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盒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910261994.1

文献号 : CN101817414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吴育之薛良

申请人 : 苏州印刷总厂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装盒,由一张带有折痕的印刷卡纸制成,包括基部、左端盖部和右端盖部,左端盖部与基部沿着一闭合的左连接线相互连接,右端盖部与基部沿着一闭合的右连接线相互连接;基部包括:前侧壁、后侧壁、顶壁、底壁,前侧壁与后侧壁相对,顶壁与底壁相对,前侧壁与底壁之间沿着第一边缘线相连接,前侧壁与顶壁之间沿着第二边缘线相连接,后侧壁与底壁之间沿着第三边缘线相连接,后侧壁与顶壁之间沿着第四边缘线相连接,第二边缘线与第四边缘线为向顶壁中部方向弯曲的弧形线。本发明的包装盒外观优美,加工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各类商品进行包装。

权利要求 :

1.一种包装盒,由一张带有折痕的印刷卡纸(100)制成,包括基部(1)、左端盖部(2)和右端盖部(3),所述的左端盖部(2)与基部(1)沿着一闭合的左连接线(6)相互连接,所述的右端盖部(3)与所述的基部(1)沿着一闭合的右连接线(4)相互连接;所述的基部(1)包括:前侧壁(11)、后侧壁(12)、顶壁(13)、底壁(14),所述的前侧壁(11)与后侧壁(12)相对,所述的顶壁(13)与底壁(14)相对,所述的前侧壁(11)与所述的底壁(14)之间沿着第一边缘线(15)相连接,所述的前侧壁(11)与所述的顶壁(13)之间沿着第二边缘线(16)相连接,所述的后侧壁(12)与所述的底壁(14)之间沿着第三边缘线(17)相连接,所述的后侧壁(12)与所述的顶壁(13)之间沿着第四边缘线(18)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边缘线(16)与所述的第四边缘线(18)为向所述的顶壁(13)中部方向弯曲的弧形线;

所述的第一边缘线(15)和第三边缘线(17)为相互平行的直线;

所述的顶壁(13)在位于所述的第二边缘线(16)与第四边缘线(18)之间还设置有第一折线(19),该第一折线(19)从所述的左连接线(6)处延伸到所述的右连接线(4)处,在所述的印刷卡纸(100)上,该第一折线(19)为直线,并且与所述的第一边缘线(15)相平行,所述的底壁(14)在位于所述的第一边缘线(15)和第三边缘线(17)之间设置有第二折线(110),该第二折线(110)也从所述的左连接线(6)处延伸到所述的右连接线(4)处,在所述的印刷卡纸(100)上,所述的第二折线(110)与所述的第一折线(19)相互平行,所述的基部(1)以同时经过所述的第一折线(19)与第二折线(110)的平面为对称面前后对称;

所述的第一折线(19)位于所述的顶壁(13)的中间,所述的第二折线(110)位于所述的底壁(14)的中间,

所述的顶壁(13)呈向上凸起的拱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印刷卡纸(100)的一端部还设置有粘接壁(5),所述的印刷卡纸(100)制成所述的包装盒后,所述的粘接壁(5)隐藏在所述的基部(1)内部,并且所述的粘接壁(5)与所述的基部(1)的内侧壁面相粘接。

说明书 :

包装盒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装盒,该包装盒由一个具有折痕的印刷卡纸制成。

背景技术

[0002] 包装盒作为常见的包装容器在市场上已经十分普及。通常包装盒的六个面呈规则形面,诸如:长方形或正方形,或者该包装盒呈圆柱体的形状。相对来说这些包装盒的美观性较差,特别是存放类似饼干等小食品的包装盒,那些外型单一的包装盒也会一定程度影响其对用户的吸引程度。一些形状复杂的包装盒虽然其外观优美,但在加工和折叠过程中工序复杂,容易出现制造效率低和成本过高的现象。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型美观的包装盒。
[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 一种包装盒,由一张带有折痕的印刷卡纸制成,包括基部、左端盖部和右端盖部,所述的左端盖部与基部沿着一闭合的左连接线相互连接,所述的右端盖部与所述的基部沿着一闭合的右连接线相互连接;所述的基部包括:
[0006] 前侧壁、后侧壁、顶壁、底壁,所述的前侧壁与后侧壁相对,所述的顶壁与底壁相对,所述的前侧壁与所述的底壁之间沿着第一边缘线相连接,所述的前侧壁与所述的顶壁之间沿着第二边缘线相连接,所述的后侧壁与所述的底壁之间沿着第三边缘线相连接,所述的后侧壁与所述的顶壁之间沿着第四边缘线相连接,所述的第二边缘线与所述的第四边缘线为向所述的顶壁中部方向弯曲的弧形线。
[0007] 上述技术方案可优选地,所述的第一边缘线和第三边缘线为相互平行的直线。
[0008] 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优选地,所述的顶壁在位于所述的第二边缘线与第四边缘线之间还设置有第一折线,该第一折线从所述的左连接线处延伸到所述的右连接线处,在所述的印刷卡纸上,该第一折线为直线,并且与所述的第一边缘线相平行,所述的底壁在位于所述的第一边缘线和第三边缘线之间设置有第二折线,该第二折线也从所述的左连接线处延伸到所述的右连接线处,在所述的印刷卡纸上,所述的第二折线与所述的第一折线相互平行,所述的基部以同时经过所述的第一折线与第二折线的平面前后对称。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折线位于所述的顶壁的中间,所述的第二折线位于所述的底壁的中间。
[0009] 另外,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优选地,所述的印刷卡纸的一端部还设置有粘接壁,所述的印刷卡纸制成所述的包装盒后,所述的粘接壁隐藏在所述的基部内部,并且所述的站接壁与所述的基部的内侧壁面相粘接。
[0010]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的包装盒外观优美,加工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各类商品进行包装。

