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用操作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910140819.7

文献号 : CN10157922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冈本康弘万寿和夫

申请人 :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摘要 :

一种医疗用操作装置,其能够安装在观察用医疗器械的插入部上。医疗用操作装置具备:旋转筒,其以转动自如的方式配设在装置主体上,且具备供插入部贯穿插入的插入部贯穿插入孔;设置在旋转筒内并按压插入部的插入部按压部件;插入部安装部罩,其设置在插入部贯穿插入孔内,防止插入部直接与插入部贯穿插入孔的内表面、插入部贯穿插入孔的开口附近以及插入部按压部件接触;切换指示部,其对插入部按压部件是否按压插入部进行切换,并指示旋转筒和插入部成为一体的状态以及插入部相对于旋转筒进退的状态;以及旋转机构部,当插入部和旋转筒成为一体时,使旋转筒旋转,从而使与该旋转筒一体的该插入部绕插入部的轴旋转。

权利要求 :

1.一种医疗用操作装置(5),所述医疗用操作装置包括:

旋转筒(52),其以转动自如的方式配设在装置主体(51)上,且具备供观察用医疗器械的插入部(11)贯穿插入的插入部贯穿插入孔(50a);

插入部按压部件(53,153),其设置在所述旋转筒(52)内,用于将插入部(11)固定于所述旋转筒上;

切换指示部(59),其对所述插入部按压部件(53)是否按压所述插入部(11)进行切换,并指示以下两种状态:所述旋转筒(52)和所述插入部(11)成为一体的状态;以及所述插入部(11)相对于所述旋转筒(52)进退的状态,所述医疗用操作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医疗用操作装置还包括插入部安装部罩(6),该插入部安装部罩(6)设置在所述插入部贯穿插入孔(50a)内,防止所述插入部(11)直接与所述插入部贯穿插入孔的内表面、所述插入部贯穿插入孔(50a)的开口(50o,56o)附近以及所述插入部按压部件(53)接触,该插入部安装部罩(6)具有:贯穿插入孔内表面包覆部(6a),所述插入部按压部件(53)的装卸用孔(53a)的内表面(53c)经由所述贯穿插入孔内表面包覆部(6a)按压所述插入部(11);

旋转部侧面包覆部(6b),其设置在所述贯穿插入孔内表面包覆部的至少一端侧,并覆盖形成有所述插入部贯穿插入孔的开口的所述旋转筒的侧面;以及固定部(6c),其将所述旋转部侧面包覆部固定在所述旋转筒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医疗用操作装置还包括旋转机构部,在所述插入部和所述旋转筒通过所述插入部按压部件固定的状态下,该旋转机构部能够使所述旋转筒和所述装置主体相对旋转,所述旋转机构部(70)包括设置在所述旋转筒(52)上的筒用齿轮(71)和插入部旋转电动机(73),所述插入部旋转电动机(73)设置在一体地固定于所述装置主体(51)上的电动机壳体(72)上,所述插入部旋转电动机(73)产生使所述旋转筒(52)旋转的驱动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疗用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利用所述旋转机构部使所述装置主体相对于所述旋转筒相对旋转时,从操作者观察所述旋转筒不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插入部安装部罩由具有挠性的部件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医疗用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贯穿插入孔内表面包覆部为具有柔软性的管形状,所述旋转部侧面包覆部为凸缘,所述贯穿插入孔内表面包覆部的柔软性比所述旋转部侧面包覆部的柔软性柔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疗用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贯穿插入孔内表面包覆部具备如下的柔软性:能够压入所述插入部贯穿插入孔中、且能够传递所述插入部按压部件的按压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插入部按压部件包括:由弹性部件构成的管体,所述管体具备:供所述插入部贯穿插入的装卸用孔;以及利用一个空间以覆盖所述装卸用孔的周围的方式构成的流体室;

所述旋转筒具备配设所述管体的空腔部。

说明书 :

医疗用操作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安装在观察用医疗器械的插入部上的作业性、操作性优异的医疗用操作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使用如下的医疗用的内窥镜:通过将细长的插入部插入体内来进行体内的患部等的观察,并根据需要使用贯穿插入在处置器械通道内的处置器械进行各种治疗处置。
[0003] 在内窥镜中,为了提高向弯曲的部位插入的插入性,以及为了使设置在前端部的观察光学系统等朝向期望的方向,在插入部的前端侧设有例如朝上下左右方向等弯曲的弯曲部。并且,手术操作者在将插入部导入体内的目的部位时,除了进行使弯曲部弯曲的操作之外,还进行扭转插入部的操作。
[0004] 例如在美国专利公开2007-0100201A1中公开了如下的内窥镜系统:手术操作者能够在把持着内窥镜的插入部的状态下,容易地进行贯穿插入在内窥镜的处置器械通道中的处置器械所具备的各种功能的操作,或者内窥镜所具备的各种功能的操作。在该内窥镜系统中示出了如下的操作指示装置:能够利用把持内窥镜的操作部的手进行弯曲旋钮的操作,利用把持插入部的手除了进行该插入部的操作之外,还能够进行内窥镜以及处置器械分别具有的各种功能操作。并且,在该内窥镜系统中,通过对固定柄进行操作,从而操作指示装置与插入部成为一体。
[0005] 并且,在日本特开2003-140055号公报中示出了能够利用把持操作部或者遥控器的手容易且可靠地进行插入部的保持的内窥镜装置。在该内窥镜装置中,将插入部贯穿插入在插入部保持器械的插入部贯穿插入部中,并且将遥控器配设在安装部。在该状态下,通过增强或者放松把持插入部保持器械的力,能够容易地在插入部相对于遥控器被固定的状态和插入部相对于遥控器进退自如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进而,在该内窥镜装置的遥控器中设有构成在使插入部的弯曲部弯曲时进行操作的弯曲操作开关的弯曲柄等,因此能够利用把持插入部的手进行弯曲部的弯曲操作。
