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顶部敞开筐和盖的筐载体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880004688.3

文献号 : CN101626961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Z·C·威尔金斯P·布拉德福德

申请人 : 印刷包装国际公司

摘要 :

公开了一种筐载体。所述载体包括顶部敞开筐和用于筐的盖。筐包括竖直延伸提手,通过多个分隔壁可折叠地连接到提手的一对侧壁,可折叠地连接到侧壁和提手的一对端壁,和由可折叠地连接到侧壁的底部折板形成的底壁。侧壁、端壁、分隔壁和提手一起限定用于容纳容器例如瓶或罐的多个隔室。提手可以包括多个提手折板,所述提手折板部分可从提手分离以为用户的手提供舒适的抓握表面。盖包括用于覆盖筐的顶部区域的顶板,用于覆盖筐的侧壁的侧板,和可拆卸地连接到侧板以用于将盖附连到筐的粘性折板。提手开口设在顶板中,从提手横向偏移,从而提供进入筐的提手。也公开了用于形成筐和盖的坯件。

权利要求 :

1.一种用于承载容器的筐载体,所述筐载体包括:

筐,其包括:第一筐侧壁;平行于第一筐侧壁延伸的第二筐侧壁;在第一和第二筐侧壁之间正交延伸的第一筐端壁;在第一和第二筐侧壁之间平行于第一筐端壁延伸的第二筐端壁;在第一和第二筐侧壁与第一和第二筐端壁之间延伸的底壁;平行于第一和第二筐侧壁在第一和第二筐端壁之间延伸的提手,所述提手包括用于抓握提手的至少一个抓握开口;

和用于容纳容器的容器隔室;

其特征在于,覆盖所述筐的盖,所述盖包括:位于所述提手之上且水平延伸的盖顶壁;

向下延伸的第一盖侧壁,其可折叠地连接到所述盖顶壁的第一侧面并且位于第一筐侧壁之上;向下延伸的第二盖侧壁,其可折叠地连接到所述盖顶壁的第二侧面并且位于第二筐侧壁之上;以及提手开口,其布置在所述盖顶壁中以允许手进入提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筐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开口从所述提手横向偏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筐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包括:第一粘性折板,其沿着第一薄弱线可拆卸地连接到第一盖侧壁并且附连到第一筐侧壁;以及第二粘性折板,其沿着第二薄弱线可拆卸地连接到第二盖侧壁并且附连到第二筐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筐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包括部分布置在盖侧壁中并且部分布置在盖顶壁中的容器进出开口,其中所述容器进入开口与所述容器隔室对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筐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包括被定位成允许扩大所述容器进入开口的薄弱图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筐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包括:以背对背关系彼此靠着定位的第一提手部分和第二提手部分,所述第一提手部分和第二提手部分均被形成为基本平坦的板;形成于所述第一提手部分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提手折板;至少一个第二提手折板,其形成于第二提手部分中并且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提手折板对准,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提手折板能够与所述第一提手部分部分地分离,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提手折板能够与第二提手部分部分地分离以形成至少一个抓握开口,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提手折板能够折叠以形成横向于第一和第二提手部分延伸的第一基本平坦抓握表面,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提手折板能够折叠以形成横向于第一和第二提手部分延伸的第二基本平坦抓握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筐载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提手折板由在所述第一提手部分中的第一基本U形切割线、在所述第一基本U形切割线的端点之间延伸的第一凸折叠线,和在第一基本U形切割线的端点之间延伸的第一凹折叠线限定;以及所述第二提手折板由在所述第二提手部分中的第二基本U形切割线、在所述第二基本U形切割线的端点之间延伸的第二凸折叠线和在所述第二基本U形切割线的端点之间延伸的第二凹折叠线限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筐载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本平坦抓握表面由第一凸折叠线和第一凹折叠线限定;以及所述第二基本平坦抓握表面由第二凸折叠线和第二凹折叠线限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筐载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提手折板能够折叠以形成由所述第一基本U形切割线和第一凹折叠线限定的第一基本竖直抓握表面;以及所述第二提手折板能够折叠以形成由所述第二基本U形切割线和第二凹折叠线限定的第二基本竖直抓握表面。

10.一种盖和用于形成适合于承载多个容器的筐的坯件的组合件,所述坯件包括:第一上板,其中所述第一上板包括第一提手部分;

第二上板,其沿着中央折叠线可折叠地连接到第一上板的内横向边缘,其中所述第二上板包括第二提手部分;

其特征在于,侧折板,其沿着第一纵向折叠线连接到第一上板的外横向边缘,其中粘性的所述侧折板被构造成附连到所述第二上板;

第一底部闭合折板,其沿着第一横向折叠线可折叠地连接到第一上板的底边缘;和第二底部闭合折板,其沿着第二横向折叠线可折叠地连接到第二上板的底边缘;

