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装置的热源机组、及冷冻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780039466.0

文献号 : CN101529169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河野聪松冈慎也田中修

申请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冻装置的热源机组及冷冻装置,在热源侧回路(12)上设置有一直与压缩机(14)的喷出侧连通的第一气体侧接口(31)、一直与压缩机(14)的吸入侧连通的第二气体侧接口(32)、有选择地与第一气体管线(25)或第二气体管线(26)之一连通的第三气体侧接口(33)、一直与热源侧热交换器(15)的液体侧端部连通的液体侧接口(34)、对热源侧热交换器(15)的气体侧端部的连通状态进行切换的第一切换机构(17)、和对第三气体管线(27)的连通状态进行切换的第二切换机构(18)。

权利要求 :

1.一种冷冻装置的热源机组,包括热源侧回路(12),该热源侧回路(12)中连接了压缩机(14)和热源侧热交换器(15),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侧回路(12)中设置有

第一气体侧接口(31),成为一直与所述压缩机(14)的喷出侧连通的第一气体管线(25)的端部,第二气体侧接口(32),成为一直与所述压缩机(14)的吸入侧连通的第二气体管线(26)的端部,第三气体侧接口(33),成为有选择地与所述第一气体管线(25)和第二气体管线(26)之一连通的第三气体管线(27)的端部,液体侧接口(34),成为一直与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15)的液体侧端部连通的液体管线(28)的端部,第一切换机构(17),在将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15)的气体侧端部与所述压缩机(14)的喷出侧连通的状态、和将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15)的气体侧端部与该压缩机(14)的吸入侧连通的状态的两种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第二切换机构(18),在将所述第三气体管线(27)与所述第一气体管线(25)连通的状态、和将所述第三气体管线(27)与所述第二气体管线(26)连通的状态的两种状态之间切换。

2.一种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

热源机组(10),是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冻装置(5)的热源机组(10),和利用机组(7),具有从液体侧端部按顺序连接减压机构(41)和利用侧热交换器(40)的利用侧回路(8),并且在制冷剂回路(9)中进行蒸气压缩冷冻循环,该制冷剂回路(9)是由所述热源机组(10)的热源侧回路(12)的第三气体侧接口(33)与所述利用侧回路(8)的气体侧端部连接、且该热源侧回路(12)的液体侧接口(34)与该利用侧回路(8)的液体侧端部连接而构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辅助机组(50),该辅助机组(50)具有:辅助热交换器(52);第一连接口(56),一直与所述辅助热交换器(52)的液体侧端部连通;第二连接口(57)及第三连接口(58),有选择地与所述辅助热交换器(52)的气体侧端部连通;辅助切换机构(54),在将所述辅助热交换器(52)的气体侧端部与所述第二连接口(57)连通的状态、和将所述辅助热交换器(52)的气体侧端部与所述第三连接口(58)连通的状态的两种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并且所述制冷剂回路(9)中,所述第一连接口(56)与所述热源侧回路(12)的液体侧接口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口(57)与所述热源侧回路(12)的第一气体侧接口(31)连接,所述第三连接口(58)与所述热源侧回路(12)的第二气体侧接口(3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多个所述利用机组(7),

在所述制冷剂回路(9)中,多个利用侧回路(8)并联于热源侧回路(12)。

说明书 :

冷冻装置的热源机组、及冷冻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联系配管与利用机组连接的冷冻装置的热源机组、以及包括该热源机组的冷冻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迄今为止,包括压缩机、热源侧热交换器等的冷冻装置的热源机组已为众所周知。热源机组,与通过联系管道连接的利用机组一起构成冷冻装置。这种热源机组记载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
[0003] 具体地讲,专利文献1中揭示了作为这种热源机组的空调机室外机组。该室外机组中各设置有一个气体侧接口和液体侧接口。气体侧接口与分别连接在压缩机的喷出侧和吸入侧的四通转向阀连接。液体侧接口与室外热交换器连接。该空调机能够通过切换四通转向阀来切换作为运转状态的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
[0004] 还有,专利文献2的图3中,记载了设置有两个气体侧接口和一个液体侧接口的室外机组。该室外机组中,一个气体侧接口通过喷出管线一直与压缩机的喷出侧连接,另一个气体侧接口通过吸入管线一直与压缩机的吸入侧连接。还有,液体侧接口一直与室外热交换器的液体侧连接。室外热交换器的气体侧端部与分别连接在压缩机的喷出侧和吸入侧的四通转向阀连接。
[0005] 而且,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使用该室外机组的空气调和装置。该空气调和装置,包括多个室内机组,每个室内机组上设置有切换室内机组的运转状态的BS机组。BS机组,将室内机组的气体管线与喷出管线连通的状态、和将室内机组的气体管线与吸入管线的连通状态进行切换。该空气调和装置中,若BS机组使室内机组的气管与室外机组的喷出管线连通,则室内机组的利用侧热交换器成为冷凝器而进行制热运转。若BS机组使室内机组的气管与室外机组的吸入管线连通,则室内机组的利用侧热交换器成为蒸发器而进行制冷运转。该空气调和装置,能够针对每个室内机组进行选择是做制冷运转还是制热运转的运转状态,也就是所谓的冷热两用(冷热自由)的空气调和装置。