[0006] 这样,在上述的操作指示装置中,能够将手从操作指示装置离开。另一方面,在插入部保持器械中虽然将手离开是不合理的,但是能够容易得到固定状态和进退状态。
[0007] 然而,上述的操作指示装置以及插入部保持器械直接相对于插入部配设。因此,附着在插入部上的体液或者污物有可能会附着在操作指示装置和插入部保持器械与插入部的安装部上。并且,在插入部保持器械中,如果将手离开,插入部保持器械有可能从插入部脱落。另一方面,在操作指示装置中,虽然能够通过操作固定柄来进行操作指示装置相对于插入部的装卸,但是期望能够容易地进行固定状态和进退状态的结构。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用操作装置,该医疗用操作装置能够相对于附着有污物等的插入部容易地进行固定状态和进退状态的切换,在固定状态下能够将手离开,并且能够防止由附着在插入部上的污物引起的污染。
[0009] 本发明的医疗用操作装置是能够安装在观察用医疗器械的插入部上的医疗用操作装置。所述医疗用操作装置具备旋转筒、插入部按压部件、插入部安装部罩、切换指示部以及旋转机构部。旋转筒以转动自如的方式配设在装置主体上。旋转筒具备供所述插入部贯穿插入的插入部贯穿插入孔。所述插入部按压部件设置在所述旋转筒内,按压所述插入部。插入部安装部罩设置在所述插入部贯穿插入孔内,防止所述插入部直接与所述插入部贯穿插入孔的内表面接触,防止所述插入部直接与所述插入部贯穿插入孔的开口附近接触,以及防止所述插入部直接与所述插入部按压部件接触。所述切换指示部对所述插入部按压部件是否按压所述插入部进行切换。所述切换指示部指示所述旋转筒和所述插入部成为一体的状态、以及该插入部相对于该旋转筒进退的状态。当所述旋转筒和所述插入部成为一体时,所述旋转机构部使该旋转筒旋转,从而使与该旋转筒一体的该插入部绕该插入部的轴旋转。
[0010] 从以下参照附图的说明中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说明内窥镜系统的图。
[0012] 图2是作为医疗用操作装置的电动弯曲操作装置的侧视图。
[0013] 图3是电动弯曲操作装置的后视图。
[0014] 图4是说明电动弯曲操作装置的旋转筒内的结构的剖视图。
[0015] 图5是说明插入部安装部罩结构的图。
[0016] 图6是说明电动弯曲操作装置和贯穿插入在该电动弯曲操作装置的插入部贯穿插入孔中的插入部被固定成一体的状态的图。
[0017] 图7是说明插入部安装部罩的另一结构的图。
[0018] 图8是说明具备另一结构的插入部安装部罩的电动弯曲操作装置的图。
[0019] 图9是说明插入部安装部罩的又一结构的图。
[0020] 图10是说明利用又一结构的插入部安装部罩包覆电动弯曲操作装置的状态的图。
[0021] 图11是说明电动弯曲操作装置的另一结构的图。
[0022] 图12是说明电动弯曲操作装置的插入部安装机构部的结构的图。
[0023] 图13是说明凸部和凸部所具备的插入部按压部件的图。
[0024] 图14是说明切换筒和插入部按压部件的关系的图。
[0025] 图15是说明兼用作插入部按压部件的插入部安装部罩的结构的图。
[0026] 图16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动弯曲操作装置,是说明设有兼用作插入部按压部件的插入部安装部罩的插入部安装机构部的结构的图。
[0027] 图17是说明作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电动弯曲操作装置的结构的图。
[0028] 图18是沿着图17中的XVIII-XVIII线的剖视图。
[0029] 图19是说明手术布的图。
[0030] 图20是示出将手术布在插入部上卷绕预定量而成的手术布卷绕部的图。
[0031] 图21是说明粘贴在插入部上的状态的手术布的图。
[0032] 图22是说明将手术布卷绕部配设在打开状态的装置主体中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34] 参照图1-图6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35]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1构成为具备:电动弯曲内窥镜2;内窥镜控制装置3;显示装置4;作为操作装置的电动弯曲操作装置5;以及插入部安装部罩(以下简记为罩)6。
[0036] 电动弯曲内窥镜2是观察用医疗器械,具备:用于插入体内的插入部11;设置在插入部11的基端侧的操作部12;以及从操作部12延伸出来的通用软线13。通用软线13的基端部与内窥镜控制装置3连接。在内窥镜控制装置3中设有照明部、图像处理部以及控制部3a、3b等。照明部具备电源部,该电源部对从电动弯曲内窥镜2的后述的前端部14的照明窗射出照明光的照明灯或者LED等发光元件供给电力。图像处理部具备驱动电路以及图像处理电路等,所述驱动电路驱动内置在前端部中的CCD或者CMOS等固体摄像元件,所述图像处理电路将由固体摄像元件光电转换并传输来的图像信号生成为影像信号。由图像处理部的图像处理电路生成的影像信号被输出至显示装置4,在屏幕4a上显示内窥镜图像。
[0037] 插入部11构成为从前端侧开始依次连续设置有前端部14、电动弯曲部15以及挠性管部16。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弯曲部15例如构成为具备第一弯曲部17和第二弯曲部18。第一弯曲部17以及第二弯曲部18将多个弯曲块(未图示)连接成向预定方向转动自如从而形成能够朝上下左右方向弯曲的结构。上下左右用的角度操作线的前端部分别固定设置在与位于各个弯曲部17、18的最前端的前端块(未图示)的上下左右对应的位置。
[0038]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为具备使电动弯曲部15朝上下左右弯曲的第一弯曲部17和第二弯曲部18的结构。但是,电动弯曲部15并不限于该结构,也可以是以下结构:仅具备第一弯曲部17的结构;或者第二弯曲部18朝上下方向弯曲的结构;或者具备朝上下左右方向或者上下方向弯曲的弯曲部来作为第三弯曲部的结构等。
[0039] 在操作部12的一侧面或者另一侧面上排列有第一弯曲部操作部21和第二弯曲部操作部22。第一弯曲部操作部21构成为例如将第一弯曲上下旋钮23UD和第一弯曲左右旋钮23RL转动自如地设置在同一轴上。第二弯曲部操作部22构成为例如将第二弯曲上下旋钮24UD和第二弯曲左右旋钮24RL转动自如地设置在同一轴上。
