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底板构造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910220840.8

文献号 : CN10174642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松山升平

申请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地板的上下震动的车身底板构造。在前部地板(11)的中央部设有前后延伸的通道部(11a),在前部地板(11)的左右端部,安装有前后延伸的边梁的边梁内部件(31、36),通道部(11a)和边梁内部件(31、36)由第一横梁(14、16)连结,该第一横梁在前部地板(11)上沿车宽方向延伸,在通道部(11a)上形成有台阶部(11j、11k),设在通道部(11a)内的通道内横梁(48)和前部地板(11)上的第一横梁(14、16)经由台阶部(11j、11k)而直线状地接合。

权利要求 :

1.一种车身底板构造,在地板的中央部设有前后延伸的通道部,在所述地板的左右端部安装有前后延伸的边梁,所述通道部和所述边梁由横梁连结,所述横梁在所述地板上沿车宽方向延伸,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道部上形成有台阶部,在所述通道部内设有连结通道部的左右侧壁的、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通道内横梁,该通道内横梁和所述地板上的横梁经由所述台阶部而直线状地接合,所述通道内横梁由纵壁和一体折弯形成在该纵壁的下部的底壁构成,

所述横梁被折弯成截面多边形形状,在被形成在该横梁上的棱线夹着的部位上开设谋求轻量化的轻量孔从而形成孔密集部,所述横梁具有前壁、从该前壁的上端向后方斜上方延伸的前倾斜壁、上壁、后倾斜壁,在该前倾斜壁上开设用于安装座椅的座椅安装孔,除该座椅安装孔的周边以外都开设有所述轻量孔从而形成孔密集部,在所述前壁上没有设置用于轻量化的孔密集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底板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横梁上安装所述座椅的前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底板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轻量孔为交错状排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底板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内横梁是向上开口的截面コ字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底板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的两端向上方倾斜,并与所述边梁所具有的边梁内部件的上面接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底板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横梁的中央与地板之间设有间隙,该横梁的中央不与地板结合。

说明书 :

车身底板构造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车身底板构造的改良。

背景技术

[0002] 作为以往的车身底板构造,公知有为了安装座椅而在地板上具有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座椅托架的构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3]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82720公报
[0004] 以下面的图8对专利文献1的图1进行说明。其中,已对附图标记进行了转换。
[0005] 图8是表示以往的车身底板构造的主要部位立体图,地板101包括在车宽方向中央前后延伸的中央通道102和设在该中央通道102的左右的地板部103、103,这些地板部103、103以后部作为座椅安装位置104,地板部103、103的后端部立起至中央通道102的高度,形成翘起部106。
[0006] 此外,在地板部103、103的各自的外侧缘设有边梁107、107,在车宽方向上延伸、供座椅的前部安装的前侧座椅托架111,其两端安装在中央通道102的侧面和边梁107的内侧面上,该前侧座椅托架111下面安装在地板部103上,此外,在车宽方向上延伸、供座椅的后部安装的后侧座椅托架112,其两端安装在中央通道102的侧面和边梁107的内侧面上,该后侧座椅托架112的下面安装在地板部103上,该后侧座椅托架112的背面安装在翘起部106上。
[0007] 作为前侧座椅托架111以及后侧座椅托架112,由于其内侧的端部只是接合在中央通道102的侧面上,因而难以充分确保接合部的刚性。关于该接合部的刚性,以图9、图10进行详细说明。
[0008] 图9是说明地板的通道部与横梁的接合部的刚性的立体图,地板121包括通道部122和设在该通道部122左右的地板主体123、123,在这些地板主体123、123的外侧缘分别安装有边梁125,供座椅的前部安装的前侧横梁126以及供座椅的后部安装的后侧横梁
127,各自的两端安装在通道部122的侧面和边梁125的内侧面上,下部安装在地板主体123上。
[0009] 图10(a)、图10(b)是表示图9所示的车身底板构造的剖面的说明图。图10(a)是图9的10-10线剖视图,在通道部122的内侧的内侧面上安装有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内侧横梁128。此外,附图标记131是安装在左右的地板主体123、123的下面上的加强部件。
[0010] 图10(b)是图10(a)的主要部位放大图,由于上述的前侧横梁126单纯地接合在通道部122的外侧面上,内侧横梁128也单纯地接合在通道部122的内侧面上,因此,形成于前侧横梁126的下方的封闭截面和形成于内侧横梁128的上方的封闭截面的边界处的接合部成为强度、刚性较低的脆弱部。
[0011] 其结果是,在图10(a)中,当地板121随着车体的上下震动而上下震动,则地板121容易以通道部122与前侧横梁126的接合部、通道部122与内侧横梁128的接合部为起点,以如箭头所示地折弯的方式大幅震动。

