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板体框架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780052007.6

文献号 : CN101678561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胁坂雅昭余亚超

申请人 : 大和房屋工业株式会社宝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一种建筑板体框架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该装置包括:一具有平面的墩座(20),墩座上的一端侧的基准位置上固定地设置接触面位于同一平面的多个角钢而构成的第一基准角钢群(30);具有与第一基准角钢群相同方向的接触面并且与第一基准角钢群以一定间隔设置的多个角钢构成的定位角钢群(50);相对于第一基准角钢群,具有大致成90度角的接触面,并且在墩座上的第一基准角钢群邻接的端侧位置上使其接触面位于同一平面地设置多个角钢而构成的第二基准角钢群(40);定位角钢群相对于第一基准角钢群为位置间隔调整部。建筑板体框架制造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对照定位角钢群的位置,对照第一基准角钢群设置纵向框架,对照第二基准角钢群设置横向框架,对照定位角钢群设置纵向框条,将纵向框架及横向框架分别设置于位于墩座的第一基准角钢群及第二基准角钢群的相反侧的角钢群上。该建筑板体框架制造装置及建筑板体框架制造方法可以制造各种形状的建筑板体框架。

权利要求 :

1.一种建筑板体框架制造装置,是制造矩形建筑板体框架的建筑板体框架制造装置,其特征如下,包括:具有平面的墩座;该墩座上的一端侧的基准位置上固定地设置接触面位于同一平面的多个角钢而构成的第一基准角钢群;具有与该第一基准角钢群相同方向的接触面并且与第一基准角钢群以一定间隔设置的多个角钢构成的定位角钢群;相对于所述第一基准角钢群,具有大致成90度角的接触面,并且在所述墩座上的第一基准角钢群邻接的端侧位置上使其接触面位于同一平面地设置多个角钢而构成的第二基准角钢群;所述定位角钢群相对于所述第一基准角钢群为位置间隔调整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板体框架制造装置,其特征如下:在所述定位角钢群上设置有装配了横向框条的横向框条设置角钢,在该横向框条设置角钢上设置有高度调整部。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板体框架制造装置,其特征如下:所述位置间隔调整部是由形成于所述墩座上的长圆孔和角钢及固定部构成,在所述长圆孔上设置所述角钢,通过所述固定部可以在所述长圆孔的较长方向上进行移动。

4.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板体框架制造装置,其特征如下:在所述墩座上的定位角钢群侧上,形成有用于在其移动范围内确定打墨位置的孔。

5.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板体框架制造装置,其特征如下:在所述墩座的一定位置上,形成有用于对照位置的孔。

6.一种建筑板体框架制造方法,是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板体框架制造装置制造矩形建筑板体框架的建筑板体框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对照所述定位角钢群的位置的位置对照步骤;对照所述第一基准角钢群设置纵向框架的纵向框架设置步骤;对照所述第二基准角钢群设置横向框架的横向框架设置步骤;对照所述定位角钢群设置纵向框条的纵向框条设置步骤;将纵向框架及横向框架分别设置于位于所述墩座的所述第一基准角钢群及第二基准角钢群的相反侧的角钢群上的纵横框架设置步骤。

说明书 :

建筑板体框架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建筑板体框架制造装置及建筑板体框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通常的建造方式,先完成基础浇筑而后进行结构的浇筑,楼面、屋面浇筑,内外墙体的砌筑及楼板浇筑,这些工作通常把最原始的材料运输到现场,在现场作业完成,由于这些材料用量及品种繁多,品质不一,同时受不同操作工人技术技能及外部环境影响各一,所以直接影响到建筑质量。

