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遮阳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910158556.2

文献号 : CN10162853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竹内功一上角好孝加藤大策

申请人 :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摘要 :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遮阳装置(20),可以利用幕体(21)覆盖或露出设置于形成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两侧的一对后立柱(11R,11L)之间的后窗,所述遮阳装置包括:卷绕装置(30),用于沿其卷取方向对幕体施力;一对导轨(40R,40L),位于卷绕装置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并能够被安装于后立柱的内壁;一对滑动件(50),分别被固定于幕体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边缘,并能够在该对导轨内往复移动;驱动单元(60),用于使滑动件在该对导轨内往复移动,从而抵抗卷绕装置的施力而展开幕体,以及利用卷绕装置卷取处于展开状态的幕体;临时连接部(80),用于在该对导轨之间的相对距离可调整的状态下临时连接该对导轨与卷绕装置,直到遮阳装置被安装于该对后立柱。

权利要求 :

1.一种车辆用遮阳装置,其利用幕体覆盖或露出设置于形成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的一对后立柱之间的后窗,所述车辆用遮阳装置包括:卷绕装置,该卷绕装置用于对所述幕体沿所述卷绕装置的卷取方向施力;

一对导轨,该一对导轨位于所述卷绕装置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并且该一对导轨能够被安装到所述后立柱的内壁;

一对滑动件,该一对滑动件分别被固定于所述幕体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边缘,并且该一对滑动件能够在所述一对导轨内往复移动;

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用于使所述滑动件在所述导轨内往复移动,从而抵抗所述卷绕装置的所述施力而展开所述幕体,以及利用所述卷绕装置卷绕处于展开状态的所述幕体;

以及

临时连接部,该临时连接部用于在所述一对导轨之间的相对距离可调整的状态下临时连接所述一对导轨与所述卷绕装置,直到所述车辆用遮阳装置被安装到所述一对后立柱上;

所述卷绕装置包括用于对所述幕体沿所述卷绕装置的卷取方向施力的卷轴以及用于支撑所述卷轴的轴端的两侧的支撑构件,所述临时连接部包括:第一壁面部,该第一壁面部被设置于所述导轨的下部,并且该第一壁面部具有沿车辆宽度方向贯通的通孔和能够被插入到所述通孔中的插入轴二者中的一方;和第二壁面部,该第二壁面部被设置于所述支撑构件的轴端,并且该第二壁面部具有所述通孔和所述插入轴中的另一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孔形状和所述插入轴的横截面形状均为多角形,使得在临时连接时,能够阻止所述一对导轨相对于所述支撑构件转动。

3.一种车辆用遮阳装置,其利用幕体覆盖或露出设置于形成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的一对后立柱之间的后窗,所述车辆用遮阳装置包括:卷绕装置,该卷绕装置用于对所述幕体沿所述卷绕装置的卷取方向施力;

一对导轨,该一对导轨位于所述卷绕装置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并且该一对导轨能够被安装到所述后立柱的内壁;

一对滑动件,该一对滑动件分别被固定于所述幕体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边缘,并且该一对滑动件能够在所述一对导轨内往复移动;

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用于使所述滑动件在所述导轨内往复移动,从而抵抗所述卷绕装置的所述施力而展开所述幕体,以及利用所述卷绕装置卷绕处于展开状态的所述幕体;

以及

临时连接部,该临时连接部用于在所述一对导轨之间的相对距离可调整的状态下临时连接所述一对导轨与所述卷绕装置,直到所述车辆用遮阳装置被安装到所述一对后立柱上;

所述卷绕装置包括用于对所述幕体沿所述卷绕装置的卷取方向施力的卷轴以及用于支撑所述卷轴的轴端的两侧的支撑构件,所述临时连接部包括:第一壁面部,该第一壁面部被设置于所述导轨的下部,并且该第一壁面部具有形成为轴线指向车辆前后方向的圆柱状凸部和具有在车辆宽度方向上较长的长孔形状的凸部槽二者中的一方;和第二壁面部,该第二壁面部被设置于所述支撑构件的轴端,并且该第二壁面部具有所述凸部和所述凸部槽中的另一方。

说明书 :

