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横插框及通信机柜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810007994.4

文献号 : CN10151616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姬生钦洪宇平和永超

申请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通信设备领域,提供一种横插框,包括通风框、风扇框和单板区域,通风框位于单板区域的顶部或/和底部,包括空气隔板、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空气隔板设置在通风框内部,将通风框分割为进风气室和出风气室;风扇框装设在进风气室,风扇框上装有风扇;进风口开设于通风框的前壁;第一出风口开设于通风框的后壁;单板区域包括单板槽位、进风风道和出风风道,进风风道位于单板槽位的一侧,出风风道位于单板槽位的另一侧,进风风道与进风气室相连,出风风道与出风气室相连。该横插框加长了风扇框到单板区域的路径,大大减小了气流对风扇轮轴产生影响,风扇吹的冷空气在到达单板区域之前得到充分的混合,使横插框的单板槽位风量分配的均匀。

权利要求 :

1.一种横插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插框包括通风框、风扇框和单板区域,其中,所述的通风框位于所述的单板区域的顶部或/和底部,所述的通风框包括空气隔板、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

所述空气隔板设置在所述的通风框内部,将所述的通风框分割为进风气室和出风气室;

所述风扇框装设在该进风气室,所述风扇框上安装有风扇;

所述进风口开设于所述通风框的前壁上,并位于所述进风气室;

所述第一出风口开设于所述通风框的后壁上,并位于所述出风气室;

所述的单板区域包括单板槽位、进风风道和出风风道,所述进风风道位于所述单板槽位的一侧,所述出风风道位于所述单板槽位的另一侧,所述进风风道与所述进风气室相连,所述出风风道与所述出风气室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插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风道后壁开设有第二出风口,所述单板槽位的气流通过所述的出风气室和出风风道从所述的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排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插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框与所述的单板区域分别为独立的装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插框,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框装设在该进风气室处为:所述的风扇框安装在所述的进风气室内,且位于所述空气隔板与所述通风框属于所述进风气室的侧壁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插框,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框装设在该进风气室处为:所述的风扇框安装在所述的进风气室内,贴近所述通风框前壁。

6.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横插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框的进风气室中设置有沿空气隔板的深度方向的导流板,所述的导流板将风扇一一隔开,把所述进风气室分割为与风扇数量相等的复数个区域。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横插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板为弧形板或直形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横插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板与所述的空气隔板平行。

9.一种横插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插框包括通风框、风扇框和单板区域,其中,所述的通风框位于所述的单板区域的顶部或/和底部,所述的通风框包括空气隔板、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

所述空气隔板设置在所述的通风框内部,将所述的通风框分割为进风气室和出风气室;

所述风扇框装设于该单板区域的后壁,所述风扇框上安装有风扇;

所述进风口开设于所述通风框的前壁上,并位于所述进风气室;

所述第一出风口开设于所述通风框的后壁上,并位于所述出风气室;

所述的单板区域包括单板槽位、进风风道和出风风道,所述进风风道位于所述单板槽位的一侧,所述出风风道位于所述单板槽位的另一侧,所述进风风道与所述进风气室相连,所述出风风道与所述出风气室相连。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横插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风道的后壁上开设有第二出风口,所述单板槽位的气流通过出风气室和出风风道从所述的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排出。

11.一种通信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机柜包括横插框,所述横插框包括通风框、风扇框和单板区域,其中:所述的通风框位于所述的单板区域的顶部或/和底部,所述的通风框包括空气隔板、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

所述空气隔板设置在所述的通风框内部,将所述的通风框分割为进风气室和出风气室;

所述风扇框装设在该进风气室或装设于所述单板区域的后壁,所述风扇框上安装有风扇;

所述进风口开设于所述通风框的前壁上,并位于所述进风气室;

所述第一出风口开设于所述通风框的后壁上,并位于所述出风气室;

