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入式管接头、制冷装置和水加热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780029536.4

文献号 : CN101501384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中田春男岛村隆志小泉淳

申请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咬入式管接头,在切有阳螺纹的结合用部件上一体地加工出套圈,通过防止套圈外表面的损伤来避免气密性下降。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这种咬入式管接头的制冷装置和水加热装置。咬入式管接头包括切有阴螺纹(11)的结合用部件(1)以及切有阳螺纹(21)的结合用部件(2)。在结合用部件(2)上一体地设置有套圈(3)。套圈(3)在两个结合用部件(1、2)被旋紧之前从结合用部件(2)分离并咬入配管(4)。在结合用部件(2)上设置有覆盖呈环状的套圈(3)的圆筒状盖(22),可防止在处理结合用部件(2)时套圈(3)的前端部(3a)和锥面(31)受损。

权利要求 :

1.一种咬入式管接头,用于配管的连接,包括切有阴螺纹的结合用部件以及切有与所述阴螺纹螺合的阳螺纹的结合用部件,其特征在于,切有所述阳螺纹的结合用部件具有:安装在该结合用部件上并呈环状的套圈、以及覆盖该套圈的外周的圆筒状盖,所述套圈的后端部利用环状的薄壁部安装在切有所述阳螺纹的结合用部件上,所述薄壁部沿着与切有阳螺纹的结合用部件的轴心交叉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薄壁部在切有阳螺纹的结合用部件的轴向上形成在阳螺纹的前端的前方,所述套圈构成为:当轴向的力达到规定的大小时,所述薄壁部断开,从而在所述两个结合用部件被旋紧之前,所述套圈从切有所述阳螺纹的结合用部件分离并咬入配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咬入式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圈在所述两个结合用部件的旋紧过程中从切有所述阳螺纹的结合用部件分离,作为独立的套圈起作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咬入式管接头,其特征在于,切有所述阴螺纹的结合用部件具有在所述两个结合用部件的旋紧过程中与所述套圈的前端部抵接的凸轮面,所述套圈构成为:在咬入配管前,在与凸轮面抵接的状态下受到轴向的按压力而从切有所述阳螺纹的结合用部件分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咬入式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状盖是通过使在阳螺纹的前端的前方形成的壁沿切有阳螺纹的结合用部件的轴向延长而形成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咬入式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圈的前端位于圆筒状盖内。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咬入式管接头,其特征在于,切有所述阴螺纹的结合用部件在该结合用部件外壁与所述凸轮面之间具有圆筒状凹部,在旋紧两个结合用部件时,所述圆筒状凹部收纳所述圆筒状盖。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咬入式管接头,其特征在于,切有所述阳螺纹的结合用部件在从所述套圈朝其后方空开规定间隔的位置上具有环状的按压面,该按压面对所述分离后作为独立的套圈起作用的套圈的基端面进行按压。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咬入式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面在切有阳螺纹的结合用部件的轴向上形成在阳螺纹的前端的附近,并形成在阳螺纹的前端的后方。

