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分子片段与载体连接的方法及在大容量抗体库构建中的应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910091261.8

文献号 : CN10161932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孙志伟王双俞炜源杜威世余云舟

申请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NA分子片段与载体连接的方法,载体上包括至少三个不同的酶切位点E1、E2和E3,其中E2位于E1和E3之间;待连接的DNA分子片段至少包括酶切位点E1和E3,先对载体上酶切位点E1和E2进行酶切和去磷酸化;再对DNA分子片段的酶切位点E1进行第一步酶切和连接,得到DNA分子片段和载体的线性连接产物,然后回收正确大小的连接产物;最后对连接产物的酶切位点E3进行第二步酶切和连接,得到自连接的环状连接产物。本发明能够实现DNA分子片段与载体之间有效的连接,降低了非正确连接的不同形式聚合体的产生,使正确连接产物的比例在连接体系中占到30%以上,有利于实现高效的电击转化。

权利要求 :

1.一种DNA分子片段与载体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载体上包括至少三个不同的酶切位点E1、E2和E3,其中E2位于E1和E3之间;待连接的DNA分子片段至少包括酶切位点E1和E3,先对载体上酶切位点E1和E2进行酶切和去磷酸化;再对DNA分子片段的酶切位点E1进行第一步酶切和连接,得到DNA分子片段和载体的线性连接产物,然后回收正确大小的连接产物;最后对连接产物的酶切位点E3进行第二步酶切和连接,得到自连接的环状连接产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酶切位点E1选自Sfi I、Not I、EcoR I、Hind III、BamH I、AlwN I、Bsa I、BseY I、Dra III或Ear I酶切位点中的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酶切位点E2选自Sfi I、Not I、EcoR I、Hind III、BamH I、AlwN I、Bsa I、BseY I、Dra III或Ear I酶切位点中的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酶切位点E3选自Sfi I、Not I、EcoR I、Hind III、BamH I、AlwN I、Bsa I、BseY I、Dra III或Ear I酶切位点中的一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酶切位点E3为具有非反向回文结构的限制性内切酶位点,选自Sfi I、AlwN I、Bsa I、BseY I、Dra III或Ear I中的一种。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连接体系中DNA的浓度控制在30-40ng/μL,第二步连接的DNA浓度控制在1.5-2.5ng/μL。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步连接之后还包括通过PCR的方法对连接产物进行一定量的扩增。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步连接之后还包括通过PCR的方法对连接产物进行一定量的扩增。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CR采用保真度高的DNA聚合酶,同时将PCR的循环数控制在15个循环以内。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CR采用保真度高的DNA聚合酶,同时将PCR的循环数控制在15个循环以内。

11.权利要求1-5任一项或8或9或10所述的方法在构建抗体库、肽库和其他蛋白及cDNA文库中的应用。

12.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在构建抗体库、肽库和其他蛋白及cDNA文库中的应用。

13.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在构建抗体库、肽库和其他蛋白及cDNA文库中的应用。

说明书 :

DNA分子片段与载体连接的方法及在大容量抗体库构建中

