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880022146.9

文献号 : CN101686881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野本贵志宇田匡志森田英明

申请人 :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提供褶裥的立起稳定性好、防侧漏效果好的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是纵长状的吸收性物品,具有:顶层、底层、具有设置在这两者之间的纵长状的吸收体(4)的吸收层、在顶层的纵向两侧部相互分离地形成并通过片状部件(9)具有中空部地形成的一对褶裥(5、5)以及从顶层和/或底层向吸收层的横向外方伸出形成的一对侧翼(6、6),一对褶裥(5、5)各自的片状部件(9)具有在皮肤抵接面侧形成凸状的立体形状部(10),立体形状部(10)通过在吸收性物品(1)的纵向延伸地形成的接合部(11)与顶层和/或底层接合,并构成中空部,接合部(11)包括形成立体形状部(10)的横向内方侧的端部的第一接合端部(10a)和形成立体形状部(10)的横向外方侧的端部的第二接合端部(10b),第一接合端部(10a)位于顶层的设置吸收体(4)的区域,第二接合端部(10b)在至少设置一对侧翼(6、6)的区域,位于顶层和/或底层上的吸收体(4)的外边的横向外方的区域。

权利要求 :

1.一种纵长状的吸收性物品,具有:具有至少一部分为透液性的顶片的顶层、具有不透液性的底片的底层、具有设置在这两者之间的液体保持性的纵长状吸收体的吸收层、一对褶裥以及一对侧翼,所述一对褶裥在所述顶层的纵向两侧部相互分离地形成、通过片状部件形成以具有中空部,所述一对侧翼是所述顶层和/或所述底层向所述吸收层的横向外方伸出而形成的,所述一对褶裥各自的所述片状部件具有在该吸收性物品的皮肤抵接面侧形成凸状的立体形状部,该立体形状部通过在该吸收性物品的纵向延伸地形成的接合部而接合于所述顶层和/或所述底层,同时构成所述中空部,所述接合部包括形成所述立体形状部的横向内方侧的端部的第一接合端部和形成该立体形状部的横向外方侧的端部的第二接合端部,所述第一接合端部位于所述顶层的设置所述吸收体的区域上,

所述第二接合端部在至少设置所述一对侧翼的区域,位于所述顶层和/或所述底层的比所述吸收体的外边更靠所述横向外方的区域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性物品的纵向两端部附近的所述第一接合端部和所述第二接合端部间的距离大于该吸收性物品的纵向中央部的该第一接合端部和第二接合端部间的距离,所述一对侧翼设置在该纵向中央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侧翼的至少其所述顶层侧的面通过所述片状部件形成。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褶裥分别具有多个弹性部件,该多个弹性部件设置在所述片状部件的表面或内部并沿着所述纵向设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褶裥分别具有多个弹性部件,该多个弹性部件设置在所述片状部件的表面或内部并沿着所述纵向设置。

说明书 :

吸收性物品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卫生巾、护垫、一次性尿布等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作为卫生巾等吸收性物品已知如下的纵长状的吸收性物品,具有透液性的顶层、不透液性的底层以及设置在该顶层和该底层之间的液体保持性的吸收层,并且,在纵向两侧部具有一对侧翼。这样的吸收性物品通常在使用时将一对侧翼折回、粘接固定在内裤等的裆部外面来使用。
[0003] 并且,为了提高吸收性物品的纵向两侧部的防漏性,已知的是在吸收性物品的两侧部形成向使用者的皮肤侧立起的褶裥。
