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雷模拟装置及其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880103863.4

文献号 : CN10178491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名嘉丈博若狭强志有永真司

申请人 :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摘要 :

本发明实现落雷模拟的精度提高。本发明提供一种落雷模拟装置,其具有:存储装置(11),其存储落雷数据;设定部(12),其在模拟空间中设定模拟对象等;下行先导发展部(13),其从通过设定部(12)设定的落雷开始位置开始使下行先导发展;上行先导发展部(14),其在下行先导的前端和基准点的距离达到第一阈值以内的情况下,从在模拟空间中设定的各落雷候补点开始分别使上行先导发展;以及落雷地点认定部(15),其在下行先导的前端和任一上行先导的前端的距离达到第二阈值以内的情况下,将与该上行先导对应的落雷候补点认定为落雷地点。

权利要求 :

1.一种落雷模拟装置,其具备:

存储部,其存储根据自然界中发生的落雷的统计数据生成的落雷数据;

设定部,其在模拟空间中设定模拟对象、至少一个落雷候补点及基准点,并且设定落雷开始位置及雷电流峰值;

下行先导发展部,其从通过所述设定部设定的落雷开始位置开始使下行先导发展;

上行先导发展部,其在所述下行先导的前端和所述基准点的距离达到第一阈值以内的情况下,停止所述下行先导的发展,从在所述模拟空间中设定的各所述落雷候补点开始分别使上行先导发展;以及落雷地点认定部,其在所述下行先导的前端和任一所述上行先导的前端的距离达到第二阈值以内的情况下,将与该上行先导对应的落雷候补点认定为落雷地点,所述下行先导发展部及所述上行先导发展部基于存储于所述存储部的所述落雷数据,分别使所述下行先导及所述上行先导发展,所述上行先导发展部根据设定有所述落雷候补点的部位的物体着雷趋势使所述上行先导的发展状况变化,在所述存储部,将所述落雷数据与对着雷趋势造成影响的影响因素建立对应而存储,在通过所述设定部进行了模拟的条件设定的情况下,所述下行先导及所述上行先导使用与所述模拟的条件符合的落雷数据,分别使所述下行先导及所述上行先导发展,所述上行先导发展部基于以下的式子确定从各所述落雷候补点发展的所述上行先导,gLup=e×I×Kup(i)

在上述式子中,e、g是任意设定的常数,I是由所述设定部设定的所述雷电流峰值,Kup(i)是第i个所述落雷候补点的修正系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雷模拟装置,其中,在所述模拟空间中设定至少一台风车作为模拟对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雷模拟装置,其中,所述设定部基于存储于所述存储部的落雷数据,通过随机数设定所述落雷开始位置及所述雷电流峰值。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落雷模拟装置,其中,具备输入部,

所述设定部在从所述输入部输入了所述落雷候补点的情况下,根据从所述输入部输入的信息设定所述落雷候补点。

5.一种落雷模拟方法,其包括:

在模拟空间中设定模拟对象、至少一个落雷候补点及基准点,并且设定落雷开始位置及雷电流峰值的过程;

从设定的落雷开始位置开始使下行先导发展的过程;

在所述下行先导的前端和所述基准点的距离达到第一阈值以内的情况下,停止所述下行先导的发展,从在所述模拟空间中设定的各所述落雷候补点开始分别使上行先导发展的过程;以及在所述下行先导的前端和任一所述上行先导的前端的距离达到第二阈值以内的情况下,将与该上行先导对应的落雷候补点认定为落雷地点的过程,基于根据自然界中发生的落雷的统计数据生成的落雷数据,使所述下行先导及所述上行先导发展,将所述落雷数据与对着雷趋势造成影响的影响因素建立对应而存储,根据设定有所述落雷候补点的部位的物体着雷趋势使所述上行先导的发展状况变化,在进行了模拟的条件设定的情况下,所述下行先导及所述上行先导使用与所述模拟的条件符合的落雷数据,分别使所述下行先导及所述上行先导发展,基于以下的式子确定从各所述落雷候补点发展的所述上行先导,g

Lup=e×I×Kup(i)

在上述式子中,e、g是任意设定的常数,I是由所述设定部设定的所述雷电流峰值,Kup(i)是第i个所述落雷候补点的修正系数。

说明书 :

