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湖泊的生态控藻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910035725.3

文献号 : CN10169605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凌去非

申请人 : 苏州大学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湖泊的生态控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湖泊的敞水带或沿岸带设立围网区,围网网目为3~6厘米;在上述围网区内投放鳜30~75尾/公顷,翘嘴鲌30~75尾/公顷,以及河蚬50~100g/m2。本发明可以滤食蓝藻体,降低藻类生物量,降低水体中的N、P含量,削减水体营养负荷,且运行成本较低,具有良好的循环利用性与可操作性,有利于长期循环操作。

权利要求 :

1.一种湖泊的生态控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在湖泊的敞水带或沿岸带设立围网区,围网网目为3~6厘米;

(2)在上述围网区内投放鳜30~75尾/公顷,翘嘴鲌30~75尾/公顷,以及河蚬2

50~100g/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湖泊的生态控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鳜的规格为10厘米以上,翘嘴鲌的规格为15厘米以上,河蚬的规格为1~3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湖泊的生态控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围网区采用双层围网。

说明书 :

一种湖泊的生态控藻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环境生态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湖泊的生态控藻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富营养化是指生物所需的氮(N)、磷(P)等无机营养物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相对封闭的水体,在适宜的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下,引起藻类迅速繁殖,导致水华暴发的现象。同时,还可能导致水体溶氧量下降,水质恶化,甚至出现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0003] 我国是一个多湖泊的国家,湖泊总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0.8%,然而我国的湖泊环境非常脆弱,湖泊富营养化进程迅速,许多湖泊已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如武汉东湖、江苏太湖、南京玄武湖等。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及人类不当的生产活动等原因,我国大多数湖泊的正常功能已经受到严重的威胁,蓝藻水华频发,严重影响了湖区生态环境、居民生活、工农业发展及水体景观。2007年5月太湖蓝藻爆发,造成无锡市部分饮用水水源污染,100多万居民饮水困难,经济损失巨大。因此,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对太湖等湖泊水污染治理工作予以了高度的重视,各项污染治理工作已全面展开。而所有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削减水体营养负荷,降低藻类生物量,提高水体清洁度,增加生物多样性,恢复与重建健康水生态系统。
[0004] 在湖泊的生态修复技术方面,国内外很多学者进行了相当多的研究,大多数是联合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控制,例如:白鲢、花鲢等滤食性鱼类投放、浮游动物投放、螺类、河蟹、蚌等底栖动物投放、噬菌体等微生物投放、以及机械除藻等方法。上述方法的目的都是一样的,主要包括2个方面,一是尽量滤食蓝藻体,降低藻类生物量;二是降低水体中的N、P含量,削减水体营养负荷。对于降低藻类生物量,通常是利用螺类、河蟹、蚌等底栖动物进行消化去除;而对于降低水体中的N、P含量,首要的步骤是将其沉积于水底淤泥中,然后再慢慢消化,而沉积步骤通常可以通过2个方式来实现:一是自然沉积,二是滤食性鱼类的粪便沉积。
[0005] 现有的湖泊生态修复方法主要是利用大型贝类和滤食性鱼类混养的方法来消除蓝藻,然而该方法存在如下问题:(1)尽管大型贝类对藻类有一定的滤食能力,但大型贝类出水孔的排水作用较强,对水体底质有较大的搅动作用,使得水底淤泥中沉积的N、P发生扰动而进入水体,不利于水体中的N、P含量的降低;(2)由于白鲢、花鲢等滤食性鱼类在湖泊中不能自我繁殖,现有的方法是每年向湖泊中投放人工繁殖、并经池塘培育的滤食性鱼类,因而运行成本较高,不利于长期循环操作。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运行成本较低的湖泊的生态控藻方法,以降低水体的N、P含量和藻类生物量。
[0007]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湖泊的生态控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 (1)在湖泊的敞水带或沿岸带设立围网区,围网网目为3~6厘米;
[0009] (2)在上述围网区内投放鳜30~75尾/公顷,翘嘴鲌30~75尾/公顷,以及河2
蚬50~100g/m。
[0010] 上文中,所述围网区的面积根据湖泊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可以是建立一个或多个围网区。所述鳜、翘嘴鲌及河蚬都是现有的水生生物;其中,鳜、翘嘴鲌的放养主要是为了防止鲤、鲫等底层鱼类进入围网区吞食河蚬;而河蚬的作用主要是滤食蓝藻体,降低藻类生物量以及削减水体的N、P含量。
[0011]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鳜的规格为10厘米以上,翘嘴鲌的规格为15厘米以上,河蚬的规格为1~3g。
[0012]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围网区采用双层围网。这是为了更好的保证围网区不被破坏,防止鲤、鲫等底层鱼类进入围网保护区对河蚬的吞食。
[0013]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采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0014] 1.本发明采用河蚬作为消除蓝藻的主体,由于其体积较小,出水孔的排水作用较弱,对水体底质搅动作用较小,而且河蚬对水体中藻类的滤食作用及对水体中N、P的去除作用远远大于其对底质的搅动作用,这为削减水体营养负荷打下了基础。
[0015] 2.本发明利用河蚬消除蓝藻,代替了白鲢、花鲢等滤食性鱼类,由于河蚬在湖泊中能够规模化自然繁殖与增殖,且生命周期较长(一般在5年以上),在后期可以采用捕大留小的收获方式来实现密度控制,因而运行成本较低,具有良好的循环利用性,有利于长期循环操作。
[0016] 3.本发明可操作性强,且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因减少围网养殖而引起的渔业损失,使失去水面的渔民得到更多的经济补偿和从事贝类资源增殖与保护的就业机会。
[0017] 4.研究表明:河蚬的滤水率达6.42L/kg·min,第24h对藻类的消除率达到88.4±3.1%,远高于三角帆蚌、圆顶珠蚌、扭蚌等其它淡水贝类;此外,河蚬对底质营养盐的吸收降解作用大于促释放作用,因此可以作为优良的生态修复的生物种类。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0019] 实施例一
[0020] 一种湖泊的生态控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1] (1)河蚬资源增殖保护区选址:在湖泊敞水带,水深1~2米,无化学污染,底质淤泥厚度为5~20厘米;
[0022] (2)建立围网区:设内外两层墙网,外墙网:网目2a=6cm,网高为:最高水位+70cm,墙网用竹桩支撑,竹桩高度为最高水位+70cm,竹桩密度为1棵桩/m,下面是直径为20cm的主石龙与直径为15cm的副石龙;内墙网:网目2a=3cm,内墙网高为最高水位+70cm,墙网用竹桩支撑,竹桩高度为最高水位+70cm,密度为1桩/1.5m,下面是直径为20cm的主石龙与直径为15cm的副石龙,主、副石龙用贴地网相连,地网网目2a=3cm,地网宽0.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