发明内容

[0003] 因此,为减少在建筑工地现场的作业,出现了采用可以建造具有一定质量的建筑物的建筑板体技术的工业化住宅,建筑板体必须符合各个住宅的要求,因此构成该建筑板体的建筑板体框架必须具有建筑板体的大小和长度。
[0004] 在制造大小和长度不同的建筑板体框架时,就必须使用可以对应各个大小尺寸的专用的制造装置。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用一个装置制造不同种类的建筑板体的建筑板体框架制造装置及建筑板体框架制造方法。
[0006] 上述问题可以通过下述的建筑板体框架制造装置解决:一种制造矩形的建筑板体框架的建筑板体框架制造装置,其特征如下,包括:具有平面的墩座;该墩座上的一端侧的基准位置上固定地设置接触面位于同一平面的多个角钢而构成的第一基准角钢群;具有与该第一基准角钢群相同方向的接触面并且与第一基准角钢群以一定间隔设置的多个角钢构成的定位角钢群;相对于所述第一基准角钢群,具有大致成90度角的接触面,并且在所述墩座上的第一基准角钢群邻接的端侧位置上使其接触面位于同一平面地设置多个角钢而构成的第二基准角钢群;所述定位角钢群相对于所述第一基准角钢群为位置间隔调整部。
[0007] 由于具备位置间隔调整部,可以调整制造的建筑板体框架中的纵向框条的固定位置,从而形成不同种类的建筑板体框架。
[0008] 同时,在所述定位角钢群中设置了用于设置建筑板体框架的横向框条的横向框条设置角钢,该横向框条设置角钢配置有高度调整部是较佳的方案,如此构成,则当在剖面呈C形的壳体的开口内组装其他壳体时,可以调整没有开口一侧的高度。
[0009] 此外,所述位置间隔调整部是由在所述墩座上形成的长圆孔、角钢群、固定部构成的,将所述角钢群配置于所述长圆孔中,通过所述固定部可以在所述长圆孔方向上移动是较佳的方案,通过设计,使角钢群沿着长圆孔的方向上移动,可以通过固定部固定并进行位置间隔的调整。
[0010] 在所述墩座上的定位角钢群侧的移动范围内形成有定位墨孔为较佳的方案,如此在配置于墩座两端侧的定位角钢群的移动范围内形成有定位墨孔,在该孔中立有用于打墨的枢杆,通过打墨从而可以很容易地将各角钢群移动到相同位置进行固定。
[0011] 此外,在所述墩座的一定位置上形成有用于确定位置的孔为较佳的方案,如此事先形成了用于确定位置的孔,则对照该孔可以进行在多个方位上确定位置,从而可以使墩座适应各种建筑板体框架的制造要求。
[0012] 此外,本发明的建筑板体框架制造方法是通过下述方案解决的:一种建筑板体框架制造方法,是采用一种建筑板体框架制造装置制造矩形建筑板体框架的建筑板体框架制造方法,其特征如下,所述建筑板体框架制造装置包括:具有平面的墩座;该墩座上的一端侧的基准位置上固定地设置接触面位于同一平面的多个角钢而构成的第1基准角钢群;具有与该第1基准角钢群相同方向的接触面并且与第1基准角钢群以一定间隔设置的多个角钢构成的定位角钢群;相对于所述第1基准角钢群,具有大致成90度角的接触面,并且在所述墩座上的第1基准角钢群邻接的端侧位置上使其接触面位于同一平面地设置多个角钢而构成的第2基准角钢群;所述定位角钢群相对于所述第1基准角钢群为位置间隔调整部。所述建筑板体框架制造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对照所述定位角钢群的位置的位置对照步骤;对照所述第一基准角钢群设置纵向框架的纵向框架设置步骤;对照所述第二基准角钢群设置横向框架的横向框架设置步骤;对照所述定位角钢群设置纵向框条的纵向框条设置步骤;将纵向框架及横向框架分别设置于位于所述墩座的所述第一基准角钢群及第二基准角钢群的相对侧的角钢群上的纵横框架设置步骤。
[0013] 根据这样的建筑板体框架制造方法,可以按顺序偏向一方地设置壳体,可以形成各种不同尺寸的建筑板体框架。
[0014] 发明效果
[0015] 根据本发明的建筑板体制造装置及建筑板体框架制造方法,可以制造各种形状的建筑板体框架。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墩座的概略的立体图。
