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纯菌混合发酵生产红茶菌饮料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910111045.5

文献号 : CN10149136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林娟刘树滔饶平凡

申请人 : 福州大学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纯菌混合发酵生产红茶菌饮料,采用酿酒酵母、醋酸醋杆菌和植物乳杆菌三种菌复配,混合发酵生产红茶菌饮料。本发明利用纯菌种复配、混合发酵,对红茶菌培养基配方、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显著缩短发酵时间,避免杂菌污染,保证产品安全;菌种培养、复壮、保藏等管理方法科学合理,产品质量稳定,为红茶菌的产业化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制备的红茶菌饮品不仅风味爽口,而且含有多种功效成分,是一种很有利用价值的微生物发酵饮品。

权利要求 :

1.一种利用纯菌混合发酵生产红茶菌饮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酿酒酵母、醋酸醋杆菌和植物乳杆菌三种菌复配,混合发酵生产红茶菌饮料;所述酿酒酵母、醋酸醋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的配比:酿酒酵母∶醋酸醋杆菌∶植物乳杆菌=1∶1∶1~3,所述三种菌8

的配比为:各种菌细胞浓度控制在10cfu/mL时的体积比;三种菌总接种量,按体积计为:

5%~10%;所述的发酵条件为:红茶菌发酵培养基装液量:400mL发酵液装入500mL瓶中,转速100r/min,30℃振荡培养,在此条件下,发酵55~60h,红茶菌的pH值稳定在3.0-3.2之间;所述红茶菌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蔗糖5g、红茶粉0.2g、水100m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纯菌混合发酵生产红茶菌饮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酿酒酵母、醋酸醋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的配比,酿酒酵母∶醋酸醋杆菌∶植物乳杆菌=8

1∶1∶1,所述三种菌的配比为:各种菌细胞浓度控制在10cfu/mL时的体积比;三种菌总接种量,按体积计为: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纯菌混合发酵生产红茶菌饮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1)种子培养:挑取活化后的酿酒酵母2-3环接入液体培养基中,置于30℃下,100r/min振荡培养32-36h,所述酿酒酵母的液体培养基配方为:酵母膏1g、蛋白胨1g、葡萄糖

2g、水100mL;挑取活化后的醋酸醋杆菌2-3环接入液体培养基,置于30℃下,200r/min振荡培养32-36h,所述醋酸醋杆菌的液体培养基配方为:酵母膏1g,葡萄糖1g,水100mL,无水乙醇3mL;挑取活化后的植物乳杆菌2-3环接入MRS液体培养基,置于30℃下,静置培养

32-36h,所述MRS液体培养基的配方为:蛋白胨1g、牛肉浸膏1g、酵母浸膏0.5g、葡萄糖2g、醋酸钠0.5g、吐温80 0.1mL、柠檬酸二胺0.2g、MgSO4·7H2O 0.2g、MnSO4·4H2O 0.005g、K2HPO4 0.2g、水100mL,pH6.2-6.6;

(2)红茶菌的发酵:根据所述酿酒酵母、醋酸醋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的配比和总接种量,计算各种菌的接种量,接入红茶菌发酵培养液进行发酵,发酵条件为:红茶菌发酵培养液装液量:400mL发酵液装入500mL瓶中,转速100r/min,30℃振荡培养,在此条件下,发酵8

55-60h,红茶菌的pH值稳定在3.0-3.2之间;三种菌种子液的浓度均为10cfu/mL。

说明书 :

