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持机构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810088550.8

文献号 : CN10154757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郭宏升

申请人 :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一种夹持机构,其包括具有一挡止部的一第一本体、具有一施力端部与一夹持端部的一第二本体、一枢接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的枢轴及一连接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的连动模组。连动模组包括设于第一本体的一滑块、一连接滑块与挡止部的弹性元件及一连接第二本体与滑块的连动杆。当夹持端部朝向远离第一本体的方向转动时,连动杆会推动滑块,使弹性元件形变而储存一弹性位能,当施力端部不再受力时,弹性位能即释放使第二本体回至初始位置。

权利要求 :

1. 一种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本体,设有一第一挡止部;

一第二本体,具有一施力端部与一夹持端部;

一第一枢轴,枢接上述第一本体与上述第二本体,并将上述第二本体区分为上述施力端部与上述夹持端部;

一连动模组,连接上述第一本体与上述第二本体,上述连动模组包括:一滑块,滑动地配设于上述第一本体;

一弹性元件,连接上述滑块与上述第一挡止部;以及一连动杆,一端枢设于上述第二本体,另一端枢设于上述滑块,其中当上述施力端部受力并以上述第一枢轴为转轴转动,使上述夹持端部朝向远离上述第一本体的方向转动时,上述连动杆会推动上述滑块,使上述弹性元件形变而储存一弹性位能,当上述施力端部不再受力时,上述弹性位能即释放使上述第二本体回复至其初始位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连动模组更包括一第二枢轴以及一第三枢轴,上述第二枢轴枢接上述连动杆与上述第二本体,而上述第三枢轴枢接上述连动杆与上述滑块。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第一本体更设有一滑轨,上述滑块滑动地设置于上述滑轨。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第一本体为一电子装置的机壳,而上述第二本体为一板件。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连动杆的枢设位置较上述第一枢轴的枢设位置远离上述夹持端部。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第一枢轴的轴线垂直于上述滑块的滑动路径。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第一本体更设有一第二挡止部,用以限制上述滑块仅朝向上述弹性元件的方向移动。

说明书 :