[0040] 进而,通过使上下旋钮23UD、24UD向从手术操作者观察到的顺时针方向旋转,从而弯曲部17、18例如朝下方向弯曲,通过使上下旋钮23UD、24UD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从而弯曲部17、18朝上方向弯曲。另一方面,通过使左右旋钮23RL、24RL向顺时针方向旋转从而弯曲部17、18朝右方向弯曲,通过使左右旋钮23RL、24RL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从而弯曲部17、18朝左方向弯曲。
[0041] 在由一侧面和另一侧面夹着的长轴侧面19等上设有:送气送水按钮25;抽吸按钮26;以及用于进行显示装置4的显示切换、显示图像的冻结指示或者释放指示等各种操作的多个按钮27。并且,在操作部12中设有用于将处置器械导入处置器械通道中的处置器械贯穿插入口28。
[0042] 在电动弯曲内窥镜2的操作部12内例如内置有第一弯曲上下用电动机(未图示)、第一弯曲左右用电动机(未图示)、第二弯曲上下用电动机(未图示)以及第二弯曲左右用电动机(未图示)。第一弯曲上下用电动机牵引、松弛第一弯曲部17的上用角度操作线和下用角度操作线。第一弯曲左右用电动机牵引、松弛第一弯曲部17的左用角度操作线和右用角度操作线。另一方面,第二弯曲上下用电动机牵引、松弛第二弯曲部18的上用角度操作线和下用角度操作线。第二弯曲左右用电动机牵引、松弛第二弯曲部18的左用角度操作线和右用角度操作线。
[0043] 在操作部12内设有分别对旋钮23UD、23RL、24UD、24RL的旋转方向和旋转量进行检测的未图示的旋钮用编码器。当旋钮23UD、23RL、24UD、24RL通过手术操作者等向顺时针方向或者逆时针方向旋转时,旋钮用编码器将告知各个旋钮的旋转方向和旋转量的旋钮旋转控制信号输出至内窥镜控制装置3的第一驱动控制部即弯曲控制部3a。
[0044] 弯曲控制部3a在被输入旋转控制信号的同时,计算出与该旋转控制信号对应的基于操作线驱动电动机的角度操作线的牵引量,并将弯曲控制信号输出至对应的操作线驱动电动机。于是,与手术操作者的旋钮操作对应的操作线驱动电动机被驱动,电动弯曲部15例如如虚线所示那样弯曲动作。
[0045] 电动弯曲操作装置5是医疗用操作装置,被安装在电动弯曲内窥镜2的插入部11上进行使用。插入部11贯穿插入在电动弯曲操作装置5的插入部贯穿插入孔50a中。电动弯曲操作装置5主要由插入部操作部30和插入部安装机构部50构成,在插入部安装机构部50中设有旋转机构部70。标号37是支承柱,将插入部操作部30和插入部安装机构部50形成为一体。
[0046] 罩6具备:贯穿插入孔内表面包覆部(以下简记为孔包覆部)6a;旋转部侧面包覆部(以下简记为侧面包覆部)6b;以及固定部6c。罩6防止附着在贯穿插入于体内的插入部11上的体液等附着在电动弯曲操作装置5的插入部安装机构部50上。
[0047] 参照图2、图3、图4对插入部操作部30进行说明。
[0048]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图2、图3中的箭头X所示的方向为前端方向,设箭头X所示的方向的反方向为基端方向,设箭头Y所示的方向为左方向,设箭头Y所示的方向的反方向为右方向,设箭头Z所示的方向为上方向,设箭头Z所示的方向的反方向为下方向。
[0049] 如图2-图4所示,插入部操作部30具备第一旋钮部31、第二旋钮部32以及扭转操作钮35。在本实施方式中,插入部操作部30经由固定杆33安装在操作部支承部件34上。
[0050] 在固定杆33的例如左侧面33L上沿着X方向排列有:与设置在电动弯曲内窥镜2的操作部12上的第一弯曲部操作部21对应的第一旋钮部31;以及与第二弯曲部操作部22对应的第二旋钮部32。
[0051] 并且,扭转操作钮35具备指示扭转方向的按钮35L和按钮35R。这些按钮35L、35R排列在固定杆33的例如上表面的Y方向上。
[0052] 第一旋钮部31具备第一弯曲上下旋钮31UD、第一弯曲左右旋钮31RL,所述第一弯曲上下旋钮31UD、第一弯曲左右旋钮31RL具有与上述第一弯曲上下旋钮23UD、第一弯曲左右旋钮23RL同样的功能。第二旋钮部32具备第二弯曲上下旋钮32UD、第二弯曲左右旋钮32RL,所述第二弯曲上下旋钮32UD、第二弯曲左右旋钮32RL具有与上述第二弯曲上下旋钮
24UD、第二弯曲左右旋钮24RL同样的功能。
[0053] 进而,在固定杆33内设有分别对旋钮31UD、31RL、32UD、32RL的旋转方向和旋转量进行检测的未图示的旋钮用编码器。当旋钮31UD、31RL、32UD、32RL通过手术操作者等向顺时针方向或者逆时针方向旋转时,旋钮用编码器将告知各个旋钮的旋转方向和旋转量的旋钮旋转控制信号输出至内窥镜控制装置3的第一驱动控制部即弯曲控制部3a。
[0054] 弯曲控制部3a在从旋钮31UD、31RL、32UD、32RL被输入旋转控制信号的同时,计算出与该旋转控制信号对应的基于操作线驱动电动机的角度操作线的牵引量,并将弯曲控制信号输出至对应的操作线驱动电动机。于是,与旋钮操作对应的操作线驱动电动机被驱动,电动弯曲部15弯曲动作。
[0055] 按钮35L、35R是指示插入部旋转电动机(后述的图3中的标号73)的旋转方向以及旋转量的按钮。在按钮35R、35L被按下操作期间,扭转控制信号被输出至内窥镜控制装置3的第二驱动控制部即扭转控制部3b。按钮35L输出使插入部11朝左方向旋转的扭转控制信号,按钮35R输出使插入部11朝右方向旋转的扭转控制信号。
[0056] 在扭转控制部3b中,在被输入扭转控制信号的同时,输出使插入部旋转电动机动作的扭转动作信号。
[0057] 固定杆33例如通过螺钉39a一体地固定在操作部支承部件34的前端侧。操作部支承部件34兼用作把持部,其基端部34a例如通过螺钉39b一体地固定在支承柱37上。操作部支承部件34的长轴和电动弯曲操作装置5的X轴被设定成平行的关系。
[0058] 另外,分别从扭转操作钮35、第一旋钮部31、第二旋钮部32延伸出来的信号线贯穿插入在从操作部支承部件34的基端部34a延伸出的保护管38内并与内窥镜控制装置3连接。
[0059] 接下来,参照图2-图4对具备旋转机构部70的插入部安装机构部50进行说明。
[0060] 首先,对插入部安装机构部50进行说明。
[0061] 如图2-图4所示,插入部安装机构部50构成为主要具备:旋转保持部51;兼用作旋转机构部70的旋转筒52;插入部安装部罩6;气囊53;以及柄54。标号55、56是盖体,具备构成插入部贯穿插入孔50a的开口55o、56o。盖体55、56固定在旋转筒52上,分别构成旋转筒52的前端面、基端面。
[0062] 旋转保持部51是装置主体,如图4所示,具备贯通孔51h。在该贯通孔51h内配设有轴支承部7,旋转筒52的旋转部52a以转动自如的方式保持在该轴支承部7上。
