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式污泥脱水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910183274.8

文献号 : CN10161317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苏介平周顺明

申请人 : 江苏八达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力式污泥脱水装置,包括壳体,在壳体上方设有进水管,下方设有排水管和排泥管,有一脱水装置连接壳体内顶部至底部,将壳体内腔分为净水区和混合区,混合区内由上至下设有与进水管连通的截面为圆形的混合分配筒、第一挡水板、第二挡水板,排泥管与混合区下端连通;净水区内设有集水斗,排水管与集水斗下端连通;所述进水管与混合分配筒连通,混合分配筒上设有布水孔,所述第一挡水板、第二挡水板间隔设置在混合分配筒下方且向下倾斜与脱水装置相对。本装置整个脱水过程无需动力装置带动,其脱水过程依靠水的重力流及滤布的渗透作用沥出污泥中的水。且污泥脱水效率高,滤饼含液率80~85%,污泥回收率>90%。

权利要求 :

1.一种重力式污泥脱水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在壳体上方设有进水管(2),下方设有排水管(13)和排泥管(9),有一脱水装置(5)连接壳体内顶部至底部,将壳体(1)内腔分为净水区和混合区,混合区内由上至下设有与进水管(2)连通的截面为圆形的混合分配筒(3),第一挡水板(7)、第二挡水板(14),排泥管(9)与混合区下端连通;净水区内设有集水斗(8),排水管(13)与集水斗(8)下端连通;所述进水管(2)与混合分配筒(3)连通,混合分配筒(3)上设有布水孔(4),所述第一挡水板(7)、第二挡水板(14)间隔设置在混合分配筒(3)下方且向下倾斜与脱水装置(5)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式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与壳体(1)上端面垂直且位于混合分配筒(3)的切线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重力式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分配筒(3)上设有向外延伸的出水导流板(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式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装置(5)为滤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力式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布由上至下呈流线状“S”形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重力式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布中部设有滴水板(11),所述集水斗(8)位于滴水板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 所述的重力式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两侧设有与滤布(5)连接的角度调节器(6),所述角度调节器包括调节螺杆(12)、第一调节螺母(17)、第二调节螺母(18)以及与所述壳体(1)固定连接的固定块(19);所述调节螺杆一端与所述脱水装置的中部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调节螺母、固定块以及第二调节螺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重力式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与所述调节螺杆对应的位置设有滑动槽(1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式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管(9)下方设有防溅裙边(10)。

说明书 :

重力式污泥脱水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处理装置,特别是一种重力式污泥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污泥脱水机在环保行业已广泛应用于各类污水处理场所,其主要形式大致可以分成板框式、带滤式、离心式等几种类型,经脱水后的污泥含水率一般在70%~85%之间,相对其制造成本、运行成本及操作要求而言均较高,运行时均存在各种优缺点,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板框式压滤机:采用加压进水(≥0.5Mpa),滤布过滤方式运行,进水含泥率无特殊要求,脱水效果较好(污泥含水率一般为70~75%);但在运行过程中由于进水压力相对较高,滤布容易破损,且运行后必须对滤布及滤板进行冲洗,操作较为麻烦,进水加压系统及滤板板框压紧系统操作也比较繁琐,运行时对压力的控制要求较高。滤板压紧系统采用机械加压,需消耗动力。占地面积较大,装置造价较高。带式压滤机:采用滤布过滤方式运行,进水含泥率要求较高,需进行污泥浓缩后才能进行压滤(进水污泥含水率要求为95~96%),脱水效果一般(污泥含水率一般为80~85%);在运行过程中对进水压力无特殊要求,但运行时由于机械带动滤布作往复旋转,极易跑偏,对滤布的控制要求极高。且滤布运行后需消耗大量清水进行清洗。滤带压紧系统、滤布冲洗系统、滤带纠偏系统均有动力消耗。占地面积较大,装置造价较高。离心式污泥脱水机:采用旋转离心作用,将污泥水甩干方式运行,进水含泥率要求较高(进水污泥含水率要求为95~96%),脱水效果较好(污泥含水率一般为70~80%);在运行过程中对进水压力无特殊要求,但运行时由于转筒需高速旋转,动力消耗很大。且由于装置的高速旋转,对装置的制作精度要求极高。目前国内常用的离心式污泥脱水机半数为进口装置,工程造价极高,操作控制过程也十分复杂,虽占地面积相对较小,装置的性价比相对较差。

