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780014773.3

文献号 : CN10157848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金致完

申请人 : LG电子株式会社

摘要 :

一种除湿器,包括:主体外壳,其限定内部空间并且在侧部设置有外部空气的进气口;分隔内部空间的隔板;主体底座,其形成在隔板下端以限定主体下部的外观;多个热交换器,其设置在隔板一侧从而使得在内部空间循环的循环空气能够与自外部导入的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排水盘,其用于暂时存储热交换器产生的冷凝水;以及水箱,当被插入主体底座中时水箱存储来自排水盘的冷凝水。

权利要求 :

1.一种除湿器,包括:

主体外壳,其限定内部空间并在侧部设置有外部空气的进气口;

分隔所述内部空间的隔板;

主体底座,其形成在所述隔板的下端以限定主体下部的外观;

多个热交换器,其设置在所述隔板的一侧以使得在所述内部空间中循环的循环空气能够与从外部导入的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

排水盘,其用于暂时存储所述热交换器产生的冷凝水;水箱,当被插入所述主体底座中时所述水箱存储来自所述排水盘的冷凝水;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底座下方的支撑件;

其中用于引导冷凝水排出的排水管形成在所述排水盘上并且所述排水管通过排水单元选择性地关闭,其中所述排水单元设置成悬臂形式,从而当所述水箱安装在所述支撑件上时打开所述排水管,并且当所述水箱未安装在所述支撑件上时关闭所述排水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器,其中,所述热交换器包括:安装在所述隔板侧部的侧部热交换器;

安装在所述隔板的表面上的内部热交换器;以及

安装在所述内部热交换器前面的前部热交换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器,进一步包括吸附构件,其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器中的一个的一侧以便通过吸附除去所述外部空气中的湿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器,进一步包括加热器组件,其设置在所述内部空间中以加热所述循环空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器,进一步包括回流组件,其设置在所述内部空间中以便强制性地使所述循环空气流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器,其中,所述热交换器中的一个设置成与所述进气口对应,使得从外部导入的空气能够进行首次热交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器,其中,所述热交换器中的一个设置成与所述进气口对应并且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热交换单元,所述外部空气穿过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热交换单元进行循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器,进一步包括排水盘接收部分,其形成在所述主体底座上以接收所述排水盘。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器,其中,每个所述热交换器都包括导水构件,所述导水构件对应地联接到形成在所述隔板一侧的排水盘接收孔,并且排水盘接收部分设置有所述导水构件插入其中的插孔。

说明书 :

除湿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湿器。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沿多个热交换器循环的空气的流动路径在其中形成封闭回路的除湿器。

背景技术

[0002] 总体而言,除湿器是一种将潮湿空气吸入外壳中、使吸入的潮湿空气穿过热交换器而从吸入空气中除去湿气、然后将除去湿气的空气排放到室内空间以降低室内空间湿度的器具。
[0003] 现有技术的除湿器用于在空调中执行除湿操作,该空调具有压缩机和其他部件从而形成制冷/制热循环。因此,该除湿器的除湿效率相对较低并且导致空调重量增大。 [0004] 此外,现有技术的除湿器中装有水箱。因此,为了将水箱中的水倒出,使用者不得不在停止除湿器操作并移开除湿器外壳之后将水箱从除湿器中分离出来。这对使用者来说非常麻烦。