落雷模拟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落雷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作为有关落雷的模拟模型,已知有旋转球体法等。
[0003] 旋转球体法是基于电几何学模型的代表性的雷遮蔽模型,仅从作为雷的参数的电流峰值和物体的几何学形状求取雷击概率。旋转球体法中,使用根据电流峰值唯一地确定雷击距离(雷击最终飞出的距离)而对该雷击距离的范围内的物体进行雷击的思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4]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99942号公报
[0005] 但是,上述的旋转球体法中,由于仅基于构造物的电几何学模型来推测落雷地点,故而存在落雷模拟的精度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落雷模拟的精度的落雷模拟装置。
[0007]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手段。
[0008] 本发明提供一种落雷模拟装置,其具备:存储部,其存储根据自然界中发生的落雷的统计数据生成的落雷数据;设定部,其在模拟空间中设定模拟对象、至少一个落雷候补点及基准点,并且设定落雷开始位置及雷电流峰值;下行先导发展部,其从通过所述设定部设定的落雷开始位置开始使下行先导发展;上行先导发展部,其在所述下行先导的前端和所述基准点的距离达到第一阈值以内的情况下,从在所述模拟空间中设定的各所述落雷候补点开始分别使上行先导发展;以及落雷地点认定部,其在所述下行先导的前端和任一所述上行先导的前端的距离达到第二阈值以内的情况下,将与该上行先导对应的落雷候补点认定为落雷地点,所述下行先导发展部及所述上行先导发展部基于存储于所述存储部的所述落雷数据,分别使所述下行先导及所述上行先导发展。
[0009] 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设定部在模拟空间中设定包括模拟对象、至少一个落雷候补点、以及基准点、及落雷开始位置、以及雷电流峰值的初始条件。在进行初始条件设定后,通过下行先导发展部从该落雷开始位置发展下行先导。通过重复进行下行先导的发展,当发展的下行先导的前端和通过设定部设定的所述基准点的距离达到第一阈值以内时,停止下行先导的发展,接着,通过向上发展部从各落雷候补点分别发展上行先导。然后,这样处理而要发展的任一上行先导的前端和所述下行先导的前端的距离达到第二阈值以下时,通过认定部认定该上行先导的发展元即落雷候补地点为落雷地点。该情况下,下行先导发展部及上行先导发展部基于存储于存储部的根据自然界中发生的落雷的统计数据生成的落雷数据,分别使下行先导及上行先导发展,因此,能够得到反映了现实的落雷状况的精度高的模拟结果。
[0010] 在上述落雷模拟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上行先导发展部根据设定有所述落雷候补点的部位的物体着雷趋势使所述上行先导的发展状况变化。
[0011] 这样,由于根据设定有落雷候补点的部位的物体着雷趋势(例如与绝缘物相比,雷更容易落到金属上等)使上行先导的发展情况变化,故而能够使模拟更强地反映现实的落雷趋势。
[0012] 上行先导发展部例如使从设定于金属部件上的落雷候补点发展的上行先导的长度比从设定于绝缘体部件上的落雷候补点发展的上行先导的长度长。
[0013] 上述落雷模拟装置中,也可以是,在所述存储部,将所述落雷数据与对着雷趋势造成影响的影响因素建立对应而存储,在通过所述设定部进行了模拟的条件设定的情况下,所述下行先导及所述上行先导使用与所述模拟的条件符合的落雷数据,分别使所述下行先导及所述上行先导发展。
[0014] 例如,由于季节、地形等各种主要因素,着雷趋势不同。因此,将对着雷趋势造成影响的影响因素与落雷数据建立对应而存储,在执行模拟时,从存储部提取与模拟的条件设定(例如季节为夏季,场所为X市等)符合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对应的落雷数据。然后,使用提取的落雷数据,下行先导发展部及上行先导发展部分别使下行先导及上行先导发展。这样,由于仅使用与模拟的设定条件符合的落雷数据进行落雷模拟,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落雷模拟的精度。