发明内容

[0012]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身底板构造,能够抑制地板的上下震动。
[0013] 技术方案1的发明是一种车身底板构造,在地板的中央部设有前后延伸的通道部,在地板的左右端部安装有前后延伸的边梁,通道部和边梁由横梁连结,该横梁在地板上沿车宽方向延伸,其特征在于,在通道部上形成有台阶部,设在通道部内的通道内横梁和地板上的横梁经由台阶部而直线状地接合。
[0014] 例如,当地板在上下方向上震动时,由于通道内横梁和地板上的横梁直线状地接合,由此,由于经由台阶部而作用于通道内横梁和地板上的横梁上的拉伸力,地板的上下方向的变位减小,此外,通过经由台阶部接合通道内横梁和地板上的横梁,台阶部成为三片重叠构造,不易在地板上的横梁与台阶部的接合部以及通道内横梁与台阶部的接合部产生折弯点。
[0015] 其结果是,地板不易在上下方向上震动。
[0016] 技术方案2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横梁被折弯成截面多边形形状,在被形成在该横梁上的棱线夹着的部位上开设有谋求轻量化的轻量孔。
[0017] 由于横梁的棱线主要确保刚性,因此即使在被棱线夹着的部位开设轻量孔对横梁刚性的影响也很小。
[0018] 技术方案3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横梁具有前壁和从该前壁的上端向后方斜上方延伸的前倾斜壁,在该前倾斜壁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座椅的座椅安装孔,除该座椅安装孔的周边以外都开设有轻量孔。
[0019] 例如在刹车时或车辆的碰撞时,向前的载荷从座椅传递至横梁,该载荷主要由前倾斜壁的座椅安装孔周边和前壁进行支承。
[0020] 技术方案4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横梁上安装座椅的前部。
[0021] 技术方案5的发明的特征在于,轻量孔没有设置在前壁上。
[0022] 技术方案6的发明的特征在于轻量孔为交错状排列。
[0023] 技术方案7的发明的特征在于,通道内横梁是向上开口的截面コ字状。
[0024] 技术方案8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横梁的两端向上方倾斜,并与边梁所具有的边梁内部件的上面接合。
[0025] 技术方案9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横梁的中央与地板之间设有间隙,该横梁的中央不与地板结合。
[0026] (发明的效果)
[0027] 在技术方案1的发明中,在通道部上形成有台阶部,设在通道部内的通道内横梁和地板上的横梁经由台阶部而直线状地接合,因此,能够抑制地板的上下方向的变位,能够抑制地板的上下震动,能够使乘坐舒适性提高。
[0028] 在技术方案2的发明中,横梁被折弯成截面多边形形状,在被形成在该横梁上的棱线夹着的部位上开设有谋求轻量化的轻量孔,因此,既能够通过轻量孔来谋求横梁的轻量化,又能够通过棱线确保横梁的刚性。
[0029] 在技术方案3的发明中,横梁具有前壁和从该前壁的上端向后方斜上方延伸的前倾斜壁,在该前倾斜壁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座椅的座椅安装孔,除该座椅安装孔的周边以外都开设有轻量孔,由此,能够以前倾斜壁的座椅安装孔周边和前壁对刹车时或车辆碰撞时从座椅传递至横梁的向前的载荷进行支承。

