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装板型结构设计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910095482.2

文献号 : CN10148550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吴厚林

申请人 : 吴厚林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女装结构设计方法,特别是一种女装上衣系列板型的结构设计方法。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服装样板设计方法的新型比例法,该方法的比例公式设计科学合理,计算简便、易学,调节数值的设置为设计者提供把设计变化的空间,并且能够较好地体现人体与女装结构的关系。采用本发明的新型比例公式构成方法设计女装板型各结构点的计算公式,构成的板型结构各部位的规格变化与服装统一号型分档规律相吻合,完全避免了因号型放码规格变化引起的板型造型结构变形,从而确保了板型的稳定和风格的持续性。女装系列板型,作为女装款式造型结构设计的基础,结构设计变化灵活准确,又能保持板型风格特征稳定,为品牌设计风格的形成创造了条件,设计效率十分明显。本发明深化了女装结构理论研究,进一步拓展了女装结构设计的思路与方法,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经济价值潜力。

权利要求 :

1.一种女装板型结构设计方法,包括女装上衣衣身板型、袖子板型和系列板型规格,其特征在于:(1)对人体结构和人体测量调查数据的研究表明,人体各部位尺寸间存在着一定关联性,相关联的部位其规格尺寸变化具有一定的比例关系,根据人体工程学揭示的人体结构比例关系和实验分析获得的女装结构各部位比例关系为:部位分档数值与关联部位分档数值之比,运用此比例关系设计女装结构各部位的比例计算公式:式中“关联部位”是指胸围,“部位分

档数值”是参照服装统一号型控制部位的分档数值结合款式造型特征确定,“调节数值”是服用功能、造型特征、品牌风格、流行元素的造型设计范畴,它视造型结构具体部位的设计需要确定;

(2)依据女性体型特征胸腰差结合服装造型特征,按 确

定前胸凸量;

(3)根据几何学原理,采用比值法确定肩斜度,以颈侧点至肩端点的水平距离与其两点间的垂直距离比5∶2为肩斜度比值;

(4)依据衣身板型的前后袖窿弧线长AH为依据,运用圆周与直径的关系,袖山高按确定;袖山高确定后,以前袖窿弧线长FAH、后袖窿弧线长BAH分别自袖山中点斜向测量至袖肥线来确定前后袖肥大;“调节数值”根据袖子造型和活动功能要求确定,调节数值为正时,袖山增高而袖肥变窄,调节数值为负时,袖山减低则袖肥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女装板型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女装造型的贴体程度结合结构特征和结构设计规律,分类女装板型,“贴体程度”原则上是指胸围部位加放的宽松量,按胸围宽松度分为贴体型、合体型、宽松型和宽大型,并以服装统一号型标准控制部位规格为基础,结合服用功能、造型特征、流行元素及品牌风格因素,设计女装板型系列规格,设计建立贴体型、合体型、宽松型和宽大型女装板型系列。

说明书 :