[0004] 作为具有一对侧翼和一对立体褶裥的吸收性物品,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在立体褶裥的立起面的外面且以该立体褶裥的从基端部到前端部之间为基点设置一对侧翼的吸收性物品。
[0005]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10525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 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吸收性物品,通过折回一对侧翼时产生的向横向外方拉伸的力,防止与侧翼连设的立体褶裥向内侧倾倒。
[0007]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吸收性物品中,根据折回侧翼时拉伸侧翼的力的强度,有时立体褶裥向相反的外侧倾倒、在立体褶裥向外侧倾倒的状态下安装吸收性物品,这成为侧漏的原因。
[0008]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褶裥的立起稳定性好、防侧漏效果好的吸收性物品。
[0009] 本发明通过提供以下吸收性物品来实现上述目的,该吸收性物品是一种纵长状的吸收性物品,具有:顶层、底层、设置在这两者之间的吸收层、一对褶裥以及一对侧翼,上述一对褶裥在上述顶层的纵向两侧部相互分离地形成、通过片状部件形成以具有中空部,上述侧翼是上述顶层和/或上述底层向上述吸收层的横向外方伸出而形成的,上述一对褶裥分别在上述片状部件具有立体形状部的状态下,通过在该吸收性物品的纵向延伸地形成的接合部而接合于上述顶层和/或底层,同时构成上述中空部,上述立体形状部构成上述中空部,上述接合部包括形成上述立体形状部的横向内方侧的端部的第一接合端部和形成该立体形状部的横向外方侧的端部的第二接合端部,上述第一接合端部位于上述顶层的设置上述吸收体的区域上,上述第二接合端部在至少设置上述一对侧翼的区域,位于上述顶层和/或底层的比上述吸收体的外边更靠上述横向外方的区域上。
[0010] 更具体是本发明提供以下吸收性物品。
[0011] (1)一种纵长状的吸收性物品,具有:具有至少一部分为透液性的顶片的顶层、具有不透液性的底片的底层、具有设置在这两者之间的液体保持性的纵长状吸收体的吸收层、一对褶裥以及一对侧翼,上述一对褶裥在上述顶层的纵向两侧部相互分离地形成、通过片状部件形成以具有中空部,上述侧翼是上述顶层和/或上述底层向上述吸收层的横向外方伸出而形成的,上述一对褶裥各自的上述片状部件具有在该吸收性物品的皮肤抵接面侧形成凸状的立体形状部,该立体形状部通过在该吸收性物品的纵向延伸地形成的接合部而接合于上述顶层和/或底层,同时构成上述中空部,上述接合部包括形成上述立体形状部的横向内方侧的端部的第一接合端部和形成该立体形状部的横向外方侧的端部的第二接合端部,上述第一接合端部位于上述顶层的设置上述吸收体的区域上,上述第二接合端部在至少设置上述一对侧翼的区域,位于上述顶层和/或底层的比上述吸收体的外边更靠上述横向外方的区域上。
[0012] (2)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上述吸收性物品的纵向两端部附近的上述接合端部间距离大于该吸收性物品的纵向中央部的该接合端部间距离,上述一对侧翼设置在该纵向中央部。
[0013] (3)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上述一对侧翼的至少其上述顶层侧的面通过上述片状部件形成。
[0014] (4)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上述一对褶裥分别具有多个弹性部件,该多个弹性部件设置在上述片状部件的表面或内部并沿着上述纵向设置。
[0015]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褶裥的立起稳定性好、防侧漏效果好的吸收性物品。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卫生巾的自然状态的立体图。
[0017] 图2是图1所示的卫生巾在自然状态下从其顶片侧看的俯视图。
[0018] 图3是图2中的X-X线剖面图。