[0015] 所述落雷模拟装置中,可列举例如风车作为模拟对象。
[0016] 所述落雷模拟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设定部基于存储于所述存储部的落雷数据,通过随机数设定所述落雷开始位置及所述雷电流峰值。
[0017] 这样,由于对于落雷开始位置及雷电流峰值也基于从落雷的统计数据生成的落雷数据进行设定,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模拟精度。
[0018] 所述落雷模拟装置中,也可以是,具备输入部,所述设定部在从所述输入部输入了所述落雷候补点的情况下,根据该输入信息设定所述落雷候补点。
[0019] 这样,通过具备输入部,用户可在模拟空间中所希望的场所设定落雷候补点。
[0020] 本发明提供一种落雷模拟方法,其包括:在模拟空间中设定模拟对象、至少一个落雷候补点及基准点,并且设定落雷开始位置及雷电流峰值的过程;从设定的落雷开始位置开始使下行先导发展的过程;在所述下行先导的前端和所述基准点的距离达到第一阈值以内的情况下,从在所述模拟空间中设定的各所述落雷候补点开始分别使所述上行先导发展的过程;以及在所述下行先导的前端和任一所述上行先导的前端的距离达到第二阈值以内的情况下,将与该上行先导对应的落雷候补点认定为落雷地点的过程,基于根据自然界中发生的落雷的统计数据生成的落雷数据,使所述下行先导及所述上行先导发展。
[0021] 本发明提供一种落雷模拟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下述处理:在模拟空间中设定模拟对象、至少一个落雷候补点及基准点,并且设定落雷开始位置及雷电流峰值的处理;基于根据自然界中发生的落雷的统计数据生成的落雷数据,从所述落雷开始位置开始使下行先导发展的处理;在所述下行先导的前端和所述基准点的距离达到第一阈值以内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落雷数据,从在所述模拟空间中设定的各所述落雷候补点开始分别使上行先导发展的处理;以及在所述下行先导的前端和任一所述上行先导的距离达到第二阈值以内的情况下,将与该上行先导对应的落雷候补点认定为落雷地点的处理。
[0022] 根据本发明,可达到能够提高落雷模拟的精度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3]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落雷模拟装置的硬件结构之一例的图;
[0024] 图2是将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落雷模拟装置的功能展开表示的框图;
[0025] 图3是表示存储于存储装置的落雷数据之一的雷电流峰值的频率分布之一例的图;
[0026] 图4是表示存储于存储装置的落雷数据之一即下行先导的发展垂直角的频率分布之一例的图;
[0027] 图5是用于对在模拟空间中设定的作为模拟对象的风车和设定在风车构造体上的多个落雷候补点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0028] 图6是用于对下行先导的发展方法及第一阈值进行说明的图;
[0029] 图7是用于对上行先导的发展进行说明的图;
[0030] 图8是用于对上行先导的发展及第二阈值进行说明的图;
[0031] 图9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落雷模拟方法的流程图的图;
[0032] 图10是表示将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模拟结果合计表示的模拟合计结果之一例的图。
[0033] 标号说明
[0034] 1 CPU(中央处理器)
[0035] 2 主存储装置
[0036] 3 辅助存储装置
[0037] 4 输入装置
[0038] 5 输出装置
[0039] 10 落雷模拟装置
[0040] 11 存储装置
[0041] 12 设定部
[0042] 13 下行先导发展部
[0043] 14 上行先导发展部
[0044] 15 落雷地点认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45]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落雷模拟装置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46] [第一实施方式]