[0006] 然而,冷冻装置中,有利用设置在热源机组上的切换机构(例如四通转向阀)对利用机组的运转状态进行切换的专利文献1那样的冷冻装置,也有利用包含在设置于每个利用机组内的BS机组中的切换机构对利用机组的运转状态进行切换的专利文献2那样的冷冻装置。专利文献1中的热源机组,因为只有一个气体侧接口,所以无法应用于后者的冷冻装置。还有,专利文献2中的热源机组,因为没有在热源侧回路上设置切换利用机组的运转状态的切换机构,所以也无法应用于前者的冷冻装置。
[0007] 而且,若要构成既能够应用于前者的冷冻装置又能够应用于后者的冷冻装置的热源机组,则就成为例如图13那样的构成。该图13的热源机组10的热源侧回路12中,设置有两个气体侧接口32、33,和一个液体侧接口34。其中的一个气体侧接口32一直与压缩机14的吸入侧连通,另一个气体侧接口33有选择地与压缩机14的喷出侧和吸入侧中之一连通。还有,液体侧接口34一直与室外热交换器15的液体侧连通。室外热交换器15的气体侧,有选择地与压缩机14的喷出侧和吸入侧中之一连通。若将利用机组7如图13(a)那样连接到该热源机组10中,就构成前者的冷冻装置5。还有,若将利用机组7如图13(b)那样连接到该热源机组10中,就构成后者的冷冻装置5。
[0008] 在此,应用了该热源机组的冷冻装置中,在利用机组侧需要较大的冷却能力或加热能力的情况下,例如在利用机组台数多的情况等下,在利用机组的利用侧热交换器中,就对于所需要的热交换量而言,有时仅靠热源机组的热源侧热交换器就无法确保足够的热交换量。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不能进行恰当的冷冻循环而使能效系数(COP)变得较低。因此,通过将设置有辅助热交换器的辅助机组连接到制冷剂回路上,就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如图14所示,在利用机组7、7、...侧需要加热能力大的情况下,在加热运转中就将辅助机组50连接成为使辅助热交换器52和热源侧热交换器15一起成为蒸发器的状态。还有,如图
15所示,在利用机组7、7、...侧需要冷却能力大的情况下,在冷却运转中就将辅助机组50连接成为使辅助热交换器52和热源侧热交换器15一起成为冷凝器的状态。
[0009]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6-078087号公报
[0010] 专利文献2: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平11-241844号公报
[0011] 但是,现有技术的热源机组中,未能将辅助机组连接成在应用该热源机组的冷冻装置中于加热运转和冷却运转双方使用该辅助机组的方式。具体地讲,若对应加热运转设置辅助机组,就无法将冷却运转时从压缩机喷出的制冷剂供给辅助机组的辅助热交换器,所以辅助热交换器不能成为冷凝器。还有,若对应冷却运转设置辅助机组,就无法将加热运转时由辅助机组的辅助热交换器蒸发的制冷剂导入压缩机的吸入侧,所以辅助热交换器不能成为蒸发器。

发明内容

[0012]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各点而发明的,其目的在于:是针对能够应用于‘利用设置在热源机组中的切换机构对利用机组的运转状态进行切换的冷冻装置’和‘利用包含在设置于每个利用机组内的切换机组中的切换机构对利用机组的运转状态进行切换的冷冻装置’中任何一种冷冻装置的热源机组,构成能够在该热源机组上连接设置有辅助热交换器的并使其能够对应于冷却运转和加热运转双方的辅助机组的热源机组。
[0013]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的方法-
[0014] 第一方面的发明是以包括热源侧回路12的冷冻装置的热源机组10为对象,在该热源侧回路12中连接了压缩机14和热源侧热交换器15。在所述热源机组10的热源侧回路12中设置有:成为一直与所述压缩机14的喷出侧连通的第一气体管线25端部的第一气体侧接口31,成为一直与所述压缩机14的吸入侧连通的第二气体管线26端部的第二气体侧接口32,成为有选择地与所述第一气体管线25和第二气体管线26之一连通的第三气体管线27端部的第三气体侧接口33,成为一直与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15的液体侧端部连通的液体管线28端部的液体侧接口34,在使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15的气体侧端部与所述压缩机14的喷出侧连通的状态、和使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15的气体侧端部与该压缩机14的吸入侧连通的状态的两种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第一切换机构17,以及,在使所述第三气体管线27与所述第一气体管线25连通的状态、和使所述第三气体管线27与所述第二气体管线26连通的状态的两种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第二切换机构18。
[0015] 第二方面的发明是包括第一方面的发明所述的冷冻装置5的热源机组10,和具有从液体侧端部按顺序连接减压机构41和利用侧热交换器40的利用侧回路8的利用机组7的冷冻装置5,所述热源机组10的热源侧回路12的第三气体侧接口33与所述利用侧回路8的气体侧端部连接、且该热源侧回路12的液体侧接口34与该利用侧回路8的液体侧端部连接所构成制冷剂回路9,在该制冷剂回路9中进行蒸气压缩冷冻循环。
[0016] 第三方面的发明是在所述第二方面的发明中,包括具有辅助热交换器52,一直与所述辅助热交换器52的液体侧端部连通的第一连接口56,有选择地与所述辅助热交换器52的气体侧端部连通的第二连接口57及第三连接口58,和对将所述辅助热交换器52的气体侧端部与所述第二连接口57连通的状态、和将所述辅助热交换器52的气体侧端部与所述第三连接口58连通的状态的两种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辅助切换机构54的辅助机组50,在所述制冷剂回路9中,所述第一连接口56与所述热源侧回路12的液体侧接口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口57与所述热源侧回路12的第一气体侧接口31连接,所述第三连接口58与所述热源侧回路12的第二气体侧接口32连接。
