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连接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810168964.1

文献号 : CN101478091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村山丈刚佐藤一树

申请人 :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卡连接器,其安装有内部收纳有存储芯片等的薄型的卡,能够将识别卡的识别检测机构配置于狭小的收纳区域。在卡(C1)的侧方,在引导识别槽(6)的后端部设置有作为识别部发挥作用的台阶部即倾斜部(6b)。卡连接器中,在卡的收纳区域的侧方设置有识别检测机构(70),可动检测部件(71)以支承轴部(71a)为支点上下转动自如地支承。可动检测部件(71)上设置有一对弹性触点(72b)、(72c),通过和卡连接器的顶板一体形成的检测板簧(76)可动检测部件(71)被压下。利用卡(C1)的倾斜部(6b)检测板簧(76)被抬起时,利用弹性触点(72b)、(72c)可动检测部件(71)被抬起,弹性触点(72c)离开触点(74),从而切换触点的连接状态。

权利要求 :

1.一种卡连接器,其向在厚度方向具有对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的壳体内安装收纳有电路的卡,其特征在于,框体内设置有:将所述卡以和所述壳体的第一面及所述壳体的第二面平行的方向插入的收纳区域;位于所述收纳区域内并与设置于所述卡的外部连接部导通的连接端子;和通过设置于所述卡的识别用的台阶部而动作的识别检测机构,所述识别检测机构具有:在所述收纳区域的侧方,向所述卡的厚度方向移动自如地设置的检测可动部件;和由所述检测可动部件的上下动作来切换连接状态的触点;和检测板簧,在所述检测板簧上一体形成有:与插入所述收纳区域内的所述卡的所述壳体的第一面对置的检测作用部;和沿所述收纳区域的侧方延伸并将所述检测可动部件向下按压的按压部,设置于所述卡的所述台阶部碰触于所述检测作用部,将所述检测板簧抬起时,所述检测可动部件上升,从而切换所述触点的连接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中,

所述框体具有:所述收纳区域形成为凹状的框体主体;覆盖所述框体主体的收纳区域的金属板制的顶板,所述检测板簧与所述顶板一体形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连接器,其中,

所述卡以所述壳体的第一面与所述顶板对面的姿势朝向并插入所述收纳区域,所述卡在所述壳体的第二面具有外部连接部,且在所述框体主体上形成为凹状的所述收纳区域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外部连接部导通的所述连接端子。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卡连接器,其中,

所述框体主体上设置有位于所述收纳区域的侧方的壁部,在所述壁部形成有引导插入的所述卡的侧部的引导基准面,并且形成有从该引导基准面朝向侧方凹陷的收纳凹部,所述检测可动部件上下移动自如地收纳于所述收纳凹部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连接器,其中,

所述检测可动部件其一端支承于所述收纳凹部内,且支承为朝向上下转动自如。

6.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卡连接器,其中,

在所述检测可动部件上设有向下的弹性触点,在所述框体上设置有固定侧的所述触点,所述检测可动部件利用所述弹性触点的弹性力而压接于所述检测板簧,通过所述检测可动部件下降时与上升时来切换所述弹性触点和所述固定侧的所述触点的离合。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连接器,其中,

在所述检测可动部件上设有向下的弹性触点,在所述框体上设置有固定侧的所述触点,所述检测可动部件利用所述弹性触点的弹性力而压接于所述检测板簧,通过所述检测可动部件下降时与上升时来切换所述弹性触点和所述固定侧的所述触点的离合。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连接器,其中,

在所述检测可动部件上设有向下的弹性触点,在所述框体上设置有固定侧的所述触点,所述检测可动部件利用所述弹性触点的弹性力而压接于所述检测板簧,通过所述检测可动部件下降时与上升时来切换所述弹性触点和所述固定侧的所述触点的离合。

说明书 :

卡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卡连接器,其安装有在小型且薄型的壳体内收纳存储芯片等电路的卡,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检测卡的识别部的识别检测机构的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 数码相机及数码摄像机、或电脑等中,安装并使用称为存储卡的小型且薄型的电子功能卡。该电子功能卡在合成树脂材料形成的小型且薄型的壳体(也称作外壳)内收纳作为存储芯片或存储控制器等发挥作用的IC芯片。而且,壳体的表面上设有与内部的电路导通的多个外部连接部。
[0003] 该种的电子功能卡以与卡的表面平行的方向插入并安装于卡连接器的收纳区域内。卡连接器内设置有由用于保持设置于卡的侧部的凹部的板簧等形成的保持部,通过所述凹部和保持部嵌合来保持,以使卡不易在卡连接器内脱离。这时,设置于卡连接器的收纳区域内的外部端子与设置于卡上的外部连接部导通。
[0004] 此外,下面的专利文献1~3中记载的卡连接器,在插入卡的框体的内部设置有识别检测机构,能够检测插入的卡的识别状态,例如能够识别是否是输入被保护的卡等状态。
[0005] 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卡连接器中,卡的侧部设置有设别部,在插入卡时,通过卡侧部的识别部,触点向侧方突出,从而该触点碰触其他触点,由此识别检测机构的开关变为导通状态。
[0006] 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卡连接器中,在插入时,通过设置于卡上的识别部,触点被压向卡的厚度方向的上方,从而该触点碰触其他触点,由此识别检测机构的开关变为导通状态。
[0007]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35424号公报
[0008]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338729号公报
[0009]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2-216906号公报
[0010] 专利文献1以及2中所示的现有的卡连接器是在插入卡时,在卡的收纳区域的侧方,触点向侧方动作的构造。因此,卡的收纳区域的侧方上需要确保使触点向横方向动作的宽阔的面积的可动区域。所以,对缩小框体的宽度尺寸产生限度。
[0011] 此外,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卡连接器是在插入卡时,设置于识别检测机构的触点在卡的厚度方向上朝向离开卡的表面的方向动作的结构,所以,框体的厚度尺寸变大,而成为妨害卡连接器的薄型化的要因。