所述的单板区域包括单板槽位、进风风道和出风风道,所述进风风道位于所述单板槽位的一侧,所述出风风道位于所述单板槽位的另一侧,所述进风风道与所述进风气室相连,所述出风风道与所述出风气室相连。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风道后壁开设有第二出风口,所述单板槽位的气流通过出风气室和出风风道从所述的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排出。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框装设在该进风气室处为:所述的风扇框安装在所述的进风气室内,且位于所述空气隔板与所述通风框属于所述进风气室的侧壁之间。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框装设在该进风气室处为:所述的风扇框安装在所述的进风气室内,贴近所述通风框前壁。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通信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框的进风气室中设置有沿空气隔板的深度方向的导流板,所述的导流板将风扇一一隔开,把所述进风气室分割为与风扇数量相等的复数个区域。

说明书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通信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安装单板设备的横插框。

背景技术

电子、通信类设备机柜内的横插框配置时,同一机柜内部可能存在采用前后风道、左右风道等不同形式的横插框。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前后风道横插框,该横插框包括单板区域14,单板区域14内装设有单板,单板区域14的右侧,设置有风扇框13,风扇安装在风扇框13上。其中,该风扇框13的右侧,安装有通风框,并于该通风框前侧开设有复数个进风口11。该单板区域14的左侧设置有导流框15,并于该导流框15的后侧开设有第一出风口12。
当单板区域14内的单板需要散热时,外界的空气流通过进风口11流入,在轴流风扇的作用下,使空气流进入单板区域14,从而给单板区域14内的单板进行散热,然后,通过单板区域左侧导流框的第一出风口12排出。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横插框采用轴流风扇进行散热,由于横插框宽度方向的尺寸限制,轴流风扇将冷空气直接吹到单板上,由于受风扇HUB(轮轴)的影响,风扇吹的冷空气在到达单板区域之前没有得到充分的混合,造成横插框单板区域的各单板槽位风量分配的不均匀,不利于横插框散热能力的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横插框和通信机柜,改善横插框各槽位之间流量分配的均匀性,解决了横插框散热能力提升的瓶颈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横插框和通信机柜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横插框,包括通风框、风扇框和单板区域,其中,
所述的通风框位于所述的单板区域的顶部或/和底部,所述的通风框包括空气隔板、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
所述空气隔板设置在所述的通风框内部,将所述的通风框分割为进风气室和出风气室;
所述风扇框装设在该进风气室或单板区域的后壁,所述风扇框上安装有风扇;
所述进风口开设于所述通风框的前壁上,并位于所述进风气室;
所述第一出风口开设于所述通风框的后壁上,并位于所述出风气室;
所述的单板区域包括单板槽位、进风风道和出风风道,所述进风风道位于所述单板槽位的一侧,所述出风风道位于所述单板槽位的另一侧,所述进风风道与所述进风气室相连,所述出风风道与所述出风气室相连。
一种通信机柜,包括横插框,所述横插框包括通风框、风扇框和单板区域,其中:
所述的通风框位于所述的单板区域的顶部或/和底部,所述的通风框包括空气隔板、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
所述空气隔板设置在所述的通风框内部,将所述的通风框分割为进风气室和出风气室;
所述风扇框装设在该进风气室或装设于所述单板区域的后壁,所述风扇框上安装有风扇;
所述进风口开设于所述通风框的前壁上,并位于所述进风气室;
所述第一出风口开设于所述通风框的后壁上,并位于所述出风气室;
所述的单板区域包括单板槽位、进风风道和出风风道,所述进风风道位于所述单板槽位的一侧,所述出风风道位于所述单板槽位的另一侧,所述进风风道与所述进风气室相连,所述出风风道与所述出风气室相连。