[0017] 第四方面的发明是在所述第二或第三方面的发明中,包括多个所述利用机组7,且在所述制冷剂回路9中,多个利用侧回路8并联于热源侧回路12。
[0018] 第五方面的发明是在所述第四方面的发明中,包括具有分别设置于所述多个利用机组7中的,对将各利用机组7的利用侧回路8的气体侧端部与所述第二气体侧接口32连通的状态、和将各利用机组7的利用侧回路8的气体侧端部与所述第三气体侧接口33连通的状态的两种状态进行切换的运转状态切换机构63、64的切换机组60。
[0019] -作用-
[0020] 第一方面的发明中,热源机组10的热源侧回路12包括三个气体侧接口31、32、33和一个液体侧接口34。第一气体侧接口31一直与所述压缩机14的喷出侧连通。第二气体侧接口32一直与所述压缩机14的吸入侧连通。通过第二切换机构18的切换,对将第三气体侧接口33与所述第一气体管线25连通的状态、和将第三气体侧接口33与第二气体管线26连通的状态的两种状态进行切换。液体侧接口34一直与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15的液体侧端部连通。通过第一切换机构17的切换,对将热源侧热交换器15的气体侧端部与所述压缩机14的喷出侧连通的状态、和将热源侧热交换器15的气体侧端部与该压缩机14的吸入侧连通的状态的两种状态进行切换。也就是说,对于利用设置在热源机组10中的切换机构17对利用机组7的运转状态进行切换的冷冻装置5、和利用包含在设置于每个利用机组7内的机组60中的切换机构63、64对利用机组7的运转状态进行切换的冷冻装置5,该热源机组10是在可以应用于其中之一种冷冻装置的如图13所示的热源机组10的构成上,又增加了一直与压缩机14的喷出侧连通的第一气体侧接口31。
[0021] 第二方面的发明中,在冷冻装置5的热源机组10中,所述热源机组10的热源侧回路12的第三气体侧接口33与所述利用侧回路8的气体侧端部连接、且该热源侧回路12的液体侧接口34与该利用侧回路8的液体侧端部连接。该冷冻装置5中,在没有设置后述的切换机组60的情况下,由第一切换机构17和第二切换机构18对利用机组7的运转状态进行切换。具体地讲,若第一切换机构17使热源侧热交换器15的气体侧端部与压缩机14的喷出侧连通、而第二切换机构18又使第三气体管线27与第二气体管线26连通,则进行热源侧热交换器15成为冷凝器而利用侧热交换器40又成为蒸发器的冷却运转。还有,若第一切换机构17使热源侧热交换器15的气体侧端部与压缩机14的吸入侧连通、而第二切换机构18又使第三气体管线27与第一气体管线25连通,则进行利用侧热交换器40成为冷凝器且热源侧热交换器15又成为蒸发器的加热运转。
[0022] 第三方面的发明中,冷冻装置5包括辅助机组50。辅助机组50中,通过辅助热交换器52的切换,对将所述辅助热交换器52的气体侧端部与所述第二连接口57连通的状态、和将所述辅助热交换器52的气体侧端部与所述第三连接口58连通的状态的两种状态进行切换。因此,第三方面的发明的冷冻装置5中,通过辅助切换机构54的切换,对将辅助热交换器52的气体侧端部与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口57的所述热源侧回路12的第一气体侧接口31连通状态、和将辅助热交换器52的气体侧端部与连接所述第三连接口58的所述热源侧回路12的第二气体侧接口32连通状态的两种状态进行切换。
[0023] 第四方面的发明中,冷冻装置5包括多个所述利用机组7。利用机组7的利用侧回路8并联于热源侧回路12。各利用机组7的气体侧端部与第三气体侧接口33连接,各利用机组7的液体侧端部与液体侧接口34连接。
[0024] 第五方面的发明中,设置在各利用机组7的切换机组60中的运转状态切换机构63、64,对将各利用机组7的利用侧回路8的气体侧端部与所述第二气体侧接口32连通的状态、和将各利用机组7的利用侧回路8的气体侧端部与所述第三气体侧接口33连通的状态的两种状态进行切换。若运转状态切换机构63、64使利用侧回路8的气体侧端部与第二气体侧接口32连通,则该利用侧回路8成为蒸发器进行冷却运转。具体地讲,经过液体侧接口34在利用侧回路8中导入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5内冷凝了的制冷剂。导入到利用侧回路8中的制冷剂,在利用侧热交换器40中蒸发后经过第二气体侧接口32返回到压缩机14的吸入侧。若运转状态切换机构63、64使利用侧回路8的气体侧端部与第三气体侧接口33连通,则进行该利用侧回路8成为冷凝器的加热运转。具体地讲,从压缩机14喷出的制冷剂经过第三气体侧接口33导入到利用侧回路8中。导入到利用侧回路8中的制冷剂,在利用侧热交换器40中冷凝后经过液体侧接口34导入热源侧热交换器15中,在那里蒸发后被吸入压缩机14。该第五方面的发明,是第一方面的发明中的热源机组10应用到利用包含在设置于每个利用机组7内的机组60中的切换机构63、64对利用机组7的运转状态进行切换的冷冻装置5中。
[0025] -发明的效果-
[0026] 本发明中,是对于利用设置在热源机组10中的切换机构17对利用机组7的运转状态进行切换的冷冻装置5、和利用包含在设置于每个利用机组7的机组60中的切换机构63、64对利用机组7的运转状态进行切换的冷冻装置5,热源机组10是在可以应用于其中一种冷冻装置的如图13所示的热源机组10的构成上,又增加了一直与压缩机14的喷出侧连通的第一气体侧接口31。该热源机组10中,若第二切换机构18使第三气体侧接口33与第一气体管线25连通,则第三气体侧接口33成为流出从压缩机14喷出的压缩后的制冷剂的接口,液体侧接口34成为流入在热源侧热源机组15蒸发了的冷凝后的液体制冷剂的接口,第二气体侧接口32成为流入从压缩机14吸入蒸发后的制冷剂的接口。另一方面,若第二切换机构18使第三气体侧接口33与第二气体管线26连通,则液体侧接口34成为流出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5冷凝后的液体制冷剂的接口,第二气体侧接口32成为流入压缩机14吸入蒸发后的制冷剂的接口,第一气体侧接口31成为流出从压缩机14喷出的压缩后的制冷剂的接口。