利用纯菌混合发酵生产红茶菌饮料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纯菌混合发酵生产红茶菌饮料。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人更认清了疾病、健康与食品之间的相互关系,又一次提出了食疗的观点:改善饮食条件和食品的组成,发挥食品本身的生理调节功能,以达到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目的。基于这一消费理念,人们越来越注重身体健康与追求饮料的品质。红茶菌是由三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益生菌,即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组成的共生体系,通过自身特殊作用,将茶叶等原料经过生物技术发酵工艺转化为极其丰富的营养物质。由于红茶菌中含有葡萄糖酸、醋酸、葡萄糖、果糖、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茶多酚、咖啡因、乙醇和二氧化碳等营养物质,因此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对人体有多种保健作用的健康饮品,它具有清理肠胃、降低血糖、血压、排结石、清肺、止咳、平喘、抗癌等多种神奇功效。虽然红茶菌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对它的科学研究起步较晚,目前还是停留在家庭自产自销的基础上,市场上尚未有相关成功产品的报道。红茶菌发酵饮料的生产涉及微生物、医学卫生、工业、产品质量与安全等多方面问题,由于目前很多红茶菌都是小作坊式生产,采用混菌天然发酵,不同红茶菌含有的微生物种类和活力不同,产品中产物的成分和含量也不一致,不能从根本上保证饮品的质量和安全,而且还会因为操作不当而导致污染、变质。更重要的是,菌种由于缺乏科学的培育、管理,容易发生变异、衰退和死亡;另外,由于采用天然混菌发酵,发酵周期长,一般为10天左右。因此研究红茶菌饮料的科学制作方法,使得局限于传统制作工艺上的红茶菌实现产业化的生产,具有重要的经济与社会意义。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纯菌混合发酵生产红茶菌饮料,该方法利用纯菌种复配、混合发酵,对红茶菌培养基配方、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显著缩短发酵时间,避免杂菌污染,保证产品安全;菌种培养、复壮、保藏等管理方法科学合理,产品质量稳定,为红茶菌的产业化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制备的红茶菌饮品不仅风味爽口,而且含有多种功效成分,是一种很有利用价值的微生物发酵饮品。
[0004] 本发明的利用纯菌混合发酵生产红茶菌饮料:采用酿酒酵母、醋酸醋杆菌和植物乳杆菌三种菌复配,混合发酵生产红茶菌饮料;所述酿酒酵母、醋酸醋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的配比,酿酒酵母∶醋酸醋杆菌∶植物乳杆菌=1∶1∶1~3(所述三种菌的配比为:各种菌8
细胞浓度控制在10cfu/mL时的体积比);三种菌总接种量,按体积计为:5%~10%;所述的发酵条件为:红茶菌发酵培养液装液量:400mL发酵液装入500mL瓶中,转速100r/min,
30℃振荡培养,在此条件下,发酵55-60h,红茶菌的pH值稳定在3.0-3.2之间。
[0005] 本发明的显著优点是:本发明通过对功能性红茶菌饮料研究:首先要分离得到红茶菌纯菌种,并了解菌种的分类地位,才能解决菌种保存时间、接种量控制、预防污染、保持菌种活力和控制产品质量等多方面的问题,才有可能对每一个菌种以及它们的各种组合的各种代谢特征、培养条件、发酵液成分和可能的功能效果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通过自行分离、筛选得到三种纯菌种: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Meyen ex Hansen)、醋酸醋杆菌(Acetobacter aceti)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利用纯菌种复配、混合发酵,并对红茶菌培养基配方、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使发酵时间从传统的10天缩短到60小时;由于采用纯菌发酵,避免了杂菌污染,保证了产品安全;同时由于形成一套科学的菌种培养、复壮、保藏等管理方法,稳定了产品质量,为红茶菌的产业化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本发明研制的红茶菌饮品不仅具有酸甜相宜、清香爽口的风味,而且含有多种功效成分,是一种很有利用价值的微生物发酵饮品。