所述盖包括第一盖侧壁、第二盖侧壁和盖顶壁;所述盖顶壁位于所述第一提手部分和所述第二提手部分之上;

所述盖顶壁包括提手开口,所述提手开口允许进入所述第一提手部分和所述第二提手部分中的至少一个。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组合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坯件中:所述第一提手部分包括能够与所述第一提手部分部分地分离的至少一个第一提手折板;

所述第二提手部分包括能够与所述第二提手部分部分地分离的至少一个第二提手折板;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提手折板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提手折板均至少部分地由基本U形的切割线限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组合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坯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提手折板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提手折板均至少部分地由一凸折叠线与一凹折叠线限定,所述凸折叠线在所述基本U形的切割线的端点之间延伸,所述凹折叠线在所述基本U形的切割线的端点之间且在所述凸折叠线之下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组合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坯件中:所述第一上板包括彼此横向间隔的多条第一基本对角延伸切割线和彼此横向间隔的多条第一纵向延伸内部折叠线;

所述第二上板包括彼此横向间隔的多条第二基本对角延伸切割线和彼此横向间隔的多条第二纵向延伸内部折叠线;

每个所述第一基本对角延伸切割线等分所述第一纵向延伸内部折叠线中的一个;以及每个第二基本对角延伸切割线等分所述第二纵向延伸内部折叠线中的一个。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组合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坯件中:所述第一基本对角延伸切割线和第一纵向延伸内部折叠线一起至少部分地限定第一侧壁部分、第一端壁部分、第一端壁增强部分、第一提手部分和至少一个第一分隔壁部分;

以及

第二基本对角延伸切割线和第二纵向延伸内部折叠线一起至少部分地限定第二侧壁部分、第二端壁部分、第二端壁增强部分、第二提手部分和至少一个第二分隔壁部分。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组合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坏件中,所述第一基本对角延伸切割线和第二基本对角延伸切割线为基本S形。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组合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坯件中,所述第一上板包括部分地限定第一端壁的第一组纵向狭缝,所述第二上板包括部分地限定第二端壁的第二组纵向狭缝。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坯件还包括:第一底部胶折板,其沿着第三横向折叠线连接到所述第一上板的底边缘,并且被构造成附连到所述第二底部闭合折板;和第二底部胶折板,其沿着第四横向折叠线连接到所述第二上板的底边缘,并且被构造成附连到所述第一底部闭合折板。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组合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坯件中,所述第一底部闭合折板和第二底部闭合折板被构造成以互锁关系彼此接合。

19.一种盖和用于承载多个容器的筐的组合件,所述筐包括:第一侧壁;

平行于第一侧壁延伸的第二侧壁;

在第一和第二侧壁之间正交延伸的第一端壁;

在第一和第二侧壁之间平行于第一端壁延伸的第二端壁;

在第一和第二侧壁与第一和第二端壁之间延伸的底壁;

其特征在于,平行于第一和第二侧壁在第一和第二端壁之间延伸的提手,所述提手包括以背对背关系彼此靠着定位的第一提手部分和第二提手部分,第一提手部分和第二提手部分均被形成为基本平坦的板;

形成于第一提手部分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提手折板;

形成于第二提手部分中并且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提手折板对准的至少一个第二提手折板;

布置在筐的第一侧的多个第一容器隔室;和

布置在筐的第二侧的多个第二容器隔室,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提手折板能够与第一提手部分部分地分离,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提手折板能够与第二提手部分部分地分离以形成用于抓握提手的开口,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提手折板能够折叠以形成横向于第一和第二提手部分延伸的第一基本平坦抓握表面,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提手折板能够折叠以形成横向于第一和第二提手部分延伸的第二基本平坦抓握表面;

所述盖包括第一盖侧壁、第二盖侧壁和盖顶壁;所述盖顶壁位于所述第一提手部分和所述第二提手部分之上;

所述盖顶壁包括提手开口,所述提手开口允许进入所述第一提手部分和所述第二提手部分中的至少一个。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组合件,其特征在于:

第一提手折板由在第一提手部分中的第一基本U形切割线、在第一基本U形切割线的端点之间延伸的第一凸折叠线和在第一基本U形切割线的端点之间延伸的第一凹折叠线限定;

第二提手折板由在第二提手部分中的第二基本U形切割线、在第二基本U形切割线的端点之间延伸的第二凸折叠线和在第二基本U形切割线的端点之间延伸的第二凹折叠线限定。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组合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本平坦抓握表面由第一凸折叠线和第一凹折叠线限定;以及所述第二基本平坦抓握表面由第二凸折叠线和第二凹折叠线限定。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组合件,其特征在于:

第一提手折板能够折叠以形成由第一基本U形切割线和第一凹折叠线限定的第一基本竖直抓握表面;以及第二提手折板能够折叠以形成由第二基本U形切割线和第二凹折叠线限定的第二基本竖直抓握表面。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组合件,包括:

与第二端壁成背对背关系布置的第一增强壁,其中所述第一增强壁能够折叠地连接到第一提手部分并且能够折叠地连接到附连到第二端壁的侧折板;以及与第一端壁成背对背关系布置的第二增强壁,其中所述第二增强壁能够折叠地连接到第二提手部分和第一端壁。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组合件,包括:

可折叠地连接到第一侧壁和第一提手部分的至少一个第一分隔板,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分隔板、第一提手部分、第一增强壁、第一侧壁和第一端壁和底壁一起限定所述多个第一容器隔室;和可折叠地连接到第二侧壁和第二提手部分的至少一个第二分隔板,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分隔板、第二提手部分、第二增强壁、第二侧壁、第二端壁和底壁一起限定所述多个第二容器隔室。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组合件,其特征在于:

第一侧壁可折叠地连接到侧折板;以及

第二侧壁可折叠地连接到第一端壁。

26.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组合件,其特征在于:

第一端壁可折叠地连接到第一提手部分;以及

第二端壁可折叠地连接到第二提手部分。

说明书 :

包括顶部敞开筐和盖的筐载体

[0001] 本发明要求2007年1月12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0/880,202、2007年1月12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0/880,221和2007年1月12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0/880,269的权益,上述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被引用于此作为参考。

背景技术

[0002] 用于承载容器例如瓶和罐的常规顶部敞开的纸板筐常常携带起来困难和不舒服。特别地,传统筐载体的提手常常包括带有相对尖锐边缘的薄壁元件,所述尖锐边缘使抓握提手的人不舒服。除了抓握不舒服之外,传统筐载体中的提手常常会在运送它们的人的手上引起切口和擦伤。
[0003] 常规顶部敞开筐也通常使容纳在其中的容器在很大程度上不受保护,原因是容器的相当大的部分未被筐覆盖。
[0004] 鉴于上述问题,希望提供一种包括顶部敞开筐的筐载体,所述顶部敞开筐具有抓握舒服的改进提手。也希望提供这样一种筐载体,其带有用于覆盖筐和保护容纳在其中的容器的可拆卸盖。

发明内容

[0005] 公开了一种用于承载容器例如瓶或罐的筐载体。该筐载体包括改进的筐和用于覆盖筐的改进盖。
[0006] 根据一个典型实施例,一种筐载体包括筐和覆盖所述筐的盖。所述筐可以包括第一筐侧壁、平行于第一筐侧壁延伸的第二筐侧壁,在第一和第二筐侧壁之间正交延伸的第一筐端壁、在第一和第二筐侧壁之间平行于第一筐端壁延伸的第二筐端壁、在第一和第二筐侧壁与第一和第二筐端壁之间延伸的底壁,用于容纳容器的容器隔室,和平行于筐侧壁在第一和第二筐端壁之间延伸的提手。所述提手可以包括用于抓握提手的一个或多个抓握开口。所述盖可以包括位于所述提手之上的水平延伸的盖顶壁、可折叠地连接到所述盖顶壁的第一侧面并且位于第一筐侧壁之上的向下延伸的第一盖侧壁、可折叠地连接到所述盖顶壁的第二侧面并且位于第二筐侧壁之上的向下延伸的第二盖侧壁、和布置在所述盖顶壁中以允许手进入提手的提手开口。
[0007] 根据另一典型实施例,一种用于承载容器的筐包括第一侧壁、平行于第一侧壁延伸的第二侧壁、在第一和第二侧壁之间正交延伸的第一端壁、在第一和第二侧壁之间平行于第一端壁延伸的第二端壁、在第一和第二侧壁与第一和第二端壁之间延伸的底壁、平行于侧壁在第一和第二端壁之间延伸的提手、布置在筐的第一侧的第一容器隔室、和布置在筐的第二侧的第二容器隔室。所述提手可以包括以背对背关系彼此靠着定位的第一提手部分和第二提手部分。第一提手部分和第二提手部分均可以被形成为基本平坦的板。所述提手也可以包括形成于第一提手部分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一提手折板和形成于第二提手部分中并且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提手折板对准的一个或多个第二提手折板。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提手折板可以至少部分可从第一提手部分分离,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提手折板可以至少部分可从第二提手部分分离以形成用于抓握提手的开口。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提手折板和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提手折板可以进一步可折叠以形成横向于第一和第二提手部分延伸的基本平坦的抓握表面。
[0008] 根据另一典型实施例,一种筐盖可以包括水平延伸顶壁、沿着第一折叠线可折叠地连接到所述顶壁的第一侧面的向下延伸的第一侧壁、沿着第二折叠线可折叠地连接到所述顶壁的第二侧面的向下延伸的第二侧壁、和布置在所述顶壁中并且从平行于第一和第二折叠线延伸的所述顶壁的中央轴线横向偏移的提手开口,其中所述提手开口被构造成接纳人的手。
[0009] 也公开了根据本发明用于形成筐和盖的坯件的典型实施例。
[0010]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以下描述将显而易见其它实施例和方面。