附图说明

[0030]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身底板构造的底部车体的立体图。
[0031]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横梁的立体图。
[0032] 图3是说明本发明的内侧横梁的说明图。
[0033]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内侧横梁的微细孔的配置的其他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0034]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身底板构造的剖视图。
[0035] 图6是图1的6-6线剖视图。
[0036] 图7是说明本发明的内侧横梁的刚性的图表。
[0037] 图8是表示以往的车身底板构造的主要部位立体图。
[0038] 图9是对地板的通道部与横梁的接合部的刚性进行说明的立体图。
[0039] 图10是表示图9所示的车身底板构造的剖面的说明图。
[0040] (附图标记的说明)
[0041] 11地板(前部地板)
[0042] 11a通道部
[0043] 11j、11k台阶部
[0044] 12、13边梁
[0045] 14、16横梁(第一横梁)
[0046] 41a、43a座椅安装孔
[0047] 41e前壁
[0048] 41f前倾斜壁
[0049] 48通道内横梁(内侧横梁)
[0050] 61轻量孔(微细孔)
[0051] 71~73、97、98棱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52]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中,附图是从附图标记的方向观察的。
[0053]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身底板构造的底部车体的立体图,图中的箭头(FRONT)表示具有底部车体的汽车的前方(以下相同)。
[0054] 底部车体10包括:前部地板11;以在车体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安装在该前部地板11的两端部的边梁12、13;以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在前部地板11的车宽方向中央部的通道部11a以及将边梁12、13分别左右连结的一对第一横梁14、16和一对第二横梁17、18;连结左右的边梁12、13并安装在前部地板11的后端的中部地板横梁21;以前后延伸的方式安装在前部地板11上的通道部11a的两侧的上面上的前部地板构件22、23,边梁12、13上分别安装有中柱24、26的下端。
[0055] 前部地板11包括通道部11a和设在该通道部11a的左右的地板主体11b、11c。
[0056] 边梁12包括:安装在前部地板11上的边梁内部件31;安装在该边梁内部件31上的边梁加强件32;安装在该边梁加强件32的外侧的边梁外部件(未图示),在边梁内部件31以及边梁外部件上安装有中柱24。
[0057] 同样地,边梁13包括边梁内部件36、边梁加强件37、边梁外部件(未图示),在边梁内部件36以及边梁外部件上安装有中柱26。
[0058] 第一横梁14包括:一端连结在通道部11a上的内侧横梁41;一端安装在该内侧横梁41的另一端上且另一端连结在边梁12的边梁内部件31上的外侧横梁42,为安装设在座椅(未图示)下部的左右一对的轨道(未图示)的前端部,在内侧横梁41的靠近通道部11a的斜面上开设有座椅安装孔41a,在外侧横梁42的斜面上开设有座椅安装孔42a。
[0059] 同样地,第一横梁16包括内侧横梁43和外侧横梁44,在内侧横梁43上开设有座椅安装孔43a(未图示),在外侧横梁44上开设有座椅安装孔44a。
[0060] 第二横梁17包括:一端连结在通道部11a上的内侧横梁46;一端安装在该内侧横梁46的另一端上且另一端连结在边梁12的边梁内部件31上的外侧横梁47,为了安装设在座椅(未图示)下部的左右一对的轨道(未图示)的后端部,在内侧横梁46的靠近通道部11a的上面上开设有座椅安装孔46a,在外侧横梁47的上面上开设有座椅安装孔47a。
[0061] 同样地,第二横梁18包括内侧横梁48和外侧横梁49,在内侧横梁48上开设有座椅安装孔48a(未图示),在外侧横梁49上开设有座椅安装孔49a。
[0062] 在上述的边梁内部件31以及边梁加强件32的内侧,在中柱24的前方以及后方且在第一横梁14以及中部地板横梁21的侧部分别安装有隔板51、52。