附图说明

[0011] 附图1为本发明的包装盒的立体效果图;
[0012] 附图2为制成本发明的包装盒的印刷卡纸的示意图;
[0013] 其中:1、基部;11、前侧壁;12、后侧壁;13、顶壁;14、底壁;15、第一边缘线;16、第二边缘线;17、第三边缘线;18、第四边缘线;19、第一折线;100、印刷卡纸;110、第二折线;
[0014] 2、左端盖部;3、右端盖部;4、右连接线;5、粘接壁;6、左连接线;7、左端盖第一舌片;8、左端盖外侧片体;9、左端盖第二舌片;10、左端盖内侧片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结构:
[0016] 参照附图1所示:一种包装盒,由一张带有折痕的印刷卡纸100制成。制成的包装盒成品包括位于中部的基部1、位于左端的左端盖部2以及位于右端的右端盖部3,左端盖部2与基部1沿着一闭合的左连接线6相互连接,右端盖部3与基部1沿着一闭合的右连接线4相互连接。
[0017] 基部1包括前侧壁11、后侧壁12、顶壁13、底壁14,前侧壁11与后侧壁12相对,顶壁13与底壁14相对。前侧壁11与底壁14之间沿着第一边缘线15相连接,前侧壁11与顶壁13之间沿着第二边缘线16相连接,后侧壁12与底壁14之间沿着第三边缘线17相连接,后侧壁12与顶壁13之间沿着第四边缘线18相连接。
[0018] 第二边缘线16与第四边缘线18为向顶壁13中部方向弯曲的弧形线;第一边缘线15和第三边缘线17为相互平行的直线。
[0019] 这样该包装盒为“腰形”的包装盒,外观特别、新颖。
[0020] 制成附图1所示包装盒的印刷卡纸100的结构如附图2所示。印刷卡纸100的中间部分构成包装盒的基部1,左侧构成包装盒的左端盖部2,右侧构成包装盒的右端盖部3,基部1与左端盖部2之间通过左连接线6相连接,基部1与右端盖部3之间通过右连接线4相连接。
[0021] 如图2所示,印刷卡纸100的中间构成基部的部分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边缘线15’、前壁11、第二边缘线16、顶壁13、第四边缘线18、后壁12、第三边缘线17、底壁14、第一边缘线15、粘接壁5。在制成包装盒后,粘接壁5粘接在前壁11的内侧壁面上。
[0022] 左端盖部2包括由前壁11向左延伸形成的左端盖第一舌片7、由顶壁13向左延伸形成的左端盖外侧片体8、由后壁12向左延伸形成的左端盖第二舌片9、由底壁14向左延伸形成的左端盖内侧片体10。制成包装盒后,左端盖外侧片体8位于左侧盖部2的外侧,左端盖内侧片体10位于左端盖外侧片体8的内侧,左端盖外侧片体8的内壁与左端盖内侧片体10的外壁粘接在一起,左端盖第一舌片7和左端盖第二舌片9被分别夹在左端盖内侧片体10和左端盖外侧片体8之间,且左端盖第一舌片7和左端盖第二舌片9也与左端盖外侧片体8的内壁粘接在一起。
[0023] 右端盖部3与左端盖部2对称布置,在此不赘述。
[0024] 由于包装盒有两条边缘线为非直线,在将粘接壁5与前壁11的内侧壁面粘接在一起时,无法用机器粘接(原因为那两条非直线的边缘线使得机器无法将印刷卡纸100压成扁平),因此这种包装盒中将粘接壁5与前壁11的内侧壁面相粘接只能靠手工来完成。为了克服此弊端,使得这种的制作能完全机器完成,在包装盒的印刷卡纸100上,顶壁13在位于第二边缘线16与第四边缘线18之间还设置有第一折线19,该第一折线19从左连接线6处延伸到右连接线4处,该第一折线19为直线并且位于顶壁13的中间位置,该第一折线
19与第一边缘线15相平行;底壁14在位于第一边缘线15和第三边缘线17之间设置有第二折线110,该第二折线110也从左连接线6处延伸到右连接线4处,第二折线110与第一折线19相互平行,第二折线110位于底壁14的中间,基部1以同时经过第一折线19与第二折线110的平面为对称面前后对称,如图2所示。这样设置后,通过将第一折线19和第二折线20作为轮廓线就能将包装盒折叠后压成扁平状,实现印刷卡纸100的上端与下端对接,然后再依靠机器进行粘接工作。
[0025]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