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处理图像的方法、装置及终端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810185184.8

文献号 : CN10144260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王璇

申请人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态处理图像的方法,包括:获取图像一,并将其保存和设置为背景图像;获取图像二,并将其编辑为前景图像;对所述背景图像和前景图像进行图像合成操作。本发明同时相应地公开了动态处理图像的装置和终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拍照过程中能将用户喜爱的相关画面进行延续利用,从而提高用户拍照的趣味,增强拍照乐趣。

权利要求 :

1.一种动态处理图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图像一,并将其保存和设置为背景图像;

获取图像二,并根据在获取图像二之前预先设置的编辑方式将所述图像二编辑为前景图像;和对所述背景图像和前景图像进行图像合成操作,

其中,所述图像的获取为拍照方式,且所述图像二的编辑方式为:设置所述前景图像的位置和大小,并设置所述图像二转换为前景图像的方式;或通过图像切割算法将所述图像二转换为像框图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所述前景图像的位置和大小是通过设置上下左右四个坐标完成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二转换为前景图像的方式为按照所述位置和大小切割或压缩所述图像二。

4.一种动态处理图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获取单元,用于先后获取图像一和图像二;

图像设置单元,用于将所述图像获取单元先获取的所述图像一设置为背景图像,并在所述获取图像二之前设置图像二的编辑方式;

图像编辑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图像设置单元所预先设置的图像二的编辑方式对所述图像获取单元后获取的所述图像二进行位置、大小或者形状的转换以将所述图像二编辑为前景图像;和图像合成单元,用于将所述图像设置单元设置的所述背景图像和所述图像编辑单元编辑的所述前景图像进行合成,其中,所述图像获取单元为拍照设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编辑单元包括:第一编辑模块,用于设置所述图像二的位置、大小和形状,所述图像二的位置和大小通过设置图像二的上下左右四个坐标完成,所述图像二的形状通过设置像框来完成;和第二编辑模块,用于设置图像二的转换方式,所述图像二的转换方式为切割或者压缩方式。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图像保存单元,其用于保存所述图像获取单元获取的图像一和图像二、所述图像设置单元所设置的背景图像、所述图像编辑单元所编辑的前景图像和/或所述图像合成单元所合成的图像。

7.一种动态处理图像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拍照单元,用于先后获取图像一和图像二;

图像设置单元,用于将所述拍照单元先获取的所述图像一设置为背景图像,并在所述获取图像二之前设置图像二的编辑方式;

图像编辑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图像设置单元所预先设置的图像二的编辑方式对所述拍照单元后获取的所述图像二进行位置、大小或者形状的转换以将所述图像二编辑为前景图像;和图像合成单元,用于将所述图像设置单元设置的所述背景图像和所述图像编辑单元编辑的所述前景图像进行合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编辑单元包括:第一编辑模块,用于设置所述图像二的位置、大小和形状,所述图像二的位置和大小通过设置图像二的上下左右四个坐标完成,所述图像二的形状通过设置像框来完成;和第二编辑模块,用于设置图像二的转换方式,所述图像二的转换方式为切割或者压缩方式。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图像保存单元,其用于保存所述拍照单元获取的图像一和图像二、所述图像设置单元所设置的背景图像、所述图像编辑单元所编辑的前景图像和/或所述图像合成单元所合成的图像。

说明书 :

动态处理图像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领域,特别涉及动态处理图像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背景技术

