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780018427.2

文献号 : CN10144910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金贞勋文栋洙徐己源许德

申请人 : LG电子株式会社

摘要 :

提供一种空调的室内机。能够改善室内机的结构,诸如入口与出口之间的关系,后导向件的形状,以及出口与叶片之间的关系。因此,室内机的气流稳定,且室内机的噪音级较低。

权利要求 :

1.一种空调的室内机,该室内机具有:上部横流风扇,其安装在所述室内机的上部;下部横流风扇,其安装在该室内机的下部;上部热交换器,其设置在该上部横流风扇的前面;

下部热交换器,其设置在该下部横流风扇的前面;前板,其形成于该室内机的前外部并能够相对于该室内机前后移动;入口,其位于前侧并能由该前板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上部出口和下部出口,分别形成于上侧和下侧;以及用于引导由该横流风扇产生的气流的稳定器和后导向件,所述上部出口由上部后导向件和上部稳定器形成,其特征在于,该室内机的入口面积A(in)与出口面积A(out)之比的范围为1.2至1.8,所述入口面积A(in)以所述室内机的宽度与所述前板和所述入口之间的距离的乘积来表示,所述出口面积A(out)以所述室内机的宽度与所述上部后导向件和所述上部稳定器之间的最小距离的乘积来表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其中,该后导向件包括降噪部,该降噪部从该后导向件的前端延伸,以降低由该横流风扇产生的气流所导致的噪音。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机,其中,该降噪部是通过使形成气流通道的该后导向件的通道表面凹入预定深度而形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机,其中,该降噪部具有形成气流通道的通道表面,该通道表面的曲率半径大于该横流风扇的半径。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机,其中,该降噪部从该后导向件的前端延伸出延伸长度,且该延伸长度小于该横流风扇的半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该室内机还包括:位于该下部出口的排放叶片,用于控制通过该下部出口排出的空气的方向;以及凹部,形成在下部稳定器中并面向该下部出口,以减少由于气流产生的噪音。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室内机,其中,当利用该排放叶片关闭该下部出口时,该排放叶片遮盖该室内机的一部分。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室内机,其中,该室内机还包括次排放叶片,该次排放叶片的外表面与该凹部的下表面齐平。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室内机,其中,该凹部的深度小于该排放叶片的厚度。

说明书 :

空调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产生低噪音的空调的室内机。

背景技术

[0002] 空调用于根据室内区域的用途而控制室内区域的空气。例如,空调用于在夏季冷却室内空气,以及在冬季加热室内空气。此外,空调还用于控制室内空气的湿度,以及清洁室内空气。
[0003] 将这些空调分为分体式空调及一体式空调。在分体式空调中,室内机与室外机为分离的。在一体式空调中,室内机与室外机结合为一体。
[0004] 同时,空调的室内机包括用于吹送空气的室内风扇,以及用于在空气与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的室内热交换器。室内机还能够包括空气导向件,用于导引由室内风扇吹送的空气。
[0005] 室内机还包括在一侧的入口以及在另一侧的出口。空气通过入口引导至室内机中。在室内热交换器处利用制冷剂改变热度之后,空气通过出口从室内机排出。室内机的入口及出口的位置能够改变。
[0006] 通常,在室内机的出口处设置有叶片,以控制从室内机通过出口排出的空气的方向和空气量。
[0007] 室内机的结构,诸如入口与出口的面积之间的关系,空气导向件的形状,以及出口与叶片之间的关系均与室内机的噪音有密切的关系。
[0008] 因此,需要一种结构优化的室内机,用于降低噪音。