发明内容

[0012] 本发明是解决所述目前的问题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卡连接器,其为将检测卡的识别部的识别检测机构无限制地收纳于狭小的空间内,并实现框体的小型化和薄型化,而且识别检测机构能够可靠地动作的构造。
[0013] 本发明提供一种卡连接器,其向在厚度方向具有对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的壳体内安装收纳有电路的卡,其特征在于,
[0014] 框体内设置有将所述卡以和所述第一面及所述第二面平行的方向插入的收纳区域、和位于所述收纳区域内并与设置于所述卡的外部连接部导通的连接端子、和通过设置于所述卡的识别用的台阶部而动作的识别检测机构,
[0015] 所述识别检测机构具有在所述收纳区域的侧方向所述卡的厚度方向移动自如地设置的检测可动部件、和由所述检测可动部件的上下动作来切换连接状态的触点、和检测板簧,
[0016] 所述检测板簧上一体形成有与插入所述收纳区域内的所述卡的所述第一面对置的检测作用部、和沿所述收纳区域的侧方延伸并将所述检测可动部件向下按压的按压部,设置于所述卡的所述台阶部碰触于所述检测作用部,将所述检测板簧抬起时,所述检测可动部件上升,从而切换所述触点的连接状态。
[0017] 本发明的卡连接器中,设置于识别检测机构的检测可动部件位于卡的收纳区域的侧方,且检测可动部件在卡的厚度方向即上下可移动地设置。而且,该检测可动部件的上下动作的移动范围为检测可动部不从框体的上面突出的范围。因此,可以在非常狭小的区域内配置识别检测机构。另外,使检测可动部件动作的检测板簧从与插入框体的卡重叠的区域到可以按压所述检测可动构件的侧方区域平面地倾斜地延伸。因此,通过设置检测板簧,可以防止框体的高度尺寸增大。所以,能够薄型且小型地构成框体。
[0018] 此外,本发明中的卡的识别部如下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在安装卡时,通过所述识别部是否存在于检测板簧的检测作用部之下,如驱动电压的不同或存储的不同等那样去识别规格不同的卡的种类的识别部,或者,也可以是根据所述识别部是否存在于检测板簧的检测作用部之下,进行卡是否安装于正常的位置的安装完成检测的识别部。或者也可以是根据所述识别部是否存在于检测板簧的检测作用部之下,进行是否是进行向存储器输入的保护或存储器的消除的保护的卡的种类检测的识别部。
[0019] 本发明优选的是,所述框体具有凹状地形成所述收纳区域的框体主体、和覆盖所述框体主体的收纳区域的金属板制的顶板,所述检测板簧与所述顶板一体形成。
[0020] 如上所述,检测板簧与顶板一体形成,由此,可进一步薄型地构成框体。
[0021] 在该情况下,所述卡以所述第一面与所述顶板对面的姿势朝向并插入所述收纳区域,所述卡在所述第二面具有外部连接部,且在凹状形成于所述框体主体上的所述收纳区域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外部连接部导通的连接端子。
[0022] 即,框体能够以在卡的收纳区域之上重叠一张卡的厚度尺寸形成,且能够构成薄型的卡连接器。
[0023] 此外,本发明中,在所述框体主体上设置有位于所述收纳区域的侧方的壁部,所述壁部上形成有引导插入的卡的侧部的引导基准面,同时形成从该引导基准面朝向侧方而凹陷的收纳凹部,所述可动检测部件上下移动自如地收纳于所述收纳凹部内。
[0024] 另外,所述发明中,在形成有收纳区域的导向基准面的壁部形成凹部,在该凹部内收纳有可动检测部件,因此,在卡的收纳区域的侧方的有限的空间内可构成识别检测机构,可将框体的宽度尺寸设为最小。
[0025] 另外,本发明中,所述可动检测部件其一端支承于所述收纳凹部内且朝向上下转动自如地支承。
[0026] 可动检测部件若为在收纳凹部内旋转自由地支承的部件,则可动检测部件向上下方向的动作稳定,可构成在狭小的空间内可靠地动作的识别检测机构。
[0027] 另外,本发明中,所述可动检测部件上设有向下的弹性触点,所述框体上设置有固定侧触点,所述可动检测部件利用所述弹性触点的弹性力被压向所述检测板簧,通过所述可动检测部件下降时与上升时来切换所述弹性触点和所述固定侧的触点的离合。
[0028] 所述弹性触点一并具有作为抬起可动检测部件的弹性部件的功能和作为触点的功能这两功能,所以,能够以最少的部件数构成识别检测机构。
[0029] 本发明中,能够将识别检测构件高效率地收纳于框体内狭小的空间内,从而即使设置有识别检测机构也能够实现框体的小型化和薄型化。而且,识别检测机构中,检测可动部件能够上下可靠地动作,且不易发生误检测动作。

