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气味、低碳散发的PC/ABS合金材料及制备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710173554.1

文献号 : CN10146912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张鹰张祥福周文

申请人 : 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低气味低散发的PC/ABS(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组成重量百分比为:聚碳酸酯50-80%,ABS/PP接枝物10-45%,疏水型气味吸附母粒1.0-5.0%,抗氧剂0.1-1.0%,其他助剂0-5.0%。其制备方法是先将20-70%的ABS树脂和30-80%的由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改性的凹凸棒土混合、挤出、造粒而成高浓度疏水型气味吸附母粒,再将其与聚碳酸酯、ABS/PP接枝物、抗氧剂以及其他助剂混合,置于双螺杆挤出机经熔融挤出,造粒而成。所得的新型PC/ABS合金材料具有成型加工不受任何影响、各项物理化学综合性能优异、气味特性优良等特点。

权利要求 :

1.一种低气味、低碳散发的PC/ABS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配制成:所述的疏水型气味吸附母粒按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配制成:ABS树脂20-70%,疏水型气味抑制剂30-80%;

所述的疏水型气味抑制剂由凹凸棒土经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改性而制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气味、低碳散发的PC/ABS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碳酸酯为分子量为10000-30000的双酚A型聚碳酸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气味、低碳散发的PC/ABS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BS/PP接枝物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ABS树脂50-70%、聚丙烯20-40%、马来酸酐

1-2%、引发剂0.08-1.2%和硬脂酸0.3-0.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气味、低碳散发的PC/ABS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丙烯为均聚聚丙烯、嵌段共聚聚丙烯或无规共聚聚丙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气味、低碳散发的PC/ABS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发剂为过氧化二异丙苯或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低气味、低碳散发的PC/ABS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BS树脂中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成分:橡胶5-30%、丙烯腈10-30%和苯乙烯40-70%。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气味、低碳散发的PC/ABS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ABS/PP接枝物的制备方法如下:(1)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

(2)将ABS树脂、PP、马来酸酐、引发剂、硬脂酸均匀混合后进入双螺杆挤出机,造粒待用;加工工艺参数如下:一区温度170-190℃,二区温度180-200℃,三区温度度180-200℃,四区温度170-190℃;停留时间为1-3分钟,压力为12-18MPa。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气味、低碳散发的PC/ABS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凸棒土的纯度不小于30%,至少95%的粒径分布在200-1250目,可交换阳离子量为

2.5-15mmol/100g。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气味、低碳散发的PC/ABS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结构式为:R1、R2、R3、R4为烃基,其中至少有一个是碳原子数为6-18的长碳链烃基,其余的烃基选自是甲基、乙基、叔丁基或苄基,X为氟、溴、氯卤族元素或其他阴离子基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气味、低碳散发的PC/ABS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疏水型气味抑制剂的制备方法如下:(1)称取凹凸棒土,加入去离子水或有机溶剂,高速搅拌制成0.01%-10%质量体积百分浓度悬浮溶液;

(2)在20-95℃条件下高速搅拌,同时滴加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溶液,保持高速搅拌

1-6h;

(3)将反应产物反复抽滤、洗涤,然后经真空干燥后,在80-300℃下活化1-4h,粉碎过筛。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10所述的低气味、低碳散发的PC/ABS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的用量与凹凸棒土的阳离子交换量的摩尔比为0.5-2。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气味、低碳散发的PC/ABS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型气味吸附母粒的制备方法如下:(1)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

(2)将ABS树脂和疏水型气味抑制剂在高速混合器中干混3-5分钟;

(3)将混合的原料置于双螺杆机中经熔融挤出,造粒,其工艺参数为:一区200-210℃,二区210-220℃,三区210-220℃,四区205-215℃;停留时间为1-2分钟,压力为12-18MPa。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气味、低碳散发的PC/ABS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氧剂为四[β-(3,5-二特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和三(2,4-二叔丁基酚)亚磷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气味、低碳散发的PC/ABS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其它助剂为润滑剂、阻燃剂、脱模剂、光稳定剂、增韧剂和着色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15.权利要求1所述低气味、低碳散发的PC/ABS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