[0019]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0020] 图5是图2中的Y-Y线剖面图。
[0021] 图6是表示图1所示的吸收性物品上的第一接合部、第二接合部以及第三接合部设置的图。
[0022] 符号说明
[0023] 1卫生巾
[0024] 2顶片
[0025] 3底片
[0026] 4吸收体
[0027] 5褶裥
[0028] 6侧翼
[0029] 7后方副翼
[0030] 8防漏槽
[0031] 9片状部件
[0032] 10立体形状部
[0033] 11接合部
[0034] 12第三接合部
[0035] 13弹性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以下参照附图就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37]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卫生巾1,具有纵长形状,具有作为顶层的透液性的顶片2、作为底层的不透液性的底片3、作为设置在两者之间的液体保持性的吸收层的吸收体4。在卫生巾1的顶片2侧的纵向的两侧部,设置相互分离形成、通过片状部件9而形成中空部的一对褶裥5、5。一对褶裥5、5在吸收体4的侧边附近向皮肤抵接面侧立起。并且,在卫生巾1的纵向两侧部形成向横向外方伸出的一对侧翼6、6。
[0038] 顶层是构成在穿用吸收性物品时与使用者的皮肤抵接侧的面的层,在本实施方式中,顶层由顶片2和片状部件9构成。并且,顶层也包括设置在顶片和吸收体之间的第二片(无图示)。
[0039] 底层是构成吸收性物品的非皮肤抵接面侧的面的层,在本实施方式中,底层由底片3构成。
[0040] 吸收层包括吸收体4以及覆盖该吸收体4的芯包装材料(无图示)等。
[0041] 如图2所示,卫生巾1具有作为在穿用时与使用者的排泄部相对的部位的中央部A、在穿用时设置在比中央部A更靠使用者的腹部侧的前方部B以及穿用时设置在比中央部A更靠后背侧的后方部C。
[0042] 如图2和图3所示,顶片2覆盖吸收体4的整个上面。底片3覆盖吸收体4的整个下面。底片3在中央部A的位置、从吸收体4的侧边向横向外方伸出,形成一对侧翼6、6的一部分。并且,底片3在后方部C上也从吸收体4的侧边向横向外方伸出,形成一对后方副翼7、7的一部分。而且,在中央部A和后方部C,形成后述的一对褶裥5、5的片状部件9分别向横向外方伸出,形成一对侧翼6、6和一对后方副翼7、7的一部分。即,一对侧翼6、6和一对后方副翼7、7由片状部件9和底片3构成,将两者加以接合而形成。顶片2和底片3分别从吸收体4的前后端伸出,在该伸出部分相互接合。
[0043]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对侧翼6、6中的底片3的下面侧分别设置侧翼粘接部14、14。并且,在卫生巾1的本体部分(设置吸收体4的区域)中的底片3的下面侧设置本体粘接部15。本体粘接部15沿着卫生巾1的纵向设置两列。
[0044] 侧翼粘接部14以及本体粘接部15通过在底片3的下面侧涂敷热熔粘接剂而形成。
[0045] 如图3所示,在吸收体4的顶片侧,设置将吸收体4和顶片一体压实而形成的防漏槽8。如图2所示,上述的一对褶裥5、5位于防漏槽8的横向外方。防漏槽8在卫生巾1的纵中心线(无图示)上形成大致对称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防漏槽8由从前方部B一直设置到后方部C的第一防漏槽8a和设置在后方部C的第二防漏槽8b构成。第一防漏槽8a具有纵长的环形形状。另外,如图2所示,第一防漏槽8a在中央部A具有向横向外方弯曲成凸状的形状。第二防漏槽8b设置在第一防漏槽8a的外方,具有向着后方弯曲成凸状的形状。第二防漏槽8b的前端虽然分别位于第一防漏槽8a附近,但不与第一防漏槽8a连接。
[0046] 如图3和图4所示,设置在卫生巾1的两侧部的一对褶裥5、5由片状部件9形成。一对褶裥5、5具有片状部件9向作为卫生巾1的皮肤抵接面侧的厚度方向的外面侧形成凸状那样的立体形状部10,该立体形状部10通过向卫生巾1的纵向延伸形成的接合部11与顶层和/或底层接合。并且,该立体形状部10在其内部具有中空部地形成,形成具有立体形状的褶裥5。
