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链起重机设备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010004909.6

文献号 : CN101786573A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J·卡斯帕P·基特施泰纳

申请人 : 科尼起重机设备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链起重机设备。一种双链起重机具有能伸缩地延伸和收缩的提升梁,其中,载重链分别延伸到带钩滑车,该带钩滑车在形成提升梁的两个伸缩部分的端部附近悬挂于该提升梁下方。伸缩部分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另一链条改变。用于改变提升梁长度的链条延伸跨过链轮,该链轮与另一链轮没有旋转间隙地连接,所述另一链轮用作相应的伸缩式提升梁部分的带钩滑车的载重链所用的锚定器。

权利要求 :

1.一种双链起重机设备,具有:

能调节长度的提升梁(4),包括第一提升梁部分(13)和第二提升梁部分(14),所述第一提升梁部分(13)和第二提升梁部分(14)相互连接,使得它们能够相对于彼此沿纵向运动,其中,每个提升梁部分(13、14)具有定位成位于另一提升梁部分(13、14)近处的端部和相对于所述另一提升梁部分(13、14)的末端;

第一链轮组(39),包括两个同轴布置的链轮,所述两个链轮没有旋转间隙地相互连接,并且能旋转地支撑在所述第一提升梁部分(13)的末端;

载重链锚定器(42),邻近所述第一链轮组(39);

调节链锚定器(48),设置在所述第一提升梁部分(13)的近端;

第一带钩滑车(5),分配给所述第一提升梁部分(13);

第二链轮组(44),包括两个同轴布置的链轮,所述两个链轮没有旋转间隙地相互连接,其中这两个链轮能旋转地支撑在所述第二提升梁部分(14)的末端,并且轴向平行于所述第一链轮组(39)地布置;

两个间隔开的偏转链轮(42、43),轴向平行于所述第一链轮组(39)地定位,并且在所述第二链轮组(44)的附近布置在所述第二提升梁部分(14)上;

偏转链轮(27),位于所述第二提升梁部分(14)的近端;

第二带钩滑车(6),分配给所述第二提升梁部分(14);

第一载重链(35),从所述第一链轮组(39)延伸到所述第一带钩滑车(5),并从所述第一带钩滑车(5)延伸到所述载重链锚定器(42);

第二载重链(36),从所述第一链轮组(39)延伸到两个偏转链轮之一(42),然后延伸到所述第二带钩滑车(6),最后从所述第二带钩滑车(6)跨过第二偏转链轮(43)延伸到所述第二链轮组(44);以及调节链(38),围绕所述第二链轮组(44)的链轮延伸,并且围绕所述第二提升梁部分(14)的近端的偏转链轮(27)延伸,其中,所述调节链的端部固定在所述调节链锚定器(48)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链起重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链轮组(39)的链轮具有相同数量的链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链起重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链轮组(44)的链轮具有相同数量的链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链起重机设备,其特征在于,邻近于所述第一链轮组(39)设置有两个链条储存袋(6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链起重机设备,其特征在于,邻近于所述第二链轮组(44)设置有仅一个链条储存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链起重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制动机构分配给所述第二链轮组(4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链起重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分别的驱动马达(38、45)分配给每个链轮组(39、4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链起重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链轮组(44)的驱动马达具有比所述第一链轮组的驱动马达(38)低的驱动扭矩额定值。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链起重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提升梁部分(13、14)设有推进机构(2、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链起重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机构(2、3)定位成邻近于相应的提升梁部分(13、14)的末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链起重机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推进机构(2、3)之一设有推进机构马达。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链起重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链轮组(39)布置在所述第一提升梁部分(13)下方,在所述第一提升梁部分(13)的高度处分别设置用于所述第一载重链(35)和所述第二载重链(36)的偏转链轮(40、41)。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链起重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升梁部分(13)具有两个平行的Z形型轨部分,所述Z形型轨部分被布置成彼此邻近并且限定向下开口的槽。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链起重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提升梁部分(14)具有两个平行的U形型轨部分,所述U形型轨部分被布置成彼此邻近并且背靠背(25),并且所述链(36、38)在这些型轨部分之间延伸。