[0063] 如图3所示,在旋转保持部51上设有柄安装部51a和支柱安装部51b。柄支承部件57螺合固定在柄安装部51a上。
[0064] 如图3、图4所示,柄支承部件57具备立起设置的一对支承部57a,在该支承部57a之间配置有柄54的支点部54a。支点部54a通过第一销69a安装成为相对于支承部57a转动自如。由此,柄54是切换指示部,从实线所示的位置移动至虚线所示的位置。
[0065] 另外,标号58是板簧。柄54借助板簧58的作用力配置在实线的位置。标号59例如是接近开关。当作为切换指示部的柄54克服板簧58的作用力被配置在虚线的位置时,接近开关59将接通信号输出至内窥镜控制装置3。内窥镜控制装置3在被输入来自接近开关59的输出信号时,将后述的电磁阀8c从气体供给状态切换至大气敞开状态。然后,当柄54利用板簧58的作用力移动至实线的位置时,接近开关59切换至断开状态。于是,电磁阀8c再次切换至气体供给状态。
[0066] 旋转筒52具备空腔部52b和插入部导入孔52c。插入部导入孔52c是构成插入部贯穿插入孔50a的贯通孔,连通空腔部52b和外部。在本实施方式中,空腔部52b是气囊设置孔。
[0067] 气囊53是插入部按压部件,由橡胶等弹性部件构成。气囊53具备装卸用孔53a,是所谓的构成为管形状的管体。进而,在该管形状的实心部以覆盖装卸用孔53a的周围的方式具备由一个空间构成的流体室53b。
[0068] 在流体室53b上连接有未图示的带止回阀的接头。流体室53b内部通常设定成插入部11能够在装卸用孔53a内顺畅地进退的压力、即可进退压力。进而,当流体室53b的压力为可进退压力时,装卸用孔53a作为插入部贯穿插入孔50a发挥功能。
[0069] 例如经由设于手术室的壁上的供给口8a和与连接接头连接的供给管8b向流体室53b供给例如氮气。在供给管8b的中途设有电磁阀8c。电磁阀8c构成为能够在下述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将氮气供给至流体室53b的气体供给状态;以及将流体室53b的氮气放出至大气的大气敞开状态。
[0070] 通过对气囊53的流体室53b内供给氮气,气囊53膨胀。进而,气囊53在收纳于空腔部52b内的状态下膨胀,由此,装卸用孔53a的孔径逐渐变化至小径。
[0071] 在该膨胀状态中,当插入部11贯穿插入在装卸用孔53a内时,伴随着气囊53的膨胀,按压插入部11的按压力量逐渐上升。进而,流体室53b内的压力达到使插入部11和电动弯曲操作装置5形成为一体的固定状态的固定压力,如图6所示,成为气囊53紧贴在空腔部52b的内表面以及插入部11上的状态。此时,插入部11和具备气囊53的旋转筒52成为一体的固定状态。
[0072] 另外,经由设置在供给管8b的中途的未图示的压力计监视流体室53b内的压力,内窥镜控制装置3根据从压力计输出的检测信号对氮气的供给进行控制。并且,当确认到柄54被操作而从接近开关59输出接通信号时,内窥镜控制装置3将电磁阀8c切换至大气敞开状态。于是,流体室53b内的氮气借助气囊53所具有的弹性力放出至大气中,流体室53b的压力降低至可进退压力。另一方面,当柄54从虚线位置返回实线位置时,来自接近开关59的接通信号的输出停止。于是,内窥镜控制装置3再次将电磁阀8c切换至气体供给状态。由此,流体室53b内的压力上升而变化至固定压力。
[0073] 对旋转机构部70进行说明。
[0074] 如图2、图3所示,旋转机构部70主要由设置在旋转筒52上的筒用齿轮71和插入部旋转电动机73构成,所述插入部旋转电动机73设置在一体地固定于旋转保持部51上的电动机壳体72上。插入部旋转电动机73产生使旋转筒52旋转的驱动力。
[0075] 筒用齿轮71设置在从旋转保持部51的贯通孔51h突出的旋转筒52的旋转部52a的外周。筒用齿轮71是具有与旋转筒52的中心轴平行的齿向的筒侧直齿圆柱齿轮71a。在插入部旋转电动机73的电动机轴73a上固定设置有与筒侧直齿圆柱齿轮71a啮合的电动机侧直齿圆柱齿轮74。
[0076] 根据该结构,插入部旋转电动机73的旋转驱动力经由电动机轴73a、电动机侧直齿圆柱齿轮74传递至筒侧直齿圆柱齿轮71a,由此旋转筒52相对于旋转保持部51旋转。此时,如果具备气囊53的旋转筒52与插入部11成为一体,则插入部11伴随着旋转筒52的旋转而旋转。
[0077] 另外,为了防止旋转筒52相对于插入部11空转,当从按钮35L、35R输出扭转控制信号时,内窥镜控制装置3判定流体室53b内的压力是否为阈值以上。进而,内窥镜控制装置3根据判定结果驱动控制插入部旋转电动机73。即,当流体室53b内的压力为阈值以上时,在手术操作者操作按钮35L、35R期间,插入部旋转电动机73被驱动,插入部11被扭转操作。
[0078] 图5所示的罩6由作为弹性部件的树脂制成或者橡胶制成。构成罩6的孔包覆部6a构成为具有贯通孔6d的管形状,且具有预定的刚性。考虑向插入部贯穿插入孔50a内部的贯穿插入性,孔包覆部6a的外径尺寸设定成比插入部贯穿插入孔50a的直径小。另一方面,考虑插入部11的贯穿插入性,贯通孔6d的径向尺寸设定成比插入部11的直径大。
[0079] 此处,所谓预定的刚性指的是:在将孔包覆部6a压入到插入部贯穿插入孔50a内时,能够防止压曲且能够传递气囊53的按压力的柔软性。
[0080] 孔包覆部6a配设在包括装卸用孔53a、插入部导入孔52c以及盖体55、56的开口55o、56o内等的插入部贯穿插入孔50a内。进而,插入部11贯穿插入在配设于插入部导入孔52c内的孔包覆部6a的贯通孔6d内。
[0081] 侧面包覆部6b是设置在孔包覆部6a的两侧部的薄壁、圆形的凸缘。侧面包覆部6b的外径尺寸设定成比旋转筒52的前端面以及基端面的直径大。侧面包覆部6b具有能够以图中的虚线所示的方式折弯的柔软性。侧面包覆部6b利用旋转筒52的前端面以及基端面的边缘被折弯,且其边缘部6e配设在旋转筒52的外周面。
[0082] 并且,柔软的侧面包覆部6b能够以沿着孔包覆部6a的侧周面的方式折弯、或者能够以收纳在贯通孔6d内的方式折叠。进而,在将罩6配设在电动弯曲操作装置5的插入部贯穿插入孔50a内时,侧面包覆部6b以沿着孔包覆部6a的侧周面的方式被折弯。
[0083] 在各侧面包覆部6b的边缘部6e附近设有固定部6c。固定部6c例如为带状。在带状的固定部6c的固定于侧面包覆部6b上的一端侧的表面和另一端的背面上设有构成装卸部的面扣6f。
[0084] 侧面包覆部6b在折弯的边缘部6e配设在旋转筒52的外周的状态下覆盖旋转筒52的前端面、基端面。进而,通过将带状的固定部6c缠绕在该侧面包覆部6b的边缘部6e上并使面扣6f彼此吻合,从而侧面包覆部6b被一体地固定在旋转筒52上。
[0085] 对具备以上述方式构成的电动弯曲操作装置5的内窥镜系统1的作用进行说明。