[0047] 如图4所示,接合部11包括:形成立体形状部10的横向内方侧的端部的第一接合端部10a和形成立体形状部10的横向外方侧的端部的第二接合端部10b。并且,第一接合端部10a位于顶层上的设置吸收体4的区域上,第二接合端部10b在至少设置一对侧翼6、6的区域位于顶层和/或底层上的比吸收体4的外边更靠横向外方的区域。
[0048]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接合端部10b在卫生巾1的大致整个纵向区域,位于比吸收体4的纵长侧边更靠横向外方的底片3上的区域。第二接合端部10b位于底片3上的区域不仅包括通过片状部件9和底片3的接合而形成第二接合端部10b的情况,也包括通过设置在底片3上面的片状部件9或其他片与片状部件9的接合而形成第二接合端部10b的情况。
[0049] 第一接合端部10a所在的顶层处的吸收体4的设置区域由于存在有厚度的吸收体4而形成高刚性区域。而第二接合端部10b所在的区域未设置吸收体4,因此,与第一接合端部10a所在的区域相比是低刚性区域。
[0050] 如图3和图4所示,接合部11由形成在卫生巾1的横向内方的第一接合部11a和形成在该第一接合部的横向外方的第二接合部11b构成。并且,第一接合端部10a形成在第一接合部11a,第二接合端部10b形成在第二接合部11b。
[0051] 第一接合部11a是通过热压花加工来接合片状部件9和顶片2而形成的。第二接合部是利用热熔粘接剂接合折回的片状部件9彼此而形成的。
[0052] 在本实施方式中,从立体形状部10上的第一接合端部10a到第二接合端部10b的长度L1与作为第一接合端部10a和第二接合端部10b之间的距离的接合端部间距离L2的比(L1/L2)优选为2以上,更优选为2~15,尤其优选为5~11。
[0053] 并且,如图4所示,褶裥5的横向剖面形状具有大致Ω形状,即褶裥5的立体形状中的最大宽度L3大于接合端部间距离L2。
[0054] 在本说明书中,大致Ω形状包括在具有中空的立体形状的褶裥5的横向剖面、褶裥的最大宽度大于其下端部的宽度的形状,例如包括褶裥的剖面形状向横向外方或内方倾倒地倾斜的Ω形状。
[0055] 在从立体形状部10的第一接合端部10a到第二接合端部10b的长度L1相对于作为第一接合端部10a和第二接合端部10b之间的距离的接合端部间距离L2不到2的情况下,褶裥5不能形成具有充分的中空部的立体形状,不能得到良好的防侧漏效果。
[0056] 卫生巾1的纵向两端部侧的接合端部间距离L2b大于卫生巾1的纵向中央部A的接合端部间距离L2a(参照图6)。具体是,从提高褶裥5的立起稳定性的观点来看,卫生巾1的纵向两端部侧的接合端部间距离L2b优选比卫生巾1的纵向中央部A的接合端部间距离L2a大1~26mm。
[0057] 如图5所示,在一对褶裥5、5的各纵向两端部上形成第三接合部12,该第三接合部12是在接合部11的外方将片状部件9与顶层或底层接合。并且,第三接合部12的外侧端部12a与第一接合端部10a之间的距离L4比卫生巾1的纵向中央部A的接合端部间距离L2a长(参照图6)。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在第二接合部11b的横向外方,利用热熔粘接剂接合片状部件9彼此而形成第三接合部12。
[0058] 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褶裥5、5在纵向前端部和后端部通过第三接合部12与顶层接合,因此,在前端部和后端部,一对褶裥5、5不立起,不具有立体形状。即,在卫生巾1的纵向两端部,一对褶裥5、5形成平面形。并且,在未设置第三接合部12的卫生巾1的纵向前端部和后端部之间的区域,一对褶裥5、5向皮肤抵接面侧立起,形成中空的立体形状。
[0059] 形成第三接合部12的范围与卫生巾1的纵向两端部侧的具有接合端部间距离L2b的区域大致一致。
[0060] 卫生巾1的纵向两端部侧的具有接合端部间距离L2b的范围、即形成第三接合部的范围,在卫生巾1的前方部B优选从前端起40~70mm的范围。并且,在后方部C,优选从后端起70~120mm的范围。
