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及其卡片固定模块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810166117.1

文献号 : CN101685931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侯建宏黄秋郎

申请人 :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是一种电子装置及其卡片固定模块,该卡片固定模块用以固定一卡片。卡片固定模块具有一壳体、一卡片夹持组件以及一弹力元件。壳体具有一开口以及一通孔,通孔与开口相对。卡片夹持组件具有一本体部、一抵扣部以及一凸柱,抵扣部连接本体部,凸柱连接本体部,凸柱穿过通孔,卡片夹持组件于一第一位置以及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卡片夹持组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抵扣部抵接壳体,卡片收纳于壳体之中。弹力元件套设于凸柱之上,弹力元件对卡片夹持组件提供一弹力,以使卡片夹持组件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以将卡片推出开口。

权利要求 :

1.一种卡片固定模块,用以固定卡片,其特征是,所述卡片固定模块包括:

壳体,包括开口以及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开口相对;

卡片夹持组件,包括本体部、抵扣部以及凸柱,所述抵扣部连接所述本体部,所述凸柱连接所述本体部,所述凸柱穿过所述通孔,所述卡片夹持组件于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所述卡片夹持组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抵扣部抵接所述壳体,所述卡片收纳于所述壳体之中;以及弹力元件,套设于所述凸柱之上,所述弹力元件的一端接触所述壳体,所述弹力元件的另一端接触所述本体部,所述弹力元件对所述卡片夹持组件提供弹力,以使所述卡片夹持组件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以将所述卡片推出所述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片固定模块,其特征是,其中,所述弹力元件为压缩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片固定模块,其特征是,其中,所述壳体包括挡板,形成于所述壳体内壁,所述弹力元件的一端接触所述挡板,所述弹力元件的另一端接触所述本体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片固定模块,其特征是,其中,所述壳体还包括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位于所述壳体内壁,当所述卡片夹持组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抵扣部抵接所述突出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片固定模块,其特征是,其中,所述壳体还包括推压部,当所述卡片夹持组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推压部位于所述抵扣部的上方,当所述推压部被下压时,所述推压部推压所述抵扣部,使所述抵扣部产生弹性变形而脱离所述突出部,所述卡片夹持组件受到所述弹力元件的作用而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片固定模块,其特征是,其中,所述壳体具有U字形沟槽,形成于所述推压部周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片固定模块,其特征是,其中,所述壳体还包括连接口,形成于所述壳体之上,连接器从所述连接口进入所述壳体以连接所述卡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片固定模块,其特征是,所述卡片固定模块还包括卡片夹持套件,所述卡片夹持套件夹设于所述卡片夹持组件与所述卡片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卡片固定模块,其特征是,其中,所述卡片夹持套件呈矩形,所述卡片夹持套件包括凸块,形成于所述卡片夹持套件的角落,当所述卡片置入所述卡片夹持套件时,所述凸块对应接触所述卡片的缺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卡片固定模块,其特征是,其中,所述卡片夹持套件还包括卡勾,所述卡勾设于所述卡片夹持套件的边缘,当所述卡片置入所述卡片夹持套件时,所述卡勾抵接所述卡片以防止所述卡片脱出。

说明书 :

电子装置及其卡片固定模块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有关一种卡片固定模块,特别是有关一种用于固定用户身份模块卡(SIM卡)的卡片固定模块。