的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DNA分子片段与载体连接的方法及其在大容量抗体库构建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DNA分子连接一直是重组质粒构建过程的关键环节,由于连接效率的限制,使得一些重组克隆的获得较为困难,尤其在构建各类DNA分子库的过程中,连接效率尤为重要。因此,提高连接效率对于提高转座子数量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构建包括抗体、多肽和各种其他蛋白质文库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0003] 近年来,利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制备各种诊断和治疗性抗体已经成为目前基因工程抗体领域一个重要的技术手段,而其基础依赖于各种类型的大容量抗体库资源的存在。抗体库库容量和质量是决定是否能够获得高亲和力目标抗体的关键。近年来,国外已经利用各种优化的技术构建了一些大容量抗体库,并从中获得了许多有开发前景的抗体分子,目前已经有多株抗体进入临床实验。其中有代表性的大容量抗体库主要是AG公司的10
HuCAL 库和CAT公司的 抗体库,这两个抗体库的库容量均已经超过了10 ,
并且目前仍在继续扩建,利用这两个抗体库目前已经制备出多种治疗性抗体进入临床前和临床研究阶段。从技术上讲,制约大容量抗体库构建的关键因素主要是连接和转化的效率。
[1]
高效的连接和转化技术是构建大容量抗体库的前提和保证。Sheet等人 从PCR条件、克隆用酶切位点的选择、载体特点等方面进行条件的优化,以提高连接的效率,并通过多次电
9
转化使库容量达到6.7×10。也有人对抗体基因克隆的方法进行改进,采用两步克隆甚至[2]
三步克隆法来实现大容量抗体库的构建 。电击转化是目前最高效的转化方式,经过多次电转化积累库容量是实现大容量的必要途径。而对于单次电击转化而言,感受态细胞的质量、连接产物的大小与质量、连接产物的浓度及电击缓冲液的组成等都是影响转化效率的重要因素。连接效率不仅决定了正确连接产物的比例,同时连接产物的质量还直接影响电击转化的效率,提高连接效率和连接产物的质量将极大提高转化的效率,减少转化的次数。
普通的连接不仅效率低,而且连接产物成分复杂,其中的非正确连接的载体和片段将对电击转化效果造成干扰。以一个普通的双酶切连接为例,连接体系最终的连接产物包括以下几种形式:载体二聚体和多聚体、片段二聚体和多聚体、载体和片段线性连接体及正确的载体与片段环状重组载体。因此,普通连接产物不论是正确连接产物的比例还是在成分的复杂程度上都很难达到高效电击转化的要求。
[0004] 也有研究通过首先构建初级库进而对其通过重组技术进行扩建的例子,利用这种方法构建抗体库可以绕过大量电击转化的瓶颈,通过不同抗体分子间轻重链重组的方法实[3]现抗体多样性的增加,例如,Sblattero 等人利用Cre-loxp重组的方法构建了库容量达
11
10 以上的大容量抗体库。然而,由于这种方法所构建的抗体库仅仅是通过轻重链互换的方法扩大库容量,而在CDR区的多样性上存在不足,因此具有一定的缺陷。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的DNA分子片段与载体连接的方法及其在大容量抗体库构建中的应用。
[0006] 连接和转化是构建包括抗体和多肽在内的各种大容量蛋白质文库的过程中一个限制性的技术。最终所获得的库容量的大小直接取决于通过转化所获得的转座子的数目。而其中连接产物的质量和正确连接产物的数量是影响转化效率进而影响库容量的关键。高效连接影响因素涉及载体的性质、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与回复连接的效率、载体与目的基因的比例、连接体系的浓度等因素。从DNA分子角度上讲,双酶切连接过程实际上可以分解为两个过程,首先是DNA分子两片段之间的单酶切位点连接,形成线性连接产物,这一过程可认为是分子间连接,其次是线性连接产物的分子内连接,即线性连接产物的自身环化过程。而分子间和分子内连接的最佳的实验条件不同,对于分子间连接而言,一方面需要增加分子间碰撞的机会,另一方面需要降低同片段间自连的比例;对于分子内连接而言,则需要降低分子间碰撞接触的机会,同时增加分子内自连接的比例。普通双酶切连接无论如何优化条件都无法将两个过程分开实现每一步的连接条件的最优化处理,因此连接效率一般很低,最高只有百分之十几。因此,设计将两步连接过程分开进行,可实现每一步连接的最优化处理,从而可以提高总体连接效率。
