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容量电机转子轴承润滑注排油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910065389.7

文献号 : CN101594021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李薇来海丰郭军明杨盛成姜艳

申请人 : 南阳防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容量电机转子轴承润滑注排油装置,其主要特点是:在电机端盖的上部设有注油通道孔,轴承内盖的轴承压紧端面上设有与所述注油通道孔及轴承连通的环形油槽,轴承外盖的外端面设有与轴承连通的环形开口排油槽,其开口部位设有与电机转轴固定连接的甩油盘,轴承外盖的下部设有与排油槽连通的排油孔。该装置油路结构设计合理,润滑性能可靠,而且整个油路密封循环,能够有效地防止灰尘、水污的浸入和油路堵塞,保证润滑脂的清洁,杜绝润滑脂的变质浪费,而且注油操作十分方便。

权利要求 :

1.一种大容量电机转子轴承润滑注排油装置,包括电机端盖、电机转轴、电机轴承、轴承外盖和轴承内盖,其特征在于:电机端盖的上部设有注油通道孔,轴承内盖的轴承压紧端面上设有与所述注油通道孔及轴承连通的环形油槽,轴承外盖的外端面设有与轴承连通的环形开口排油槽,其开口部位设有与电机转轴固定连接的甩油盘,排油槽内设有环形密封槽,该密封槽内装有V形弹性密封圈,轴承外盖的下部设有与所述排油槽连通的排油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容量电机转子轴承润滑注排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甩油盘与排油槽配合的圆周上设有油密封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容量电机转子轴承润滑注排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通道孔的上部装有注油管和注油嘴,注油管通过法兰套与电机风扇罩固定连接。

说明书 :

大容量电机转子轴承润滑注排油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电机附属部件技术领域,是一种大容量电机转子轴承润滑注排油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大型发电机的运行过程中,作为连接电机转轴与端盖的轴承,承担着极大而且是交变的径向和轴向负荷,因此其运行过程中的润滑显得尤为重要,一旦出现润滑不良,则会造成因轴承破损或烧毁而导致停机事故。而且,轴承的更换维修非常麻烦,必须将发电机端盖、轴承和转子全部拆卸解体后,才能更换新的轴承,加之轴承与电机转轴之间采用热压组装,其拆卸难度很大,将给用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而在现有的技术中,对电机轴承的润滑,通常是在轴承外盖和轴承端盖上开设一个横向注油孔,由注油孔注入的润滑脂进入轴承的摩擦面,对轴承进行润滑和冷却,经轴承摩擦升温而变稀,流入存留在轴承外盖内壁与轴承之间的腔体中,在轴承外盖上设有一个用丝堵密封的排油孔,定期旋出丝堵,再将废油排出。这种注排油方式存在的缺陷是:废油在高温下老化变质,并携带有金属粉末,长期聚集、滞留在轴承外盖内壁与轴承之间的腔体内,很容易回流到轴承摩擦面部位,造成新补充润滑脂的污染,导致轴承的润滑失效、早期磨损和损坏以及润滑脂的浪费。而且,轴承外盖与电机转轴之间缺乏有效的密封,外部的灰尘容易由此进入轴承摩擦面,影响轴承的润滑效果。另外,电机风扇端注排油时需要停机、拆装风扇罩和丝堵,方能进行,非常麻烦。截止目前,这一问题还没有得到较为理想的解决。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防止灰尘、水污的浸入和油路堵塞,保证润滑脂的清洁,杜绝润滑脂的变质浪费及其回流,而且结构合理,润滑性能可靠,注油操作方便的大容量电机转子轴承润滑注排油装置。
[0004] 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装置包括电机端盖、电机转轴、电机轴承、轴承外盖和轴承内盖,其中,电机端盖的上部设有注油通道孔,轴承内盖的轴承压紧端面上设有与所述注油通道孔及轴承连通的环形油槽,轴承外盖的外端面设有与轴承连通的环形开口排油槽,其开口部位设有与电机转轴固定连接的甩油盘,轴承外盖的下部设有与所述排油槽连通的排油孔。
[0005] 所述排油槽内设有环形密封槽,该密封槽内装有V形弹性密封圈。
[0006] 所述甩油盘与排油槽配合的圆周上设有油密封槽。
[0007] 所述注油通道孔的上部装有注油管和注油嘴,注油管通过发兰套与电机风扇罩固定连接。
[0008] 按照上述方案制成的大容量电机转子轴承润滑注排油装置,其油路结构设计合理,润滑性能可靠,而且整个油路密封循环,能够有效地防止灰尘、水污的浸入和油路堵塞,保证润滑脂的清洁,杜绝润滑脂的变质浪费及其回流,使轴承始终能够得到良好的润滑和冷却,而且注排油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0009]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参看图1,本发明的大容量电机转子轴承润滑注排油装置,包括电机端盖1、轴承内盖3、轴承外盖4、电机转轴7和电机轴承8,其中,在电机端盖1的上部设有注油通道孔2,注油通道孔2的上部装有注油管12和注油嘴14,注油管12通过发兰套13与电机风扇罩15固定连接。轴承内盖3的轴承压紧端面上设有环形油槽3-1,该环形油槽3-1与电机端盖1上部的注油通道孔2及轴承8连通,并构成电机轴承8的注油通道。在轴承外盖4的外端面上设有可与轴承8连通的环形开口排油槽5,其开口部位设有甩油盘6,该甩油盘
6与电机转轴7固定连接并一起旋转。在甩油盘6与排油槽5配合的圆周上设有用于防止润滑油泄漏的油密封槽6-1,当排油槽5中的油液进入该油密封槽6-1内,形成对甩油盘6与排油槽5之间间隙的油密封,可以防止排油槽5内油液的泄漏及外部粉尘、水污的进入,并对甩油盘6与排油槽5的配合面进行润滑。轴承外盖4的外端面设有与轴承8连通的环形密封槽9,槽内装有V形弹性密封圈10,用于排油槽5的封闭,当轴承8中的废油流至甩油盘6部位时,在甩油盘6旋转的离心作用下甩至弹性密封圈10部位,并将弹性密封圈10压开,使废油进入排油槽5内;而当排油槽5内废油的压力大于外部压力时,则使V形弹性密封圈10胀开,将排油槽5封闭,废油不致泄出回流到轴承摩擦区域。轴承外盖4的下部设有与所述排油槽5连通的排油孔11,排油槽5内的废油可随时排出。
[0011] 工作原理,在电机开始运行以前,应先在电机轴承8内注满润滑脂,以减小轴承的摩擦。其方法是由电机端盖1注油通道孔2上部的注油口注入润滑脂,润滑脂在加注压力下经由注油通道孔2和轴承内盖3上的环形油槽3-1进入电机轴承8,对电机轴承8进行润滑。在电机运行过程中,经过一定的运行周期,通过电机轴承8的摩擦和升温,润滑脂会逐渐稀释,并自动流入甩油盘6与轴承8之间的空腔内。由于甩油盘6随电机转轴7一起旋转,通过其产生的离心力将润滑油甩入排油槽5内,并由轴承外盖4下部的排油孔11排出,在电机运行过程中,只要定期加注润滑脂即可,而且在加注润滑脂时无须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