[0002] 手机等通信终端的拍照功能是指,手机通过内置或外接的数码相机来拍摄静态图片或短片。作为手机的一项新的附加功能,手机的数码相机功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0003] 手机的拍照编辑与相机的编辑相似,其过程如下:景物上的光线通过光学镜头会聚到图像传感器上,由图像传感器将获取的光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电信号经过放大和模拟数字转换后成为数字信号,再送到数字信号编辑(DSP)芯片中进行编辑,之后在存储器中存储为对应格式的图片文件。
[0004]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例如手机等通信终端的拍照方式与照相机一样,每次拍摄都是单纯的一次性拍照,而且每次拍照只能以当前所拍景物作为照片内容,用户体验比较单一。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动态处理图像方法、装置及终端,用于在例如拍照等处理图像时,动态地将在先获取图像与在后获取图像进行结合编辑,从而提高了图像编辑效率,并增强了图像编辑效果。
[0006]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动态处理图像的方法,包括:
[0007] 获取图像一,并将其保存和设置为背景图像;
[0008] 获取图像二,并将其编辑为前景图像;
[0009] 对所述背景图像和前景图像进行图像合成操作。
[0010] 本发明实施例同时提出一种动态处理图像的装置,包括:
[0011] 图像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图像;
[0012] 图像编辑单元,用于对图像进行位置、大小或者形状的转换;
[0013] 图像合成单元,用于将转换后的图像与其他图像进行合成编辑。
[0014] 本发明实施例另一方面提出一种动态处理图像的终端,包括:
[0015] 拍照单元,用于获取图像;
[0016] 图像编辑单元,用于对图像进行位置、大小或者形状的转换;
[0017] 图像合成单元,用于将转换后的图像与其他图像进行合成编辑。
[0018]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处理图像或拍照过程中能将用户喜爱的相关画面进行延续利用,从而提高用户处理图像或拍照的趣味,增强拍照乐趣。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发明的动态处理图像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20] 图2为本发明的动态处理图像的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21] 图3为本发明的动态处理图像的方法的又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22] 图4为本发明的动态处理图像的方法的再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23] 图5为本发明的动态处理图像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6为本发明的动态处理图像的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7为本发明的动态处理图像的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8为本发明的动态处理图像的终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9为本发明的动态处理图像的终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10为本发明的动态处理图像的终端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30] 图1为本发明的动态处理图像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该流程包括:
[0031] 步骤S01,获取图像一,并将其保存和设置为背景图像;
[0032] 步骤S02,获取图像二;
[0033] 步骤S03,将所述图像二编辑为前景图像;
[0034] 步骤S04,对背景图像和前景图像进行图像合成操作。
[0035] 在本实施例中,可动态地将作为背景图像的在先获取的图像一同经过编辑的在后获取的图像二进行合成以得到新的图片,从而免去了用户手动选择图像并手动进行编辑或合成等处理的繁琐过程,能将用户喜爱的图像进行延续利用,从而提高用户处理图像的乐趣,并简化了图像处理的过程。
[0036]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图像的获取方式可以是拍照方式,从而使得用户在通过拍照获取到照片时,能即时对先后获取的照片图像进行编辑、合成等处理以即时地得到最终图像,进一步简化了图像处理的过程,提高了用户处理照片图像的效率。
[0037] 图2为本发明的动态处理图像的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该流程在图1所示流程示意图的基础上,在步骤S02的获取图像二之前还包括了:
[0038] 步骤S11,设置图像二编辑方式。
[0039]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11也可以在步骤S02的获取图像二之后执行。通过本实施例的方法,可根据用户指令对图像二的编辑方式进行预先设置或即时设置。例如可事先设置编辑方式,例如切割或压缩等,并加以保存,这样每次执行本发明的方法时,对图像二以现存的编辑方式进行编辑;还可以在每次完成对图像一的处理后,即时地根据用户指令对图像二的编辑方式进行选择或设置,从而可通过即时地设置多样化的编辑方式来灵活地对图像进行编辑处理,以得到多种样式的最终图像,提高了图像处理的功能性和丰富性。