[0017] 图2是建筑板体框架的示意图。
[0018] 图3是建筑板体框架的示意图。
[0019] 图4是装配有螺帽的壳体的示意图。
[0020] 图5是墩座上面的部分扩大图。
[0021] 图6是壳体组装的示意图。
[0022] 图7是壳体组装的示意图。
[0023] 图8是壳体组装的示意图。
[0024] 图9是壳体组装的示意图。
[0025] 图10是壳体组装的示意图。
[0026] 图11是建筑板体框架的制造步骤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以下,结合附图就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而且,以下说明的部件、配置等并不成为限定本发明的要素,在本发明的宗旨范围内可以作各种变更。
[0028] 本发明所涉及的建筑板体框架制造装置S是制造纵横矩形的建筑板体框架10的装置。
[0029] 建筑板体框架10是通过将具有一定剖面的钢材对应建筑板体的外形焊接成一定形状而连接而成的。本实施例中,建筑板体框架10呈矩形,外形高度的尺寸与建筑物的层高相对应。此外,宽度尺寸是按照建筑物的宽度可以由多个不同尺寸进行组合的尺寸。
[0030] 本实施例的建筑板体框架10是采用卷边槽钢(具有C形剖面)而形成的,但是也可以使用角钢材、沟形剖面材、棱柱体材等的钢材。此外,也可以使用铝材或其他合金等代替钢材,只要进行适当的防腐处理或电镀处理即可。
[0031] 图2是建筑板体框架10的例子的示意图。建筑板体框架10是由左右两侧的纵向框架12、13和上框架14及下框架15构成的矩形框体11,该框体11中纵向框条16及横向框条(中间框条)17以一定间隔联结。图2(A)是从室外所见的建筑板体框架10、图2(B)是从室内所见的建筑板体框架10,纵向框条16是配置在非均等分割框体11宽度的位置上。
[0032] 如图4所示,构成建筑板体框架10的纵向框架12、13、上框架14、下框架15、纵向框条16、横向框条17等的各个壳体F是由剖面呈C形(剖面是将英文字母C挤压成四角形的形状)的长尺形状的卷边槽钢形成,将横向框条17伸入两侧的纵向框架12、13的C形开口内进行固定。此外,同样地纵向框条16也是伸入上框架14及下框架15的C形开口内进行固定的,但是纵向框条16不是固定在建筑板体框架10的中央,而是固定在偏向纵向框架13一侧的位置上。
[0033] 而且,横向框条17是由通过纵向框条16的两条横向框条构成的,其中一侧的横向框条的两端分别伸入纵向框架13及纵向框条16的开口内进行固定的,但是另一侧的横向框条的一端是伸入于纵向框架12的开口内,另一端是通过与纵向框条16的开口背面侧进行焊接等方式进行固定的。
[0034] 而且,在建筑板体框架10的上面,即在上框架14的上面14a上,为了能够在建筑工地现场将建筑板体框架10连续地设置于上方的位置时吊起建筑板体框架10,在靠近纵向框架12、13的地方朝向上方形成有2个带螺母的孔18。该带螺母的孔18是用于在建筑工地现场将建筑板体框架10安装于建筑物的结构躯干上时固定吊环螺钉。
[0035] 更进一步地,在建筑板体框架10的左右两侧的纵向框架12、13的朝向室内侧的侧面12a、13a上,分别在上下各一个位置处形成有作为联结部的焊接螺母19,即在形成一体的建筑板体框架10的四角的四个位置上形成有焊接螺母19。
[0036] 必要的时候,如图4所示,事先在纵向框架12、13、上框架14、下框架15、纵向框条16、横向框条17等的壳体F的一定位置上形成孔,然后将螺帽91焊接于该孔上。在焊接壳体F形成建筑板体框架10时确定壳体F的位置,或在建筑工地现场将建筑板体框架10安装于建筑结构上时,可以通过螺丝螺母将该螺帽91固定设置于一定位置上。在联结相邻建筑板体框架10时,事先形成于壳体F上的孔位于C形开口的相对侧的面上。