[0061] 形成第三接合部12的范围在卫生巾1的前方部B从前端起不到40mm以及在后方部C从后端起不到70mm的情况下,存在具有立体形状的褶裥5的立起部分的长度增加、褶裥5有可能容易倾倒的问题。并且,在后方部C,存在具有立体形状的褶裥5碰到使用者的臀部而造成不适感的问题。
[0062] 形成第三接合部12的范围在卫生巾1的前方部B从前端起超过70mm以及在后方部C从后端起超过120mm的情况下,存在具有立体形状的褶裥5的立起部分的长度缩短、褶裥5的立起性降低、进而在穿用时贴合性降低的危险。
[0063] 并且,如图6所示,卫生巾1的纵向中央部A的接合部11的横向中心S1比第三接合部12的外侧端部12a和第一接合端部10a之间的中心S2更靠横向内方。具体是,接合部11的横向中心S1优选位于比第三接合部12的外侧端部12a和第一接合端部10a之间的中心S2更靠横向内方0.5mm~13mm左右。
[0064] 在一对褶裥5、5上设置多个弹性部件13。多个弹性部件13沿着卫生巾1的纵向隔开预定间隔地设置在片状部件9的表面或内部。多个弹性部件13以拉伸状态利用热熔粘接剂与片状部件9接合。在将多个弹性部件13与片状部件9接合时,从减少热熔粘接剂的涂敷面积来使皮肤触感好的观点来看,优选将热熔粘接剂涂敷在多个弹性部件13上,然后接合于片状部件9。
[0065]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至图5所示,在一对褶裥5、5上各设置6根弹性部件13,多个弹性部件13分别在横向大致等间隔地沿纵向设置在片状部件9上。并且,如图4所示,多个弹性部件设置在一对褶裥5、5的立体形状中的所有内侧侧部5a、顶部5b以及外侧侧部5c上。
[0066] 在设置在外侧侧部5c的多个弹性部件13中,设置在离第二接合端部10b最近位置的第一弹性部件13a比与第一弹性部件13a相邻的第二弹性部件13b更靠近卫生巾1的横向内方。并且,与第二弹性部件13b相邻的第三弹性部件13c比第二弹性部件13b更靠近卫生巾1的横向内方。即,第二弹性部件13b位于横向最外方,与第二弹性部件13b相邻的第一弹性部件13a和第三弹性部件13c位于其内方。
[0067] 本实施方式的卫生巾1,在外侧侧部5c,通过这样设置多个弹性部件13,可稳定地保持褶裥5的大致Ω形状。
[0068] 并且,与第二弹性部件13b的两侧相邻的第一弹性部件13a和第三弹性部件13c都位于第二弹性部件13b的横向内方,这样,本实施方式的褶裥5对来自横向的力的阻力增加。因此,即使卫生巾1受到横向的力时,具有立体形状的褶裥5也不容易倾倒。
[0069] 本实施方式的卫生巾1在以拉伸状态设置在片状部件9上的多个弹性部件13的收缩力的作用下,在自然状态下、在纵向具有向皮肤抵接面侧弯曲成凹状的形状。另外,自然状态是指在卫生巾1上没有作用除了重力以外的外力的状态。
[0070] 另外,从稳定地保持褶裥5的立体形状的观点来看,多个弹性部件13中的至少一部分优选设置在作为一对褶裥5、5的各侧部的内侧侧部5a或外侧侧部5c上。
[0071] 并且,从良好地保持褶裥5的立体形状的观点来看,多个弹性部件13的相互间隔优选为3~10mm,尤其优选为4~7mm。
[0072] 从稳定地保持褶裥5的立体形状的观点来看,设置在片状部件9上的多个弹性部件的数量优选为4~10根。在弹性部件13的数量为3根以下的情况下,存在不容易形成大致Ω形状、不易发挥防侧漏效果的危险。在弹性部件13的数量大于11根的情况下,褶裥5的刚性提高,存在皮肤触感差的危险。
[0073] 将多个弹性部件13设置在片状部件9上时的张力,优选从具有立体形状的褶裥5的顶部5b向着内侧侧部5a和外侧侧部5c逐渐增强。通过从顶部5b向着内侧侧部5a和外侧侧部5c逐渐增强,可形成受到横向的力更不容易倾倒的褶裥5。
[0074] 并且,所设置的多个弹性部件13的张力差优选在300gf/25mm以内。
[0075] 多个弹性部件的每一个具有有彩色,并且可透过片状部件9看见该多个弹性部件每一个上的有彩色。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弹性部件13的每一个使用蓝色作为有彩色。多个弹性部件13的颜色只要是白色以外的颜色,则没有特别的限制,但优选有辨别性和清洁感的颜色。