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显示形成筐载体的筐的坯件的外侧面的平面图。
[0012] 图2A和2B是折叠成运输或储存构造的图1的坯件的平面图。
[0013] 图3A和3B是从图2的构造折叠成未完成筐构造的图1的坯件的透视图。
[0014] 图4A和4B是从图1-3B的坯件装配的筐的透视图。
[0015] 图4C是图4A和4B的筐的底视图。
[0016] 图4D是装载有容器的图4A-4C的筐的透视图。
[0017] 图5显示了图4A-4D的筐的提手。
[0018] 图6是形成筐载体的盖的坯件的平面图。
[0019] 图7是由图6的坯件形成的盖的透视图。
[0020] 图8和9是包括图4A-4D的筐和图7的盖的筐载体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图8和9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显示了包括筐110和盖300的筐载体或纸盒400。下面参考图1-7描述了筐110、盖300和用于形成筐和盖的坯件的特征。
[0022] 图1显示了筐载体400(图8和9)的顶部敞开筐110(图4A-4D)的坯件10的外侧面。坯件10例如可以由纸板或另一合适的材料构成。坯件10包括第一上板20、沿着中央纵向折叠线34可折叠地连接到第一上板20的第一横向边缘上的第二上板40,和沿着纵向折叠线32连接到上板20的第二横向边缘的侧粘性折板或紧固折板60。坯件10进一步包括沿着横向折叠线73可折叠地连接到第一上板20的底边缘的第一底部闭合折板70、沿着横向折叠线82可折叠地连接到第一上板20的底边缘的第一底部粘性折板80、沿着横向折叠线93可折叠地连接到第二上板40的底边缘的第二底部闭合折板92、和沿着折叠线102可折叠地连接到第二上板40的底边缘的第二底部粘性折板100。
[0023] 如图1中所示,上板20,40为基本矩形并且均包括:筐侧壁部分20a,40a;邻近侧壁部分20a,40a布置在板20,40的右侧区域的筐端壁部分20b,40b;布置在板20,40的左上区域的筐端壁增强部分20c,40c;在侧壁部分20a,40a之上布置在板20,40的中央区域的筐提手部分20d,40d;邻近端壁增强板部分20c,40c布置在提手部分20d,40d与侧壁部分20a,40a之间的第一横向分隔壁部分20e,40e;和邻近第一横向分隔壁部分20e,40e布置在提手部分20d,40d与侧壁部分20a,40a之间的第二横向分隔壁部分20f,40f。上板20,40也被显示成具有圆弧形上角部20g,40g,其增加装配筐110中的敞开面积并且提高筐的美观。然而应当理解的是上板20,40可以具有不同于所示的基本矩形的形状。
[0024] 提手部分20d,40d均可选地包括一对相邻提手抓握元件或折板28。提手抓握元件28均由具有端点29a,29b的基本U形切割线29、在端点29a,29b之间延伸的凸折叠线30和在端点29a,29b之间在凸折叠线30之下延伸的凹折叠线31形成。如后面所述,提手抓握元件28可以部分从提手部分20d分离并且被折叠以露出供人手抓握的提手开口172(图
4A,4B和5)。
[0025] 上板20包括位于提手部分20d之下的多个横向间隔且对角地延伸的容器隔室切割线21,22,23和多个横向间隔且纵向延伸的内部折叠线24,25,26。切割线21,22,23优选地完全或基本完全延伸通过坯件10的厚度,使得切割线21,22,23可以被打开以形成用于瓶、罐或其它容器C(图4D)的隔室190(图4A),如后面所述。尽管切割线21,22,23被显示成大体S形,它们可以改为基本直的或具有其它合适的形状。在下面论述了切割线21,22,23和折叠线24,25,26的结构。
[0026] 最外面的容器隔室切割线21从与折叠线32相交的下端21a延伸到上端21b。最外面的内部折叠线24从板20的上边缘延伸并且由切割线21等分成上段24a和下段24b。中间切割线22从与内部折叠线24的下端相交的下端22a延伸到上端22b。中间内部折叠线25从切割线21的上端21a延伸到最里面的容器切割线23的下端23a。折叠线25由切割线22等分成上段25a和下段25b。容器隔室切割线23从其下端23a延伸到上端23b。最里面的内部折叠线26从切割线22的上端22b延伸到板20的底边缘,在那里它与横向折叠线73,82相交。折叠线26由最里面的容器隔室切割线23等分成上段26a和下段26b。
[0027] 板20也包括在切割线23的上端23b与板20的上边缘27之间延伸的一系列纵向延伸狭缝或折叠线36。狭缝/折叠线36便于端壁部分20b的折叠。