车辆用遮阳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遮阳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地,众所周知如下车辆用遮阳装置,该车辆用遮阳装置通过驱动单元的动作沿着导轨展开卷绕在卷绕装置上的幕体(screen body),从而遮盖后窗以阻挡阳光。例如,日本待审专利公报No.2007-91224公开了一种车辆用遮阳装置,在该车辆用遮阳装置中,诸如导轨的一部分、卷轴以及用于支撑卷轴的轴承座等通过框架管彼此连接从而被一体化。这允许车辆装配线能够以单元为单位地进行车辆用遮阳装置到车辆上的装配。因此,与将车辆用遮阳装置的每个组成部分单独组装到车辆上的方式相比,上述发明提高了操作性,从而得到了一定的效果(操作性提高)。
[0003] 作为上述将车辆用遮阳装置组装到车辆上的一个例子,存在导轨被相对地固定在左右的后立柱的内壁之间的构造。在该组装结构中,当左右导轨和卷绕装置被预先彼此连接成一个单元时,车辆用遮阳装置可被整个地安装到车辆上,从而提高了装配操作性。然而,可能存在如下情况:归因于后立柱的倾斜形状等原因,后立柱侧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比设计值小。在这种后立柱侧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图6中的长度L1)比导轨侧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图6中的长度L2)小的情况下,将左右导轨与卷绕装置固定地连接会导致后立柱与导轨之间相互干涉,从而使装配无法进行。

发明内容

[0004] 基于上述情况而作出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装配到车辆上时具有优良的操作性的车辆用遮阳装置。
[0005]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遮阳装置,其利用幕体覆盖或露出设置于形成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的一对后立柱之间的后窗,所述车辆用遮阳装置包括:卷绕装置,该卷绕装置用于对幕体沿卷绕装置的卷取方向施力;一对导轨,该一对导轨位于卷绕装置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并且该一对导轨能够被安装到后立柱的内壁;一对滑动件,该一对滑动件分别被固定于幕体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边缘,并且该一对滑动件能够在一对导轨内往复移动;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用于使滑动件在导轨内往复移动,从而抵抗卷绕装置的所述施力而展开幕体,以及利用卷绕装置卷绕处于展开状态的幕体;以及临时连接部,该临时连接部用于在一对导轨之间的相对距离可调整的状态下临时连接一对导轨与卷绕装置,直到车辆用遮阳装置被安装到一对后立柱上。
[0006]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用遮阳装置包括用于临时连接导轨与卷绕装置的临时连接部。因此,处于集成状态(collected-state)的导轨与卷绕装置能够被装配在左右的后立柱之间,从而提高了装配操作性。并且,该临时连接部在两个导轨之间的相对距离可调整的状态下临时连接两个导轨与卷绕装置。因此,即使归因于如后立柱的倾斜形状等原因导致后立柱侧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图6中的长度L1)比导轨侧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图6中的长度L2)小,也可以根据后立柱侧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来使导轨侧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变小,从而可以将导轨毫不费力地安装到后立柱的内壁。