[0007] 故而,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DNA分子片段与载体连接的方法,载体上包括至少三个不同的酶切位点E1、E2和E3,其中E2位于E1和E3之间;待连接的DNA分子片段至少包括酶切位点E1和E3,先对载体上酶切位点E1和E2进行酶切和去磷酸化;再对DNA分子片段的酶切位点E1进行第一步酶切和连接,得到DNA分子片段和载体的线性连接产物,然后回收正确大小的连接产物;最后对连接产物的酶切位点E3进行第二步酶切和连接,得到自连接的环状连接产物。由于第一步连接产物经过了胶回收处理,去除了非正确连接体的干扰,因此在第二步回复连接的产物中没有其他杂分子的干扰,更利于之后的电击转化。E2位点的作用在于减少由第一步酶切后载体分子间发生连接的比例,即通过首先对载体用E1和E2进行酶切和去磷酸化处理,可以减少载体分子间的反向连接,从而降低载体的自连。
[0008] 本发明的方法,其中所述酶切位点E1、E2和E3可选自载体上已有的常用的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位点,如Sfi I、Not I、EcoR I、HindIII、BamH I、AlwN I、Bsa I、BseY I、Dra III或Ear I等中的任意一种。其中优选酶切效率和恢复连接能力强的限制性内切酶。也可以通过引入的方式将需要的包含有酶切位点的序列插入至已知序列的载体中,对载体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以获得更易操作、效果更好的连接载体。
[0009] 本发明的方法,其中所述酶切位点E3更优选为Sfi I、AlwN I、Bsa I、BseY I、Dra III或Ear I等酶切位点,因为其具有非反向回文结构,而大部分限制性内切酶为反向回文结构,如BamHI(AGGCCT),这类酶切位点在连接时没有方向性,因此更容易形成相同分子间的连接,从而导致正确连接比例降低,而Sfi I等一类具有非反向回文结构的内切酶则对连接有方向性要求,更容易形成正确连接。
[0010] 本发明E1最优选Not I酶切位点,E2最优选EcoR I酶切位点,和E3最优选Sfi I酶切位点。
[0011] 本发明的方法,其中第一步连接体系中的DNA浓度控制在30-40ng/μL,第二步连接的DNA浓度控制在1.5-2.5ng/μL。
[0012] 本发明的方法,为弥补第二步酶切和连接所导致的产物量的损失,在第一步连接之后还可以包括通过PCR的方法对连接产物进行一定量的扩增,以保证后期连接产物的产量。为了减少PCR扩增可能导致的克隆偏向性和基因突变,我们选择了保真度高的DNA聚合酶,如Ultrapfu,同时将PCR的循环数控制在15个循环以内,以确保抗体库的基因多样性和正确性。
[0013] 本发明的方法,为了去除连接缓冲液对电击转化的影响,还包括对最后得到的连接产物进行超滤处理实现产物的浓缩和缓冲体系交换,将连接产物浓度提高到100ng/μL以上并最终溶于电击缓冲液中。
[0014] 本发明利用两步连接的方法实现了单链抗体基因同载体之间的高效连接,与普通的双酶切连接相比,连接效率从原来的白分之十几提高到30%以上。同时,由于最终的连接体系中去除了大量非正确连接的小分子和其他组分,使电击转化的效率得到提高。本发明利用两步连接的方法构建了大容量全合成人源性噬菌体抗体库,该抗体库由12个子库组10
成,总库容量达1.35×10 。
[0015]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该方法能够实现DNA分子片段与载体之间有效的连接,降低了非正确连接的不同形式聚合体的产生,使正确连接产物的比例在连接体系中占到30%以上,并且连接产物中成分简单,无小分子片段,对电击转化的干扰成分较少,有利于实现高效的电击转化。经一步纯化后,连接产物电击转化的产出克隆达到同等量质粒的30%~50%,进一步说明连接产物的比例试验数据可靠。该方法在抗体库、肽库和其他蛋白及cDNA文库的构建中能够实现目的基因和载体间的高效和高质量连接,连接产物适合构建各种大容量蛋白质文库。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噬菌体展示载体PHB-pIX-EcoR1质粒示意图;
[0017]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CDR3区Klenow酶反应产物2%琼脂糖凝胶电泳图,其中M:DNA分子量Marker;1~5:Klenow酶反应产物;
[0018]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抗体轻链/重链基因拼接过程示意图;
[0019]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抗体基因轻重链拼接及扩增产物1%琼脂糖电泳图,其中1:轻链基因扩增产物;2:轻链基因拼接产物;3:重链基因拼接产物;4:重链基因扩增产物;