发明内容

[0005] [技术问题]
[0006]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除湿器,该除湿器不但具有用于吸附空气中所含的湿气的吸附构件、多个热交换器以及用于加热循环空气的加热器组件,而且重量很轻且非常紧凑。
[0007]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构造成易于清除冷凝水的除湿器。 [0008] [技术方案]
[0009] 为了实现这些目的并获得其他优点,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如本文中宽泛描述并具体说明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除湿器,其包括:主体外壳,其限定内部空间并在侧部设置有外部空气的进气口;分隔内部空间的隔板;主体底座,其形成在隔板的下端以限定主体下部的外观;多个热交换器,其设置在隔板一侧以使得在内部空间循环的循环空气能够与从外部导入的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排水盘,其用于暂时存储热交换器产生的冷凝水;水箱,当被插入主体底座中时该水箱存储来自排水盘的冷凝水;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底座下方的支撑件;其中用于引导冷凝水排出的排水管形成在所述排水盘上并且所述排水管通过排水单元选择性地关闭,其中所述排水单元设置成悬臂形式,从而当所述水箱安装在所述支撑件上时打开所述排水管,并且当所述水箱未安装在所述支撑件上时关闭所述排水管。 [0010]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除湿器,该除湿器包括:主体外壳,其设置有用于导入外部空气的进气口;侧部热交换器,外部空气在该侧部热交换器处进行热交换;隔板,其用于引导穿过侧部热交换器的外部空气向前流动;前部热交换器,自隔板向前引导的外部空气在该前部热交换器处进行热交换;内部热交换器,穿过前部热交换器的外部空气在该内部热交换器处进行热交换;以及排水盘,其用于暂时存储外部空气与在主体外壳中循环的循环空气进行热交换时产生的冷凝水,其中,储存在排水盘中的冷凝水在水箱插入主体中时流入水箱。
[0011] [技术效果]
[0012] 根据本发明的除湿器,由于该除湿器独立于空调设置,因此不需要压缩机,从而能够减轻产品重量。此外,能够提高除湿效率。
[0013] 此外,支撑件和水箱设置在主体下方,并且水箱构造成沿侧向与支撑件分离。当水箱与除湿器分离时,冷凝水暂时存储在排水盘中。相应地,很容易将水从水箱中倒出,并且在将水从水箱中倒出的过程中不需要停止除湿器的操作。
[0014]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除湿器的立体图;
[0016] 图2是图1中的除湿器的第一侧视分解立体图;
[0017] 图3是图1中的除湿器的第二侧视分解立体图;
[0018]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除湿器的内部结构的前视立体图; [0019] 图5是图4中的除湿器的内部结构的后视立体图;
[0020]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除湿器的主体外壳和顶板的分解立体图; [0021]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除湿器的内部热交换器的后视立体图; [0022]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除湿器的隔板的立体图;
[0023]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除湿器的隔板上安装有吸附组件和内部热交换器时的状态的立体图;
[0024]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除湿器的侧部热交换器的立体图; [0025] 图11和图12分别是图10中的侧部热交换器的第一和第二侧视分解立体图; [0026] 图13和图14分别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除湿器的排水盘的立体图; [0027] 图1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除湿器中的外部空气流动状态的示意图; [0028] 图1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除湿器的隔板后部的空气流动状态的示意图; [0029] 图17是示出图2中的循环空气流动路径的视图;
[0030] 图18是示出图3中的循环空气流动路径的视图;以及
[0031] 图19是示出设置在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排水盘上的排水单元的操作的视图。 [0032]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现在将详细参阅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优选实施方式的示例示出在附图中。然而,本发明可以多种不同的形式实施,而不应理解为仅限于本文所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充分、完整地公开本发明,并且将本发明的理念全面地传递给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0034]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除湿器的立体图。
[0035] 参照图1,该实施方式的除湿器包括用于容纳多个主要部件的主体100以及设置在主体100下方的水箱300和支撑件310。
[0036] 主体100包括:主体外壳110,其形成为顶部和底部均开口的矩形容器;以及顶板120,其安装在主体外壳110的顶部。
[0037] 前部外壳110限定了主体100的前侧、后侧、左侧和右侧。更确切地,前部外壳110包括限定前侧的前面板112、限定后侧的后面板114(见图6)、限定右侧的右面板116以及限定左侧的左面板118。
[0038] 前面板112、后面板114、左面板118和右面板116彼此一体地形成,使得主体外壳110的顶部和底部开口。相应地,主体外壳110的底部由主体底座150封闭,所述主体底座将在下文进行描述。