发明内容

[0003] 发明目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污泥脱水实现简单化,运行无能耗的重力式污泥脱水装置。
[0004] 技术方案: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力式污泥脱水装置,包括壳体,在壳体上方设有进水管,下方设有排水管和排泥管,有一脱水装置连接壳体内顶部至底部,将壳体内腔分为净水区和混合区,混合区内由上至下设有与进水管连通的截面为圆形的混合分配筒、第一挡水板、第二挡水板,排泥管与混合区下端连通;净水区内设有集水斗,排水管与集水斗下端连通;所述进水管与混合分配筒连通,混合分配筒上设有布水孔,所述第一挡水板、第二挡水板间隔设置在混合分配筒下方且向下倾斜与脱水装置相对。利用橡胶(或半软性塑料)的弹性,在脱水装置上设置道挡水板,使水流不能直接流至下部,并阻挡污泥在上部停留,达到进一步沥水、脱水的目的。同时当污泥达到一定的质量后在重力及水力冲刷的双重作用下又极易滑入下部,进入排泥管排出装置,而不在装置内滞留造成阻塞。
[0005] 本发明中,所述进水管与壳体上端面垂直且位于混合分配筒的切线方向。在于采用切线进水形式,加药后的污泥在混合分配筒内部形成旋流,加强了加药混凝效果,污泥絮凝颗粒的结合更加密实,污泥更易脱水。
[0006] 本发明中,所述混合分配筒上设有向外延伸的出水导流板。污泥混合筒出水采用导流板,起到布水均匀的目的。
[0007] 本发明中,所述脱水装置为滤布,所述滤布由上至下呈流线状“S”形,所述滤布中部设有滴水板,所述集水斗位于滴水板下方。滤布四周采用弹性较好的扁钢钢板或弹簧钢框架结构,经加工、成型、拉紧等工序制成。污泥(或高浊度污废水)中的水在重力作用下,通过滤布的渗透被沥出,流至滤布的另一面被滴水板阻挡后将在滴水板上直接向下流,汇集流入下部的集水斗后直接排出装置。污泥颗粒则被滤布截留,从而达到污泥脱水的的目的。
[0008] 本发明中,所述壳体两侧设有与滤布连接的角度调节器,所述角度调节器包括调节螺杆、第一调节螺母、第二调节螺母以及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的固定块;所述调节螺杆一端与所述脱水装置的中部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调节螺母、固定块以及第二调节螺母。本发明中螺杆调节方式:将螺杆拉紧使滤布支架及滤布角度弯曲,增加污泥在滤布上的停留时间;反之将螺杆放松使滤布支架及滤布角度变直,污泥在滤布上停留时间缩短,且更易滑落。从调节流线形脱水滤布的角度及松紧度,调节污泥泥水在滤布上的停留时间,使污泥水沥出的更多。
[0009] 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壳体上与所述调节螺杆对应的位置设有滑动槽。
[0010] 本发明中,所述排泥管下方设有防溅裙边。排泥口下部采用帆布制成的防溅裙边,且采用梯形斗状设置,使排泥口相对集中,且缩短了排泥口与接泥装置的相对距离,防止污泥落下时产生喷溅,便于收集。
[0011] 有益效果:本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实现本体装置无动力,整个脱水过程无需动力装置带动,其脱水过程依靠水的重力流及滤布的渗透作用沥出污泥中的水。且污泥脱水效率高,滤饼含液率80~85%,污泥回收率>90%。装置结构简单,由于无动力消耗,故运行中无噪音、震动、磨损,维护简单,维修成本低。实现无人操作,节约了劳动力。2、适应范围广,既可用于处理高含泥量污泥脱水,同时又适合处理污泥浓度相对较低的废水,即可用于污水处理当中的预处理,清除污水中的颗粒状悬浮杂质。装置内部按照水力旋流混合混凝方式设置了混凝段,使污泥水在装置内部混凝,增加絮凝效果,提高脱水效率,实现混凝、脱水一体化的目的。3、依靠污泥堆积后自身的重力作用,且滤布一直保持在水冲刷的前提下,实现自我清洗,自动排泥,节约用水。且无污泥堆积在装置内的现象。4、污泥的脱水效果依靠调节滤布的角度,增、减污泥的堆积量,同时增、减污泥在滤布上的停留时间,实现污泥脱水的效果。且装置为全封闭结构,运行中无臭气及污水直接排放,故不产生二次污染。5、本装置可实现直接进污泥进行处理,无需另行设置污泥收集池或浓缩池,大大减少了工程规模,节约了投资费用。6、本装置应用领域广泛:适用于环保、造纸、食品等行业的污泥脱水;尤其适用于民用的小型、超小型污水处理项目的污泥脱水,填补了我国无动力污泥脱水机的空白。