附图说明

[0030]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卡连接器的立体图;
[0031] 图2是拆下盖体表示第一卡插入卡连接器的状态的立体图;
[0032] 图3是拆下盖体而表示第一卡以错误的方向安装于卡连接器的状态;
[0033] 图4是从插入口表示卡连接器的主视图;
[0034] 图5是拆下盖体而表示未安装卡的卡连接器的俯视图;
[0035] 图6是拆下盖体而表示正在安装第一卡的卡连接器的俯视图;
[0036] 图7是拆下盖体而表示完成第一卡的安装的卡连接器的俯视图;
[0037] 图8是拆下盖体而表示完成第二卡的安装的卡连接器的俯视图;
[0038] 图9是拆下盖体而表示完成第三卡的安装的卡连接器的俯视图;
[0039] 图10是表示识别检测机构的构造的局部立体图;
[0040] 图11(A)(B)是表示识别检测机构的动作的放大侧视图;
[0041] 图12是第一卡的俯视图;
[0042] 图13(A)是第一卡的左侧视图,(B)表示第一卡的变形例的左侧视图;
[0043] 图14是从下表示第一卡的立体图;
[0044] 图15是第二卡的俯视图。
[0045] 符号说明
[0046] C1 第一卡
[0047] C2 第二卡
[0048] C3 第三卡
[0049] 1、11 壳体
[0050] 1a 第一面即表面
[0051] 1b 第二面即背面
[0052] 1c 前端部
[0053] 1d 后端部
[0054] 1e 右侧部
[0055] 1f 左侧部
[0056] 5 外部连接部
[0057] 6、16 引导识别槽
[0058] 6b,16b 倾斜部(识别部、台阶部)
[0059] 7、17 薄壁部
[0060] 8 中间凹部
[0061] 20 读卡器
[0062] 21 壳体
[0063] 22 壳体主体
[0064] 23 盖体
[0065] 23a 顶板
[0066] 27 左壁部
[0067] 27a 引导基准面
[0068] 27c 收纳凹部
[0069] 27d 收纳凹部的底面
[0070] 35 锁定机构
[0071] 36 锁定销
[0072] 41 滑块
[0073] 42 槽凸轮
[0074] 52 保持板簧
[0075] 53 保持部
[0076] 55 第一连接端子
[0077] 58 第二连接端子
[0078] 70 识别检测机构
[0079] 71 检测可动部件
[0080] 71a 支承轴部
[0081] 72 扭簧
[0082] 72b,72c 弹性触点
[0083] 73,74 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84] 图1是表示读卡器20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和图3是表示拆下盖体后的读卡器20的立体图。图4是从前方观测到的未安装卡的读卡器20的主视图。图5是拆下盖体后的读卡器20的俯视图,图6和图7是拆下读卡器20的盖体表示安装第一卡的状态的俯视图,图8是表示安装了第二卡的状态的俯视图,图9是表示安装了第三卡的状态的俯视图,图10是表示识别第一卡和第二卡的识别检测机构70的构造的局部立体图,图11(A)(B)是表示上述识别检测机构70的动作的放大侧视图。
[0085] 图12以下表示安装于上述读卡器20的卡。图12是第一卡C1的俯视图,图13(A)是第一卡C1的左侧视图,图14是从斜下侧表示第一卡C1的立体图。图15是第二卡C2的俯视图。
[0086] (第一卡的形状)
[0087] 图12~图14中所示的第一卡C1作为所谓多媒体卡等存储器件来使用。第一卡C1具有塑料制的壳体1,该壳体1内收纳有作为闪存等存储芯片,或作为存储控制器而发挥作用的IC芯片等。
[0088] 如图13(A)所示,壳体1具有第一面即表面1a和第二面即背面1b。表面1a和背面1b是相互平行的平面,表面1a和背面1b的间隔是第一卡C1的厚度尺寸T。如图14所示,背面1b的前方露出多个(13个)外部连接部5。外部连接部5的表面与壳体1的背面1b大致为同一面。
[0089] 在此,“表面”和“背面”是便于说明用于识别具有外部连接部5的面和不具有外部连接部5的面的名称,相对于读卡器20,也可以将表面1a朝上安装,将背面1b朝上安装。
[0090] 如图12~图14所示,壳体1具有前端部1c、后端部1d。此外还具有右侧部1e和左侧部1f。
[0091] 如图13(A)所示,前端部1c是与表面1a垂直的平面,表面1a和背面1b的角部形成有前方倾斜面2。后端部1d是垂直于表面1a及背面1b的平面。右侧部1e和左侧部1f是与表面1a及背面1b垂直的平面。如图12所示,前端部1c和右侧部1e的边界部及前端部1c和左侧部1f的边界部,即前端部1c的左右两侧部上形成有圆筒面的一部分即前方角曲面3,3。后端部1d和右侧部1e的边界部及后端部1d和左侧部1f的边界部,即后端部1d的左右两侧部上也形成有圆筒面的一部分即后方角曲面4,4。
[0092] 如图12所示,从表面1a观测到的壳体11的俯视图中,壳体1的形状是经由沿前后延伸的中心线O-O左右对称的形状。
[0093] 在壳体1的前方部分,形成有从右侧部1e和左侧部1f朝向中心线O-O凹陷的引导识别槽6、6。引导识别槽6、6具有与右侧部1e及左侧部1f平行且从右侧部1e及左侧部1f朝向中心线O-O仅距离W1位于内侧的内侧面6a、6a、和与背面1b平行的内底面6c、6c。
而且,右侧的引导识别槽6的后端部和右侧部1e之间、及左侧的引导识别槽6的后端部和左侧部1f之间,分别形成有倾斜部6b、6b。倾斜部6b、6b是随着走向后方而渐渐离开中心线O-O的面,倾斜部6b、6b是具有平面或曲率的曲面。
[0094] 如图13(A)所示,引导识别槽6、6从壳体1的表面朝向背面凹陷。从壳体1的表面1a到识别槽的6的内底面6c的距离、即从引导识别槽6、6的表面1a朝向背面1b的深度尺寸t1是第一卡C1的整体的厚度尺寸T的大致1/2。另外,上述引导识别槽6、6从表面1a凹陷而形成,其结果是,由此在背面侧形成有由背面1b和上述内底面6c、6c夹住的部分即薄壁部7、7。该薄壁部7、7的厚度尺寸t2也是第一卡C1的整体的厚度尺寸T的大致1/2。
[0095] 引导识别槽6、6在前端部1c的左右两侧部向前方开放。所以,如图14所示,前端部1c的厚度尺寸中,其中央的大部分为T,但是两端部的厚度尺寸为t2。如图12所示,引导识别槽6、6的前后长度尺寸L1是从壳体1的前端部1c到倾斜部6b、6b的后端部的距离。
[0096] 倾斜部6b、6b在引导识别槽6、6和壳体1的表面1a之间形成有台阶,该台阶部作为用于识别第一卡C1的识别部发挥作用。
[0097] 在壳体1的右侧部1e和左侧部1f,在比引导识别槽6、6的后端部更向后方空出距离L2的位置上形成有中间凹部8、8。中间凹部8、8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尺寸L3比上述引导识别槽6、6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尺寸L1短。
[0098] 中间凹部8、8位于比右侧部1e及左侧部1f更靠近中心线O-O,且具有与右侧部1e及左侧部1f平行的内侧端8a,8a。从右侧部1e到内侧端8a的宽度尺寸以及从左侧部
1f到前内端8b的宽度尺寸W2与上述引导识别槽6、6的宽度尺寸W1大致相同。