[0039] 图2是图1中的除湿器的第一侧视分解立体图,图3是图1中的除湿器的第二侧视分解立体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除湿器的内部结构的前视立体图,图5是图4中的除湿器的内部结构的后视立体图。另外,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除湿器的主体外壳和顶板的分解立体图,而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除湿器的内部热交换器的后视立体图。
[0040] 参照图2至图7,顶板120限定了主体100顶部的外观。顶板120安装成与主体外壳110的上端隔开预定的间隙。
[0041] 相应地,顶板120与主体外壳110的上端之间的间隙用作排放空气的排气口122。 [0042] 更详细地,顶板的边缘安装成与主体外壳110的上端隔开预定的间隙。更确切地,如图所示,预定间隙形成在顶板120的边缘与前面板112、后面板114、左面板118和右面板116之间。也就是说,如上所述,形成了用于排放经过除湿的空气的排气口122。 [0043] 为了方便描述,自除湿器外部(室内空间)导入除湿器内部并随后排放到室内空间的空气将被称作空气。此外,沿着将在下文进行描述的多个热交换器200、210和220、回流组件160以及加热器组件循环的空气将被称作循环空气。
[0044] 顶板120和主体外壳110之间设置有间隔凸起124从而在顶板120与主体外壳110之间形成所述间隙。间隔凸起124形成为具有预定高度以支撑顶板120,从而使顶板120与主体外壳110的上端之间能够保持 预定间距。
[0045] 间隔凸起124自主体外壳110的上端向上突起。更详细地,间隔凸起124形成在主体外壳110的上端的各个角处。每个间隔凸起124形成为薄的圆柱形。更确切地,顶板120在其底表面的四个角处设置有对应于间隔凸起124的凸起槽126。间隔凸起124固定地插入相应的凸起槽126。
[0046] 主体外壳110的一个表面(右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导入空气的进气口128。更确切地,进气口128形成在右面板116上。进气口128限定了空气导入主体外壳110的通路。每个进气口128可形成为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狭缝形状。
[0047] 或者,每个进气口128可形成为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狭缝形状。可通过在右面板116上可拆卸地安装独立的进气格栅来代替在右面板116上形成进气口。
[0048] 设置在主体100中的隔板130将主体100的内部空间分隔为前部空间和后部空间。更确切地,隔板130在多个部分弯折。即,如图所示,俯视观察时,隔板130形成为“”形状。
[0049] 隔板130在右端部设置有竖直地向后弯折的后向延伸部分130a。后向延伸部分130a进一步向右弯折以形成右向延伸部分130b。右向延伸部分130b进一步弯折预定角度以形成倾斜端部130c。
[0050] 倾斜端部130c形成为相对于右向延伸部分130b的延长线成锐角并与右面板116的后端以及后面板114的右端接触。因此,倾斜端部130c使得通过右面板116的进气口导入的外部空气有效地导入隔板130的前部。
[0051] 隔板130构造成具有等于或小于主体外壳110的高度。相应地,在隔板130的上端与顶板120之间形成间隙。在隔板130的上端与顶板120之间形成间隙的原因是使得经过除湿的空气在隔板130后侧向上流动,并随后通过隔板130与顶板120之间的间隙流至隔板130的前侧。因此,经过除湿的空气可通过顶板120与前面板112之间的间隙排放到外部。
[0052] 具有预定尺寸的后向凹部132形成在隔板130上。后向凹部132形 成在隔板130的中央并向后凹陷。加热器组件170、鼓风机246以及内部热交换器200安装在后向凹部132中。
[0053] 后向凹部132在中央位置设置有中央通孔134。中央通孔134用作空气自隔板130的前侧流动至隔板130的后侧的通路。
[0054] 马达支撑件136形成在中央通孔134的中央部分。马达支撑件136是鼓风机马达240、鼓风机246以及加热器组件170安装在其上的部件。
[0055] 马达支撑件136形成在中央通孔134的中央部分,并且多个沿径向延伸的支撑导引件136′(四个支撑导引件)形成在马达支撑件136上。因此,马达支撑件136与隔板130一体地形成。
[0056] 吸附马达容纳部分138形成在马达支撑件136的一侧。圆筒形的吸附马达容纳部分138形成在中央通孔134的左上半部分。吸附马达容纳部分138是用于将吸附马达176安装在其上的部分。吸附马达容纳部分138形成为向前开口的圆筒形。吸附马达容纳部分138可一体地形成在后向凹部132上。
[0057] 后向凹部132设置有加热器容纳部分140。加热器组件170安装在加热器容纳部分140上。加热器容纳部分140形成在后向凹部132的左部。用于支撑加热器组件170的上端和下端的加热器导引件形成为自后向凹部132向前延伸。
[0058] 回流件容纳部分144形成在加热器容纳部分140上方。在隔板130的加热器导引件142上方限定预定空间以形成回流件容纳部分144。回流组件160安装在回流件容纳部分144中。
[0059] 隔板130设置有向前开口的排气口146。排气口146是循环空气通过其进行排放的部件。排气口146形成在隔板130的后向凹部132的右下端。因此,通过排气口146排放到前侧的循环空气被导入内部热交换器200。
[0060] 圆筒形进气口146′形成为自隔板130的右部延伸。更确切地,如图所示,圆筒形进气口146′形成为自隔板130的右下端向右延伸。进气口146′是用于将自侧部热交换器220排出的循环空气引导至隔板130内侧的部件,侧部热交换器220将在下文进行描述。
[0061] 进气口146′与排气口146彼此连通。因此,通过进气口146′导入隔板130的循环空气再通过排气口146排出。
[0062] 空气流动导引件148形成在隔板130的后表面上。空气流动导引件148的作用是引导由鼓风机246强制导向的空气流。更确切地,空气流动导引件148使得在鼓风机246的作用下沿圆周方向排出的空气能够朝左上部流动。鼓风机246一体地形成为自隔板130的后表面延伸。
[0063] 空气流动导引件148包括包围鼓风机246的外侧的圆形导引部分148′及形成为自圆形导引部分148′向上延伸的上部导引部分148"。圆形导引部分148′是用于主要引导在鼓风机246的作用下沿圆周方向排出的空气的部分,向上导引部分148"是用于使由圆形导引部分148′向左引导的空气向上流动的部分。