附图说明

[0012]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更进一步的具体说明,本发明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
[0013] 图1为本发明所述装置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本发明所述装置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5] 图3为本发明所述装置顶面结构示意图。
[0016] 图4为本发明角度调节器部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7]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力式污泥脱水装置,包括壳体1,在壳体上方设有进水管2,下方设有排水管13和排泥管9,有一脱水装置5连接壳体内顶部至底部,将壳体1内腔分为净水区和混合区,混合区内由上至下设有与进水管2连通的截面为圆形的混合分配筒3,第一挡水板7、第二挡水板14,排泥管9与混合区下端连通;净水区内设有集水斗8,排水管13与集水斗8下端连通;所述进水管2与混合分配筒3连通,混合分配筒3上设有布水孔4,所述第一挡水板7、第二挡水板14间隔设置在混合分配筒3下方且向下倾斜与脱水装置5相对。所述进水管2与壳体1上端面垂直且位于混合分配筒3的切线方向。所述混合分配筒3上设有向外延伸的出水导流板15。所述脱水装置5为滤布。所述滤布由上至下呈流线状“S”形。所述滤布中部设有滴水板11,所述集水斗8位于滴水板下方。所述壳体1两侧设有与滤布5连接的角度调节器6。如图4所示,所述角度调节器包括调节螺杆12、第一调节螺母17、第二调节螺母18以及与所述壳体1固定连接的固定块19;所述调节螺杆一端与所述脱水装置的中部即中间位置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调节螺母、固定块以及第二调节螺母。调节螺杆12与所述滤布5的框架连接的一端的内芯为与滤布的框架连接的轴12a,外圈为调节螺杆轴套12b,调节螺杆12的另一端为螺纹部分12c,图中虚线部分为、第一调节螺母17以及第二调节螺母18可以移动位置的示意图。
[0018] 本发明实施时,通过旋转第一调节螺母17以及第二调节螺母18,从而控制调节螺杆12一端伸出固定在壳体上的固定块的距离,从而通过调节螺杆另一端拉紧使滤布支架,使得角度弯曲,增加污泥在滤布上的停留时间;反之将调节螺杆放松使滤布支架及滤布角度变直,污泥在滤布上停留时间缩短,且更易滑落。
[0019] 所述固定块可以为扁铁。所述壳体1上与所述调节螺杆对应的位置设有滑动槽16,便于调节螺杆滑动。所述排泥管9下方设有防溅裙边10。
[0020] 本装置运行时,污泥泥水经提升并加入凝聚剂后切线进入重力式无动力污泥脱水装置,在混合分配筒内经水力旋转混合后,依靠重力流,由布水系统均匀分布在由流线形框架支撑的滤布上,污泥中的水穿透滤布被沥出,污泥颗粒被滤布截留,依靠重力作用及进水水流的双重作用沿滤布表面慢慢向下流淌,当经过重力挡水板时污泥被二次或三次截留,污泥中的含水将在重力作用下被进一步沥出。由于挡水板是由半软性材料制成,当重力挡水板阻挡的污泥达到一定重量时,挡水板便将被压弯,污泥通过被折弯的挡水板与滤布之间的缝隙向下流淌,最终达到脱水的目的。滤布背面被沥出的水依靠重力作用向下流淌,当到达最近的滴水板时将被滴水板阻挡从而沿滴水板向下直接滴入收集斗后汇集排出。
[0021] 本发明所述重力式污泥脱水装置完全为重力式脱水,无需动力带动,即无能源消耗。对大颗粒(如石子及树枝树叶)或纤维状污泥完全适应,且无需再配备污泥粉碎机装置,装置壳体为全封闭结构,无臭气排出,采用不锈钢槽钢结合不锈钢板,使用材料简易,制作耗材相对较少。且整体装置与其它污泥脱水机相比较占地面积很小,运行重量也较轻,对装置基础也无特殊要求。
[0022]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力式污泥脱水装置的思路及方法,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份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