M:D2000 DNA Marker;
[0020]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单链抗体基因拼接及扩增产物1%琼脂糖电泳图,其中1、3:拼接产物;2、4:扩增产物;M:D2000 DNA Marker;
[0021]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单链抗体与载体第一步连接产物1%琼脂糖凝胶电泳图,其中1:连接前片段;2:连接前载体;3、4:连接后产物;M:λDNA/EcoRI+HindIII Markers;
[0022]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单链抗体与载体连接产物的PCR扩增产物1%琼脂糖电泳图,其中1:Ultrapfu扩增单链抗体与载体的连接产物;2:LA-taq扩增单链抗体与载体的连接产物;3:pfu扩增单链抗体与载体的连接产物;4:λDNA/EcoRI+HindIII Markers;
[0023]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不同连接条件下连接产物1%琼脂糖凝胶电泳图,其中1:连接产物(1ng/μL);2:连接产物(2ng/μL);3:连接产物(3ng/μL);4:连接产物(4ng/μL);5:连接产物(5ng/μL);6:普通连接产物;7:连接前片段;M:λDNA/EcoRI+HindIII Markers;
[0024]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菌落PCR鉴定PHB-pIX-scFv抗体库基因插入率PCR产物1%琼脂糖电泳图,其中lane1~lane10,lane11~lane20:PCR products of scFv gene;M:λDNA/EcoRI+HindIII Markers。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26] 本发明以大容量全合成噬菌体单链抗体库的构建为具体实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的两步酶切和连接的方法,该方法可用于构建多种大容量抗体库和其他蛋白质文库。
[0027] 1、本发明所用的连接载体PHB-pIX-EcoR的构建
[0028] PHB-pIX展示载体(如图1)是在实验室保存的基于噬菌体外壳蛋白pIX蛋白展示载体PHB1HCSFV的基础上改造而成,该载体来源于噬菌体展示载体pAK600。首先从辅助噬菌体M13KO7中调取pIX蛋白编码基因(99bp),利用酶切位点Not I和Hind III克隆入PHB1HCSFV中,替换pIII蛋白基因;其次,在展示蛋白pIX编码基因下游约80bp处利用酶切位点Hind III和BamH I插入39bp的Cre-Loxp重组位点Loxp-wt,以便用于抗体库的Cre-loxP重组;另外,为减小质粒的大小,以更便于进行电击转化,将原质粒Lac启动子上游的约1000bp的LacI基因敲除,该基因具有抑制下游scFv抗体基因渗漏表达的作用,我们利用菌株TG1本身的LacI基因及培养基中添加Lac启动子抑制剂葡萄糖的方法代替载体上LacI基因的作用。最后,在scFv基因克隆位点Sfi I和Not I之间插入一段41bp的序列,代替原载体中的一段无关的scFv序列,序列中在SfiI下游26bp中含有一个EcoR I酶切位点。改造后的载体为2800bp,可以实现不同单链抗体间的轻重链重组,同时由于酶切位点EcoRI的引入,更方便于利用两步连接的方法实现单链抗体的克隆及之后的高效的电击转化。
[0029] 2、抗体基因库的制备
[0030] 2.1框架基因的选择与合成
[0031] 本研究根据Knappik[4]等人的报道,选择Vκ1、Vκ3、Vλ1和Vλ3胚系基因家族为轻链框架序列,VH3、VH4和VH5胚系基因家族基因为重链框架序列。设计了7条通用序列作为抗体框架,按照大肠杆菌密码子使用规律将框架的氨基酸序列转换为DNA序列,并人工合成该7条框架基因的DNA序列,将其克隆入pGEM-T载体中。合成重链框架基因时,分别在其上游引入轻重链间的Linker(63bp),同时在轻链的上游引入酶切位点SfiI以便将抗体基因克隆入展示载体PHB-pIX。Vκ1、Vκ3、Vλ1和Vλ3基因序列见序列表SEQ ID No.1~4所示;VH3、VH4和VH5基因序列见序列表SEQ ID No.5~7所示。
[0032] 2.1.1CDR3的设计与合成