[0076] 并且,从容易透过片状部件9看见弹性部件13的有彩色的观点来看,片状部件9的颜色优选透明、半透明、白色等容易透过有彩色的颜色。
[0077] 这样,在具有立体形状的褶裥5上,通过透过片状部件9可看见具有有彩色的多个弹性部件13,即使是未形成本实施方式那样的自由端部的褶裥,也可在使用前向使用者传递在皮肤抵接面侧凸状的三维结构的立体感,因此,可对卫生巾1的侧部放心(对防侧漏放心),其结果,可使使用者对卫生巾1本身放心。
[0078] 如图4所示,一对褶裥5、5的每一个都具有折回片状部件9形成的双层结构部分。并且,将多个弹性部件13设置成夹在双层结构部分中的外层9a和内层9b之间。
[0079] 在本实施方式中,双层结构部分形成在褶裥5上的整个内侧侧部5a、整个顶部5b以及外侧侧部5c的上方侧。并且,将6根弹性部件13都设置成夹在双层结构部分中的外层9a和内层9b之间。通过涂敷在多个弹性部件13上的热熔粘接剂接合外层9a和内层9b。
[0080] 具有片状部件9和多个弹性部件13的褶裥5,从稳定地保持其中空的立体形状和良好的穿着感的观点来看,优选具有适当的刚性,但若刚性过高,则存在穿用时的穿着感变差的危险。
[0081] 并且,关于褶裥5的伸缩物性,使褶裥5向卫生巾1的纵向伸长5~50%时的应力优选为50~500gf/25mm宽度,尤其优选为100~300gf/25mm宽度。在应力低于50gf/25mm宽度时,褶裥5的伸缩力弱,褶裥5的立起性有变差的危险。在应力大于500gf/25mm宽度时,卫生巾1的纵向的弯曲增强,存在与使用者身体的贴合性降低的危险。
[0082] 以下就本实施方式的卫生巾的各构成的优选数值范围进行说明。
[0083] 从确保褶裥5的立起高度的观点来看,从立体形状部10上的第一接合端部10a到第二接合端部10b的片状部件9的长度L1优选为16~58mm,尤其优选为30~58mm。褶裥5的立起高度优选为10~30mm,尤其优选为15~25mm。在褶裥5的立起高度T不到10mm的情况下,防侧漏效果有下降的危险,同时有可能不能给使用者以具有充分的防侧漏功能这样的放心感。在褶裥5的立起高度T超过30mm的情况下,褶裥5对使用者身体的贴合性过强,吸收体4与使用者身体的贴合性有可能降低。
[0084] 从形成立起性好的褶裥5的观点来看,作为第一接合端部10a和第二接合端部10b之间距离的接合端部间距离L2优选为5~20mm,尤其优选为5~15m m。在接合端部间距离L2不到3mm的情况下,从卫生巾1的横向施加的力有可能使褶裥5容易倾倒。在褶裥5倾倒的情况下,倾倒的褶裥5有可能将吸收体4的吸收面盖住。在接合端部间距离L2大于20mm的情况下,褶裥5不容易形成中空部,并且褶裥5与使用者的身体之间容易产生间隙,防漏效果有可能下降。从防止褶裥5受到从卫生巾1的横向施加的力而容易变形的观点来看,褶裥5的立体形状的最大宽度L3必须大于作为第一接合端部10a和第二接合端部10b之间距离的接合端部间距离L2,具体是优选为5~38mm,尤其优选为6~30mm。
[0085] 第三接合部12的外侧端部12a与第一接合端部10a之间的距离L4优选为25~35mm。在第三接合部12的外侧端部12a与第一接合端部10a之间的距离L4超过35mm的情况下,构成褶裥5的片状部件9与使用者的皮肤的接触面积增大,有可能使穿着感变差。
[0086] 就本实施方式的卫生巾1的构成材料进行说明。
[0087] 顶片2例如可使用有孔或无孔的无纺布、多孔性塑料片。底片3例如可使用疏水性无纺布、不透水性塑料薄膜、无纺布和不透水性塑料薄膜的层叠片。并且,底片3也可使用防水性好的熔喷无纺布、强度高的纺粘无纺布夹住的SMS无纺布。
[0088] 吸收体4例如可使用由短纤浆或气流成网无纺布和高吸收聚合物形成的材料。
[0089] 吸收体4使用的短纤浆例如是化学纸浆、纤维素纤维、人造丝、醋酸纤维等人工纤维素纤维。气流成网无纺布例如是使浆和合成纤维热熔接、或利用粘合剂固定的无纺布。高吸收聚合物例如是淀粉类、丙烯酸类、氨基酸类的粒子状或纤维状的聚合物。
[0090] 片状部件9优选使用憎水性或疏水性的材料,具体可使用射流喷网无纺布、纺粘无纺布、热粘合无纺布、熔喷无纺布、针刺无纺布、热风无纺布等各种无纺布。构成无纺布的纤维材料可使用聚乙烯或聚丙烯等烯烃类、聚酯类、聚酰胺类等合成纤维,除此之外可使用人造丝或铜氨纤维等再生纤维、棉等天然纤维。