由上可以看出,该横插框和通信机柜加长了风扇框到单板区域的路径,大大减小了气流对风扇HUB(轮轴)产生影响,风扇吹的冷空气在到达单板区域之前得到充分的混合,使横插框的单板槽位风量分配的均匀,从而提升了横插框的散热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横插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横插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横插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横插框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横插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横插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横插框包括通风框、风扇框和单板区域,其中,
所述的通风框位于所述的单板区域的顶部或/和底部,所述的通风框包括空气隔板、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
所述空气隔板设置在所述的通风框内部,将所述的通风框分割为进风气室和出风气室;
所述风扇框装设在该进风气室或单板区域的后壁,所述风扇框上安装有风扇;
所述进风口开设于所述通风框的前壁上,并位于所述进风气室;
所述第一出风口开设于所述通风框的后壁上,并位于所述出风气室;
所述的单板区域包括单板槽位、进风风道和出风风道,所述进风风道位于所述单板槽位的一侧,所述出风风道位于所述单板槽位的另一侧,所述进风风道与所述进风气室相连,所述出风风道与所述出风气室相连。
由上可以看出,该横插框加长了风扇框到单板区域的路径,大大减小了气流对风扇HUB(轮轴)产生影响,风扇吹的冷空气在到达单板区域之前得到充分的混合,使横插框的单板槽位风量分配的均匀,从而提升了横插框的散热能力。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横插框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横插框的安装好后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和图3,该横插框是去除横插框顶部盖板的。
该横插框包括通风框202、通风框203和单板区域204,通风框202、通风框203和单板区域204分别为独立的设置,通过安装在一起形成图3所示的完整横插框。通风框202和通风框203分别位于单板区域204的顶部和底部,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风框202和通风框203结构一样,故在本实施例中只对通风框202的结构进行描述。
通风框202包括进风气室205、出风气室208、进风口201、第一出风口210、空气隔板209、风扇框206和风扇207。
其中,空气隔板209设置在通风框202中,用于将所述通风框202分隔成进风气室205和出风气室208。进风气室205位于空气隔板209的一侧(如:右侧),出风气室208位于空气隔板209的另一侧(如:左侧)。进风气室205为空气隔板209和通风框202的右侧壁212之间的区域,出风气室208为空气隔板209与通风框202左侧壁215之间的区域。进风气室205的进风口201开在通风框202的前壁216上,出风气室208的第一出风口210开在通风框202的后壁217上。
风扇框206位于空气隔板209和横插框的右侧壁212之间,将进风气室205分割成两个区域,且位于单板区域204的上部。风扇框206上安装有风扇207,风扇207也可以为多个,用于将外界的冷空气抽进进风气室205。
横插框的中间部分为单板区域204,该单板区域204包括单板槽位、进风风道213和出风风道214,进风风道213位于单板槽位的一侧(如:右侧),出风风道214位于单板槽位的另一侧(如:左侧)。单板槽位用于安装单板,单板槽位之间具有空气流通的空隙。进风风道213的进风口与通风框202的进风气室205的出口对接相通。出风风道214与出风气室208的第一出风口210对接相通。出风风道214的后壁也可以开有第二出风口218。
冷空气通过进风口201进入到通风框202的内部,在风扇207的作用下通过进风气室205、进风风道213,然后进入单板区域204的单板槽位,冷空气流过单板区域204的单板槽位之间空隙对器件进行散热,并通过出风风道214进入出风气室208中,然后通过第一出风口210和第二出风口218排出横插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横插框将通风框设置在横插框的顶部和底部,在通风框中设置进风气室和出风气室,并将风扇框设置在进风气室,且位于单板区域的上部,加长了风扇与单板槽位之间的路径,冷空气在进入单板区域204之前分布均匀,消除了直接对着单板区域吹风对风扇HUB的产生影响,有利于改善横插框槽位的风量分配的均匀性。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通风框202、通风框203和单板区域204分别为独立的装置,因此该横插框也可以根据系统功耗的大小、单板槽位的数量等选择合适的通风框和通风框的数量与单板区域204相配合。如图5所示,当插框槽位较少时(如2~3个槽位),可以在横插框主体的顶部或者底部安装一个通风框,并选择合适的风扇进行散热。