[0064] 主体底座150设置在隔板130的下端。主体底座150形成为矩形板状以限定主体100的底部并支撑包括隔板130在内的多个部件。
[0065] 排水盘接收部分152形成在主体底座150上。更确切地,排水盘接收部分152形成为从靠近主体底座150右端的部分向上延伸。后面将描述的排水盘被接收在排水盘接收部分152中。
[0066] 排水盘接收部分152设置有多个插孔154、156和158。在热交换器200、210和220下端形成的多个导水构件206、216、222′、224′以及226′插入到插孔154、156和158中。 [0067] 更具体地,侧部插孔154形成在排水盘接收部分152的右顶表面上。侧部导水构件222′、224′和226′插入相应的侧部插孔154中。侧部插孔154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插孔154a、154b和154c。第一、第二和第三导水构件222′、224′和226′分别插入第一、第二和第三插孔154a、154b和154c。
[0068] 前部插孔156形成在侧部插孔154的左侧。前部热交换器210的前导水构件216插入前部插孔156。
[0069] 内部插孔158进一步形成在前部插孔156的左侧。更确切地,排水盘接收部分152设置成阶梯式,使得左侧相对于右侧较低。内部插孔158形成在排水盘接收部分152的左侧。内部热交换器的内部导水构件206 插入内部插孔158。
[0070] 回流组件160安装在隔板130的前表面上。更确切地,回流组件160自前侧插入形成在隔板130的上端附近的回流件容纳部分144中。
[0071] 回流组件160由外壳包围。尽管未在图中示出,回流组件160包括回流风机和回流马达。回流入口162形成在回流组件160的前表面上,而回流出口164形成在左侧。 [0072] 回流入口162形成为对应于形成在内部热交换器上的内部出口204的圆形。回流出口164形成为自回流组件160向左下方延伸。回流出口164形成为矩形柱状。 [0073] 扇形加热器组件170安装在隔板130的前表面上。加热器组件170的作用是加热沿热交换器200、210和220循环的循环空气。相应地,加热器组件包括利用从外部供给的电流产生热空气的加热器(未示出)。通过加热器组件170加热的循环空气被馈送至吸附构件182以蒸发吸附在吸附构件182上的湿气。
[0074] 加热器出口172形成在加热器组件170的前表面上。加热器入口174形成在加热器组件170的后表面上。在穿过加热器组件时被加热的高温循环空气通过加热器出口172向前排出加热器组件170。加热器入口174是回流组件160的回流出口164联接至其上的部分。加热器出口172形成为扇形。
[0075] 吸附马达176安装在加热器组件170的右端的后侧。吸附马达176向吸附组件180提供旋转力并被容纳在隔板130的吸附马达容纳部分138中。吸附马达176的旋转轴——即吸附轴176′安装成在穿过加热器组件170的右端之后向前凸出。相应地,吸附组件180固定在吸附轴176′的前端。
[0076] 吸附组件180安装在隔板130前部。吸附组件180包括:吸附构件182,其用于吸附空气中所含的湿气;以及吸附箱184,其用于固定和支撑吸附构件182。 [0077] 吸附构件182可以由纸制成。更确切地,吸附构件182整体上形成为圆形。内部结构形成为蜂窝状,使得沿水平方向形成多个通孔。
[0078] 更详细地,通过将双层纸轧制成蜂窝状来形成吸附构件182,使得能够形成所述通孔。随后,将经过轧制的纸浸泡于吸附溶液中,从而将吸附溶液施加到经过轧制的纸的表面上。如上所述,由于吸附溶液被施加到吸附构件182的表面,因此吸附构件182吸附空气中所含的湿气从而除去空气中的湿气。
[0079] 吸附箱184包括包围圆形吸附构件182外部的边缘部分184a、支撑吸附构件182的中央部分的中央部分184b以及将边缘部分184a连接到中央部分184b的多个连接部分184c。
[0080] 吸附马达176的吸附轴176′的前端固定地连接到中央部分184b。因此,吸附箱184和吸附构件182能够根据吸附马达176的转矩以恒定的速度转动。
[0081] 吸附构件182和吸附箱184通过吸附框190固定地安装在隔板130的前表面上。吸附框190在容纳吸附构件182和吸附箱184的状态下通过例如螺钉固定在隔板130的前表面上。
[0082] 热空气导引件192形成在吸附框190的左部。热空气导引件192形成为对应于加热器组件170的扇形。热空气导引件192自吸附框190的前表面向前突出。 [0083] 热空气导引件192的作用是将在穿过加热器组件170时被加热的循环空气引导至前部热交换器210。因此,热空气导引件192向后开口,使得循环空气能够导入其中。热空气导引件192具有开口的右侧和开口的下端,使得经过加热的循环空气能够导入前部热交换器210的前部进气口212中。
[0084] 密封构件194分别设置在热空气导引件192的上端和下端。更确切地,密封构件194由诸如橡胶之类的弹性材料制成并且分别设置在热空气导引件192的上端和下端的后表面上。
[0085] 密封构件194的功能是堵塞限定在吸附框190和吸附构件182之间的间隙。因此,流过热空气导引件192的高温循环空气不会通过限定在吸附框190和吸附构件182之间的间隙而泄漏。
[0086] 内部热交换器200安装在隔板130上。更确切地,内部热交换器200竖直地安装在隔板130的后向凹部的右部。内部热交换器200使内部热交换器200中的循环空气能够与向后流动穿过中央通孔134的空气彼此进行热交换。内部热交换器200设置有多个设置成狭缝形式的空气通孔。
[0087] 内部热交换器200在后表面处设置有内部入口202和内部出口204,分别用于导入和排出空气。
[0088] 内部入口202形成在内部热交换器200的后下端。内部入口202与形成在隔板130上的排气口联接。相应地,内部入口202具有与排气口146相对应的尺寸。通过排气口
146排放的循环空气通过内部入口202导引至内部热交换器200中。
[0089] 内部出口204形成在内部热交换器200的后上端。内部出口204使内部热交换器200中的循环空气能够被引导通过回流组件160的回流入口162。相应地,内部出口204与回流入口联接,同时具有与回流入口162相对应的尺寸和形状。
[0090] 内部导水构件206进一步形成在内部热交换器200的下端。更确切地,形成为细圆筒形的内部导水构件206自内部热交换器200的右侧下端向下延伸形成。内部导水构件206的外径具有与排水盘接收部分152的内部插孔158的外径相对应的尺寸。因此,内部导水构件206插入并安装在内部插孔158中。