9.一种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制冷剂回路或水回路或者制冷剂回路和水回路双方都包括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咬入式管接头。

10.一种水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供热水回路或供水回路或者供热水回路和水回路双方都包括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咬入式管接头。

说明书 :

咬入式管接头、制冷装置和水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包括切有阴螺纹的结合用部件以及切有与上述阴螺纹螺合的阳螺纹的结合用部件的咬入式管接头。本发明尤其涉及具有如下构造的咬入式管接头,即在切有阳螺纹的结合用部件上一体地形成有套圈,在配管连接完成时,套圈以咬入配管的状态从切有阳螺纹的结合用部件分离。另外,本发明还涉及具有这种咬入式管接头的制冷装置以及供热水器等水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例如在制冷装置的制冷剂配管、水加热装置的供热水配管、以及供水配管的配管系统中,使用包括切有阴螺纹的结合用部件以及切有与上述阴螺纹螺合的阳螺纹的结合用部件的咬入式管接头。作为这种咬入式管接头,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接头,这种接头由切有阳螺纹的连接口本体以及切有与上述阳螺纹螺合的阴螺纹的螺母构成,且在这些结合用部件之间夹有独立的套圈(咬入式套筒)。但是,在使用这种独立套圈的咬入式管接头时,套圈可能会在配管进行连接前丢失。另外,在连接配管时,需要将作为小物件的独立的套圈安装到两个结合用部件之间,因此,操作性较差。并且,由于将套圈作为独立的零件处理,因此套圈的密封面和咬入部容易受损。
[0003] 因此,近年来,套圈与结合用部件一体形成的咬入式管接头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作为这种咬入式管接头,例如有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接头。图7是该咬入式管接头的旋紧初始阶段的组装状态的剖视图。在该咬入式管接头中,由切有阳螺纹101a的作为结合用部件的筒部101构成了作为咬入式管接头的本体的结合用部件。另外,在切有与阳螺纹101a螺合的阴螺纹102a的作为结合用部件的螺母102的内部,一体地形成有套圈103。在配管的最终连接状态下,该套圈103从螺母102分离。在下面的说明中,将与该种咬入式管接头相关的技术称作现有技术A。本申请中,作为咬入式管接头的本体的结合用部件是安装在预先配设于规定位置的配管上的结合用部件,在图7中用符号101表示。另外,本申请中,作为咬入式管接头的本体的结合用部件在供对方结合用部件连接的开口中具有带埋头孔(图7中用符号101b表示)的配管插入孔(图7中用符号101c表示),该配管插入孔供所要连接的配管(图7中用符号104表示)插入。
[0004] 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与上述现有技术A不同的别的咬入式管接头。图8是该咬入式管接头的组装完成阶段的组装状态的剖视图,图9是切有阳螺纹的结合用部件的局部剖视图。如图8和图9所示,在该咬入式管接头中,由切有阴螺纹201a的结合用部件201构成了作为咬入式管接头的本体的结合用部件。在切有阳螺纹202a的结合用部件202的前端部,套圈203与结合用部件202形成为一体。在配管的最终连接状态下,该套圈
203从切有阳螺纹202a的结合用部件202分离。在下面的说明中,将与该种咬入式管接头相关的技术称作现有技术B。图8中,所要连接的配管用符号204表示,带埋头孔201b的配管插入孔用符号201c表示。