[0040] 图3为本发明的动态处理图像的方法的又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在该流程中的设置图像二编辑方式的步骤中还包括:
[0041] 步骤S21,设置所述前景图像的位置和大小;
[0042] 步骤S22,设置所述图像二转换为前景图像的方式。
[0043] 在本实施例中,将设置图像二编辑方式的步骤具体为步骤S21的设置前景图像的位置大小以及步骤S22的设置图像二转换为前景图像的方式,通过这两项设置,可明确设置图像二需要被编辑成多大的前景图像、以及前景图像的位置(例如位于屏幕上的位置)、以及图像二转换为前景图像的方式。通过本实施例的方法,使得对图像二进行编辑处理简单易行,便于用户操作,使得本实施例的图像处理方法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0044]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21的设置前景图像的位置和大小可通过设置上下左右四个坐标完成,即通过前景图像的四个边的坐标来完成。用户可通过直接输入上下左右四个坐标的数值来确定前景图像的位置和大小。在本实施例中,前景图像的位置和大小能够以简捷的方式进行设置,更加方便了用户的操作。
[0045]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22的设置图像二转换为前景图像的方式可通过按照前景图片的位置和大小而切割或压缩图像二来实现。在本实施例中,可根据用户的选择来确定图像二是通过切割还是压缩的方式来转换为前景图像,使得图像处理操作更加灵活和便捷,对于用户来说也更加易于操作。
[0046]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对图像二的编辑方式可以是:通过图像切割算法将图像二转换为像框图像。本实施例中,用户如果想要将在后获取的图像二处理为先前获取图像的像框,可在获取图像二时,通过图像切割算法对图像二根据用户指定的像框样式进行切割,即时地将图像二编辑为像框图像。这时,由于先前已保存并设置了作为背景图像的图像一,所以,可动态地将作为背景图像的图像一与上述经编辑后的像框图像(即前景图像)相合成。本实施例的方法使得用户可随时将当前获取的图像二编辑为像框图像,并将以保存并设置的任意的在先获取的图像一与该像框图像合成,增加了图像处理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并且易于操作,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0047] 图4为本发明的动态处理图像的方法的再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该流程包括:
[0048] 步骤S31,获取图像一,并将其编辑和保存为前景图像;
[0049] 步骤S32,获取图像二,并将其设置为背景图像;
[0050] 步骤S33,对所述前景图像和背景图像进行图像合成操作。
[0051] 在本实施例中,可动态地将作为背景图像的在后获取的图像二同经过编辑的在先获取的图像一进行合成以得到新的图片,从而免去了用户手动选择图像并手动进行编辑或合成等处理的繁琐过程,能将用户喜爱的图像进行延续利用,从而提高用户处理图像的乐趣,并简化了图像处理的过程。
[0052]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对图像一的编辑方式可以是:通过图像切割算法将图像一转换为作为前景图像的像框图像。本实施例中,用户如果想要将在先获取的图像一作为后来获取图像的像框,可在获取图像一时,通过图像切割算法对图像一根据用户指定的像框样式进行切割,即时地将图像一编辑并保存为像框图像。当获取图像二时,可动态地将作为背景图像的图像二与上述像框图像相合成。本实施例的方法使得用户可随时将当前获取图像编辑并保存为像框图像,并将任意的之后获取图像与该像框图像合成,增加了图像处理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并且易于操作,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0053] 图5为本发明的动态处理图像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结构包括:图像获取单元11,用于获取图像;图像编辑单元13,用于对图像进行位置、大小或者形状的转换;图像合成单元14,用于将转换后的图像与其他图像进行合成操作。
[0054] 在本实施例中,可通过图像获取单元11先后获取图像,图像编辑单元13可根据用户的选择来对在先或在后获取的图像进行位置、大小或者形状的转换。这时,可动态地将在先获取的图像(作为背景图像)同经过图像编辑单元13编辑的在后获取的图像(作为前景图像)通过图像合成单元14进行合成以得到新的图像,也可以动态地将在后获取的图像(作为背景图像)同经过图像编辑单元13编辑的在先获取的图像(作为前景图像)进行合成以得到新的图片。本实施例的动态处理图像的装置免去了用户手动选择图像并手动进行编辑或合成等处理的繁琐过程,能将用户喜爱的图像进行延续利用,从而提高用户处理图像的乐趣,并简化了图像处理的过程。
[0055]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图像获取单元11可以是拍照设备,从而使得用户在通过拍照获取到照片时,能即时对先后获取的照片图像进行编辑、合成等处理以即时地得到最终图像,进一步简化了图像处理的过程,提高了用户处理照片图像的效率。
[0056] 图6为本发明的动态处理图像的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装置还包括图像保存单元12,其用于保存所述图像获取单元11获取的图像、所述图像编辑单元13转换的图像和/或所述图像合成单元14所合成编辑的图像。在本实施例中,图像保存单元22可以是终端的特定内存区域。本实施例的装置可将获取的图像或者经过编辑的图像进行保存,方便了本发明的动态处理图像的装置的实现。
