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式换热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910025498.6

文献号 : CN101509735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张晓晖

申请人 : 苏州大学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式换热器,包括复数个芯体、4个管网和框架;所述4个管网两两设置于芯体的两端,并分别与芯体的冷、热流体的进口或出口配合连接;所述管网由主干管和分支干管组成,所述芯体呈等腰三角形布置;所述4个管网均呈枝状,主干管平行于所述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分支干管沿主干管对称设置。本发明突破传统的换热器设计思想,从流动特性开始选择适合流动和换热的几何形状,从而大大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高、减少了流动阻力,进而降低了功耗。

权利要求 :

1.一种板式换热器,包括复数个芯体(1)、4个管网(2)和框架(3);所述4个管网(2)两两设置于芯体的两端,并分别与芯体的冷、热流体的进口或出口配合连接;所述管网(2)由主干管(4)和分支干管(5)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数个芯体(1)呈等腰三角形排列布置;所述4个管网(2)均呈枝状,主干管(4)平行于所述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分支干管(5)沿主干管(4)对称设置;所述分支干管和主干管的夹角在45度左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网的主干管的管径大于分支干管的管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沿流体流动方向,管网的主干管和分支干管的管径均由粗到细变化。

4.一种板式换热器,包括复数个芯体、4个管网和框架;所述4个管网两两设置于芯体的两端,并分别与芯体的冷、热流体的进口或出口配合连接;所述管网由主干管和分支干管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数个芯体呈菱形排列布置;所述4个管网均呈菱形,主干管平行于所述菱形的对称轴,分支干管沿主干管对称设置;所述分支干管和主干管的夹角在45度左右。

说明书 :