当然也可以将上述三个独立的装置:通风框202、通风框203和单板区域204设置为一个整体。也可以达到消除了直接对着单板区域吹风对风扇HUB的产生影响,有利于改善横插框槽位的风量分配的均匀性的技术效果。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横插框的结构示意图;参见该图,该横插框是去除横插框顶部盖板的横插框。该横插框结构为前进风后出风形式,单板区域的气流走向为侧到侧。
该横插框包括通风框402、通风框403和单板区域404,通风框402和通风框403分别位于单板区域404的顶部和底部,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横插框上半部分的通风框402和横插框下半部分的通风框403结构一样,故在本实施例中只对通风框402的结构进行描述。
通风框402包括进风气室405、出风气室408、进风口401、第一出风口410、空气隔板409、风扇框406和风扇407。
用于分割冷热空气隔板409位于通风框402的四条边的对角线上,将所述的通风框402分割为进风气室405和出风气室408。进风气室405位于空气隔板409的一侧(如:右侧),进风气室405为空气隔板409与通风框402的右侧壁412之间的区域。出风气室408位于空气隔板409的另一侧(如:左侧),出风气室408为空气隔板409与通风框402的左侧壁415之间的区域。进风气室405的进风口401开在通风框402的前壁416上,出风气室408的第一出风口410开在通风框402的后壁417上。
横插框的中间部分为单板区域404,该单板区域404包括单板槽位、进风风道413和出风风道414,进风风道413位于单板槽位的一侧(如:右侧)出风风道414位于单板槽位的另一侧(如:左侧)。单板槽位用于安装单板,单板槽位之间具有空气流通的空隙。进风风道413的进风口与通风框402的进风气室405的出口对接相通。出风风道414与出风气室408的第一出风口410对接相通。出风风道414的后壁也开有第二出风口。
风扇框406设置在进风气室405,并与通风框402的前壁416平行,且贴近进风口401,风扇框406上安装有风扇,风扇可以为多个。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进风气室405中设置有导流板411,导流板411用于将风扇框406上设置的风扇407一一隔开,并且该导流板411与空气隔板409平行。导流板411将进风气室405沿横插框纵深方向将进风气室405分割为多个区域。
冷空气通过进风口401在风扇的作用下进入到通风框402的内部,通过进风气室405、单板区域404的进风风道413到达单板区域404的单板槽位,冷空气得到充分混合,然后冷空气进入单板区域404,冷空气流过单板区域404的单板槽位之间空隙对单板上的器件进行散热,并通过单板区域404的出风风道414进入到出风气室408中,然后通过第一出风口410和第二出风口排出横插框。
该横插框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横插框不同之处是:在该第二种风扇框406的纵深方向设置有导流板411,导流板411将进风气室405沿空气隔板409的深度方向将进风气室405分割为多个区域,保证沿风扇框纵深方向气流分布的均匀性,使气流对风扇HUB影响更小。而且,该横插框通过在通风框内部设置导流板(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形状的导流板),可以使风扇的入口段空气流场得到进一步改善,使风扇出口段(入口段)流场得到充分发展,减轻紊流程度,从而降低系统压力损失。由于每个风扇都拥有独立的进风风道,风扇之间消除了相互干扰,风扇工作点得到优化,有效降低系统的噪声。
更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该图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横插框,与图4不同的是:空气隔板509为弧形,导流板511将进风气室505沿横插框纵深方向将进风气室505分割为多个弧形区域。该导流板511与空气隔板509平行,也为弧形(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形状的导流板)。风扇框506位于通风框502的右侧壁512和导流板511之间,且与右侧壁512平行。导流板511从进风口501起,到风扇框506止。该导流板511使通过每一风扇的空气流形成单独通道。图5所示的横插框也可以达到如图4所示的横插框的技术效果。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横插框的结构示意图;参见该图,该横插框是去除横插框顶部盖板的。该横插框结构为前进风后出风形式,单板区域的气流走向为侧到侧。
