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拔微丝单线单控收线系统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910103780.1

文献号 : CN10154503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汤维清王碧庆苟贵合

申请人 : 重庆市麟马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拔微丝单线单控收线系统,包括布线装置、退火炉和收线装置,收线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收线轮和收线轮驱动总成,收线轮驱动总成包括驱动电机、电机电路和控制器,控制器通过电机电路控制驱动电机运转,每个收线轮对应一台独立的驱动电机并与其动力输出轴在圆周方向可拆卸式固定配合,布线装置和退火炉分别与收线轮对应设置布线和退火通道,本发明采用一个收线轮对应一台驱动电机的结构,能够根据不同规格的微丝热处理时间的不同,驱动与其对应的收线轮,控制不同的收线速度,具有通用性,能同时适用于不同规格的微丝收线过程,实现单线单控,充分利用热处理资源,可以提高微丝生产的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权利要求 :

1.一种冷拔微丝单线单控收线系统,包括布线装置、退火炉和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收线轮和收线轮驱动总成,所述收线轮驱动总成包括驱动电机、电机电路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电机电路控制驱动电机运转,每个收线轮对应一台独立的驱动电机并与其动力输出轴在圆周方向可拆卸式固定配合;布线装置包括装置架、设置在装置架上的布线轮和布线杆,使用时,每根微丝分别对应一个布线轮和一个布线杆,微丝依次绕过布线轮和布线杆进入退火炉;退火炉包括炉体和设置在炉体内的炉胆,所述炉胆由导热耐火材料制成,炉胆内设置有微丝管道通道,所述微丝管道通道内横向并列设置微丝管道,炉胆外部设置发热电阻,使用时,每根微丝对应一个微丝管道,依次绕过与其相对应的布线轮和布线杆后进入微丝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拔微丝单线单控收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丝管道为

20根并列设置在微丝管道通道内,所述布线轮和布线杆分别为20个,收线轮为20个,20个布线轮和20个布线杆分别呈V形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拔微丝单线单控收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20个布线杆排列宽度尺寸等于20个微丝管道的排列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拔微丝单线单控收线系统,其特征在于:20个收线轮每侧

10个分列机架两侧,每侧上下各5个分为两排,退火炉的微丝出口设置线辊,所述线辊为两排上下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拔微丝单线单控收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胆外表面设置电阻槽,所述发热电阻嵌在电阻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拔微丝单线单控收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与炉胆的接触部位由绝热层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拔微丝单线单控收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胆外部布满发热电阻。

说明书 :