[0005]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3-74768号公报
[0006]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表2004-526911号公报
[0007] 专利文献3:美国专利第4022497号说明书
[0008] 然而,在现有技术A中,套圈103形成在螺母102内部的最深处的位置。因此,用于在套圈103分离后将该套圈103的前端面朝凸轮面101d按压的、呈环状的按压面102b形成在套圈103的深处。像这样,螺母102的阴螺纹102a和按压面102b形成在螺母102的内部,因此,螺母102在制造时要用单刃车刀从该螺母102的开口进行切削。因此,距离螺母102的开口越远,加工作业的中心位置就越容易产生中心错位。因此,在与开口间的距离不同的阴螺纹102a和按压面102b之间,中心错位容易增大。另外,位于螺母102深处的按压面102b的角度的精度也会下降。其结果是,按压面102b对套圈103朝凸轮面101d的按压会成为不完全接触的状态,套圈103的气密性容易下降。
[0009] 在现有技术B中,用于在套圈203分离后将套圈203的基端面朝凸轮面201d按压的、呈环状的按压面202b形成在与阳螺纹202a的前端部大致相同的位置上。因此,与现有技术A相比,按压面202b相对于结合用部件202的中心轴所成的角度的精度、以及按压面202b的中心轴的精度提高。其结果是,可很大程度地改善现有技术A的不完全接触问题。
然而,由于套圈203露出在外部,因此套圈203的前端部203a和密封面203b容易受伤。

发明内容

[0010]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咬入式管接头,在切有阳螺纹的结合用部件上一体地加工出套圈,通过防止套圈外表面的损伤来避免气密性下降。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这种咬入式管接头的制冷装置和水加热装置。
[0011]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形态提供一种在连接配管时使用、并包括切有阴螺纹的结合用部件以及切有与上述阴螺纹螺合的阳螺纹的结合用部件的咬入式管接头。切有上述阳螺纹的结合用部件具有:安装在该结合用部件上并呈环状的套圈、以及覆盖该套圈的外周的圆筒状盖。上述套圈构成为:在上述两个结合用部件被旋紧之前,从切有上述阳螺纹的结合用部件分离并咬入配管。
[0012] 在这样构成的咬入式管接头中,覆盖套圈外周的圆筒状盖使套圈不会露出到外部。因此,例如在连接配管和搬运零件的操作中可避免套圈的外表面受损。另外,在结合用部件组装完成时,套圈分离并咬入配管,因此,当需要拆下配管时,可容易地分解结合用部件的螺合。因此,例如在维护操作中可容易地拆下暂时连接的配管。
[0013] 最好上述套圈在上述两个结合用部件的旋紧过程中从切有上述阳螺纹的结合用部件分离,作为独立的套圈起作用。采用该结构,与独立于各结合用部件之外形成的套圈一样,可从结合用部件对套圈作用轴向的按压力,可利用该轴方向的按压力使套圈变形,以使其咬入配管的表面。其结果是,套圈的气密性变好。
[0014] 最好切有上述阴螺纹的结合用部件具有在上述两个结合用部件的旋紧过程中与上述套圈的前端部抵接的凸轮面。这种情况下,上述套圈构成为:在咬入配管前,在与凸轮面抵接的状态下受到轴向的按压力而从切有上述阳螺纹的结合用部件分离。采用该结构,可减少因套圈旋转而引起的供套圈咬入的配管的表面、以及凸轮面受损的情况。由此,可提高套圈的气密性。
[0015] 最好上述套圈利用薄壁部安装在切有上述阳螺纹的结合用部件上,上述薄壁部沿着与切有阳螺纹的结合用部件的轴心交叉的方向延伸形成。采用该结构,可利用两个结合用部件旋紧时产生的轴向按压力使套圈容易地分离。
[0016] 最好上述薄壁部形成为环状。采用该结构,呈环状的套圈由呈环状的薄壁部连结。因此,薄壁部大致整体均匀地断开,可防止套圈偏斜地咬入,套圈的气密性变好。
[0017] 最好上述薄壁部在切有阳螺纹的结合用部件的轴向上形成在阳螺纹的前端的前方。采用该结构,可在维持切有阳螺纹的结合用部件的强度的同时进行该结合用部件的加工,防止阳螺纹的中心错位。其结果是,可抑制套圈的不完全接触,避免套圈的气密性下降。