(2)将聚碳酸酯、ABS/PP接枝物、疏水型气味吸附母粒、抗氧剂及其他添加剂在高速混合器中干混3-5分钟;

(3)将混合的原料置于双螺杆机中经熔融挤出,造粒得到PC/ABS合金材料,其工艺参数为:一区温度220-230℃,二区温度230-240℃,三区温度230-240℃,四区温度

215-225℃;停留时间为1-2分钟,压力为8-10MPa。

说明书 :

低气味、低碳散发的PC/ABS合金材料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低气味、低总碳散发的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合金(PC/ABS合金)材料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聚碳酸酯(PC)透明度好,耐热性高,光稳定性和尺寸稳定性好,是韧性最好的工程塑料,但是它对缺口敏感,产品内应力大,熔融粘度高,流动性差,成型困难。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树脂(ABS)是一种具有优良的耐冲击性能和良好的成型加工性能的通用热塑性树脂,它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易于电镀、机械加工,尺寸稳定性好,但其耐热性和耐候性差。以PC和ABS树脂为主要原料的共混合金,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
烯共聚物合金材料(PC/ABS合金材料)是一种重要的工程塑料合金,这种合金材料综合了
PC和ABS的优良性能,具有良好的成型流动性能,可用于成型大面积或结构复杂的制品,具有良好的耐低温冲击性能,较高的热变形温度及良好的光稳定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家用电器、电器仪表工业和机械工业中。
[0003] 由于PC/ABS合金中的ABS树脂主要采用乳液接枝-本体掺混的方法来制备,树脂中小分子杂质较多,气味比较难闻,总碳散发较高。此外由于PC与ABS之间相容性较差,在PC/ABS合金的制备过程中必须添加各种相容剂,如SMA、MBS、ABS-g-MAH(ABS接枝马来酸酐)或PP-g-MAH(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等等,这些材料都会不同程度地释放出难闻的气
味,并且使得PC/ABS合金的总碳散发较高。特别是对于由PC/ABS合金材料制成的各种汽
车内饰制件来说,这一问题已受到了消费者越来越多的质疑。而且,随着人们环保健康意识不断地增强,PC/ABS合金材料在这一方面所受到的挑战将会越来越严重。为此,为了进一步拓展PC/ABS合金材料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必须寻找到一个有效途径以制备 出低气味、甚至无气味低总碳散发的PC/ABS合金材料。
[0004] 关于如何降低高分子材料中所释放出的气味问题人们做了很多工作。基本方法包括化学反应及物理吸附两大类。
[0005] 化学反应方法是指在材料配方当中加入能和这些释放出气味的小分子反应的添加剂,通过这些添加剂和小分子之间的反应产生分子量较大、在正常使用热环境下,如小于100℃,不会从材料中挥发出来产生异味的另一种化合物,从而达到消除异味的效果。虽然这种方法所涉及的反应极其复杂,但由于这种方法理论上可以控制不影响材料的其他性能,因此近年来逐步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如Eichenauer等在USP 6,297,307中介绍了一种气味改进了的PC/ABS合金模塑物。通过在模塑物中添加一种氧化锌、氧化镁及至少一种环氧化合物的混合物,这种PC/ABS合金模塑物的气味得到了改进。然而,通过实践,我们发现这种混合物的添加对PC/ABS合金材料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能,特别是材料的冲击性能影响
很大,因此不具备很大的实用价值。
[0006] 而物理吸附从理论上来说可以对任何产生气味或其他挥发份的小分子和有机化合物进行吸附,因此有可能对产生这一问题的各个方面都有一个理想的效果。而且,随着物理吸附剂工业的发展,目前已经发展起来了多种物理吸附剂体系。这当中包括了活性炭体系、硅胶体系、分子筛体系、凹凸棒土等矿物土体系等。基于吸附效果而言,当上述系列吸附剂体系以一定形式分布于树脂基体时,它们均能对树脂材料中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小分子进行吸附。然而,在实际的应用当中,它们又有各自的不足。例如,采用传统的活性炭作为吸附剂,通过活性炭中的微孔完全可以对高分子材料中释放出气味的有机化合物起到吸附作用,从而降低材料的气味或其他对人体有害的挥发份物质。然而,由于活性炭自身为黑色的缘故,使得其只能局限在黑色材料中使用,因此实用价值不大。并且,上述所有吸附剂体系应用在聚丙烯材料中时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缺陷——它们都是亲水的吸附剂,即它们在吸附树脂材料当中的挥发性的小分子和有机化合物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连同体系周围存在的水分一并吸附,从而可能造成材料在后续成型加工时表面出现诸如“水花”、“银丝”等较为严重的加工问题。