[0027] 而且,例如,如图5所示的那样,将利用侧回路8的气体侧端部与第三气体侧接口33连接且将利用侧回路8的液体侧端部与液体侧接口34连接的同时,若将辅助机组50的辅助热交换器52的液体侧端部与液体侧接口34连接且将辅助热交换器52的气体侧端部有选择地与第一气体侧接口31或第二气体侧接口32连接,则在第二切换机构18将第三气体侧接口33与第一气体管线25连通的状态下,经过第三气体侧接口33被供给从压缩机14喷出的制冷剂的利用侧热交换器40成为冷凝器进行加热运转。而且,若该加热运转中在利用侧热交换器40冷凝了的制冷剂被导入辅助热交换器52,则导入了的制冷剂在辅助热交换器52蒸发后从第二气体侧接口32流入热源侧回路12而被压缩机14吸入。还有,在第二切换机构18使第三气体侧接口33与第二气体管线26连通的状态下,经过液体侧接口34被供给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5冷凝了的液体制冷剂的利用侧热交换器40成为蒸发器而进行冷却运转。若将在该冷却运转中经过第一气体侧接口31从压缩机14喷出的制冷剂导入辅助热交换器52,则导入的制冷剂在辅助热交换器52冷凝后与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5冷凝了的液体制冷剂一起被导入利用侧热交换器40。导入到利用侧热交换器40中的制冷剂在利用侧热交换器40中蒸发,蒸发后的低压制冷剂从第三气体侧接口33流入热源侧回路12而被压缩机14吸入。
[0028] 这样,通过有选择地将辅助机组50的辅助热交换器52的气体侧端部与第一气体侧接口31和第二气体侧接口32连接,就可以在进行加热运转之际通过第二气体侧接口32将来自成为蒸发器的辅助热交换器52的低压气体制冷剂导入压缩机14,也可以在进行冷却运转之际经过第一气体侧接口31向成为冷凝器的辅助热交换器52供给高压气体制冷剂。因此,就可以对应冷却运转和加热运转双方使用辅助机组50。也就是说,本发明的热源机组10可以对应冷却运转和加热运转双方连接辅助机组50。
[0029] 还有,所述第三方面的发明中,有选择地将辅助热交换器52的气体侧端部与第一气体侧接口31或第二气体侧接口32连接。因此,如上所述,就可以在进行加热运转之际通过第二气体侧接口32将来自成为蒸发器的辅助热交换器52的低压气体制冷剂导入压缩机14,也可以在进行冷却运转之际通过第一气体侧接口31向成为冷凝器的辅助热交换器52供给高压气体制冷剂。该第三方面发明的辅助机组50,无论在冷却运转或加热运转中都可以与冷冻装置5连接成使得需要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5中的热交换量在辅助热交换器52中进行辅助热交换动作。

附图说明

[0030] 图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室外机组的概略构成图。
[0031] 图2是使用了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室外机组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调和装置的概略构成图。
[0032] 图3是表示在使用了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室外机组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调和装置中进行制冷运转时的动作的概略构成图。
[0033] 图4是表示在使用了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室外机组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调和装置中进行制热运转时的动作的概略构成图。
[0034] 图5是使用了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室外机组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空气调和装置的概略构成图。
[0035] 图6是表示在使用了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室外机组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空气调和装置中进行制冷运转时的动作的概略构成图。
[0036] 图7是表示在使用了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室外机组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空气调和装置中进行制热运转时的动作的概略构成图。
[0037] 图8是使用了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室外机组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空气调和装置的概略构成图。
[0038] 图9是表示在使用了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室外机组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空气调和装置中进行制冷运转时的动作的概略构成图。
[0039] 图10是表示在使用了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室外机组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空气调和装置中进行制热运转时的动作的概略构成图。
[0040] 图11是表示在使用了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室外机组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空气调和装置中进行制冷运转时的动作的概略构成图。
[0041] 图12是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和装置的概略构成图。
[0042] 图13是包括现有技术的热源机组的冷冻装置的概略构成图;图13(a)是构成背景技术所记载的前面一个冷冻装置的情况下的概略构成图;图13(b)是构成背景技术所记载的后面一个冷冻装置的情况下的概略构成图。
[0043] 图14是在应用了现有技术的热源机组的冷冻装置上,对应制热运转连接辅助机组的情况的概略构成图。
[0044] 图15是在应用现有技术的热源机组的冷冻装置上,对应制冷运转连接辅助机组的情况的概略构成图。
[0045] -符号说明-
[0046] 5 空气调和装置(冷冻装置)
[0047] 7 室内机组(利用机组)
[0048] 8 室内回路(利用侧回路)
[0049] 9 制冷剂回路
[0050] 10 室外机组(热源机组)
[0051] 12 室外回路(热源侧回路)
[0052] 14 压缩机