女装板型结构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女装板型结构设计方法,特别是一种女装上衣系列板型的结构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女装结构设计方法主要是比例分配法和原型法。比例分配法,是我国服装结构设计的传统方法。它是依据服装加放松量的成衣规格,通过一系列的计算公式和经验定寸就绘制服装结构图,这对于一些程式化的经典款式,比例分配法的经验公式非常成熟,准确并可以在布料上直接裁剪,方便快捷。但正是这种“以衣为本”的直接绘制方法,过多的经验公式制约,缺乏可设计性,限制了设计者的创新空间,对于变化多样的女装,更显露了其方法上的局限性;另一方面,传统比例法中的计算公式不统一不确定,这种比例关系的不确定性,导致了每一款服装每一个部位都有一套经验公式,不同的设计者具有不同的个人经验,于是同一类型的服装同一部位便拥有了众多不同的、相似的经验公式。这些众多的经验公式计算繁琐,又缺少相应的理论说明,而且这种计算公式的不确定,相互间又缺乏关联,以致样板各组合部位不易吻合,特别是经系列规格放码推档后,系列样板变形明显,严重影响样板的准确性。
[0003] 由此可见,传统的女装结构设计方法还只能是从经验到经验,与现代服装工业生产所要求的标准化、系列化,以及时装化、个性化的需求极不适应。以致服装产品造型呆板缺少灵气,千篇一律,产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低,缺乏竞争力。提高女装板型设计技术水平,建立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现代女装板型设计理论和方法十分必要和迫切。女装板型结构设计是一个重要课题,不仅仅是在技术上的简单把握,而是对人体结构、运动规律、款式造型等内在的变化规律及服饰文化、时尚审美因素的综合考量和把控。为此,亟需开展对女装板型结构设计理论的研究,以改变目前的这种滞后现象,形成一套具有科学合理、方便快捷、准确适用的女装板型结构设计方法。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女装板型结构设计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女装结构设计公式计算繁复、适用性差、造型准确性差,缺乏系列化、个性化、风格化的板型特征,设计效率低等问题。
[0005]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 1、依据女性人体结构,结合女装造型的贴体程度和结构特征,采用比例分配方法设计女装上衣板型结构。
[0007] 女装上衣板型结构构成原理:对人体结构和人体测量调查数据的研究表明,人体各部位间尺寸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相关联的部位其规格尺寸变化具有一定的比例关系。根据人体工程学揭示的人体结构比例关系和实验分析可获得的女装结构各部位比例关系为:部位分档数值与关联部位分档数值之比,运用此比例关系设计女装结构各部位比例计算公式: 式中“关联部位”是指胸围;
“部位分档数值”是参照服装统一号型控制部位的分档数值结合款式造型特征确定;“调节数值”是服用功能、造型特征、品牌风格、流行元素的造型设计范畴,它视造型结构具体部位的设计需要确定。
[0008] 依 据 女 性 体 型 特 征 胸 腰 差 结 合 服 装 造 型 特 征,按确定前胸凸量,胸凸量以胸褶形式设置于前衣片腋下,作为设计胸褶量的转移标准。
[0009] 根据几何学原理,采用比值法确定肩斜度,成年女性的肩斜度比值为5∶2,即以颈侧点至肩端点的水平距离与其两点间的垂直距离比为5∶2。
[0010] 以人体正视、侧视轮廓形态以及颈根和上臂根部截面形态特征设计女装各相应部位的轮廓造型线。