[0033] 本研究参考文献和已知抗体序列,通过对轻重链CDR3氨基酸序列,尤其是关键位置的序列进行分析,使关键部位的氨基酸按设计比例引入,共设计合成33条半随机引物,每条引物长约60~70bp。将合成的引物利用下游小引物通过Klenow反应将其延伸为双链,将33条引物按多样性比例分组混合,每组总量为100pmol。在50μL体系中加入100pmol的CDR3引物,120pmol下游反向小引物,体系于94℃热变性5min后缓慢降至37℃,立即加入5μL 10×Klenow reactionBuffer,20U Klenow Fragments,2μL dNTP(10mM),并用无菌蒸馏水将体积补足至50μL。37℃反应30min,Qiagen Mini-Elute Kit回收反应产物(见图2),稀释100倍,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定量。
[0034] 2.2轻重链基因库的构建
[0035] 分别将双链CDR3与相应的框架基因进行拼接,以获得完整轻重链基因,具体方法如图3所示。将克隆有轻重链框架基因的pGEM-T载体分别对其基因上游的Sph I位点进行酶切,回收线性化载体,紫外分光光度计定量。将不同CDR3双链按理论多样性比例混合,然后同相应线性化质粒以一定比例混合,进行拼接延伸PCR反应。具体是:在30μL体系中加入3μL 10×Pfu Buffer,2μL dNTP(10mM),2.5U Pfu DNA聚合酶和相应的反应底物,先进行15cycles的拼接反应,之后将30μL体系分为3份作为模板,分别加入下游小引物KFR4、LFR4和HFR4,进行10个循环的PCR反应,胶回收PCR产物,分别获得完整轻链和完整重链基因见图4,其中重链的5’端含有25bp的轻链FR4区3’端序列和完整的轻重链Linker(63bp)编码序列,可以实现轻重链间的拼接。
[0036] 2.3单链抗体基因库的制备
[0037] 将轻重链基因以摩尔比为1∶1的比例进行重叠延伸PCR反应。首先经过15个循环的拼接反应使轻链基因与重链基因拼接为完整的单链抗体基因,再以此产物为模板,用5’端引物PSL(为位于SfiI上游无关序列)和3’端引物3H3R进行扩增反应,得到完整的单链抗体基因,见图5。同时通过引物3H3R添加酶切位点Not I,预期片段长度约为780bp。
[0038] PSL:5’-CAAACGATCACCACGACTGACTCGAC-3”,如SEQID No.8所示;
[0039] 3H3R:
[0040] 5’-AGAGACATGCGGCCGCGCTCGACACGGTCACCAG-3’,如SEQID No.9所示。
[0041] 3、两步连接中的第一步连接-基因片段与载体通过Not I连接
[0042] 将载体PHB-EcoR用EcoRI和NotI酶切,回收线性化质粒,并进行常规去磷酸化反应。将scFv基因库用NotI酶切处理,两者以摩尔比1∶1~1∶1.5比例进行连接。体系浓度为30-40ng/μL,16℃连接3~4h。琼脂糖电泳回收3700bp大小的连接产物PHB-pIX-scFv,如图6所示。
[0043] 4、单链抗体与载体连接产物的PCR扩增
[0044] 由于下一步的酶切和连接会损失部分的样品,为弥补样品的损失,在获得连接产物PHB-pIX-scFv后,利用PCR的方法对其进行补偿,以获得更多的连接产物。该环节在各种基因集和蛋白质库的构建中对保障库的多样性非常重要。同时,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扩增及克隆,PCR过程中尽量减少PCR的循环数,并优化引物序列,采用高保真且适合长片段PCR的DNA聚合酶,如Ultrapfu,LATaq等。设计并合成PCR引物:
[0045] ccPCR:5’-GTAAGTCGCTGGTTGCAGTGTTGTGC-3’,如SEQ IDNo.10所示;和PSL:5’-CAAACGATCACCACGACTGACTCGAC-3’,同SEQ ID No.8所示;其中ccPCR与载体PHB-EcoR上SfiI位点与EcoRI位点间序列互补,PSL为抗体基因5’端SfiI位点前序列。利用引物PSL与ccPCR,以连接产物PHB-scFv为模板按如下体系进行PCR反应。PCR条件为:94℃30s,70℃30s,72℃5min,15cycles之后胶回收PCR产物。对几种高保真DNA聚合酶的比较结果如图7所示。利用PCR回收试剂盒对PCR产物进行纯化并定量。
[0046]
[0047] 5、环状连接产物的制备
[0048] 在积累了充足的PCR产物后,要对其进行自身环化连接,获得环状连接产物。而在该环节,要尽量减少载体聚合体的形成,主要是通过降低体系中连接产物的浓度以降低其载体碰撞的机会从而降低分子间连接的几率,提高分子内连接的几率。我们对SfiI酶切后的产物进行回复连接,对连接体系中产物浓度与连接效率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结果如图8所示。可以看到,与普通的两步连接相比,连接产物的成分简单、正确连接产物的比例可以达到30%以上,体系中没有小分子片段的干扰,这一点对后期的高效转化非常重要。