[0047]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落雷模拟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0048]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落雷模拟装置10是计算机系统,其具备:CPU(中央运算处理装置)1、RAM(Random Access Memory)等主存储装置2、ROM(Read Only Memory)、HDD(Hard Disk Drive)等辅助存储装置3、键盘及鼠标等输入装置4、监视器及打印机等输出装置5等。
[0049] 辅助存储装置3中存储有各种程序,CPU1从辅助存储装置3向RAM等主存储装置2读出程序并执行,由此实现各种处理。
[0050] 图2是将落雷模拟装置10所具备的功能展开表示的功能框图。如图2所示,落雷模拟装置10具备:存储装置(存储部)11、设定部12(设定部)、下行先导发展部13、上行先导发展部14、以及落雷地点认定部15。
[0051] 在存储装置11中存储有进行落雷模拟时所需的各种数据。例如,作为其一,可列举出落雷数据。落雷数据是基于自然界中发生的落雷的统计数据而生成的数据,例如表示何种大小的雷以何种程度的频率发生且容易向哪一方向发展的数据。具体而言,将对图3所示的雷电流峰值(kA)、发生频率(%)、及累计(%)建立了对应的雷电流峰值的频率分布、图4所示的下行先导的发展垂直角的频率分布作为落雷数据的一部分存储于存储装置11中。
[0052] 设定部12如图5所示,在以三维表示的模拟空间中设定作为模拟对象的风车以及与该风车的周边地形相关的三维坐标,并且在这些模拟空间中设定至少一个落雷候补点P0-P8及一个基准点。而且,设定部12设定落雷开始位置及雷电流峰值。本实施方式中,设定落雷候补点P0作为基准点,但基准点和落雷候补点不一定一致也可以。
[0053] 对于上述风车以及与风车的周边地形相关的三维坐标及落雷候补点P0-P8,例如在进行模拟时,可以基于由用户从图2的输入装置4输入的三维数据进行设定,另外,在预先存储于存储装置11的情况下,也可以从这些存储装置11读出而进行设定。
[0054] 另外,对于落雷开始位置及雷电流峰值,可以设定由用户从图2的输入装置4输入的这些数据,也可以基于存储于存储装置11的落雷数据而使用蒙特卡洛法等统计地进行设定。例如,蒙特卡洛法是指通过进行几次使用了随机数的模拟而求近似解的计算方法。设定部12例如基于图3所示的雷电流峰值的频率分布,使用蒙特卡洛法设定雷电流峰值。这样,基于存储于存储装置11中的在自然界实际产生的落雷的统计数据,通过使用蒙特卡洛法等统计的方法设定落雷开始位置及雷电流峰值,由此,能够反应自然界的趋势,能够给予更符合现实的这些初始数据。由此,能够实现模拟精度的进一步提高。
[0055] 另外,也可以根据存储于存储装置11的落雷数据而设定落雷开始位置及雷电流峰值的任一个,并基于从输入装置4输入的数据设定另一个。
[0056] 下行先导发展部13使下行先导从通过设定部12设定的落雷开始位置发展。下行先导发展部13基于存储于存储装置11的落雷数据、例如图4所示的下行先导的发展垂直角的频率分布对发生概率进行加权,并使用蒙特卡洛法等概率统计理论使下行先导发展。
[0057] 具体而言,下行先导发展部13基于以下的(1)式求下行先导的步长Ls,并且,基于图4所示的下行先导的发展垂直角的频率分布,通过随机数决定下行先导的发展垂直角φ及发展水平角θ。
[0058] Ls=a×Ib×Kl (1)
[0059] 上述(1)式中,a、b为任意设定的常数,Kl是任意设定的修正系数,I是通过设定部12设定的雷电流峰值。如图6所示,下行先导发展部13在直至发展的下行先导的前端和对模拟对象即风车设定的基准点P0的距离达到第一阈值Rs以下前,重复进行下行先导的发展。
[0060] 第一阈值Rs被任意设定,例如用户也可以从输入装置4输入,另外,作为规定值也可以预先存储于存储装置11。另外,第一阈值Rs也可以基于以下所示的(2)确定。
[0061] Rs=c×Id×Ks (2)
[0062] 上述(2)式中,c、d是任意设定的常数,Ks是任意设定的修正系数,I是通过设定部12设定的雷电流峰值。
[0063] 上行先导发展部14在下行先导的前端和对模拟对象设定的基准点P0的距离为第一阈值以内的情况下,使上行先导从由设定部12设定的各落雷候补点P0-P8发展(参照图7)。
