动车的优越性。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以空气动力为主动力,且多路 能源回收和利用,即集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和利用机动车自身重力收集压缩空气做功为一体,且能量转化效率高、尾气排放接近于零污染的空气混合动力机动车。
[0005]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6] 一种空气混合动力机动车,包括方向盘、前桥架、后桥架、连接前桥架后桥架的大梁、车体、前桥架和后桥架通过传动轴连接的轮毂、能量回收装置、能量储存装置、动力驱动装置、控制装置、换档装置及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能量回收装置包括电能回收装置、压缩空气回收装置;其中电能回收装置包括叶轮发电机、轮毂发电装置以及太阳能发电装置,叶轮发电机安装在车体上,轮毂发电装置安装在轮毂内侧,太阳能发电装置安装在车体的顶部,叶轮发电机、轮毂发电装置以及太阳能发电装置分别连接充电分配器,充电分配器连接变频器;压缩空气回收装置包括重力采压装置,重力采压装置安装在轮毂内侧的悬挂装置上,悬挂装置上端连接车体,重力采压装置的上端与车体连接;所述能量回收装置连接能量储存装置,所述能量储存装置包括压缩空气储气罐、蓄电瓶,所述压缩空气储气罐包括主储气罐和辅储气罐,主储气罐和辅储气罐分别连接自动进气阀,自动进气阀连接恒压室;主储气罐上安装有安全阀、压力表、出气阀、加气阀,辅储气罐安装有安全阀、出气阀,主储气罐和辅储气罐上的出气阀分别连接恒压室的自动进气阀;所述充电分配器通过变频器连接蓄电瓶,辅储气罐与重力采压装置连接;所述能量储存装置连接动力驱动装置,所述动力驱动装置包括空气动力发动机、电动机;空气动力发动机、电动机的输出端通过离合器、变速箱、传动轴连接轮毂,变速箱连接换挡装置,空气动力发动机通过排气管连接排气筒;所述动力驱动装置连接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启动主控器、气电切换器、气电启动控制器、自动控制器、制动器,所述启动主控器输入端分别连接恒压室、蓄电瓶,启动主控器的输出端连接气电启动控制器,气电启动控制器连接自动控制器,自动控制器连接气电切换器,所述制动器连接制动助力分油泵,制动助力分油泵通过油管连接断路复位器,断路复位器连接自动控制器,制动助力分油泵通过油管分别连接控制刹车碟片的刹车钳,断路复位器输出端分别连接空气压力分配室、电动机,空气压力分配室连接空气动力发动机,所述控制装置连接辅助装置,所述辅助装置包括照明装置、扬声器、空调、显示仪表,照明装置、显示仪表分别连接蓄电瓶。
[0007] 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0008] 所述叶轮发电机包括风扇式叶轮发电机和滚筒式叶轮发电机,所述的风扇式叶轮发 电机分布在车头中网处,所述滚筒式叶轮发电机分布在车体的两侧以及车体的后侧,每个叶轮发电机的外侧均设有可折叠的挡风罩,挡风罩连接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连接控制器,控制器分别连接蓄电瓶、制动器下端设置的接触器和换挡装置的空挡位处设置的接触器,叶轮发电机包括整流罩、风扇叶轮,风扇叶轮连接发电机,叶轮发电机通过导线连接充电分配器。