该横插框包括通风框602、通风框603和单板区域604,通风框602和通风框603分别位于单板区域604的顶部和底部,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横插框上半部分的通风框602和横插框下半部分的通风框603结构一样,故在本实施例中只对通风框602的结构进行描述。
通风框602包括进风气室605、出风气室608、进风口601、第一出风口610、空气隔板609、风扇框606和风扇607。
用于分割冷热空气隔板609位于通风框602的四条边的对角线上,将所述的通风框602分割为进风气室605和出风气室608。进风气室605位于空气隔板609的一侧(如:右侧),进风气室605为空气隔板609与通风框602的右侧壁612之间的区域。出风气室608位于空气隔板609的另一侧(如:左侧),出风气室608为空气隔板609与通风框602的左侧壁615之间的区域。进风气室605的进风口601开在通风框602的前壁616上,出风气室608的第一出风口610开在通风框602的后壁617上。
风扇框606位于该单板区域的后壁,并贴近所述单板区域的后壁617,所述的风扇框覆盖通风框的后壁617的第一出风口610和单板区域604后壁,风扇框706上安装有风扇607,风扇607也可以为多个。
横插框的中间部分为单板区域604,该单板区域604包括单板槽位、进风风道613和出风风道614,进风风道613位于单板槽位一侧(如:右侧),出风风道位于单板槽位的另一侧(如:左侧)。单板槽位用于安装单板,单板槽位之间具有空气流通的空隙。进风风道613的进风口与通风框602的进风气室605的出口对接相通。出风风道614与出风气室608的第一出风口610对接相通。出风风道614的后壁也可以开有第二出风口。
冷空气通过进风口601进入到通风框602的内部,在风扇607的作用下通过进风气室605、进风风道613到达单板区域604的单板槽位,加长了风扇与单板之间的路径,冷空气得到混合,消除了风扇直接对单板区域604吹风时造成的气流对风扇607HUB的影响,而且有利于改善单板槽位气量分配的均匀性。混合后的冷空气流过单板区域604对器件进行散热,通过出风风道614和出风气室608,从第一出风口610和第二出风口排出横插框。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该横插框的风扇框位于横插框的后面,覆盖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和单板区域后壁,有利于大尺寸风扇的安装,不会导致横插框高度方向的增加。
更进一步的,风扇框606也可以设置在通风框602的前面。也可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更进一步,对于上述描述的实施例中,单板区域的顶部和底部也可安装不同的通风框;当单板区域比较小时,也可以只在单板区域的顶部或底部安装通风框,从而达到给单板器件散热的目的。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机柜,所述通信机柜包括横插框,所述横插框包括通风框、风扇框和单板区域,其中:
所述的通风框位于所述的单板区域的顶部或/和底部,所述的通风框包括空气隔板、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
所述空气隔板设置在所述的通风框内部,将所述的通风框分割为进风气室和出风气室;
所述风扇框装设在该进风气室或装设于所述单板区域的后壁,所述风扇框上安装有风扇;
所述进风口开设于所述通风框的前壁上,并位于所述进风气室;
所述第一出风口开设于所述通风框的后壁上,并位于所述出风气室;
所述的单板区域包括单板槽位、进风风道和出风风道,所述进风风道位于所述单板区域的一侧,所述出风风道位于所述单板区域的另一侧,所述进风风道与所述进风气室相连,所述出风风道与所述出风气室相连。
更进一步的,所述出风风道后壁开设有第二出风口,所述单板区域的气流通过出风气室和出风风道从所述的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排出。
更进一步的,所述风扇框装设在该进风气室处为:所述的风扇框安装在所述的进风气室内,且位于所述空气隔板与所述通风框的右侧壁之间。
更进一步的,所述风扇框装设在该进风气室处为:所述的风扇框安装在所述的进风气室内,贴近所述通风框前壁。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通风框的进风气室中设置有沿空气隔板的深度方向的导流板,所述的导流板将风扇一一隔开,把所述进风气室分割为与风扇数量相等的复数个区域。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导流板为弧形板或直形板。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导流板与所述的空气隔板平行。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横插框和通信机柜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