[0053] 15 室外热交换器(热源侧热交换器)
[0054] 17 第一四通转向阀(第一切换机构)
[0055] 18 第二四通转向阀(第二切换机构)
[0056] 25 第一气体管线
[0057] 26 第二气体管线
[0058] 27 第三气体管线
[0059] 28 液体管线
[0060] 31 第一气体侧接口
[0061] 32 第二气体侧接口
[0062] 33 第二气体侧接口
[0063] 34 液体侧接口
[0064] 40 室内热交换器(利用侧热交换器)
[0065] 41 减压机构(室内膨胀阀)
[0066] 50 辅助机组
[0067] 52 辅助热交换器
[0068] 54 辅助切换机构
[0069] 56 第一连接口
[0070] 57 第二连接口
[0071] 58 第三连接口
[0072] 63 第一电磁阀(运转状态切换机构)
[0073] 64 第二电磁阀(运转状态切换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74] 以下,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0075] (室外机组的构成)
[0076]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室外机组10构成本发明所涉及的冷冻装置的热源机组。该室外机组10通过气体侧联系管道20及液体侧联系管道21与利用机组7连接。
[0077] 如图1所示,室外机组10设置有热源侧回路的室外回路12。室外回路12中连接着压缩机14、室外热交换器15、室外膨胀阀16、第一四通转向阀17、以及第二四通转向阀18。第一四通转向阀17构成第一切换机构,第二四通转向阀18构成第二切换机构。还有,室外机组10上设置有第一气体侧接口31、第二气体侧接口32、以及液体侧接口34。
[0078] 压缩机14由容量可变压缩机构成。压缩机14的喷出侧通过第一气体管线25与第一气体侧接口31连接。第一气体管线25与第一四通转向阀17的第一接口连接。压缩机14的吸入侧通过第二气体管线26与第二气体侧接口32连接。第二气体管线26与第一四通转向阀17的第三接口连接。
[0079] 室外热交换器15是交叉管片式热交换器,构成热源侧热交换器。室外热交换器15的液体侧端部通过液体管线28与液体侧接口34连接。室外热交换器15的气体侧端部与第一四通转向阀17的第二接口连接。另外,封闭了第一四通转向阀17的第四接口。还有,室外膨胀阀16由电子膨胀阀构成,设置在液体管线28上。
[0080] 第二四通转向阀18的第一接口与第二气体管线26连接。封闭了第二四通转向阀18的第二接口。第二四通转向阀18的第三接口与第一气体管线25连接。第二四通转向阀
18的第四接口通过第三气体管线27与第三气体侧接口33连接。
[0081] 第一四通转向阀17和第二四通转向阀18,分别可以切换成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相互连通且第三接口与第四接口相互连通的第一状态(图1中实线所示状态)、和第一接口与第四接口相互连通且第二接口与第三接口相互连通的第二状态(图1中虚线所示状态)。另外,还可以用三通转向阀代替各个四通转向阀17、18构成第一切换机构17或第二切换机构18。还有,可以用两个电磁阀构成第一切换机构17或第二切换机构18。
[0082] (冷冻装置的构成及动作)
[0083] 以下,就使用本发明所涉及的室外机组10的三个实施方式的冷冻装置5,分别说明它们的构成及运转动作。
[0084] (第一实施方式的冷冻装置)
[0085] 第一实施方式的冷冻装置5,是能够进行冷却运转的制冷运转、或进行加热运转的制热运转的空气调和装置5。如图2所示,该空气调和装置5,是相对于室外机组10并联设置有多台室内机组7a、7b、...。另外,室内机组7的台数也可以是一台。
[0086] 各室内机组7中,分别设置有室内回路8。室内回路8中,按顺序设置有室内热交换器40和室内膨胀阀41。室内热交换器40由交叉管片式热交换器构成。室内膨胀阀41是由电子膨胀阀构成。
[0087] 各室内回路8的气体侧端部通过气体侧联系管道20与室外机组10的第三气体侧接口33连接。各室内回路8的液体侧端部通过液体侧联系管道21与室外机组10的液体侧接口34连接。该空气调和装置5中,室外回路12和室内回路8a、8b、...通过气体侧联系管道20及液体侧联系管道21连接,由此,构成进行蒸气压缩冷冻循环的制冷剂回路9。
[0088] -运转动作-
[0089] 以下,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调和装置5的运转动作。另外,该空气调和装置5中,进行制冷运转还是进行制热运转是由室外机组10的第一四通转向阀17及第二四通转向阀18进行调节的。若第一四通转向阀17及第二四通转向阀18设定为制冷运转状态,则在运转中的所有室内机组7进行制冷运转,而若第一四通转向阀17及第二四通转向阀18设定为制热运转状态,则在运转中的所有室内机组7进行制热运转。
[0090] (制冷运转)
[0091] 如图3所示,制冷运转中,第一四通转向阀17设定为第一状态,第二四通转向阀18设定为第二状态。而且,若在这种状态下使压缩机14运转,则就在制冷剂回路9中进行室外热交换器15成为冷凝器而室内热交换器40成为蒸发器的蒸气压缩冷冻循环。
[0092] 具体地讲,从压缩机14喷出的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15中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冷凝。在室外热交换器15中冷凝了的制冷剂分配到各室内回路8a、8b、...。流入室内回路8的制冷剂在室内膨胀阀41中被减压后在室内热交换器40中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蒸发。在室内热交换器40中蒸发了的制冷剂流入室外回路12,从而被吸入压缩机14而压缩。
[0093] (制热运转)
[0094] 如图4所示,制热运转中,第一四通转向阀17设定为第二状态,第二四通转向阀18设定为第一状态。而且,若在这种状态下使压缩机14运转,则就在制冷剂回路9中进行室内热交换器40成为冷凝器而室外热交换器15成为蒸发器的蒸气压缩冷冻循环。
[0095] 具体地讲,从压缩机14喷出的制冷剂分配到各室内回路8a、8b、...。在各室内回路8中,流入的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40中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冷凝。在室内热交换器40中被冷凝了的制冷剂流入室外回路12。流入了室外回路12的制冷剂在室外膨胀阀60被减压后,在室外热交换器15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蒸发。在室外热交换器15蒸发了的制冷剂被吸入压缩机14而压缩。