[0009] 所述安装在轮毂内侧的轮毂发电装置包括安装在机动车车体上的发电机外壳,发电机外壳内安装用永磁体制成的定子和转子,转子套装在传动轴上,转子的一端传动轴上安装有液压离合器,液压离合器连接助力分油泵,发电机通过导线连接充电分配器。 [0010] 所述安装在轮毂内侧的悬挂装置上的重力采压装置包括位于机动车轮毂内侧悬挂支架上设有具有活塞作用的导向柱,导向柱的外圆周套装有缸套,导向柱外圆周壁上设有环形凹槽,凹槽内设有活塞环,缸套上端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和出气口上分别设有进气阀和出气阀,进气口与外界大气相通,出气口与辅储气罐相连,缸套通过紧固件与车体相连,缸套的外圆周壁上定位环,定位环的下端外圆周壁上套装有减震弹簧。 [0011] 所述恒压室内设有电加热器,电加热器连接电加热自动控制器,恒压室上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连接电加热自动控制器,电加热自动控制器连接蓄电瓶。 [0012] 所述空气动力发动机包括气缸床、活塞、凸轮轴、曲轴,气缸床上设有数个气缸,每个气缸上均设有进气门和排气门,进气门连接进气管,排气门连接排气管,每个气缸的排气管通过排气总管连接排气室,排气室内至少设有一个叶轮发电机,叶轮发电机输出端通过充电分配器、变频器连接蓄电瓶,所述每个气缸的进气门处设有进气控制装置,进气控制装置上端设有控制进气门开、闭的凸轮轴,每个气缸的排气门处设排气控制装置,排气控制装置上端设有控制排气门开、闭的凸轮轴,所述凸轮轴通过支撑架安装气缸床上,凸轮轴的一端设有链轮,活塞通过连杆连接曲轴,对应凸轮轴上的链轮位置处的曲轴上设有链轮,该链轮通过链条连接凸轮轴上的链轮。
[0013] 所述发动机曲轴一端设有速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连接安装在气缸床上的液压泵,液压泵连接恒压室的进气阀。
[0014] 所述进气控制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导向柱,导向柱上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上端设有固定在导向柱上的弹簧压盖,导向柱的上端点与凸轮轴的凸轮相切,导向柱的下端连接气缸进气门。
[0015] 所述排气控制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导向柱,导向柱上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 簧的上端设有固定在导向柱上的弹簧压盖,导向柱的上端与凸轮轴的凸轮相切,导向柱的下端连接气缸排气门。
[0016]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发明包括能量回收装置、能量储存装置、动力驱动装置、控制装置、换档装置及辅助装置,所述的能量回收装置包括电能回收装置、压缩空气回收装置;其中电能回收装置包括叶轮发电机、轮毂发电装置以及太阳能发电装置,压缩空气回收装置包括重力采压装置;所述能量储存装置包括压缩空气储气罐、蓄电瓶,其能量回收装置连接能量储存装置,能量储存装置连接动力驱动装置,控制装置分别控制能量回收装置和动力驱动装置以及辅助装置。当机动车在正常行驶时空气动力发动机做功和空气动力发动机排气室内的叶轮机做功,其轮毂发电和车体上安装的叶轮发电机不做功,当机动车在制动、刹车、转弯、下坡等需要减速时,此时开动轮毂发电和叶轮发电,收集电能并再利用,此种方式回收的能源相当可观,这样使得本发明的能源得到很好的补充,综上所述本发明以空气动力为主动力,且多路能源回收和利用,即集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和利用机动车自身重力收集压缩空气做功为一体,并气源采集方便,能量转化效率高、尾气排放接近于零污染。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是本发明的动力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是本发明的气路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是本发明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0021] 图5是本发明的液压制动结构示意图;