附图说明

[0007] 将参照以下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中:
[0008] 图1示出从后侧观察的车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被应用到该车辆;
[0009] 图2是车辆用遮阳装置的正视图;
[0010] 图3是示出临时连接部(temporary joint part)的结构的立体图;
[0011] 图4是示出车辆用遮阳装置被安装到车辆上的状态的侧视图;
[0012] 图5是示出车辆用遮阳装置被组装到后立柱上的组装结构的模式图;
[0013] 图6是示出车辆用遮阳装置被组装到车辆上的组装过程的模式图;
[0014] 图7是示出右左导轨的位置的移位状态(示出比较例)的侧视图;
[0015] 图8是车辆用遮阳装置的正视图(示出比较例);
[0016]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车辆用遮阳装置的正视图;
[0017] 图10是示出内缆线与滑动件的连接结构的立体图;
[0018]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车辆用遮阳装置的正视图(只示出了左半部);
[0019] 图12是示出临时连接部的构造的立体图;
[0020] 图13是车辆用遮阳装置的正视图,示出了导轨的折叠过程;
[0021] 图14是车辆用遮阳装置的正视图,示出了导轨的折叠状态;
[0022] 图15是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实施方式1
[0024] 现在将参照图1至图8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图1是从后方侧观察的车辆10的立体图。图1中的11R和11L表示后立柱。后立柱11R和11L与车顶13一起构成窗框15,后窗玻璃17被安装到窗框15中。
[0025] 车辆10安装有下述车辆用遮阳装置20,并且可以利用片状幕体21从车厢侧覆盖后窗W(后窗玻璃17被安装到窗框而构成后窗W)。这样可防止阳光透过后窗照进车厢。
[0026] 图2示出了车辆用遮阳装置20的构造,遮阳装置20包括幕体21、卷绕装置30、一对导轨40R和40L、一对滑动件50、驱动单元60以及临时连接部80。
[0027] 顺次说明,幕体21具有能够覆盖后窗W的尺寸。幕体21由片材构成,该片材具有例如黑色等易于吸收光的表面颜色。板状边缘框架25被安装于幕体21的边缘,用于使幕体21在宽度方向上展开。边缘框架25由例如合成树脂制成,边缘框架25的两侧安装有能够在车辆宽度方向上滑动的可动件27。可动件27被构造成分别经由连接件55与下述滑动件50连接。
[0028] 卷绕装置30具有被收容于壳体31(对应于本发明的“支撑构件”)内的卷轴35。壳体31例如由金属制成,并且具有在车辆宽度方向(图2中的左右方向)上较长的箱形状,壳体31的上表面开口,作为允许幕体21进出的门道(door way)。壳体31在其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设置有壁面部32R和32L。卷轴35被以其轴与壳体31的沿长度方向的轴线一致的方式收容在壳体31内。另外,如图2所示,壳体31的各壁面部32R和32L的内表面侧设置有轴承构件37,从而每个轴承构件37支承卷轴35的每个轴端。因此,卷轴35被构造成可绕壳体31内的轴线转动。下面,将壳体31的壁面部32R和32L分别称为第二壁面部32R和32L。
[0029] 卷轴35具有内置的由诸如弹簧构成的转动卷绕机构(图中省略),幕体21的基端被固定于卷轴35的圆周,使得沿卷绕方向的施力能一直作用于幕体21。
[0030] 另外,如图3所示,在两个第二壁面部32R和32L的外表面侧一体地形成有在车辆宽度方向上水平延伸的插入轴33。插入轴33被设置在接近第二壁面部32R和32L的前端的位置,并且插入轴33的横截面为长方形形状(具体地,沿上下方向较长的长方形)。
[0031] 返回图2,导轨40R和40L均由例如金属等构成,并且具有沿着后立柱11R和11L延伸的纵长形状。导轨40R和40L整体上顺着后立柱11R和11L的形状略微向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侧倾斜(上侧向车辆中央侧倾斜)。另外,车辆中央线由图2中的C表示。导轨40R和40L的在车辆内侧的内表面开口,滑动件50分别被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开口内。
[0032] 第一壁面部42R和42L一体地形成于导轨40R和40L的下部。如图4所示,当从侧面方向观察(从与该图的纸面垂直的方向观察)时,第一壁面部42R和42L具有与卷绕装置30的壳体31大致重叠的尺寸。第一壁面部42R和42L均与设置有插入轴33的第二壁面部32R和32L一起构成临时连接部80。具体地,通孔43与壳体31的第二壁面部32R和32L中形成的插入轴33对应地分别形成于第一壁面部42R和42L。