[0099] 中间凹部8、8具有前内端8b和后内端8c,前内端8b和后内端8c之间的前后的间隔是中间凹部8、8的长度尺寸L3。
[0100] 如图13(A)和图14所示,中间凹部8、8具有内底端8d、8d,该内底端8d、8d与背面1b平行。从表面1a到内底端8d、8d的尺寸是中间凹部8、8的深度尺寸t3,该深度尺寸t3比上述引导识别槽6的深度尺寸t1大。
[0101] 在读卡器20安装该第一卡C1时,通过引导识别槽6内的保持部53(参照图2和图5)嵌合于中间凹部8,由此,第一卡C1保持于读卡器20内的滑块41。
[0102] 如图13(A)所示,引导识别槽6、6及中间凹部8、8都是从表面1a朝向背面1b凹陷到厚度尺寸T的途中的形状,所以可以将通过引导识别槽6、6内的保持部53嵌合于其后面的中间凹部8、8。而且,引导识别槽6、6的后端部形成有倾斜部6b、6b,所以,保持部件被引导到倾斜部6b、6b并平滑地嵌合于中间凹部8、8。
[0103] 此外,如图13(A)所示,中间凹部8、8的深度尺寸t3比引导识别槽6、6的深度尺寸t1大,所以,通过引导识别槽6、6内的保持部53易进入中间凹部8、8。所以,能够将保持部53可靠地嵌合于中间凹部53,而将第一卡C1定位于读卡器20内的滑块41。
[0104] 如图12所示,比壳体1的后端部1d稍微靠内侧上形成有从表面1a凹陷的抽取凹部9。如图1所示,第一卡C1安装于读卡器20时,具有上述抽取凹部9的后端部分从读卡器20突出。将手指甲放在该抽取凹部9上,可以将第一卡C1从读卡器20拉出。
[0105] (第二卡的形状)
[0106] 图15是与表示第二卡C2的图12相同的俯视图。
[0107] 第二卡C2具有壳体11,该壳体11内收纳有存储芯片或其他的IC芯片等。
[0108] 形成于第二卡C2的壳体11的引导识别槽16比第一卡C1的引导识别槽6还长,但是关于这以外的形状,第一卡C1和第二卡C2全部相同。即,第二卡C2的壳体11的厚度尺寸T和宽度尺寸W0及长度尺寸和第一卡C1的壳体1相同。形成于第二卡C2的壳体11上的中间凹部8、8的形状和尺寸及位置和第一卡C1的壳体1相同。除此之外,图15中,对和第一卡C1的壳体1相同的部分付以相同的符号,而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0109] 图15所示的第二卡C2中,前方的左右两侧上形成有引导识别槽16、16。该引导识别槽16、16上,靠近中心线O-O位置形成有内侧面16a。内侧面16a的位置,即引导识别槽16、16的宽度尺寸W1和图12所示的壳体1的引导识别槽6、6的宽度尺寸W1相同。另外,从壳体11的表面1a到内底面16c的尺寸,即引导识别槽16、16的深度尺寸和图13(A)所示的壳体1的引导识别槽6、6的深度尺寸t1相同。第二卡C2的壳体11上,比引导识别槽
6、6更靠背面侧上设置有薄壁部17、17,但是该薄壁部17、17的宽度尺寸及厚度尺寸也和第一卡C1的薄壁部7、7相同。
[0110] 但是,图15所示的壳体11的引导识别槽16、16及薄壁部17、17的长度尺寸L11,即从前端部1c到倾斜部16b的后端的距离L11比图12所示的壳体1的引导识别槽6、6及薄壁部7、7的长度尺寸L1长。所以,第二卡C2中,作为识别部发挥作用的台阶部即倾斜部16b、16b位于比在第一卡C1的倾斜部6b、6b更远离((b)侧)的位置。
[0111] 形成于第二卡C2的壳体11的中间凹部8、8的长度尺寸L3和壳体1的中间凹部8、8的长度尺寸L3相同。另外,图15所示的长度尺寸L11+L12和图12所示的长度尺寸L1+L2相同。即从图15所示的壳体11的前端部1c到中间凹部8、8的前内端8b,8b的距离和图
12所示的壳体1的上述距离相同。
[0112] 显露在第二卡C2的壳体11的背面1b的外部连接部的数量及位置以及形状和显露在图14所示的第一卡C1的壳体1的背面1b的外部连接部5完全相同。
[0113] 图1以下所示的读卡器20同样安装有第一卡C1和第二卡C2。如图5所示,读卡器20上设置有与第一卡C1的外部连接部5和第二卡C2的外部连接部的双方共同地连接的第一连接端子55。
[0114] 但是,第一卡C1和第二卡C2中,引导识别槽6、16及薄壁部7、17的长度尺寸L1、L11不同,所以,读卡器20中,通过检测该不同,能够识别安装了哪个卡。
[0115] 第一卡C1和第二卡C2的规格不同,例如是驱动电压的不同,即用于经由电源用的外部连接部向壳体1、11内的电路供给的电压的不同。另外,上述规格的不同是收纳于壳体1、11的内部的存储芯片的存储容量的不同。或者,第一卡C1和第二卡C2的任何一方具有容量大的存储芯片,并主要用于数据的存储,另一方内装有内装了规定程序的读取专用存储器,并作为供给控制程序的用途使用。
[0116] 如图12和图15所示,第一卡C1的壳体1和第二卡C2的壳体11都是相对于中心线O-O左右对称的形状,整体的平面形状是长方形。因此,能够将壳体1、11的内部空间有效地广泛利用,小型且薄型,同时能够将内部的IC芯片及其他的电路集成并配置。
[0117] 而且,引导识别槽6、16和中间凹部8只从壳体1、11的表面1a侧凹陷,所以,容易辨别壳体的表里。此外,引导识别槽6、16在左右两侧部1e,1f中,形成于前方的区域,所以也容易区别壳体的前后。因此,容易防止朝向读卡器20而以错误的方向插入。
[0118] (第三卡的形状)
[0119] 如图9所示,读卡器20上除了第一卡C1和第二卡C2还可以安装第三卡C3。第三卡C3的整体的宽度尺寸W3比第一卡C1以及第二卡C2的宽度尺寸还小。第三卡C3在前方部分的右侧具有缺损部17,且前方部分的宽度尺寸W4比整体的宽度尺寸W3还小。另外,右侧部上,比上述缺损部17更靠前面侧((b)侧)上形成有贯通壳体的上下的凹部18。
[0120] 第三卡C3的厚度尺寸比第一卡C1以及第二卡C2的厚度尺寸T小。该第三卡C3例如是与称作“microSD卡”的卡相同的形状。
[0121] 如图5所示,读卡器20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三卡C3的外部连接部接触的第二接续端子58、和与第一卡C1以及第二卡C2的外部连接部接触的上述第一连接端子55。
[0122] (读卡器的构造)
[0123] 下面,对安装了上述各种卡的读卡器20的构造进行说明。
[0124] 如图1及图4所示,读卡器20具有壳体(框体)21。壳体(框体)21由合成树脂制的壳体主体(框体主体)22、和金属板形成且盖住壳体主体22的上方的盖体23构成。
[0125] 如图2~图4所示,壳体主体22是框体形状。壳体主体22一体形成有前壁部24、后壁部25、右壁部26、左壁部27以及底壁部28。前壁部24的上面24a、后壁部25的上面25a、右壁部26的上面26a以及左壁部26的上面27a相互为同一面。如图1和图4所示,盖体23的顶板23a以靠紧壳体主体22的上述各上面24a、25a、26a、27a的方式设置。盖体
23上设置有后侧板23b和右侧板23c及左侧板23d,这些侧板从顶板23a弯曲成直角。后侧板23b设置于壳体主体22的后壁部25的外面,右侧板23c和左侧板23d分别设置于壳体主体22的右壁部26的外面和左壁部27的外面。
[0126] 如图4所示,壳体21的厚度尺寸是由从壳体主体22的底壁部28的下面28a到盖体23的顶板23a的上面的高度尺寸决定的。另外,引导并收纳卡的收纳区域的高度尺寸Ta是以从壳体主体22的底壁部28的上面28b到盖体23的顶板23a的下面的高度尺寸来决的。该高度尺寸Ta是和第一卡C1以及第二卡C2的整体的厚度尺寸大致相同或比厚度尺寸T稍大的尺寸。