[0091] 前部热交换器210进一步安装在隔板130的前部。前部热交换器210安装在回流框190的前部以包围回流框190的右侧。相应地,导入吸附组件180的外部空气在穿过前部热交换器的同时进行热交换。
[0092] 前部热交换器210在右端向后弯折,因此俯视观察时其具有“ ”形状。设置成狭缝形式的多个空气穿过孔形成在前部热交换器的左侧和右侧。
[0093] 前部热交换器210的左侧中央部分向右部分凹入。前部入口212穿过前部热交换器210的左侧中央部分形成。前部入口212对应于热空气导引件192的右端和下端。因此,前部入口212与吸附框190的热空气导引件192的右端和下端紧密接触,使得被热空气导引件192加热的循环空气导入前部热交换器210。
[0094] 前部出口214形成在前部热交换器210的右上端。更确切地,前部热交换器210的右端向后弯折。前部出口214形成在前部热交换器210的弯折部分的右侧上端。通过前部入口212导入前部热交换器210的循环空气通过前部出口214排出。通过前部出口214排出的空气导入侧部热交换器220中。
[0095] 前部导水构件216自前部热交换器210的右下端向下延伸形成。前部 导水构件216的功能是向下引导前部热交换器210中产生的冷凝水。前部导水构件216插入排水盘接收部分152的前部插孔156中。相应地,前部导水构件216形成为细圆筒形,该细圆筒具有与前部插孔156的内径相对应的外径。
[0096] 侧部热交换器220安装在隔板130的右前部。更确切地,侧部热交换器220安装在前部热交换器210的右侧。同内部热交换器200和前部热交换器210一样,侧部热交换器220的功能是使内部和外部空气彼此进行热交换。
[0097] 侧部热交换器220是对通过右面板116的入口128导入的空气首先进行热交换的部分。侧部热交换器220包括三个热交换单元。更确切地,侧部热交换器220包括竖直地安装成一行的第一热交换单元222、第二热交换单元224和第三热交换单元226。 [0098] 第一热交换单元222是对通过进气口128导入的外部空气首先进行热交换的部分。如附图所示,第一热交换单元222形成为矩形并在后下端的左侧处设置有第一出口222a。
[0099] 第一出口222a是循环空气通过其排出的部分。通过第一出口222a排出的循环空气通过隔板130的进气口146′导入。相应地,第一出口222a与进气口146′联接并具有与进气口146′相对应的尺寸和形状。
[0100] 第一入口222b形成在第一热交换单元222左侧的前端上部。更确切地,第一入口222b相对于第一出口222a以对角方式形成。第一入口222b的功能是作为使循环空气导入第一热交换单元222的入口。
[0101] 第二热交换单元224设置在第一热交换单元222的左侧。穿过第一热交换单元222的空气在第二热交换单元224处进一步热交换。第二出口224a形成在第二热交换单元
224的右侧的上前端。
[0102] 第二热交换单元224中的循环空气通过第二出口224a排出。第二出口224a与第一入口222b联接同时具有与第一入口222b相对应的尺寸。因此,通过第二出口224a排出的循环空气通过第一入口222b导入第一热交换单元222。
[0103] 第二入口224b形成在第二热交换单元224的左侧的后上端。第二入口224b形成为与第三出口226a相对应,以使循环空气能够导入第二热交换单元224中。
[0104] 第三热交换单元226设置在第二热交换单元224的左侧。穿过第一和第二热交换单元222和224的空气在第三热交换单元226中进行第三次热交换。第三热交换单元226具有与第二热交换单元224相对应的形状并且在左侧的后上端处设置有第三出口226a。 [0105] 第三出口226a具有与第二入口224b相对应的尺寸和形状并联接到第二入口224b。相应地,通过第三出口226a排出的循环空气通过第二入口224b导入第二热交换单元224中。
[0106] 第三入口226b形成在第三热交换单元226的左侧的上前端。第三入口226b是循环空气通过其导入第三热交换单元226中的部分。第三入口226b具有与前部热交换器210的前部出口214相对应的形状和尺寸并联接到前部出口214。
[0107] 形成为细圆筒形的侧部导水构件222′、224′和226′分别自第一、第二和第三热交换单元222、224和226向下延伸形成。更确切地,第一、第二和第三热交换单元222、224和226在前下端处分别设置有向下延伸预定长度的侧部导水构件222′、224′和226′。 [0108] 侧部导水构件222′、224′和226′设置成向下引导侧部热交换器220中的冷凝水。侧部导水构件222′、224′和226′分别插入形成为穿过主体底座150的排水盘接收部分152的侧部插孔154。因此,侧部导水构件222′、224′和226′的外径分别对应于第一、第二和第三插孔154a、154b和154c的直径。
[0109] 侧部导水构件222′、224′和226′分别称作第一、第二和第三侧部导水构件。第一侧部导水构件222′自第一热交换单元222的下端向下延伸形成并插入第一插孔154a。第二侧部导水构件224′自第二热交换单元224的下端向下延伸形成并插入第二插孔
154b。第三导水构件226′自第三热交换单元226的下端向下延伸形成并插入第三插孔
154c。
[0110] 除湿器中设置有用于将隔板前部的空间分隔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的遮挡板230。遮挡板230由平面板形成以便将隔板的前部空间分隔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 [0111] 遮挡板230堵挡前面板112与隔板130之间的间隙以及右面板116与隔板130之间的间隙以防止吸入的空气与排出的空气混合。更确切地,遮挡板230的功能是防止通过进气口128导入的外部空气与通过排气口122排出到外侧(室内空间)的空气混合。
[0112] 鼓风机马达240安装在隔板130的后部。鼓风机马达240利用从外部供给的电流向鼓风机246提供转矩。鼓风机马达240安装在隔板130的马达支撑件136的后侧。鼓风机马达240设置有传递转矩并向后延伸的马达轴242。
[0113] 鼓风机马达240由马达安装件244支撑。更确切地,圆柱形的鼓风机马达240通过马达安装件244固定在隔板130的后侧。马达安装件244形成为包围鼓风机马达240并通过例如螺钉固定在隔板130的后表面上。相应地,鼓风机马达240在容纳于马达安装件244的状态下固定在隔板130的后侧。
[0114] 鼓风机246安装在鼓风机马达240的外部。鼓风机通过鼓风机马达240的转矩旋转从而强制性地产生空气流。更确切地,鼓风机安装在自鼓风机马达240向后突出的马达轴242的后端并随马达轴242的旋转而旋转。