[0063] 这样,通过在第一横梁14以及中部地板横梁21的侧部设置隔板51、52,由此,例如在载荷从侧方输入到中柱24上时,能够将该载荷从边梁12经由隔板51、52有效地传递至第一横梁14以及中部地板横梁21。
[0064] 同样地,在边梁内部件36以及边梁加强件37的内侧也安装有隔板51、52(未图示)。
[0065]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横梁的立体图,第一横梁14包括内侧横梁41和外侧横梁42,内侧横梁41以及外侧横梁42都折弯形成为多边形形状。
[0066] 内侧横梁41上,部分地设有孔密集部63、64,在孔密集部63、64上开设有多个用于轻量化的微细孔61。
[0067] 图3的(a)~(c)是说明本发明的内侧横梁的说明图。
[0068] 在图3(a)中,内侧横梁41包括:前壁41e;从该前壁41e的上缘一体地向后方斜上方延伸的前倾斜壁41f;从该前倾斜壁41f的后缘一体地向后方延伸的上壁41c;从该上壁41c的后缘一体地向后方斜下方延伸的后倾斜壁41h;一体地设在前壁41e的下缘上的前凸缘41j;一体地设在后倾斜壁41h的下缘上的后凸缘41k。
[0069] 在前壁41e上,没有设置用于轻量化的孔密集部。这是因为,例如在刹车时或车辆的碰撞时,前壁41e与前倾斜壁41f的座椅安装孔41a的周边一同对从座椅作用于内侧横梁41上的向前的载荷进行支承。
[0070] 前倾斜壁41f上设有:用于安装座椅的座椅安装孔41a;开设有多个微细孔61的孔密集部63,其位于远离上述座椅安装孔41a的位置、即在规定载荷从使用座椅安装孔41a而安装的座椅作用在前倾斜壁41f上时不超过规定负荷的位置上。
[0071] 上壁41c上设有:各种零件的安装部66~68;孔密集部64;通道接合部41m,该通道接合部41m以在车体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在用于与前部地板11(参照图1)的通道部11a(参照图1)进行接合的内侧横梁41的内侧端部上。
[0072] 图中的附图标记71是前壁41e与前倾斜壁41f之间的棱线,72是前倾斜壁41f与上壁41c之间的棱线,73是上壁41c与后倾斜壁41h之间的棱线。
[0073] 这些棱线71~73是使内侧横梁41的刚性提高的部分,虽然在棱线71、72之间设有孔密集部63、在棱线72、73之间设有孔密集部64,但通过棱线71~73能够确保内侧横梁41的刚性。
[0074] 图3(b)是图3(a)的b向视图,作为后倾斜壁41h,由于作用于其上的负荷较低,因而在该后倾斜壁41h的整个面或大致整个面上设有孔密集部76。由此,能够增大内侧横梁41的轻量化重量。
[0075] 在上述的图3的(a)、(b)中,微细孔61没有开设在临接的零件的安装部、经由焊接的接合部以及棱线上。
[0076] 图3(c)是孔密集部63的主视图,微细孔61纵横并列地开设。
[0077] 令微细孔61的内径为D1,各微细孔61的间距为P1,则例如D1=3mm,P1=5mm。对于其他的孔密集部,与孔密集部63同样地开设有微细孔61。
[0078]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内侧横梁的微细孔的配置的其他实施方式的说明图,孔密集部63A上,交错状地开设有微细孔61。即,将三个微细孔61的各个中心连结的三角形是正三角形。
[0079] 令微细孔61的内径为D2,相邻微细孔61的中心间距离为P3,纵向并列的微细孔61之间的间距为P4,则例如D2=3mm,P3=5mm,
[0080] 图5的(a)、(b)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身底板构造的剖视图。
[0081] 图5(a)是图1的5-5线剖视图,在前部地板11的通道部11a的内侧,设有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通道内横梁78,该通道内横梁78将通道部11a的左右的侧壁11g、11h连结。
[0082] 通道内横梁78由纵壁78a和一体折弯形成在该纵壁78a的下部的底壁78b构成。此外,附图标记81是将前部地板11的左右的地板主体11b、11c的下面之间连结的加强部件。
[0083] 图5(b)是图5(a)的主要部位放大图,通道部11a具有分别水平地形成在侧壁11g、11h的高度的中间部的台阶部11j、11k,在这些台阶部11j、11k的上面11m、11m上配置有内侧横梁41、43的通道接合部41m、43m,在台阶部11j、11k的下面11n、11n上配置有设在通道内横梁78的底壁78b上的左右的通道接合部78e、78f,这些通道接合部41m和台阶部11j和通道接合部78e都被点焊焊接,此外,通道接合部43m和台阶部11k和通道接合部