[0127] 如图2及图4所示,壳体主体22的左壁部27的内面是引导基准面27b,第一卡C1和第二卡C2,其左侧部1f在上述引导基准面27b滑动,同时朝向壳体21的里侧((a)侧)插入。壳体主体22的前壁部24形成有右引导面24b,第一卡C1和第二卡C2的右侧部1e沿右引导面24b引导。
[0128] 左壁部27的内面的引导基准面27b和前壁部24的右引导面24b的间隔是收纳区域的宽度尺寸Wa,该宽度尺寸Wa是与第一卡C1和第二卡C2的宽度尺寸W0大致相同,或稍大的尺寸。
[0129] 如图4所示,壳体21的前端开设有Ta×Wa的开口面积的插入口29,第一卡C1和第二卡C2及第三卡C3从该插入口29朝向壳体21的内部插入。
[0130] 如图2和图4所示,在壳体主体22的内部设有,与左壁部27一体形成并沿上述收纳区域内延伸的上部引导壁31。如图4所示,从底壁部28的上面28b到上部引导壁31的下面的高度尺寸Tb是和图13(A)所示的第一卡C1的薄壁部7的厚度尺寸t2大致相同,或稍微宽地形成。所以,如图2所示,第一卡C1将前端部1c朝向前方,将表面1a朝上的正常的方向插入时,薄壁部7进入上部引导内壁31的下侧,能够将第一卡C1安装在壳体21的深处。但是,如图3所示,第一卡C1将其后端部1d朝向前方而插入,表里反向地插入时,壳体主体22碰触上部引导内壁31,第一卡C1没有插入壳体21的深处。关于第二卡C2的这种现象也是相同的。
[0131] 如图4和图5所示,比上述上部引导壁31更靠前侧设置限制升降部件32。如图4所示,限制升降部件32从形成于底壁部28的凹口部向上方突出,通过未图示的弹簧部件,限制升降部件32朝向突出姿势施力。另外,朝向限制升降部件32的插入口29侧的面成为倾斜面32a。该倾斜面32a是随着朝走向壳体21的里侧((a)侧),从底壁部28的上面28b渐渐增高的形状。
[0132] 如图5所示,到限制升降部件32的右侧面和滑块41的内侧面41a的宽度尺寸为Wb。该宽度尺寸Wb比图12和图15所示的第一卡C1及第二卡C2的宽度尺寸W0窄,和图9所示的第三卡C3的整体的宽度尺寸W3大致相同,或稍微宽地设定。
[0133] 所以,如图9所示,从插入口29插入第三卡C3时,该第三卡C3能够通过限制升降部件32和滑块41的内侧面41a之间,进入壳体21的深处。另外,第一卡C1或者第二卡C2从插入口29插入时,该卡的前方倾斜面2及背面1b乘上限制升降部件32的倾斜面32a,利用这时的力,限制升降部件32被压下。其后,第一卡C1或第二卡C2通过被压下的限制升降部件32之上,并移动到壳体21的深处。
[0134] 如图2和图5等所示,在壳体主体22的右侧,在底壁部28的上面28b形成有沿前后方向((a)-(b)方向)延伸的向导部34。该向导部34是从上述上面28b隆起形成的轨道。壳体主体22的右壁部26的内侧设置有滑块41,该滑块41沿上述向导部34,向前后方向直线地往复移动自如地支承。
[0135] 在滑块41的左侧部形成有内侧面41a。内侧面41a位于与形成于上述前壁部24的右引导面24b相同的位置,如图5所示,其为形成于左壁部27的引导基准面27b和到上述内侧面41a的宽度尺寸Wa。与上述右引导面24b相同,在引导基准面27b和内侧面41a之间,可以引导第一卡C1和第二卡C2。
[0136] 在滑块41和壳体本体22之间设置有螺旋弹簧等施力部件,滑块41朝向前壁部24向前侧((b)侧)施力。
[0137] 在滑块41和壳体21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滑块41在里侧((a)侧)锁定的锁定机构35。锁定机构35由形成于滑块41的上面的槽凸轮42、和设置于壳体21的锁定销36构成。
[0138] 锁定销36的基端部36a和先端部36b弯曲成直角。如图5~图9所示,锁定销36的基端部36a转动自如地地支承于在壳体主体22的前壁部24的上部形成的保持凹部24c内。锁定销36的前端部36b滑动自由地插入槽凸轮42内。如图1所示,由金属板形成的盖体23的顶板23a上,右前侧上一体形成有锁定板簧37。该锁定板簧37是将顶板23a的一部分切割而形成的悬臂支承弹簧。上述锁定销36利用该锁定板簧37按压,前端部36b被压入槽凸轮42的槽底部。
[0139] 如图5~图9所示,槽凸轮42具有位于里侧((a)侧)的端部的锁定解除部42a、和比该锁定解除部42a更靠前侧((b)侧)的锁定部42b。锁定解除部42a和锁定解除部42b之间,在左侧形成往路槽42c,右侧形成复路槽42d。槽凸轮42的内部,锁定解除部42a、往路槽42c、锁定部42b、复路槽42d的各部的边界部上形成有台阶,锁定销36的前端部36b只能以锁定解除部42a→往路槽42c→锁定部42b→复路槽42d→锁定解除部42a的顺序滑动,不能进行其逆行程。
[0140] 图5中,滑块41利用施力部件向前侧((b)侧)移动而撞上壳体主体22的前壁部24。这时,锁定销36的前端部36b位于槽凸轮42的锁定解除部42a内。第一卡C1和第二卡C2或者第三卡C3从插入口29插入,并和卡一起向滑块41的里侧((a)侧)移动时,如图6所示,锁定销36的前端部36b通过槽凸轮42的往路槽42c内,其后,如图7所示,前端部36b到达槽凸轮42的锁定部42b,并锁定以使滑块41不返回前侧((b)侧)。
[0141] 之后,按压卡并使滑块向里侧((a)侧)移动短距离时,锁定销36的前端部36b从槽凸轮42的锁定部42b拔出而向复路槽42d引导,从而滑块41的锁定被解除。因此,滑块41利用施力部件的力,恢复到图5所示的初期位置,其间,锁定销36的前端部36b从复路槽
42d回到锁定解除部42a。
[0142] 如图2和图5所示,滑块41上,在比内侧面41a更靠里侧((a)侧)的上面形成有凹陷部41b。该凹陷部41b的前侧上,向上方突出的支承销43利用合成树脂材料和滑块41一体形成,且识别臂44转动自如地支承于该支承销43。
[0143] 如图5所示,在识别臂44的基部设置有向左方向一体突出的识别凸部44a。如图4所示,识别凸部44a的下面、和壳体主体22的底壁部28的上面28b的间隔的尺寸是Tb,这与从上面28b到上部引导壁31的下面的高度尺寸是相同的。如图4所示,识别臂44上,在识别凸部44a的下侧形成有滑动面44b。如图5所示,识别臂44向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如图4所示,插入口29的里侧上,上述滑动面44b与上述识别凹部44a一同对置。
[0144] 如图2和图6所示,第一卡C1以正常的方向插入插入口29时,第一卡C1的右侧的薄壁部7进入识别凸部44a的下侧,另外利用薄壁部7的前端的前方角曲面3抵接于上述滑动面44b。利用第一卡C1的插入力,识别臂44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另一方面,如图9所示,第三卡C3以正常的方向插入时,该第三卡C3的右前方的缺损部17不碰触识别臂44的识别凸部44a和滑动面44b的双方,而通过其左侧。所以,识别臂44不转动,且第三卡C3安装于其左侧。
[0145] 如图5所示,在滑块41的内端部,一体形成有比内侧面41a更靠左侧突出的基准停止部45。如图4所示,朝向基准停止部45的前侧((b)侧)的面为基准停止面45a。