[0086] 当使用电动弯曲操作装置5时,首先,使用者在判断到电动弯曲操作装置5到达了挠性管部16的预定位置时,将第二供给管8d连接在连通接头上,形成氮气供给状态。接着,使用者将罩6安装在电动弯曲操作装置5的插入部贯穿插入孔50a中。此时,使用者将罩6的侧面包覆部6b折弯,使该侧面包覆部6b沿着孔包覆部6a的周面。
[0087] 接下来,使用者将罩6从插入部贯穿插入孔50a的一端开口朝向另一端开口贯穿插入。进而,使侧面包覆部6b的折弯部(参照图5中的标号6g)从插入部贯穿插入孔50a的另一端开口突出。然后,使用者使折弯的侧面包覆部6b恢复成为凸缘。
[0088] 接着,使用者将各个侧面包覆部6b折弯并将边缘部6e配设在旋转筒52的外周面上。然后,使用者缠绕带状的固定部6c,并使面扣6f彼此吻合。由此,如图6所示,罩6以预定的状态安装在电动弯曲操作装置5上。
[0089] 接下来,使用者将电动弯曲内窥镜2的插入部11从装配有罩6的电动弯曲操作装置5的基端侧贯穿插入在插入部贯穿插入孔50a内。即,使用者将插入部11从插入部导入孔52c侧贯穿插入在罩6的贯通孔6d内。
[0090] 于是,氮气被供给至流体室53b内,气囊53膨胀。进而,流体室53b内的压力达到固定压力,由此气囊53的装卸用孔53a的内表面53c经由罩6的孔包覆部6a按压插入部11。由此,具备气囊53的旋转筒52和插入部11成为一体。
[0091] 此处,手术操作者例如一边观察显示在显示装置4的屏幕4a上的内窥镜图像一边将插入部11贯穿插入于体内。此时,手术操作者进行以下操作:操作电动弯曲操作装置5的柄54从而使插入部11和电动弯曲操作装置5的相对位置变化的操作;转动插入部操作部30的第一旋钮部31、第二旋钮部32以使电动弯曲部15弯曲的操作;以及按下扭转操作钮35的按钮35L、35R从而扭转插入部11的操作。
[0092] 具体而言,手术操作者在将柄54配置于实线的位置的状态下进行插入、拔出插入部11的操作,将柄54保持在虚线的位置进行使电动弯曲操作装置5相对于插入部11的位置变化的操作,再次重复进行在将柄54配置在实线的位置的状态下插入、拔出插入部11的操作,使插入部11缓缓地移动。
[0093] 并且,手术操作者在将手从柄54离开并将插入部11朝体内插入时,对第一旋钮部31、第二旋钮部32或者操作钮35的按钮35L、35R进行操作。当手术操作者对第一旋钮部
31、第二旋钮部32进行操作时,电动弯曲部15的第一弯曲部17、第二弯曲部18根据第一旋钮部31、第二旋钮部32的操作进行弯曲。当手术操作者对按钮35L、35R进行操作时,旋转筒52旋转,与旋转筒52一体的插入部11朝向与按钮操作对应的方向扭转。
[0094] 进而,当目的部位的内窥镜图像显示在显示装置4的屏幕4a上时,手术操作者进行检查或者处置器械的插入、活检等。在检查、处置结束后,将插入部11从体内拔出。
[0095] 然后,使用者将插入部11从由罩6的孔包覆部6a包覆的电动弯曲操作装置5的插入部贯穿插入孔50a抽出。并且,使用者在将面扣6f拆开、并将侧面包覆部6b从旋转筒52拆卸下来之后,将罩6从电动弯曲操作装置5的插入部贯穿插入孔50a拔出。
[0096] 这样,形成以下结构:在电动弯曲操作装置中,设置气囊作为将该电动弯曲操作装置和插入部固定成一体的插入部按压部件,并且,通过柄操作进行向气囊的流体室供给氮气的供给作业、以及将气囊内的氮气放出的放出作业。根据该结构,手术操作者通过适当进行电动弯曲操作装置的柄操作,能够容易地切换以下状态:插入部和电动弯曲操作装置被固定成一体的状态;以及电动弯曲操作装置相对于插入部进退的状态。
[0097] 并且,将具有装卸孔和流体室的气囊配设在旋转筒的空腔部内,在将插入部贯穿插入在装卸孔中的状态下,对流体室内供给氮气使气囊膨胀。于是,配置在旋转筒内的插入部的大致整周被气囊按压,因此能够牢固地进行插入部和气囊的一体固定。
[0098] 另外,利用孔包覆部和设置在该孔包覆部的两侧部的侧面包覆部构成插入部安装部罩。进而,在使用电动弯曲操作装置时,将罩安装成预定状态,利用罩的孔包覆部包覆插入部贯穿插入孔,并利用侧面包覆部包覆插入部贯穿插入孔的开口附近即旋转筒的侧面。于是,能够防止构成电动弯曲操作装置的旋转筒的前端面侧和基端面以及插入部贯穿插入孔被插入体内且附着有污物等的插入部污染,所述电动弯曲操作装置以进退自如的方式配置在插入部上。因此,在内窥镜检查结束后,通过仅更换罩,能够连续使用电动弯曲操作装置。
[0099] 并且,将构成罩的孔包覆部形成为能够压入插入部贯穿插入孔内的柔软性,另一方面,将侧面包覆部构成为薄壁且具有能够折弯的柔软性的圆形的凸缘形状。由此,能够沿着孔包覆部的侧周面将柔软的侧面包覆部折弯,能够容易地将侧面包覆部所沿着的孔包覆部配设在电动弯曲操作装置的插入部贯穿插入孔内。
[0100] 另外,代替利用气囊的弹性力进行流体室内的氮气的排气,利用泵进行流体室内的氮气的排气,由此,能够瞬时进行氮气的供给和排气,能够顺畅地切换插入部进退自如的状态和插入部被固定的状态。
[0101]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罩6中,孔包覆部6a和侧面包覆部6b的柔软性不同。但是,罩的结构并不限于该结构,也可以是图7所示的结构。
[0102] 图7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罩61是弹性部件,且孔包覆部6a1的壁厚和侧面包覆部6b1的壁厚大致相同。进而,在罩61的孔包覆部6a1中,在以与上述孔包覆部6a同样的方式压入插入部贯穿插入孔50a内时,能够防止压曲,并且能够传递气囊53的按压力。
[0103] 另一方面,侧面包覆部6b1是圆形的凸缘,并且该侧面包覆部6b1的外径尺寸设定成与旋转筒52的前端面的外径、基端面的外径一致,或者在预定的公差内比旋转筒52的前端面的外径、基端面的外径小。侧面包覆部6b1能够以虚线所示的方式折弯,并且具有当外力被解除时能够恢复至原来的形态的弹性力。
[0104] 进而,如图8所示,通过将作为固定部的固定圆板6h安装在盖体55a、56a上,从而侧面包覆部6b1配设在旋转筒52上。本实施方式的固定圆板6h为扁平的筒状,且在周壁6i的内表面形成有朝中心方向突出预定量的卡定爪6k。另一方面,在盖体55a、56a的外周面上形成有供卡定爪6k卡入的周槽6m。
[0105] 在将罩61安装在电动弯曲操作装置5的插入部贯穿插入孔50a中时,使用者将罩61的侧面包覆部6b1折弯,并使该侧面包覆部6b1沿着孔包覆部6a1的周面。
[0106] 接下来,使用者将罩61从插入部贯穿插入孔50a的任一方的开口朝向另一方的开口贯穿插入。进而,使侧面包覆部6b1的折弯部6g整体从插入部贯穿插入孔50a的另一端开口突出。
[0107] 于是,被折弯的侧面包覆部6b1借助该侧面包覆部6b1所具有的弹性力恢复至凸缘形状。然后,使用者使两端的侧面包覆部6b1分别与盖体55a、56a抵接。