发明内容

[0009] 技术问题
[0010] 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的室内机,该室内机具有优化的入口及出口结构,用于降低噪音。
[0011] 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的室内机,该室内机具有优化的空气导向件结构,用于降低噪音。
[0012] 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的室内机,该室内机具有优化的出口及叶片结构,用于降低噪音。
[0013] 技术方案
[0014] 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空调的室内机,该室内机具有:上部横流风扇,其安装在所述室内机的上部;下部横流风扇,其安装在该室内机的下部;上部热交换器,其设置在该上部横流风扇的前面;下部热交换器,其设置在该下部横流风扇的前面;前板,其形成于该室内机的前外部并能够相对于该室内机前后移动;入口,其位于前侧并能由该前板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上部出口和下部出口,分别形成于上侧和下侧;以及用于引导由该横流风扇产生的气流的稳定器及后导向件,所述上部出口由上部后导向件和上部稳定器形成,其特征在于,该室内机的入口面积A(in)与出口面积A(out)之比的范围为1.2至1.8,所述入口面积A(in)以所述室内机的宽度与所述前板和所述入口之间的距离的乘积来表示,所述出口面积A(out)以所述室内机的宽度与所述上部后导向件和所述上部稳定器之间的最小距离的乘积来表示。
[0015] 在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空调的室内机,该室内机具有横流风扇,以及用于引导由该横流风扇产生的气流的稳定器及后导向件,其特征在于,该后导向件包括降噪部,该降噪部从该后导向件的前端延伸,用于降低由该横流风扇产生的气流所导致的噪音。
[0016] 在又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空调的室内机,该室内机具有至少一个出口、横流风扇及用于引导由该横流风扇产生的气流的稳定器及后导向件,其特征在于,该室内机包括:位于该出口处的排放叶片,用于控制通过该出口排出的空气的方向;凹部,形成在面向该出口的该稳定器中,用于降低由于气流产生的噪音。
[0017] 有益效果
[0018] 根据实施例,室内机的入口和出口的面积比为优化的,因而当空气通过入口和出口而被吸入和排出时,能够降低噪音。
[0019] 此外,在用于引导由横流风扇产生的气流的后导向件处形成有降噪部,从而能够降低后导向件处产生的噪音,并能够防止沿着后导向件的反向气流。
[0020] 另外,在出口处形成凹部,以增加出口的截面面积,从而能够降低由沿着叶片流动的空气产生的噪音。