[0011] 采用四片式构架女装衣身结构和单片式构架袖子结构,结构构成要点: [0012] ①据女性体型结构前胸较丰满的特点,前后胸围偏差1厘米,前后腰围偏差0.5厘米。
[0013] ②
[0014] ⑧
[0015] ④
[0016] ⑤前胸凸量,即前后腰节差的设计。胸凸量的概念是女性人体结构特征的体现,女性丰满的乳房,前胸部较为凸出,使前中成弧形曲线,长度明显增长,这种增长称作胸凸量,它与胸乳的丰满度成正比例关系,与服装的宽松度成反比例关系。各体型胸凸量可按计算作为参考尺寸。
[0017] ⑥BP点,也即胸点。女性标准体型理想规格为为25/18,即自颈侧点至胸点为25厘米,胸点间距18厘米。
[0018] ⑦肩宽,属于主要控制部位,原则上不按胸围关联计算,直接按总肩宽规格设定。依据人体肩背部的结构特征,后肩线应保持一定的吃势,即后肩线原则上应长于前肩线
0.5~1厘米,则
[0019] ⑧肩斜度,采用比值法确定。比值法是根据几何三角原理,以决定肩斜度的两个相邻直角边的尺寸比值来确定。成年女子的肩斜度比值一般为5∶2,即颈侧点至肩端点的水平距离与其两点间的垂直距离比为5∶2。也可视具体造型和个体肩斜度差异,作适度调节。
[0020] ⑨袖山高,以袖窿弧长AH作为袖子结构的设计依据。根据袖窿弧线似圆周,而袖山高似直径的结构关系,设计其计算公式为 调节数值根据袖头造型、袖子功能等因素确定,调节数为正时,袖山增高而袖肥变窄,调节数为负时,袖山减低则袖肥增大。
[0021] ⑩袖肥,确定袖山高后,以前袖窿弧线长FAH、后袖窿弧线长BAH分别自袖山中点斜向量至袖肥线来确定前后袖肥大,使袖肥与袖山高形成反比例结构关系。考虑袖山头吃势量,可视袖头造型、面料特性,在袖山斜线长的尺寸上作适度增减。 [0022] [0021]2、根据女装造型的贴体程度和结构特征结合结构设计规律,设计系列女装板型,以服装统一号型控制部位规格为基础设计女装板型系列规格。
[0023] 将女装造型结构按其贴体程度结合结构特征和结构设计规律分为贴体型、合体型、宽松型、宽大型四类,建立女装板型系列。以服装统一号型标准控制部位规格为基础,结合服用功能、造型特征、流行元素及品牌风格特征等因素,设计女装板型系列规格。“贴体程度”原则上是指胸围部位加放的宽松量,按胸围宽松度分为贴体型、合体型、宽松型和宽大型。以女性中间体标准体型160/84A为基准,设计女装板型主要部位系列规格参考尺寸如下表:
[0024]
[0025] 本发明是对传统服装样板设计方法的比较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女性人体结构、女装结构与造型规律、流行与风格特征等内在因素的研究,结合长期实践经验,总结出的女装板型设计理论和方法,科学性、可操作性强,简单,易理解。结构构成中的比例公式设计科学合理,计算简便、易学,调节数值的设置为设计者提供把握设计变化的空间,并且能够较好地体现人体与女装结构的关系。采用本发明的比例公式构成原理设计女装板型各结构点的计算公式,构成的板型结构各部位的尺寸变化与服装统一号型分档规律相吻合,避免了因号型放码规格变化引起的板型造型结构变形,从而确保了板型的稳定和风格的持续性。设计建立系列板型,作为女装款式造型结构设计的基础,结构设计变化灵活准确,又能保持板型风格特征的相对稳定,为品牌设计风格的形成创造了条件,设计效率十分明显。 [0026] 本发明深化了女装结构理论研究,进一步拓展了女装结构设计的思路与方法,具有很好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对于促进服饰文化发展,提高服装工业生产效率具有现实意义。 附图说明
[0027] 图1是贴体型女装板型结构制图
[0028] 图2是合体型女装板型结构制图
[0029] 图3是宽松型女装板型结构制图
[0030] 图4是宽大型女装板型结构制图
[0031] 图5是单片袖板型结构制图
[0032] 图6是单片袖袖肘褶设计示例