[0146] 如图5所示,滑块41的里端部上一体形成有在上述基准停止部45的右侧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停止导向部46。可动停止部47向左右方向滑动自由地支承于该停止导向部46上。可动停止部47的上面一体形成有连接销47a。上述识别臂44的前部上形成有长孔44c,上述连接销47a滑动自由地插入长孔44c内。所以,滑块41上,伴随识别臂44的转动动作,可动停止部47向左右方向移动。
[0147] 如图5所示,滑块41上,在支承销43的外周安装有作为转动施力部件发挥作用的扭簧51,识别臂44利用扭簧51向逆时针方向施力。如图5所示,未安装卡时,识别臂44向逆时针方向转动,随之,可动停止部47向左方向移动并碰触基准停止部45。
[0148] 朝向可动停止部47的插入口29的面是可动停止面48。如图4所示,可动停止面48,其左侧部分是第一停止面48a,比第一停止面靠右侧的是第二停止面48b。第一停止面
48a形成于从底壁部28的上面28b向上方隔开Tb的距离的位置。另外,第二停止面48b形成于比第一停止面更靠下侧的位置。
[0149] 如图5所示,滑块41的前侧((b)侧)的上面形成有保持凹部41c,该保持凹部41c内设置有作为保持部件发挥作用的保持板簧52。保持板簧52由作为板簧材料发挥作用的金属板形成,弯曲成U字状而嵌装于保持凹部41c内。
[0150] 在保持板簧52的自由端一体形成有保持部53,该保持部53向比滑块41的内侧面41a更靠图示左侧突出。保持部53弯曲成V字状,朝向前侧((b)侧)的部分是倾斜引导部53a。倾斜引导部53a随着走向前侧((b)侧)而渐渐向远离卡的方向倾斜。保持部53朝向里侧((a)侧)的部分是卡止部53b,该卡止部53b在相对于前后方向((a)-(b)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形成。
[0151] 如图4所示,保持部53从滑块41的内侧面41a向左方向突出,但是从壳体主体22的底壁部28的上面28b到保持部53的下缘的高度尺寸和上述Tb大致相同,或设定为比Tb稍微宽地设定。
[0152] 如图3及图5所示,在壳体主体22的里侧((a)侧)设置有第一连接端子55。第一连接端子55与露出在图14所示的第一卡C1及第二卡C2的背面1b的外部连接部5以同样的数量且同样的步调排列。壳体主体22的底部里侧上设置有端子支承板57,该端子支承板57上贯通上下而形成有多个小孔57a。如图3所示,第一连接端子55向上弯曲成山形,分别从上述小孔57a内向上方突出。第一接续端子55是弹性变形自由的,以使其能够后退到小孔57a内。
[0153] 各第一连接端子55上,以一对一的关系连接而形成有第一外部连接端子56,如图5所示,各第一外部连接端子56向比壳体主体22的后壁部25更后方突出。第一连接端子
55和第一外部端子56分别连接,由表面上镀有金等低电阻的贵金属材料的导电性的金属板形成。
[0154] 如图3和图5所示,比第一连接端子55更靠近插入口29侧设置有第二连接端子58。第二连接端子58与露出在图9所示的第三卡C3的下面的外部连接部以同样的数量且同样的步调排列。如图3所示,壳体主体22的底部上设置有可动支承板61,该可动支承板
61上贯通上下而形成有多个小孔61a。各个第二连接端子58向上弯曲成山形,各个第二连接端子58从小孔61a向上方突出。
[0155] 可动支承板61以设置于比第二连接端子58更更靠近前侧的轴为支点向上下转动自如地支承。而且,可动支承板61利用第二连接端子58的弹性力向上方抬起。
[0156] 第一卡C1和第二卡C2从插入口29插入时,第一卡C1和第二卡C2的前方倾斜面2搭上可动支承板61,并通过第一卡C1及第二卡C2的背面1b,可动支承板61被压下。可动支承板61被压下而向下转动时,通过该可动支承板61,第二连接端子58被压下,各个第二连接端子58后退到可动支承板61的小孔61a的内部。所以,设置于第一卡C1及第二卡C2的背面1b的外部连接部5不碰触第二连接端子58,且通过该第二连接端子58之上而向里侧移动。
[0157] 另一方面,图9所示的第三卡C3从插入口29插入时,第三卡C3比第一卡C1及第二卡C2厚度尺寸小,所以,利用第二连接端子58和可动支承板61抬起,从而第三卡C3被按压到盖体23的顶板23a的下面。而且,各个第二连接端子58导通设置于第三卡C3的背面的外部连接部。
[0158] 如图5所示,各第二连接端子58上一体形成有第二外部端子59,各第二外部端子59在壳体22的底部向前侧((b)侧)突出。第二连接端子58和第二外部端子59由表面上镀有金等低电阻的贵金属材料的导电性的金属板形成。
[0159] (识别检测结构的构造)
[0160] 如图1和图2及图5等所示,在壳体21的左侧设置有识别检测机构70。
[0161] 如图2和图5等所示,壳体主体22的左壁部27形成有收纳凹部27c,该收纳凹部27c内收纳有构成识别检测机构70的检测可动部件71。构成检测可动部件71及识别检测结构70的各部件不向比左壁部27的内面即引导基准面27b更靠右侧突出,识别检测构件
70在比卡的收纳区域更靠侧部的外侧构成,以不妨碍卡的插入。识别检测构件70收纳于从引导基准面27b向侧方形成凹状的收纳凹部27c内,所以,能够将识别检测结构70设置于卡的收纳区域的侧方的狭小区域内,能够将壳体21的横幅尺寸最小地构成。
[0162] 如图10中放大所示,检测可动部件71上,在插入口29侧((b)侧)的端部一体形成有支承轴部71a,该支承轴部71a在上述收纳凹部27c的内部转动自如地支承于在左壁部27上形成的支承孔内。所以,检测可动部件71将支承轴部71a作为支点并向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自由转动。
[0163] 在检测可动部件71上一体形成有保持轴部71b,该保持轴部71b的外周上,形成有轮状的保持凹部71c。检测可动部件71上设置有扭簧72。扭簧72由导电性的金属线形成,其表面上镀有金等低电阻金属层。扭簧72的卷绕部72a安装于保持轴部71b的外周的保持凹部17c内。扭簧72的各个腕部成为弹性触点72b和弹性触点72c,弹性触点72b的前端和弹性触点72c的前端上,形成扭簧72的线材弯曲成V状。
[0164] 壳体主体22上,在收纳凹部27c的底面27d设置有一对触点73和触点74。触点73和触点74是金属板,其表面73a、74a上通过电镀形成有金等低电阻金属层。如图11(A)(B)所示、触点73和触点74埋于收纳凹部27c的底面27d的内部,触点73的表面73a和触点74的表面74a与上述底面27d显露于同一面。因此,触点73、74的表面73a、74a和底面
27d之间几乎没有出现台阶。
[0165] 如图11(A)(B)所示,弹性触点72b持续接触于弹性触点73的表面73a,弹性触点72c与触点74的表面74a或底面27d接触。利用该两弹性触点72b和72c的弹性力,向检测可动部件71作用向上的施力,检测可动部件71将支承轴部71a作为支点而向顺时针方向转动。
[0166] 如图1和图10所示,盖体23的顶板23a上,在左侧部设置有检测板簧76。该检测板簧76在顶板23a的一部分上形成有缺损部23e,该缺损部23e的内部中,形成顶板23a的金属板的一部分作为悬臂板簧而被切割,由此和顶板23a一体形成。
[0167] 检测板簧76在前侧((b)侧)设有基端部76a。检测板簧76具有从基端部76a朝向里方向((a)方向)的大致直线地延伸的直线部76b和、与该直线部76b连接的斜部76c。斜部76c随着走向里侧((a)侧)而渐渐走向左方向。而且,斜部76c的前部上形成有朝向里方向((a)方向)而直线地延伸的按压部76d。