[0018] 最好上述圆筒状盖是通过使在阳螺纹的前端的前方形成的壁在切有阳螺纹的结合用部件的轴向上延长而形成。采用该结构,可容易地形成覆盖套圈外周的圆筒状盖。
[0019] 最好上述套圈的前端位于圆筒状盖内。采用该结构,可保护容易因损伤而导致套圈的气密性下降的套圈的前端部。
[0020] 最好切有上述阴螺纹的结合用部件在该结合用部件的外壁与上述凸轮面之间具有圆筒状凹部,在旋紧两个结合用部件时,上述圆筒状凹部收纳上述圆筒状盖。采用该结构,在切有阳螺纹的结合用部件的旋紧过程中,能可靠地对进入切有阴螺纹的结合用部件的圆筒状盖进行收纳。
[0021] 最好切有上述阳螺纹的结合用部件在从上述套圈朝其后方空开规定间隔的位置上具有环状的按压面,该按压面对上述分离后作为独立的套圈起作用的套圈的基端面进行按压。采用该结构,可使按压面靠近在切有阳螺纹的结合用部件的轴向上的阳螺纹的前端部,减轻阳螺纹和按压面间的中心错位。
[0022] 最好上述按压面在切有阳螺纹的结合用部件的轴向上形成在阳螺纹的前端的附近,并形成在阳螺纹的前端的后方。采用该结构,可在维持切有阳螺纹的结合用部件的强度的同时,将按压面和阳螺纹间的中心错位减至最小。
[0023] 本发明的第二形态提供一种制冷剂回路或水回路或者制冷剂回路和水回路双方都包括上述咬入式管接头的制冷装置。另外,本发明的第三形态提供一种供热水回路或供水回路或者供热水回路和水回路双方都包括上述咬入式管接头的水加热装置。在这种结构的制冷装置和水加热装置中,来自配管的接头的流体泄漏减少,可提高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24]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咬入式管接头的剖视图,是表示旋紧的初始状态的剖视图。
[0025] 图2是放大表示咬入式管接头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是表示旋紧开始后套圈的前端部与凸轮面抵接的状态的剖视图。
[0026] 图3是放大表示咬入式管接头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是表示旋紧开始后套圈被分离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0027] 图4是放大表示咬入式管接头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是表示旋紧完成的状态的剖视图。
[0028] 图5是放大表示咬入式管接头的凸轮面的剖视图。
[0029] 图6是放大表示咬入式管接头的套圈的剖视图。
[0030] 图7是表示在切有阴螺纹的结合用部件上一体地形成有套圈的以往的咬入式管接头的一例的剖视图。
[0031] 图8是表示在切有阳螺纹的结合用部件上一体地形成有套圈的以往的咬入式管接头的局部剖视图。
[0032] 图9是表示咬入式管接头的、切有阳螺纹的结合用部件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咬入式管接头。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咬入式管接头的剖视图。本实施方式的咬入式管接头例如用于制冷装置、水加热装置等的制冷剂配管和水配管。该咬入式管接头包括:切有阴螺纹11的结合用部件1、以及切有与阴螺纹11螺合的阳螺纹21的结合用部件2。切有阴螺纹11的结合用部件1是具有带台阶部(埋头孔)12a的配管插入孔12的结合用部件,该配管插入孔12供利用本实施方式的咬入式管接头进行连接的配管4插入。在本实施方式中,切有阴螺纹11的结合用部件1构成咬入式管接头的本体。在下面的说明中,将切有阴螺纹11的结合用部件1称作第一结合用部件1,将切有阳螺纹21的结合用部件2称作第二结合用部件2。另外,将图1中的左方、即与第二结合用部件2形成一体的套圈3的前端方向称作前方,将图1中的右方称作后方。