[0033]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通孔43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穿透第一壁面部42R和42L中的每一者,并且通孔43的孔形状为长方形(允许插入轴插入的长方形形状)。
[0034] 因此,壳体31的第二壁面部32L中的插入轴33被插入到第一壁面部42L中的通孔43中,使得左导轨40L能够临时地连接到壳体31的左端。另外,壳体31的第二壁面部32R中的插入轴33被插入到第一壁面部42R中的通孔43中,使得右导轨40R能够临时地连接到壳体31的右端。如上所述,临时连接部80被构造成通过具有通孔43的第一壁面部
42L和具有插入轴33的第二壁面部32L将左导轨40L临时地连接到壳体31。另外,临时连接部80被构造成通过具有通孔43的第一壁面部42R和具有插入轴33的第二壁面部32R将右导轨40R临时地连接到壳体31。
[0035] 这里,每个插入轴33被构造成带有一定间隙地插入到对应的通孔43中。因此,右左导轨40R和40L二者即使在临时连接后也可以在车辆宽度方向上沿插入轴33自由移动,从而,可因此调整导轨40R和40L之间的相对距离(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相对距离)。另外,使插入轴33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长度稍长,从而,在调整两个导轨40R和40L之间的相对距离时插入轴33不会脱出通孔43。如图2所示,插入轴33的长度通常具有可使插入轴33的末端穿过通孔43并从第一壁面部42R和42L向外突出的尺寸。
[0036] 通孔43的孔形状以及插入轴33的横截面形状均为带角的形状(具体地为长方形),因此,在插入后,导轨40R和40L均处于被卷绕装置30的壳体31阻止了导轨40R和40L转动的转动阻止状态,从而保持所维持的相对位置关系。
[0037] 如图4所示,在各上述导轨40R和40L上沿长度方向形成多个安装托架47(图4中示出了一个),如图5所示,导轨40R和40L适于通过螺栓装配到每个后立柱11R和11L的内表面壁12,并且在安装到车辆时导轨40R和40L的开口彼此相对。
[0038] 接着,说明滑动件50。滑动件50由例如合成树脂制成,并且可在导轨40R和40L内移动。如图2所示,被装配于左导轨40L内的滑动件50经由连接件55与被安装到边缘框架25的左侧的可动件27连接。另外,被装配于右导轨40R内的滑动件50经由连接件55与被安装于边缘框架25的右侧的可动件27连接。两个滑动件50被构造成在下述驱动单元60的作用下分别在导轨40R和40L内同步移动,并且在导轨的下端和导轨的上端之间往复移动。
[0039] 驱动单元60由诸如电动机61、与电动机轴连接的输出齿轮65以及中继缆线70R和70L等组成。中继缆线70R和70L由可挠曲的金属制线材(wire rod)制成,并且中继缆线70R和70L具有形成于中继缆线70R和70L的外周并能够与输出齿轮65啮合的螺旋齿。在实施方式1中,包括两个中继缆线70R和70L,以与两个滑动件50相对应,并且中继缆线
70R和70L的末端被固定到各滑动件50。
[0040] 另外,与左导轨40L内的滑动件50连接的中继缆线70L在输出齿轮65的下部与输出齿轮65啮合,而与右导轨40R内的滑动件50连接的中继缆线70R在输出齿轮65的上部与输出齿轮65啮合。
[0041] 根据上述构造,当由通电电动机61的操作而使输出齿轮65沿正转方向(图2中的方向S)转动时,中继缆线70R和70L二者被同时放出,使得每个滑动件50在各自的导轨40R和40L内从导轨的下端侧向导轨的上端侧移动。这允许两个移动的滑动件50带动边缘框架25往上,使幕体21从卷绕装置30中被拉出并展开。结果,可以由幕体21覆盖后窗W。
[0042] 另一方面,当输出齿轮65沿反向(图2中的方向Q)转动时,处于放出状态的两个中继缆线70R和70L被同时收回,使得滑动件50在导轨40R和40L内从导轨的上端侧向导轨的下端侧移动。这允许处于展开状态的幕体21被卷绕装置30卷绕,从而露出后窗W。如上所述,后窗W被构造成可由幕体21覆盖或露出。
[0043] 另外,当右左两个滑动件50沿着导轨40R和40L上下移动时,两个滑动件50之间沿车辆宽度方向的相对距离变宽或变窄,然而,与此相应地,被设置在边缘框架25的两侧中的可动件27沿车辆宽度方向滑动,以吸收相对距离的变动。
[0044] 接着,说明车辆用遮阳装置20的组装顺序。首先,在车辆装配线以外的位置将车辆用遮阳装置20临时组装成图2所示的状态。
[0045] 组装步骤的第一步为将壳体31的插入轴33插入到导轨40R和40L中的各通孔43中。这使得右左导轨40R和40L分别被临时地连接到壳体31的右左轴端。在该临时连接后,从卷绕装置30中拉出一定量的幕体21,然后,可以经由连接件55将各导轨40R和40L内的滑动件50固定到被拉出的幕体21的右左可动件27。这使得能够临时组装车辆用遮阳装置20。