78f都被点焊焊接。
[0084] 其结果是,如图5(a)所示,内侧横梁41的上壁41c与内侧横梁43的上壁43c经由通道内横梁78的底壁78b直线状地接合。
[0085] 由此,(1)内侧横梁41、通道内横梁78以及内侧横梁43直线状地连结,相对于车宽方向的拉伸力,其强度、刚性增加,例如在前部地板11上产生上下方向的震动时,能够减小前部地板11的上下方向的变位。
[0086] 而且,(2)通道接合部41m、台阶部11j以及通道接合部78e三片重叠,此外,通道接合部43m、台阶部11k以及通道接合部78f三片重叠,以往那样的通道部与横梁的接合部的折弯不易产生。
[0087] 由于以上的(1)和(2),能够抑制前部地板11的上下方向的震动,震动不易传递至安装在第一横梁14、16以及第二横梁17、18(参照图1)上的座椅,能够提高乘坐舒适性。
[0088] 图6是图1的6-6线剖视图(不过,以下所示的轨道92、螺栓94以及安装用托架96是图6中追加的),第一横梁14的内侧横梁41包括:前壁41e;从该前壁41e的上缘一体地向后方斜上方延伸的前倾斜壁41f;从该前倾斜壁41f的后缘一体地向后方延伸的上壁
41c;从该上壁41c的后缘一体地向后方斜下方延伸的后倾斜壁41h;一体地设在前壁41e的下缘上的前凸缘41j;一体地设在后倾斜壁41h的下缘上的后凸缘41k,在前倾斜壁41f上,为了安装座椅,详细地说为了安装座椅的左右的轨道91、92(只图示了其中一个附图标记92),设有供螺栓94穿插的座椅安装孔41a和将螺栓94拧住的螺母95,前凸缘41j以及后凸缘41k安装在前部地板11上。此外,附图标记96是设在轨道92上的安装用托架,以螺栓94被紧固在前倾斜壁41f上。附图标记97是前壁41e与前凸缘41j之间的棱线,附图标记98是后倾斜壁41h与后凸缘41k之间的棱线。
[0089] 图7是说明本发明的内侧横梁的刚性的图表,表示当从座椅侧向内侧横梁施加向前的规定载荷时,在内侧横梁上的座椅安装点(图6所示的座椅安装孔41a的位置,也可以是螺栓94或螺母95的位置)测定到的变位量。图表的纵轴表示安装点的变位量,以基体材料(没有对内侧横梁41(参照图3(a))设置孔密集部的材料)的变位量为100。
[0090] 比较例是对基体材料将其板厚减薄、谋求了轻量化的例子,实施例是本实施方式的内侧横梁41,比较例、实施例都对基体材料实施了100g的轻量化。
[0091] 在图表中,与比较例中对基体材料增加了36%的变位相比,在实施例中,对基体材料的变位仅限于6%的增加。
[0092] 这样,虽然仅对实施例进行了与比较例相同重量的轻量化,但与比较例相比能够减小变位,即能够提高刚性。
[0093] 如上述的图1、图5所示,在前部地板11的中央部设有前后延伸的通道部11a,在前部地板11的左右端部安装有前后延伸的边梁12、13,通道部11a和边梁12、13以第一横梁14、16被连结,其中,第一横梁14、16作为在前部地板11上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横梁,在上述的车身底板构造中,在通道部11a上形成有台阶部11j、11k,作为设在通道部11a内的通道内横梁的内侧横梁48和前部地板11上的第一横梁14、16经由台阶部11j、11k而直线状地接合,因此,能够抑制前部地板11的上下方向的变位,能够抑制前部地板11的上下震动,能够使车辆的乘坐舒适性提高。
[0094] 如上述的图2所示,第一横梁14、16被折弯成截面多边形形状,由于在通过形成在该第一横梁14、16上的棱线71~73、98夹着的部分上开设有多个作为谋求轻量化的轻量孔的微细孔61,因此,既能够通过微细孔61来谋求第一横梁14、16的轻量化,又能够通过棱线71~73、97、98来确保第一横梁14、16的刚性。
[0095] 如上述的图2、图6所示,第一横梁14、16具有前壁41e和从该前壁41e的上端向后方斜上方延伸的前倾斜壁41f,在该前倾斜壁41f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座椅的座椅安装孔41a,由于除该座椅安装孔41a的周边以外都开设有微细孔61,因此,能够以前倾斜壁41f的座椅安装孔41a周边和前壁41e对刹车时或车辆的碰撞时从座椅作用于第一横梁14、16上的向前的载荷进行支承。
[0096] 工业实用性
[0097] 本发明的车身底板构造适用于四轮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