[0034] 在第一结合用部件1的前端部形成有在外周切有阳螺纹13a的连接端口13,在第一结合用部件1的后端部形成有本体部14。本体部14在其内部具有朝后方开口的大致碗状的空洞部15。在本体部14的内周面上从位于后方的开口朝前方切有阴螺纹11。在构成空洞部15的底部的前方的壁部15a上形成有沿着第一结合用部件1的轴向朝后方延伸的圆筒状的配管支撑部16。配管支撑部16突出至空洞部15的中间部,在配管支撑部16的前端形成有供套圈3的前端部3a抵接的凸轮面17。如图5放大表示的那样,凸轮面17形成为越朝外侧则直径越大的锥状。凸轮面17相对于沿第一结合用部件1的中心轴延伸的直线所成的倾斜角度α比图6所示的、套圈3的锥面31相对于沿套圈3的中心轴延伸的直线所成的倾斜角度β稍大。倾斜角度α是大致20度,套圈3的倾斜角度β是大致15度。
[0035] 凸轮面17的前端部与供要连接的配管4插入的配管插入孔12连续。该配管插入孔12的孔径形成为与配管4的外形大致相同的直径,以供所要连接的配管4嵌入。在该配管插入孔12的前方形成有直径与配管4的内径大致相等的连通路18。在配管插入孔12与连通路18之间形成有台阶部(埋头孔)12a,通过该台阶部12a来连接配管插入孔12和连通路18。在组装咬入式管接头时,在所要连接的配管4的前端面与台阶部12a抵接后,可利用该台阶部12a使配管4的插入位置保持一定。在连通路18的前方、即连接端口13的中心部,作为制冷剂通路的小直径的连通路13b以朝连接端口13的前方开口的形态形成。
[0036] 在后端形成有凸轮面17的配管支撑部16与本体部14的外壁之间设置有圆筒状凹部19。在该圆筒状凹部19内可收纳设置在后述的第二结合用部件2上的圆筒状盖22。即,随着第二结合用部件2的旋紧,圆筒状盖22进入圆筒状凹部19内并在该圆筒状凹部19内前进。因此,圆筒状凹部19的内径、空洞的厚度和空洞的深度被设定成不会阻碍圆筒状盖22的前进。
[0037] 具有上述圆筒状凹部19的本体部14的外壁至少具有互为相对的两个平面,最好形成为六角螺母状,以可使用旋紧工具来把持本体部14。
[0038] 与第一结合用部件1的本体部14一样,在第二结合用部件2的后端部形成有可利用六角螺母等旋紧工具进行把持的把持部23。在把持部23的前方形成有阳螺纹部24,该阳螺纹部24在外周上形成有与第一结合用部件1的阴螺纹11螺合的阳螺纹21。从把持部23到阳螺纹部24的部分构成为大致实心部,在其中心部形成有供所要连接的配管4贯穿的配管贯穿孔25。与阳螺纹部24的前方的壁面空开规定的距离间隔形成有套圈3。
[0039] 套圈3是在其轴心具有供配管嵌入的贯穿孔32并具有沿轴向延伸的规定长度的环状物。套圈3的后端部沿着套圈3的径向以大致一定的厚度形成。如图6所示,套圈3的前端部形成为大致切头圆锥形状。形成该切头圆锥形状的锥面31相对于套圈3的轴心而形成鋭角。如上所述,锥面31的倾斜角度β被设定成比凸轮面17的倾斜角度α稍小的角度。在套圈3的前端附近,在形成贯穿孔32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大致三角形的小的凹口33。如图6所示,该凹口33的截面呈三角形,并且,三角形的前端位于套圈3的前端方向。
这样,通过将套圈3的前端部3a形成得较薄并形成凹口33,当通过轴向的按压力作用而使套圈3与凸轮面17压紧时,前端部3a容易朝套圈3的轴心弯曲。
[0040] 套圈3的后端部通过在阳螺纹部24的前部形成的呈环状的薄壁部26与阳螺纹部24连结。在第二结合用部件2的轴向上,薄壁部26形成在阳螺纹21的前端附近,且形成于阳螺纹21的前端的前方。像这样,套圈3通过薄壁部26与第二结合用部件2形成一体。
因此,套圈3与第二结合用部件2一起沿轴向移动,但在套圈3的移动中产生阻力时薄壁部
26会受到轴向的力。因此,当第二结合用部件2朝第一结合用部件1紧固而沿轴向移动、套圈3的前端部3a与凸轮面17抵接时,薄壁部26会因凸轮面17的阻力而受到轴向的力。
而且,当轴向的力达到规定的大小时,薄壁部26就会断开,使套圈3与第二结合用部件2分离。通过将这种薄壁部26用作套圈3的连结部,且在第二结合用部件2的旋紧过程中使套圈3从第二结合用部件2分离,分离后的套圈3便可起到与独立于各结合用部件1、2之外形成的套圈相同的作用。