[0057] 图7为本发明的动态处理图像的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结构在图5所示装置的基础上,在图像编辑单元13中还包括了第一设置模块15和第二设置模块16。其中,第一设置模块15用于设置图像的位置、大小和形状,所述图像的位置和大小通过设置图像的上下左右四个坐标完成,所述图像的形状通过设置像框来完成;第二设置模块16用于设置图像转换方式,所述图像转换方式为切割或者压缩方式。
[0058]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设置模块15根据用户输入的上下左右四个坐标来确定需要编辑的图像的位置和大小,或者根据用户的选择来确定将图像编辑为像框的形状。第二设置模块16则可根据用户的选择来确定是通过切割还是压缩的方式来对图像进行编辑。本实施例的装置使得图像处理操作更加灵活和便捷,对于用户来说也更加易于操作。
[0059] 图8为本发明的动态处理图像的终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终端包括:拍照单元21,用于获取图像;图像编辑单元23,用于对图像进行位置、大小或者形状的转换;图像合成单元24,用于将转换后的图像与其他图像进行合成操作。本实施例中的终端可以是手机或PDA等通信终端。
[0060] 在本实施例中,可通过拍照单元21先后获取图像,图像编辑单元23可根据用户的选择来对在先或在后获取的图像进行位置、大小或者形状的转换。这时,可动态地将在先获取的图像(作为背景图像)同经过图像编辑单元23编辑的在后获取的图像(作为前景图像)通过图像合成单元24进行合成以得到新的图片,也可以动态地将在后获取的图像(作为背景图像)同经过图像编辑单元23编辑的在先获取的图像(作为前景图像)进行合成以得到新的图片。本实施例的动态处理图像的终端免去了用户手动选择图像并手动进行编辑或合成等处理的繁琐过程,能将用户喜爱的图像进行延续利用,从而提高用户处理图像的乐趣,并简化了图像处理的过程。
[0061] 图9为本发明的动态处理图像的终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终端还包括图像保存单元22,其用于保存所述图像获取单元21获取的图像、所述图像编辑单元23转换的图像和/或所述图像合成单元24所合成编辑的图像。在本实施例中,图像保存单元22可以是终端的特定内存区域。本实施例的装置可将获取的图像或者经过编辑的图像进行保存,方便了本发明的动态处理图像的装置的实现。
[0062] 图10为本发明的动态处理图像的终端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结构在图8所示终端的基础上,在图像编辑单元23中还包括了第一设置模块25和第二设置模块26。其中,第一设置模块25用于设置图像的位置、大小和形状,所述图像的位置和大小通过设置图像的上下左右四个坐标完成,所述图像的形状通过设置像框来完成;第二设置模块26用于设置图像转换方式,所述图像转换方式为切割或者压缩方式。
[0063]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设置模块25根据用户输入的上下左右四个坐标来确定需要编辑的图像的位置和大小,或者根据用户的选择来确定将图像编辑为像框的形状。第二设置模块26则可根据用户的选择来确定是通过切割还是压缩的方式来对图像进行编辑。本实施例的装置使得图像处理操作更加灵活和便捷,对于用户来说也更加易于操作。
[0064] 例如,拍照单元21根据用户指令对用户感兴趣的景物进行拍摄,获取图像一,拍摄完成后待图像一回显,这时,用户如果想要将拍摄的图像一作为下次拍摄图像的相框,可以通过像框设置按钮将图像一设置为像框,设置时还可以选择像框模式,这时,由第一设置模块25根据用户选择来确定将图像一编辑为像框的形状。设置完成后,由图像编辑单元23根据用户指定的像框样式对图像一进行编辑,即将图像切割成像框。则下次拍摄时该由图像一编辑而成的像框即成为下次所拍摄图像的像框。然后,根据用户指令,拍照单元21再次进行拍照,获取图像二,然后将图像二的数据与由图像一编辑而成的像框图像的数据发送到图像合成单元24,由图像合成单元通过其硬件IC特性或者通过图像处理算法对上述两个图像数据进行(merge)合成操作。
[0065] 或者,当拍照单元21对用户对感兴趣的景物进行拍摄完成后,待所拍图像一回显时,用户如果想要将拍摄的图像一作为下次拍摄照片的背景,可以通过背景设置按钮将图像一设置为背景,当进行下次拍摄之前或之后,由第一设置模块25根据用户直接输入的上下左右四个坐标来确定图像二在终端LCD上的显示位置,然后由第二设置模块26根据用户选择来确定对图像二是进行大小切割还是进行压缩。如果选择大小切割,则图像编辑单元23直接按第一设置模块设置的数据对图像二进行切割;如果选择对图像二进行压缩,则图像编辑单元23在拍摄图像二后将图像二缩小为预设大小。图像切割可通过图像编辑算法实现,图像压缩则可由对应图像格式算法进行处理。最后,将图像二的数据与作为背景的图像一的数据送到图像合成单元24进行合成。
[0066] 在本实施例中,可动态地将编辑先前拍摄照片得到的像框图像与在后拍摄的照片进行合成,使得拍摄后能够直接得到以经编辑的先前拍摄照片为像框的照片,或者将在先拍摄的照片设置保存为背景,对在后拍摄的照片经过切割或压缩后动态地与背景照片合成,从而将用户喜爱的画面进行了延续利用,提高了用户拍照的乐趣,并且实现方便,成本低。
[0067] 以上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例子,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情况下,熟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