说明书 :

双链起重机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链起重机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伸出的载荷物或者易于弯曲的载荷物不能用单个吊钩和带来吊起。这种载荷物需要提升梁附件,带或者其他载荷物悬挂装置悬挂于该提升梁,以便附接载荷物。该方法被广泛使用,但是其缺点在于,当载荷物的尺寸变化时,该提升梁必须更换成另一提升梁。
[0003] 可替代地,以所谓的双链起重机形式来实现链式起重机也是公知的,其中两个链式起重机悬挂于提升梁。为了同步,这两个链式起重机通常由单个驱动马达致动。
[0004] 这种链式起重机的缺点在于,吊钩之间的固定间距可能会过小或者过大。为了使这些起重机适应载荷物的大小,再次要求在吊钩或者牵引索的高度处采用提升梁,以便根据载荷物的尺寸增加或者减小吊钩之间的间距。
[0005] 这种双链起重机的另一缺点来自于剩余长度,即当双链起重机沿着壁的方向运动时吊钩能够距离建筑物或者壁的最小距离。如果采用相应的装置将吊钩朝向彼此拉动,则剩余长度会显著增加。

发明内容

[0006] 鉴于这些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开发一种双链起重机,其中在剩余长度保持恒定的同时间距可以改变。
[0007]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根据第一方面的特征的双链起重机得以实现。
[0008] 该新颖的双链起重机配备有能调节长度的提升梁。该提升梁包括可以相对于彼此伸缩运动的第一和第二提升梁部分。每个提升梁部分或者提升梁伸缩部分具有末端或者远端,以及近端或者面对另一提升梁部分的端部。
[0009] 第一链轮组邻近于第一提升梁部分的末端设置,并包括没有旋转间隙地相互连接的两个同轴的链轮。此外,第一提升梁部分在第一链轮组邻近处设有载重链锚定器,还设有调节链锚定器。第一带钩滑车也分配给所述第一提升梁部分。第二提升梁部分配备有布置成轴向平行于所述第一链轮组的第二链轮组。第二链轮组也包括两个同轴布置的链轮,所述链轮没有旋转间隙地相互连接。第二链轮组位于所述第二提升梁部分的末端或者远端。第二提升梁部分还包括两个相邻的偏转链轮,这两个相邻的偏转链轮轴向平行并且分配给悬挂有第二带钩滑车的载重链。用于调节链的另一偏转链轮位于所述第二提升梁部分的近端或者内端。
[0010] 分别的载重链分配给两个带钩滑车中的每个。第一载重链从所述第一链轮组延伸到所述第一带钩滑车,并从这里延伸到第一提升梁部分上的载重链锚定器。另一载重链从所述第一链轮组延伸到第二提升梁部分中轴向平行的链轮,然后延伸到所述带钩滑车,最后从所述带钩滑车经由偏转链轮组的另一链轮延伸到位于第二提升梁部分末端的第二链轮组。
[0011] 调节链围绕第二链轮组的仍然可用的链轮延伸,并且围绕所述第二提升梁部分近端的偏转链轮延伸。所述调节链的两个自由端都被锚定在第一提升梁部分的调节链锚定器上。
[0012] 由于两个提升梁部分可以伸缩调节,因此带钩滑车可以根据给定应用而朝向彼此或者远离彼此运动。因此,可以在可能的调节范围内对任意的吊钩间距进行调节。通过将第二链轮组设定为旋转可以实现该调节。这使得两个提升梁部分相对于彼此运动。由于伸缩运动,第二载重链同时被有效地缩短。因此,第二链轮组就好像形成了用于第二载重链的实际锚定器,该锚定器根据调节来收紧或者放松链条,以便将第二带钩滑车保持在与调节前相同的高度,而与该第二带钩滑车的调节无关。两个带钩滑车通常保持在相同的高度。但是,在某些应用中,相对于彼此调节高度也是合理的,其中该高度调节不受提升梁宽度调节的影响。
[0013] 精确的力检测显示第二载重链中的力与调节链中的力完全一样大。但是,两个链的力具有相反的符号,使得在端部中第二链轮组实际上没有向外的扭矩。因此,可以通过驱动器实现提升梁长度的调节,该驱动器产生比第一链轮组所用驱动器的扭矩低得多的扭矩。
[0014] 所述第一链轮组的链轮和第二链轮组的链轮可以具有相同数量的链袋。
[0015] 链轮组中的链轮具有相同数量的链袋,使得在相应的链轮组上运动的链条或者链条的对应段以相同的速度行进,将会是很方便的。
[0016] 为了防止载重链的松弛段纠缠,实际上可以提供邻近于第一链轮组的两个链条储存袋。
[0017] 每个提升梁部分可以在其末端附近设置推进机构,使得双链起重机可以沿着运行轨道移位。运行轨道可以由桥式起重机的桥构成。
[0018] 至少推进机构之一可以设有马达。如果适用,可以实际上仅设置一个推进机构马达,使得提升梁长度的调节不被相应的推进机构马达损害。
[0019] 为了确保调节,优选将制动机构分配给第二链轮组。如果用于链式起重机中的提升齿轮的常规驱动器用来驱动第二链轮组,则制动机构已经结构上一体地形成于驱动系统中。
[0020] 本发明的其他改进形成了从属权利要求的对象。下面对附图的描述使得用于理解本发明的特征变得清楚,由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从没有描述但是补充了附图说明的附图细节正常地进行推断。应当清楚,各种变型和组合都是可能的。