附图说明

[0021] 结合附图,实施例将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0022] 图1为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空调的室内机的竖直剖视图;
[0023] 图2为图1的A部分的放大视图;
[0024] 图3为示出了室内机的噪音与室内机的入口和出口的尺寸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0025] 图4为图1的B部分的放大视图;及
[0026] 图5为图1的C部分的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现将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其中,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
[0028] 图1为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空调的室内机100的竖直剖视图。
[0029] 参看图1,室内机100包括主体110以及前板120。主体110形成室内机100的外部,前板120形成主体110的前外部。
[0030] 详细地,在主体110中安装有上部热交换器300、下部热交换器310、上部横流风扇170及下部横流风扇160。吸入到主体110中的空气与穿过上部热交换器300和下部热交换器310的致冷剂流进行热交换。上部横流风扇170和下部横流风扇160将空气引入到主体110中。
[0031] 前板120能够相对于主体110前后移动。
[0032] 因此,当室内机100运行时,前板120远离主体110移动,以打开入口130。当室内机100停止时,前板120朝向主体110移动,以关闭入口130。
[0033] 以这样的方式,能够通过前板120选择性地打开入口130。因此,能够改善室内机100前侧的外观(cosmetic appearance)。
[0034] 在主体110的上侧和下侧分别形成有上部出口150和下部出口140。
[0035] 详细地,上部出口150由上部后导向件190和上部稳定器191形成。
[0036] 上部后导向件190和上部稳定器191分别形成在主体110的后侧和前侧。
[0037] 上部后导向件190包括弯曲部和延伸部。上部稳定器191与上部后导向件190形成预定的角度。
[0038] 上部后导向件190和上部稳定器191确定由上部横流风扇170吹送的空气的方向。也就是说,由上部横流风扇170吹送的空气通过上部后导向件190和上部稳定器191引导,从而所述空气能够通过上部出口150排出到室内机100的外部。
[0039] 类似地,下部出口140由下部后导向件180和下部稳定器181形成。
[0040] 除了下部后导向件180和下部稳定器181形成在主体110的下部,下部后导向件180和下部稳定器181可与上部后导向件190和上部稳定器191具有相同的结构。
[0041] 在上部出口150和下部出口140中分别设置有上部叶片220和下部排放叶片210,用于控制气流的方向。
[0042] 上部横流风扇170和下部横流风扇160由风扇电机(未图示)驱动,以此产生气流。
[0043] 上部横流风扇170设置在上部后导向件190和上部稳定器191的前面。下部横流风扇160设置在下部后导向件180和下部稳定器181的前面。上部横流风扇170将空气通过上部出口150吹出室内机100之外,下部横流风扇160将空气通过下部出口140吹出室内机100之外。
[0044] 由于上部横流风扇170和下部横流风扇160安装在室内机100的上部和下部中,因此空气能够顺畅地在室内机100中流动,并穿过上部出口150和下部出口140。
[0045] 因此,能够通过安装两个或两个以上横流风扇,在气流方面改善室内机100的稳定性。
[0046] 上部热交换器300设置在上部横流风扇170的前面,且下部热交换器310设置在下横流风扇160的前面。上部热交换器300和下部热交换器310与竖直线成预定角度。
[0047] 详细地,上部热交换器300的一端固定至主体110的前上角,且上部热交换器300的另一端位于主体110后侧的中心部分。类似地,下部热交换器310的一端固定至主体110的前下角,且下部热交换器310的另一端位于主体110后侧的中心部分。
[0048] 通过入口130导引至主体110内的气流被上部热交换器300和下部热交换器310分开。详细地,通过入口130吸入的气流分别穿过上部热交换器300和下部热交换器310。接着,气流由上部横流风扇170和下部横流风扇160导引至上部出口150和下部出口140。
[0049] 由于,上部热交换器300和下部热交换器310设置在从主体110的前角至主体110的后侧的中心部分,因此,气流能够被上下分开。
[0050] 因此,能够将上部气流与下部气流之间的干扰减到最小,并且以此能够改善的室内机100的效率。
[0051] 上部热交换器300的另一端设置在排水部200上。排水部200从主体110后侧的中心部分向前突出,下部热交换器310的另一端设置在排水部200的下方。
[0052] 形成在上部热交换器300上的水滴向下移动至排水部200。
[0053] 在下部热交换器310的下方形成另一排水部(未图示),用于收集形成在下部热交换器310上的水滴。或者,能够将下部稳定器181用作下部热交换器310的排水部。
[0054] 现将详细地说明室内机100的操作。
[0055] 当室内机100通电时,上部横流风扇170和下部横流风扇160旋转以产生抽吸力,且与此同时,前板120向前移动以打开入口130。接着,通过上部横流风扇170和下部横流风扇160的抽吸力将空气通过入口130引入到室内机100中。