[0028] 从前面的描述和图1可以理解,侧壁部分20a由折叠线32的下部分、切割线21,22,23的下部分、线段24b,25b,26b,和折叠线73勾勒的区域限定。端壁部分20b由线段
26b、切割线23的上部分、狭缝/折叠线36、板20的上边缘27、折叠线34和折叠线82勾勒的区域限定。端壁增强部分20c在折叠线32的上部分、板20的上边缘27、线段24a和切割线21的下部分勾勒的区域中形成。提手部分20d在线段24a,25a,26a、板20的上边缘
27、狭缝/折叠线36和切割线21,22,23的上部分勾勒的区域中被限定。分隔板部分20e在切割线21的上部分、切割线22的下部分、线段24b和线段25a勾勒的区域中形成。分隔板20f在切割线22的上部分、切割线23的下部分、线段25b和线段26a围绕的区域中被限定。
[0029] 仍参考图1,第二上板40类似于第一上板20。上板40包括位于提手部分40d之下的多个横向间隔且对角延伸的容器隔室切割线41,42,43和多个横向间隔且纵向延伸的内部折叠线44,45,46。根据图中所示的实施例,切割线41,42,43具有与切割线21,22,23相同的形状、结构和相对间隔,使得切割线41,42,43可以被打开以形成用于容器C(图4D)的隔室190(图4B)。
[0030] 最里面的容器隔室切割线41从与中央折叠线34相交的下端21a延伸到上端41b。最里面的内部折叠线44从板40的上边缘延伸并且由切割线41等分成上段44a和下段44b。
中间切割线42从与内部折叠线44的下端相交的下端42a延伸到上端42b。中间内部折叠线45从切割线21的上端延伸到最外面的容器隔室切割线43的下端43a。折叠线45由切割线42等分成上段45a和下段45b。最外面的容器隔室切割线43从其下端43a延伸到上端43b。最外面的内部折叠线46从切割线42的上端42a延伸到板40的底边缘,在那里它与横向折叠线93,102相交。折叠线46由最外面的容器隔室切割线43等分成上段46a和下段46b。
[0031] 板40也包括在切割线43的上端43b与板40的上边缘47之间延伸的一系列纵向延伸狭缝或折叠线56(类似于狭缝/折叠线)。
[0032] 侧壁部分40a由折叠线34的下部分、切割线41,42,43的下部分、线段44b,45b,46b和折叠线93勾勒的区域限定。端壁部分40b由线段46b、切割线43的上部分、狭缝/折叠线56、板40的上边缘47、板40的外侧缘49和折叠线102勾勒的区域限定。端壁增强部分40c在折叠线34的上部分、板40的上边缘47、线段44a和切割线41的下部分勾勒的区域中形成。提手部分40d在线段44a,45a,46a、板40的上边缘47、狭缝/折叠线56和切割线41,42,43的上部分勾勒的区域中被限定。分隔板部分40e在切割线41的上部分、切割线42的下部分、线段44b和线段45a勾勒的区域中形成。分隔板40f在切割线42的上部分、切割线43的下部分、线段45b和线段46a围绕的区域中被限定。
[0033] 板40也可以在靠近端壁部分40b的外侧缘49的示意性显示区域48中带有粘合剂以用于将粘性折板60附连到那里,如图2A中所示。
[0034] 由于上述布置,切割线21,22,23/41,42,43和折叠线24,25,26/44,45,46一同允许侧壁部分20a/40a,端壁部分20b/40b,端壁增强部分20c/40c和横向分隔壁部分20e,20f/40e,40f的折叠,并且允许侧壁部分20a/40a与端壁增强部分20c/40c、提手部分
20d/40d和横向分隔壁部分20e,20f/40e,40f部分分离,以在筐110的每一侧形成三个容器隔室190(图4A和4B)。因此,这样构造的筐110提供六个容器隔室190。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通过增加或减少切割线21,22,23/41,42,43和折叠线24,25,26/44,45,
46的数量可以增加或减少隔室的数量。
[0035] 仍参考图1,底部闭合折板70,90均包括形状为大体梯形的主折板元件72,92和沿着对角折叠线75,95附连到主折板元件的大体梯形的副折板元件74,94。互锁槽口77,97在折板70,90的中间横向区域中设在主折板元件72,92与副折板元件74,94之间以便于在装配筐110中折板70,90彼此互锁啮合。间隙槽口76,96也在靠近横向折叠线73,93和纵向折叠线32,34的交点的横向边缘处设在主折板元件72,92与副折板元件74,94之间以在折板70,90的折叠期间提供间隙。锯齿形部分73a,93a也可以设在折叠线73,93中以在筐110的装配期间便于折板70,90的折叠。