[0096] (第二实施方式的冷冻装置)
[0097] 如图5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空气调和装置5,是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调和装置5的构成上又增设了辅助机组50。辅助机组50与室外机组10一起设置在室外。另外,辅助机组50的台数还可以是多台。
[0098] 辅助机组50中具有辅助机组回路51。辅助机组回路51中,设置有辅助热交换器52、膨胀阀53以及四通转向阀54。还有,辅助机组50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口56、第二连接口
57以及第三连接口58。
[0099] 辅助热交换器52是由交叉管片式热交换器构成。辅助热交换器52的液体侧端部与第一连接口56连接。辅助热交换器52的气体侧端部与四通转向阀54的第二接口连接。还有,四通转向阀54的第一接口与第三连接口58连接。四通转向阀54的第三接口与第二连接口57连接。四通转向阀54的第四接口被封闭。膨胀阀53由电子膨胀阀构成,设置在辅助热交换器52和第一连接口56之间。
[0100] 四通转向阀54能够在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相互连通且第三接口与第四接口相互连通的第一状态(图5中实线所表示状态)、和第一接口与第四接口相互连通且第二接口与第三接口相互连通的第二状态(图5中的虚线状态)之间进行切换。若四通转向阀54设定为第一状态,则成为辅助热交换器52的气体侧端部与第三连接口58连通的状态。若四通转向阀54设定为第二状态,则成为辅助热交换器52的气体侧端部与第二连接口57连通的状态。这样,四通转向阀54构成辅助切换机构。另外,可以用三通转向阀代替四通转向阀54构成辅助切换机构,也可以用两个电磁阀构成辅助切换机构。
[0101] 辅助机组50的第一连接口56与液体侧联系管道21连接。第二连接口57与室外机组10的第一气体侧接口31连接。第三连接口58与室外机组10的第二气体侧接口32连接。
[0102] -运转动作-
[0103] 以下,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空气调和装置5的运转动作。该空气调和装置5中,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调和装置5一样,若第一四通转向阀17及第二四通转向阀18设定为进行制冷运转状态,则运转中所有的室内机组7都进行制冷运转,若第一四通转向阀17及第二四通转向阀18设定为进行制热运转状态,则运转中所有的室内机组7都进行制热运转。
[0104] (制冷运转)
[0105] 如图6所示,制冷运转中,第一四通转向阀17设定为第一状态,第二四通转向阀18设定为第二状态。若在这种状态下使压缩机14运转,则在制冷剂回路9中进行室外热交换器15成为冷凝器而室内热交换器40成为蒸发器的蒸气压缩冷冻循环。
[0106] 另外,在进行制冷运转的室内机组7台数多等需要较大制冷能力的情况下,辅助机组50的四通转向阀54设定为第二状态。在该状态下,辅助机组50的辅助热交换器52与室外热交换器15一起成为冷凝器。而当所需要的制冷能力较小的情况下,辅助机组50的四通转向阀54设定成第一状态。这种情况下,进一步设定膨胀阀53为关闭状态。这种状态下,辅助机组50的辅助热交换器52中不流过制冷剂。该空气调和装置5通过调节使用或者是不使用辅助机组50的辅助热交换器52,就能够根据所需要的制冷能力一直进行适当的冷冻循环。由此,该空气调和装置5就可以一直在能效系数(COP)高的状态下进行运转。
[0107] 以下,说明辅助机组50的辅助热交换器52作为冷凝器使用的情况下制冷剂的流动情况。另外,室外机组10及室内机组7中的制冷剂的流动,因为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调和装置5的制冷运转一样,所以省略。
[0108] 该制冷运转中,从压缩机14喷出的制冷剂的一部分流入辅助机组回路51。在辅助机组回路51中,流入的制冷剂在辅助热交换器52中进行与室外空气的热交换而冷凝。在辅助热交换器52中冷凝了的制冷剂与在室外热交换器15中冷凝了的制冷剂合流分配到各室内回路8中。
[0109] (制热运转)
[0110] 如图7所示,制热运转中,第一四通转向阀17设定为第二状态,第二四通转向阀18设定为第一状态。而且,若在该状态下使压缩机14运转,则在制冷剂回路9中进行室内热交换器40成为冷凝器而室外热交换器15成为蒸发器的蒸气压缩冷冻循环。
[0111] 另外,当进行制热运转的室内机组7台数多等需要较大制热能力的情况下,辅助机组50的四通转向阀54设定为第一状态。该状态下,辅助机组50的辅助热交换器52与室外热交换器15一起成为蒸发器。而当所需要的制冷能力较小的情况下,辅助机组50的四通转向阀54设定成第二状态。这种情况下,进一步设定膨胀阀53为关闭状态。这种状态下,辅助机组50的辅助热交换器52中不流过制冷剂。该空气调和装置5通过调节使用或者是不使用辅助机组50的辅助热交换器52,就能够根据所需要的制热能力一直进行适当的冷冻循环。由此,该空气调和装置5就可以一直在能效系数(COP)高的状态下进行运转。
[0112] 以下,说明辅助机组50的辅助热交换器52为蒸发器使用的情况下制冷剂的流动情况。另外,室外机组10及室内机组7中的制冷剂的流动,因为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调和装置5的制冷运转一样,所以省略。
[0113] 该制冷运转中,在室内热交换器40中冷凝了的制冷剂的一部分流入辅助机组回路51。在辅助机组回路51中,流入的制冷剂在膨胀阀53中进行减压后再在辅助热交换器52中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蒸发。在辅助热交换器52中蒸发了的制冷剂流入室外回路
12,与在室外热交换器15中冷凝了的制冷剂合流后被吸入压缩机14。
[0114] (第三实施方式的冷冻装置)
[0115] 第三实施方式的空气调和装置5中,能够选择各室内机组7a、7b、...是进行制冷运转还是进行制热运转,也就是所谓的冷热两用的空气调和装置5。如图8所示,该空气调和装置5中,多个室内机组7a、7b、...是并联于室外机组10,每个室内机组7a、7b、...中设置BS机组60a、60b、...。各BS机组60a、60b、...构成切换机组。另外,图8中,省略了第一室内机组7a和第二室内机组7b以外的室内机组。