夹持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夹持机构(clipping mechanism),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应用于电子装置上的夹持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对电子产品的依赖性与日俱增。为因应现今电子产品高速度、高效能、且轻薄短小的要求,例如是行动电话(Cell Phone)、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以及掌上电脑(Pocket PC)的电子装置也已渐成主流。上述电子装置通常具有通讯、记事本、游戏或是播放音乐等功能,而使用者可以随身携带电子装置,以在任何场所处理所需的工作。尤其是,多数拥有上述电子装置的使用者通常会行走、等待或是搭乘大众交通工具时聆听电子装置所播放的音效,因此如何让电子装置能稳固且方便地配置于使用者身上是一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提供一种夹持机构,其可稳固且方便地将电子装置固持于使用者身上。
[0004] 本发明提出一种夹持机构,其包括一第一本体、一第二本体、一第一枢轴(pivot)以及一连接于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间的连动模组(transmittingmodule)。其中,第一本体设有一第一挡止部(stopper),第二本体具有一施力端部与一夹持端部,而第一枢轴是枢接于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并将第二本体区分为施力端部与夹持端部。连动模组则包括一滑块(sliding block)、一弹性元件(elastic element)以及一连动杆。滑块滑动地配设于第一本体,弹性元件是连接于滑块与第一挡止部,而连动杆的一端是枢设于第二本体,另一端则是枢设于滑块。当施力端部受力并以第一枢轴为转轴,使夹持端部朝向远离第一本体的方向转动时,连动杆会沿着路径推动滑块,使弹性元件形变而储存一弹性位能,当施力端部不再受力时,弹性位能即释放使第二本体自动地回复至其初始位置。
[0005]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连动模组更包括一第二枢轴以及一第三枢轴,第二枢轴枢接于连动杆与第二本体,而第三枢轴枢接于连动杆与滑块。
[0006]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本体更设有一滑轨,而滑块滑动地设置于滑轨。
[0007]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本体为一主机,而第二本体为一板件。
[0008]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连动杆的枢设位置较第一枢轴的枢设位置远离夹持端部。
[0009]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枢轴的轴线垂直于滑块的滑动路径。
[0010]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本体更设有一第二挡止部,用以限制滑块仅朝向弹性元件的方向移动。
[0011] 本发明的夹持机构是在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设置一具有滑块、弹性元件以及连动杆的连动模组。其中,弹性元件以及滑块是设置于第一本体,连动杆则是枢设于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而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可藉由连动模组以弹性地夹持于一对象。由于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能有效地夹持于一对象,因此电子装置可藉由本发明的夹持机构以稳固且方便地固持于使用者身上。
[0012]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3] 图1A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夹持机构的示意图。
[0014] 图1B所示为图1A的夹持机构沿I-I’线的剖视图。
[0015] 图2A至图2C所示为图1A的第二本体相对第一本体转动的流程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图1A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夹持机构的示意图,图1B所示为图1A的夹持机构沿I-I’线的剖视图。请同时参考图1A与图1B,本实施例的夹持机构100主要包括一第一本体110、一第二本体120以及一第一枢轴13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本体110例如是一电子装置的机壳,其设有一第一挡止部112,而第一枢轴130则是沿着一第一轴线A1枢接于第一本体110与第二本体120之间。如此一来,使用者可施力于例如是板件的第二本体120,使得第二本体120以第一轴线A1为轴相对第一本体110转动。当然,第一本体110与第二本体120亦即可以第一轴线A1为轴相互转动。
[0017] 承上所述,本实施例的夹持机构100除了包括第一本体110、第二本体120以及第一枢轴130的外,本实施例还设有一连接于第一本体110与第二本体120间的连动模组140,其中连动模组140主要是由一滑块142、一弹性元件144以及一连动杆146所组成。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元件144以及滑块142是设置在第一本体110,而连动杆146则是枢设于第一本体110与第二本体120之间。更详细地说,本实施例例如会在第一本体110上设置一滑轨114,滑块142即是滑动地沿着一路径L设于滑轨114上(路径L例如是与第一轴线A1相互垂直),而弹性元件144则是沿着路径L连接于滑块142与第一挡止部112之间。
另外,本实施例亦例如会在第一本体110上设置一第二挡止部116,其适于与滑块142相接触,以限制滑块142仅朝向弹性元件的方向移动。
[0018] 此外,本实施例的第二本体120是藉由第一枢轴130区分为一施力端部120a以及一夹持端部120b,且连动模组140更可包括一第二枢轴148以及一第三枢轴149,连动杆146的一端146a例如是藉由第二枢轴148沿着一第二轴线A2枢设于施力端部120a(第一枢轴130亦例如是配置于施力端部120a),且连动杆146的枢设位置例如是较第一枢轴130的枢设位置远离夹持端部120b。另外,第三枢轴149例如是沿着一第三轴线A3枢设于连动杆146的另一端146b与滑块142之间,其中第一轴线A1、第二轴线A2以及第三轴线A3例如是相互平行。
[0019] 特别的是,上述连动模组140能使相互枢接的第一本体110与第二本体120之间存在一弹性力,以让相对第一本体110转动的第二本体120于不受力的状态下能自动地回复其至初始位置,以与第一本体110相闭合。另外,夹持机构100亦可藉由第一本体110与第二本体120间的弹性力以稳固地夹持于一对象(图中未示)上。关于连动模组140在第二本体120相对第一本体110转动时的作动过程,本实施例将于下文中作详细说明。
[0020] 图2A至图2C所示为图1A的第二本体相对第一本体转动的流程剖面图。首先,请参考图2A,图2A所示的夹持机构100是呈闭合状态(即第二本体120是闭合于第一本体110)。其中,第二本体120的夹持端部120b例如是与第一本体110相接合,而连动模组140的滑块142则是受到第二挡止部116的作用而停止于一预设位置。接着,请参考图2B,当第二本体120的施力端部120a受力并以第一轴线A1为转轴转动,并使夹持端部120b朝向远离第一本体110的方向R转动时,由于连动模组140是连接于第一本体110与第二本体
120之间,因此第二本体120的转动会连带地使得一端枢设于第二本体120的连动杆146以第二轴线A2为轴沿着方向R转动。此外,又由于滑块142的滑动路径是限位于路径L上,且连动杆146的一端146b与滑块142相互枢接,因此当连动杆146以第二轴线A2为轴转动时,连动杆146即会带动与其枢接的滑块142,并使滑块142沿着路径L朝向第一挡止部
112的方向滑动,而连接于滑块142与第一挡止部112间的弹性元件144即会受到滑块142的压缩,弹性元件144即会产生形变且储存一弹性位能。
[0021] 请接着参考图3C,当第二本体120继续朝向方向R转动时,连动杆146会继续沿着路径L推动滑块142,且第二本体120的施力端部120a容易与第一本体110的一端部110a干涉,而无法继续转动。当第二本体120与第一本体110的端部110a干涉时,第一本体110与第二本体120间的夹角即例如为一最大开启角度,而对象即适于配置第一本体110与第二本体120之间,以利后续的夹持动作。更进一步地说,当第二本体120的施力端部120a不再受力时,上述弹性位能即会释放,而被压缩的弹性元件144即会施予滑决142一弹性回复力,滑块142在受力后即会沿着路径L朝向远离第一挡止部112的方向滑动,并会受到第二挡止部116的作用而停止于预设位置。此外,滑块142的作动并会带动连动杆146以第二轴线A2为轴沿着与方向R相反的转动方向转回其初始位置。连带地,第二本体120会受到连动杆146的作用而以第一轴线A1为轴转动回其初始位置(即由图3C的状态回复至图3A所示的状态),而第二本体120再度与第一本体110闭合
[0022] 值得一提的是,当第一本体110与第二本体120相互闭合时,上述弹性元件144相对第一挡止部112施予滑块142的弹性回复力会使滑决142与连动杆146持续保持于其初始位置,进而让第二本体120与第一本体110紧密接合。紧密接合的第一本体110与第二本体120之间即会存在一夹持力量,而上述对象即可稳固地被夹持于第一本体110与第二本体120之间。如此一来,例如是行动电话(Cell Phone)、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以及掌上电脑(Pocket PC)的电子装置即可藉由第一本体110与第二本体120间的夹持动作以稳固地固持于使用者身上。
[0023] 当然,夹持机构100亦可应用于其它使用者需随身携带的物品,本实施例在此对夹持机构100的应用范围并不作任何限制。此外,本实施例的第一本体110虽然是以一电子装置的机壳为例,但是在其它较佳实施例中,第一本体110亦可以是配设于电子装置上的一构件,本实施例在此对第一本体110的定义亦不作任何限制。
[0024] 综上所述,本发明是在夹持机构中设置一具有滑块、弹性元件以及连动杆的连动模组。其中,弹性元件以及滑块是设置于第一本体,连动杆则是枢设于第一本体的第二本体之间。上述弹性元件、滑块以及连动杆间的连接关系能使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存在一弹性力,而本发明即可利用此弹性力来使相对第一本体转动的第二本体于不受力的状态下能自动地回复其至初始位置,以让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维持于相互闭合的状态。相互闭合的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能提供一夹持力量,而电子装置可藉由上述夹持力量以稳固且方便地固持于使用者身上。
[0025]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