[0033] 图7是单片袖袖口褶设计示例
[0034] 图8是单片袖后侧分割设计示例
[0035] 图9是双片袖板型结构设计示例
[0036] 图中(1)前中线,(2)腰节线,(3)后中线,(4)后颈点,(5)胸凸量,(6)前上平线,(7)胸围线,(8)前颈侧点,(9)前颈点,(I0)前肩端点,(11)前(后)胸围大,(12)前腰褶标线,(13)BP点,(14)前胸围大转移点,(15)转换胸褶,(16)闭合符号,(17)前胸宽点,(18)前胸宽线,(19)前腰褶边线,(20前侧腰点),(21)前袖窿弧线,(22)前领圈弧线,(23)后颈侧点,(24)后背宽点,(25)后背宽线,(26)后肩端点,(27)后腰褶标线,(28)后腰褶尖点,(29)肩褶位,(30)肩褶标线,(31)肩褶尖点,(32)肩褶边线,(33)外肩端点,(34)后肩线,(35)后领圈弧线,(36)前袖窿弧线,(37)后腰褶边线,(38)后侧腰点,(39)袖长线,(40)袖中线,(41)袖子上平线,(42)袖山中点,(43)袖肘线,(44)袖肥线,(45)前袖山斜线,(46)后袖山斜线,(47)前袖肥标线,(48)后袖肥标线,(49)前袖山辅助线,(50)后袖山辅助线,(51)前 袖山弧线,(52)后袖山弧线,(53)前袖山对位点,(54)后袖山对位点,(55)前侧袖底线,(56)后侧袖底线,(57)袖口弧线,(58)后侧袖肘中点,(59)后侧剪切片,(60)后侧袖口大点,(61)袖肘褶尖点,(62)袖肘褶,(63)后侧袖底剪切片,(64)后侧袖中剪切片,(65)袖口褶尖点,(66)袖口褶,(67)后侧分割标线,(68)袖大片后侧分割造型线,(69)袖小片后侧袖山拐角,(70)袖小片后侧分割造型线,(71)双片袖后侧分割标线,(72)大袖后侧剪切片,(73)小袖后侧剪切片,(74)大袖片后侧造型轮廓线,(75)小袖片后侧造型轮廓线,(76)双片袖前侧分割线,(77)大(小)袖片前侧拐角,(78)大袖片前侧造型轮廓线,(79)小袖片前侧造型轮廓线,(80)小袖片前侧分割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女装衣身板型结构设计实施例:以女性中间标准体160/84A系列规格示例,女装衣身板型结构制图方法与步骤:
[0038] 1、贴体型板型结构设计,如图1所示。
[0039] ①画纵向直线为前中线(1),作前中线的垂线为腰节线(2);自前中线向外量取半胸围作前中线平行线为后中线(3),沿后中线自腰节线向上量取背长为后颈点(4),过点作垂线;自后颈点垂线向上量取胸凸量(5),作平行线为前上平线(6)。
[0040] ②自后颈点向下量取袖窿深 作腰节线的平行线为胸围线(7);在前上平线上,自前中线向外量取横开领 为前颈侧点(8);在前中线上,自前上平线向下量取直开领 为前颈点(9);在前上平线上,自前中线向外量取作垂线为前肩宽线,自上平线向下量取[2/5×前颈侧点至前肩宽线间距]为前肩斜度,作点为前肩端点(10)。
[0041] ③在胸围线上,中点向偏后1厘米作点为前(后)胸围大(11),过点作垂线至腰节线;自前中线向外量取9厘米作中线的平行线为前腰褶标线(12),自前上平线向下量取25厘米,交于腰褶标线为BP点(13);连接BP点与前胸围大,以胸凸量为褶量画转换胸褶(15),以BP点为原点,作前胸围大转移点(14),过点作胸围线平行线,在转换胸褶上标示闭合符号(16)。
[0042] ④自前中线向外量取前胸宽 作中线平行线分别交于前肩端点平行线、前胸围大转移点平行线,取中点向下2.5厘米为胸宽点(17),过点作垂线为前胸宽线(18)。
[0043] ⑤以前腰褶标线为中线,画前腰褶边线(19),褶量为4厘米;在腰节线上,自前中线量取 确定前侧腰点(20);前胸宽点与前胸围大转移点连接辅助线, 过中点作对角线,过对角线中点为绘画前袖窿弧线(21),接顺胸宽点至肩端点;前侧颈点与前颈点连接辅助线,过中焦作对角线,过对角线的三分之二点画领圈弧线(22),绘画完整轮廓线。