[0116] 各BS机组60a、60b、...中,分别设置有液体侧回路61a、61b、...和气体侧回路62a、62b、...。在液体侧回路61a、61b、...的一端上连接有从室外机组10的液体侧接口
34延长的液体侧联系管道21。液体侧回路61a、61b、...的另一端上连接有连接在室内回路8的液体侧端部的制冷剂配管。
[0117] 气体侧回路62a、62b、...包括设置有第一电磁阀63a、63b、...的第一配管、和设置有第二电磁阀64a、64b、...的第二配管。第一配管和第二配管,一端相互连接。从第一配管的一端和第二配管的一端的连接部延长的制冷剂配管,与室内回路8的气体侧端部连接。第一配管的另一端与从第三气体侧接口33延长的第一气体侧联系管道20a连接。第二配管的另一端与从室外机组10的第二气体侧接口32延长的第二气体侧联系管道20b。第一电磁阀63a、63b、...和第二电磁阀64a、64b、...构成运转状态切换机构。
[0118] 该空气调和装置5与所述第二实施方式的空气调和装置5一样设置有辅助机组50。辅助机组50的第一连接口56与液体侧联系管道21连接。第二连接口57与室外机组
10的第一气体侧接口31连接。第三连接口58与第二气体侧联系管道20b连接。
[0119] -运转动作-
[0120] 以下,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空气调和装置5的运转动作。该空气调和装置5中,在制冷运转、制热运转以外,还可以同时存在进行制冷运转的室内机组7和进行制热运转的室内机组7,进行制冷热运转。
[0121] (制冷运转)
[0122] 如图9所示,制冷运转中,室外机组10的第二四通转向阀18设置为第二状态。在辅助机组50中,四通转向阀54设定为第二状态。还有,各BS机组60中,第一电磁阀63设置为关闭状态,第二电磁阀64设置为开通状态。而且,若在这种状态下使压缩机14运转,则在制冷剂回路9中辅助机组50的辅助热交换器52成为冷凝器而室内热交换器40成为蒸发器进行蒸气压缩的冷冻循环。
[0123] 另外,当进行制冷运转的室内机组7台数多等所需要较大制冷能力的情况下,室外机组10的第一四通转向阀17设定为第一状态。该状态下,室外热交换器15与辅助机组50的辅助热交换器52一起成为冷凝器。当所需要的制冷能力较小的情况下,第一四通转向阀17设定成第二状态。这种情况下,进一步设定室外膨胀阀16为关闭状态。这种状态下,室外热交换器15中不流过制冷剂。该空气调和装置5通过调节使用或者是不使用室外热交换器15,就能够根据所需要的制冷能力一直进行适当的冷冻循环。由此,该空气调和装置
5就可以一直在能效系数(COP)高的状态下进行运转。
[0124] 以下,说明以室外热交换器15作为冷凝器使用的情况下制冷剂的流动。
[0125] 该制冷运转中,从压缩机14喷出的制冷剂的一部分经过辅助机组50的第二连接口57流入辅助机组回路51。流入辅助机组回路51的制冷剂在辅助热交换器52中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冷凝。还有,从压缩机14喷出的制冷剂剩余的一部分在室外热交换器15中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冷凝。在室外热交换器15中冷凝了的制冷剂与在辅助机组50的辅助热交换器52中冷凝了的制冷剂合流。
[0126] 合流了的冷凝后的制冷剂被分配到各室内回路8。分配来的制冷剂经过BS机组60的液体侧回路61流入室内回路8。流入了室内回路8的制冷剂在室内膨胀阀41中减压后再在室内热交换器40中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蒸发。在室内热交换器40中蒸发了的制冷剂经过BS机组60的气体侧回路62的第二配管等,被压缩机14吸入。
[0127] (制热运转)
[0128] 如图10所示,制热运转中,室外机组10的第二四通转向阀18设定为第一状态。辅助机组50中,四通转向阀54设定为第一状态。还有,BS机组60中,第一电磁阀63设定为开通状态,第二电磁阀64设定为关闭的状态。而且,若在这种状态下使压缩机14运转,则在制冷剂回路9中室内热交换器40成为冷凝器而辅助机组50的辅助热交换器52成为蒸发器进行蒸气压缩的冷冻循环。
[0129] 另外,当进行制热运转的室内机组7台数多等所需要较大制热能力的情况下,室外机组10的第一四通转向阀17设定为第二状态。该状态下,室外热交换器15与辅助机组50的辅助热交换器52一起成为蒸发器。当所需要的制热能力较小的情况下,第一四通转向阀17设定成第一状态。这种情况下,室外膨胀阀16设定为关闭状态。这种状态下,室外热交换器15中不流过制冷剂。该空气调和装置5通过调节使用或者是不使用室外热交换器
15,就能够根据所需要的制冷能力一直进行适当的冷冻循环。由此,该空气调和装置5就可以一直在能效系数(COP)高的状态下进行运转。
[0130] 以下,说明以室外热交换器15作为蒸发器使用的情况下制冷剂的流动。
[0131] 该制热运转中,从压缩机14喷出的制冷剂分配到各室内回路8。分配来的制冷剂经过BS机组60的气体侧回路62的第一配管流入室内回路8。流入了室内回路8的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40中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冷凝。
[0132] 在室内热交换器40中冷凝了的制冷剂的一部分流入辅助机组回路51。流入辅助机组回路51的制冷剂在膨胀阀53中减压后再在辅助热交换器52中进行与室外空气的热交换而蒸发。还有,在室内热交换器40压缩了的制冷剂剩余的一部分流入室外回路12。流入室外回路12的制冷剂在室外膨胀阀16中减压后再在室外热交换器15中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蒸发。在室外热交换器15中冷凝了的制冷剂与在辅助机组50的辅助热交换器52中蒸发了的制冷剂合流,被压缩机14吸入。
[0133] (制冷热运转)
[0134] 说明制冷热运转。而且,在此说明只是第一室内机组7a进行制冷运转而其他室内机组7b、...进行制热运转的情况。如图11所示,该制冷热运转中,室外机组10的第二四通转向阀18设定为第一状态。还有,第一室内机组7a的BS机组60a中,第一电磁阀63a设定为关闭状态,第二电磁阀64a设定为开通状态。第一室内机组7a以外的BS机组
60b、...中,第一电磁阀63b、...设定为开通状态,第二电磁阀64b、...设定为关闭状态。
而且,若在该状态下使压缩机14运转,则制冷剂回路9中第一室内机组7a以外的室内机组