[0036] 底部粘性折板80,100可以为大体梯形以在折叠坯件10装配筐110期间相对于上板20,40提供间隙。粘性折板80,100也可以包括在它们的内表面上的示意性显示粘合剂区域84,104以用于将底部闭合折板70,80固定到粘性折板80,100。
[0037] 图2A和2B显示了折叠成可以被称为储存或运输构造的一个例子的坯件10。在该构造中,上板20,40被折叠在一起,使得它们基本放平,并且它们的内侧或背面彼此面对(即背对背)。提手部分20d,40d可以附着在一起以防止它们之间的相对运动,并且侧粘性折板60围绕折叠线32向下折叠,使得侧粘性折板60的背面附着到端壁部分40b的粘合区域48。在该构造中,侧壁部分20a,40a彼此横向偏移,提手部分20d,40d彼此背对背对准,端壁部分40b背对背与端壁增强部分20c对准,端壁部分20b背对背与端壁增强部分40c对准。从该构造坯件10可以容易地装配成筐110。
[0038]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由坯件10装配筐110的过程在图3A-4C中示出并且将在下面描述。在图3A和3B所示的第一步骤中,通过同时:将端壁增强部分40c保持靠在端壁部分20b上;将端壁增强部分20c保持靠在端壁部分40b上;迫使侧壁部分20a向外、横向于坯件10的横向和纵向方向、围绕折叠线32的下部分和折叠线26的下段26b折叠,使得侧壁部分20a基本平行于提手部分20d延伸;迫使侧壁部分40a向外、横向于坯件10的横向和纵向方向、围绕折叠线34的下部分和折叠线46的下段46b折叠,使得侧壁部分40a基本平行于侧壁部分46a和提手部分40d延伸;迫使端壁部分20b围绕线段26b、狭缝/折叠线36和折叠线34折叠,使得端壁部分20b基本正交于侧壁部分20a,40a延伸;和迫使端壁部分40b围绕线段46b、狭缝/折叠线56和侧粘性折板60(其附连到端壁部分40b)的折叠线32折叠,使得端壁部分40b基本正交于侧壁部分20a,40a并且平行于端壁部分20b延伸;处于运输构造的坯件10可以被折叠成图3中所示的部分装配的筐形式。以该方式折叠坯件导致横向分隔壁部分20e,20f/40e,40f折叠,从而横向于侧壁部分20a/40a和提手部分20d/40d延伸。具体地,分隔壁部分20e,40e围绕折叠线24,44的下线段24b,44b和折叠线25,45的各自上线段25a,45a折叠;而分隔壁部分20f,40f围绕折叠线25,45的各自下线段25b,45b和折叠线26,46的各自上线段26a,46a折叠。
[0039] 接着,如图4C中所示,处于图3的形式的底部粘性折板80,100向内折叠,并且底部闭合折板70,90向内折叠成与附着到粘性折板100,80的内表面的副折板元件74,94彼此互锁啮合。底部闭合折板70,90被互锁使得互锁槽口77,97彼此啮合,主折板元件72位于粘性折板80上,并且主折板元件92位于粘性折板100上。因此,闭合折板70,90基本正交于侧壁部分20a,40a和端壁部分20b,40b固定就位,由此形成底壁160,由此完成筐110的装配。可以使用不同构造的底壁。
[0040] 如图4A-4D中所示,筐110包括:第一和第二侧壁20a,40a;在侧壁的相对端在侧壁20a,40a之间正交延伸的第一和第二端壁20b,40b;底壁160,其由分别沿着折叠线73,93连接到第一和第二侧壁20a,40a的底部闭合折板70,90和分别连接到第一和第二端壁
20b,40b的底部粘性折板80,100形成;提手170,其由在筐110的中央区域的第一和第二提手部分20d,40d形成并且在侧壁20a,40a之上平行于侧壁20a,40a在端壁20b,40b之间延伸;成倾斜角从第一侧壁20a延伸到提手170的第一和第二分隔壁20e,20f;成倾斜角从第二侧壁40a延伸到提手170的第三和第四分隔壁40e,40f;和在筐110的相对侧限定的多个容器隔室190。
[0041] 端壁增强部分20c,40c形成平行于端壁40b,20b与端壁20b,40b以背对背关系布置的增强壁。在图4A和4B中可以看出,增强壁20c,40c增强端壁40b,20b并且支撑提手部分20d,40d。
[0042] 参考图4A,在筐110的第一侧的容器隔室190由第一侧壁20a、第一提手部分20d、第一和第二端壁20b,40b、第一增强壁20b和底壁160限定。参见图4B,在筐110的第二侧的容器隔室190由第二侧壁40a、第二提手部分40d、第一和第二端壁20b,40b、第二增强壁40b和底壁160限定。