[0108] 接着,使用者使各个固定圆板6h的卡定爪6k与盖体55a、56a对置。进而,将固定圆板6h的卡定爪6k分别卡入盖体55a、56a的周槽6m中。此时,克服侧面包覆部6b1的弹性力将固定圆板6h压入。由此,卡定爪6k卡定在周槽6m中,如图8所示,构成安装有罩61的电动弯曲操作装置5。
[0109] 这样,通过在盖体上设置周槽,另一方面,在固定圆板上设置卡入周槽的卡定爪,从而能够容易地相对于旋转筒的侧面固定侧面包覆部。
[0110] 另外,在上述的罩6以及罩61中,是在孔包覆部6a的两侧部设置相同形状的凸缘形状部的结构。但是,也可以代替在孔包覆部6a的两侧部设置相同形状的凸缘形状部,构成图9所示的罩62。
[0111] 图9所示的罩62是罩6的变形例,设置在孔包覆部6a的一端侧的侧面包覆部6b2构成为薄壁的薄片、即所谓的手术布(drape)。侧面包覆部6b2形成为包覆电动弯曲操作装置5的大小。侧面包覆部6b2在使用前被折叠。罩62的其它结构与罩6同样。
[0112] 在将本实施方式的罩62安装在电动弯曲操作装置5的插入部贯穿插入孔50a中时,使用者将罩62的侧面包覆部6b2折弯,并使该侧面包覆部6b2沿着孔包覆部6a的周面。
[0113] 接下来,使用者将罩62从插入部贯穿插入孔50a的一方的开口朝向另一方的开口贯穿插入。进而,使侧面包覆部6b2的折弯部6g从插入部贯穿插入孔50a的另一端开口突出。然后,使用者使折弯的侧面包覆部6b2恢复至凸缘状。
[0114] 接着,使用者将折叠的侧面包覆部6b2展开。进而,考虑电动弯曲操作装置5的柄54的把持性以及操作性、插入部操作部30的把持性以及第一旋钮部31、第二旋钮部32、扭转操作钮35的操作性,来覆盖侧面包覆部6b2。
[0115] 接下来,在将侧面包覆部6b2的边缘部配置在盖体56b的安装部56c上之后,以与侧面包覆部6b2的边缘部6e2重叠的方式配置侧面包覆部6b的边缘部6e。然后,使用者将带状的固定部6c缠绕在安装部上,并使面扣6f彼此吻合。由此,如图10所示,构成由罩62的侧面包覆部6b2覆盖的电动弯曲操作装置5。
[0116] 这样,通过在罩上设置包覆电动弯曲操作装置整体的片状的侧面包覆部,在内窥镜检查结束后,不需要进行电动弯曲操作装置的消毒。
[0117]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观察用医疗器械为电动弯曲内窥镜,但是观察用医疗器械并不限于电动弯曲内窥镜,例如也可以是具有与上述的电动弯曲内窥镜同样的电动弯曲部的医疗用管。该医疗用管是具有分别供观察用探头、照明用探头、机械手贯穿插入的通道孔的所谓的外套管,代替分别供观察用探头以及照明用探头贯穿插入的通道孔,也可以是具备供内窥镜贯穿插入的通道孔的结构。
[0118]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气囊的流体室供给氮气来对贯穿插入在电动弯曲操作装置的插入部贯穿插入孔中的内窥镜的插入部进行固定。但是,一体地固定贯穿插入在电动弯曲操作装置的插入部贯穿插入孔中的插入部的结构并不限于气囊,也可以如图11-图14所示将插入部按压部件形成为爪部件。
[0119] 参照图11-图14对插入部安装机构部的结构不同的电动弯曲操作装置进行说明。另外,对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部件赋予同一标号并省略说明。
[0120] 如图11、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弯曲操作装置5A的插入部安装机构部150构成为主要具备:旋转保持部51;兼用作旋转机构部70的旋转筒152;多个作为插入部按压部件的爪部件153;一对切换筒154;施力部件155;移动筒156;以及柄54A。标号158a、158b是盖体。盖体158a、158b分别固定在旋转筒152的前端面、基端面上。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不需要接近开关59。
[0121] 如图11所示,在柄54A上一体地固定设置有倒U字形状的臂54b。在臂54b的两端部设有按压部54c。当柄54A朝向图12的虚线所示的方向移动时,按压部54c与设置在移动筒156上的外凸缘156f的基端侧的侧面抵接,使移动筒156相对于旋转筒152移动。
[0122] 如图12所示,旋转保持部51具备贯通孔51h,在该贯通孔51h内配设有轴支承部7a。旋转筒152的旋转部152a以转动自如的方式配置在轴支承部7a中。旋转筒152在外周面具备旋转部152a和滑动部152b。构成切换机构部的移动筒156以滑动自如的方式配置在滑动部152b的外周。
[0123] 旋转筒152在内周面的基端侧以及中途部具有朝中心轴方向突出的凸部152c、152d。在本实施方式中,凸部152c构成在旋转筒152上。与此相对,凸部152d例如从外周面侧通过螺合或者粘接等一体地固定在旋转筒152的内周面上。
[0124] 此处,参照图13对凸部152d进行说明。另外,凸部152c的结构与凸部152d的结构大致相同。因此,仅说明凸部152d的结构,省略凸部152c的说明。
[0125] 在设置于前端侧的图13所示的凸部152d中形成有供虚线所示的插入部11贯穿插入的贯通孔152h。在凸部152d上,在三个部位设有用于配置作为插入部按压部件的爪部件153的切口凹部152g。三个切口凹部152g相对于中心O1呈放射状设置。
[0126] 配置在切口凹部152g中的爪部件153通过销169d以朝中心O1方向转动的方式安装。标号153a是按压部,按压虚线所示的插入部11的外表面从而一体地固定。
[0127] 当利用三个按压部153a固定插入部11时,以插入部11的长轴位于中心O1上的方式设定爪部件153的配置位置。
[0128] 另外,双点划线所示的假想圆153b构成为直径比插入部11的外径小预定尺寸,假想圆153b是爪部件153如双点划线所示朝中心O1移动最多时与三个按压部153a内切的假想圆。
[0129] 并且,在握持柄54A的状态中,构成为按压部153a借助爪部件153所具备的未图示的弹簧的作用力,如图12的虚线以及图13的实线所示退避至不与插入部11接触的位置。当按压部153a位于退避位置时,电动弯曲操作装置5A相对于插入部11进退自如。
[0130] 如图12所示,在旋转筒152的内周面上,在设置于旋转筒152上的凸部152c和凸部152d之间、以及比凸部152d更靠另一端侧的位置分别以相对于内周面152i滑动自如的方式配置有构成切换机构部的切换筒154。
[0131] 切换筒154为筒状,如图14所示具有连通内部空间154i和外部的轴向的按压孔154h。按压孔154h的内表面构成为按压面154p。按压面154p构成为内径尺寸从开口侧朝向内部空间154i逐渐变小的锥面。