[0056] 此后,空气穿过上部热交换器300和下部热交换器310。在穿过上部热交换器300和下部热交换器310的同时,空气与穿过上部热交换器300和下部热交换器310的管道的致冷剂进行热交换。
[0057] 此后,空气穿过上部横流风扇170和下部横流风扇160。穿过上部横流风扇170的气流由上部后导向件190和上部稳定器191引导至上部出口150。
[0058] 同时,穿过下部横流风扇160的气流由下部后导向件180和下部稳定器181引导至下部出口140。
[0059] 现将说明室内机100的用于降低噪音的结构。
[0060] 图2为图1的A部分的放大视图,以及图3为示出了室内机100的噪音级与室内机100的入口和出口的面积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0061] 参看图2和图3,室内机100的入口面积能够以室内机100的宽度与前板120和入口130之间的距离的乘积来表示。
[0062] 当室内机100的宽度为W,且前板120和入口130之间的距离为G时,室内机100的入口面积能够如以下表示:
[0063] A(in)=G×W
[0064] 同时,室内机100的出口面积能够以室内机100的宽度(W)与上部后导向件190和上部稳定器191之间的最小距离的乘积来表示。
[0065] 当上部后导向件190和上部稳定器191之间的最小距离为L时,室内机100的出口面积能够如以下表示:
[0066] A(out)=L×W
[0067] 图3示出了相对于入口面积A(in)与出口面积A(out)之比(下文称为入口面积/出口面积比)室内机100的噪音级。参看图3,入口面积/出口面积比为无量纲的。
[0068] 当入口面积/出口面积比约为1.5时,室内机100的噪音级为最小,且当入口面积/出口面积比从1.5减小或增大时,室内机100的噪音级增大。
[0069] 特别地,当入口面积/出口面积比大于1.8时,室内机100的气流不稳定,且异常噪音增大。
[0070] 另一方面,当入口面积/出口面积比小于1.2时,尽管室内机100的气流是稳定的,但是室内机100的噪音级也是显著地增大。
[0071] 因此,在目前的实施例中,为了使室内机100的气流稳定,并使室内机100的噪音级最小化,入口面积/出口面积比设定为以下的范围:
[0072] 1.2≤A(in)/A(out)≤1.8
[0073] 现将说明用于降低噪音的室内机100的结构。
[0074] 图4为图1的B部分的放大视图。
[0075] 参考图4,上部后导向件190和下部后导向件180具有这样的结构,当由上部横流风扇170和下部横流风扇160将空气通过上部出口150和下部出口140排出时,该结构能降低噪音。现将下部后导向件180的降噪部250作为降噪结构的实例进行说明。
[0076] 降噪部250引导气流,以允许空气通过下部横流风扇160排出到下部出口140。
[0077] 此外,当由下部横流风扇160使空气沿着下部后导向件180通过下部出口140排出时,降噪部250防止反向气流。为此,降噪部250延伸下部后导向件180的一端。
[0078] 降噪部250具有通道表面250a,通道表面250a从下部后导向件180的通道表面180a凹入预定深度f。通道表面250a的曲率半径为Rc。
[0079] 当下部横流风扇160的半径为R时,降噪部250优选地满足以下要求。
[0080] 首先,降噪部250的深度f与下部横流风扇160的半径R为以下的关系:
[0081] 0.01≤f/2R≤0.03
[0082] 此外,下部横流风扇160的半径R大于降噪部250的延伸长度S,且半径R与延伸长度S为以下的关系:
[0083] 0.23≤S/2R≤0.37
[0084] 此外,下部横流风扇160的半径R大于降噪部250的曲率半径为Rc,且下部横流风扇160的半径R与降噪部250的曲率半径为Rc为以下的关系:
[0085] 1.3≤Rc/R
[0086] 现将说明用于降低噪音的室内机100的另一结构。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以下部出口140周围的结构作为降噪结构的实例进行说明。
[0087] 图5为图1的C部分的放大视图。
[0088] 参看图5,下部排放叶片210设置于下部出口140,以控制通过下部出口140排出的空气的方向。
[0089] 下部排放叶片210遮盖下部出口140和主体110的预定的部分,以防止通过下部出口140排出的空气再次通过入口130进入室内机100。
[0090] 主体110包括叶片安装槽112,用于容置下部排放叶片210的预定的部分。
[0091] 在下部稳定器181中形成有凹部114,以降低由通过下部出口140排出的空气产生的噪音。
[0092] 下部出口140的横截面积由于凹部114的存在而增加,以此能够降低由下部排放叶片210产生的噪音。
[0093] 在凹部114处形成有次排放叶片212。次排放叶片212的外表面与凹部114的下表面齐平,因而,次排放叶片212能够发挥与凹部114相同的作用。
[0094] 详细地,凹部114具有深度P。凹部114起始于一个点,该点以长度Q离开下部排放叶片210的前端,从而能够使气流在下部排放叶片210处受到较少的阻力。
[0095] 凹部114的深度P小于下部排放叶片210的厚度T。优选地,深度P与厚度T为以下的关系:
[0096] 0.3≤P/T≤1
[0097] 此外,优选地,长度Q与厚度T为以下的关系:
[0098] 2≤Q/T≤6
[0099] 如上所述,根据所述实施例,优化地设计了入口面积/出口面积比、后导向件的形状以及出口的形状。因此,能够降低室内机的噪音级。
[0100] 工业实用性
[0101] 根据所述实施例,将室内机的结构,诸如入口与出口之间的关系,后导向件的形状,以及出口与叶片之间的关系,优化为使室内机的气流稳定,以及降低室内机的噪音级。因此,能够将该室内机应用于许多的工业领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