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轿车后减震器座部分的车身结构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010136917.6

文献号 : CN101797934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叶元林徐有忠茆汉湖王昌胜石文山咸秋磊王炜

申请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轿车后减震器座部分的车身结构,包括后轮罩内板总成、后轮罩外板总成、连接板、底板总成以及衣帽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后轮罩内板总成与后轮罩外板总成在翻边处直接焊接起来,连接板一侧翻边连接在后轮罩内板总成上,另一侧翻边与衣帽架总成焊接在一起。连接板的下部连接到底板总成上方。本发明提供的后减震器座周围的局部车身结构,能提供足够的强度,在不增加成本及车身重量的情况下,能够提高车身的疲劳强度,从而解决减震器座开裂和疲劳失效的问题。

权利要求 :

1.一种轿车后减震器座部分的车身结构,包括后轮罩内板总成(1)、后轮罩外板总成(2)、连接板(3)、底板总成(4)以及衣帽架总成(5),后轮罩内板总成(1)与后轮罩外板总成(2)在翻边处直接焊接起来,连接板(3)一侧翻边连接在后轮罩内板总成上,另一侧翻边与衣帽架总成(5)焊接在一起,连接板(3)的下部连接到底板总成(4)上方,其特征在于:底板总成(4)包括中底板本体(41)、后底板本体(42)、后横梁(43)、后纵梁总成(44)、后座椅安装支架(45)以及带有翻边的支撑板(46),连接板(3)的下部通过焊接到所述支撑板(46)而连接到后底板本体(42)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车后减震器座部分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左右减震器座之间连接一X型或V型连接板(47),并与底板总成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轿车后减震器座部分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罩内板总成(1)包括后轮罩内板(11)及后减震器座加强板(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轿车后减震器座部分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后轮罩内板(11)上设置有加强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轿车后减震器座部分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后减震器座加强板(12)的厚度≥2.0mm,选用高强度钢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轿车后减震器座部分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后减震器座加强板(12)的厚度≥2.0mm,选用高强度钢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2、4、5、6任一项所述的轿车后减震器座部分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后轮罩外板总成(2)包括后轮罩外板(21)和U型变截面的C柱支撑板(2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轿车后减震器座部分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C柱支撑板(22)选用高强度钢。

说明书 :

一种轿车后减震器座部分的车身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汽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轿车后减震器座部分的车身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轿车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行驶或通过沟坎时,由于路面载荷谱的幅值变化和频率变化较大且不稳定,虽然减震器本身的弹簧及阻尼会吸收路面传递过来的大部分载荷,但仍有部分载荷通过减震器座部分的车身结构传递到车身上。车身的钣金件在复杂的变幅变频载荷下容易出现静强度或疲劳强度问题。因此震器座部分的车身结构设计是车身设计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目前已有的轿车后减震器座部分的车身结构在设计时,由于没有设计好减震器座本身的结构且没有处理好减震器座部分的连接关系部分,不能有效的通过承载结构件将地面传递过来的载荷合理的分散传递到车身其他部位,导致后减震器座部分会出现开裂或脱焊等静强度问题或者疲劳失效的问题。
[0003] 目前在国内公开的很多车身结构专利都没有涉及到减震器座部分的详细设计,实用新型专利ZL 200820213955.5公开了一种前部减震器座部分车身结构,能够较好的保证此设计区域的结构强度,而此实用新型专利没有交待车身后减震器座部分的车身结构。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解决减震器座开裂和疲劳失效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轿车后减震器座部分的车身结构,包括后轮罩内板总成、后轮罩外板总成、连接板、底板总成以及衣帽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后轮罩内板总成与后轮罩外板总成在翻边处直接焊接起来,连接板一侧翻边连接在后轮罩内板总成上,另一侧翻边与衣帽架总成焊接在一起,连接板的下部连接到底板总成上方。
[0005] 其中,底板总成包括中底板本体、后底板本体、后横梁、后纵梁总成、后座椅安装支架以及带有翻边的支撑板,连接板的下部通过焊接到所述支撑板而连接到后底板本体上方。
[0006] 进一步,在左右减震器座之间连接一X型或V型连接板,并与底板总成相连。
[0007] 进一步,所述后轮罩内板总成包括后轮罩内板及后减震器座加强板。后轮罩内板(11)上设置有加强板。后减震器座加强板(12)的厚度≥2.0mm,选用高强度钢制成。
[0008] 进一步,后轮罩外板总成包括后轮罩外板和U型变截面的C柱支撑板。C柱支撑板(22)选用高强度钢。
[0009] 本发明提供的后减震器座周围的局部车身结构,能提供足够的强度,在不增加成本及车身重量的情况下,能够提高车身的疲劳强度。

附图说明

[0010] 图1是后轮罩内板总成爆炸图。
[0011] 图2是后轮罩外板总成爆炸图。
[0012] 图3是后底板总成在后减震器座区域的部分车身结构图。
[0013] 图4是后减震器座部分车身结构的整体连接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便更详细的描述本发明。
[0015] 图1所示是后轮罩内板总成1,它是由后轮罩内板11及后减震器座加强板12构成,可根据实际需要必要时考虑在后轮罩内板上增加一块加强板。后轮罩内板11与减震器座加强板12连接的区域一般有个比较明显的侧立面,这样轮罩的主要承载区域的钣金件沿剪切方向而不是正法向受力。必要时可在局部区域设置一些高低宽窄不等的加强筋以增加局部刚度。后减震器座加强板12的厚度一般≥2.0mm,选用高强度钢制成,后减震器直接安装在后减震器座加强板12上。
[0016] 图2所示是后轮罩外板总成2,它是由后轮罩外板21,U型变截面的C柱支撑板22组成。C柱支撑板22一般也选用高强度钢,连接在后轮罩外板21的上方。。
[0017] 后底板总成4(图3)在后减震器座区域的部分车身结构,它包括中底板本体41、后底板本体42、后横梁43、后纵梁总成44、以及后座椅安装支架45、带有翻边的支撑板46等,还有根据实际需要会增加一些加强板或安装支架等。后纵梁总成包括后纵梁本体44a和后纵梁加强板44b组成。
[0018] 后减震器座部分整体的车身结构是由后轮罩内板总成1、后轮罩外板总成2、连接板3、底板总成4以及衣帽架总成5连接而成。后轮罩内板总成1与后轮罩2在翻边处直接焊接起来。连接板3一侧翻边连接在后轮罩内板11上,下部再焊接一段带有翻边的支撑板46连接到后底板本体42上方(底板本体下方的正好有一横梁43也焊接在此位置),连接板3还伸出另一侧翻边与衣帽架总成5也焊接在一起。另外还可以在左右减震器座之间连接一X型或V型连接板47,并与底板相连。这样可以更充分的传递整车扭转载荷和横向载荷,改善局部区域应力集中的现象。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后减震器座部分承受的由地面传递过来的载荷被分散传递到C柱、后底板和衣帽架等能承载的骨架结构上,避免引起后减震器座部分的结构强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