[0046] 将多套临时组装的车辆用遮阳装置20输送到车辆装配线。接着,将仍处于临时组装状态的输送来的车辆用遮阳装置20一套一套地组装到在装配线上运送的车辆的车体上。具体地,如图6所示,将临时组装的车辆用遮阳装置20首先置于后立柱11R和11L的前面位置,并且使右左导轨40R和40L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彼此相对,接着,将该状态的临时组装的车辆用遮阳装置20整个地装配在右左的后立柱11R和11L之间。
[0047] 这使各导轨40R和40L的外表面壁41接连地与安装托架47在右左的后立柱11R和11L的各内表面壁12上重叠。
[0048] 其后,实行将安装托架47螺栓连接至右左的后立柱11R和11L的内表面壁12上的紧固操作。这能够使右左导轨40R和40L被分别固定到右左的后立柱11R和11L的内表面壁12(参见图5)。其后,按需要将驱动单元60和卷绕装置30固定到车体上,从而完成将车辆用遮阳装置20组装到车体的过程。另外,在如此将车辆用遮阳装置20安装到车辆中时,卷绕装置30被置于例如右左的后立柱11R和11L下方的位置,使得插入轴33的沿车辆宽度方向突出的末端不会与后立柱11R和11L的内表面壁12干涉。
[0049] 如上所述,在实施方式1中,预先临时组装车辆用遮阳装置20,使得可以将整个车辆用遮阳装置20一起安装到车体上,从而实现良好的装配操作性。
[0050] 而且,即使右左导轨40R和40L处于临时组装状态,仍可以通过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相对于卷绕装置30移动车辆用遮阳装置20来调整导轨之间的相对距离。因此,即使归因于如后立柱11R和11L的倾斜等原因,导致后立柱侧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L1(内表面壁12之间的距离)小于导轨40R和40L侧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L2(外表面壁41之间的距离),也可以根据后立柱11R和11L侧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L1使导轨40R和40L侧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L2变窄。在该情况下,处于临时组装状态的整个车辆用遮阳装置20也可以因此被装配到后立柱11R和11L之间。
[0051] 在某些情况下,后立柱11R和11L侧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L1可能比导轨40R和40L侧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L2大。倘若如此,可以根据后立柱侧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L1使导轨40R和40L侧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L2变宽,从而可以将车辆用遮阳装置20不带间隙地装配到后立柱11R和11L之间。因此,各导轨40R和40L可以被刚性地固定到后立柱11R和11L的各内表面壁12。
[0052] 根据实施方式1,如上所述,即使车辆用遮阳装置20处于临时组装状态,也可以相应地调整导轨40R和40L之间的相对距离(沿车辆宽度方向的相对距离)。即使在后立柱11R和11L侧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L1与导轨侧40R和40L侧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L2存在尺寸差,也可以将车辆用遮阳装置20毫不费力地装配到两个后立柱11R和11L之间,从而实现优良的装配操作性。
[0053] 根据实施方式1,能够调整导轨40R和40L之间的相对距离的临时连接部80由具有通孔43的第一壁面部42R和42L以及具有插入轴33的第二壁面部32R和32L构成。根据该构造,可以以非常简单的方式构成临时连接部80,而不增加部件的数目,因而在成本性(cost performance)上是有效的。
[0054]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通孔43的孔形状和插入轴33的横截面形状均为多角形(具体为长方形)。因而,当临时组装车辆用遮阳装置20时,右左导轨40R和40L均被固定在由卷绕装置30的壳体31阻止右左导轨40R和40L转动的转动阻止状态。因此,当导轨40R和40L被固定到后立柱11R和11L时,导轨40R和40L之间的相对位置不会发生移位(如图4所示,从侧面方向观察,导轨40R和40L处于重叠状态)。因此,幕体21在展开时整齐地伸展,视觉效果良好。