冷拔微丝单线单控收线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丝冷拔后处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冷拔微丝单线单控收线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微丝及其制品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新型工业材料和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它既具有化纤、合成纤维及其制品的柔软性,又具有金属本身优良的导热、导电、耐蚀、耐高温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纺织、航天航空、石油化工、电子机械、医药、食品、环保等领域,是许多工业领域和国防工业必须的关键材料,充分体现现代材料科学的交叉性、卓越性。
[0003] 微丝普遍采用冷拉拔、收线等一套特殊工艺制成;拉拔后的收线过程(包括热处理)是微丝生产过程的最后一道工序,微丝的直径一般只有0.035~0.05mm,甚至还可以达到0.015mm,因此,收线控制尤为重要;现有技术中,收线普遍采用统一的驱动,因为不同规格的微丝热处理工艺有所不同,因而无法同时完成不同规格微丝的收线过程,收线总成不具有通用性,降低微丝生产的工作效率。
[0004] 因此,需要一种微丝的收线总成,具有通用性,能同时适用于不同规格的微丝收线过程,充分利用热处理资源,可以提高微丝生产的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0005]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冷拔微丝单线单控收线系统,具有通用性,能同时适用于不同规格的微丝收线过程,充分利用热处理资源,可以提高微丝生产的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0006] 本发明的冷拔微丝单线单控收线系统,包括布线装置、退火炉和收线装置,所述收线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收线轮和收线轮驱动总成,所述收线轮驱动总成包括驱动电机、电机电路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电机电路控制驱动电机运转,每个收线轮对应一台独立的驱动电机并与其动力输出轴在圆周方向可拆卸式固定配合;布线装置包括装置架、设置在装置架上的布线轮和布线杆,使用时,每根微丝分别对应一个布线轮和一个布线杆,微丝依次绕过布线轮和布线杆进入退火炉;退火炉包括炉体和设置在炉体内的炉胆,所述炉胆由导热耐火材料制成,炉胆内设置有微丝管道通道,所述微丝管道通道内横向并列设置微丝管道,炉胆外部设置发热电阻,使用时,每根微丝对应一个微丝管道,依次绕过与其相对应的布线轮和布线杆后进入微丝管道。
[0007] 进一步,所述微丝管道为20根并列设置在微丝管道通道内,所述布线轮和布线杆分别为20个,收线轮为20个,20个布线轮和20个布线杆分别呈V形排列;
[0008] 进一步,所述20个布线杆排列宽度尺寸等于20个微丝管道的排列宽度;
[0009] 进一步,20个收线轮每侧10个分列机架两侧,每侧上下各5个分为两排,退火炉的微丝出口设置线辊,所述线辊为两排上下设置;
[0010] 进一步,所述炉胆外表面设置电阻槽,所述发热电阻嵌在电阻槽内;
[0011] 进一步,所述炉体与炉胆的接触部位由绝热层构成;
[0012] 进一步,所述炉胆外部布满发热电阻。
[001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冷拔微丝单线单控收线系统,采用一个收线轮对应一台驱动电机的结构,能够根据不同规格的微丝热处理时间的不同,驱动与其对应的收线轮,控制不同的收线速度,具有通用性,能同时适用于不同规格的微丝收线过程,实现单线单控,充分利用热处理资源,可以提高微丝生产的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4]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0015] 图1为本发明原理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发明布线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为本发明退火炉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为本发明退火炉横截面示意图;
[0019] 图5为本发明收线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图1为本发明原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布线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退火炉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退火炉横截面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收线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冷拔微丝单线单控收线系统,包括布线装置、退火炉和收线装置,所述收线装置包括机架3、设置在机架3上的收线轮34和收线轮驱动总成,所述收线轮驱动总成包括驱动电机31、电机电路33和控制器32,所述控制器32通过电机电路33控制驱动电机31运转,每个收线轮34对应一台独立的驱动电机31并与其动力输出轴31a在圆周方向可拆卸式固定配合;能够根据不同规格的微丝热处理时间的不同,驱动与其对应的收线轮34,实现单线单控。
[0021] 布线装置包括装置架1、设置在装置架1上的布线轮11和布线杆12,使用时,每根微丝4分别对应一个布线轮11和一个布线杆12,微丝4(图1中虚线指的是微丝)依次绕过布线轮11和布线杆12进入退火炉,防止微丝4在进入退火炉前相互干扰,并增大微丝输送过程的曲率半径,防止冷拔后的微丝断裂。
[0022] 退火炉包括炉体2和设置在炉体内的炉胆24,炉胆24由导热耐火材料制成,炉胆24内设置有微丝管道通道,所述微丝管道通道内横向并列设置微丝管道21,炉胆24外部布满发热电阻23,使用时,每根微丝对应一个微丝管道21,依次绕过与其相对应的布线轮11和布线杆12后进入微丝管道21;当然,也可以根据电阻的发热量控制电阻的布置形式,布置密度可以适当减小,都可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0023] 本实施例的退火炉发热电阻23的热量传递至炉胆24,均匀分布后再传至微丝管道通道,使微丝4的退火热量能够均匀分布,提高热处理的效率和质量;微丝4以及微丝管道21设置在炉胆24内,而且炉胆24表面布置发热电阻23,使加热热量能够均匀分布,提高加热效率,同时,加热热量能够比较集中的辐射至微丝,减少热量损失,节约能源。
[0024] 本实施例中,炉胆外表面设置电阻槽26,所述发热电阻23嵌在电阻槽26内;采用发热电阻23嵌合在电阻槽26的结构,充分使发热电阻23的热量作用于炉胆24上,从而使热量最大限度的传递至微丝管道通道,完成微丝4的热处理,进一步使热量集中作用于微丝4。
[0025] 本实施例中,微丝管道21为20根并列设置在微丝管道通道内,所述布线轮11和布线杆12分别为20个,收线轮34为20个,20个布线轮11和20个布线杆12分别呈V形排列;V形排列可减小排列后的宽度尺寸,使设备整体紧凑;
[0026] 20个布线杆12排列宽度尺寸等于20个微丝管道21的排列宽度,使微丝整齐并杜绝弯折,保证微丝质量。
[0027] 20个收线轮34每侧10个分列机架3两侧,每侧上下各5个分为两排,退火炉的微丝出口设置线辊22,所述线辊22为两排上下设置,防止出现干扰,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0028] 本实施例中,微丝管道为20根并列设置在微丝管道通道内,可实现微丝单头单控独立进行退火,实现不同规格的微丝同时退火,提高微丝的退火效率和质量。
[0029] 本实施例中,炉体2与炉胆24的接触部位由绝热层构成,防止热量散失,节约能源。
[0030]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