[0115] 排水盘250接收在排水盘接收部分152的下部。排水盘250临时性地收集通过导水构件206、216、222′、224′和226′流下的冷凝水。排水盘具有与排水盘接收部分152相对应的形状。
[0116] 排水盘250设置有排水管252,收集到的水通过排水管252排入水箱300。排水管252通过排水单元254选择性地打开。
[0117] 排水单元254设置成悬臂形式,从而当水箱300安装在支撑件310上时打开排水管252,并且当水箱300未安装在支撑件310上时关闭排水管252。下文中将更详细地描述排水单元254。
[0118] 水箱300和支撑件310安装在主体底座150的下方。
[0119] 水箱300存储热交换器200、210和220中产生的水(冷凝水)。更确切地,热交换器200、210和220中冷凝的水滴通过排水盘250流入水箱300并存储于其中。 [0120] 水箱300安装在支撑件310的前支撑部314′和后支撑部314″之间。水箱300被安装成从侧面(左侧或右侧)取出。水箱300形成为顶部开口的矩形盒状。 [0121] 支撑件310用于支撑主体100,支撑件310包括支撑底座312和支撑部314。支撑底座312是直接接触建筑物地板的部分。支撑底座312形成为矩形平板。 [0122] 支撑部314包括自支撑底座312的前端向上突出的前端支撑部314′和自支撑底座312的后端向上突出的后端支撑部314′′。
[0123] 排水盘250设置在支撑件310的上端。更确切地,排水盘250设置在前端支撑部314′的右端以便将热交换器200、210和220排出的水引导至水箱300。
[0124] 更确切地,从形成在热交换器200、210和220的下端的导水构件206、216、222′、224′和226′流下的水被收集在排水盘250中并随后流入水箱300中。
[0125] 图8详细地示出了隔板130。
[0126] 参照图8,用于固定侧部热交换器220的联接导引件320和322水平地形成在隔板130的右向延伸部分130b的前上端和前下端。更确切地,上部联接导引件320水平地形成在右向延伸部分130b的上端附近,而下部联接导引件322水平地形成在右向延伸部分130b的下端附近。
[0127] 上部联接凹槽320′和下部联接凹槽322′分别形成在上部联接导引件320和下部联接导引件322的右表面上。联接构件334和336分别插入上部联接凹槽320′和下部联接凹槽322′,所述联接构件将在下文描述。因此,上部联接凹槽320′和下部联接凹槽322′的内表面上可形成能够与螺钉接合的外螺纹。
[0128] 图9示出了图8中的隔板130上安装有吸附马达组件176和内部热交换器200时的状态。更确切地,图9示出了吸附马达组件176插入吸附马达容纳部分138时的状态。内部热交换器200紧密地固定在后向凹部132的右部。内部热交换器200通过螺钉安装在隔板130的后向凹部132上。
[0129] 图10、图11和图12更详细地示出了侧部热交换器220。更确切地,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除湿器的侧部热交换器的立体图,图11和图12分别是图10中的侧部热交换器的第一和第二侧视分解立体图。
[0130] 如图所示,第一、第二和第三热交换器222、224和226通过联接单元340和342彼此联接,所述联接单元将在下文描述。第一、第二和第三热交换器222、224和226中至少一个固定地安装在隔板130上。
[0131] 更详细地,第一、第二和第三热交换器222、224和226中至少一个的上端或下端通过联接构件334和336固定到隔板130,所述联接构件将在下文描述。在图10、图11和图12中,以示例的方式示出了第一热交换器222的上端和下端中的一个固定在隔板130上的情形。
[0132] 如图所示,第一热交换器222的后上端向上延伸从而形成上端联接部分330,而第一热交换器222的后下端向下延伸从而形成下端联接部分332。
[0133] 上端联接部分330设置有上端通孔330′,而下端联接部分332设置有下端通孔332′。上端通孔330′和下端通孔332′用于插入联接构件334和336。
[0134] 侧部热交换器220通过联接构件334和336固定地安装在隔板130上。更确切地,作为联接构件334和336的螺钉将侧部热交换器220固定在隔板130上。然而,联接构件334和336并不限于螺钉。也可以使用其它类型的联接构件。
[0135] 上端联接构件334插入上端联接凹槽320′中,而下端联接构件336插入下端联接凹槽322′中。上端联接构件334和下端联接构件336分别穿过第一热交换器222的上端通孔330′和下端通孔332′并联接到上端联接凹槽320′和下端联接凹槽322′。 [0136] 同时,第一、第二和第三热交换器222、224和226通过联接单元340和342彼此联接。
[0137] 联接单元340和342包括相对应地形成在热交换器222、224和226的表面上并彼此联接的联接凸起340和凸起联接凹槽342。更确切地,凸起联接凹槽342和联接凸起340分别形成在第一热交换器222的左表面上和第二热交换器342的右表面上并彼此联接。凸起联接凹槽342和联接凸起340分别形成在第二热交换器224的左表面上和第三热交换器226的右表面上。此外,凸起联接凹槽342和联接凸起340分别形成在相应的热交换器222、
224和226的表面的角处。
[0138] 更详细地,凸起联接凹槽342形成为自第一热交换器222的左表面的后上端向左延伸。凸起联接凹槽342形成为薄的圆筒状。因此,联接凸起340得以卡合在凸起联接凹槽342中。
[0139] 因此,凸起联接凹槽342的内径可等于或略小于联接凸起340的外径。 [0140] 凸起联接凹槽342形成为自第一热交换器222的左表面的前下端向左延伸。该凸起联接凹槽342具有与形成在第一热交换器222上的其它凹槽完全相同的结构。 [0141] 凸起联接凹槽342进一步形成为自第一热交换器222的左表面的后侧向左延伸。更确切地,凸起联接凹槽342形成在第一出口222a的上方。另一方面,由于形成在第一热交换器222的左表面的前上端的第一入口222b用作联接到形成在第二热交换器224的右表面上的第二出口224a的联接单元,因此第一热交换器222的左表面的上端未形成凸起联接凹槽342。
[0142] 联接凸起340形成为自第二热交换器224的右表面的角向右延伸。如附图所示,联接凸起340形成为圆柱形并形成为与形成在第一热交换器222的左表面上的凸起联接凹槽342相对应。更确切地,联接凸起340形成在第二热交换器224的右表面的后上端、后下端和前下端。
[0143] 凸起联接凹槽342形成在第二热交换器的左表面的相应的角上。更确切地,凸起联接凹槽342形成在第二热交换器224的左表面的前下端、前上端以及后下端。 [0144] 由于第二入口224b用作联接至第三热交换器226的第三出口226a的联接单元,因此第二热交换器224的左表面的后上端未形成凸起联接凹槽342。