[0022] 图6是本发明中风扇式叶轮发电机结构示意图;
[0023] 图7是本发明中滚筒式叶轮发电机结构示意图;
[0024] 图8是本发明中轮毂发电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5] 图9是空气动力发动机结构示意图;
[0026] 图10是单个气缸结构示意图;
[0027] 图11是重力采压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8] 图中:1、前桥架;2、后桥架;3、大梁;4、传动轴;5、车体;6、轮毂;7、换档装置;8、辅助装置;9、叶轮发电机;9-1、挡风罩;9-2、驱动电机;9-2-1、控制器;9-3整流罩;9-4、风扇叶轮;9-5、发电机;10、轮毂发电装置;10-1、发电机外壳;10-2、 转子;10-3、定子;10-4、液压离合器;11、太阳能发电装置;11-1、太阳能电池板;12、充电分配器;13、变频器;14、蓄电瓶;15、重力采压装置;15-1、导向柱;15-2、缸套;15-3、活塞环;15-4、进气口;15-5、进气阀;15-6、出气口;15-7、出气阀;15-8、定位环;15-9、减震弹簧;16、主储气罐;16-1、安全阀;16-2、压力表;16-3、出气阀;16-4、加气阀;17、辅储气罐;17-1、安全阀;17-2、出气阀;18、恒压室;18-1、自动进气阀;18-2、电加热器;18-3、电加热自动控制器;18-4、压力传感器;19、空气压力分配室;20、空气动力发动机;20-1、气缸床;20-2、气缸;20-2-1、进气门;20-2-2、排气门;20-2-3、进气管;20-2-4、排气管;20-2-5、排气总管;20-2-6排气室;20-2-7叶轮发电机;20-2-8、进气控制装置;20-2-81、底座;20-2-82、导向柱;20-2-83、复位弹簧;20-2-84、弹簧压盖;20-2-9、排气控制装置;20-2-91、底座;20-2-92、导向柱;20-2-93、复位弹簧;20-2-94、弹簧压盖;20-3、活塞;20-4、凸轮轴;
20-4-1链轮;20-4-2、凸轮;20-5、曲轴;20-5-1、链轮;20-6、连杆;20-7、链条;20-8、速度传感器;20-9、液压泵;21、电动机;22、启动主控器;23、气电切换器;24、气电启动控制器;
25、制动器;26、制动助力分油泵;27、断路复位器;28、自动控制器;29、刹车碟片;30、刹车钳;31、离合器;32、变速箱、33、悬挂装置;34、排气管;35、排气筒;36、方向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30] 请参阅图1至图5,一种空气混合动力机动车,包括方向盘36、前桥架1、后桥架2、连接前桥架后桥架的大梁3、车体5、前桥架1和后桥架2通过传动轴4连接的轮毂6、能量回收装置、能量储存装置、动力驱动装置、控制装置、换档装置7及辅助装置8。所述的能量回收装置包括电能回收装置、压缩空气回收装置;其中电能回收装置包括叶轮发电机9、轮毂发电装置10以及太阳能发电装置11,压缩空气回收装置包括重力采压装置15;所述能量储存装置包括压缩空气储气罐、蓄电瓶14,其能量回收装置连接能量储存装置,能量储存装置连接动力驱动装置,控制装置分别控制能量回收装置和动力驱动装置以及辅助装置。本发明动力驱动以压缩空气做功为主动力,当机动车在行驶时颠伏、上下坡、启动以及转弯时,通过重力采压装置15收集压缩空气,作为空气总动力的一个补充;为了保证机动车在行驶时减小较大阻力,叶轮发电机9、轮毂发电装置10在机动 车行驶时不工作,当机动车刹车、转弯、下坡以及空挡滑行时,通过控制装置开启叶轮发电机9、轮毂发电装置10进行发电,同时增大了阻力,使得机动车的速度下降,确保刹车、转弯以及下坡时的安全性能。太阳能发电装置通过光和热能进行收集能源,并补充蓄电瓶的电能。