[0091] 弹性部件13只要是细长、进行伸缩的材料即可,可使用天然橡胶形成的线状橡胶、平型橡胶等或氨基甲酸乙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PE等热可塑性合成橡胶。更具体是,热可塑性合成橡胶例如是将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聚氨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乙烯-α烯烃共聚物等形成线状或成膜后裁成窄条。
[0092] 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卫生巾1将其纵长状的本体部分设置在内裤等内衣的裆部内面,将一对侧翼6、6向裆部外面侧折回、固定在内裤上。通过将设置在本体部分下面的本体粘接部15粘接固定在裆部内面,将设置在一对侧翼6、6下面的侧翼粘接部14、14粘接固定在裆部外面,从而固定卫生巾1和内裤。
[0093]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卫生巾1,形成褶裥5的立体形状部10上的第一接合端部10a位于高刚性区域即顶层上的设置吸收体4的区域,第二接合端部10b在至少设置一对侧翼6、6的区域,位于低刚性区域即比顶层和/或底层上的吸收体4的外边更靠横向外方的区域上。这样,通过第一接合端部10a位于高刚性区域,第二接合端部10b位于低刚性区域,本实施方式的卫生巾1的具有中空部的立体形状的褶裥5的立起稳定性有所提高。
[0094] 在穿用卫生巾1时,各种力施加在该卫生巾1上。尤其是在将侧翼6折回、粘接固定在内裤等的裆部外面时,由于侧翼6被向横向外方拉伸,因此,在卫生巾1上也向横向外方施加强大的力。这样,在向横向外方施加强大的力时,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卫生巾1,由于第一接合端部10a位于高刚性区域,因此,位于褶裥5的第一接合端部10a侧的内侧侧部5a不易受到向横向施加的力的影响。
[0095] 另一方面,由于第二接合端部10b位于低刚性区域,因此,位于第二接合端部10b侧的外侧侧部5c相对向横向施加的力容易使其形状变化等来吸收施加的力。
[0096] 这样,由于褶裥5的外侧侧部5c容易变形,而内侧侧部5a不容易受到施加在卫生巾1上的力的影响,因此即使向横向外方施加强大的力,具有中空部的褶裥5整体也不容易向横向外方倾倒,褶裥5的立起稳定性提高,进而防侧漏效果提高。
[0097] 并且,向卫生巾1施加向横向内方的力时,通过与上述相同的作用,褶裥5整体不容易向横向内方倾倒。
[0098] 而在现有的褶裥上,在向横向外方拉伸的力的作用下,褶裥常常向外方倾倒。并且,有时在褶裥倾倒的状态下安装在使用者的身体上,成为侧漏的原因。
[0099] 尤其是在具有侧翼6和立体形状的褶裥5的卫生巾1中,在利用一张片状部件9形成褶裥5和侧翼6的情况下,在折回侧翼6时将侧翼6向横向外方拉伸的力容易向与侧翼6一体形成的褶裥5传递,褶裥5容易向横向外方倾倒,但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卫生巾1,即使在利用一张片状部件9形成褶裥5和侧翼6的情况下,具有中空部的立体形状的褶裥5也不容易倾倒,立起稳定性好。
[0100] 并且,由于褶裥5的立体形状的内部形成中空,因此,褶裥5可与使用者的身体面状地贴合,并且,褶裥5的立体形状可柔性地追随使用者身体的活动,因此,可有效地防止卫生巾1的横向泄漏。并且,即使在向卫生巾1施加横向的力的情况下,具有中空部的立体形状的褶裥5也可吸收、缓冲施加的力,减少向吸收体4施加的力。结果是吸收体4不易变形,卫生巾1与使用者身体的贴合性提高。
[0101] 并且,接合部11由形成在卫生巾1的横向内方的第一接合部11a和形成在该第一接合部11a的横向外方的第二接合部11b构成,第一接合端部10a形成在第一接合部11a上,第二接合端部10b形成在第二接合部11b上。这样,第一接合端部10a和第二接合端部10b形成在彼此不同(分离)的接合部上,因此,褶裥5的内侧侧部5a更不易受到向横向施加的力的影响,褶裥5更不容易倾倒,并且,防侧漏效果也有所提高。