[0145] 联接凸起340形成在第三热交换器的右表面的相应的角上。形成在第三热交换器226的右表面上的联接凸起340形成为对应于形成在第二热交换器224的左表面上的凸起联接凹槽342。
[0146] 图13和图14更详细地示出了排水盘。
[0147] 如上所述,排水盘250设置有自后表面向后延伸的排水管252。排水管252将储存在排水盘250中的冷凝水引导至水箱300中。排水管252通过排水单元254而选择性地开闭。排水管252由细管子构成并且排水管252的后端通过排水单元254选择性地闭合。
[0148] 排水单元254包括:闭合帽254a,其用于选择性地关闭排水管252的后端;排水杆254b,其控制排水帽254a的移动;铰链轴254c,其用作排水杆254b的中心轴;接触凸起254b,其选择性地接触水箱300;以及复位弹簧254e,其沿一个方向给排水杆254b施加转矩。
[0149] 排水帽254a形成为圆形,其具有与排水管252的后端相对应的尺寸。排水帽254a由诸如橡胶等弹性材料制成。因此,当水箱300与支撑件310分离时,排水帽254a与排水管252的后端紧密接触。
[0150] 俯视观察时排水杆254b形成为 形。排水帽254a安装在排水杆254b的后端(见图13)的左表面上,而接触凸起254d形成为自排水杆254的右端的下部向下延伸。 [0151] 铰链轴254c一体地形成在形成为 形的排水杆254b的中心部分,其作用是作为排水杆254b的旋转轴。铰链轴254c的上端和下端可旋转地安装在形成为自排水盘250的后表面向后延伸的铰链导引件254f上。
[0152] 接触凸起254d形成为圆柱形并与水箱300的上边缘选择性地接触。更确切地,接触凸起254d在接触水箱300的边缘的前端时移动从而当俯视观察时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0153] 复位弹簧254e是用于使接触凸起254d复位的弹簧。更确切地,在接触凸起254d由于被水箱300的边缘推动而顺时针旋转并且水箱300从支撑件310上取出之后,复位弹簧对接触凸起施加转矩,使得接触凸起254d逆时针(俯视观察时)旋转,从而回复到图13所示的状态。
[0154] 图1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除湿器的隔板后部的空气流动状态的示意图,图16是示出图2中的循环空气流动路径的视图,以及图11是示出图2中的循环空气流动路径的视图。
[0155] 下文将参照图15至图18介绍本发明的上述除湿器的操作。
[0156] 首先参照图15,外部空气通过除湿器的侧表面(右表面)导入除湿器。除湿器中经过除湿的空气通过除湿器上端排放到外部(室内空间)。更确切地说,除湿空气通过顶板120和其他面板之间的间隙排放。
[0157] 更详细地,当驱动鼓风机马达240时,鼓风机246在鼓风机马达240 的转矩的作用下旋转。
[0158] 当驱动吸附马达176时,吸附组件180在吸附马达176的转矩的作用下旋转,因此设置在回流组件160中的回流风机(未图示)也旋转以产生循环空气流。此时,吸附马达176产生的转矩比回流马达或鼓风机马达240产生的转矩小。因此,吸附组件180以相对较低的转速旋转。
[0159] 与此同时,设置在加热器组件中的加热器(未图示)由外部电源驱动以加热空气。 [0160] 同时,当鼓风机246旋转时,除湿器中产生吸力,从而通过右面板116上的进气口128将外部空气(室内空间中的空气)导入主体外壳110(见图15中的①)。 [0161] 导入主体外壳110的外部空气如图15中的②所示地穿过侧部热交换器220。更确切地,所述空气连续地穿过以狭缝形式设置在第一、第二和第三热交换单元222、224和226上的空气穿过孔。
[0162] 此时,侧部热交换器220外部的空气与侧部热交换器220内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相应地,侧部热交换器220外部的空气的温度在侧部热交换器220内的热循环空气的作用下上升。
[0163] 穿过侧部热交换器220的空气如图15所示穿过前部热交换器210。更确切地,外部空气自前部热交换器210的右侧和前侧流向前部热交换器210的后侧。此时,前部热交换器210内部和外部的空气彼此进行热交换。
[0164] 穿过前部热交换器210的空气如图15中的④所示穿过吸附构件182。因此,空气中所含的湿气被吸附在吸附构件182的表面。因此,所述空气变成较为干燥的空气。 [0165] 穿过吸附组件180的外部空气如图15中的⑤所示穿过内部热交换器200。同样地,内部热交换器200内部和外部的空气彼此进行热交换,从而使所述空气的温度进一步上升。
[0166] 穿过内部热交换器200的空气通过隔板130的中央通孔134流向隔板130的后侧,如图15中的⑥所示。被导向到隔板后侧的空气在鼓风机246的作用下沿径向排出并被气流导引件148导引。
[0167] 气流导引件148包围鼓风机246的外侧并具有向上延伸的左端。因此,由鼓风机246排出的空气朝隔板130的左上部流动,如图15中的⑦所示。
[0168] 参照图16,更详细地描述由气流导引件148导引的气流状态。由鼓风机246沿圆周方向排出的空气被圆形导引部分148′导引并如(7a)所示向左(在图16中是向右)流动。
[0169] 随后,空气在向上导引部分148′′的作用下向上流动。并且如(7b)所示,空气穿过向上导引部分148′′的上端与左面板118之间的间隙。
[0170] 穿过向上导引部分148′′的上端与左面板118之间间隙的空气中的一部分通过隔板130的上端和顶板120之间的间隙被导入隔板130的前侧。即,如(7c)所示,由于顶板120与隔板130的上端之间形成有间隙,因此隔板130后侧的空气流向隔板130的前侧。 [0171] 如上所述,在气流导引件148的作用下上升的空气流向隔板130的前侧。此时,隔板130前面的遮挡板230阻挡空气向下流动,使得被气流导引件148向上导引的空气不能再次进入吸附组件180。更确切地,由气流导引件148向上导引的空气流向遮挡板230的上侧,从而不会与从外侧导入的空气混合。
[0172] 被向上导引的空气朝顶板120的边缘散开并通过排气口122排出。更确切地,如图15中的⑧所示,空气通过由顶板与主体外壳110之间的间隙限定的排气口122排放到外部。
通过由设置成狭缝形式的间隙限定的排气口122排放空气的方法称作线性扩散方法(line diffuser method)。