[0168] 如图10所示,检测板簧76的直线部76b的一部分和斜部76c的一部分设置于和收纳区域重合的位置。即,第一卡C1或第二卡C2以正常的方向插入时,直线部76b的一部和斜部76c的一部分位于这些卡的通过区域之上。重合于检测板簧76中的卡的通过区域之上的部分是检测作用部76e。如图11(B)所示,检测板簧76或朝向壳体主体22的内部或向下笔直地延伸。但是,检测板簧76也可以通过检测作用部76e的部分,走向壳体主体22的内部并向斜下方变形。
[0169] 检测板簧76的前部的按压部76d不与第一卡C1或第二卡C2的移动区域重合,而向比该移动区域更偏离左侧的位置延伸。上述检测可动部件71的上面形成有突曲面部71d。检测可动部件71通过弹性触点72b、72c向上施力,所以上述突曲面部71d压入上述检测板簧76的按压部76d的下面。
[0170] 如上所述,检测可动部件71上,弹性触点72b和弹性触点72c的弹性力向上作用,但是检测板簧的按压部76d将检测可动部件71向下压的弹性力比上述弹性触点72b、72c将检测可动部件71向上压的力大很多。
[0171] 如图11(A)所示,第一卡C1以正常的方向安装并向正常的装填位置移动时,第一卡C1的左侧的引导识别槽6的后端部的倾斜部6b,即作为识别部发挥作用的台阶部抵接于检测板簧76的检测作用部76e,检测板簧76被向上抬起。所以,检测可动部件71利用弹性接点72b、72c的力向顺时针方向转动时。这时,弹性触点72c离开触点74的表面74a,触点73和触点74变为非导通状态。
[0172] 如图11(B)所示,第二卡C2以正常的方向安装到里侧时,第二卡C2的左侧的引导识别槽16的后端部的倾斜部16b,即作为识别是第二卡C2的识别部而发挥作用的台阶部,离开检测板簧76的检测作用部76e而位于插入口29侧。所以,向上的力不作用于检测作用部76e,通过检测板簧76,检测可动部件71向下按压。所以,弹性触点72c向触点74的表面74a上移动,通过扭簧72使触点73和触点74变为导通状态。
[0173] 此外,和图11的构造相反,如图11(A)所示,可动检测部件71上升时,弹性触点72c与固定侧的触点74接触,如图11(B)所示,可动检测部件71通过检测板簧76被压下,弹性触点72c也可以配置上述触点74以使弹性触点72c离开触点74。
[0174] 如图11(A)(B)所示,可动检测部件71的上下的动作范围内是从壳体主体22的底壁部28的上面28b到顶板23a的上面的范围内。所以,可以将识别检测机构70配置于上下的低区域内,可以薄型地构成壳体21。
[0175] 此外,图11(A)中,检测板簧76比顶板23a的上面更稍微向上方露出,但是优选进行调整可动检测部件71的上下的动作范围等,使检测板簧76不从顶板23a的上面露出,从而使壳体21更薄型。
[0176] (第一卡的正常安装动作)
[0177] 接着,对卡向上述读卡器20的安装动作进行说明。
[0178] 图2和图6及图7表示第一卡C1以正常的方向安装时的动作。
[0179] 在卡未安装的状态下,如图5所示,滑块41向插入口29侧((b)侧)移动,滑块41上,识别臂44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可动停止部47向左侧移动。第一卡C1以其前端部1c朝向前方,表面1a朝向上的正确姿势从插入口29插入时,形成于第一卡C1的壳体1的右侧的薄壁部7通过由设置于滑块41的前侧的保持板簧52形成的保持部53的下侧。
[0180] 此外,右侧的薄壁部7通过识别臂44的识别凸部44a的下侧,在图4所示的高度Tb的区域内朝向里侧移动。这时,第一卡C1的右侧的前方角曲面3碰触位于识别臂44的识别凸部44a的下侧的滑动面44b。而且,第一卡C1被压入时,通过前方角曲面3滑动面44b被压,如图2所示,识别臂44顺时针方向转动,伴随此,滑块41上的可动停止部47向右方向移动。所以,第一卡C1的右侧的薄壁部7的前部通过第一停止面48a的下侧而进一步向里侧移动,其中第一停止面48a位于可动停止部47上形成的停止面48上的左侧。
[0181] 另一方面,第一卡C1的左侧前方的薄壁部7在图4和图5所示的限制升降部件32的倾斜面32a滑动,而乘上限制升降部件32之上,限制升降部件32被压下。而且,左侧的薄壁部7进入图4所示的底壁部28的上面和上部引导壁31之间的间隔Tb内。而且,如图2所示,第一卡C1的前端部1c碰触设置于滑块41的里侧的基准停止部45的基准停止面
45a。
[0182] 其间,设置于滑块41的保持板簧52的保持部53通过第一卡C1的右侧的引导识别槽6的内部,即通过薄壁部7之上而碰触引导识别槽6的后方的倾斜部6b。保持部53被倾斜部6b向右方向压,所以保持板簧52变形且保持部53暂时后退到滑块41的保持凹部41c内。而且,保持部53在第一卡C1的右侧部1e上仅以距离L2滑动,到达中间凹部8时,利用保持板簧52的弹性恢复力,保持部53嵌合于右侧的中间凹部8的内部。
[0183] 这时,朝向保持部53的前侧的倾斜引导部53a在向相同方向倾斜的倾斜部6b滑动,所以,以轻小的力将第一卡C1压入壳体21内,能够使保持部53嵌合于中间凹部8。所以,嵌合后相对于保持部53上卡的插入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形成的卡止部53b挂止于中间凹部8的前内端8b,所以第一卡C1难以向前方((b)方)拔出。
[0184] 如图13(A)所示,第一卡C1上,与位于前方的引导识别槽6的深度方法t1相比,中间凹部8的深度尺寸t3深。所以,通过引导识别槽6的内部的保持部53能够可靠地嵌合于中间凹部8的内部。即,将第一卡C1从插入口29插入时,如果能够使右前方的薄壁部7进入图4所示的保持部53的下侧的高度Tb的内部,其后,通过将第一卡C1压入,保持部
53能够可靠地嵌合于第一卡C1的中间凹部8。所以,容易防止引起保持部53保持碰触第一卡C1的右侧部1e的状态,而不进入中间凹部8内等不充分的安装状态。
[0185] 第一卡C1的引导识别槽6的后方存在倾斜部6b,另外,通过形成大的中间凹部8的深度尺寸t3,插入第一卡C1时,其抵抗力小,且能够将保持部53可靠地嵌合于中间凹部8。所以,插入第一卡C1时,保持部53嵌合于中间凹部8前的时刻,能够防止滑块41对抗弹性施力而从图2所示的初期位置向(a)方向不经意地行动的错误动作。
[0186] 保持部53嵌合于中间凹部8后,压入第一卡C1时,利用第一卡C1的前端部1c,按压形成于滑块41的基准停止面45a,第一卡C1和滑块41成为一体而向里侧移动。而且,第一卡C1到达图7所示的安装完成位置时,形成于滑块41的槽凸轮42的锁定部42b卡止于锁定销36的前端部36b,且滑块41在其位置上被锁定。
[0187] 这时,设置于壳体主体22的里侧的各第一连接端子55如图14所示,弹性按压在第一卡C1的背面1b露出的各个外部连接部5而连接。
[0188] 第一卡C1以正常的状态安装时,如图11(A)所示,识别检测机构70中,通过第一卡C1的左侧的引导识别槽6的后方的台阶部即倾斜部6b,和顶板23a一体形成的检测板簧76的检测作用部76e向上方抬起。所以,利用弹性触点72b、72c的弹性力,检测可动部件71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弹性触点72c离开触点74的表面74a并向壳体主体22的一部分即底面27d上移动。这时,触点73和触点74变为非导通状态。