[0049] 并进行回复连接反应,体系中DNA浓度为1.5-3ng/μL。16℃连接过夜。于65℃作用30min将连接体系中的T4DNA连接酶灭活。分别用去酶柱处理以除去连接酶,用超滤柱处理以进行纯化及浓缩(具体见Millpore使用说明书)。
[0050] 6、电转化感受态的制备及电击转化制备大容量抗体库
[0051] 挑取生长良好的TG1单菌落于SOB培养基中(无Mg2+),37℃培养过夜。次日1%转2+
接于200mL新鲜制备SOB培养基中(无Mg )。培养至OD600nm=0.45~0.5时,4000rpm,
4℃,10min离心收菌。冰冷无菌蒸馏水洗涤2次,冰冷10%超纯甘油洗涤2次。重悬于2mL预冷电击缓冲液中。将纯化后的连接产物与200μL感受态混合,冰上作用2~5min,转到预冷的电击杯中。进行电击转化,参数为:25μF,2.5KF,200Ω,电击后迅速用2~3mL SOC培养液将菌悬起,37℃,150rpm培养1h。取部分进行适当稀释涂板,计数克隆数,计算库容量。剩余部分扩大体积至400mL,继续37℃,200rpm培养至OD600nm=0.8,离心收菌,重悬于15mL冻存液中,分装于-70℃保存备用。
[0052] 通过多次电击转化,对不同框架抗体库进行积累,总库容量达到1.35×1010(下表1),对抗体库中克隆进行菌落PCR扩增,抗体基因插入率达到100%(见图9)。随机挑选
100个克隆进行测序,抗体基因插入正确,且未发现重复克隆,表明抗体库多样性良好。
[0053] 表1:抗体库各框架子库及库容量统计表
[0054]
[0055] 由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具体涉及通过对DNA分子连接过程的详细分析,将普通双酶切和连接过程拆分为两个单酶切连接过程分别进行,并对每个过程的条件进行最优化处理,包括酶切位点的选择、酶切位点保护碱基的数目、连接体系中各成分的浓度和比例等。同时采用引入第三无关中间酶切位点的方法以减少载体聚合体的形成,采用优化的PCR方法弥补连接回收过程中产物的损失。两步连接中第一步连接效率可到达50%以上,第二步连接效率达到30%以上,第二步连接过程中产物损失由一二步之间的PCR过程弥补。为保证连接产物多样性和减少PCR导致的偏向性,对PCR过程进行优化和控制,以确保产物的产量和不必要的重复扩增。包括引物优化、高效高保真DNA聚合酶的选择、循环数的控制等几个方面。最终连接产物成分简单、无小分子干扰,正确连接产物比例占30%以上。该两步连接法可用于各种高效克隆的需要,用于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构建包括抗体、多肽和各种其他蛋白质集合及其他生物分子集合,具有广泛的通用性。
[0056]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57] 参考文献:
[0058] 1.Sheet MD,Amersdorfer P,Finnern R,et al.Efficient construction oflarge mon-immune phage antibody library:the production of highaffinity human single-chain antibodies to protein antigens.Proc NatlAcad Sci USA.1998,95:6157-62
[0059] 2.de haard HJ,van neer N,Reurs A,et al.A large mom-immunizedhuman Fab fragment phage library that permits rapid isolation andkinetic analysis of high affinity antibodies.J Bio Chi.1999,274:18218-230
[0060] 3.Sblattero D and Bradbury A.Exploiting recombination in singlebacteria to make large phage antibody libraries.Nature biotechnology.2000,18:75-80[0061] 4.Knappik A,Ge LM,Honegger A,et al.Fully synthetic humancombinatorial antibody libraries(HuCAL)based on modular consensusframeworks and CDRs randomized with trinucleotides.J Mol Biol.2000,296:57-86