具体实施方式

[0006] 1、菌种筛选鉴定
[0007] 从红茶菌、泡菜等食品中筛选得到酵母菌、醋酸菌和乳酸菌,进一步分离纯化,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鉴定,三种菌分别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Meyen exHansen)、醋酸醋杆菌(Acetobacter aceti)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0008] 2、红茶菌发酵培养基优化
[0009] 以红茶菌发酵液pH值和风味为指标,确定红茶菌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蔗糖5g、红茶粉0.2g、水100mL。其中红茶粉由福建漳州大闽食品有限公司提供。
[0010] 3、三种菌配比及接种量的确定
[0011] 挑取活化后的酿酒酵母2-3环接入液体培养基中,置于30℃下,100r/min振荡培养32-36h,所述酿酒酵母的液体培养基配方为:酵母膏1g、蛋白胨1g、葡萄糖2g、水100mL;挑取活化后的醋酸醋杆菌2-3环接入液体培养基,置于30℃下,200r/min振荡培养32-36h,所述醋酸醋杆菌的液体培养基配方为:酵母膏1g,葡萄糖1g,水100mL,无水乙醇3mL;挑取活化后的植物乳杆菌2-3环接入MRS液体培养基,置于30℃下,静置培养32-36h,所述MRS液体培养基的配方为:蛋白胨1g、牛肉浸膏1g、酵母浸膏0.5g、葡萄糖2g、醋酸钠0.5g、吐温800.1mL、柠檬酸二胺0.2g、MgSO4·7H2O 0.2g、MnSO4·4H2O 0.005g、K2HPO4 0.2g、水
100mL,pH6.2-6.6。培养结束后测定各自的吸光度值OD580(以各自的液体空白培养基为参
8
比)。根据三种菌的浓度(10cfu/mL)与OD580的线性关系及三种菌的实际OD580,计算接种量,接入红茶菌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0012] 接种采用常规的接种环,环直径在2-3mm;三种菌的活化均采用常规的方法活化。
[0013] 酿酒酵母、醋酸醋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的配比,酿酒酵母∶醋酸醋杆菌∶植物乳杆8
菌=1∶1∶1~3(所述三种菌的配比为:各种菌细胞浓度控制在10cfu/mL时的体积比);三种菌总接种量,按体积计为:5%~10%。
[0014] 并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三种菌最佳的配比和接种量。
[0015] 采用正交实验研究接种量(5%、7.5%、10%)和三种菌配比(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1∶1∶1、1∶1∶2、1∶1∶3)对红茶菌发酵效果的影响,综合发酵液pH值和风味考虑,确定三种菌最佳配比,酿酒酵母∶醋酸醋杆菌∶植物乳杆菌=1∶1∶1(所8
述三种菌的配比为:各种菌细胞浓度控制在10cfu/mL时的体积比);最佳总接种量,按体积计为:5%。
[0016] 4、发酵工艺条件优化
[0017] 在上述研究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L9(43)进一步确定红茶菌的最优发酵工艺条件为:红茶菌发酵培养液装液量:400mL发酵液装入500mL瓶中,转速100r/min,30℃振荡培养,在此条件下,发酵55-60h,红茶菌的pH值稳定在3.0-3.2之间,同时具有酸甜相宜、清香爽口的风味。
[0018] 最佳实施例
[0019] 1、种子培养
[0020] 挑取活化后的酿酒酵母2-3环接入液体培养基(酵母膏1g、蛋白胨1g、葡萄糖2g、水100mL)中,置于30℃下,100r/min振荡培养36h,测定OD580;挑取活化后的醋酸醋杆菌2-3环接入液体培养基(酵母膏1g,葡萄糖1g,水100mL,无水乙醇3mL),置于30℃下,200r/min振荡培养32h,测定OD580;挑取活化后的植物乳杆菌2-3环接入MRS液体培养基(蛋白胨
1g、牛肉浸膏1g、酵母浸膏0.5g、葡萄糖2g、醋酸钠0.5g、吐温800.1mL、柠檬酸二胺0.2g、MgSO4·7H2O 0.2g、MnSO4·4H2O 0.005g、K2HPO4 0.2g、水100mL,pH6.2-6.6),置于30℃下,静置培养32h,测定OD580。
[0021] 2、红茶菌的发酵
[0022] 分别测定三种菌种子液OD580,并根据酿酒酵母∶醋酸醋杆菌∶植物乳杆菌=8
1∶1∶1(所述三种菌的配比为:各种菌细胞浓度控制在10cfu/mL时的体积比),总接种量(体积比)5%,计算各种菌的接种量,接入红茶菌培养基(蔗糖5g、红茶粉0.2g、水
100mL),红茶菌发酵培养液装液量:400mL发酵液装入500mL瓶中,置于30℃下,100r/min振荡培养60h,得到的发酵液pH值为3.14。
[0023] 3、红茶菌功效成分的测定
[0024] 按上述工艺条件制备3批红茶菌发酵液,测定其中的主要功效成分含量。红茶菌发酵液中葡萄糖、总酸、多糖、葡萄糖醛酸、茶多酚和乙醇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4.95g/L、22.14g/L、0.74g/L、5.35g/L、0.047g/L、8.79g/L。
[0025] 实施例2
[0026] (1)种子培养:挑取活化后的酿酒酵母2-3环接入液体培养基中,置于30℃下,100r/min振荡培养32h,所述酿酒酵母的液体培养基配方为:酵母膏1g、蛋白胨1g、葡萄糖
2g、水100mL;挑取活化后的醋酸醋杆菌2-3环接入液体培养基,置于30℃下,200r/min振荡培养32h,所述醋酸醋杆菌的液体培养基配方为:酵母膏1g,葡萄糖1g,水100mL,无水乙醇3mL;挑取活化后的植物乳杆菌2-3环接入MRS液体培养基,置于30℃下,静置培养32h,所述MRS液体培养基的配方为:蛋白胨1g、牛肉浸膏1g、酵母浸膏0.5g、葡萄糖2g、醋酸钠
0.5g、吐温800.1mL、柠檬酸二胺0.2g、MgSO4·7H2O 0.2g、MnSO4·4H2O 0.005g、K2HPO4 0.2g、水100mL,pH6.2-6.6;
[0027] (2)红茶菌的发酵:根据所述酿酒酵母、醋酸醋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的配比为8
1∶1∶2(所述三种菌的配比为:各种菌细胞浓度控制在10cfu/mL时的体积比)和总接种量(体积比)为7.5%,计算各种菌的接种量,接入红茶菌发酵培养液(蔗糖5g、红茶粉0.2g、水100mL)进行发酵,发酵条件为:红茶菌发酵培养液装液量:400mL发酵液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