[0007]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公开号为CN1730544的专利采用了先将气味抑制剂与基体树脂制成高浓度的气味吸附母粒并密封,而在材料成型加工时再把母粒与材 料混合均匀,通过成型加工时基体材料与气味抑制剂的熔融混合将气味抑制剂均匀地分散与材料当中。这种方法虽然可以避免气味抑制剂在共混挤出过程中吸入水分,但也使得材料后续的成型加工工艺更加复杂。如果气味吸附母粒是在PC/ABS材料共混挤出之后立即就加入混合,则对混合后材料的密封保存甚至运输过程都提出了严格要求。要想使加有气味吸附母粒的材料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就必须保证其在整个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不能接触到潮湿的环境。而如果气味吸附母粒是在材料即将成型加工前再加入混合,则又要求在材料的成型加工现场要有合适的混料设备,并要求对成型加工的用量有较为准确的预估,否则如何有效地密封保存多余的混有气味吸附母粒的材料也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
[0008] 因此,必须找到一种能充分考虑到上述各方面因素,全面解决上述各种气味问题和后续加工问题的简单有效方法,才能使这类采用物理吸附机理的低气味、低散发的PC/ABS合金材料真正具有实用意义。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合金(PC/ABS合金)材料,具有低气味和低总碳散发的特点。
[0010]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新型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能简单有效改善其气味和总碳散发。
[0011] 本发明以疏水型气味吸附母粒作为疏水型气味吸附体系,用来制备低气味、低总碳散发PC/ABS合金材料,这种疏水型气味吸附体系能有效吸附产生气味的各种挥发性小分子和有机化合物,同时又不易吸附水分,从而可制备出一种新型PC/ABS合金材料,具有低气味和低碳散发的特点,同时不影响材料加工性能。
[0012] 这种低气味、低总碳散发的PC/ABS合金材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
[0013] 聚碳酸酯 50-80%
[0014] ABS/PP接枝物 10-45%
[0015] 疏水型气味吸附母粒 1.0-5.0%
[0016] 抗氧剂 0.1-1.0%
[0017] 其他助剂 0-5.0%
[0018] 组成中所述的聚碳酸酯为双酚A型聚碳酸酯。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 的聚碳酸酯树脂的分子量为10000-30000。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是已知的并且可以通过多个商业来源获得。
[0019] 所述的ABS/PP(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丙烯)接枝物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ABS树脂50-70%、聚丙烯(PP)20-40%、马来酸酐(MAH)1-2%、引发剂
0.08-1.2%和脂酸0.3-0.6%。
[0020] 所述的ABS树脂可以为具有不同耐热、不同抗冲击性能的通用ABS,一般其组成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材料:橡胶5-30%、丙烯腈10-30%和苯乙烯40-70%。
[0021] 所述的聚丙烯(PP)为均聚PP、嵌段共聚PP或无规共聚PP。
[0022] 所述的引发剂可采用过氧化二异丙苯(DCP)或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
[0023] 所述ABS/PP接枝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0024] (1)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
[0025] (2)将ABS、PP、马来酸酐(MAH)、引发剂和硬脂酸均匀混合后进入双螺杆挤出机,造粒待用。加工工艺如下:一区温度170-190℃,二区温度180-200℃,三区温度度
180-200℃,四区温度170-190℃;停留时间为1-3分钟,压力为12-18MPa。
[0026] 所述的抗氧剂为四[β-(3,5-二特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和三(2,4-二叔丁基酚)亚磷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
[0027] 所述的其它助剂可以是润滑剂、阻燃剂、脱模剂、光稳定剂、增韧剂和着色剂中一种或多种。
[0028] 所述的疏水型气味吸附母粒由按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配制成:ABS树脂20-70%和气味抑制剂30-80%。所述的ABS树脂可以为具有不同耐热、不同抗冲击性能的通用ABS树脂,对生产公司无严格及品种无严格要求。原料中橡胶含量为5-30%(重量份),丙烯腈含量为10-30%(重量份),苯乙烯含量为40-70%(重量份)。
[0029] 本发明所述的疏水型气味吸附母粒的制备方法如下:
[0030] (1)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
[0031] (2)将ABS树脂和疏水型气味抑制剂在高速混合器中干混3-5分钟;
[0032] (3)将混合的原料置于双螺杆机中经熔融挤出,造粒,其工艺为:一区200-210℃,二区210-220℃,三区210-220℃,四区205-215℃;停留时间为1-2分钟,压力为12-18MPa。 [0033] 可将制备好的疏水型气味吸附母粒用铝箔真空密封,待用。
[0034] 上述配方中所述的疏水型气味抑制剂为经过有机改性的凹凸棒土。凹凸棒土是一种富镁硅酸盐粘土矿物,其理想结构式为Mg5(H2O)4[Si4O10]2(OH)2,其晶体结构属硅酸盐的双链结构和层状结构的过渡型。由于它具有独特的层状结构,因而具有良好的吸附和离子交换性能。但是凹凸棒土本身的比表面积大、表面活性高,易团聚,而且其表面含有大量的硅羟基,所以未经改性的凹凸棒土仍然属于亲水型吸附剂,要提高其与有机物的亲和性就必须对其进行有机改性。
[0035] 上述配方中所述的疏水型气味抑制剂采用如下方法制备:
[0036] (1)称取凹凸棒土,按照0.01%-10%(重量比)加入适量去离子水,高速搅拌成悬浮溶液;
[0037] (2)在20-95℃条件下高速搅拌,同时滴加适量的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溶液,保持高速搅拌1-6h;
[0038] (3)将反应产物反复抽滤、洗涤数次,然后经真空干燥后,在80-300℃下活化1-4h,粉碎过筛。
[0039] 上述方法中所述的凹凸棒土,其凹凸棒石的纯度应该大于30%(重量比)。上述方法中所述的凹凸棒土,至少95%的粒径分布在200-1250目。上述方法中所述的凹凸棒土的可交换阳离子量(CEC)为2.5-15mmol/100g。
[0040] 上述方法中所述的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其分子结构式是:
[0041]
[0042] R1、R2、R3、R4为烃基,其中至少有一个是碳原子数为6-18的长碳链烃基,其余的烃基选自是甲基、乙基、叔丁基或苄基。X为氟、溴、氯等卤族元素或其他阴离子基团。 [0043] 上述方法中所述的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浓度可以是0.01-1g/ml质量体积百分比的水(或有机溶剂)溶液。上述方法中所述的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滴加量是
凹凸棒土的阳离子交换量(CEC)的0.5-2倍(摩尔比)。
[0044] 由于凹凸棒土矿物层间存在着大量的可交换阳离子,如Na+、Mg2+等,因此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里的有机阳离子将与矿物层间的阳离子进行离子交换而进人矿物层间。改性后的凹凸棒土可认为由两“相”构成,一相是原矿物硅酸盐“无机相”部分,另一相是由进人矿物晶格层间由改性剂分子烷基链形成的“有机相”。虽然对于碳原子数为15-18的长碳链烃基而言,因其分子较大往往很难达到完全的离子交换,不过它们仍然可以与已被交换的有机阳离子通过疏水烷基链间的分子间作用力而再结合到凹凸棒土中。因此随着表面活性剂分子烷基链的增长,改性的凹凸棒土的有机相比例(有机碳量)将显著增加。而随着改性凹凸棒土中有机相比例的提高,其对周边的有机物的吸附能力也显著增大。因为表面活性剂碳链的增长,一方面将使得改性凹凸棒土的矿物层间距增大,而层间距的大小是影响饱和吸附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另一方面碳链的增长,也使得改性凹凸棒土的疏水性增强,其对有机物的吸附能力及分配作用也因此增强。即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碳链愈长,改性凹凸棒土的非极性就越强,其对有机物的饱和吸附容量就愈大。
[0045] 因此用长链季铵盐阳离子制成的改性凹凸棒土中的烷基有机相具有明显的疏水性,水分子很难于存在于这类有机粘土的层间,而各种有机化合物却极易被其烷基有机相所吸附,从而使得改性的凹凸棒土成为各种有机小分子极好的吸附剂。
[0046] 这种低气味、低总碳散发的PC/ABS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0047] (1)按重量配比秤取原料;
[0048] (2)将聚碳酸酯、ABS/PP接枝物、疏水型气味吸附母粒、抗氧剂及其他添加剂在高速混合器中干混3-5分钟;
[0049] (3)将混合的原料置于双螺杆机中经熔融挤出,造粒得到PC/ABS合金材料,其工艺为:一区220-230℃,二区230-240℃,三区230-240℃,四区215-225℃;停留时间为1-2分钟,压力为8-10MPa。
[0050]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使用了有效的气味去除体系,所制得PC/ABS合金材料具有低气味、低碳散发的特性。
[0051] 本发明使用了一种疏水型的气味吸附体系,所制得的低气味、低散发的PC/ABS合金材料在保证材料低气味特性的同时,材料的成型加工不受任何影响,同时材料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能不受影响。
[0052] 本发明所提出的低气味、低散发的PC/ABS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成本低、工艺简单。