[0041] 因此,薄壁部26的壁厚被设定成可通过第二结合用部件2旋紧时产生的轴向按压力的作用而从第二结合用部件2分离的程度的厚度。另外,薄壁部26断开时的按压力根据设定的薄壁部26的壁厚来进行设定。例如,既可以将薄壁部26的壁厚设定成较厚,并将薄壁部26断开时的按压力设定成与用旋紧具将第二结合用部件2紧固时产生的按压力相同程度的大小,也可将薄壁部26的壁厚设定成较薄,并将薄壁部26断开时的按压力设定成与操作者用手指将第二结合用部件2紧固时产生的按压力相同程度的大小。在将薄壁部26的壁厚设定成较薄时,薄壁部26的制作难度加大,但结合用部件1、2的组装操作变得容易,且几乎不会出现在第二结合用部件2的紧固过程中套圈3旋转的情况。因此,可在套圈3咬入所要连接的配管4的表面之前使薄壁部26断开。因此,在薄壁部26的壁厚被设定成较薄时,可抑制在配管4的表面和凸轮面17上因套圈3旋转而产生擦伤。
[0042] 用于在套圈3与第二结合用部件2分离后继续将套圈3朝凸轮面17压紧的按压面27,以与套圈3的基端面空开规定距离的形态形成在阳螺纹部24的前方的壁面上。该按压面27相对于第二结合用部件2的轴心成大致直角地延伸,且面对套圈3的基端面形成为环状。在第二结合用部件2的轴向上,按压面27形成在阳螺纹21的前端附近,且形成于该阳螺纹21的前端的后方。这样,在第二结合用部件2的轴向上,按压面27和阳螺纹21形成在相同的位置上,因此,阳螺纹21的中心与按压面27的中心间的中心偏差小。
[0043] 在第二结合用部件2上的套圈3的外侧,在径向上离开套圈3规定距离的位置上形成有圆筒状盖22。在将第二结合用部件2作为单个零件处理时,该圆筒状盖22可防止套圈3露出到外部。若套圈3露出,则例如在搬运第二结合用部件2时和配管的连接操作时,套圈3的前端部3a和锥面31容易受损。而圆筒状盖22能防止套圈3的前端部3a和锥面31受损。圆筒状盖22是通过使在阳螺纹21的前方形成的壁延长形成的。圆筒状盖22的前端位于套圈3的前端的前方。即,套圈3的前端位于圆筒状盖22内。由此,圆筒状盖22能可靠地保护套圈3的前端部3a。
[0044] 下面说明利用具有上述结构的结合用部件来连接配管的方法。
[0045] 在使用第一结合用部件1和第二结合用部件2连接配管时,首先将第一结合用部件1安装到规定部位上。作为该第一结合用部件1的安装对象,例如是配管、各种设备的配管连接端口和截止阀等阀。另一方面,将所要连接的配管4贯穿插通第二结合用部件2的配管贯穿孔25和套圈3的贯穿孔32,使第二结合用部件2套设在配管4上。接着,如图1所示,将配管4的前端插入配管插入孔12,使配管4的前端与台阶部12a抵接。然后,使阳螺纹21与第一结合用部件1的阴螺纹11螺合,使第二结合用部件2开始与第一结合用部件1旋紧。
[0046] 当在该状态下将第二结合用部件2进一步旋紧时,如图2所示,套圈3的前端部3a与凸轮面17抵接。在到此为止的操作阶段,可由操作者利用手指进行紧固。在该阶段之后,通常使用旋紧具将第二结合用部件2进一步紧固。由此使接合套圈3的薄壁部26受到轴向的按压力,且如图3所示,使薄壁部26断开。若将第二结合用部件2进一步紧固,则如图4所示,套圈3的基端部会被按压面27按压,套圈3的前端部3a从凹口33压弯而咬入配管
4的表面。
[0047] 这样,通过套圈3的前端部3a咬入配管4的表面,便可使配管4与套圈3的贯穿孔32的内表面之间密封,并保持配管4不在轴向上移动。通过套圈3的锥面31被凸轮面17用力按压,可使凸轮面17与套圈3的锥面31之间密封。
[0048] 也可如上所述地将薄壁部26的壁厚设定成较薄,以操作者利用手指进行紧固时的按压力使薄壁部26断开。这种情况下,在薄壁部26断开后,在按压面27与套圈3的基端面抵接之前,不需要用较大的力来紧固第二结合用部件2,因此,可由操作者利用手指进行紧固。而且,在按压面27与套圈3的基端面抵接后,可使用旋紧具使第二结合用部件2与第一结合用部件1紧固。
[0049] 上面说明的本实施方式具有下面所示的优点。
[0050] 由于在套圈3的外侧配置有圆筒状盖,因此套圈3不露出到外部。因此,例如在进行配管连接和零件搬运等操作时可防止套圈3的外表面受损。
[0051] 在第一结合用部件1与第二结合用部件2的组装完成时,套圈3从第二结合用部件2分离而咬入配管4。因此,在需要将被连接的配管4拆下时,可容易地解除第一结合用部件1与第二结合用部件2间的组装。因此,例如在维护操作中可容易地将已连接的配管4拆下。