[0043] 提手170被构造成使得提手部分20d,40d形成在背对背构造中对准的基本平坦的提手板,提手部分20d中的抓握元件28与提手部分40d中的抓握元件28对准。
[0044] 参考图4A,第一侧壁20a和第一端壁20b沿着折叠线26的线段26b被连接。第一分隔壁20e沿着折叠线25的线段25a连接到第一提手部分20d,并且沿着折叠线24的线段24b连接到第一侧壁20a。第二分隔壁20f沿着折叠线26的线段26a连接到第一提手部分
20d,并且沿着折叠线25的线段25b连接到第一侧壁20a。第一增强壁20c沿着折叠线24的线段24a连接到第一提手部分20d。第一侧壁20a和第一增强壁20c通过粘性折板60连接到第二端壁40b,所述粘性折板平行于第二端壁40b延伸并且沿着折叠线32连接到第一侧壁20a和第一增强壁20c。
[0045] 参见图4B,第二侧壁40a和第二端壁40b沿着折叠线46被连接。第三分隔壁40e沿着折叠线45的线段45a连接到第二提手部分40d并且沿着折叠线44的线段44b连接到第一侧壁40a。第四分隔壁40f沿着折叠线46的线段46a连接到第二提手部分40d并且沿着折叠线45的线段45b连接到第二侧壁40a。第二增强壁40c沿着折叠线44的线段44a连接到第二提手部分40d。第二侧壁40a和第二增强壁40c沿着折叠线34连接到第一端壁20b。
[0046] 如图5中最佳地所示,为了便于携带筐110,每个提手抓握元件28可以从各自的提手部分20d,40d部分分离并且围绕折叠线30向外折叠,以暴露一对提手开口172和导致在凸折叠线30与凹折叠线31之间的抓握元件28的部分28b横向于提手170的剩余部分延伸。因此,抓握元件28的部分28b的内表面形成横向抓握表面,当提手170被抓握时人的手指抵靠在所述横向抓握表面上。在折叠线31和U形切割线29内限定的抓握元件28的部分28a可以进一步向上沿方向U围绕折叠线31折叠,使得部分28a的内表面形成用于人的手指的基本竖直抓握表面。因此,手指抓握元件28形成可以由人的手指抓握的大的、舒服的表面,同时减小在携带筐110时提手170将损伤或刺痛人的手的可能性。
[0047] 图6显示了用于形成筐载体400(图7A和7B)的盖300的坯件200的外表面。坯件200包括:布置在坯件中央的矩形顶壁板210;沿着纵向延伸折叠线212可折叠地连接到顶壁板210的相对侧面的一对基本矩形侧壁板220;可折叠地连接到顶壁板210的末端和可折叠地连接到侧壁板220的一对梯形腹板230;和沿着薄弱线252(例如撕开线)可折叠地和可拆卸地连接到侧壁板220的一对粘性折板250。粘性折板250可以包括在它们的内表面上的粘合剂,以用于将折板250附连到筐110,如后面所述。
[0048] 腹板230均包括沿着横向延伸折叠线214可折叠地连接到顶壁板210的矩形板元件232。每个腹板230进一步包括可折叠地连接到矩形板元件232和侧壁板220之一的一对角板元件234。每个角板元件234沿着纵向折叠线236连接到相应的一个板元件232,所述纵向折叠线与相应的一个折叠线212共线。每个角板元件234也沿着对角折叠线222连接到相应的一个侧壁板220。
[0049] 顶壁板210包括提手开口216,所述提手开口尺寸被确定成并且被成形为当坯件形成为筐上的盖300时露出筐110的提手170和容纳人的手。提手开口216具有卵形并且沿坯件200的纵向方向纵向延伸。开口216从顶壁板210的中央纵轴Y(平行于折叠线212延伸)横向偏移,以提供更好地进入提手170,如后面更详细所述。多个开口224横向靠近侧壁板220的内部区域设置以用于接收保持在筐110内的容器C的顶部。开口224被间隔以对应于筐110中的容器隔室190。如图8中所示,开口224可以横过折叠线212部分延伸到顶壁板210中。薄弱图案226横向邻近开口224设在侧壁板220中。每个薄弱图案226可以包括多个薄弱线(例如狭缝和/或撕开线),例如从开口224横向延伸的薄弱中央线226a和布置在薄弱中央线226a的相对侧的一对薄弱对角线226b。应当理解的是,尽管可以提供任何数量的开口224,开口224应当在数量上等于筐110的容器隔室290的数量。
[0050] 图7显示了由坯件200形成的盖300。为了形成盖300,侧壁板220朝着彼此围绕折叠线212折叠,使得侧壁板220和粘性折板250横向于顶壁板210延伸并且侧板220的背面彼此面对。矩形板元件232向内朝着彼此围绕折叠线214折叠,使得矩形板元件232横向于侧板220和顶壁板210延伸。角板元件234围绕折叠线236,222折叠,使得角板元件234在各自的侧板220与矩形板元件232之间横向延伸。