附图说明

[0021] 下面的附图不必是依照比例的。某些区域可被放大尺寸以便强调细节,因而附图还被极大简化,不包含可以用于实际实施的任何部分。术语“顶”和“底”或者“前”和“后”,以及“左”和“右”,分别指的是使用中的正常位置以及相关的起重设备的术语。
[0022] 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目的的一个实施例,附图中:
[0023]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双链起重机的简化的局部剖开透视图;
[0024] 图2示出了根据图1的双链起重机的穿过提升梁装置的剖视图;
[0025] 图3示意性示出了单根链条如何在链轮和偏转轮上延伸;
[0026] 图4以侧剖视图的形式示出了图1的双链起重机的左端;以及
[0027] 图5示出了根据图1的双链起重机的右端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图1示出了双链起重机1。双链起重机1具有以下列形式的主要组件:两个推进机构2、3、能调节长度的提升梁4、以及两个其上安装有吊钩的带钩滑车5、6。
[0029] 根据图1和图2所示,推进机构2具有相互平行地对齐的两个吊车侧颊板7a和7b。吊车侧颊板7a承载两个可旋转地支撑的凸缘轮8a和8b。相应的凸缘轮以相对于凸缘轮8a和8b成镜像关系的形式设置在吊车侧颊板7b的相对的内侧上。
[0030] 贯穿螺栓12用于通过间隔元件9a和9b将两个吊车侧颊板7a和7b拧在相应的支架11a和11b上。在每个推进机构上,两个侧颊板7a和7b通过这两组间隔元件9a、9b和螺栓12安装在提升梁7上。
[0031] 推进机构3的设计与推进机构2的设计对应,因而不必进行进一步描述。
[0032] 两个推进机构2、3之一还设有驱动马达,以便驱动凸缘轮8a和8b中的一个或者两个,并由此使双链起重机1沿着起重机桥运动。
[0033] 提升梁4包括两个提升梁部分13和14,它们可相对于彼此在纵向上伸缩调节。
[0034] 根据图2,提升梁部分13具有两个Z形的型轨部分15、16,其分别包括短腿或者凸缘17、中心部分18和指向外的腿或者凸缘19。Z形型轨部分15、16被布置成使得它们形成倒U形。它们通过推进机构2的区域中(即,短腿17彼此面对并且水平延伸的区域中)的相应的安装板20彼此连接。两个Z形型轨部分15、16具有恒定间距地相互平行布置。下凸缘17、19位于共同的水平面内。
[0035] 因此,两个Z形型轨部分15、16通过推进机构2在一端连接,并且通过与板20对应的板在另一端连接。
[0036] 提升梁部分14由两个平行的U形型轨部分21、22形成,这两个部分相互间隔并如图2所示布置。
[0037] 每个U形型轨部分21、22包括两个平行的短腿23、24和背部25。背部25彼此面对。
[0038] 在推进机构3的区域中,U形型轨部分21、22与Z形型轨部分15、16类似地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熟悉这种类型的连接,因而这里不必对其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0039] 在远离推进机构3的表示双链起重机1的近端的端部上,两个U形型轨部分21、22通过轴26彼此连接,两个链轮27和28布置在轴26上以自由旋转。此外,也可以在链轮27和28邻近处插入刚性连接件。