[0062] 序列表
[0063] <110>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0064] <120>DNA分子片段与载体连接的方法及在大容量抗体库构建中的应用[0065] <130>KHP09112892.2
[0066] <160>10
[0067] <170>PatentIn version 3.5
[0068] <210>1
[0069] <211>320
[0070] <212>DNA
[0071] <213>人工序列
[0072] <400>1
[0073] caaacgatca ccacgactga ctcgacctag aactcatggc ccagccggcc atggccgata 60[0074] tccagatgac ccagagcccg agcagcctga gcgcgagcgt gggtgatcgc gtgaccatta 120[0075] cctgccgcgc gagccagggc attagcagct atctggcgtg gtatcagcag aaaccgggta 180[0076] aagcgccgaa actgttaatt tatgcggcca gcagcttgca gagcggcgtg ccgtcgcgtt 240[0077] ttagcggctc gggttcgggc accgatttta ccctgaccat ctcgagcttg cagccggagg 300[0078] acttcgccac ctactattgc 320[0079] <210>2
[0080] <211>342
[0081] <212>DNA
[0082] <213>人工序列
[0083] <400>2
[0084] caaacgatca ccacgactga ctcgacctag aactcatggc ccagccggcc atggccggcc 60[0085] cagccggcca tggccgatat cgttctgact caatctccgg caactctgtc tctgtctccg 120[0086] ggtgaacgtg caactctgtc ttgtcgtgca tctcagtctg tgagctctag ttatctggca 180[0087] tggtatcagc aaaaaccggg tcaggcaccg cgtctgctga tttatggtgc aagctctcgt 240[0088] gcaactggtg ttccggcacg ttttagtggt agtggtagcg gcaccgattt tactctgact 300[0089] atctcgagtc tggaaccgga ggacttcgcc gtgtactatt gc 342[0090] <210>3
[0091] <211>323
[0092] <212>DNA
[0093] <213>人工序列
[0094] <400>3
[0095] caaacgatca ccacgactga ctcgacctag aactcatggc ccagccggcc atggccgata 60[0096] tcgttctgac tcaacctccg tctgtttctg gtgcaccggg tcaacgtgtt actattagct 120[0097] gctctggcag ctctagcaat attggtagta actatgttag ctggtatcag caactgccgg 180[0098] gtactgcacc gaaactgctg atttatgata ataaccagcg cccctcaggt gttccggatc 240[0099] gttttagtgg cagcaaaagc ggtaccagcg ctagtctggc aattactggt ctgcaaagcg 300[0100] aggatgaggc ggactattac tgc 323[0101] <210>4
[0102] <211>317
[0103] <212>DNA
[0104] <213>人工序列
[0105] <400>4
[0106] caaacgatca ccacgactga ctcgacctag aactcatggc ccagccggcc atggccagct 60[0107] acgaactgac ccagccgccg agcgtgtcgg tggcgccggg tcagaccgcg cgtatcacct 120[0108] gctcgggcga tgcgctgggc gataaatacg cgagctggta tcagcagaaa ccgggtcagg 180[0109] caccggtgct ggtgatttac gaagattcta aacgcccgtc tggcatcccg gaacgcttta 240[0110] gcggctcgaa ttcgggcaac accgcgaccc tgaccattag cggcacccag gcggaggatg 300[0111] aggcggacta ttactgc 317[0112] <210>5