[0037] 为了对准螺帽91和壳体F的焊接位置,通过如图5所示的墩座20的平面台22上形成的定位孔60和枢杆96进行螺帽91的焊接。该枢杆96的中央部形成有环状部96a,将枢杆96插入定位孔60时将环状部96a接触于平面台22的上面22a上,使得枢杆96不会从定位孔60上掉落下来。
[0038] 首先,将枢杆96放入定位孔60中,其次如图4所示,从壳体F的外侧将枢杆96插入形成于壳体F上的孔(图4中未表示),从壳体F的内侧将螺帽91安装于该枢杆96上,在壳体F的内侧焊接螺帽91。焊接后将枢杆96从壳体F中取出。此时,定位孔60的直径和枢杆96的下侧的直径相同、开于壳体F上的孔的直径与环状部96a的直径相同、螺帽91的孔的直径与枢杆96a的上侧的直径相同,如此通过将枢杆96插入这些孔中,可以使得壳体F上的孔与螺帽91的孔的中心重合而焊接螺帽。
[0039] 图3是建筑板体框架10的其他实施例的示意图,是设置了3条纵向框条16a、16b、16c的例子。而且,图3(A)是从室外所见的建筑板体框架10的示意图、图3(B)是从室内所见的建筑板体框架10的示意图。图2及图3所示的建筑板体框架10的纵向框条16、16a、
16b、16c是以不同间隔配置的。图2(A)所示的实施例中,右侧的纵向框架13与其紧邻的纵向框条16之间的间隔比另一边的纵向框架12与纵向框条16之间的间隔小。此外,在图
3(A)所示的实施例中,右侧的纵向框架13与其紧邻的纵向框条16c之间的间隔比其他相邻的纵向框条之间或纵向框条与纵向框架之间的间隔(纵向框条16a与纵向框条16b之间的间隔、纵向框条16b与纵向框条16c之间的间隔、纵向框条16a与纵向框架12之间的间隔)小。
[0040] 此外,与图2所示的相同,图3所示的建筑板体框架10中,在上框架14的上面14a上,带螺母的孔18是朝向上方而形成的,在纵向框架12、13的侧面12a、13a上形成有焊接螺母19。
[0041] 为了制造所述建筑板体框架1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建筑板体框架制造装置S,主要由具有平面的墩座20、角钢群30、40、50和定位孔60、打墨孔70构成的。
[0042] 如图1所示,墩座20是由座脚21和由座脚21支撑的上面为平面的平面台22构成的。该平面台22的大小比需要制造的最大尺寸的建筑板体框架10更大,平面台22的上面22a上装配有多个角钢群。本实施例的角钢群是由第一基准角钢群30、第二基准角钢群40和定位角钢群50构成的。此外在墩座20的平面台22的上面22a的一定位置上形成有定位孔60。图中所示的墩座20的大小只是示例,根据所制造的建筑板体框架10的大小可以进行适当的变更。
[0043] 构成角钢群的各角钢如图1及图6中所示,由L字状的板体构成,具有多个接触面。
[0044] 换言之,在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基准角钢群30,是在墩座20的端侧用于装置纵向框架12的基准位置上,固定装置具有角钢端部31b、32b、33b、34b的L字状的角钢31、32、33、34的,并且接触面31a、32a、33a、34a是朝向墩座20的中央侧而设置的。
[0045]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中间的可以自由装卸的固定角钢35、36通过螺丝螺帽将其固定面35b、36b安装于墩座上,接触面35a、36a和其他角钢一样是朝着墩座20的中央侧设置的。在本实施例中的固定角钢35、36的接触面35a、36a和固定面35b、36b上分别形成有孔,将螺丝螺帽安装于固定面35b、36b上的孔中,将固定面35b、36b固定在墩座20上。
[0046] 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基准角钢群40是由5个角钢41、42、43、44、45构成的,与所述固定角钢35、36相同,是由具有接触面41a、42a、43a、44a、45a和固定面41b、42b、43b、44b、45b的L字状的板体构成的,在墩座20上的与所述第一基准角钢群20的水平方向大致呈