[0051] 因此,如图7中所示,盖300包括基本水平顶壁210、沿着折叠线212连接到顶壁210的相对侧的基本向下延伸侧壁220、可折叠地连接到顶板210的相对端和侧板220的一对梯形腹板230和沿着薄弱线252可折叠地和可拆卸地连接到侧壁220的一对粘性折板
250。盖被构造成使得提手进入开口216从顶壁210的中央纵轴L横向偏移。盖300也被构造成使得容器顶部开口224和薄弱图案226位于侧壁220的上部分中,开口224部分延伸到顶壁210中。
[0052] 参考图8和9,为了形成筐载体400,盖300首先被定位在筐110之上,使得盖300的每个侧壁220与筐110的侧壁20a/40a对准,并且盖300的顶壁210被定位在提手170之上。盖300然后通过将粘性折板250附连到侧壁20a,40a而附连到筐。
[0053] 因此,如图8和9中所示,载体400被形成为使得盖300的侧壁320覆盖筐110的侧壁20a,40a和容器隔室190,并且盖300的顶壁310在筐110的提手170之上延伸以覆盖筐110的敞开顶部。每个容器顶部开口224与容器隔室190之一对准和位于它之上,并且提手进入开口216从提手170横向偏移,提手170位于开口216之下。尽管提手进入开口216从提手170横向偏移,提手170可以位于开口216的周边218内或附近以提供最佳进入提手170。所以,人可以通过将他的手伸入开口216中,通过提手开口172伸入他的手指,并且抓握提手170,容易地抓紧和携带载体400。提手170和开口216的相对定位为人的手提供了宽松的空间并且使手舒服地位于载体400中。
[0054] 为了在安装有盖的情况下从载体400取出容器C,容器C可以通过开口224被拉出。当容器C通过开口224被拉出时,薄弱图案226将从侧壁320部分分离,由此使开口226膨胀以便于容器的取出。
[0055] 通过沿着薄弱线252从粘性折板250取下侧壁220,使得粘性折板250保持附连到筐110的侧壁20a,40a,并且盖300的剩余部分从筐110被去除,可获得到容器C的进入。
[0056] 根据典型实施例,纸箱(即筐和盖)例如可以由纸板构成。用于形成坯件的纸板片可以比普通纸更厚和更重。坯件,和因此纸箱和盖,也可以由其它材料例如卡纸板,或具有适合于允许纸箱至少大体如上所述工作的任何其它材料构成。例如,坯件可以由涂覆有固体原色硫酸盐(SUS)板形成。坯件也可以在选定板或板部分层压或涂覆有一个或多个腹板状材料。
[0057] 上述坯件的一个或多个板可以单独地或组合地涂覆清漆、粘土或其它材料。涂层然后可以在上面印刷产品、广告和其它信息或图像。坯件也可以被涂覆以保护印刷在坯件上的任何信息。坯件例如可以在坯件的一侧或两侧涂覆有隔湿层。
[0058] 根据典型实施例,折叠线或薄弱线可以是便于沿其折叠的任何基本线性的(尽管不一定是直的)薄弱形式。更具体地,但并非为了缩小本发明的范围的目的,折叠线包括:划线,例如用沿着预期薄弱线在材料中产生破碎部分的钝划刀等形成的线;沿着预期薄弱线部分延伸到材料中的一个切口,和/或沿着预期薄弱线部分延伸到材料中和/或贯穿材料的一系列切口;和这些特征的各种组合。在切割用于产生折叠线的情况下,典型地切割将不会以一种方式过大使得可能导致正常用户误认为折叠线是撕开线。薄弱图案可以是用作便于折叠或撕开的薄弱形式的任何图案。
[0059] 这里使用的术语“线”不仅包括直线,而且包括其它类型的线,例如弧线、曲线或角位移线。
[0060] 在本说明书中,“板”不需要是平坦的或者说是平面的。“板”例如可以包括多个互连的大体平坦或平面的部分。
[0061] 在本说明书中,参考各种方向,例如“竖直”,“横向”,“纵向”,它们的变化。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样的描述是为了便于理解这里所述的各种元件的相对取向,而不是为了限制。
[0062] 本发明的前面的描述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另外,公开内容仅仅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选择实施例,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根据以上教导,和/或在相关领域的技能或知识内,本发明能够用于各种其它组合、修改和环境中并且能够改变或修改如这里表达的本发明的概念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