[0031] 叶轮发电机9包括两种结构形式,一种风扇式叶轮发电机,该叶轮发电机安装在中网处,请参阅图6;另一种为滚筒式叶轮发电机,请参阅图7此滚筒式叶轮发电机安装在车体两侧及后侧,每个叶轮发电机的外侧均设有可折叠的挡风罩9-1,挡风罩连接驱动电机9-2,驱动电机连接控制器9-2-1,控制器分别连接蓄电瓶14、制动器25下端和换挡装置7的空挡位处设置的接触器,叶轮发电机包括整流罩9-3、风扇叶轮9-4,风扇叶轮连接发电机9-5,叶轮发电机9通过导线连接充电分配器12,由充电分配器通过导线输送到变频器
13,通过变频器的变频、恒压、整流给蓄电瓶14集中充电;轮毂发电装置10安装在轮毂6内侧,请参阅图8,主要包括安装在机动车车体上的发电机外壳10-1,发电机外壳内安装定子
10-3和转子10-2,转子和定子均采用永磁体,转子套装在传动轴4上,转子的一端传动轴4上安装有液压离合器10-4,液压离合器连接助力分油泵26,发电机通过导线连接充电分配器12。当机动车刹车、转弯、下坡以及空挡滑行时,通过控制装置启动液压离合器10-4,液压离合器使得传动轴4带动转子10-2一起转动,此时转子10-2与定子10-3做切割磁力线运动产生电能,该电能仍需要充电分配器12的分配、变频器的变频、恒压、整流最终给蓄电瓶充电;另外在车体的顶部还安装太阳能发电装置11,太阳能发电该技术目前比较成熟,一般在机动车的车顶布置一块太阳能电池板11-1,太阳能电池板的充电触电通过导线连接充电分配器12,收集的此电能也通过充电分配器12的分配、变频器13的变频、恒压、整流最终给蓄电瓶14充电,综上所述电能回收装置充分收集了机动车在当机动车刹车、转弯、下坡以及空挡滑行时所能收集的能源。所有充电分配器12通过变频器13连接蓄电瓶14。 [0032] 能量回收装置中的压缩空气回收装置包括重力采压装置15,请参阅图11,重力采压装置安装在轮毂内侧的悬挂装置33上(悬挂装置为机动车行业比较成熟的一项技术,在此不做详细描述),悬挂装置上端连接车体,重力采压装置15的上端与车体连接;其重力采压装置包括位于机动车轮毂内侧传动轴上设有具有活塞作用的导向柱15-1,导向柱的外圆周套装有缸套15-2,导向柱外圆周壁上设有环形凹槽,凹槽内设有活塞环15-3,缸套上端设有进气口15-4和出气口15-6,进气口和出气口上分别设有进气阀15-5和出气 阀15-7,进气口与外界大气相通,出气口与辅储气罐17相连,缸套15-2通过紧固件与车体相连,缸套15-2的外圆周壁上定位环15-8,定位环的下端外圆周壁上套装有减震弹簧15-9,机动车在行驶是由于路面的不平、刹车以及行驶的惯性会使得机动车上下起伏,在上下起伏时会产生较大作用力,此作用力带动重力采压装置收集压缩空气。
[0033] 所述压缩空气储气罐包括主储气罐16和辅储气罐17,主储气罐和辅储气罐分别通过导气管连接的自动进气阀18-1,自动进气阀连接恒压室18,主储气罐16上安装有安全阀16-1、压力表16-2、出气阀16-3、加气阀16-4,由于压缩空气在膨胀时吸热,因此恒压室18内还设有电加热器18-2,电加热器连接电加热自动控制器18-3,恒压室18设有压力传感器18-4,压力传感器连接电加热自动控制器18-3,电加热自动控制器连接蓄电瓶14;当主储气罐的压力达到压力传感器所设定值后,压力传感器18-4将信号传给电加热自动控制器18-3,电加热自动控制器得到信号后控制蓄电瓶14停止给电加热器供电,停止加热;当主储气罐16内的压力值低于压力传感器18-4所设定压力值时,压力传感器将给电加热自动控制器18-3信号,电加热自动控制器将控制蓄电瓶给电加热器供电开始加热。此结构利用空气的热胀冷缩特性,通过对主储气罐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在密闭的主储气罐内随着空气温度升高空气的压力值也随之上升,达到恒压室所承受压力范围后释放压力空气,压力空气将驱动空气动力发动机工作,从而获得动力,此动力可直接驱动空气混合动力机动车行驶,也可作为机动车自身发电装置获得电能的补充动力,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辅储气罐