[0132] 成为下述结构:以转动自如的方式配置在凸部152c、152d上的爪部件153配置在按压孔154h内。进而,当处于爪部件153配置在按压孔154h内的状态时,如虚线所示,按压面154p与爪部件153的外侧面153o抵接。进而,在该抵接状态下,当切换筒154如实线所示通过施力部件155从虚线的位置例如移动距离Lx时,伴随着该切换筒154的移动,爪部件153的外侧面153o被按压面154p按压。进而,按压部153a按压虚线所示的插入部11的外表面。
[0133] 并且,如图12所示,切换筒154在其外周面具备销孔154d。滑动销169e通过铆接或者螺合而一体地固定设置在销孔154d中。滑动销169e设定成经由形成于旋转筒152的滑动部152b上的长孔152j比滑动部152b的外周面更向外侧突出的长度。长孔152j为连通旋转筒152的内周面和外周面的贯通孔,且形成为与旋转筒152的长轴平行。
[0134] 移动筒156以滑动自如的方式配设在旋转筒152的滑动部152b上。移动筒156在其外周面的中途部的预定位置具有外凸缘156f。所述臂54b的按压部54c抵接在外凸缘156f上。进而,当柄54A朝图12的虚线所示的方向移动时,移动筒156朝前端侧移动。在移动筒156上形成有用于配置滑动销169e的两个销孔156h。销孔156h为连通移动筒156的内表面和外表面的贯通孔。
[0135] 施力部件155为压缩螺旋弹簧。施力部件155配置在凸部152d与凸部152c侧的切换筒154之间。此处,将一对切换筒154中配设在凸部152d侧的部分记载为第一切换筒154a、将配设在凸部152c侧的部分记载为第二切换筒154b进行说明。
[0136] 施力部件155具有使两个切换筒154a、154b朝基端侧移动从而利用爪部件153的按压部153a按压插入部11并一体地固定的作用力。进而,第二切换筒154b借助施力部件155的作用力移动,由此两个切换筒154a、154b一体地如上述图14所示朝基端侧移动。
[0137] 在以上述方式构成的电动弯曲操作装置5A中,将上述罩6安装在由凸部152c的贯通孔152h、第二切换筒154b的内部空间154i、凸部152d的贯通孔152h以及切换筒154a的内部空间154i构成的插入部贯穿插入孔50a中。
[0138] 此时,使用者使柄54A从图12的实线的位置移动至虚线所示的位置,将爪部件153的按压部153a保持在虚线所示的退避位置来进行罩6的安装。由此,如上所述,罩6的孔包覆部6a配设在插入部贯穿插入孔50a中,罩6的侧面包覆部6b经由未图示的固定圆板分别配设在旋转筒152的作为前端面的盖体55的侧面以及构成基端面的盖体56的侧面上。
[0139] 接下来,使用者将柄54A保持在虚线的位置,并将电动弯曲内窥镜2的插入部11贯穿插入在装配有罩6的电动弯曲操作装置5A的插入部贯穿插入孔50a中。此时,使用者将插入部11贯穿插入在构成罩6的孔包覆部6a所具备的贯通孔6d内。
[0140] 进而,当电动弯曲操作装置5A到达挠性管部16的预定位置时,将手从柄54A离开从而解除保持状态。于是,两个切换筒154a、154b借助施力部件155的作用力移动至基端侧。进而,爪部件153的按压部153a经由孔包覆部6a按压挠性管部16,电动弯曲操作装置5A的旋转筒152和挠性管部16被固定成一体。
[0141] 这样,当利用作为插入部按压部件的爪部件的按压部来按压插入部时,由弹性部件构成的罩的孔包覆部配置在插入部和爪部件的按压部之间。于是,与按压部直接按压插入部的情况相比,通过在按压部和插入部之间夹装弹性部件,按压部相对于插入部的按压力增大,能够得到牢靠的固定力。其它的作用以及效果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
[0142] 参照图15以及图16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143] 本实施方式的罩兼用作插入部按压部件。图15所示的罩63为弹性部件,且构成为具备:夹紧部6p;侧面包覆部6b1;连接夹紧部6p和侧面包覆部6b1的短连接部6r1;以及长连接部6r2。罩63具备构成插入部贯穿插入孔50a的贯通孔6d。
[0144] 如图16所示,与上述电动弯曲操作装置5A同样,构成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弯曲操作装置5B的插入部安装机构部150A形成为通过操作柄54A从而移动筒156和按压筒154C相对于旋转筒152一体地移动的结构。另外,电动弯曲操作装置5B构成为,代替图11中的电动弯曲操作装置5A的插入部安装机构部150,将图16所示的插入部安装机构部150A安装于支承柱。
[0145] 在按压筒154C上形成有作为减薄部的凹进部154e。凹进部154e和外部通过孔154f连通。按压筒154C被施力部件155A朝向基端侧施力。
[0146] 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筒152具备:空腔部201;罩保持孔202;以及插入部导入孔203。插入部导入孔203为贯通孔,连通具有罩保持孔202的空腔部201和外部。标号55a、
56a为盖体,盖体55a、56a分别固定在旋转筒152的前端面、基端面上。
[0147] 插入部导入孔203的内径形成为供罩63的短连接部6r1游隙嵌合的尺寸。夹紧部6p的短连接部6r1侧的端部配置在罩保持孔202中。考虑夹紧部6p的外径尺寸,罩保持孔202的内径设定成比夹紧部6p的外径尺寸大预定的间隙量。按压筒154C的孔154f的内径形成为供长连接部6r2游隙嵌合的尺寸。施力部件155A配置在盖体55a和按压筒154C之间。按压筒154C被施力部件155A的作用力朝向长孔152j的基端方向施力。
[0148] 其它的结构与上述电动弯曲操作装置5A同样,对相同部件赋予相同标号并省略说明。
[0149] 当使用电动弯曲操作装置5B时,使用者将罩63配设在电动弯曲操作装置5B的空腔部201内。此时,使用者将罩63的侧面包覆部6b1折弯,并使该侧面包覆部6b1沿着短连接部6r1的周面。
[0150] 接下来,使用者使罩63的侧面包覆部6b1和短连接部6r1经由固定圆板6h的开口6s和盖体55a的开口6o贯穿插入在空腔部201内。于是,夹紧部6p抵接在盖体55a上。
[0151] 此处,使用者将柄54A移动至虚线位置。于是,按压部件154C克服施力部件155A的作用力接近盖体55a侧。使用者保持该状态,并经由固定圆板6h的开口6s、盖体55a的开口6o将夹紧部6p贯穿插入在空腔部201内。
[0152] 此时,使用者一边将夹紧部6p压溃一边将其推入,从而将夹紧部6p插入空腔部201内和孔154f中。夹紧部6p被贯穿插入在孔154f中之后,使用者将夹紧部6p推入并使其通过孔154f。
[0153] 然后,使用者将夹紧部6p的端部配设在罩保持孔202中,并且使其贯穿插入在插入部导入孔203中。于是,在侧面包覆部6b1、短连接部6r1从罩保持孔202的开口突出之后,侧面包覆部6b1、短连接部6r1被配置在固定圆板6h的开口6s中。