[0189] 使第一卡C1脱离读卡器20时,如图7所示,将第一卡C1从正常地安装的状态向里侧((a)侧)压。滑块41和第一卡C1一起稍微向里侧移动时,锁定销36的前端部36b离开槽凸轮42的锁定部42b,滑块41利用施力部件的力返回前侧((b)侧)。所以,如图2所示,滑块41恢复到初期位置,且第一卡C1的后端部从插入口29突出。
[0190] (第二卡的正常的安装动作)
[0191] 图8表示第二卡C2正常安装于读卡器上的状态。比较图7和图8可以明了,安装第二卡C2时的各部件的动作,即保持板簧52的保持部53的动作或,识别臂44和可动停止部47的动作等和第一卡C1安装时完全相同。
[0192] 不同的仅是图10和图11所示的识别检测机构70的动作。如图8所示,第二卡C2中,设置于左右两侧部的引导识别槽16及薄壁部17长,第二卡C2正常地安装时,位于引导识别槽16的后端部的识别部即倾斜部16b位于离插入口29较近侧。如图11(B)所示,第二卡C2已经正常安装时,倾斜部16b位于比检测板簧76的检测作用部76e更靠前侧((b)侧),所以,通过检测板簧76的按压部76d,检测可动部件71被一直向下压。
[0193] 所以,如图11(B)所示,检测可动部件71向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弹性触点72c接触于触点74的表面74a之上。所以,通过扭簧72,触点73和触点74被导通。
[0194] (第一卡和第二卡的识别检测动作)
[0195] 识别第一卡C1是否正常地安装、或第二卡C2是否正常地安装的识别动作如下操作来进行。
[0196] 如图7所示,第一卡C1正常安装时,第一连接端子55分别接触于设置与第一卡C1的背面1b的外部连接部5。同样,如图8所示,第二卡C2正常安装时,第一连接端子55接触于安装于第二卡C2的背面的外部连接部5。
[0197] 如内置于读卡器20的控制部、或各种电子设备或电脑等那样,设置于连接读卡器20的母装置的控制部,监视第一连接端子55,并在检测第一连接端子55接触于外部连接部
5时,确认哪一个卡被安装。例如,设置于卡的多个外部连接部5之中的任何一个短路时,上述控制部监视与短路的外部连接部5相对应的第一连接端子55,并通过检测其他第一连接端子55是否短路,能够确认第一卡C1或第二卡C2的都已经安装。
[0198] 控制部还监视图10所示的识别检测机构70的触点73和触点74是否是导通状态。控制部利用第一连接端子55的短路等,在确认第一卡C1或第二卡C2已经安装时,确认上述触点73和触点74是否导通。如图11(A)所示,触点73和触点74没有导通时,判断已经安装的是第一卡C1。如图11(B)所示,触点73和触点74维持在导通状态的话,确认已经安装的是第二卡C2。
[0199] 而且,控制部进行适合第一卡C1和第二卡C2的规格的控制动作。例如,第一卡C1和第二卡C2上的驱动电压不同时,向各卡供给不同的电压。另外,第一卡C1和第二卡C2上的存储容量不同时,将各个卡的存储残量的信息取入控制部,而进行之后的记录数据量的调整。
[0200] (第一卡或第二卡的误插入)
[0201] 图3表示第一卡C1将后端部1d朝向前方而从插入口29插入的状态。
[0202] 如图4所示,识别臂44的识别凸部44a位于卡的插入经路上,所以,第一卡C1的后端部1d碰触于该识别凸部44a。就这样将第一卡C1压入时,识别臂44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可动停止部47向右方向转动。但是,这时后端部1d保持碰触于识别凸部44a的状态,第一卡C1相对于滑块41不向更里侧相对地前进。之后,第一卡C1被压入时,滑块41一起向里侧压入,但是第一卡C1的后端部1d保持碰触于识别凸部44a,所以第一卡C1不能够完全地进入壳体21内。
[0203] 另外,与第一卡C1一起将滑块41向里侧压入时,第一卡C1的后端部1d,如图4所示,碰触于位于收纳区域的左侧的上部引导壁31,第一卡C1和滑块41不能更向里侧移动。第一卡C1的后端部1d碰触上部引导壁31时,锁定机构35中,锁定销36的前端部36b也可以到达卡止于槽凸轮42的锁定部42b的位置。所以,图3的状态中,即使第一卡C1被压入,滑块41也不被锁定,除去给予第一卡C1的力时,通过使滑块41向前方((a)方向)恢复的施力部件的弹性力,第一卡C1被压回插入口29。
[0204] 另外,第一卡C1将前端部1c朝向前方且将背面1b向上而从插入口插入时,如图3所示,也和将后端部1d朝向前方插入时相同。另外,关于该误插入,第二卡C2中也相同。
[0205] (第三卡的插入动作)
[0206] 图9表示第三卡C3正常地安装于读卡器20的状态。
[0207] 第三卡C3,其宽度尺寸W3比第一卡C1及第二卡C2的宽度尺寸W0小。因此,第三卡C3相对于插入口29向右偏而插入时,第三卡C3在限制升降部件32和滑块41的内侧面41a之间的宽度尺寸Wb的区域(参照图5)的内部移动,而朝向里侧插入。
[0208] 第三卡C3在右侧上具有缺损部17,所以,卡的前端不碰触识别臂44的识别凸部44a。所以,识别臂44保持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可动停止部47保持向左侧移动的状态。而且,第三卡C3的前端部碰触于可动停止部47的第一停止面48a及第二停止面48b(参照图
4),这时,保持板簧52的保持部53嵌合于上下贯通第三卡C3的壳体的右侧部的凹部18。
[0209] 就这样将第三卡C3压入壳体21内时,滑块41被一起压入。这时,如图9所示,第三卡C3的左侧部不碰触上部引导壁31而插入壳体21的里侧。而且,锁定销36的前端部36b挂止于槽凸轮42的锁定部42b,从而滑块被锁定。
[0210] 这时,设置于壳体主体22的底部的第二连接端子58分别连接于设置于第三卡C3的下面的外部连接部。控制部通过监视第二连接端子58的短路状态等,来确认第三卡C3已经正常地安装。
[0211] (第一卡的变形例)
[0212] 图13(B)是表示第一卡的变形例Cal的左侧视图。
[0213] 该变形例Cal中,设置于引导识别槽6A的后方的倾斜部6B和图13(A)所示的第一卡C1的倾斜部6b不同。
[0214] 第一卡C1的倾斜部6b,如图12所示,随着走向后端部1d倾斜而渐渐远离中心线O-O,但是倾斜面6b相对于表面1a是垂直面。
[0215] 与之相对,变形例Cal的倾斜部6B和第一卡C1相同,以随着走向后端部1d而渐渐远离中心线O-O的方式倾斜,但是倾斜部6B不是和表面1a垂直的面,并以随着走向后端部1d而渐渐接近表面1a的方式倾斜。即,倾斜面6B向三维空间倾斜。
[0216] 该变形例Cal安装于上述读卡器20时,其插入过程中,保持部53在倾斜部6B滑动,进一步在左侧部1e滑动而能够嵌合于中间凹部8。
[0217] 此外,如图13(B)中虚线所示,变形例Cal可以安装于具有从卡的表面1a侧压迫的保持部153的读卡器。这时,变形例Cal插入读卡器内时,保持部153通过引导识别槽6A内,且保持部153在倾斜部6B滑动,从而乘上卡的表面1a,之后,保持部153嵌合于中间凹部8。
[0218] 如上所述,变形例Cal,不仅仅是具有保持部53的读卡器,如图13(B)所示,也可以安装于具有从表面1a侧对置的保持部153的读卡器,可以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