[0113] <211>357
[0114] <212>DNA
[0115] <213>人工序列
[0116] <400>5
[0117] agcggcggct cgaccataac ttcgtataat gtatactata cgaagttatc gagctcgggc 60[0118] agcgaagtgc aattggtgga aagcggtggc ggtctggtgc agccgggtgg cagcctgcgt 120[0119] ctgagctgcg cagcgagcgg cttcaccttt agcagctacg cgatgagctg ggtgcgccag 180[0120] gcaccgggta aaggtctgga atgggtgagc gcgattagcg gtagcggcgg cagcacctac 240[0121] tatgcggata gcgtgaaagg ccgttttacc atctcgcgtg ataactcgaa aaacaccctg 300[0122] tacctgcaga tgaacagcct gcgtgcggaa gataccgcgg tgtattattg cgcacgt 357[0123] <210>6
[0124] <211>354
[0125] <212>DNA
[0126] <213>人工序列
[0127] <400>6
[0128] agcggcggct cgaccataac ttcgtataat gtatactata cgaagttatc gagctcgggc 60[0129] agccaggtgc aactgcagga aagcggtcca ggcctggtga aaccaagcga aaccctgagc 120[0130] ctgacctgta ccgtgtctgg cggtagcatt agctcttatt actggagctg gatccgccag 180[0131] ccacctggca aaggtctgga atggatcggt tacatctatt acagcggcag cacaaactac 240[0132] aatccaagcc tgaagagccg cgtgaccatc agcgtcgata ccagcaagaa ccagttcagc 300[0133] ctgaagctga gctctgtgac cgcagccgat accgcggtgt attattgcgc acgt 354[0134] <210>7
[0135] <211>357
[0136] <212>DNA
[0137] <213>人工序列
[0138] <400>7
[0139] agcggcggct cgaccataac ttcgtataat gtatactata cgaagttatc gagctcgggc 60[0140] agcgaagttc aactggttca aagcggtgcc gaagtgaaga aaccaggcga aagcctgaaa 120[0141] attagctgca aaggctctgg ttattctttt acctcttatt ggatcggctg ggttcgccag 180[0142] atgccaggta aaggtctgga atggatgggt attatttatc caggtgatag cgatacccgc 240[0143] tattctccaa gctttcaggg tcaggttact attagcgcag ataaaagcat cagcaccgcc 300[0144] tatctgcagt ggagctctct gaaagccagc gataccgcca tgtattattg cgcacgc 357[0145] <210>8
[0146] <211>26
[0147] <212>DNA
[0148] <213>人工序列
[0149] <400>8
[0150] caaacgatca ccacgactga ctcgac 26[0151] <210>9
[0152] <211>34
[0153] <212>DNA
[0154] <213>人工序列
[0155] <400>9
[0156] agagacatgc ggccgcgctc gacacggtca ccag 34[0157] <210>10
[0158] <211>26
[0159] <212>DNA
[0160] <213>人工序列
[0161] <400>10
[0162] gtaagtcgct ggttgcagtg ttgtgc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