[0052] 套圈3在第一结合用部件1与第二结合用部件2间的组装过程中从第二结合用部件2分离,作为独立的套圈起作用。因此,与独立于各结合用部件1、2之外形成的套圈一样,可从第一结合用部件1和第二结合用部件2朝套圈3作用轴向的按压力,且利用该轴向的按压力使套圈3变形,以使其咬入配管4的表面。其结果是,套圈3的气密性变好。
[0053] 在咬入所要连接的配管4之前,套圈3在与凸轮面17抵接的状态下受到轴向的按压力而从第二结合用部件2分离。因此,可防止因套圈3旋转而导致该套圈3所咬入的配管4的表面和凸轮面17受损的情况。其结果是,可提高第一结合用部件1与第二结合用部件2组装后套圈3的气密性。
[0054] 套圈3通过在与第二结合用部件2的轴心交叉的方向(在该实施方式中是大致直角的方向)上形成的薄壁部26而安装在第二结合用部件2上。因此,可利用在第二结合用部件2旋紧时产生的轴向按压力使套圈3容易地断开。
[0055] 呈环状的套圈3由呈环状的薄壁部26连结。因此,当薄壁部26断开时,可使其大致整体均匀地断开。因此,可防止套圈3偏斜地咬入,套圈3的气密性变好。
[0056] 由于薄壁部26形成在阳螺纹21的前端的前方,因此可在维持阳螺纹部24的强度的同时进行第二结合用部件2的加工。因此,可防止因阳螺纹部24的应变而导致阳螺纹21的中心错位,抑制套圈3的不完全接触,避免套圈3的气密性下降。
[0057] 圆筒状盖22是通过使在阳螺纹21的前方形成的壁延长而形成的。因此,可容易地形成覆盖套圈3的圆筒状盖22。
[0058] 套圈3的前端位于圆筒状盖22内。因此,可保护容易因损伤而导致套圈3的气密性下降的套圈3的前端部3a。
[0059] 第一结合用部件1包括收纳圆筒状盖22的圆筒状凹部19。因此,随着第二结合用部件2的旋紧,能可靠地收纳进入第一结合用部件1的圆筒状盖22。
[0060] 第二结合用部件2在朝套圈3的后方空开规定间隔的位置上具有环状的按压面27,该按压面27对分离后作为独立的套圈3起作用的套圈3的后端面进行按压。因此,在第二结合用部件2的轴向上,可使按压面27的位置靠近阳螺纹21的前端,减轻阳螺纹21和按压面27间的中心错位。另外,该按压面27形成在阳螺纹21的前端附近,并形成在阳螺纹21的前端的后方。因此,可在维持阳螺纹部24的强度的同时,将按压面27和阳螺纹
21间的中心错位减至最小。
[0061] 在制冷剂回路或水回路或者制冷剂回路和水回路双方都包括本实施方式的咬入式管接头的制冷装置、以及在供热水回路或供水回路或者供热水回路和水回路双方都包括本实施方式的咬入式管接头的水加热装置中,可提高各回路中的配管接头的气密性,提高装置整体的可靠性。
[0062] 上述实施方式也可如下地进行变更。
[0063] (1)在本实施方式中,是由形成有阴螺纹11的第一结合用部件1构成咬入式管接头的本体,但也可由形成有阳螺纹21的第二结合用部件2构成咬入式管接头的本体。
[0064] (2)在本实施方式中,按压面27形成为相对于第二结合用部件2的中心线(轴心)大致直角延伸的平面状。而该按压面27只要是相对于中心轴而以不太小的角度交叉的面即可。例如,也可像图7所示的现有例那样,将按压面27形成为相对于第二结合用部件2而朝前方倾斜的倾斜面,即形成为越朝前方则直径越小的锥状。
[0065] (3)凸轮面17的倾斜角度α和套圈3的锥面31的倾斜角度β最好例如根据配管的材料、配管的直径、以及套圈的形状和尺寸设定成最佳的角度。另外,凸轮面17和锥面31的形状并不限于平面状,例如在凸轮面17应用铜管等金属材料时,可将凸轮面17前端的倾斜角度设定成较大,使套圈3容易咬入。
[0066] (4)在作为咬入式管接头的本体起作用的第一结合用部件1中,在连接端口13切有阳螺纹13a。不过,也可不通过该阳螺纹13a进行连接,而通过钎焊来连接配管,或通过钎焊来连接截止阀等的连接端口。
[0067]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0068] 本发明可应用于在例如制冷装置、空调装置、供热水器等水加热装置、供水装置以及普通制造设备中的例如制冷剂回路、水回路和气体回路中使用的咬入式管接头。另外,本发明的咬入式管接头可应用于,配管彼此的连接、截止阀等阀的配管接头部、其它各种装置的配管接头部。作为以本发明的咬入式管接头为对象的配管,除了铜管、不锈钢管等金属管之外,例如还有树脂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