具体实施方式

[0053] 在实施例及对比例复合材料配方中,聚碳酸酯为GE公司生产的Lexan 141,ABS为BASF公司生产的GP22,相容剂ABS/PP接枝物(PP-g-MAH)自制,PP为扬子石化公司生
产的S700,引发剂采用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凹凸棒土为江苏盱眙凹凸棒石粘土公司产,纯度80%,细度300目,可交换钙离子量为12mmol/100g。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为化学纯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由上海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提供。主抗氧剂为四[β-(3,5-二特丁基 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瑞士Ciba公司产,商品牌号为Irganox 1010,辅助抗氧剂为三(2,4-二叔丁基酚)亚磷酸酯,瑞士Ciba公司产,商品牌号为Irganox 168。润滑剂为N,N’-乙撑双硬脂酰胺(EBS)。
[0054] PP-g-MAH的制备:将ABS树脂70%、PP30%、马来酸酐(MAH)1.5%、引发剂1%、硬脂酸0.4%在高速混合器中干混3-5分钟后进入双螺杆挤出机,经熔融挤出,造粒待用。加工工艺如下:一区温度170-190℃,二区温度180-200℃,三区温度度180-200℃,四区温度170-190℃;停留时间为1-3分钟,压力为12-18MPa。
[0055] 疏水型气味抑制剂的制备:称取凹凸棒土200g,加入2500ml去离子水,高速搅拌成悬浮溶液;在80℃条件下高速搅拌3h,同时滴加0.1g/ml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水溶液75ml;将反应产物反复抽滤、洗涤数次,然后经真空干燥后,在200℃下活化2h,粉碎过筛。
[0056] 疏水型气味吸附母粒的制备:将ABS60%、疏水型气味抑制剂40%在高速混合器中干混3-5分钟,再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经熔融挤出,造粒,铝箔真空密封,待用,其挤出工艺为:一区200-210℃,二区210-220℃,三区210-220℃,四区 205-215℃;停留时间为1-2分钟,压力为12-18MPa。
[0057] 实施例1
[0058] PC/ABS合金材料的制备:将52.6%聚碳酸酯、45%ABS/PP接枝物、2%疏水型气味吸附母粒,0.1%抗氧剂1010和0.2%抗氧剂168和0.1%润滑剂在高速混合器中干混3~5分钟,再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经熔融挤出,造粒,其工艺为:一区220-230℃,二区230-240℃,三区230-240℃,四区215-225℃;停留时间为1-2分钟,压力为8-10MPa。
[0059] 实施例2
[0060] 50.6%聚碳酸酯、45%ABS/PP接枝物、4%疏水型气味吸附母粒,0.1%抗氧剂1010,0.2%抗氧剂168和0.1%润滑剂,其余操作同实施例1。
[0061] 实施例3
[0062] 77.6%聚碳酸酯、20%ABS/PP接枝物、2%疏水型气味吸附母粒,0.1%抗氧剂1010,0.2%抗氧剂168和0.1%润滑剂,其余操作同实施例1。
[0063] 实施例4
[0064] 75.6%聚碳酸酯、20%ABS/PP接枝物、4%疏水型气味吸附母粒,0.1%抗氧剂1010,0.2%抗氧剂168和0.1%润滑剂,其余操作同实施例1。