[0064] 上行先导发展部14基于以下的(3)式确定从各落雷候补点发展的上行先导。
[0065] Lup=e×Ig×Kup(i) (3)
[0066] 上述(3)式中,e、g是任意设定的常数,I是由设定部12设定的雷电流峰值,Kup(i)是第i个落雷候补点Pi的修正系数。即,修正系数Kup是对每个落雷候补点分别设定的值,且反映设定了各落雷候补点的部位的着雷趋势。例如,在绝缘物上设定了落雷候补点的情况下,将修正系数Kup(i)设定为相对较低,在金属上设定了落雷候补点的情况下,将修正系数Kup(i)设定为相对较高。另外,在虽然在金属上设定有落雷候补点但通过绝缘体覆盖的情况下,修正系数Kup(i)被设定为相对较低。
[0067] 这样,通过使修正系数Kup反映各落雷候补点的着雷趋势,可提高模拟的精度。关于上行先导的发展垂直角φ及发展水平角θ,例如对每个落雷候补点确定角度范围(例如±5deg)并在该范围内随机确定即可。另外,也可以与上述的下行先导相同地对每个落雷候补点通过模拟等预先设定上行先导的发展垂直角的频率分布,并基于该频率分布通过随机数确定。
[0068] 上行先导发展部14如图8所示,在直至下行先导的前端和从任一落雷候补点发展的上行先导的前端的距离达到第二阈值Rth以下前,重复进行上行先导的发展。
[0069] 第二阈值Rth是任意确定的值,也可以例如如下(4)式所示,对各落雷候补点分别设定。
[0070] Rth=Ls+Lup(i) (4)
[0071] 在此,Ls是下行先导的最后的步长,Lup(i)是从各落雷候补点发展的上行先导的最新的步长。
[0072] 落雷地点认定部15在通过上行先导发展部14发展的上行先导的前端和下行先导的前端的距离为第二阈值Rth以下的情况下,将与该上行先导对应的落雷候补点认定为落雷地点,并输出认定结果。
[0073] 从落雷地点认定部15输出的落雷地点例如在落雷模拟装置10所具备的显示器等输出装置5(参照图2)中显示,并且,作为模拟结果存储于辅助存储装置3或外部存储装置(省略图示)。此时,将作为模拟结果得到的落雷地点与得到该模拟结果时的条件例如由设定部12设定的落雷候补点的坐标数据、雷电流峰值I、落雷开始地点的坐标值、各下行先导及上行先导的各坐标值等在本次的模拟中设定的初始条件数据以及通过本次的模拟处理过程得到的各种数据建立对应而存储。
[0074] 接着,参照图9对在上述的落雷模拟装置10所具备的各部分中执行的处理内容进行说明。另外,通过图2所示的各部分实现的后述各种处理,通过图1所示的CPU1向主存储装置2读出并执行存储于辅助存储装置3的落雷模拟程序来实现。
[0075]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例示了以风车为模拟对象的情况进行说明。
[0076] 首先,通过设定部12进行初始条件的设定(图9的步骤SA1)。具体而言,在由三维表示的模拟空间中,设定作为模拟对象的风车以及与该风车的周边地形相关的三维坐标,并且,在这些模拟空间中设定落雷候补点P0-P8。进而设定落雷开始位置、雷电流峰值、及基准点。
[0077] 设定初始条件后,通过下行先导发展部13使下行先导从落雷开始位置发展(步骤SA2)。每发展一次下行先导,就判断发展的下行先导的前端和基准点的距离L1是否为第一阈值Rs以下(步骤SA3),若比第一阈值Rs大,则返回步骤SA2,再次进行下行先导的发展。另一方面,在步骤SA3中,在发展的下行先导的前端和基准点的距离L1为第一阈值Rs以下的情况下,停止下行先导的发展,开始上行先导发展部14进行的上行先导的发展(步骤SA4)。由此,从各落雷候补点P0-P8分别发展上行先导。
[0078] 上行先导在各落雷候补点P0-P8每发展一次时,就分别判断发展的各上行先导的前端和下行先导的前端的距离L2是否为第二阈值Rth以下(步骤SA5),在全部的落雷候补点上,若上述距离大于第二阈值Rth,则返回步骤SA4,上行先导的发展在各落雷候补点P0-P8再次进行。另一方面,在步骤SA5,在任一上行先导的前端和下行先导的前端的距离L2为第二阈值Rth以下的情况下,停止上行先导的发展,并且,通过落雷地点认定部15将与成为第二阈值Rth的上行先导对应的落雷候补点认定为落雷地点,并输出认定结果(步骤SA6)。其结果是,模拟结果被显示于显示器等输出装置5(参照图1)中,并且作为模拟结果而存储于辅助存储装置3或外部存储装置中。图10表示将本实施方式的模拟结果合计表示的模拟合计结果之一例。
[0079] 如以上所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模拟装置、方法及程序,基于根据存储于存储装置11的在自然界收集的原始数据而生成的落雷数据进行落雷模拟,因此,能够得到符合现实的精度高的模拟结果。