7b、...的室内热交换器40b、...成为冷凝器,第一室内机组7a的室内热交换器40a成为蒸发器而进行蒸气压缩冷冻循环。
[0135] 另外,通过调节第一四通转向阀17以及室外膨胀阀16,使室外热交换器15成为冷凝器的状态、成为蒸发器的状态、以及成为不流过制冷剂的状态中的任何一种。具体地讲,若室外膨胀阀16设定为开通状态且第一四通转向阀17设定为第一状态,则室外热交换器15成为冷凝器。若室外膨胀阀16设定为开通状态且第一四通转向阀17设定为第二状态,则室外热交换器15成为蒸发器。若室外膨胀阀16设定为关闭状态,则室外热交换器15成为不流过制冷剂的状态。
[0136] 还有,通过调节膨胀阀53以及四通转向阀54,调节辅助机组50的辅助热交换器52成为冷凝器的状态、成为蒸发器的状态、以及不流过制冷剂的状态中的任何一个状态。具体地讲,若膨胀阀53设定为开通状态且四通转向阀54设定为第二状态,则辅助热交换器52成为冷凝器。若膨胀阀53设定为开通状态且四通转向阀54设定为第一状态,则辅助热交换器52成为蒸发器。若膨胀阀53设定为关闭状态,则辅助热交换器52成为不流过制冷剂的状态。
[0137] 该空气调和装置5中,根据所需要的制冷能力及制热能力,适当地调节第一四通转向阀17、室外膨胀阀16、辅助机组50的四通转向阀54、以及膨胀阀53,就可以调节室外热交换器15及辅助机组50的辅助热交换器52的使用状态。由此,该空气调和装置5就可以一直在能效系数(COP)高的状态下进行运转。
[0138] 以下,说明室外热交换器15及辅助机组50的辅助热交换器52成为冷凝器的情况下制冷剂的流动情况。
[0139] 该制冷热运转中,从压缩机14喷出的制冷剂分配到第一室内机组7a的室内回路8a以外的室内回路8b、...。在各室内回路8b、...中,流入的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40b、...中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冷凝。在室内热交换器40b、...中冷凝了的制冷剂分配给室外回路12、辅助机组回路51、和第一室内机组7a的室内回路8a。
[0140] 流入室外回路12的制冷剂在室外膨胀阀16减压后再在室外热交换器15中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蒸发。流入辅助机组回路51的制冷剂在膨胀阀53中减压后再在辅助热交换器52中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蒸发。流入第一室内机组7a的室内回路8a的制冷剂在室内膨胀阀41a中减压后再在室内热交换器40a中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蒸发。而且,在室外热交换器15中蒸发了的制冷剂、在辅助机组50的辅助热交换器52中蒸发了的制冷剂、和在第一室内机组7a的室内热交换器40a中蒸发了的制冷剂合流后被压缩机14吸入。
[0141] -实施方式的效果-
[0142] 该实施方式中,对于利用设置在热源机组10中的切换机构17对利用机组7的运转状态进行切换的冷冻装置5、和利用包含在设置于每个利用机组7内的机组60中的切换机构63、64对利用机组7的运转状态进行切换的冷冻装置5,该热源机组10是在可以应用于其中之一种冷冻装置的热源机组10的构成上,又增加了一直与压缩机14的喷出侧连通的第一气体侧接口31。
[0143] 而且,若像第二实施方式的冷冻装置5、或者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冷冻装置5那样,将室内回路8的气体侧端部与第三气体侧接口33连接起来、再将室内回路8的液体侧端部与液体侧接口34连接起来的同时,若将辅助机组50的辅助热交换器52的液体侧端部与液体侧接口34连接起来、再有选择地将辅助热交换器52的气体侧端部与第一气体侧接口31或第二气体侧接口32连接起来,则在第二切换机构18将第三气体侧接口33与第一气体管线25连通的状态下,从压缩机14喷出的高压制冷剂经过第三气体侧接口33被供给室内热交换器40,室内热交换器40就成为冷凝器而进行制热运转。而且,若将在该制热运转中在室内热交换器40中冷凝了的制冷剂导入辅助热交换器52,则导入的制冷剂在辅助热交换器52中蒸发后从第二气体侧接口32流入室外回路12被压缩机14吸入。还有,在第二切换机构18将第三气体侧接口33与第二气体管线26连通的状态下,在室外热交换器15中冷凝了的制冷剂经过液体侧接口34供给室内热交换器40,室内热交换器40就成为蒸发器而进行制冷运转。而且,若将在该制冷运转中从压缩机14喷出的制冷剂经过第一气体侧接口31导入辅助热交换器52,则导入的制冷剂在辅助热交换器52中冷凝后与在室外热交换器15中冷凝了的制冷剂一起被导入室内热交换器40。导入了室内热交换器40的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40中蒸发,蒸发后的低压制冷剂从第三气体侧接口33流入室外回路12被压缩机14吸入。
[0144] 这样,通过将辅助机组50的辅助热交换器52的气体侧端部有选择地与第一气体侧接口31或第二气体侧接口32连接,就可以在制热运转之际通过第二气体侧接口32将从成为蒸发器的辅助热交换器52的低压制冷剂导入压缩机14,也就可以在制冷运转之际通过第一气体侧接口31将高压制冷剂供给成为冷凝器的辅助热交换器52。因此,可以将辅助机组50对应于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双方使用。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的室外机组10,可以对应于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双方与辅助机组50连接。还有,本实施方式的辅助机组50,构成为在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的任何一种室外热交换器15中的热交换量由辅助热交换器52辅助进行的。
[0145] (其他实施方式)
[0146] 如图12所示,所述实施方式,还可以是由相互并联连接的多台室外机组10、10、...构成空气调和装置5。
[0147] 另外,以上的实施方式,是本质上最优的示例,本发明无意于限制它的应用物或者是限制它的用途范围。
[0148] -产业上的实用性-
[0149] 综上所述,本发明,对于通过联系管道在利用机组上连接冷冻装置的热源机组、以及包括该热源机组的冷冻装置是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