[0055] 这里,假设没有提供任何用于限制相对位置的移位的手段,如图7所示,当右左导轨40R和40L被分别固定安装于后立柱11R和11L时,可能发生右左导轨40R和40L之间的相对位置的移位。因而,如图8所示,当幕体21展开时,在幕体21上可能出现斜跨幕体21的线U,然而,该情况不会在实施方式1的构造中发生。
[0056] 实施方式2
[0057] 现在参照图9和图10,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实施方式2中的车辆用遮阳装置100是对实施方式1中车辆用遮阳装置20的构造变型了滑动件150和用于使滑动件150沿导轨40R和40L往复移动的驱动单元160的构造。具体地,实施方式2使用的驱动单元160包括例如:电动机61;与未示出的电动机轴连接的输出皮带轮(pulley)66;内缆线72a到72c;以及管状缆线引导件71a到71c,用于允许各内缆线72a到72c较松地插入在缆线引导件71a到71c中。
[0058] 内缆线72a到72c由可挠曲的金属制线材制成。内缆线72a在其两端分别具有连接部73a1和73a2,其中一端与被装配到右导轨40R的滑动件150的上部连接。具有半圆形转向面的转向构件110R被安装于导轨40R的上部,使得从导轨40R的上表面侧拉出的内缆线72a经由该转向构件110R向外侧(图9中的右侧)转向180度,并且被沿着右导轨40R拉下至下侧。
[0059] 向下拉出的内缆线72a接着在导轨40R的下侧再次转向,并且朝向左导轨40L水平延伸。接着内缆线72a被从左导轨40L的下表面拉进左导轨40L,使得内缆线72a末端的连接部73a2与被装配到左导轨40L的滑动件150的下部连接。
[0060] 另外,缆线72a与滑动件150的连接结构示出在图10中。简言之,被分别装配到右左导轨40R和40L内的滑动件150为内部有空腔的箱形状。如图10所示,滑动件150在滑动方向上的两个壁面151和152中具有槽宽度较窄的拉出槽155,同时滑动件150还具有位于上侧壁面中的接收槽156。
[0061] 接收槽156向形成于壁面151和152的拉出槽155延伸,并且接收槽156的两端分别与拉出槽155连通。在接收槽156的中央形成有具有槽宽度较宽的插入部157。根据上述,连接部73a被构造成被插入到滑动件150的插入部157中然后从拉出槽155被向外拉,使得内缆线72a的一端可与滑动件150连接。这里,连接部73a是连接部73a1和73a2的总称。
[0062] 内缆线72b在其一端设置有与缆线72a上设置的连接部73a1相同形式的连接部73b,内缆线72b的一端与被装配到右导轨40R中的滑动件150的下部连接。内缆线72b在右导轨40R中延伸并且被从右导轨40R的底面拉出,内缆线72b的末端的块体74b被锁在输出皮带轮66中。
[0063] 内缆线72c在其一端设置有与缆线72a上设置的连接部73a2相同形式的连接部73c,内缆线72c的一端与被装配到左导轨40L中的滑动件150的上部连接。具有半圆形转向面的转向构件110L被安装于左导轨40L的上部,使得从左导轨40L的上表面侧拉出的内缆线72c经由该转向构件110L朝向外侧(图9中的左侧)转向180度,并且内缆线72c被沿着左导轨40L拉下至下侧。
[0064] 向下拉出的内缆线72c接着在左导轨40L的下侧再次被转向,并且朝向输出皮带轮66水平延伸。水平延伸的内缆线72c的末端的块体74c被锁在输出皮带轮66中。
[0065] 根据上述,左右滑动件与输出皮带轮66通过三根内缆线72a到72c被环状连接。因此,当输出皮带轮66由于通电电动机61的操作而沿正转方向(图9中的方向S)转动时,内缆线72b在内缆线72c被卷取的同时被放出。因此,右左滑动件150在导轨40R和40L内从导轨的下端侧向导轨的上端侧移动。这允许两个移动的滑动件150带动边缘框架25往上,使幕体21从卷绕装置30中被拉出并展开。因此,可以由幕体21覆盖后窗W。
[0066] 另一方面,当输出皮带轮66沿反向(图9中的方向Q)转动时,内缆线72b在内缆线72c被放出的同时被卷取。因此,右左两个滑动件150分别在各自的导轨40R和40L内从导轨的上端侧向导轨的下端侧移动。这允许处于展开状态的幕体21被卷绕装置30卷取,从而露出后窗W。
[0067] 另外,实施方式2中的车辆用遮阳装置100使用实施方式1中的临时连接部80。具体地,具有通孔43的第一壁面部42R和42L被分别设置在导轨40R和40L上。另一方面,具有插入轴33的第二壁面部32R和32L被分别设置在壳体31的两个轴端。第二壁面部32R和32L的各插入轴33被插入到第一壁面部42R和42L的通孔43中,使得导轨40R和40L与壳体31临时连接。另外,实施方式2中的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部件被标以相同的附图标记。
[0068] 实施方式3
[0069] 实施方式3中的车辆用遮阳装置200是对实施方式2中的车辆用遮阳装置100变型了临时连接部的构造。简言之,实施方式3中的临时连接部280由具有凸部220的第二壁面部205R和205L以及具有凸部槽143的第一壁面部142R和142L构成。