17上安装有安全阀17-1、出气阀17-2,出气阀连接恒压室18的自动进气阀18-1。 [0034] 请参阅图9和图10,所述能量储存装置连接的动力驱动装置,包括空气动力发动机20、电动机21;空气动力发动机20、电动机21的输出端通过离合器31、变速箱32、传动轴
4连接轮毂6,空气动力发动机20通过排气管34连接排气筒35;所述空气动力发动机包括气缸床20-1、活塞20-3、凸轮轴20-4、曲轴20-5,气缸床上设有数个气缸20-2,每个气缸上均设有进气门20-2-1和排气门20-2-2,进气门20-2-1连接进气管20-2-3,排气门20-2-2连接排气管20-2-4,每个气缸的排气管20-2-4通过排气总管20-2-5连接排气室20-2-6,排气室内至少设有一个叶轮发电机20-2-7,叶轮发电机连接蓄电瓶14,排气室内设有叶轮发电机20-2-7,做功完毕后的压缩空气带动叶轮发电机发电,从而可获得电能,这样充分利用做功完毕后的压缩空气,达到重复利用、节能的目的,上述的叶轮发电机可根据从气缸排出的压缩空气的压力设置多个,此叶轮发电机20-2-7还具有减弱 具有高压的压缩空气,从而使得从排气室20-2-6内排出接近常压,叶轮发电机发出的电能通过充电分配器12的分配和变频器13的变频、恒压、整流给蓄电瓶14进行充电。所述每个气缸的进气门20-2-1处设有进气控制装置20-2-8,进气控制装置上端设有控制进气门开、闭的凸轮轴20-4,所述进气控制装置20-2-8包括底座20-2-81,底座上设有导向柱20-2-82,导向柱上设有复位弹簧20-2-83,复位弹簧的上端设有固定在导向柱上的弹簧压盖20-2-84,导向柱的上端点与凸轮轴20-4的凸轮20-4-2相切,导向柱20-2-82的下端连接气缸进气门20-2-1。每个气缸的排气门处设排气控制装置20-2-9,排气控制装置上端设有控制排气门20-2-2开、闭的凸轮轴20-4,所述排气控制装置包括底座20-2-91,底座上设有导向柱20-2-92,导向柱上设有复位弹簧20-2-93,复位弹簧的上端设有固定在导向柱上的弹簧压盖20-2-94,导向柱
20-2-92的上端与凸轮轴20-4的凸轮20-4-2相切,导向柱的下端连接气缸排气门20-2-2。
所述凸轮轴20-4通过支撑架安装气缸床20-1上,凸轮轴20-4的一端设有链轮20-4-1,活塞20-3通过连杆20-6连接曲轴20-5,对应凸轮轴上的链轮20-4-1位置处的曲轴20-5上设有链轮20-5-1,该链轮通过链条20-7连接凸轮轴20-4上的链轮20-4-1。这样保证了整个做功的协调和稳定。所述发动机曲轴20-5一端设有速度传感器20-8,速度传感器连接安装在气缸床上的液压泵20-9,液压泵连接恒压室的自动进气阀18-1。通过发动机曲轴20-5的转速控制自动进气阀18-1开度的大小,即供气量的多少。
[0035] 请参阅图1至图5,所述动力驱动装置连接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启动主控器22、气电切换器23、气电启动控制器24、自动控制器28、制动器25,所述启动主控器22输入端分别连接恒压室18、蓄电瓶14,启动主控器22的输出端连接气电启动控制器24,气电启动控制器24连接自动控制器28,自动控制器连接气电切换器23,所述制动器25连接制动助力分油泵26,制动助力分油泵通过油管连接断路复位器27,断路复位器连接自动控制器28,制动助力分油泵通过油管分别连接控制刹车碟片29的刹车钳30,自动控制器28输出端分别连接空气压力分配室19、电动机21,空气压力分配室19连接空气动力发动机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