[0173] 现在将参照图17和图18描述热交换器200、210和220中的循环空气的流动。 [0174] 沿热交换器200、210和220形成的循环空气路形成为封闭回路。即,与上述空气(即自室内空间导入除湿器中的空气)不同,热交换器200、210和220中的循环空气不被更换,而是沿闭合的流体路径连续循环以便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
[0175] 更详细地描述,如 所示,自回流组件160导出的循环空气通过连接到回流出口164的加热器入口174导入加热器组件170。
[0176] 导入加热器组件170的循环空气被加热器(未图示)加热并如 所示通过加热器出口172向前导出。通过加热器出口172向前导出的循环空气穿过吸附构件182。此时,通过加热器出口172排出的高温循环空气蒸发了吸附在吸附构件182中的湿气。 [0177] 更确切地,当吸附构件182在吸附马达176的作用下以低转速旋转 时,穿过吸附构件182的空气中所含的湿气被吸附在吸附构件182中。此时,如上所述,当高温循环空气穿过吸附构件182时,吸附构件182中吸附的湿气被蒸发掉,从而将湿气从吸附构件182中除去。
[0178] 另外,由于加热器出口172形成为扇形,因此受通过加热器出口172排出的高温循环空气影响的吸附构件182变为对应于加热器出口172的区域(扇形区域)。但是,由于吸附构件182在吸附马达176的作用下以低转速持续旋转,因此当经过预定时间时,整个吸附构件182都与通过加热器出口172排出的高温循环空气接触。
[0179] 穿过吸附构件182的循环空气导入吸附框190的热空气导引件192,并随后通过前部热交换器210的前部进气口212导入前部热交换器210,如 所示。
[0180] 导入前部热交换器210的循环空气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即,如上所述,循环空气与通过进气口128导入并沿前部热交换器210的外侧流动的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 [0181] 更详细地,由于前部热交换器210中循环空气的温度高于外部空气,沿前部热交换器210外侧流动的外部空气吸收前部热交换器210中的循环空气的热量。因此,前部热交换器210中的循环空气的温度降低从而使循环空气中所包含的湿气冷凝并向下流动。 [0182] 如 所示,穿过前部热交换器210的循环空气导入侧部热交换器220。更确切地,前部热交换器210中的循环空气通过前部出口214导入第三热交换单元226并随后通过第三入口226b导入第三热交换器226。接着,循环空气穿过第二热交换器224然后到达第一热交换单元。此时,侧部热交换器220外侧的外部空气吸收循环空气的热量从而冷凝循环空气中所包含的湿气。
[0183] 穿过侧部热交换器220的空气导入内部热交换器200。更详细地,如 所示,通过第一热交换器222的第一出口222a排出的循环空气通过贯穿隔板130形成的进气口146′导入隔板。如 所示,循环空气通过排气口146和内部入口202导入内部热交换器200。 [0184] 如同侧部热交换器220和前部热交换器210,导入内部热交换器200的循环空气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更确切地,穿过吸附构件182之后,循环空气与通过隔板130的中央通孔134导向隔板后侧的空气进行热交换。
[0185] 相应地,内部热交换器200中的循环空气得以冷却,从而循环空气 中所包含的湿气得以冷凝和向下排出。
[0186] 如 所示,穿过内部热交换器200的循环空气导入回流组件160。更确切地,由于内部热交换器200的内部出口204与回流组件160的回流入口162联接,因此内部热交换器200中的循环空气导入回流组件160。
[0187] 导入回流组件160的循环空气在回流风机(未图示)的作用下经回流出口164强制导入加热器组件170,如 所示。
[0188] 通过上述过程,循环空气沿热交换器200、210和220设置在其中的闭合流动路径循环,从而完成一个周期的循环。
[0189] 使用者必须经常清除由外部空气与循环空气之间的热交换产生的冷凝水。 [0190] 更详细地描述上述过程:由热交换器200、210和220中的温差产生的冷凝水沿热交换器200、210和220的内壁流下并被收集在排水盘250中。更确切地,由于向下突出的导水构件206、216、222′、224′和226′形成在热交换器200、210和220的下端并通过插入排水盘接收部分152的插孔154、156和158而与排水盘250内部连通,因此热交换器200、210和220中产生的冷凝水通过导水构件206、216、222′、224′和226′收集在排水盘250中。
[0191] 收集在排水盘250中的冷凝水流入水箱300。更确切地,临时性地收集在排水盘250中的冷凝水通过贯穿排水盘250一侧形成的孔流入水箱300。
[0192] 当水箱300通过上述过程收集了一定量的冷凝水时,使用者沿侧向取出水箱并将水箱清空。
[0193] 图19示出了设置在排水盘250中的排水单元254的操作状态。更确切地,图19示出了当水箱300插入支撑件310时排水管252被打开的状态。
[0194] 更详细地,当水箱300与支撑件310分离时,如图13所示,排水管252被闭合帽254a关闭。因此,通过热交换器200、210和220的导水构件206、216、222′、224′和226′流下的冷凝水收集在排水盘250中。
[0195] 此外,水箱300从支撑件310左侧插入支撑件310的状态示出在 图19中。更确切地,由图13所示的状态可知,水箱300的右端与接触凸起254d接触。在此,由于水箱300的右端的角部分是圆的,因此接触凸起254d沿水箱300的边缘滑动从而被定位在水箱的前端边缘上,如图19所示。
[0196] 然后,排水杆254b顺时针(俯视观察时)旋转,如图19所示,从而使闭合帽254a从排水管252的后端移开以打开排水管252。相应地,收集在排水盘250中的冷凝水通过排水管252流入水箱300。
[0197] 接着,当水箱300从支撑件310向左分离时,排水杆254b在复位弹簧254e的旋转力的作用下逆时针旋转,从而使闭合帽254a封闭排水管252的后端。因此,收集在排水盘250中的水不能通过排水管252排出。
[0198] 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能够进行各种改型和变型。因此,本发明旨在涵盖本发明的各种改型和变型,假设它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体的范围内。
[0199] [工业实用性]
[0200] 在提高除湿效率并使得易于排出冷凝水的同时,上述除湿器的重量还非常轻。因此,本发明的工业实用性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