[0070]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1到图14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具体构造。由于根据实施方式3的车辆用遮阳装置200具有对称形状,所以图11到图14中仅示出了车辆用遮阳装置200的左半部分。另外,对实施方式3中的与实施方式1和2相同的部件标以相同的附图标记。
[0071] 如图11所示,第二壁面部205L被设置于构成卷绕装置30的壳体31的左轴端。在第二壁面部205L的上部一体地形成有悬伸部(overhanging part)210。悬伸部210在车辆宽度方向水平地朝外(图11中朝左)伸出,而在垂直方向上位于导轨40L的下部。
[0072] 另一方面,第一壁面部142L被安装于左导轨40L的下部。第一壁面部142L由托架构成,该托架为与左导轨40L分离的构件。第一壁面部142L从导轨40L的下部沿车辆宽度方向向内(图11中向右)突出,并且第一壁面部142L具有能与第二壁面部205L的悬伸部210大致重叠的尺寸。
[0073] 如图12所示,轴线221指向车辆前后方向的圆柱状凸部(columnar boss)220被形成于接近第二壁面部205L的悬伸部210的末端的位置。另一方面,用于插入凸部220的凸部槽143被形成于第一壁面部142L。将第一壁面部205L的悬伸部210与导轨40L侧的第二壁面部142L重叠,并把螺钉250旋拧到被插入到凸部槽143中的凸部220的末端,使得导轨40L可与卷绕装置30的壳体31的左轴端临时连接。
[0074] 如图11所示,凸部槽143具有沿车辆宽度方向较长的长孔,因而,即使在凸部220与凸部槽143临时连接之后,凸部220仍可在车辆宽度方向上沿着该凸部槽143移动。即使在临时连接之后,导轨40L也可以在车辆宽度方向上沿长孔移动。另外,导轨40R也被构造成通过具有与上述构造相同的构造的临时连接部280与壳体的右轴端临时连接。因此,与实施方式1和2中的临时连接部80类似,实施方式3中的临时连接部280也具有即使在临时连接之后也允许相应地调整导轨40R和40L之间的相对距离的机构。
[0075]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3的构造,整个第一壁面部142L和甚至导轨40L都可绕着凸部220的轴线221在与轴线221垂直的平面中转动。如图13和图14所示,右左导轨40R和40L因此均可以被折叠且与壳体31重叠。因此,该构造节省了空间,在发货前储存所生产的车辆用遮阳装置200以及在为了交货而运输车辆用遮阳装置200时,该构造具有维护和管理方面的优势。
[0076] 另外,优选使凸部220的外直径与凸部槽143的槽宽度(小直径)大致相同,并且,优选使凸部220的高度与凸部槽143的厚度相同。倘若如此,归因于凸部220与凸部槽143之间的装配动作,由壳体31侧的悬伸部210限制导轨40R和40L侧的第一壁面部142R和142L沿车辆前后方向的移动,与实施方式1和2类似,能够使右左两个导轨40R和40L相对于壳体31处于转动阻止状态(阻止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转动)。
[0077]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些精确的实施方式,例如,下述实施方式也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0078] (1)在实施方式1和2中,通孔43的孔形状和插入轴33的横截面形状为长方形,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其它非长方形的多角形也可阻止右左导轨40R和40L相对于卷绕装置30的壳体31转动。另外,通孔43的孔形状和插入轴33的横截面形状可为圆形。当为圆形时,如图15所示,可以设置多套(图15中为两套)通孔101和插入轴103,与实施方式1和2中的上述情况类似,也可以有效地阻止右左导轨40R和40L相对于卷绕装置30的壳体31转动。
[0079] (2)在实施方式1和2中,通过示例说明了临时连接部80,其中,在通孔43和插入轴33组成的一对中,通孔43被设置于导轨40R和40L侧的第一壁面部42R和42L,而插入轴33被设置于卷绕装置30侧的第二壁面部32R和32L。但是,临时连接部80不限于所示出的构造,也可以是如下的相反构造:通孔43被设置于卷绕装置30侧的第二壁面部32R和32L,而插入轴33被设置于导轨40R和40L侧的第一壁面部42R和42L。
[0080] (3)在上述实施方式3中,通过示例说明了临时连接部280,其中,在凸部220和凸部槽143组成的一对中,凸部220被设置于壳体31侧的第二壁面部205R和205L,而凸部槽143被设置于导轨40R和40L侧的第一壁面部142R和142L。但是,临时连接部280不限于所示出的构造,也可以是如下相反的构造:凸部220被设置于导轨40R和40L侧的第一壁面部142R和142L,而凸部槽143被设置于壳体31侧的第二壁面部205R和205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