[0065] 对比例1
[0066] 将54.6%聚碳酸酯、45%ABS/PP接枝物、0.1%抗氧剂1010,0.2%抗氧剂168和0.1%润滑剂在高速混合器中干混3~5分钟,再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经熔融挤出,造粒,其工艺为:一区220-230℃,二区230-240℃,三区230-240℃,四区215-225℃;停留时间为1-2分钟,压力为8-10MPa。
[0067] 对比例2
[0068] 79.6%聚碳酸酯、20%ABS/PP接枝物、0.1%抗氧剂1010,0.2%抗氧剂168和0.1%润滑剂,其余操作同对比例1。
[0069] 实施例5
[0070] 取实施例1-4及对比例1、2所得到的产品,进行性能评价。
[0071] 拉伸性能测试按ISO 527-2进行,试样尺寸为150*10*4mm,拉伸速度为50mm/min;弯曲性能测试按ISO 178进行,试样尺寸为80*10*4mm,弯曲速度为2mm/min,跨距为64mm;
简支梁冲击强度按ISO 179进行,试样尺寸为80*6*4mm,缺口深度为试样厚度的三分之一;
维卡软化点温度按ISO 306进行,试样尺寸为10*10*4mm,载荷为5Kg;材料的气味特性按德国大众汽车公司PV3900进行测试,试样质量为40~60g,容器容量大小为1升;材料有机
化合物挥发性按自定义标准进行测试,试样质量为10,放置温度为100℃,放置时间为16小时;材料的总碳散发特性按德国大众汽车公司PV3341,用毛细管气相色谱仪进行测试,试样为1g粒料。
[0072] 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通过测试所得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弯曲模量,热变性温度以及冲击强度的数值进行评判;材料的气味特性根据标准规定分为:1级:无气味,2级:有气味,但无干扰性气味,3级:有明显气味,但无干扰性气味,4级:有干扰性气味,5级:
有强烈干扰性气味,6级:有不能忍受的气味;材料总碳散发量根据公式:总碳散发量EG=(试样得到的总峰值面积-峰值面积空白值)/丙酮鉴定的鉴定系数K×2×0.6204,单位为
μgC/g(即每g试样挥发μg碳),计算所得的数值越高表示材料总碳挥发越大,反之则越
小。
[0073] 实施例1-4及对比例1-2实验配方见表,各项性能测试结果见表2。
[0074] 表1 实施例1-4及对比例1、2材料配方表
[0075]2
例比 6.9 0 1. 2. 1.
对 7 2 - 0 0 0
1
例比 6. 1 2 1
对 45 54 - .0 .0 .0
4
例施实 6.57 02 4 1.0 2.0 1.0
3
例 6
施实 .77 02 2 1.0 2.0 1.0

2

施实 6.05 54 4 1.0 2.0 1.0

1

施实 6.25 54 2 1.0 2.0 1.0



份量重% 份量重% ,物枝接PP/ % ,粒母附吸味气型 份量重%,0101剂 份量重%,861剂 份量重%,剂,CP SBA 水疏 氧抗 氧抗 滑润

[0076] 表2 实施例1-4及对比例1、2产品测试结果
[0077]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对比例1 对比例2
冲击强度(kJ/m2) NB NB NB NB NB NB
缺口冲击强度(kJ/m2) 60.2 56 53 50.5 64 55
维卡软化点(℃) 113 115 132 133 112 130
拉伸强度(MPa) 50 51.2 55.5 54.5 53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