90度角的端侧位置上配置有不同接触面41a、42a、43a、44a、45a。在这些第二基准角钢群40的接触面41a、42a、43a、44a、45a和固定面41b、42b、43b、44b、45b上,分别形成有各个孔,在固定面41b、42b、43b、44b、45b侧的孔中安装螺丝螺帽将固定面41b、42b、43b、44b、45b固定在墩座20上。如此,第二基准角钢群40可以从墩座20上自由装卸,因此可以对应制造的建筑板体框架10的上下框架14、15的长度装配在墩座上。
[0047] 此外,在与第一基准角钢群30的一定间隔的位置上,并排设置有定位角钢群50。本实施例中的定位角钢群50由呈L字状的8个角钢51~58构成,具有分别与第一基准角钢群30相同方向的接触面51a~58a。而且在所述角钢群50(51~58)之间,与固定角钢
35、36平行的方向上,分别成对地设置有横向框条设置角钢100,在横向框条设置角钢100上配置有高度调整部。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高度调整部是由高度调整板98构成的。
[0048] 而且,该定位角钢群50及横向框条设置角钢100分别具有位置间隔调整部R。定位角钢群50的位置间隔调整部R是由形成于墩座20的长圆孔94和横向框条设置角钢100以及作为固定部的螺丝螺帽95构成的。将各角钢51~58及横向框条设置角钢100装配于墩座20上的长圆孔94上,插入作为固定部的螺丝螺帽95的螺丝,通过墩座20内侧的螺帽(图中未表示)进行固定。通过这样的构成,旋松螺丝螺帽可以在形成于墩座20上的长圆孔94的较长方向上移动定位角钢群50及横向框条设置角钢100,进行安装位置的调整。
[0049] 在墩座20上的第二基准角钢群40的各个角钢42~44的设置位置的附近,在定位角钢群50的移动范围内即长圆孔94的较长方向的长度内,形成有用于确定打墨位置的打墨孔(打墨位置确定孔)。该孔是用于固定打墨用的线的孔,在打墨孔70中,安装图中未显示的螺钉,在安装于打墨孔70中的螺钉上缠上线并通过拉伸该线确定位置。据此,进行打墨,使得定位角钢群50及横向框条设置角钢100的各个接触面51a~58a及100a是被定位于与第一基准角钢群30的接触面31a~36a平行的位置上。如此,通过将用于安装螺钉的打墨孔70设置于一定位置上,可以准确地打上墨线。
[0050] 此外,如上所述事先在纵向框架12、13及上下框架14、15等的壳体F上形成孔,将螺帽91焊接在该孔上。如图5所示,在形成于墩座20上的定位孔60中插入枢杆96,从而在将壳体F设置于墩座20上时,是通过将该枢杆96嵌入形成于壳体F上的螺帽91中来确定壳体F的设置位置的。
[0051] 其次,就采用上述结构的建筑板体框架制造装置S制造建筑板体框架的方法进行说明。
[0052] 图11是制造建筑板体框架的步骤图,本实施例中的制造矩形建筑板体框架10的建筑板体框架制造方法,包括位置对照步骤、纵向框架设置步骤、横向框架设置步骤、纵向框条设置步骤、横向框条设置步骤、纵横框架设置步骤。
[0053] 如图10所示,位置对照步骤是将固定的第一基准角钢群30和以一定间隔设置的定位角钢群50对照纵向框架12的设置位置的步骤。因此,将确认孔(图中未示出)设置于定位角钢群50的各个角钢的角落而设置定位角钢群50,进行定位角钢群50的位置对照。
[0054] 其次,为了设置纵向框条16(16a、16b、16c)进行打墨。通过打墨确定基准位置,从而在后述的纵向框条设置步骤中设置纵向框条16(16a、16b、16c)。此时,根据纵向框条的种类,移动定位角钢群50的各个角钢51~58的位置,但是采用打墨孔70可以方便地调整至墨线位置。换言之,在墩座20的两端侧的打墨孔70中安装螺钉,在放入打墨孔70中的螺钉上缠上线并拉伸该线来确定位置。如此,通过将用于安装螺钉的打墨孔70设置于一定位置上,可以准确地打墨线。
