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平原型垃圾填埋场的排水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910091122.5

文献号 : CN10167206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郭祥信徐文龙

申请人 : 城市建设研究院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原型垃圾填埋场的排水方法,将填埋场用隔水堤分割为若干单元,在填埋场外设置两根主管——雨水管和污水管,将来自填埋单元的污水导引到污水管,将来自非填埋单元的雨水导入雨水管。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在各单元中设置单元主管和单元支管,该单元支管为带孔的花管,各单元支管将雨水或污水汇集至单元主管,然后排至各单元之外。其中,单元主管通过阀门可选择地连通至雨水管或污水管。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将大面积垃圾填埋场中的污水产生量降到最低程度,从而大大缓解了污水处理的压力,具有很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权利要求 :

1.一种平原型垃圾填埋场的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填埋场用隔水堤(3)分割为若干单元,在所述填埋场外设置一个雨水管(18)和一个污水管(17),将来自填埋单元的污水导引到污水管(17),将来自未填埋单元的雨水导入雨水管(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原型垃圾填埋场的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各单元中设置单元主管(10)和单元支管(11),所述单元支管(11)为带孔的花管,将雨水或污水汇集至所述单元主管(10),并且,各个所述单元主管(10)通过阀门(15、16)可选择地连通至所述雨水管(18)或污水管(17),以便将来自所述填埋单元的污水输送到所述污水管(17),将来自所述未填埋单元的雨水输送到所述雨水管(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原型垃圾填埋场的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单元主管(10)与污水管(17)之间设置一个第一阀门(15),在每个所述单元主管(10)与雨水管(18)之间设置一个第二阀门(11),在雨天,为所述填埋单元打开所述第一阀门(15)而关闭所述第二阀门(16),使得污水通过所述污水管输送至污水处理场所;为未填埋单元关闭第一阀门而打开第二阀门,使得雨水通过所述雨水管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原型垃圾填埋场的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一单元外设置集水井(14),将各单元的污水或雨水排至集水井(14)中,再将各集水井(14)选择性地通过所述第一阀门(15)导入所述污水管(17)或通过所述第二阀门(16)导入所述雨水管(18)。

说明书 :

用于平原型垃圾填埋场的排水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垃圾填埋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垃圾填埋场的排水方法,更具体地涉及平原型垃圾填埋场的排水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在现有的垃圾填埋操作中,施工单位通常只是开辟出一块开阔地,然后将城市垃圾堆放在这里。有时在填埋场四周设置围堤,以防止出自填埋场的污水扩散到其他区域。这样的垃圾填埋场通常至少在10公顷以上,有的甚至达到几十公顷。目前,对于垃圾填埋场的排水设施没有采取特别措施来应对下雨天产生的大量污水。对于一个大面积的填埋场,如果遇到下雨天气,来自已经堆有垃圾区域的雨水成为污水,其扩散到填埋场的其他区域(尚未堆放垃圾),或者与该其他区域的雨水混合,使得来自整个填埋场的雨水皆变为污水,这无疑会大大增加污水处理的负担。况且,在雨水充沛的地区,常常会出现长时间下大雨的恶劣天气,在这种情况下,垃圾填埋场的污水处理设备远远达不到所需要的处理能力,而只能将污水排放至环境中,导致填埋场下游地区的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因此提出一种用于平原型垃圾填埋场的排水方法,以克服先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0004] 本发明的方法为,将填埋场用隔水堤分割为若干单元,在填埋场外设置两根主管——雨水管和污水管,将来自填埋区的污水导引到污水管,将来自非填埋区的雨水导入雨水管。
[0005]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在各单元中设置单元主管和单元支管,该单元支管为带孔的花管,各单元支管将雨水或污水汇集至单元主管,然后排至各单元之外。其中,单元主管通过阀门可选择地连通至雨水管或污水管。
[0006] 在一种更加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在每个单元主管与污水管之间设置一个第一阀门,在每个单元主管与雨水管之间设置一个第二阀门。在雨天,对于填有垃圾的填埋单元,打开第一阀门,关闭第二阀门,使得污水通过污水管输送至污水处理场所;对于未填垃圾的填埋单元,关闭第一阀门,打开第二阀门,使得雨水通过雨水管排出。
[0007] 在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在每一单元外设置集水井,将各单元的污水或雨水排至集水井中。再将各集水井选择性地通过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导入污水管或雨水管。这种方式的益处在于,通过集水井的中转,可以沉淀出水中的固体物或者分离出悬浮物,这样不至于堵塞管道。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在各单元中只设置多根带孔的花管,这些花管各自直接通向集水井。
[0008] 在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对于最先填埋垃圾的单元(第一单元)只设置集水井,而不设置阀门,该集水井可以直接通入污水管。
[0009] 在本发明的方法中,通常是沿着整个垃圾场的长度方向划分出多个单元。对于长度和宽度悬殊不大的大面积填埋场(例如长度和宽度皆在100米以上),可以沿第一方向将整个场地分为若干狭长区域,然后在将每一狭长区域分割为前述的若干单元。
[0010] 本发明的方法适用于平原型和坡地型垃圾填埋场的排水。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将大面积垃圾填埋场中的污水产生量降到最低程度,从而大大缓解污水处理的压力,具有很大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2]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如图1所示,整个垃圾填埋场被分为5个单元,单元之间被隔水堤3分割开,其中,第一单元1已经填满垃圾,第二单元2正在使用中,第三、四和五单元尚未使用。在各单元中设置单元花管12,这些花管直接连接到各单元外的集水井14中。除第一单元外,其余各个集水井分别通过第一阀门15和第二阀门16可选择性地与污水管17和雨水管18连通。而第一单元的集水井14则直接连通至污水管17,污水管的污水被排到污水处理场地进行净化处理。
[0014] 图2示出第二实施例。如图2所示,整个垃圾填埋场被分为5个单元,单元之间被隔水堤3分割开其中,第一单元1已经填满垃圾,第二单元2正在使用中,第三、四和五单元尚未使用。在各单元中设置单元主管10和单元支管11,该单元支管为带孔的花管,各单元支管11将雨水或污水汇集至单元主管10。除第一单元1外,其余各单元的主管皆通过第一阀门15和第二阀门16选择性地连通至污水管17和雨水管18。
[0015] 在一个未图示出的第三实施例中,可以采用第二实施例中的管道连接方式,而为各单元设置图1中示出的集水井14。
[0016] 以上只是根据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容易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实施例作多种变通,这些变通甚至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例如,可以在尚未填埋垃圾的单元不设置单元支管,而在准备填埋垃圾前铺设。
[0017] 同样容易理解的是,可以对各单元中管道的排布方式作各种适应性调整,只要能将落在该单元中的雨水收集至单元外部即可。
[0018]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遇到下雨天,操作人员只需要将未使用单元中的管道通过打开第二阀门16和关闭第一阀门15连通至雨水管18,将已使用单元的管道通过关闭第二阀门16和打开第一阀门15连通至污水管17即可。
[0019] 为了更进一步地减少污水产生量,在场地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先将已经堆满垃圾的单元覆盖起来,这可以通过在该单元的上表面覆盖上一层密实的土壤来实现。
[0020] 以上结合少数的典型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仅是出于示例的目的而不是限制本发明。应该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前提下,对于具体实施方式进行变化和修改。同样地,除了以上提到的实施方式,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中还可以发现许多具体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