[0044] ⑥在后颈点垂线上自后颈点向内量取横开领 三等分横开领,向上取三分之一横开领确定后颈侧点(23),过点作平行线为后上平线;自后中线向内量取作肩宽线,自后上平线向下量取[2/5×后颈侧点至后肩宽线间距]为后肩斜度,作点为后肩端点(26);自后中线向内量取后背宽 作中线平行线分别交于后肩端点垂线和胸围线,此线中点向下2.5厘米为背宽点(24),过点作垂线为后背宽线(25)。 [0045] ⑦在背宽线上,后背宽中点向外0.5厘米作点,过点向下作垂线至腰节线为后腰褶标线(27);后腰褶标线上背宽线与胸围线中点为后腰褶尖点(28):后肩线上离后颈侧点4厘米定肩褶位(29),连接后背宽与后腰褶标线交点为肩褶标线(30),在肩褶标线上,自肩斜线向下量取7厘米为肩褶尖点(31),肩褶量1.5厘米画肩褶边线(32);肩端点向外顺延
1.5厘米作外肩端点(33);折叠法补画后肩线(34)。
[0046] ⑧自后颈点至后颈侧点画顺后领圈弧线(35);后背宽点与后胸围大连接辅助线,并作三等分,下三分之一点作对角线,过对角线的三分之二画后袖窿弧线(36),接顺后背宽点至外肩端点;以后腰褶标线为中线,画后腰褶边线(37),褶量为3厘米;在腰节线上,自后中线量取 确定后侧腰点(38),绘画完整轮廓线。
[0047] 2、合体型板型结构设计,如图2所示。
[0048] 结构制图方法与步骤与前述贴体型相同,规格以合体型为准,主要变化部位有:①胸凸量(5)为3厘米; ③后腰褶尖(28)位于胸围线;④后腰褶量2.5厘米。
[0049] 3、宽松型板型结构设计,如图3所示。
[0050] 结构制图方法与步骤与前述相同,规格以宽松型为准,主要变化部位有:①胸凸量(5)为2厘米; ④后背宽点的确定,在后背宽线上,肩端点至胸围线中点向下2厘米为后背宽点(24);⑤前腰褶量3厘米;后腰褶量
1.5厘米;
[0051] ⑥BP点调整为:胸高26厘米,乳间距19厘米。
[0052] 4、宽大型板型结构设计,如图4所示。
[0053] 结构制图方法与步骤与前述宽松型相同,规格以宽大型为准,主要变化部位有:①胸凸量(5)为1厘米,不预设转移胸褶量;②前胸宽点的确定,在前胸宽线上,前肩端点至胸囤线中点向下2厘米为前胸宽点(17);③后背宽点的确定,在后背宽线上,后肩端点至胸围线中点向下1.5厘米为后背宽点(24);④腰围规格视具体设计确定,前腰褶的设置和侧腰点也随具体腰围规格的设计而定。
[0054] 女装上衣袖子板型结构设计实施例:图5中,袖子基本板型结构制图方法与步骤,示例尺寸以合体型上衣板型前后袖窿弧线长AH为准。
[0055] [0050]①画横向直线为袖长线(39),作垂线为袖中线(40),自袖长线向上量取袖长作平行线为袖子上平线(41),上平线与袖中线交点为袖山中点(42),上平线与袖长线中点向下2~3厘米作平行线为袖肘线(43),上平线向下量取袖山高 作平行线为袖肥线(44)。
[0056] [0051]②约定袖中线左侧为后,右侧为前。以前袖窿弧长FAH自袖中点斜向测量至右侧袖肥线,作线为前袖山斜线(45),袖肥线交点为前袖肥大,过点作中线平行线为前袖肥标线(47),相交于袖子上平线、袖肘线和袖长线;以后袖窿弧长BAH自袖中点斜向测量至左侧袖肥线,作线为后袖山斜线(46),袖肥线交点为后袖肥大,过点作中线平行线为后袖肥标线(48),相交于袖子上平线、袖肘线和袖长线。
[0057] ③在上平线上,袖中线至前后袖肥标线间分别四等分;在袖肥线,前侧袖肥大四等分;上平线袖中侧四分之一点与前侧袖肥大袖肥标线侧四分之一点连接前袖山辅助线(49):上平线后袖标线侧四分之一点向中1厘米过点作垂线交后袖山斜线,过此交点向上平线袖中侧四分之一点连接辅助线为后袖山辅助线(50)。
[0058] ④前袖山弧线(51):前袖山辅助线与上平线夹角平分线1~1.2厘米控制袖山弧线凸势,前袖山辅助线与袖肥线央角平分线1.2~1.5厘米控制袖山弧线凹势;后袖山弧线(52):后袖山辅助线与上平线夹角平分线1~1.2厘米控制袖山弧线凸势,后袖山辅助线与与后袖山斜(46)线交点以下凹进0.5厘米。
