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高效育苗工艺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810033857.8

文献号 : CN10151821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庄平章龙珍刘鉴毅张涛黄晓荣赵峰冯广朋

申请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摘要 :

中华鲟高效育苗工艺,涉及中华鲟苗种培育,需要建立一套从0日龄开始到完成食性转化的培育工艺,提高苗种的成活率。本发明包括培育池、光照、流水、水深、隐蔽场所、食性驯化,其特征是0-7日龄提供1200-1500lx光照强度,1-2cm/sec水流速度,水深60-80cm;8-18日龄提供隐蔽场所或减少光照度为全黑;19日龄后改变幼苗培育池的底色为浅色或白色;11-12日龄提供开口饵料;26-28日龄开始食性驯化,调整幼苗的饵料和进行转食驯化:第1天,人工饵料占投喂总量的5%,以后每增加1天,人工饵料的比例在原基础上增加5%,第20天投喂全人工饵料,这期间提高水流速为15cm/sec。

权利要求 :

1.中华鲟育苗工艺,包括培育池、光照、流水、水深、隐蔽场所、食性驯化,其特征是0-7日龄提供1200-1500lx光照强度,1-2cm/sec水流速度,水深60-80cm;8-18日龄提供隐蔽场所或减少光照度为全黑;19日龄后改变幼苗培育池的底色为浅色;11-12日龄提供开口饵料;26-28日龄开始食性驯化,调整幼苗的饵料和进行转食驯化:第1天,人工饵料占投喂总量的5%,以后每增加1天,人工饵料的比例在原基础上相应增加5%,第20天投喂全人工饵料,经过20天的驯化,转食率达90%以上,这期间提高水流速为15cm/se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华鲟育苗工艺,其特征是待仔鱼全部从隐蔽场所出来后,将培育池的水加深至130-150cm。

说明书 :

中华鲟高效育苗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华鲟苗种培育工艺。背景技术:
[0002] 中华鲟(A.sinensis Gray)属鲟形目,鲟科、鲟属,是一种江海洄游性大型鱼类,同时,也是一种古老的软骨硬鳞鱼类,至今约2亿多年,具有“活化石”之称。作为白垩纪残留下来的孑遗种类,分布面窄,数量稀少,资源不断衰退,现已处于濒危状态。中华鲟是一种性成熟年龄晚的鱼类,雌性需16-18,雄性需9-16才能达到性成熟。每年7-8月,进入性成熟期的中华鲟亲鱼进入长江口,溯江而上,于翌年10-11月到达长江上游金沙江段产卵繁殖。1981年,由于葛洲坝水利工程的建筑阻断了中华鲟的产卵洄游通道,迫使少部分的亲鱼在葛洲坝下游7公里的江段产卵繁殖,部分亲鱼性腺退化不能繁殖,产出的少量鱼卵由于敌害鱼类的大量吞食(只有不到10%鱼卵能够孵化出膜),中华鲟野生种群资源量不断下降,从1981年至1999年的19年间,中华鲟的幼鲟补充群体和亲鲟补充群体分别减少了80%和
90%,资源处于严重的衰退之中,1988年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982年,经过科研的攻关,实现了葛洲坝下中华鲟的人工繁殖。通过人工繁殖来提高中华鲟的孵化率和幼苗的成活率。然而,中华鲟幼苗在培育过程中由于其种的特异性,深秋繁殖,冬季培育,苗种抗病力弱,在鱼苗培育过程中出现大批量的死亡,幼苗的成活率仅为10-30%,这已成为制约人工培育中华鲟的“瓶颈”因子。虽然对苗种培育设施进行了改造,并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如调整放养苗种的密度,控制培育池的水温,保证充足的溶氧,保持良好的水质条件等,在这些传统的方法中,都只重视苗种培育环节的外在因子,没有从根本上了解其自然环境中内在行为习性,在苗种培育的不同阶段提供适合特定发育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幼苗的培育关键问题,使得幼苗的成活率极不稳定,这给中华鲟物种的保护,种质资源量的增殖产生极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根据中华鲟早期的生活史和行为特征,适时提供最佳的栖息环境,建立一套从0日龄开始到完成食性转化的培育工艺,提高苗种的成活率。
[0004] 本发明培育工艺包括培育池、光照、流水、水深、隐蔽场所、食性驯化,其特征是0-7日龄提供1200-1500lx光照强度,1-2cm/sec水流速度,水深60-80cm;8-18日龄提供隐蔽场所或减少光照度为全黑;19日龄后改变幼苗培育池的底色为浅色或白色;11-12日龄提供开口饵料;26-28日龄开始食性驯化,调整幼苗的饵料和进行转食驯化:第1天,人工饵料占投喂总量的5%,以后每增加1天,人工饵料的比例在原基础上相应增加5%,第20天投喂全人工饵料,经过20天的驯化,转食率达90%以上,这期间提高水流速为15cm/sec。
[0005] 本发明所采用的工艺是依据中华鲟早期的生活史及早期的发育行为习性、形态变化制定,符合中华鲟幼苗培育的要求,极大地提高了幼苗规模化培育的成活率,苗种的成活率提高到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