[0080] 另外,通过对每个落雷候补点设定修正系数,在上行先导发展时,可反映设定有各落雷候补点的部位的落雷趋势。由此,可使模拟结果反映各落雷候补点的落雷趋势。
[0081] 作为这样的本实施方式的落雷模拟装置的用途,例举下述情况作为一例:例如假设对多个落雷候补点中的一部分设定了避雷针的情况,在该条件下进行上述的落雷模拟,确认向设定了避雷针的落雷候补点的落雷频率(落雷补足率),由此验证避雷针的设置位置是否最合适。
[0082] 另外,通过将上述模拟结果用作田口方法(Taguchi Methods)等公知的最优化方法的输入参数而进行最优化处理,也可以得到模拟空间、或模拟对象中的避雷针等最佳配置位置。
[0083]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仅在作为模拟对象的风车上设定了落雷候补点,但取而代之,在模拟空间中配置了周边的地形且在周边配置了构造物的情况下,也可以对于这些构造物、地面设定落雷候补点。这样,通过不仅考虑到作为模拟对象的风车而且也考虑到其周边,也可以对周边发生落雷的概率进行求取。
[0084] 特别是在一定区域中建造有多个风车的风力田等中,也可以考虑在风力田内建设避雷铁塔来代替对各风车设定避雷针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对风力田内设置的多个风车、避雷铁塔设定落雷候补点,能够掌握风力田一带的落雷的状况。
[0085] [第二实施方式]
[0086] 接着,对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87] 例如,根据季节、地形等各种因素,落雷趋势不同。因此,将对落雷趋势造成影响的影响因素与落雷数据建立对应而存储于存储装置11中,在执行模拟时,从存储装置11读出与符合要进行模拟的条件(例如季节为夏季,场所为X市等)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对应的落雷数据,并使用这些落雷数据进行上述模拟。作为影响因素,例如可列举出季节、极性比率、雷放电持续时间、多重雷发生概率、雷云高度、雷云袭来方向、大地落雷密度、年内雷雨天数等。
[0088] 具体而言,对每个季节、地形等影响因素作出图3所示的雷电流峰值的频率分布、图4所示的下行先导的发展垂直角的频率分布,并将这些存储于存储装置11。在模拟开始时,在从输入装置4(参照图2)等输入模拟条件例如特别规定“夏季”、“X市”等影响因素的信息的情况下,设定部12、下行先导发展部13、上行先导发展部14从存储装置11读出由指定的影响因素特别规定的落雷数据,并使用读出的落雷数据进行与上述相同的设定处理、下行先导的发展、上行先导的发展。
[0089] 这样,基于模拟条件特别规定对落雷趋势造成影响的影响因素,且仅使用符合该影响因素的落雷数据进行落雷模拟,由此可进一步提高模拟的精度。
[0090] [第三实施方式)
[0091] 接着,对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落雷模拟装置进行说明。
[0092] 本实施方式中,使用最优化计算方法将使上行先导发展时使用的上述修正系数Kup(i)最优化。
[0093] 具体而言,将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落雷模拟重复进行规定次数,求解各落雷候补点的落雷补足率。然后,提供该落雷补足率作为最优化计算的初始值,对每个落雷候补点求解使落雷概率趋于文献值的修正系数。这样,通过将修正系数最优化,能够进一步提高落雷模拟的精度。
[0094] 另外,在进行上述最优化计算时,可以提供对落雷趋势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即地形及周边环境、例如地形(例如陆上、海上等)、风条件、标高、周围地形的起伏、风车的形状/配置、独立避雷铁塔的形状及配置、周围的构造物的形状及配置、风车叶片表面状态(盐分污损状态、水滴付着、结冰等)、土壤的电阻率、各种设备的设置电阻等作为参数。
[0095]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述,但具体的结构不限于该实施方式,也包括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的设计变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