[0059] ⑤前胸宽点和后背宽点设置为袖窿对位点,分别以前胸宽点和后背宽点至胸围大的袖窿弧长在袖山弧线上分别作前对位点(53)和后对位点(54)标记;
[0060] ⑥在袖长线上,按具体袖口规格确定袖口大,分别连接前侧袖底线(55)和后侧袖底线(56);前侧袖口凹进1厘米,后侧袖口凸出1厘米画顺袖口弧线(57)。 [0061] 袖子板型变化实施例:将袖子基本板型制作为纸样,通过对袖子基本板型纸样必要的剪切、旋转、扩展、重叠、拼合等辅助操作变化袖子造型结构。
[0062] 1、袖子板型施褶设计:
[0063] ①袖肘褶的设置,如图6所示。
[0064] 过后侧袖肘中点(58)作中线的平行线至袖口,自后侧袖底线袖肘线处沿袖肘线剪切至后侧袖肘中点,再自袖口沿中线平行线剪切至袖肘中点,形成袖肘后侧剪切片(59);以袖肘中点为原点旋转剪切片,使后侧袖底袖肘线剪切处扩展,袖口剪切处重叠,重叠量为前侧袖口大至袖肥标线的间距;后侧袖口大点(60)顺袖底线延伸1厘米左右,重新画顺袖口线,以后侧袖肘中点向中1厘米处为袖肘褶尖点(61),设置袖肘褶(62),褶量以袖肘展开量和后侧袖口延伸量的总量;重新绘画前后袖底弧线和袖口弧线。
[0065] ②袖口褶的设置,如图7所示。
[0066] 过后侧袖肘中点(58)作中线的平行线至袖口,先从袖口沿中线平行线剪切至袖肘中点,再沿袖肘线分别向两旁剪切至后侧袖底线袖中线,然后自袖口沿袖中线剪切至袖肘线,分别形咸后侧袖底剪切片(63)和袖中剪切片(64);以袖底线与袖肘线交点为原点,旋转后侧袖底剪切片(63),使后侧袖口大点(60)与后侧袖肥标线平齐;以袖肘线与袖中交点为原点,旋转袖中剪切片(64),使袖口剪切处重叠,重叠量为前侧袖白大至袖肥标线的间距;以袖肘中点平行线为中线,褶尖点(65)离袖肘中点2厘米左右,设置袖口褶(66),褶量为袖口剪切处的展开量;重新绘画前后袖底弧线和袖口弧线。
[0067] 2、袖子的分割设计,如图8所示。
[0068] 过后侧袖肥中点作中线的平行线为后侧分割标线(67),向上至袖山弧线,向下至袖口弧线;如前例所述方法设置剪切,并作相应操作,再自袖肘线沿后侧分割标线剪切至袖山弧线,分割袖子为袖大片和袖小片;绘画袖大片后侧分割造型线(68),袖小片后侧袖山拐角(69),向处偏出0.5厘米,重新画顺袖小片袖口弧线,绘画袖小片后侧分割造型线(70);重新绘画前后袖底弧线和袖口弧线。
[0069] 3、双片袖板型结构设计,如图9所示。以袖子基本板型纸样为基础,通过剪切、旋转、重叠、拼合等辅助操作设计双片袖造型结构。
[0070] ①过后侧袖肥中点作中线的平行线至袖肘线再连接至后侧袖口中点,为双片袖后侧分割标线(71);如前例图8所述方法设置剪切,分别旋转大袖片后侧剪切片(72)和小袖片后侧剪切片(73),绘画大袖片后侧造型轮廓线(74)和小袖片后侧造型轮廓线(74)。 [0071] ②过前侧袖肥四分之一点作袖肥标线的平行线为双片袖前侧分割标线(76),分割线与袖山弧线和袖肥线两交点的中点为大(小)袖片前侧拐角(77),过此点重新画顺袖山弧线;分割线袖肘线交点处凹进1厘米绘画大袖片前侧造型轮廓线(78)和小袖片前侧造型轮廓线(79);在前后袖肥标线上标示拼合符号。
[0072] ③切分小袖片前侧分割片(80)后4拼合于小袖片后侧分割片上,合成小袖片;重新分别画顺小袖片袖山弧线和袖口弧线。
[0073] 上述实施例仅作为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的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的改动或修改同样限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权利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