[0040] 提升梁部分13和提升梁部分14之间的可动连接通过安置于刚性轴31和32上的深槽滚珠轴承29、30组实现。刚性轴31、32如图所示连接到Z形型轨部分16的中心部分18,并垂直于中心部分18延伸。两个深槽滚珠轴承29、30相互叠置在腿部18的内侧并分开一段距离,使得它们邻接于U形型轨部分21的短腿23、24的内侧。与U形型轨部分22配合的深槽滚珠轴承以相对于左侧的深槽滚珠轴承29、30成镜像的形式也叠置在右侧。
[0041] 至少另一组上述类型的共四个轴承装置沿着提升梁4以与相对侧的上述轴承装置对齐的关系设置于Z形型轨部分15和U形型轨部分22之间,并且朝着推进机构3的方向与其间隔一定距离还设置有更多的至少两个这种类型的组,使得提升梁部分13可以在至少八个滚珠轴承的辅助下相对于提升梁部分14在整个调节路径上纵向运动。提升梁部分14可以在所描述的轴承装置的辅助下在两个Z形型轨部分15、16之间的槽状空腔中纵向运动。因此,如下面进一步描述的那样,这增加和减小了推进机构2、3之间的距离以及吊钩或者带钩滑车5、6之间的距离。
[0042] 图3示意性示出了链条如何在双链起重机1中延伸,其中该图仅仅示出了链轮,没有示出用于保持链轮的任何支撑元件。
[0043] 根据图3,双链起重机1具有两个载重链35、36、以及调节链37。所有链35、36、37由圆环链构成并具有相同的几何形状。两个载重链35、36通过驱动马达37驱动,其中形成链轮组39的两个链轮安置在所述驱动马达的齿轮输出轴上。根据图3的示意图,属于链轮组39的链轮相互同轴布置并且没有旋转间隙地连接。它们具有相同数量的袋。为了空间考虑,链轮组39位于提升梁4的略下方。
[0044] 两个松的偏转链轮40和41可旋转地支撑于提升梁部分13,即在提升梁部分13内并位于推进机构2下方。两个链轮40和41同轴布置,但可以独立于彼此转动。由链轮组39驱动的载重链35从链轮组39的相应链轮延伸到偏转链轮40并从这里竖直向下延伸到带钩滑车5。从该带钩滑车5,载重链35再次向上延伸到提升梁部分13。载重链35的自由端被锚定在提升梁部分13下侧的链锚定器42处。
[0045] 载重链36从链轮组39的另一链轮延伸跨过偏转链轮41,然后进入提升梁部分14中的U形型轨部分21、22之间的空间中。两个偏转链轮42和43能旋转地支撑在推进机构3的下方的提升梁部分14中,并且两者相互轴向平行并间隔一定距离。载重链36从偏转链轮41跨过偏转链轮42向下延伸而离开提升梁部分14。
[0046] 载重链36从偏转链轮42延伸穿过带钩滑车6,并再次沿着提升梁部分14的方向向上延伸。在提升梁部分14内,载重链36从带钩滑车6延伸跨过偏转链轮43,然后到达提升梁4的另一端的另一链轮组44。链轮组44具有两个同轴布置的链轮,它们没有旋转间隙地相互连接。链轮组44的链轮具有相同数量的链袋。链轮组44的链轮还优选具有与链轮组39相同数量的链袋,但这不是绝对必要的。链轮组44定位成邻近推进机构3。