背景技术

[0002] 参照图1,其是显示已知的用户身份模块卡(SIM卡)的固定方式。在已知技术中,电子装置10具有一卡片容置槽11以及一定位板12。用户身份模块卡20插入固定于该卡片容置槽11之中。
[0003] 在已知技术中,当欲将用户身份模块卡20从卡片容置槽11取出时,需通过使用者手指的摩擦力将该户身份模块卡20推出,因此较不易取出。
[0004] 此外,已知的设计并不具有防呆设计,因此,当使用者将用户身份模块卡20以错误的方向插入该卡片容置槽11时,使用者并无法马上察觉其错误。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即为了欲解决已知技术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卡片固定模块,用以固定一卡片。卡片固定模块具有一壳体、一卡片夹持组件以及一弹力元件。壳体具有一开口以及一通孔,通孔与开口相对。卡片夹持组件具有一本体部、一抵扣部以及一凸柱,抵扣部连接本体部,凸柱连接本体部,凸柱穿过通孔,卡片夹持组件于一第一位置以及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卡片夹持组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抵扣部抵接壳体,卡片收纳于壳体之中。弹力元件套设于凸柱之上,弹力元件的一端接触壳体,弹力元件的另一端接触本体部,弹力元件对卡片夹持组件提供一弹力,以使卡片夹持组件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以将卡片推出开口。 [0006] 应用本发明的卡片固定模块,使用者仅需要按压推压部即可将卡片通过弹力弹出,因此取放卡片的方式较已知技术来的方便。
[0007] 此外,本发明的卡片固定模块具有凸块防呆设计,可避免使用者以错误的方向插入卡片。并且实施例的卡片固定模块具有卡勾可抵接卡片以防止卡片脱出。 附图说明
[0008] 图1所示为已知的用户身份模块卡(SIM卡)的固定方式;
[0009] 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卡片固定模块的分解图;
[0010] 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卡片固定模块的剖面图;
[0011] 图4A所示为当卡片夹持组件位于第一位置时,卡片固定模块的组合图; [0012] 图4B所示为当卡片夹持组件位于第二位置时,卡片固定模块的组合图; [0013] 以及
[0014] 图5所示为卡片夹持套件与卡片夹持组件的细部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参照图2,其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卡片固定模块100的分解图,包括一壳体110、一卡片夹持组件120、一卡片夹持套件130以及一弹力元件140。壳体110包括一上壳体111以及一下壳体112。卡片固定模块100收纳一卡片150。卡片固定模块100设于一电路板160之上。电路板160上并设有一连接器161,该连接器161伸入该壳体110之中并与该卡片150电性连接。
[0016] 参照图3,其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卡片固定模块100的剖面图。壳体110还包括一开口113、一通孔114以及一连接口115,该通孔114与该开口113相对。该连接器161从该连接口115进入该壳体110以电性连接该卡片150。
[0017] 卡片夹持组件120包括一本体部121、一抵扣部122以及一凸柱123,该抵扣部122连接该本体部121,该凸柱123连接该本体部121,该凸柱123穿过该通孔114,该卡片夹持组件120于一第一位置(图3所显示的位置)以及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该卡片夹持组件120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抵扣部122抵接该壳体110,此时该卡片150收纳于该壳体110之中。卡片夹持组件120的材质可以为金属。
[0018] 卡片夹持套件130夹设于该卡片夹持组件120以及该卡片150之间,其材质可以为金属。
[0019] 弹力元件140套设于该凸柱123之上,该弹力元件140的一端接触该壳体110,该弹力元件140的另一端接触该本体部121,该弹力元件140对该卡片夹持组件120提供一弹力,以使该卡片夹持组件120从该第一位置移动至该第二位置以将该卡片150推出该开口113。
[0020] 该弹力元件140为一压缩弹簧。该壳体110包括一挡板116,形成于该壳体110内壁,该弹力元件140的一端接触该挡板116,该弹力元件140的另一端接触该本体部121。 [0021] 参照图4A,其所示为卡片固定模块100的组合图,此时该卡片夹持组件120位于该第一位置。参照图4B,其所示为该卡片夹持组件120位于该第二位置而部分突出于该开口113。
[0022] 参照图4A,该壳体110还包括一推压部117以及一U字形沟槽118。U字形沟槽118形成于该推压部117周围。再参照图3,该壳体110还包括一突出部119,该突出部119形成于该壳体110内壁,当该卡片夹持组件120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抵扣部122抵接该突出部119,此时该推压部117位于该抵扣部122的上方。当该推压部117被下压时,该推压部117推压该抵扣部122,使该抵扣部122产生弹性变形而脱离该突出部119,该卡片夹持组件120受到该弹力元件140的作用而从该第一位置移动至该第二位置。 [0023] 该卡片夹持套件130连接该卡片夹持组件120并接触该卡片150。参照图5,其所示为卡片夹持套件130与卡片夹持组件120的细部结构。该卡片夹持套件130呈矩形,该卡片夹持套件130包括一凸块131,形成于该卡片夹持套件130的一角落,当该卡片150置入该卡片夹持套件130时,该凸块131对应接触该卡片150的一缺口151。借此,可防止使用者以错误的方向插入该卡片150(防呆)。该卡片夹持套件还包括卡勾132,卡勾132设于该卡片夹持套件130的一边缘,当该卡片150置入该卡片夹持套件130时,卡勾132可抵接该卡片150以防止该卡片150脱出。
[0024]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卡片固定模块,使用者仅需要按压推压部即可将卡片通过弹力弹出,因此取放卡片的方式较已知技术来的方便。
[0025]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卡片固定模块具有凸块防呆设计,可避免使用者以错误的方向插入卡片。并且实施例的卡片固定模块具有卡勾可抵接该卡片以防止该卡片脱出。 [0026] 虽然本发明已以具体的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项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仍可作出种种等同的改变或替换,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