[0102] 从形成褶裥5的立体形状部10上的第一接合端部10a到第二接合端部10b的长度L1与作为第一接合端部10a和第二接合端部10b之间的距离的接合端部间距离L2的比为2以上,这样,稳定地形成一对褶裥5、5的立体形状,即使向卫生巾1施加横向的力时,褶裥5也不容易倾倒。
[0103] 并且,由于褶裥5的横向剖面形状是大致Ω形状,即,褶裥5的立体形状的最大宽度L3大于接合端部间距离L2,因此褶裥5的立起性提高。
[0104] 并且,由于卫生巾1的纵向两端部附近的接合端部间距离L2b大于卫生巾1的纵向中央部的接合端部间距离L2a地形成,因此,向横向拉伸的力从中央部向着两端部逐渐增强地施加在褶裥5上。因此,立体形状的褶裥5的立起稳定性提高,褶裥5不容易倾倒。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立起稳定性高的纵向中央部设置一对侧翼6、6,因此,在安装卫生巾1时,即使向一对侧翼6、6向着横向外方施加力时,褶裥5也不容易向外侧倾倒。
[0105] 并且,在一对褶裥5、5的各个纵向两端部,在接合部的横向外方形成将片状部件与顶层或底层接合的第三接合部12,通过将第三接合部12的外侧端部与第一接合端部10a之间的距离L4形成得比卫生巾1的纵向中央部的接合端部间距离L2a长,向横向拉伸的力从中央部向着两端部进一步逐渐增强地施加在褶裥5上。因此,立体形状的褶裥5的立起稳定性进一步提高,褶裥5更不容易倾倒。
[0106] 并且,接合部11的横向中心比第三接合部12的外侧端部与第一接合端部10a之间的中心更靠横向内方,因此,褶裥5的立体形状具有从其下端部向着上端部向横向外方倾斜的大致Ω形状。即,一对褶裥5、5形成倒八字。通过使一对褶裥5、5具有倒八字的形状,卫生巾1的防侧漏效果有所提高。
[0107] 并且,一对褶裥5、5分别具有多个弹性部件13,多个弹性部件13设置在片状部件9的表面或内部,同时沿着纵向设置,这样可稳定地保持褶裥5的具有中空部的立体形状。
[0108] 并且,全部或一部分多个弹性部件13通过设置在一对褶裥5、5各自的侧部,可更稳定地保持褶裥5的具有中空部的立体形状。
[0109] 并且,一对褶裥5、5分别具有折回片状部件9形成的双层结构部分,通过将多个弹性部件13夹在双层结构部分的层之间设置,设置了多个弹性部件13的褶裥5具有适度的刚性,因此,褶裥5的立起稳定性提高。
[0110] 并且,由于防漏槽8在中央部A具有向横向外方弯曲成凸状的形状,从而在受到来自卫生巾1的横向的力时,在作为排泄部相对区域的中央部A上褶裥5的立起稳定性进一步提高,防侧漏效果提高。而且,在来自横向的力的作用下,吸收体4容易向使用者的皮肤抵接面侧隆起,也起到了提高吸收体4和使用者的排泄部的密合性的效果。
[0111]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超出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更改。
[0112]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接合端部10b在卫生巾1的大致整个纵向,形成在吸收体4的纵向侧边的横向外方的底片3上的区域,但在至少作为与排泄部相对的部位的中央部A,即设置侧翼6的区域,设置在吸收体4的纵向侧边的横向外方上即可。
[0113]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褶裥5、5在片状部件9上配置有多个弹性部件,但也可以不使用多个弹性部件13而使用具有伸缩性的片等作为片状部件9。并且,也可以通过不具有伸缩性的片状部件形成一对褶裥5、5。
[0114]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一张片状部件9一体形成褶裥5和侧翼6,也可以用与构成褶裥5的片状部件不同的片形成侧翼6。
[0115] 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除了卫生巾,也可以是失禁垫、护垫、一次性尿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