[0047] 在链轮组44之后形成的载重链36的松弛段延伸进入布置在推进机构3下方的链袋中。
[0048] 载重链36还位于可松弛地旋转的链轮28上,以使提升梁4中的载重链36的下垂最小化。链轮28没有示出在图3中,以便提供更好的概览。链轮28位于提升梁部分14的末端,并位于链轮组39和偏转链轮42之间。
[0049] 链轮组44安置于齿轮马达45的输出轴上,该齿轮马达设有内部制动机构,这对于链式起重机来说在实际中是很常见的。因此,这里不必详细描述该制动机构。
[0050] 一旦链轮组44停止,其就用作载重链36所用的链锚定器。通过在齿轮马达38的帮助下开动链轮组39,使得两个载重链35和36在相同的调节路径上同步运动。由于两个载重链的自由端分别固定在锚定器42上和链轮组44上,所以两个带钩滑车5和6在相同方向上运动相同的距离。带钩滑车5、6都可产生相同的力。
[0051] 调节链38的一端固定在锚定器48上,锚定器48布置在提升梁部分13的末端,并且伸出在提升梁部分14的两个U形型轨21、22之间。载重链从该锚定器48延伸到自由旋转的偏转链轮27,如图2所示,偏转链轮27在提升梁部分14的末端支撑在两个U形型轨21、22之间。在围绕链轮27偏转180°之后,调节链38延伸跨过链轮组44的相应链轮,然后回到锚定器48。
[0052] 与载重链36的功能无关,链轮组44沿着相对于图3的顺时针方向的调节使得锚定器48被朝着链轮组44拉动。因此,两个提升梁部分13、14朝着彼此运动。相反,链轮组44沿着逆时针方向的旋转使得沿着偏转链轮27的方向拉动锚定器48,从而增加带钩滑车
5、6之间的距离。
[0053] 为了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现在假定双链起重机1处于图3示意性示出的位置。如上所述,如果链轮组44在该位置沿着逆时针方向运动,则锚定器48被朝着推进机构3拉动,即位于推进机构2下方且通过锚定器42和偏转链轮40连接到提升梁部分13的带钩滑车5朝着带钩滑车6的方向运动。由于该运动,载重链36的位于偏转链轮41和偏转链轮42之间的部分会变得过长。但是,由于链轮组44承载用于载重链36的第二链轮,所以双链轮
44使得载重链36的过长的部分穿过提升梁,并且跨过双链轮44,运动到使得两个部分13、
14彼此接近的程度。在该调节过程中,载重链36好像跑动地穿过带钩滑车6,导致带钩滑车6最终保持在所示的高度,而与带钩滑车5、6之间调节的距离无关。这也同样适用于沿着相反方向的运动,即当提升梁部分13、14远离彼此运动时,在链轮组39和离开的链轮42之间需要额外的载重链36。当马达45开动时,在链轮组44的帮助下,该额外的载重链从位于链轮组44下方的相应储存器传输到提升梁4中。
[0054] 换句话说,图3所示的调节链38的上部段实现了与偏转链轮43和链轮组44之间的载重链36相同运动方向上的相同的行进。
[0055] 在功能方面,明显的是,仅仅需要链轮组44具有两个链轮:一个用于调节链38,一个用于载重链36。如果两个链轮具有相同数量的链袋,则可以满足该操作要求。至于每个链轮的链袋,链轮组44不必与链轮组39对应。但是,在制造技术方面,如果两个链轮组相同,则会是有利的。