[0154] 此处,使用者将侧面包覆部6b1从开口6s内取出,并将侧面包覆部6b1配置在盖体56a上。进而,将固定圆板6h安装在盖体55a上。然后,使用者解除柄54A的保持状态。
[0155] 由此,如图16所示,按压筒154C借助施力部件155A的作用力被朝向基端方向施力从而按压夹紧部6p。因此,夹紧部6p成为插入部按压状态。
[0156] 在配设有罩63的电动弯曲操作装置5B中,罩63的贯通孔6d为插入部贯穿插入孔50a。因此,为了将插入部11插入插入部贯穿插入孔50a中,使用者将柄54A保持在上述图12的虚线位置,使夹紧部6p处于无负载状态。由此,包括夹紧部6p的罩63以虚线所示的方式变形。即,贯通孔6d成为扩大的状态。
[0157] 使用者将电动弯曲内窥镜2的插入部11贯穿插入在贯通孔6d内。进而,当电动弯曲操作装置5B到达挠性管部16的预定位置时,将手从柄54A离开从而解除保持状态。于是,两个按压筒154C借助施力部件155A的作用力向基端侧移动,按压夹紧部6p。于是,夹紧部6p再次在长轴方向被压缩从而贯通孔6d的内径变小。由此,夹紧部6p按压插入部
11,电动弯曲操作装置5B的旋转筒152和插入部11被固定成一体。
[0158] 这样,通过兼用罩和插入部按压部件,能够实现结构的简化。其它的作用及效果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
[0159] 参照图17-图20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160] 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弯曲操作装置能够在将内窥镜的插入部贯穿插入在体内的状态下安装在插入部上。
[0161] 如图17、图18所示,电动弯曲操作装置5C具备能够一分为二的装置主体210。装置主体210具备上部构成管211和下部构成管212。上部构成管211和下部构成管212为半管形状,且构成为通过铰链213开闭自如。在上部构成管211上形成有卡定槽214,在下部构成管212上形成有卡入卡定槽214中的卡定爪215。
[0162] 在下部构成管212的内周面上排列有例如两个从动辊216。与此相对,在上部构成管211的顶面上形成有轴向细长的长孔217。旋转操作柄218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轴支承在长孔217的长轴侧面上。旋转操作柄218被弹簧219朝向箭头A方向牵拉而倾斜。因此,后述的驱动辊222相对于插入部通常为非接触状态。在旋转操作柄218的一端部设有电动机罩220。
[0163] 在电动机罩220内配设有插入部旋转电动机221。在插入部旋转电动机221的电动机轴上固定设置有插入部旋转用驱动辊(以下简记为驱动辊)222。在旋转操作柄218的一端部形成有用于配设辊222的切口223。
[0164] 另外,标号224为旋转操作开关。旋转操作开关224构成为:通过手术操作者使旋转操作开关224朝箭头B方向倾斜从而插入部231向从手术操作者观察的逆时针方向旋转,通过手术操作者使旋转操作开关224朝箭头C方向倾斜从而插入部231向从手术操作者观察的顺时针方向旋转。
[0165] 如图19所示,手术布225为所谓的长方形形状,且在短边侧的两个边和长边侧的一个边上设有粘接边(糊代)226。在手术布225的长边和内窥镜的插入部的长轴平行地配置的状态中,手术布225的短边的长度为如图20所示在插入部231的周方向上至少能够卷绕1.5周的长度。与此相对,手术布225的长边的长度相对于装置主体210的长度具有足够的长度。
[0166] 对例如在经直肠的内窥镜检查中使用电动弯曲操作装置5C的情况进行说明。
[0167] 在检查中,在手术操作者需要电动弯曲操作装置5C的情况下,使用者将手术布225粘贴在从肛门露出至近前侧的图21所示的插入部231的期望的位置。
[0168] 接下来,使用者在露出至近前侧的插入部231中将手术布225的粘接边226粘在装置主体210上。即,如图22所示,使用者使上部构成管211和下部构成管212成为打开状态,并利用上部构成管211和下部构成管212夹持插入部231的手术布卷绕部232。
[0169] 此处,使用者以手术布卷绕部232以预定状态配置在三个辊216、216、222上的方式进行对位。进而,确认手术布卷绕部232和三个辊216、216、222之间的位置关系、安装状态后将卡定爪215卡入卡定槽214中。
[0170] 由此,上部构成管211和下部构成管212成为一体且插入部从装置主体210露出。此处,使用者将短边侧的手术布225的中途折回并将粘接边226粘贴固定在装置主体的端部。由此,电动弯曲操作装置5C相对于插入部231的安装结束。
[0171] 另外,手术布225相对于装置主体210的长度足够长且具有松弛。因此,即使插入部231旋转,也不会由于插入部231的影响导致手术布225被拉伸而伸长或者撕破的情况。并且,辊216、222由橡胶等弹性部件形成。
[0172] 当电动弯曲操作装置5C的安装结束后,手术操作者把持装置主体210来进行插入部231的插入。当使插入部231旋转时,手术操作者克服弹簧219的作用力将旋转操作柄218朝近前侧拉回。于是,驱动辊222与手术布卷绕部232抵接,另外,通过使旋转操作柄
218返回近前侧,驱动辊222的旋转传递至手术布卷绕部232。由此,插入部231扭转动作。
[0173] 进而,直到插入部231的目的部位为止的插入完成后,手术操作者将手术布225的短边侧的粘接边226从装置主体210上拆卸下来,之后,将该装置主体210从插入部拆卸下来。
[0174] 然后,把持装置主体210卸下后的插入部231进行检查。另外,当再次需要将电动弯曲操作装置5C安装在插入部231上时,按照上述的步骤进行电动弯曲操作装置5C相对于插入部231的安装。
[0175] 这样,将装置主体形成为开闭自如的结构,在使构成装置主体的上部构成管、下部构成管成为打开状态并将手术布插入部配设在装置主体内之后,将手术布的各个端部粘贴在装置主体的各个端部上。由此,能够进行将装置主体安装在使用中的内窥镜的插入部上的安装作业。
[0176] 并且,通过将装配有手术布的手术布插入部安装在装置主体上,能够防止装置主体被附着在插入部上的污物等污染。
[0177] 另外,由于是使驱动辊隔着手术布与插入部紧贴并旋转的结构,因此与直接将驱动辊按压在插入部上的情况相比,能够高效地将驱动力传递至插入部。
[0178] 另外,在本发明中主要提出电动弯曲操作装置对医疗用操作装置进行说明。但是,医疗用操作装置并不限于电动弯曲操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