[0055] 其次,如图1所示,将第二基准角钢群40沿直线设置于墩座20的端侧位置上,第二基准角钢群40的接触面41a~45a相对于第一基准角钢群30的接触面31a至34a略呈90度角。据此,可以确定矩形建筑板体框架10的纵向框架12和上框架14的两个边的基准位置。
[0056] 接着,进行纵向框架设置步骤。如图7所示,在该纵向框架设置步骤中,将纵向框架12的背面对准在第一基准角钢群30的接触面31a~34a上,使得开口朝向墩座20的中央而进行设置。接着,通过螺丝螺帽固定位于第一基准角钢群30中间的固定角钢35、36和纵向框架12。
[0057] 再则,进行横向框架设置步骤。如图8所示,在该横向框架设置步骤中,将横向框架(本实施例中为横向框架14)对准在第二基准角钢群40的接触面41a~45a上进行设置。此时,将上框架14和纵向框架12进行连接设置,进行位置的确定,通过焊接将上框架14和纵向框架12的连接部连接在一起。
[0058] 接着,进行纵向框条设置步骤。如图10所示,在纵向框条16的设置步骤中,对照定位角钢群50设置纵向框条16a~16c。此时,参考通过打墨而标有记号的线,沿着定位角钢群50及横向框条设置角钢100的各个接触面51a~58a、100a进行设置。
[0059] 然后,进行横向框条设置步骤。在横向框条设置步骤中,在横向框条设置角钢100之间设置横向框条17并通过焊接进行与纵向框架12、13及纵向框条16(16a~16c)连接的步骤。由于纵向框架12、13及纵向框条16(16a~16c)是具有开口且剖面呈C形状的壳体,因此当在该开口中连接横向框条17时,以及将横向框条17放入纵向框架12、13及纵向框条16(16a~16c)的C形开口内时,通过嵌入开口内,虽然在平面台22的上面22a可以保持一定间隔,但是在开口的相对侧的面上连接纵向框架12、13及纵向框条16(16a~16c)时,由于横向框条17会从平面台22的上面22a滑落下来,因此设置高度调整板98作为高度调整部。
[0060] 接着,进行纵横框架设置步骤。纵横框架设置步骤是通过上述各步骤,在作为基准的第一基准角钢群30及第二基准角钢群40上设置纵向框架12和上框架14,按顺序偏向一方地设置纵向框条16(16a~16c)及横向框条17后,在位于墩座20的第一基准角钢群30的相对侧的定位角钢57、58及配置横向框条角钢100上设置纵向框架13。进而在使得下框架15的两端连接于纵向框架12、13,并且朝向中央的面连接于纵向框条16(16a~16c)的端部的前提下设置下框架15,并将各连接部通过焊接进行连接。
[0061]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在一个方向上确定基准位置,基准位置侧与相对侧可以自由选定,事先设置各个壳体F。接着,在该墩座20上通过焊接组装各纵向框条和横向框条。此外,在设置纵向框条和横向框条时,也可以同时焊接壳体F上的螺母。但是,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只事先在壳体F(纵向框架12、13、上下框架14、15、纵向框条16、横向框条17)的一定位置上焊接螺母。
[0062] 而且,例如,如图9所示,自由端侧的纵向框架13的固定是将定位角钢群57的接触面57a(图9中未表示)和纵向框架连接在一起,以该定位角钢群57为基础通过虎钳97固定纵向框架13。则在通过虎钳固定后,通过焊接按顺序进行连接。而且结束焊接后,通过磨床进行打磨。
[0063] 如上所述,由于定位角钢群50的各角钢51~58可以自由移动,所以在各角钢间可以设定各种各样的宽度,可以任意确定纵向框架12、13及纵向框条16的设置位置。如此,进行位置对照,通过设置各壳体F,可以制造各种形状的建筑板体框架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