一种板式换热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热器,具体涉及一种板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0002] 板式换热器是一种常见的换热器,已经在制冷空调、化工、动力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与常规的管壳式换热器相比,在相同的流动阻力和泵功率消耗情况下,板式换热器的传热系数要高出很多,在适用的范围内有取代管壳式换热器的趋势。
[0003] 现有的板式换热器一般是由一组几何结构相同的平行薄板叠加组成,两相邻平板之间用特殊设计的密封垫片隔开,形成一个个通道,冷、热流体间隔地在每个通道中流动,从而构成一个芯体1,如附图1~2所示。而在组成芯体的每个基元中,流体可以采用逆流、并流、叉流等各种换热方式,如附图3所示是采用叉流换热方式,实际应用证明,这种方式具有较高的换热效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常是将若干个芯体1组合在一起,再依次通过分支干管5、主干管4将各个芯体的冷、热流体的进口6或出口分别统一连接起来,构成管网2,再由框架3固定以组成一套完整的板式换热器。文献Dendritic constructal heat exchanger with small-scale crossflows andlarger-scales counterflows(局部叉流整体逆流的枝状构形换热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2002,45,P4607-4620)公开了一种板式换热器,由25个芯体5×5排列组成一个类似于长方体的换热器,如附图4~6所示(其中,图6为换热器的管网结构示意图),这种换热器芯体的每个基元换热系数高,提高了换热效率。
[0004] 然而,上述板式换热器存在如下缺点:(1)从附图6可见看出,该换热器的管网是不对称的,即:沿着主干管方向,两侧的流体进口数目是不对称的,因此,在利用主干管向各分支干管输送流体时,各分支干管中的流体的压力和流量必定是不均匀的,从而使得各换热芯体的换热不平衡,降低了整个换热器的换热效率;(2)从图6可以看出,主干管和各分支干管是相互垂直设置的,因此,冷、热流体在从主干管向各分支干管的输送过程中,必须要经过90度的转弯,因而流体的流动阻力较大,功耗较高。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换热效率高、流动阻力小的板式换热器。
[0006]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板式换热器,包括复数个芯体、4个管网和框架;所述4个管网两两设置于芯体的两端,并分别与芯体的冷、热流体的进口或出口配合连接;所述管网由主干管和分支干管组成,所述芯体呈等腰三角形布置;所述4个管网均呈枝状,主干管平行于所述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分支干管沿主干管对称设置。
[0007] 上文中,所述芯体呈等腰三角形布置,即芯体沿着中心线左右对称布置,整体呈等腰三角形;所述管网呈枝状,分支干管沿主干管对称设置,即主干管在对称轴的位置,分支干管沿着对称轴左右散开,呈枝状,与植物树叶的流体分配茎脉类似。所述管网与芯体的流体进口或出口的连接结构是现有技术,每个换热器的管网为4个,分别是热流体进口管网、热流体出口管网、冷流体进口管网和冷流体出口管网。所述芯体是现有技术,其基元平板可以是平直形的,也可以在平板上压制出各种波纹,或者添加翅片,以增加流体扰动,提高换热效率。此外,上述布置可以通过优化设计,可以减少换热器的耗材。
[0008]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管网的主干管的管径大于分支干管的管径。即管网主干管相对于分支管线粗一些,这样可以减小管线上的流动阻力,减少功耗。
[0009] 上述技术方案中,沿流体流动方向,管网的主干管和分支干管的管径均由粗到细变化。这也是模拟植物树叶的茎脉有粗到细的变化,以减小管线上的流动阻力,减少功耗。
[0010] 与之相应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板式换热器,包括复数个芯体、4个管网和框架;所述4个管网两两设置于芯体的两端,并分别与芯体的冷、热流体的进口或出口配合连接;所述管网由主干管和分支干管组成,所述芯体呈菱形布置;所述4个管网均呈菱形,主干管平行于所述菱形的对称轴,分支干管沿主干管对称设置。
[0011]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以热流体的进口管网为例,热流体先从管网的主干管进入,然后沿着主干管左右分开,进入各分支干管,再由各分支干管进入各个芯体的热流体进口,从而完成热流体的进入过程。热流体的出口管网、冷流体的进口管网及冷流体的出口管网的工作过程相同。
[0012]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采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0013] 1.本发明突破传统的换热器设计思想,从流动特性开始选择适合流动和换热的几何形状,将芯体呈倒等腰三角形或菱形布置,两侧芯体对称设置,流量和压力分布均匀,消除了不对称分布带来的流量和压力分布不均匀性,从而大大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减少了流动阻力。
[0014] 2.本发明将管网呈枝状设置,其分支干管与主干管之间的夹角在45°左右,从而大大减小了沿程和局部的流动阻力,进而降低了功耗。
[0015] 3.本发明的换热器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背景技术中板式换热器的芯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0018] 图3是背景技术中芯体的基元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是背景技术中板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5是图4中芯体的俯视图;
[0021] 图6是图4的换热器中网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板式换热器的俯视图;
[0023] 图8是图7的换热器中网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板式换热器的俯视图;
[0025] 图10是图9的换热器中网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其中:1、芯体;2、管网;3、框架;4、主干管;5、分支干管;6、进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0028] 实施例一
[0029] 参见图7~8所示,一种板式换热器,包括复数个芯体、管网2和框架,所述管网2与芯体的流体进口6或出口配合连接,所述管网2由主干管4和分支干管5组成,所述芯体呈倒金字塔形布置;所述管网2呈枝状,分支干管5沿主干管4对称设置。所述芯体为25个,各层芯体的数量从上至下依次为:9、7、5、3和1,构成倒金字塔形。
[0030] 上文中,所述芯体呈倒金字塔形排列,即芯体沿着中心线左右对称布置,整体呈倒金字塔形,如图7所示;所述管网呈枝状,分支干管沿主干管对称设置,即主干管在中心线的位置,分支干管沿着中心线左右散开,呈枝状,与植物树叶的流体分配茎脉类似,如图8所示。所述管网与芯体的流体进口或出口的连接结构是现有技术,每个换热器的管网为4个,分别是热流体进口管网、热流体出口管网、冷流体进口管网和冷流体出口管网,每个管网的形状均类似,只是设置的位置不同。所述芯体是现有技术,其基元平板可以是平直形的,也可以在平板上压制出各种波纹,或者添加翅片,以增加流体扰动,提高换热效率。
[0031]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管网的主干管的管径大于分支干管的管径。即管网主干管相对于分支管线粗一些,这样可以减小管线上的流动阻力,减少功耗。此外,沿流体流动方向,管网的主干管和分支干管的管径均由粗到细变化。这也是模拟植物树叶的茎脉有粗到细的变化,以减小管线上的流动阻力,减少功耗。
[0032]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以热流体的进口管网为例,热流体先从管网的主干管进入,然后沿着主干管左右分开,进入各分支干管,再由各分支干管进入各个芯体的热流体进口,从而完成热流体的进入过程。热流体的出口管网、冷流体的进口管网及冷流体的出口管网的工作过程相同。
[0033] 实施例二
[0034] 参见图9~10所示,一种板式换热器,包括复数个芯体、4个管网和框架;所述4个管网两两设置于芯体的两端,并分别与芯体的冷、热流体的进口或出口配合连接;所述管网由主干管和分支干管组成,所述芯体呈菱形布置;所述4个管网均呈菱形,主干管平行于所述菱形的对称轴,分支干管沿主干管对称设置。
[0035] 本实施例的换热器整体呈菱形,在实际应用中更便于施工和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