[0056] 在其他方面,对力的检测显示驱动马达45能够具有比驱动马达38低得多的额定值。带钩滑车6上悬挂的载荷物具有朝着相对于图3的左侧拉动载重链36位于偏转链轮和链轮组44之间的链条部分的倾向。这在链轮组44上产生沿着逆时针方向的扭矩。该力同时具有使得两个提升梁部分13、14朝着彼此运动的倾向。但是,由于所引入的扭矩,使得该力沿着相反方向作用在调节链38上,即链轮组44的沿着逆时针方向的扭矩使得调节链38的下部段经受拉伸应力,从而使得调节链38具有将锚定器48拉离链轮组44的倾向。换句话说,纵向力在链轮组44的区域中相互抵消,并且这使得通过只需要能够产生调节力并具有稍微的减速效应的驱动器便足以驱动该链轮组,其中具有稍微的减速效应是为了防止由于摩擦导致的非对称所带来的不期望的调节。
[0057] 下面仅仅为了完整的目的提供关于驱动器结构设计的一些细节。
[0058] 图4示出了双链起重机1的左端。所示的视图是平行于提升梁4沿着竖直中心面剖取的。根据该视图,链轮40安置于轴51上,轴51保持在Z形型轨15和16之间。外部链轮41由于剖视图的缘故而看不到。链轮40由导链元件52部分环绕,导链元件52安装在Z形型轨15的腿部18上。
[0059] 具有与载重链35的长度对齐的开口53和54的导链板52位于链轮40下方。
[0060] 臂55朝着左侧延伸,并且成角度地向下倾斜,其中驱动器38安装在该臂上。驱动器38包括经由齿轮驱动齿轮输出轴57的驱动马达56。属于链轮组39的两个链轮轴向平行地安置在该齿轮输出轴上。然而,由于剖视图的缘故,在图中仅仅可以看到后链轮58,载重链35围绕该后链轮58延伸。
[0061] 链轮组39由链轮壳体59环绕,链轮壳体59包含用于两条载重链35和36的相应的导链通道59和60。
[0062] 根据图4,载重链35的导链通道60向下倾斜延伸。链条储存袋61位于导链通道60的出口下方。
[0063] 可以设想另一链条储存袋,其对应于链条储存袋61和链轮组39中位于投影平面上方被分配给载重链36的链轮。
[0064] 导链通道60的另一端被布置成使得链条没有急弯地从链轮57延伸到偏转链轮40。
[0065] 载重链35的自由端被锚定在板52的开口53中。该开口同时形成锚定器42。
[0066] 图5示出了双链起重机1右端的俯视图,其中该视图是大致在引导滚柱轴承29的轴线的高度处剖取的。根据该图,两个偏转链轮42和43能旋转地安置于两根平行的轴63和64上。载重链36垂直于投影平面地向下延伸到这些链轮之间的间隙中,而调节链37横向延伸经过两个链轮42和43。驱动马达45布置在右侧自由端。形成链轮组44的两个链轮66和67相互邻近且没有旋转间隙地安置在该驱动马达的齿轮输出轴65上。
[0067] 双链起重机具有能够伸缩地延伸和收缩的提升梁,其中载重链分别延伸到带钩滑车,所述带钩滑车在形成提升梁的两个伸缩部分的端部附近悬挂于提升梁下方。伸缩部分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另一链条改变。用于改变提升梁长度的链条延伸跨过链轮,该链轮与另一链轮没有旋转间隙地连接,所述另一链轮用作给定的伸缩式提升梁部分的带钩滑车的载重链所用的锚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